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一)竖直中心荷载作用下

当竖直荷载作用于基础中轴线时,基底压力

呈均匀分布(图3-19),其值按下式计算:

对于矩形基础

式中:p--基底压力(kPa);

P--作用于基础底面的竖直荷载(kN);

F--上部结构荷载设计值 (kN) ;

G--基础自重设计值和基础台阶上回填土

重力之和(kN),G=γ·A·D;

γ--基础材料和回填土平均重度,一般取

20kN/m3;

A--基底面积 (m2 );A=BL,B和L分别为

矩形基础的宽度和长度 (m);

D--基础埋置深度 (m)。

对于条形基础,在长度方向上取1m计算,故

有:

式中:p--沿基础长度方向1m内相应的荷载值

kN/m;其余意义同上。

(二)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

矩形基础受偏心荷载作用时,基底压力可按材料力学偏心受压柱计算。如果基础只受单向偏心荷载作用时,基底两端的压力为:

式中:e--竖直荷载的偏心矩(m);其余意义同上。

按式(3-16)计算,基底压力分布有下列三种情况:

(1)当e

(2)当e=B/6时,p min=0,基底压力按三角形分布(图3-20b);

(3)当e>B/6 时,p min为负值,表示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一部分出现拉应力。但实际上,在地基土与基础之间不可能存在拉力,因此基础底面下的压力将重新分布(图3-20c)。这时,可根据力的平衡原理确定基础底面的受压宽度和应力大小(图3-20c),有

基础受压宽度:

基础底面最大应力:

式中:K=B/2-e,符号意义同前。

若条形基础受偏心荷载作用,同样可取长度方向上的一延米进行计算,则基底宽度方向两端的压力为:

基底压力的具体求解方法参见例题3-4。

【例题3-4】柱基础底面尺寸为1.2×1.0m2,作用

在基础底面的偏心荷载F+G=150kN,如下图所示。

如果偏心距分别为0.1m、0.2m、0.3m。试确定基

础底面应力数值,并绘出应力分布图。

解:1、当偏心距e=0.1m时,因为e=0.1m

应力分布图见下图(a)。

2、当偏心距e=0.2m时,因为e=0.2m=B/6=0.2m,最大和最小应力仍可按

式(3-16)计算:

应力分布图见下图(b)。

3、当偏心距e=0.3m时,因为e=0.3m>B/6=0.2m,故基底应力需按式(3-19)

计算:

基础受压宽度可按式(3-18)计算:

应力分布图见下图(c)。

例题3-4图

说明:由以上例题可见,偏心受压基础底面的应力分布,则随偏心距而变化,偏心距愈大,基底应力分布愈不均匀。所以,在设计偏心受压基础时,应当注意选择合理的基础底面尺寸,尽量减小偏心距,以保证建筑物的荷载比较均匀地传递给地基,以免基础过分倾斜。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一)竖直中心荷载作用下 当竖直荷载作用于基础中轴线时,基底压力 呈均匀分布(图3-19),其值按下式计算: 对于矩形基础 式中:p--基底压力(kPa); P--作用于基础底面的竖直荷载(kN); F--上部结构荷载设计值 (kN) ; G--基础自重设计值和基础台阶上回填土 重力之和(kN),G=γ·A·D; γ--基础材料和回填土平均重度,一般取 20kN/m3; A--基底面积 (m2 );A=BL,B和L分别为 矩形基础的宽度和长度 (m); D--基础埋置深度 (m)。 对于条形基础,在长度方向上取1m计算,故 有: 式中:p--沿基础长度方向1m内相应的荷载值 kN/m;其余意义同上。 (二)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 矩形基础受偏心荷载作用时,基底压力可按材料力学偏心受压柱计算。如果基础只受单向偏心荷载作用时,基底两端的压力为: 式中:e--竖直荷载的偏心矩(m);其余意义同上。

按式(3-16)计算,基底压力分布有下列三种情况: (1)当eB/6 时,p min为负值,表示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一部分出现拉应力。但实际上,在地基土与基础之间不可能存在拉力,因此基础底面下的压力将重新分布(图3-20c)。这时,可根据力的平衡原理确定基础底面的受压宽度和应力大小(图3-20c),有 基础受压宽度: 基础底面最大应力: 式中:K=B/2-e,符号意义同前。 若条形基础受偏心荷载作用,同样可取长度方向上的一延米进行计算,则基底宽度方向两端的压力为: 基底压力的具体求解方法参见例题3-4。

