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 o m m e r c i a l u s e

圃建设规划方案

薅苗

莈根据公司经营计划以及目前管理状况,经初步考察研究草拟制定此规划

方案,其宗旨在于指导苗圃建设的落实于实施性指导。

肆一、组织架构

莃管理机构4 人,主任、副主任、技术负责人、施工技术员各一人。施工工人30 人。

螂主任主要职责:主持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主要包括生产管

理的计划制定与落实实施;人、财、物的组织与调配;远景发展规划;内

部考核管理等;

蝿副主任主要职责:协助苗圃主任做好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

薄技术负责人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技术培训与指导;生

产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

膂施工技术员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落实与实施;技术指导与质

量过程控制

袂二、建圃原则与宗旨

袆生产精品苗木,服务园林工程!

芆三、圃地经营与区域划分

袁根据公司总体经营计划安排及管理状况,计划筹建圃地500 亩,其中第

一年度(2014年元月-2014 年12月)种苗建圃200亩,第二年度(2015年元月-2015 年12 月)建圃300亩。

羁根据圃地建设长远发展规划之目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园林工程,拟规划有生产用地与非生产(辅助)用地两大区域,其中非生产用地主要分:道路、排灌系统、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生产用地主要分为:常规苗木生产培育区、大树引进培养储备区、育苗繁殖区以及新优精品苗木引进培育区。

芇1,非生产用地中道路区划为三级路网,1 级路网为主干道,设计宽度

6-8m,主要为连接圃外出圃道路,为生产和运输使用;2级路网主要连接1 级和三级道路生产和运输使用,设计宽度为4-5m;3 级路网主要为生产使用,设计宽度为2-3m。

螄排水系统与路网相结合,使圃地所有沟渠相通并与向外排水沟渠相通,以确保涝季圃地沟渠的水及时排除。

羄灌溉系统采取机井取水、地埋管线供水的灌溉方案,这样的方式既便于

施工管理又能够有效地起到节约用水之目的。

肁路网系统与排灌系统约占整个圃地的10%。

蚈非生产用地的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设计在一个地方,设计占地3亩,主要为办公、生活、住宿、仓储、料场以及机械存放等设计区域。

蒆2 ,生产用地中的常规苗木生产培育区为最大和主要的苗木生产培育区,主要为工程培育中长期绿化用苗,其中以乔木为主。

蚃大树引进培养储备区,主要针对性地服务于工程项目所常用大树,进行引进、驯化及培育,通过相对集约化的管理,较好地提高引进大树的成活率,更好地应用于园林工程,避免常规情况下,随时需求随时调运而出现较多大树死亡情况。

膁育苗繁殖区主要为苗圃自身繁育小苗用地。

聿新优苗木引进培育区域,主要针对苗木市场以及园林工程需求的一些新优品种进行试验性引进栽培、推广,或作为采穗圃进行引进,然后通过扦插、嫁接等其他方式进行繁育栽培。

袄四、品种选择规划

蒂1,苗木品种的选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芁⑴绿化工程市场用量较大,增值潜力较强的品种;

蒀⑵工程使用频率较高,适应性较强,成活率较高的树种;

薆⑶优选生长速度较快,生长旺盛,以培育精品苗木为导向;

薅⑷规格选择低于工程常规用苗的规格;

芁⑸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新优品种;

薇⑹以增值潜力较大的乔木为主,灌木、地被为辅的原则;

莇⑺通过人工整形修剪可以产生较大附加值的苗木。

芄2,拟引进苗木品种

莁通过对工程的调研以及市场的分析,拟选择引进以下品种:

羇落叶乔木:马褂木、千头椿、白蜡、青朴、法桐、五角枫、三角枫、

北美枫香、七叶树、黄山栾、榉树、乌桕、鸡爪槭、红枫;

螅观花小乔木:白玉兰、紫玉兰、黄玉兰、紫薇、樱花、紫叶矮樱、西

府海棠;

肂常绿乔灌木:雪松、云杉、白皮松、油松、大叶女贞、桂花、红叶石楠;

蒁新优品种:黄枫、北美巨紫荆、彩色复叶槭、金叶槐、金叶榆、金叶白蜡、红栌。

蒈马褂木:又名“鹅掌楸”,木兰科落叶乔木,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其叶片和花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生长较为迅速,干型通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近年较多用于道路行道树以及各类园林绿地。

蒇千头椿:苦木科落叶乔木,其干型较为通直,树冠圆满,荫质较好,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也耐轻度盐碱,pH9 以下均能生长。适应性极强。常用于园林行道树或绿地栽植。

袁白蜡:木犀科落叶乔木,常用与园林行道树或绿地栽植,可孤植、丛植、行植,宜作行道树、庭院树、公园等种植,其适应性较强,特别耐盐碱。

薁青朴:亦名“朴树”,榆科落叶乔木,南北方均有种植,适应性较广,寿命较长,广泛应用于园林行道树、庭院树以及绿地片植、丛植等使用。

衿法桐:悬铃木科,所以又名“悬铃木” ,落叶乔木,其适应性较强,滞尘能力较强,并能吸收多种有害气体,是城市较好地除尘器,城市道路绿化,被广泛应用于行道树栽植。生长较快。

羅五角枫:槭树科,又名“平基槭”落叶乔木,较好的观叶树种,因其叶片秋季呈红色,故亦是较好的秋色叶观赏树种,叶形和叶色都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适应性一般。广泛应用于园林行道树以及绿地栽植。

袄三角枫:械树科,又名“三角械”,落叶乔木,较好的观叶树种,因

其叶片秋季呈红色,故亦是较好的秋色叶观赏树种,叶形和叶色都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常用于园林绿地丛植、孤植或片植等。较为耐荫和耐水湿。

蚀北美枫香:金缕梅科,适宜偏酸性的土壤,秋季叶色变为黄、红、紫等多种颜色,常作行道树或绿地丛植、孤植或片植等。

羆七叶树:七叶树树形优美、花大秀丽,果形奇特,是观叶、观花、观果不可多得的树种,萌芽力较强,较为耐寒,寿命长。多用于行道树或园林绿地栽植。

蚇黄山栾:适应性较强,耐寒性一般,其叶、花、果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广泛应用于园林行道树或绿地栽植。

蚃榉树:榆科落叶乔木,叶片秋季变为红色,因此亦常作秋色叶观赏树种, 且树形较为优美,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或丛植、或孤植、或片植,亦可作行道树种植。移植成活率较高。

