思路比较清晰+可以借鉴2017年县委常委会工作要点

思路比较清晰+可以借鉴2017年县委常委会工作要

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和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三化一强”主战略,以决战决胜“十三五”为总抓手,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的工作主线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速度、质量、效益有机统一,坚持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机统一,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有机统一。保持定力、找准动力、精准发力,深入实施“四个年”,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在全省全市“当先锋、打头阵、争第一”,全面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预期目标:确保综合排位进入全省非经济强县前5位,力争前3位。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0亿元,确保增长15%;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确保增长22%;财政总收入确保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确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确保增长13%;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确保增长15%。小康实现程度达到90%。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满意度保持95%以上。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做强做大。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坚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两措并举”,推动工业总量做大、产业延长、效益提升。深入实施工业企业“百千万”工程和开展“双服务”活动,

支持习酒公司、茅台201厂、云峰酒业等大型白酒企业拓展市场、提升销量。加快煤矿“三化”建设,确保二郎电厂一二号机组并网发电,支持煤炭配套产业加快发展。以习水经济开发区、二郎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温水装备制造园区、大安中小微企业创业园区等为平台和载体,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服装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新兴产业,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创新。结合纪念建县100周年、”四渡赤水”80周年,承办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全市第四届旅发大会。以度假旅游为重点,全景域打造“贵州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区。完善县城区、鰼部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旅游综合配套设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把旅游产业发展为习水继白酒、煤炭、能源、建材后的又一个新兴支柱产业。围绕建设川南渝西黔北区域性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积极推动商贸物流、医疗保健、文化娱乐、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加快建设大型专业市场和大型商圈,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习水经济重要增长极。坚持文化商品化、产业化,创新文化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习水多元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到4%。推进农业现代化。创建国家生态农业示范县,以品牌、品质、市场为导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万元田”工程,打造全省第一“畜牧大县”,建

设一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支持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发展高端化、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推进城镇景区化。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要求,突出山水风光、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形成城市景观、文化符号、新型产业,城镇化率提升至40.3%,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花园习水”。探索生态文明改造提升老城区的新路径,启动县城北部片区开发与保护,建设“水在城中、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城市核心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国际生态文化度假区,力争成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和标杆。创新城镇建设、管理、经营体制机制,建设“智慧城市”。推动县城-良村-温水同城化发展,构建40公里城镇带、产业带、景观带。因地制宜将温水、土城、习酒、寨坝、三岔河、二郎等乡镇建设成为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的特色小城镇。推进生态产业化。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产业,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持续创建“四河四带”,打造“贵州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精品线。划定城镇、园区建设禁建区、限建区、适建

区,守住林地绿线、水体蓝线、规划红线、耕地黄线。在生态脆弱的桃林、官店、二里、永安、隆兴等乡镇探索建立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考核评价奖惩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现代高效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指标的考核比重,引导走特色生态发展路子。加快推进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大力实施生态移民、荒山荒坡绿化、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积极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二、实施开放改革深化年扩大开放。发挥习水比较优势,加大融入重庆步伐,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对接、产业协作、旅游联动、商贸流通、文化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深化上海普陀区对口帮扶,全面加强教育、人才、技术、资金和产业转移、园区共建等方面的互援合作。积极扩大对内开放,大力扶持县内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壮大。运用好县城区、习水经济开发区、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二郎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鰼部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园区、温水装备制造园区、大安中小微企业创业园区等对外开放新平台、新载体,按照“一园多区”发展思路,加快“八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优势企业入驻园区。扩大投资。注重国家政策导向性、市场需求灵活性、自身资源多元性,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建设,交通、水利、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主动对