中央空调冷热负荷计算

3.2空调冷负荷 3.2.1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 手术室内衬小室的围护结构均属内围护结构,用下式计算其传入室内的热量: CL1=KF(t1s-t n)(3.1) 式中 CL1——内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W; K一一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F-一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 t n一一手术室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t wp——邻室计算平均温度,℃。 对于洁净手术室来讲,邻室是一个技术夹层(或顶棚空间)可以认为是散热量<23w/m3的非空调房间。 tis=t wp+3(3.1.1) 式中t 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按GBJ19-87第2.2.9条规定采用壁面的复合板传热系数可由下式计算: 式中 R一一内表面对流换热器,按GBJ19-87表 3.1.4-3规定采用; R——外表面对流换热器,按GBJ19-87表 3.1.4-3规定采用; R——组成围护结构的第i层单一材料的热 阻(m2·℃/W); RI=δJγ(3.1.3) δ1——第i层材料层厚度,m; γci—一第i层材料层计算导热系数, W/(m·℃)。 3.2.2人体散热量 手术室内人员数量及活动规律较难掌握,为简化计算,可以不考虑人体散热冷负荷系数的影响: CL2=nq(3.2)式中CL2——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n——手术室内的人数: 对于特大手术室不超过15~17人; 对于大手术室不超过12~15人; 对于中手术室不超过10~12人; 对于小手术室不超过8~10人; q一一一每人平均散热量,取轻劳动度,

q=70w/P。 3.2.3照明散热量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第5.4.5条推荐手术室照度为100~200(IX)。若采用荧光灯作为泛光照明,不计手术灯集中照明。耗电量约为15W/m2,手术室泛光照明灯不考虑同时使用系数的折减,整流器在吊顶内明装,所以由照明设施形成的冷负荷以15w/m2计。 CL3=F·15 (3.3) 式中CL3一一泛光照明形成的冷负荷,W; F—手术室面积,m2. 3.2.4手术室内设备的散热量 手术室内用电设备包括手术用无影灯、麻醉机、电力呼吸机、心脏监护仪、人工心肺机、X 光机、腹腔镜、电动手术台等,数量较多,种类也较复杂,使用频率差异也较大,应由手术室提出手术器械的配置后详细计算,若无以上资料可按70W/m2估算。 CL a=F·70 (3.4) 式中CL4一一手术室内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w: F一一手术室面积,m2。 3.2.5伴随各种散混过程产主的潜热量 手术室内散湿主要来自人员的散湿和湿表面的散湿。 人员散湿量;W1=nw (3.5) 式中 W1-一人体的散湿量,g/h; n—一手术室内的人数(见前); W——每人平均散湿费按轻劳动强取 值,w=167g/(h·P)。 由此散湿形成的潜冷负荷为112W。 手术室内湿表面的大小因手术种类而异,通常可取0.7m2的湿表面,湿表面温度取40℃,φ=50%,W2=1.022kg/h,由散湿形成的冷负荷为685W,手术室内由于散湿而增加的冷负荷为:CL5=112n+685(3.6) 式中CL5——手术室内散湿过程形成的冷负荷,W; n——手术室内的人数(见前)。 3.2.6手术室空调冷负荷汇总及热温比。 手术室室内空调冷负荷即室内余热量为: CL=CL1+CL2+CL3+CL4+CL5(W)(3.7) 手术室室内空调湿负荷即室内余湿量为: W=W1十W2(kg/kg)(3.8)

空调负荷计算公式

1、冷负荷计算 (一)外墙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CLQτ=KF⊿tτ-ε W 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 F——墙体的面积,m2; β——衰减系数; 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 τ——计算时间,h; 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 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 ⊿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二)窗户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 (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计算: CLQτ=KF⊿tτ W 式中K——窗户传热系数,W/m2?K; F——窗户的面积,m2; ⊿t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 (b)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日射得热取决于很多因素,从太阳辐射方面来说,辐射强度、入射角均依纬度、月份、日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从窗户本身来说,它随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有遮阳装置以及窗户结构(钢、木窗,单、双层玻璃)而异。此外,还与内外放热系数有关。工程中用下式计算: 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

式中xg——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 xd——地点修正系数; Jj?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W/m2; 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 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三)外门的冷负荷计算 当房间送风两大于回风量而保持相当的正压时,如形成正压的风量大于无正压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则可不计算由于门、窗缝隙渗入空气的热、湿量。如正压风量较小,则应计算一部分渗入空气带来的热、湿量或提高正压风量的数值。 (a)外门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方法同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b)外门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 计算方法同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但一层大门一般有遮阳。 (c)热风侵入形成的冷负荷 由于外门开启而渗入的空气量G按下式计算: G=nVmγw kg/h 式中Vm——外门开启一次(包括出入各一次)的空气渗入量(m2/人次?h),按下表3—9选用; n——每小时的人流量(人次/h); γw——室外空气比重(kg/m2)。 表3—9 Vm值(m2/人次?h) 每小时通过 的人数普通门带门斗的门转门 单扇一扇以上单扇一扇以上单扇一扇以上 100 3.0 4.75 2.50 3.50 0.80 1.00 100~700 3.0 4.75 2.50 3.50 0.70 0.90 700~1400 3.0 4.75 2.25 3.50 0.50 0.60