螀乌柏:乌柏干型略有弯曲,树形优美,秋季叶色变红、黄等颜色,是较好地彩色叶观赏树种,近年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栽植,亦或有用于行道树种植,由于大多移植是山苗,故移植成活率较低,但是经苗圃培育栽植,其移植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莇鸡爪械:落叶小乔木,树形飘逸、优美,且秋季叶色变红,常应用于园林绿地,或丛植、或孤植、或片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膅红枫:红枫叶色为紫色或红色,一年四季都具有较好地观赏价值,树形飘逸、优美,常应用于园林绿地,或丛植、或孤植、或片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莂白玉兰、紫玉兰、黄玉兰:玉兰科常用的几个栽培品种,其花色分别为白色、紫红色、黄色等,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其花朵较大且艳丽,因此具有较好地观赏价值。

袀紫薇:紫薇因其花色较为丰富而且花期较长著称,适应性较强,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或片植、或丛植,亦或有与行道树配置。园林栽培亦可进行人工造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螈紫叶矮樱:叶色为紫红色,花为粉红色,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栽植。

袇云杉:耐寒性较强的常绿树种,规整的树形,与较强适应性等特点近年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或丛植、或片植。或作为背景树栽植。

蒅白皮松:白皮松具有较强地耐旱、耐干燥瘠薄、抗寒力等特点,且移植成活率较高,因其树形规整、枝条丰满,具备较好地观赏价值,近年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地栽植。

袀油松:油松主要用于绿地造型孤植或片植,近年绿地栽植大多通过人工造型应用于绿地栽植。具备很好的观赏性。

腿黄枫:为红枫变异品种,其叶片在生长季节主要为黄色,秋季变为红色,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综合性苗圃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方案

综合性苗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综合性苗圃基地建设项目 1.2项目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 建设单位:某县林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法人代表: 1.3项目建设地点: 1.4建设性质:新建 1.5科技支撑单位: 1.6项目总投资:共200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植被恢复50万元,政府补助土地租金13.25万元,招商引资1500万元,单位自筹436.75万元。 1.7主要容、规模和计划目标: (1)苗圃建设总规模2276.4亩,其中:红叶石楠等彩叶苗木圃52.7亩;建乡土观赏树种播种繁殖及遗传育种苗圃157.1亩;与科研究院校协作采用组培技术建桂花集约生产苗圃524.6亩;建高品质规格苗圃991.4亩;建桂花大苗(树)培植苗圃163.4亩;建城市绿化苗圃281.3亩,建速生绿化苗圃105.8亩。 (2)建桂花品种园198亩,收集桂花所有品种群的各个种。 (3)结合各苗木的观赏性建特色农业观光区460.7亩。 (4)建行政综合区197.5亩。 (5)计划目标:年产苗木889万株,实现年均产值2163.6万元,实现年均税后利润843.6万元;实现亩均年产值15094元(含旅游观光收入,其中苗木收入7221元),亩增收5094元;实现每户年增24000元(含从事苗圃生产劳务费收入)。 1.8建设期限:2年,即2011年1月—2012年12月 1.9投资回收期:5年

1.10项目负责人: 1.11负责人: 二、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项目产品用于城市绿化和面上造林绿化上,随着城市化工业建设的超越发展,城市绿化的步伐随之加大,我市中心城区每年向、、、、等地采购各类绿化苗木达200多万株,加上各县(市、区)可达到近500万株,而我市现有观赏苗木苗圃种植面积仅有1万亩,同品种单一,并均属市场淘汰类产品,经营粗放,苗木产量和质量都不高,大规格苗木在我省及我市是供不应求,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木本花卉苗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但因种植规模小,种植品种较少,全年供应市场的能力还很弱,木本花卉苗木种植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项目建成后提供的主要产品是林业、花卉、绿化和经果林种苗,该项目的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的调整,该项目的市场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需求的调整。为降低市场风险,采取主要防措施:一是在苗木培育品种上避免单一的松、杉、柏,选用市场前景好、具有特色的优良乡土树种;二是选择既可培育一年生造林小苗,又可以培育大苗树种;三是提高基地土地利用率,降低成本,苗木栽植上采用复式栽植方法,即:乔木树种套灌木树种,大苗套小苗,大苗套地被植物;四是加大科技术含量,充分利用别人成功的经验和技术;五是尽可能地提高苗的附加值,培育造型苗等。 三、项目建设地当前状况 项目建设地某县某镇,在2005年建有木本花卉苗圃150亩,但由于供水问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前言 苗圃是繁育和培育苗木的基地,是供应城市绿化用苗和造林设计的后勤部,是园林绿化的主要部分,是国家造林计划的基础力量。不管是经济林,用材林还是生态林,开展造林工作都必须“苗木先行”,也就是说必须有苗木,才能谈到造林。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成为当务之急,许多坡耕地必须退耕还林还草,这就需要大量造林。因此,苗圃建设任务异常繁重,科学合理的做好新苗圃总体规划设计,不仅影响苗木的质量和产量,事关造林绿化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对苗圃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极大影响。 一.苗圃地的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 贵州省花溪区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 2.自然环境 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所在地属黔中山原地貌,海拔1100米相对高差5—20米,属中亚热带高原温润季风气候。春夏多雨,秋冬多晴天,年平均气温15.8摄氏度,7月份平均温度24.7摄氏度,极端最高温39.5摄氏度,1月平均温5.0摄氏度,极端最低温-9.5摄氏度:≥10摄氏度的年积温4637.5摄氏度,年降水量1229mm,年均相对湿度79%,太阳辐射总量为3567MJ.m,年生长期为271d。 苗圃内上部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粘质薄层黄色石灰土,土层厚度30—40cm,较粘重,硝态氮5ppm(低),有效磷4ppm(中),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4%;坡下部有1亩地为潴育性水稻土,土层厚80cm,PH值6.6,硝态氮7.5ppm,有效磷4.4ppm,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5.7%。 地下水位:干旱季节在0.9m以下。 水源:苗圃地距农学院水塔300m,便于灌溉。 坡向:西坡,坡度14°。 3.社会情况 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位置为东经106°42′,北纬26°34′,北距花溪镇0.5km,南距花溪新区1km,西面距罗平寨0.5km。西与花溪新区公路相邻,北通花溪镇,交通方便,总面积22.7亩。周围劳动力充足。 二.编制依据 基于分析调查,本次苗圃规划设计应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要求,本着合理科学利用当地资源,育苗任务,培育出优质,高产,低消耗苗木的基本原则,在适应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苗圃地的社会经济效益。 苗圃规划要面向林业生态建设,以提供优质种苗为根本目标 主要育苗任务: 1.播种育苗区:培育猴樟苗2万株,香椿苗2万株。 2.扦插育苗区:培育杨树扦插苗2万株 3.容器育苗区:培育马尾松容器苗5万株 4.在原有苗基础上,进行改,扩建。 5.增加科技含量,开发利用和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提高生产水平。 6.体现规划科学化,生产现代化,管理规范化,产品良种化,质量标准化。 (7)能满足教学,科研需求 三.苗圃地的区划