接省市相关部门、国家相关部委,主动对接政策、对接市场,提高项目的精准性、针对性,科学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全力谋划、包装、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突出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强化县级领导项目建设责任制,提高新建项目开工率、续建项目竣工率和竣工项目达产率。改革创新。全力优化“软环境”,将环境建设转化为竞争力、生产力,创新工作方式和体制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严厉查处损害习水投资环境的人和事,打造开明开放、公平公正、规范诚信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将习水建设成为全省、全市最好的优质服务高地、要素聚集洼地、投资创业福地。用活融资政策,盘活国有资产,激活社会资本,采取向上争、对外引、银行贷、民间融等各种方式,全面落实国家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相关政策措施,优化投资主体,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参股、控股等方式广泛进入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领域。坚持问题导向,明确改革工作要点和事项清单,将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专项小组、专题组和责任单位,建立批次化推进、台账式管理和督查督办责任制,统筹推进行政审批、市场体制机制、投融资体制、生态文明、依法行政、综合执法、农村综合配套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十大改革”取得实效。三、实施基础设施攻坚年攻坚基础设施。全面推广“党政领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财政奖补、整村推进”的小康示范创建模式,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

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加快国省干道、县乡干道的升级改造,实现建制村通村油路“全覆盖”。加快通组路建设,解决60%以上村组“出行难”问题。加大骨干水源、“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力度,有效解决城镇、农村人饮安全问题,大幅提高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大力推进农村危房、城镇棚户区改造,保障困难群众住有所居。加快建设小康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农村电网,提高农村用电稳定性、安全性。加大通信工程建设力度,消除盲区盲点,提高通讯覆盖率和通讯质量。坚持民生优先,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教育“9+3”计划,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确保习水一中、习水八中、东皇七小建成投用,加快建设习水职校良村校区。加强教师、校长、学校对标管理,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县中医院建设。开展县医院提等升级试点,鼓励用市场化方式引进和培养急需紧缺的医疗卫生人才,打造全县医疗服务“新标杆”。深入开展计生服务“双诚信、双承诺”活动,巩固计生创“国优”成果。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民政救助体系。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加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国家文化先进县。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力争减贫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4.3%,仙源、寨坝“减贫摘帽”。全面完成“8·11”特大自然灾害灾后重

建任务。四、实施依法治县突破年建设法治政府。向市场、向社会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转变。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透明政府”。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推进综合执法,提高执法质量和服务水平。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从严管理政法队伍,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全面提升政法机关公信力。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把法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信法用法的良好氛围。理顺信访体制,规范信访秩序,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解决合理诉求,依法加大对违法信访的打击力度。推广东皇镇联系服务群众社会治理工作经验。深化“平安习水”建设,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巩固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五、实施基层党建提升年强化思想建党。把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增强角色意识和责任担当,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建立覆盖全员、科学有效的学习、教育、培训制度,促进党员

干部破除思想障碍,增添精神动力,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工作能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话语权,唱响好声音,传递正能量。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工作主线,围绕“三型”党组织建设,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大力推进“四个促进生产力工程”,推动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区域化发展、领域化指导。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忠诚、干净、担当”,强化“赛场选马、战场点将”,选拔重用实绩突出的发展型、改革型、民生型、效能型干部。建强乡镇党委书记、村居党支部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实施“领头雁”工程,大力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全县90%以上的一类贫困村集体经济积累在3万元以上。深化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充实基层干部队伍,优化农村党员结构,适当提高村居干部报酬和村级运转经费,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加大非公党建力度,实现“两新”组织全覆盖。科学使用现有人才,合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加快培养后备人才。推动“三关爱”工程转型升级,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二项规定”精神,持续整治“四风”、基层“六风”,严守政治纪律“十严禁”、作风建设“十不准”,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成

果,健全完善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严的纪律约束干部,建立健全要求严格、重点突出、约束有力、先进纯洁的管理监督体系。提升制度执行力、约束力。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制度刚性约束,用党的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坚持党建和经济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构建党委抓、书记抓、部门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全面推行村居“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保证村级各项事务公开透明、阳光运行。优化年度目标综合考核,改进督查方式,探索建立以发展实绩为核心,导向正确、科学规范、简便管用、促进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以人为本、关心基层、奖惩分明、待遇规范的激励保障制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坚决维护群众利益,强化民生项目特派监督,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加大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及时通报典型案例,在全县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氛围,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