箱涵基底应力计算

K18+312.200涵洞地基承载力计算 1 概况 K18+312.200涵洞采用箱涵结构形式,截面尺寸3-3.5×3.3m ,顶、底板均为0.3m ,腹板厚度为0.28m ,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基础采用0.1mC15混凝土,涵长14.2m 。 箱涵顶部覆土厚度1.032m ,土的内摩擦角取30°,填土容重18kN/m 3。 结构形式如下图: 2 荷载计算 1)恒载(取单位涵长计算) 箱涵重力:P1=4293.12kN/14.2m=302.33kN/m ; 基础重力:P2=409.68kN/14.2m=28.85kN/m ; 填土重力:P3=2567.88kN/14.2m=180.84kN/m ; 水重力:P4=2087.4kN/14.2m=147kN/m ; 2)车辆荷载 公路涵洞设计应采用车辆荷载。 汽车后轮着地宽度为0.6m ,由《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JTG D60-2004)第4.3.4条规定,“计算涵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做30°角分布。” 一个后轮横向分布宽度 1.32 >m 0.6 1.032tan 300.8962 +??=m 1.82

故 0.2( 1.032tan 30)2 1.3922 b =+???=m 车辆荷载垂直压力: 214032.527/3.092 1.392q kN m = =? 1.032.52711.62 1.0377.96P qL kN =?=??= 车辆荷载水平压力: 223032.527tan (45)10.842/2 e kN m ?=??-= () 1.010.842(3.90.15) 1.043.91E e h d kN =+?=?+?= 弯矩: 3.90.15( )43.91()88.9222 h d M E kN m ++=?=?=? 3)地基应力(取1m 涵长计算) N=(P1+P2+P3+P4)×1+P = 302.33+28.85+180.84+147+377.96=1036.98kN M=88.92kN.m A=11.62m 2, W=8.206 m 3 基底容许承载力:[]200a f kPa = 基底平均应力: 1036.9889.24[]20011.62 a N p kPa f kPa A = ==<= 基底最大应力: max 1036.9888.92100.08[]20011.628.206 a N M p kPa f kPa A W = +=+=<= 故基底承载力满足要求。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冷热负荷计算书

冷热负荷计算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计算书1项目概况 2建筑 2.1建筑信息 2.2规定指标检查 2.2.1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系数:

2.2.2 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 建筑物体形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权衡判断。 设计软件:浩辰暖通工程设计软件 鉴定信息: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 建科评[2009]062号 3 计算依据 3.1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 3.1.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 j Q ——温差传热耗热量,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jan fg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1111 ()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fg β——房高附加,)4(02.0-?=h fg β,最大值不超过15% jan β——间歇附加

3.1.2 冷负荷 a) 冷负荷 ()n t t F K Q -?+??=-εττ () 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T -τ——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侧的时刻,h ετ-t ——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 ?——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n t ——室内设计温度,℃ 3.2 外窗 3.2.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 j Q ——基本耗热量,W K ——外窗传热系数,W/(m 2 ·℃) F ——外窗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gc jan fg m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ββ+?+?+?++++?=11111 ()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m β——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当窗墙面积比大于1:1时,取m β=10% gc β——高层建筑外出窗的风力修正

冷负荷计算方法

冷负荷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16-01-30 冷负荷的定义是维持室内空气热湿参数在一定要求范围内时,在单位时间内需要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两部分。 1建筑物结构的蓄热特性决定了冷负荷与得热量之间的关系。瞬时得热中潜热得热和显热得热的对流成分立即构成瞬时冷负荷,而显热得热中的辐射成份则不能立即构成冷负荷,辐射热被室内的物体吸收和储存后,缓慢散发给室内空气。 2、空调负荷为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量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 3、室内冷负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照明散热、人体散热、室内用电设备散热、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日照量、经玻璃窗的温差传热以及维护结构不稳定传热。

外墙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 CLQτ=KF⊿tτ-ε W 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 F——墙体的面积,m2; β——衰减系数; 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τ——计算时间,h; 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 ⊿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窗户的冷负荷计算 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 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工程中用下式计算:

第2章土中应力计算

第2章 土中 应 力 计 算 自重应力:由土体重力引起的应力 附加应力:由于建筑物荷载在土中引起的应力 要求: 正确理解自重应力、附加应力、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压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掌握各种应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及分布规律。 第一节 土中应力状态 法向应力以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 剪应力以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 σx 、σy 、σz ,τ xy =τ yx 、τ yz =τ zy 、τ zx =τ xz , 第二节 土中的自重应力 由土体重力引起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一般是自土体形成之日起就产生于土中。 一、均质地基土的自重应力 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任一竖直切面均是对称面,切面上都不存在切应力。因此只有竖向自重应力σc z ,其值等于单位面积上土柱体的重力W 。深度z 处土的自重应力为: 式中 γ为土的重度,kN/m 3 ;F 为土柱体的截面积m 2。 σcz 的分布:随深度z 线性增加,呈三角形分布。 二、成层地基土的自重应力 地基土通常为成层土。当地基为成层土体时,设各土层的厚度为h i ,重度为γi ,则在深度z 处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 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取天然重度γ,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取有效重度γ` ( γ` = γsat- γw) γw=10kN/m3 三、土层中有不透水层时的自重应力 在地下水位以下,如果埋藏有不透水层(坚硬的粘土、基岩),该层面处的自重应力应按上覆土层的水土总重计算。 四、水平向自重应力 式中K 0为侧压力系数,也称静止土压力系数