苗圃规划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背景: 目前我市已经确定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如果新苗圃不能及时完成建设,我区将消耗大量资金到市内、外其它苗木生产基础地购买苗木,这对我区的城市绿化建设极为不利,对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也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苗圃建设势在必行。 三、项目建设条件 **苗圃位于贯通**市区和**区的必经之路——**大道北侧,南侧正对**公园,东侧与**区行政中心隔河相望,距著名的**景区1.5公里,西侧是**生产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苗圃地势平坦,土层肥厚、水源充足,适合各类苗木繁育,符合苗圃建设的立地条件。建成后可满足我区城市绿化建设苗木供应的要求,将为我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另外,**苗圃处于城市区西部农村,地价较为便宜,可节省大量建设成本,具有较强自行性。 四、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苗圃建设总占地预计210亩,其中苗木生产用地150亩,花卉生产用地35亩,温室、组培室等设施用地15亩,管理用房、仓库及道路等其它用地10亩。苗圃建成后将以发展特色乡土苗木,引种外地名优苗木和培育时令花卉为主,保障城市绿化美化苗木供给的同时,还将进行苗木科研工作,推广科研成果,提高我区整体苗木生产水平。 苗圃建设主要进行土地平整、围墙、管理房仓库及操作房、道路大型日光温室、组培室、生产供电、供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将引进运输车2辆,园林机械、工具等,使新苗圃实现苗木生产现代化,提高苗圃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再有,苗圃还需引进苗木30万株,确保苗圃当年就可以实现苗木生产供应和销售,尽快投入正常运营。 五、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渠道 (一)项目投资估算 1、苗圃征用地费用按每亩2万元计算共计约210亩×2万元=420万元 2、苗圃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估算约为300万元。 3、苗圃苗木引进和新增园林机械按市场价估算为200万元。 三项合计,该项目投资估算为920万元。 (二)资金来源渠道 政府拨款投资 六、项目性质与特点 本项目为苗木产业化项目,绿化环保是其特点,以人工方式培植苗木,不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物,而且苗圃投入生产后因其有大量的树木有利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苗圃苗木生产主要是为城市绿化供应优质苗木有较强的公益性。另外苗圃还担负着苗木生产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所以也是政府在育苗业进行科普工作的重要基地。 七、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经济效益1、利润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绿化育苗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就我区来说城市新区建设的双向带动,城市绿化将面临千载难逢的契机,保证苗

苗圃改造方案

长湾苗圃改造方案 1总论 1.1经营条件 1.1.1苗圃的位置: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水库底 1.1.2苗圃交通条件:从场区通往深圳、惠州、广州等地的陆上通道已经形成,道路交通条件良好;场区内的道路已经形成,并有若干施工便道通达苗圃,交通条件较为方便。 1.1.3电力和机械化问题:电力供给有保障,苗圃机械化程度低,无机械化操作。 1.1.4.人力条件:深圳外地人口密集,有较为丰富劳动力,而在较为繁忙的季节,苗圃还可以从工程队调用临时性的劳动力。 1.1.5周边环境条件:苗圃西面为岭澳水库,东面为高尔夫球场,北面为弃土场,南面则多为荒地。此次苗圃改造结合周边美丽的风景,将长湾苗圃打造成集生产与观光于一体的休闲农场。 1.1.6苗木销售:苗木现今主要供应给大亚湾核电站绿化项目工程以及部分供给阳江、台山外基地项目绿化工程,未来定位是除苗木品种满足自己的工程需求外,将产品投向市场。 1.2苗圃的自然条件 1.2.1地形、地势及坡向:苗圃所在地的地势较为平坦,地下水位较高,属于缓坡斜地,整个苗圃的坡度约为5.6%,处于东南坡,光照较好。 1.2.2土壤条件:较差,土层较薄 1.2.3水源条件:苗圃地下水位较低,西面有一水库,现部分区域有铺设网管灌溉,但是压力较小,加之苗圃面积较大,仍有大部分区域缺水,特别是在现今打算种植袋装苗,需水量较大。现三核有给水管通过苗圃,此次改造将接通三核用水,满足苗圃大面积用水。 1.2.3气象条件 降雨量:长湾降水量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990.8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雨季的4—9月份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5%,前汛期4—6月以冷空气降水为主,后汛期7—9月份则以热带气旋降水为主。场区内最大一日降雨量为172.6mm,最大一小时降雨量 99.4mm,主要是台风雨,10月份下旬雨量开始减少。 极端外部大气特征:最大相对湿度100%,极端气温范围2.3—36.9℃ 风:全年内盛行东方,冬半年盛行西北风,风速大;夏半年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盛行东及东南风,风速小,6—9月份是热带风暴影响和侵袭频繁时期,极大风速多为 20m/s以上,该区域位于一个高台风活动区域内。 2.苗圃的规划 2.1苗圃的面积 大苗种植区所需的土地面积:10000平方米 袋装苗放置区所需的土地面积:34000平方米 小苗种植区所需的土地面积:33000平方米 临时移植存放区所需的土地面积:3400平方米 地被苗生产区所需的土地面积:4500平方米 设施育苗区所需的土地面积:1200平方米 羊圈及其粪便、沤肥所需的土地面积:1000平方米 菜园所需的土地面积:500平方米 果园所需的土地面积:7000平方米

