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质量通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详细版

挡土墙质量通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详细版
挡土墙质量通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361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挡土墙质量通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挡土墙质量通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

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摘要:挡土墙作为路基防护与支挡工程之一,应用十分广泛而普遍,在各级公路路基施工中,为保证路基施工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挡土墙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abstract: as one of the subgrade protection and retaining engineerings, retaining wall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which provides a powerfu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subgrade projects at all levels of roads.

key words: retaining wall; common quality problem;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挡土墙的形式与适用条件

1、重力式挡土墙:适用于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和地震地区的路肩、路堤和路堑等支挡工程。墙高不超过12m,干砌挡土墙的高度不宜超过6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应采用干砌挡土墙。

2、半重力式挡土墙:适用于不宜采用重力式挡土墙的地下水位较高或较软弱的地基上,墙高不宜超过8m。

3、悬臂式挡土墙:宜在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填方路段采用,墙高不宜超过5m。

4、扶壁式挡土墙:宜在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填方路段采用,墙高不宜超过15m。

5、锚杆挡土墙:宜用于墙高较大的岩质路堑地

段、可用作抗滑挡土墙,可采用肋柱式或板壁式单级墙或多级墙,每级墙高不宜大于8m,多级墙的上、下级墙体之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m平台。

6、锚定板挡土墙:宜使用在缺少石料地区的路肩墙或路堤式挡土墙,但不应建筑于滑坡、坍塌、软土及膨胀土地区。可采用肋柱式或板壁式,墙高不宜超过10m。肋柱式锚定板挡土墙可采用单级墙或双级墙,每级墙高不宜大于6m,上、下两级墙之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m平台,上、下两级墙的肋柱宜交错布置。

7、加筋土挡土墙:用于一般地区的路肩式挡土墙、路堤式挡土墙,但不应修建在滑坡、水流冲刷、崩塌等不良地质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墙高不宜大于12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不宜大于20m。当采用多级墙时,每级墙高不宜大于10m,上、下级

墙之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m平台。

8、桩板式挡土墙:用于表土及强风化层较薄的均质岩石地基,挡土墙高度可较大,也可用于地震区的路堑或路堤支挡或滑坡等特殊地段的治理。

二挡土墙质量通病原因及预防措施

挡土墙质量的好坏对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及今后公路边坡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石砌挡土墙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的影响,出现的问题更多、更广。常见的质量通病有:1、组砌不良;2、砌体砂浆不饱满;3、墙面垂直度与表面平整度误差过大;

4、挡土墙后积水;

5、挡墙滑移、挡墙倾斜;

6、砌体断裂或坍塌等。

1、组砌不良

(1)主要表现在:①上下两层石块不错缝搭接或搭接长度太少。②同皮内采用丁顺相间组砌时,丁

砌石数量太少(中心距过大)。③采用同皮内全部顺砌或丁砌时,丁砌层层数太少。④阶梯形挡土墙各阶梯的标高和墙顶标高偏差过大。

(2)原因分析

①不执行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②不按设计要求和石料的实际尺寸,预先计算确定各段应砌皮数和灰缝厚度。

(3)防治措施

①毛料石挡土墙应上下错缝搭砌。阶梯形挡土墙的上阶梯料石至少压砌下阶梯料石宽的l/3。

②同皮内采用丁顺组砌时,丁砌石应交错设置,其中心距不应大于2m。

③毛料石挡土墙厚度大于或等于两块石块宽度时,可以采用同皮内全部顺砌,但每砌两皮后,应砌一皮丁砌层。④按设计要求、石料厚度和灰缝允

许厚度的范围,预先计算出砌完各段、各皮的灰缝厚度,如果上述三项要求不能同时满足时,应提前办理技术核定或设计修改。

2、砌体砂浆不饱满

主要表现在浆砌块、片石的砌体上,块、片石块体之间存在空隙和孔洞。(1)原因分析:①采用层铺法施工,致使层底空洞多或没有湿砂浆;②座浆不饱满或采用干砌灌浆法施工,在石块之间缝隙小或相互贴紧的地方灌不进浆;③砌筑工艺差,块、片石搭配不当,大块石之间未用小片石填塞;或未把大块石的棱角敲去。(2)防治措施。①浆砌块、片石应采用座浆法砌筑,不准采用层铺法或干砌灌浆法施工;

②立缝和石块间的空隙须用砂浆填捣密实,大的空隙应采用小片石填塞,以确保石块完全被密实的砂浆包裹。

3、墙面垂直度与表面平整度误差过大

(1)现象

①墙面垂直度偏差超过规范规定值。②墙表面凹凸不平,表面平整度超过规范规定值。

(2)原因分析

①砌墙未挂线。砌乱毛石时,未将石块的平整大面放在正面。②砌筑时没有随时检查砌体表面的垂直度,以致出现偏差后,未能及时纠正。③砌乱毛石墙时,将大石块全部砌在外面,里面全部用小石块,以致墙里面灰缝过多,造成墙面向内倾斜。④在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或圈梁时,墙体未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以致将部分石砌体挤动变形,造成墙面倾斜。

(3)预防措施

①砌筑时必须认真跟线。在满足墙体里外皮错缝搭接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石块较平整的大面朝外砌

筑。球形、蛋形、棕子形或过于扁薄的石块未经修凿不得使用。②砌筑中认真检查墙面垂直度,发现偏差过大时,及时纠正。③砌乱毛石墙时,应将大小不同石块搭配使用。禁止外表面全用大石块和里面用小石块填心的做法。④浇筑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时,必须加好支撑。混凝土应分层浇灌,振捣不过度。

(4)治理方法

①墙面垂直度偏差过大,影响承载力和稳定性,应返工重砌。个别检查点的垂直度偏差超出规定不多,又不便处理时,可不作处理。②表面严重凹凸不平影响外观时,应返修或修凿处理。

4、挡土墙后积水

(1)现象:挡土墙身未留泄水孔,或泄水孔堵塞,或墙后泄水孔口漏做疏水层,或排水坡度不够,墙后土中积水严重,挡土墙同时挡土和水,内力明显

加大,造成墙体倾斜变形、开裂,甚至倒塌。

(2)原因分析

①未按图纸要求留设泄水孔;或留孔方法错误造成堵塞。②未按施工规范规定或图纸要求铺设疏水层。③墙体内侧未按规定做出泛水坡度,墙根处残留的施工材料和土未清理。

(3)预防措施

①砌筑挡土墙应按设计要求留设泄水孔。泄水孔宜采用袖管方法留置,并随时检查泄水孔是否畅通,若出现堵塞,应及时疏通或返修。②墙后回填土中,应在泄水孔口及附近范围作疏水层,当设计无具体规定时,可在泄水孔水平面上填放宽30cm、厚20cm 的碎石或卵石作疏水层,以利土内积水顺泄水孔排出。③挡土墙顶土面应有适当坡度,使地表水流向挡土墙外侧面。

(4)治理方法

①因墙后积水不能顺利排除,挡土墙产生变形、开裂。但无倾倒危险者,可及时疏通泄水孔,若泄水仍不通畅,则应挖除墙后填土,检查是否留有漏做疏水层等隐患,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返修措施。

②当墙身倾斜严重,可能导致倒塌时,应划出安全警戒区,并及时挖除墙后填土减载,防止事故恶化,然后与有关方再商定处理方法。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