例题 2-1某土层及其物理性质指标如图所示,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0 m ,计算土中自重应力并绘出分布 a 点: b 点: c 点: d 点: 例题 2-2某地基土层的地质剖面如图所示,计算各土层的自重应力并绘出 分布 50m 处: 48m 处: 45m 顶: 45m 不透水层面: 43m 处: 【课堂讨论】 ? 土的性质对自重应力有何影响? ? 地下水位的升降是否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的变化?如何影响? 作业1、 2 0==h cz γσkpa h cz 6.1816.1811=?==γσkpa h h cz 4.271)108.18(6.182 211=?-+=+=γγσ kpa h h h cz 6.523)104.18(4.27332211=?-+=++=γγγ σ0==h cz γσkpa h cz 3621811=?==γσ h h cz 5.613)105.18(362 211=?-+=+=γγσkpa h h h w w cz 5.913105.612211=?+=++=γγγσkpa h h h h w w cz 5.1292195.91332211=?+=+++=γγγγσ

空调房间冷热负荷计算表说明

空调房间冷热负荷计算 1 电算表格编制说明 1.1 冬季围护结构热负荷计算 1、 按空调房间为正压考虑,不计算空气渗透热负荷;当需要计算时,应采用《采暖房间热负荷 计算》电算表。 2、 按不考虑房间发热量的最不利情况,计算围护结构热负荷作为空调房间热负荷;需要考虑发 热量时另行计算。 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值和房间冬季围护结构热负荷采用公式同《采暖房间热负荷计算》电算 表。 1.2 空调房间逐时冷负荷计算采用冷负荷系数法,并进行了如下简化和假设。当实际情况与之不符 时,应对计算进行修改。 1、 忽略冬夏季外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的不同,均按冬季不利情况考虑。 2、 忽略窗的内遮阳和有效面积修正。 3、 假设无外遮阳设施。 4、 按空调房间为正压考虑,不计算空气渗透冷负荷。 5、 灯光、人体、设备和其他负荷按稳定传热考虑。 1.3 空调房间各项冷负荷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1、 外墙和屋面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0CL (W ) )'(0000n l t t K F CL ?= ραC C t t t dl l l ·)('00+= 式中:0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 2·℃)); 0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 2); n t ——室内计算温度(℃); 0'l t ——外墙和屋面的综合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0l t ——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dl t ——围护结构的地点修正值(℃); αC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为简化计算,表中取1; ρC ——吸热系数修正值,为安全和简化计算,表中统一取1。 2、 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1·ch CL (W ) ]t )t [(t C C K F CL n d lc K K ch ch ch ?+2211·= 式中:ch F ——窗口面积(m 2); ch K ——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m 2·℃)); 1K C ——不同类型窗框的玻璃窗传热系数修正值,安全起见,本表中取最大值1.2; 2K C ——有内遮阳设施玻璃窗的传热系数修正值,安全起见,本表中取最大值1.0,即 无内遮阳设施; n t ——室内设计温度(℃); lc t ——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2d t ——玻璃窗的地点修正值(℃); 3、 由于太阳辐射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热量引起的逐时冷负荷2?ch CL (W )

冷热负荷简化计算方法

冷热负荷简化计算方法 一、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简化计算 以外维护结构和室内人员两部分为基础,把整个建筑物看成一个大空间,按各朝向计算冷负荷,再加上每位在室人员按116W 计算的人体散热,然后将计算结果乘以新风负荷系数1.5,极为建筑物的冷负荷。 5.1)116(?+=∑n Q Q w 式中,Q —建筑物空调系统总冷负荷(W ) ΣQw —整个建筑物维护结构引起的总冷负荷(W) n —建筑物内总人数 建筑物维护结构包括的朝向的屋顶的外墙,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整个维护结构引起的总冷负荷: ])[(N d lf i i w t t t F K Q -+=∑∑ 式中,Ki —外墙或屋顶的传热系数[W/(㎡·℃)],见附录6 Fi —外墙或屋顶的传热面积(㎡) t lf —冷负荷计算温度(℃),见附录7 t d —冷负荷计算温度t lf 关于地区的修正值(℃),见附录8 t N —室内空气设计温度(℃),见附录3 考虑到系统的漏冷损失,所配空调器或制冷机的容量应由下式确定: max 0)15.1~1.1(Q Q = 式中,Q 0—所选配空调器或制冷机的容量(kW ) 如果为了预先估计空调工程的设备费用,则可根据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空调负荷概算指标作粗略估算。所谓空调负荷概算指标,是指折算到建筑物中每平方米空调面积所需制冷机或空调器提供的冷负荷制。 冷负荷指标估算法是以旅馆为基础,对其他建筑物则乘以修正系数β: 旅 馆 81~93W/㎡(中外合资旅游旅馆目前一般提高到105~116 W/㎡) 办公楼 β=1.2 图书馆 β=0.5(按总面积) 商 店 β=0.8(只营业厅空调); β=1.5(全部空调) 体育馆 β=3.0(按比赛馆面积); β=1.5(按总建筑面积) 大会堂 β=2~2.5 影剧院 β=1.2(电影厅空调); β=1.5~1.6(大剧院空调) 医 院 β=0.8~1.0 建筑物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时,宜取上限制;大于10000㎡时,宜取下限制。 对于单层住宅或楼房局部居室空调,冷负荷指标宜取150~180kcal/(㎡·h),即174~209W/㎡。(1kcal/h=1.163W )