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方案

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方案 基本要求 一、目的 本园林苗圃基地是属于以公司为依托而建立的经营类型。其目的主要是满足本公司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需要,加速资金周转,同时兼顾观光休闲之功能。为此,我们园林苗圃基地的建设,其规模、品种、规格、数量应以基本满足公司每年园林绿化工程需求量为依据。同时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对部分品种,数量进行适时调整。 二、原则 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和建设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地理环境,圃地的土壤条件、坡度、坡向、地下水位的高低来合理规划和布局。始终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三、基本要求 根据以上经营类型和目的,对园林规划设计方案,特作如下基本要求,仅供参考: (一)耕作区的设置 1、耕作区是苗圃生产进行育苗的基本单位。其长度根据机械化程 度而定,一般完全机械化为200-300米,畜耕50-100米,耕作区宽度由苗圃土壤质地和地形是否有利于排水而定,一般为40-100米; 2、耕作区方向应根据圃地的地形、地势、坡向、主风方向等因素 考虑。坡度较大时,耕作区边长应平行于等高线。耕作区长边最

好采用南北方向,便于苗木采光均匀,利于生长。 (二)生产用地的配置 1、播种区:播种区应选择全圃地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作为播种区。具体要求为:其地势较高而平坦,靠近水源,方便灌溉,土质优良,深厚肥沃,背风向阳,利于防冻,尽量靠近管理区,便于管理。 2、营养繁殖区:其主要功能是为扦插、嫁接、压条等营养繁殖苗而设置的生产区。其基本要求: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排灌方便地段作为营养繁殖区,其条件与播种区相似。 3、苗木移栽区:苗木移栽区是从播种繁殖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的苗木进行栽植和培养,需要培养成较大的苗木而设置的生产区。其面积要求较大,土壤条件中等既可。 4、大苗培育区:大苗培育区是指培育大苗。培育后在圃地不再进行移植。为方便苗木出圃,大苗培育区一般设置在苗圃的外围和主干道边。大苗培育区,其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规格高、树木根系发达。 5、采种母树区:采种母树区是指为获得优良种籽、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而设置的生产区,采种母树区不需要太大的面积,可选择零散的地块,以及防护林带,沟、渠、路的旁边栽植、或管理区域栽植。其土壤要求肥沃,地下水位较低。 6、引种驯化区:引种驯化区(试验区)是指培育、驯化从外地引入的树种或品种而设置的生产区。该区需要根据引入树种或品种对生态

苗圃基地规划设计

附件3 ************公司 ***大树移栽苗圃基地 规划设计方案 ******** 二00九年七月

目录 1、总论 (4) 1.1大树移栽苗圃基地建设背景 (4) 1.2大树移栽苗圃基地规划范围、规模和规划建设目标 (4) 1.2.1 规划范围、规模 (4) 1.2.2 规划建设目标 (4) 1.3大树移栽苗圃基地设计原则和依据 (4) 1.3.1设计原则 (4) 1.3.2设计依据 (5) 2、大树移栽苗圃规划区基本情况 (6) 2.1苗圃基地的经营条件 (6) 2.1.1项目性质、特点 (6) 2.1.2苗圃位置及当地居民的经济状况 (6) 2.1.3交通条件 (6) 2.1.4电力条件 (7) 2.1.5劳动力条件 (7) 2.1.6周边环境条件 (7) 2.1.7销售条件 (7) 2.2苗圃基地的自然条件 (8) 2.2.1地理条件 (8) 2.2.2土壤条件 (8) 2.2.3水源及地下水位 (9) 2.2.4气侯条件 (9) 2.2.5病虫害和植被情况 (9) 3、苗圃基地规划 (11) 3.1规划面积 (11) 3.2苗圃基地经营周期 (11) 3.2.1苗圃基地建设周期 (11)

3.2.2苗圃基地生产周期 (11) 3.3苗圃用地规划设计 (11) 3.3.1苗圃基地用地性质划分 (11) 3.3.2苗圃基地功能分区及建设内容规划 (11) 3.4苗圃基地管理及生产组织 (16) 4、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17) 4.1投资估算 (17) 4.1.1建设投资 (17) 4.1.2设备、工器具购置费及安装 (21) 4.1.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2) 4.1.4基本预备费估算 (22) 4.1.5项目建设资金总投入 (22) 4.1.6建设资金分年度使用计划 (22) 4.2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23) 4.2.1苗木生产管理费用初步估算 (23) 4.2.2苗木销售收入估算 (23) 4.2.3经济效益分析 (25) 4.2.4社会效益分析 (25) 5、大树移栽技术部分 (26) 5.1大树移植的意义 (26) 5.1.1景观意义 (26) 5.1.2生态意义 (26) 5.2 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的因素 (27) 5.2.1 大树移植的基本原理及实践可行性 (27) 5.2.2大树移植较常规园林苗木成活困难的原因 (28) 5.3大树移栽方案 (29) 5.3.1树木选择 (29) 5.3.2切根处理 (30)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苗圃建设规划方案 根据公司经营计划以及目前管理状况,经初步考察研究草拟制定此规 划方案, 一、组织架构 管理机构4人,主任、副主任、技术负责人、施工技术员各一人。施 工工人 30人。 划制定与落实实施;人、财、物的组织与调配;远景发展规划;内部考核管理等; 副主任主要职责:协助苗圃主任做好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 技术负责人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技术培训与指导;生产技术 与质量控制管理。 施工技术员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落实与实施;技术指导与 质量过程控制。 生产精品苗木,服务园林工程! 地经营与区域划分根据公司总体经营计划安排及管理状况,计划筹建 工程,拟 规划有生产用地与非生产(辅助)用地两大区域,其中非生产用地主要 分:道路、排灌系统、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生产用地主要分为:常规 苗木 生产培育区、大树引进培养储备区、育苗繁殖区以及新优精品苗木引进培育区。 1,非生产用地中道路区划为三级路网,1级路网为主干道,设计宽度 6-8m,主要为连接圃外出圃道路,为生产和运输使用; 其宗旨在于指导苗 建设的落实于实施性指导。 主任主要职责: 主持苗 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主要包括生产管理的计 建圃 原则与宗旨 地第一年度(2014年元月-2014年12月)种苗建 200 亩, 500亩,其中 年元月-2015年12月)建 300 亩。 第二年度(2015 根据 地建设长远发展规划之目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园林 2级路网主要连接1级和三级

道路生产和运输使用,设计宽度为4-5m;3级路网主要为生产使用,设计宽度为

2—3m。 排水系统与路网相结合,使地所有沟渠相通并与向外排水沟渠相通, 以确保涝季地沟渠的水及时排除。 灌溉系统采取机井取水、地埋管线供水的灌溉方案,这样的方式既便于施工管理又能够有效地起到节约用水之目的。 路网系统与排灌系统约占整个地的10%。 非生产用地的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设计在一个地方,设计占地3亩, 主要为办公、生活、住宿、仓储、料场以及机械存放等设计区域。 2,生产用地中的常规苗木生产培育区为最大和主要的苗木生产培育区,主要 为工程培育中长期绿化用苗,其中以乔木为主。 大树引进培养储备区,主要针对性地服务于工程项目所常用大树,进行引进、驯化及培育,通过相对集约化的管理,较好地提高引进大树的成活率,更好地应用于园林工程,避免常规情况下,随时需求随时调运而岀现较多大树死亡情况。 育苗繁殖区主要为苗自身繁育小苗用地。 新优苗木引进培育区域,主要针对苗木市场以及园林工程需求的一些新优品种 进行试验性引进栽培、推广,或作为采穗进行引进,然后通过抨插、嫁接等其他 方式进行繁育栽培。 四、品种选择规划 1,苗木品种的选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⑴绿化工程市场用量较大,增值潜力较强的品种; ⑵工程使用频率较高,适应性较强,成活率较高的树种; ⑶优选生长速度较快,生长旺盛,以培育精品苗木为导向;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目录 总论 一、经营条件 1.地理区位 2.劳动力 3.交通状况 4.电力及机械化条件 二、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2、水文状况 3、地形地貌 4、土壤资料 5、病虫害调查 各论 一、苗圃面积 二、苗圃的区划说明 1、前期工作的准备 2、生产区区划

3、非生产用地区规划 三、育苗技术设计 1、苗圃生产安排 2、日常管理 3、苗圃病虫害防止措施 4、冬季苗圃地管理技术措施: 5、树种育苗技术措施 四、苗圃投资预算 总论 一、经营条件 1.地理区位 本苗圃位于温江公平慧河村,地处温江北,面积为19亩。其位于成都市西部,距温江城中心仅1.5公里。东距成都13公里,南距双流机场11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芙蓉大道横贯全境。所在街道幅员面积 21.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6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21人。 温江,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成都市的市辖区,西部副中心,中国著名的花木基地,西部唯一的国际花园城市和四川省第一个小康县。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水系发达,富饶千年,自古有“金温江”的美誉,常年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成都市区县的前列。温江区东临青羊区、高新西区,南毗双流县,天府新区,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是成都向西发展的核心地带,成都市的上风上水之地,环境宜人,生态优美,教育发达,科技先进,自古以来是居家置业的最佳选择。全区幅员面积277.8平方公里,辖4街道6镇(同时挂街道办事处牌),户籍人口38.9万。2013年末温江区常住人口56.2万,占成都市总人口的2.89%。未来的发展中,温江将是成都工业、文化、商贸、购物、科技、医学、旅游、教育、现代农业的重要基地,在成都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作用。 苗圃有较大的输出区域范围,政府扶持对苗圃发展有较大促进。 2.劳动力 本苗圃位于温江公平慧河村,所在街道幅员面积 21.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

苗圃规划方案2

苗圃建设方案

二○一三年十月十日 苗圃建设方案 一、苗圃概况: 苗圃主要作用是为小区内苗木栽植提供资源,减少苗木的缓苗期,增加苗木的成活率,从而减少苗木的成本,增加苗木栽植后的景观效果。 二、苗圃定位: 本苗圃规划分成三部分,短期苗木区和花卉(一年左右栽植到小区内),中期苗木区(二年以上栽植到小区内),长期苗木区(三年以上栽植到小区内)。其中短期苗木区分为播种区、营养繁殖区和温室大棚区,中期苗木区分出一部分作为引种驯化区和移植区。 三、建设规模及布局: 苗圃初步建设暂定为30亩,其中短期苗木区占地面积约6亩,中期苗木区为9亩,长期苗木区15亩,短期苗木区主要的作用为苗木短期周转及栽植后的苗木死亡的更换所使用。中期苗木区主要的作用为屯苗用,方便于苗木的选择,增加苗木的景观效果。长期苗木为现场施工中常用的苗木,另外规划出一块栽植宿根地被苗木

的地方。其中宿根苗木区作为长期经营区域,其苗木经常分蘖,栽植后现场需要用时,可以从圃地中直接分蘖过去即可。 四、需要栽植的苗木品种: 1、短期苗木区的品种选用草花类苗木,规格一般选用小苗或播种繁殖的且生长比较快的,选择的品种缓苗期短,栽植后容易成活的品种。初步暂定苗圃品种为金娃娃萱草、美人蕉、玉簪、月季、大花萱草、鸢尾、八宝景天等品种。该区域内苗木多为草花,养护费用相对较高,每亩栽植约12000株,除去道路及给排水沟占地约30%,栽植苗木约50000株,每株苗木综合价格为0.2—1.5元,总体费用为1—7.5万。 2、中期苗木区选择品种为点状灌木和绿篱类苗木,适当的选择部分彩叶苗木。初步品种暂定榆叶梅、连翘、紫丁香、小叶丁香、金叶榆、凤香果、紫叶稠李、紫叶李、三角枫等品种。该区域内苗木规格较小,且栽植时苗木冠幅做适当修剪,相对费用稍低,每亩栽植约4000株,除去道路及给排水沟占地约30%,栽植苗木约36000株,每株苗木综合价格为0.8—3元,总体费用为3—10.8万。 3、长期苗木区选择的苗木规格在6cm—10cm左右,选择品种为工地现场常用的品种,且采购上有些落叶苗木可以选择截干裸根苗。大苗区选择的苗木品种为云杉、油松、桧柏、五角枫、银杏、

园林苗圃内业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园林苗圃内业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生产用地规划 (1)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是苗木繁殖任务的关键部分。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做为播种区。 (2)营养繁殖区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与播种区要求基本相同。 (3)移植区培育各种移植苗的区域,由播种区、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进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则应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 (4)大苗区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的耕作区。在大苗区培育的苗木出圃前不再进行移植,且培育年限较长。大苗区的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达,可以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 2、辅助用地设置苗圃的辅助用地(或称非生产用地)主要包括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带、管理区的房屋占地等,这些用地是直接为生产苗木服务的。 (1)道路系统设置 一级路(主干道):是苗圃内部和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多以办公室、管理处为中心。设置一条或相互垂直的两条路为主干道,通常宽6—8m。 二级路:通常与主干道相垂直,与各耕作区相连接,一般宽4m,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10cm。 三级路:是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一般宽2m。