091办公建筑间歇冷负荷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

办公建筑间歇冷负荷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林坤平徐宏庆 摘要:越来越多的办公建筑使用冰蓄冷系统,其设计和运行策略的制定需准确计算全天逐时负荷,而现有负荷计算方法中缺少楼板、内墙、家具蓄热造成的间歇冷负荷的计算。因此,本文探讨了这部分负荷的产生过程,通过模拟板状结构的传热过程,分析了各因素对其冷负荷的影响特点,给出了多种建筑材料楼板、内墙、家具的逐时冷负荷系数,将其加入冷负荷系数法计算表格,便于实际工程应用,最后通过一个典型办公建筑的计算演示了如何使用此计算结果。本文的分析和计算结果对应用冰蓄冷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具有较强的实用意义。 关键词:冷负荷系数办公建筑冰蓄冷热容 1. 前言 为了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以节省运行费用,越来越多的办公建筑使用冰蓄冷系统[1~3]。与常规空调不同,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需要计算设计日全天的逐时冷负荷,从而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用最经济有效的冰蓄冷设备和运行策略[4]。因此,准确计算建筑的逐时冷负荷成为冰蓄冷系统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冷负荷系数法”是设计单位常用的建筑冷负荷计算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物理意义直观的特点,且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在我国的工程设计中应用广泛。然而,冷负荷系数法是基于连续空调的计算得到,对于间歇使用的办公建筑,其楼板、内墙和家具的热容会在早上开启空调后形成附加冷负荷。 文献[5]中用热平衡法计算了不同建筑的‘间歇负荷系数’(在最大负荷上乘以1.0~1.3的系数)以计算建筑的尖峰负荷,可满足一般办公建筑设计的需要。但随着建筑形式的变化、节能的要求、冰蓄冷系统的广泛应用,实际设计中需要更精确的计算建筑逐时冷负荷;ASHRAE 手册[6, 7]中对建筑内热容引起的间歇负荷阐述很少,只给出某种情况下,间歇采暖的建筑其负荷应增加10%的建议。在工程设计中,往往采用根据经验估计的方法计算预冷负荷。因此,现有计算方法无法满足冰蓄冷系统的设计、选型和控制要求。 商业逐时负荷模拟软件一般包括楼板和内墙的负荷计算,有些还包括了家具的逐时负荷计算,如清华大学的Dest建筑能耗逐时模拟软件[8, 9],但其计算与整个建筑围护结构耦合求解,无法得知其所占比例,且因其计算较复杂在空调设计中应用较少。把楼板、内墙、家具的间歇逐时附加冷负荷计算与冷负荷系数法结合,使用更加方便。 本文从板状围护结构的传热特性和负荷产生的物理过程入手,研究办公建筑中各种蓄热建筑构件

冷热负荷计算书

. 计算书 1 项目概况 2 建筑 2.1 建筑信息 2.2 规定指标检查 2.2.1 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系数:0.00 2.2.2 规定性指标检查结果 建筑物体形系数不满足标准要求; 规定性指标不能全部满足,需要进行权衡判断。 设计软件:浩辰暖通工程设计软件 鉴定信息: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 建科评[2009]062号 3 计算依据 3.1 外墙、架空楼板或屋面 3.1.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5.1-1)

. j Q ——温差传热耗热量,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n t ——室内设计温度,℃ w t ——室外设计温度,℃ α——温差修正系数 b) 附加耗热量: ()()()jan fg lang f ch j Q Q βββββ+?+?+++?=1111 (5.1-3) 1Q ——附加耗热量,W ch β——朝向修正系数 f β——风力修正系数 lang β——两面外墙修正 fg β——房高附加,)4(02.0-?=h fg β,最大值不超过15% jan β——间歇附加 3.1.2 冷负荷 a) 冷负荷 ()n t t F K Q -?+??=-εττ (20.3-1) τQ ——计算时刻冷负荷,W K ——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 2· ℃) F ——外围护结构面积,m 2 T -τ——温度波的作用时刻,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外侧的时刻,h ετ-t ——作用时刻冷负荷计算温度,℃ ?——负荷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n t ——室内设计温度,℃ 3.2 外窗 3.2.1 热负荷 a) 基本耗热量 ()α?-??=w n j t t F K Q (5.1-1) j Q ——基本耗热量,W