(2)灌溉系统的设置苗圃必需有完善的灌溉系统,以保证水分对苗木的充分供应。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 水源:主要有地面水和地下水两类。 提水设备:现在多使用抽水机(水泵),可依苗圃育苗的需要,选用不同规格的抽水机。 引水设备:有地面渠道引水和暗管引水两种。 明渠:即地面引水渠道。 管道灌溉:主管和支管均埋入地下,其深度以不影响机械化耕作为度,开关设在地端使用方便之处。 (3)排水系统的设置排水系统对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及降雨量多而集中的地区更为重要。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分明沟和暗沟两种,目前采用明沟较多。 (4)防护林带的设置为了避免苗木遭受风沙危害应设置防护林带,以降低风速,减少地面蒸发及苗木蒸腾,创造小气候条件和适宜的生态环境。 (5)建筑管理区的设置该区包括房屋建筑和圃内场院等部分。前者主要指办公室、宿舍、食堂、仓库、种子贮藏室、工具房、宿舍、车棚等;后者包括劳动集散地、运动场以及晒场、肥场等。 四、园林苗圃规划设计成果资料 (一)绘制苗圃规划设计图

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

园林xx的规划设计 一、目的 掌握园林苗圃规划设计方法、熟练进行苗圃规划设计图的绘制及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撰写。 二、仪器工具 罗盘仪、皮尺、花杆、计算器、绘图工具等。 三、步骤 (一)园林xx规划的准备工作及外业调查 1、踏勘由设计人员会同施工和经营人员到已确定的圃地范围内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访问工作,概括了解圃地的现状、历史、地势、土壤、植被、水源、交通、病虫害以及周围的环境。 2、测绘地形图平面地形图是进行苗圃规划设计的依据。比例尺要求为0—0;等高距为20—50cm。 对设计直接有关的山、丘、河、湖、井、道路、房屋、坟墓等地形、地物应尽量绘入。对圃地的土壤分布和病虫害情况亦应标清。 3、土壤调查根据圃地的自然地形、地势及指示植物的分布,选定典型地区,分别挖取土壤剖面,观察和记载土层厚度、机械组成、酸碱度(pH值)、地下水位等,必要时可分层采样进行分析,弄清圃地内土壤的种类、分布、肥力和土壤改良的途径,并在地图上绘出土壤分布图,以便合理使用土地。 4、病虫害调查主要调查圃地内的土壤地下害虫,如金龟子、地老虎、蝼蛄等。一般采用抽样方法,每公顷挖样方土坑10个,每个面积 0.25m2 ,深10cm,统计害虫数目。并通过前作物和周围树木的情况,了解病虫感染程度,提出防治措施。

5、气象资料的收集向当地的气象台或气象站了解有关的气象资料,如生长期、早霜期、晚霜期、晚霜终止期、全年及各月平均气温、绝对最高和最低的气温、表土层最高温度、冻土层深度、年降雨量及各月分布情况、最大一次降雨量及降雨历时数、空气相对湿度、主风方向等。 (二)园林xx内业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生产用地规划 (1)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是苗木繁殖任务的关键部分。应选择全圃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做为播种区。 (2)营养繁殖区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与播种区要求基本相同。 (3)移植区培育各种移植苗的区域,由播种区、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进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则应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 (4)大苗区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的耕作区。在大苗区培育的苗木出圃前不再进行移植,且培育年限较长。大苗区的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达,可以直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 2、辅助用地设置苗圃的辅助用地(或称非生产用地)主要包括道路系统、排灌系统、防护林带、管理区的房屋占地等,这些用地是直接为生产苗木服务的。 (1)道路系统设置 一级路(主干道): 是苗圃内部和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多以办公室、管理处为中心。设置一条或相互垂直的两条路为主干道,通常宽6—8m。 二级路:

苗圃发展规划方案

苗圃发展规划方案 根据目前苗木市场的波动行情,苗圃发展在苗木品种选择方面要达到长远效益,在管理方面要达到质优、标准化、规模化,是苗圃发展的重要抉择,也是今后苗圃发展的必走之路。下面就公司发展苗圃行业,对苗木品种选择及管理进行规划和分析: 一、品种选择 苗木品种的确定首先根据种子的需求量来判断市场,其次根据绿化工程常用的一些苗木品种来选择,还可以根据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重视来判断,同时还可以根据设计人员的设计爱好来判断等等。 首先,乔木品种选择方面,常绿乔木选择:大叶女贞、油松。 落叶乔木选择:国槐、元宝枫、五角枫、垂柳、复叶槭、白玉兰、紫玉兰、黄连木、乌桕、重阳木、北栾、七叶树。 大灌木方面选择:独干红叶石楠、日本樱花、红叶李、紫叶矮樱、独干桂花、丛生桂花、垂丝海棠、北美海棠、茶条槭、鸡爪槭、独干百日红。 小灌木方面选择:棕榈、帚桃、红霞碧桃、郁李、美国红栌、花石榴、腊梅、紫丁香、紫荆。 灌木方面选择:大叶黄杨、小叶女贞、金叶女贞、金森女贞、红叶小檗、红叶石楠、红瑞木、连翘。 地被方面选择:红花草、葱兰、麦冬、鸢尾、萱草、美人蕉、八宝景天、过路黄、玉簪、金焰绣线菊、狼尾草、黄菖蒲、鼠尾草。

以上品种是市场行情比较好,发展很成熟的品种,同时也是绿化工程用量很大的绿化树种。另外,对于有些树种如:国槐、复叶槭等可以采取高头嫁接技术措施达到彩叶树种效果——金叶槐、金枝槐、龙爪槐、金叶槭等,从而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另外,对于五角枫、茶条槭、花石榴等可以培养成各式各样用途的景观效果。对于油松可以培养成造型树,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总之,苗木发展在品种选育和定品种方面一定要慎重,不能盲目发展和扩繁。 二、发展数量 苗圃发展在规模上宜采取分期分批发展,根据目前市场行情第一年可以繁殖培育100亩,以播种和种植小苗相结合进行培养,其中播种苗床30亩,小苗种植70亩。第二年再发展100亩,其中播种苗床发展20亩,小苗发展80亩。第三年再发展200亩,其中播种苗床发展30亩,小苗发展70亩。第四年再发展500亩,其中播种苗床发展120亩,小苗发展380亩。第五年再发展300亩,其中小苗发展300亩。五年总共发展1200亩,其中播种苗床发展200亩,小苗发展1000亩,同时小苗会逐年长大,逐年销售,逐年培养,这样从第三年开始基本会达到经济平衡点,第四年开始会逐年效益递增。 三、投资数额 根据洛阳市的苗木销售行情及河南许昌鄢陵、信阳潢川、南阳南召、安微肥西、浙江、江苏、河北定州、陕西周至等的苗木发展情况等分析:土地租金每年每亩800元—1000元,小苗发展每亩需投资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 目录 总论 一、经营条件 1.地理区位 2.劳动力 3.交通状况 4.电力及机械化条件 二、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2、水文状况 3、地形地貌 4、土壤资料 5、病虫害调查 各论 一、苗圃面积 二、苗圃的区划说明 1、前期工作的准备