土中应力计算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土中应力计算 一、填空题 1.由土筑成的梯形断面路堤,因自重引起的基底压力分布图形是梯形,桥梁墩台等刚性基础在中心荷载作用下,基底的沉降是相同的。 2.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随深度增加呈曲线减小,同一深度处,在基底中心点下,附加应力最大。 3.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 > l/6时,基底与地基局部脱开,产生应力重分部。 4.在地基中,矩形荷载所引起的附加应力,其影响深度比相同宽度的条形基础浅,比相同宽度的方形基础深。 5.上层坚硬、下层软弱的双层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将发生应力扩散现象,反之,将发生应力集中现象。 6.土中应力按成因可分为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 7.计算土的自重应力时,地下水位以下的重度应取有效重度(浮重度)。 8.长期抽取地下水位,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原水位以下土的有效自重应力增加,而造成地基沉降的严重后果。 9.饱和土体所受到的总应力为有效应力与孔隙水压力之和。 二、名词解释 1.基底附加应力:基底压应力与基底标高处原土层自重应力之差。 2.自重应力:由土层自身重力引起的土中应力。 3.基底压力: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在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的接触应力。 三、选择题 1.成层土中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增大而发生的变化为:( B ) (A)折线减小(B)折线增大(C)斜线减小(D)斜线增大 2.宽度均为b,基底附加应力均为P0的基础,同一深度处,附加应力数值最大的是:( C )(A)方形基础(B)矩形基础(C)条形基础(D)圆形基础(b为直径) 3.可按平面问题求解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基础是:( B ) (A)柱下独立基础(B)墙下条形基础(C)片筏基础(D)箱形基础 4.基底附加应力P0作用下,地基中附加应力随深度Z增大而减小,Z的起算点为:( A )(A)基础底面(B)天然地面(C)室内设计地面(D)室外设计地面 5.土中自重应力起算点位置为:( B ) (A)基础底面(B)天然地面(C)室内设计地面(D)室外设计地面6.地下水位下降,土中有效自重应力发生的变化是:( A ) (A)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增大(B)原水位以上不变,原水位以下减小(C)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减小 (D)变动后水位以上不变,变动后水位以下增大 7.深度相同时,随着离基础中心点距离的增大,地基中竖向附加应力:( D ) (A)斜线增大(B)斜线减小(C)曲线增大(D)曲线减小 8.单向偏心的矩形基础,当偏心距e < l/6(l为偏心一侧基底边长)时,基底压应力分布图简化为:( B ) (A)矩形(B)梯形(C)三角形(D)抛物线形

冷负荷计算

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屋顶安装、屋檐安装、外墙安装、窗口安装、落地安装、移动式 一、空调设备台数的选择 1、理论计算: 按常规空调冷负荷计算公式求出使用房间冷、湿负荷及送风量,再根据各种型号的环保空调可能提供的制冷量选择所需环保空调的型号与台数,所选环保空调的总制冷量必须大于使用房间的设计要求制冷量,余量一般可考虑10%。 2、经验计算: (1)一般环境要求换气量25—30次/小时; (2)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要求换气量30—40次/小时; (3)有发热设备的生产https://www.360docs.net/doc/ea3560487.html, 车间要求换气量40—50次/小时以上; (4)在较潮湿的南方地区换气次数适当增加,而较炎热干燥的北方地区则可适当减少换气次数。 应选用的环保空调的台数≥要求降温房间的体积×设计的换气次数/所选环保空调的单台实际出风量。 使用机组台数计算方法: 场地体积(V)=室内面积(平方米)×送风口以下的高度(米) 房间换气次数(次/小时)=环保空https://www.360docs.net/doc/ea3560487.html,调总送风量(m3/h)/[室内面积(m2)×送风口以下的高度(m)]; 使用机组台数(N)=场地体积×换气次数/所选机组风量 二、环保空调主机安装位置的选择 (1)从总体来说,环保空调最好选定安装在建筑物的中部,尽量减少风管的送风阻力,缩短安装管道的长度;若有条件尽可能将环保空调装在降温环境的主导风方向; (2)环保空调可安装在墙面上、屋顶上、或室外地坪上,但安装环境应保证空气通畅清新,特别不应装在有臭味或异味气体的排气口处,如:厕所、厨房等,如果没有足够的门或窗,需安装专门的排气机,排气量要保证达到环保空调总送风量的80%—90%以上; (3)在环保空调安装位置上,要确保其机架结构能支撑整个环保空调主机体和机口送风管道以及检修人员的重量。 (4)安装时要注意做好室内与室https://www.360docs.net/doc/ea3560487.html,外之间管道密封防水,避免雨水渗漏。(5)若在室内安装。送风管必须与空调机之机型匹配,按实际安装环境及出风口数量,设计合适的送风管道(较长管道一般采用变径方式)。 (6)一般而言,设计的管道应尽可能缩短,分支应尽量减少,达到最小的风阻和噪音。 三、环保空调风管设置要点 (1)送风管的材料一般采用镀锌板(俗称白铁皮),也可采用玻璃钢、塑料风管等;(2)送风口设置在实际需要降温的地方,风口设计风量即是以其要降温地方所需的送风量,风口规格可根据风量与出风口风速来确定,送风口材质可采用塑料或铝合金等制品,出风口风咀型式可根据实际情况