2、生产区区划 3、非生产用地区规划 三、育苗技术设计 1、苗圃生产安排 2、日常管理 3、苗圃病虫害防止措施 4、冬季苗圃地管理技术措施: 5、树种育苗技术措施 四、苗圃投资预算 总论 一、经营条件 1.地理区位 本苗圃位于温江公平慧河村,地处温江北,面积为19亩。其位于成都市西部,距温江城中心仅1.5公里。东距成都13公里,南距双流机场11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芙蓉大道横贯全境。所在街道幅员面积 21.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6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21人。 温江,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成都市的市辖区,西部副中心,中国著名的花木基地,西部唯一的国际花园城市和四川省第一个小康县。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水系发达,富饶千年,自古有“金温江”的美誉,常年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成都市区县的前列。温江区东临青羊区、高新西区,南毗双流县,天府新区,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是成都向西发展的核心地带,成都市的上风上水之地,环境宜人,生态优美,教育发达,科技先进,自古以来是居家置业的最佳选择。全区幅员面积277.8平方公里,辖4街道6镇(同时挂街道办事处牌),户籍人口38.9万。2013年末温江区常住人口56.2万,占成都市总人口的2.89%。未来的发展中,温江将是成都工业、文化、商贸、购物、科技、医学、旅游、教育、现代农业的重要基地,在成都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作用。 苗圃有较大的输出区域范围,政府扶持对苗圃发展有较大促进。 2.劳动力

绿化苗木基地建设苗圃可行性方案

绿化苗木基地建设苗圃可行性方案 城市绿化苗木基地建设流程 引言苗木规格与培育密度要适合城市应用。一般说来,大乔木胸径为7厘米~9厘米和10厘米~16厘米,中乔木5厘米~6厘米和8厘米左右,小乔木2.5厘米~3厘米和4厘米左右,没必要培育再大规格的。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大规格苗木培育前期可在苗圃地内套种地被、花灌木。如果培育胸径12厘米以上的大规格乔木,可分两个阶段进行。开始按每亩222株的密度栽培,等培育到胸径7厘米以上后,可隔行卖掉一半苗木,然后剩下的继续培育。 六、外来品种苗木的培育要谨慎行事。在引进外来物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前,国家规定必须经过评估论证、引种评审、隔离试种、驯化试验、鉴定认定和严格检疫等一系列过程。前几年,一些苗圃引进了不少外来树种,大部分未经正规渠道,有些树种不适应我国生态环境;有些还带有传染性病虫害;有些树种虽然表现较好,但适应生长的范围较窄;有些树种观赏价值确实较高,但栽培水平要求高,栽培成功的工程大苗较少,因此价格也较高,工程上应用也少。由此看来,规模较小苗圃应慎重发展新品种,经济实力较强的苗圃可选择优良的外来树种从事专业生产。 第一章项目提要 一、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现代农业生态园花卉苗木基地一期工程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业主:XXXX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XX双流XX镇 二、项目简介 (1)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XX东郊龙泉山脉中段,面对川西坝子,背倚龙泉山西麓。距XX30分钟车程,距城南卫星城华阳镇15分钟车程,相邻华龙路与成简快速通道,接通南延线。全镇幅员42.52平方公里,人口2.4万人,是双流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镇。 (2)气候条件: 地处东经104°12′,北纬30°25′,位于XX东郊龙泉山脉中段。 海拔高度525米,属亚热带温暖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东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5.2-16.60C,一年四季气候宜人。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年无霜期337天以上。 (3)地形土壤: 项目区内为丘陵地形,地势相对平坦;土壤主要为红壤土,土层较厚,土质良好,有机值含量平均为0.81%。 (3)资源优势 双流县XX镇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0%以上,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可以满足加快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被专家誉为最佳生态旅游胜地,十分具有开发价值。 双流县XX镇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产肉百强县、造林绿化百强县、农村电气化初级县、对外开放试点县。 农业上,已形成优质晚熟大五星枇杷、樱桃等绿色农产品主导产业。优质粮食、水果、水产品资源丰富。 双流县XX镇坐拥在XX东郊龙泉山脉中段,面对川西坝子。旁边有龙泉旅游地、简阳旅游区。地理位置优越,旅游业十分具有开发潜力。

园林苗圃各区域如何规划设计

1、@ 2、生产用地的区划 1.作业区及其规格生产用地面积占苗圃总面积的80%左右,为了方便耕作,通常将生产用地再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所以,作业区可视为苗圃育苗的基本单位,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作业区长度依苗圃的机械化程度确定;作业区宽度依圃地土壤质地与地形是否有利于排水确定,并应考虑排灌系统的设置、机械喷雾器的射程、耕作机械作业的宽度等因素;作业区方向依圃地的地形、地势、坡向、主风方向、形状等情况确定。小型苗圃一般使用小型农机具,每一作业区的面积可为~1hm2,长度可为50~200m。大、中型苗圃一般使用大型农机具,每一作业区的面积可为1~3hm2,或更大些,长度可为200~300m。作业区的宽度一般可为40~100m,便于排水的地形与土壤质地可宽些,不便排水的可窄些;同时要考虑喷灌、机械喷雾、机具作业等要求达到的宽度。长方形作业区的长边通常为南北向。地势有起伏时,作业区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地形形状不规整时,可划分大小不同的作业区,同一作业区要尽可能呈规整形状。 2.各育苗区的设置苗圃生产用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试验区)、设施育苗区等,有些综合性苗圃还设有