冷热负荷计算

第2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暖通空调设备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大小。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f(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空气参数)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 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d 的平均温度;空调室外设计日逐时温度,按下式计算: d m o r t t t ?+=β. (2-1) 式中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 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 52 .0..m o s o d t t t -= ? s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 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d 的日平均温度; 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计算温度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 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 ' ⑴对舒适性空调和采暖 夏季:温度 24-28℃ 相对湿度 40%-65%: 风速≯s。 冬季:温度 18-22℃; 相对湿度 40%-60%(采暖不要求); 风速≯s(采暖不要求)。 设计手册中推荐了各种建筑的室内计算参数,见表2-2、表2-3。 ⑵对于工艺性空调 应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 冬季建筑的热负荷 建筑物采暖设计的热负荷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应根据建筑物的散失和获得的热量确定。 1.房间内获得热量 (1)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 (2)热物料在车间内的散热量; (3)热管道及其它热表面的散热量; (4)通过围护结构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 (5)人体散热量; (6)照明灯光散热量; (7)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热量。 *

土中基底应力与附加应力计算[详细]

土中应力计算 1 土中自重应力 地基中的 应力分: 自重应力——地基中的 自重应力是指由土体本身的 有效重力产生的 应力. 附加应力——由建筑物荷载在地基土体中产生的 应力,在附加应力的 作用下,地基土将产生压缩变形,引起基础沉降. 计算土中应力时所用的 假定条件: 假定地基土为连续、匀质、各向同性的 半无限弹性体、按弹性理论计算. 地基中除有作用于水平面上的 竖向自重应力外,在竖直面上还作用有水平向的 侧向自重应力.由于沿任一水平面上均匀地无限分布,所以地基土在自重作用下只能产生竖向变形,而不能有侧向变形和剪切变形. 3.1.1均质土的 自重应力 a 、假定:在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假设天然地面是一个无限大的 水平面,因而在任意竖直面和水平面上均无剪应力存在.可取作用于该水平面上任一单位面积的 土柱体自重计算. b 、均质土层Z 深度处单位面积上的 自重应力为: 应力图形为直线形. z cz γσ= σcz 随深度成正比例增加;沿水平面则为均匀分布. 必须指出,只有通过土粒接 触点传递的 粒间应力,才能使土

粒彼此挤紧,从而引起土体的 变形,而且粒间应力又是影响土体强度的 —个重要因素,所以粒间应力又称为有效应力.因此,土中自重应力可定义为土自身有效重力在土体中引起的 应力.土中竖向和侧向的 自重应力一般均指有效自重应力.并用符号σcz 表示 . 3.1.2成层土的 自重应力 地基土往往是成层的 ,成层土自重应力的 计算公式:∑== n i i i cz z 1 γ σ 结论:土的 自重应力随深度Z ↑而↑.其应力图形为折线形. 自然界中的 天然土层,一般形成至今已有很长的 地质年代,它在自重作用下的 变形早巳稳定.但对于近期沉积或堆积的 土层,应考虑它在自重应力作用下的 变形.此外,地下水位的 升降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的 变化(图2—4). 3.1.3 1、地下水对自重应力的 影响 地下水位以下的 土,受到水的 浮力作用,使土的 重度减轻.计算时采用水下土的 重度(w sat γγγ-=') 2、不透水层的 影响

用天正计算冷热负荷

天正怎么算 B 14:11:52 不是说都用鸿业计算吗 A 14:13:52 哦,都行鸿业以上算的比较烦索,数据偏多,比较浪费纸,要不我教你天正吧,B 14:14:02 行 B 14:14:10 我那鸿业也有问题 A 14:14:51 A 14:15:00 这个 B 14:15:05 打开了 A 14:15:41 先起个工程名 B 14:15:53 好 A 14:16:06 定义地区参数 A 14:16:27 选城市 B 14:16:40 好了 A 14:16:54 那样 B 14:17:09 B 14:17:45 楼一共9层,我只计算3层 B 14:17:58 用建立9层吗 A 14:18:26 不用 B 14:18:30 哦 A 14:18:53 选中一层 A 14:19:02 添加房间 A 14:19:18 右键 B 14:19:22 B 14:19:48 B 14:20:02

B 14:20:09 按小房间添加 A 14:20:45 看不清 B 14:21:14 内外共9个小房间 A 14:21:41 先给房间编个号吧,免得你自己弄乱了B 14:21:46 好的 A 14:22:24 每一间都单算 B 14:22:32 好的 A 14:22:41 你做空调还是采暖 B 14:22:45 我现在输入一间。空调 B 14:22:50 还不一样 B 14:23:31 A 14:23:47 B 14:23:55 这样不能显示内墙外墙 B 14:24:19 是这个界面 A 14:24:50 点右边的名称 B 14:25:07 看见了 A 14:25:10 输入房间名 A 14:25:35 点下面的修改 B 14:25:43 好的 B 14:26:18 B 14:26:35 按照右面的一个个设置吗 A 14:26:40 修改的时候一定要把房间选中 A 14:27:17 我看看你到那了 B 14:27:39 还在房间