标本区、果苗区、温床区等。 播种繁殖区为培育播种苗而设置的生产区。播种育苗的技术要求较高,管理精细,投入人力较多,且幼苗对不良环境条件反应敏感,所以应选择生产用地中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好的区域作为播种繁殖区。人力、物力、生产设施均应优先满足播种育苗要求。播种繁殖区应靠近管理区;地势应较高而平坦,坡度小于2°;接近水源,灌溉方便;土质优良,深厚肥沃;背风向阳,便于防霜冻;如是坡地,则应选择自然条件最好的坡向。 营养繁殖区为培育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营养繁殖苗而设置的生产区。营养繁殖的技术要求也较高,并需要精细管理,一般要求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段作为营养繁殖区。培育硬枝扦插苗时,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而湿润。培育嫁接苗时,因为需要先培育砧木播种苗,所以应当选择与播种繁殖区相当的自然条件好的地段。压条和分株育苗的繁殖系数低,育苗数量较少,不需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所以通常利用零星分散的地块育苗。嫩枝扦插育苗需要插床、荫棚等设施,可将其设置在设施育苗区。 苗木移植区为培育移植苗而设置的生产区。由播种繁殖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

园林处苗圃项目策划方案

园林处苗圃项目策划方案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背景: 根据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处原苗圃需要异地搬迁。按照建设部《城市规划建设指标》和《河北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的规定,城市苗圃用地不得少于建成区面积的2%,苗木自给率80%以上。因此,我区还需要新建面积不少于210亩的城市绿化专用苗圃。目前我市已经确定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如果新苗圃不能及时完成建设,我区将消耗大量资金到市内、外其它苗木生产基础地购买苗木,这对我区的城市绿化建设极为不利,对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也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苗圃建设势在必行。 三、项目建设条件 苗圃位于贯通市区和区的必经之路——大道北侧,南侧正对公园,东侧与区行政中心隔河相望,距著名的景区1.5公里,西侧是生产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苗圃地势平坦,土层肥厚、水源充足,适合各类苗木繁育,符合苗圃建设的立地条件。建成后可满足我区城市绿化建设苗木供应的要求,将为我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打下坚实基础。另外,苗圃处于城市区西部农村,地价较为便宜,可节省大量建设成本,具有较强自行性。 四、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 苗圃建设总占地预计210亩,其中苗木生产用地150亩,花卉生产用地35亩,温室、组培室等设施用地15亩,管理用房、仓库及道路等其它用地10亩。苗圃建成后将以发展特色乡土苗木,引种外地名优苗木和培育时令花卉为主,保障城市绿化美化苗木供给的同时,还将进行苗木科研工作,推广科研成果,提高我区整体苗木生产水平。苗圃建设主要进行土地平整、围墙、管理房仓库及操作房、道路大型日光温室、组培室、生产供电、供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还将引进运输车2辆,园林机械、工具等,使新苗圃实现苗木生产现代化,提高苗圃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再有,苗圃还需引进苗木30万株,确保苗圃当年就可以实现苗木生产供应和销售,尽快投入正常运营。 五、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渠道 (一)项目投资估算 1、苗圃征用地费用按每亩2万元计算共计约210亩×2万元=420万元 2、苗圃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估算约为300万元。 3、苗圃苗木引进和新增园林机械按市场价估算为200万元。三项合计,该项目投资估算为920万元。 (二)资金来源渠道 政府拨款投资 六、项目性质与特点 本项目为苗木产业化项目,绿化环保是其特点,以人工方式培植苗木,不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物,而且苗圃投入生产后因其有大量的树木有利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苗圃苗木生产主要是为城市绿化供应优质苗木有较强的公益性。另外苗圃还担负着苗木生产新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所以也是政府在育苗业进行科普工作的重要基地。 七、项目可行性分析 (一)经济效益 1、利润核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绿化育苗业也

苗圃设计方案

苗圃设计方案

苗 圃 设 计 方 案 学院: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11级园艺(1班) 小组成员:崔琴琴 苏茜 党旺

一、项目名称:生物技术学院园艺专业拟建苗圃设计方案 二、建设目的;把苗圃建设成为一个集教学实习、科学研究、保存资源、生产盈利为一体的苗圃基地,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的指导,便于科技咨询及机械化的实施,再有本学院内学生在苗圃实习,可以补充临时劳动力,也便于学生实地实践。 三、建设条件:西咸新区地势相对平坦,土层肥厚,水源充足,气候等条件适合各类苗木繁育,符合苗木建设的立地条件。 四、苗圃的规划设计和内容 (一)总体规划 苗圃建设总占地预计180亩,其中苗木生产用地130亩,花卉用地20亩,温室、组培室等设施用地15亩,管理用房、仓库及道路等其他用地15亩,分三期进行投入建设。 通过一期投入和建设,能基本满足学院现阶段绿化苗木的供应,建成占地面积80-90亩,交通和灌溉便利、囤有一定数目市场前景观好的树种。通过二期投入和建设,面积增加到150亩左右,并建盖温室、塑料大棚等生产设施以及扦插、播种小苗和生产时令花卉,基本上建成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现代化苗圃,在经济上实现盈利。通过第三期投入和建设,建盖科研楼,组培室,引进温控、冷藏等设备,使苗圃面积进一步扩大到180亩,并让其成为科研、教学的实践基地。

1、生产区用地区划原则,根据苗圃的面积,地形和性状,以道路和渠道为骨架划分作业区,并按各树种苗木的特征,育苗中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规划好管理方,温室,大棚,排水沟和灌溉系统的铺设等一系列的问题。 (1)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区域,整个育苗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对质地、肥力、水分、管理要求高,接近水源,排灌方便,靠近管理区。(2)营养繁殖区:是培育扦插苗、压条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区域,与播种区的条件要求基本相同,可选用用较低洼的地方,繁殖区包括有性繁殖区、无性繁殖区、保护地栽植区。 (3)移植区:是培育个种移植苗的作业区,播种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便移入移植区中进行培育,由于面积较大可设在土壤中等、地块整齐的地方,靠近管理区。 (4)大苗区:是培育植株的体型、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规格苗木的作业区,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培育出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育完全。可以用于园林绿化建设,满足绿化建设需要,为了出圃时运输方便,设在靠近苗圃的主干道。 (5)引种驯化区:用于栽植从外地引进的园林植物新品种,目的是观察其生长、繁殖、栽培情况,从中选育出适合本地栽培的新品种,设在环境条件好的地区,靠近管理区便于观察研究记录。 (6)母树区:为获得优良种子、插条、接穗等繁殖材料,占地面积小,可利用零散地块,但要土壤深厚肥沃及地下水位较低,对管理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