冷热湿负荷计算公式及示例

冷热湿负荷计算公式及示例 1围护结构传热 1.1 建筑结构组成及传热系数的确定: 外墙:水泥砂浆+砖墙(240mm)+内粉刷(5mm) 内墙:内粉刷(5mm)+砖墙(240mm)+内粉刷(5mm) 地面:大理石(20mm)+钢筋混泥土(100mm)+内粉刷(5mm) 屋面:预制细石混泥土板(25mm),表面喷白色水泥浆+通风层(≥200mm) +卷材防水层+水泥沙浆找平层(20mm)+保温层(沥青膨胀珍珠岩100mm)+隔汽层+现浇钢筋混泥土板+内粉刷(5mm)。 外窗:单层钢窗,6mm厚普通玻璃,窗高2 .4m。 内门:木门,高2.1m,大堂外门为玻璃门。 由以上建筑结构查得传热系数: 外墙K=1.97 W/(m2·o C)内墙K=1.73 W/(m2·o C) 地面K=3.12 W/(m2·o C)屋面 K=0.55 W/(m2·o C) 内门K=2.90 W/(m2·o C) 1.2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Qc(τ) =KA(t’c(t)-t R)ka kρ 式中:Qc(τ)—通过外墙和屋面的得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W 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W/(m2·oC) 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 tc(t)—外墙或屋面冷负荷逐时计算温度,oC tn —室内设计温度,oC t’c(t)= tc(t)+td t’c(t)—经过修正的本地外墙或屋面计算温度逐时值,o C td —地点(福州市)修正值 ka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kρ—吸收系数修正 1.3 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

Qc(τ) =K w A W C W△t 式中:Qc(τ) —通过外墙和屋面的得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W A W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 K w —玻璃窗传热系数,单层窗玻璃,取6.15W/(m2·o C) △t—计算时刻下,结构的负荷温差 1.4 内墙、内门、地面楼板传热形成得冷负荷: Qc(τ) =KF△t1s 式中:K —内结构传热系数,W/(m2·o C) F —内结构面积,m2 △t1s—计算温差,空调房间邻室为通风较好、散热量较大的非空调房间,按外墙计算冷负荷。 2 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CaA w CsCiD j,max C LQ 式中:Qc(τ) —各小时的日射得热冷负荷; A w —窗户面积,m2; Ca—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取0.85; C b —窗玻璃修正系数,0.89,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C 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采用内活动百叶,朝阳面颜色为浅色,取0.65; C 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 Dj,max—夏季各纬度带的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W/m2 ; 3 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Qc(τ) x+Qc(τ) q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x=q x nΦC LQ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q=q q nΦ 式中:Qc(τ) x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W Qc(τ) q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W n —室内全部人;

土中应力计算

3 土中应力计算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刻理解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的概念,掌握附加应力在水平和竖向的分布规律,熟练掌握自重应力、基底压力的计算,掌握基底集中荷载、均布矩形载荷、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竖向附加应力的计算。 考核知识点 ?土的自重应力概念与计算 ?基底压力的概念与计算 ?地基附加应力概念与计算 考核要求 ?土的自重应力概念与计算 识记:土的自重应力概念。 简单应用:地下水位升降及填土对土中自重应力影响。 综合应用:轴心和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的计算。 ?基底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识记:基底压力的概念。 简单应用:基底压力的计算。 综合应用:轴心和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的计算。 ?地基附加应力概念与计算 识记:地基附加应力的概念。 领会:地基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应力扩散和应力叠加);地基主要受力层 的概念。 综合应用:基底集中荷载、均布矩形载荷、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竖向附加应力的计算。 (查表确定竖向附加应力系数)。 3.1 土中自重应力 地基中的应力分: 自重应力——地基中的自重应力是指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力产生的应力。 附加应力——由建筑物荷载在地基土体中产生的应力,在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地基土将产生压缩变形,引起基础沉降。 计算土中应力时所用的假定条件: 假定地基土为连续、匀质、各向同性的半无限弹性体、按弹性理论计算。 地基中除有作用于水平面上的竖向自重应力外,在竖直面上还作用有水平向的侧向自重应力。由于沿任一水平面上均匀地无限分布,所以地基土在自重作用下只能产生竖向变形,

而不能有侧向变形和剪切变形。 3.1.1均质土的自重应力 a 、假定:在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假设天然地面是一个无限大的水平面,因而在任意竖直面和水平面上均无剪应力存在。可取作用于该水平面上任一单位面积的土柱体自重计算。 b 、均质土层Z 深度处单位面积上的自重 应力为: 应力图形为直线形。 z cz γσ= σcz 随深度成正比例增加;沿水平面则为均匀分布。 必须指出,只有通过土粒接 触点传递的粒间应力,才能使土 粒彼此挤紧,从而引起土体的变形,而且粒间 应力又是影响土体强度的—个重要因素,所以粒间应力又称为有效应力。因此,土中自重应力可定义为土自身有效重力在土体中引起的应力。土中竖向和侧向的自重应力一般均指有效自重应力。并用符号σcz 表示 。 3.1.2成层土的自重应力 地基土往往是成层的,成层土自重应力的计算公式:∑== n i i i cz z 1 γ σ 结论:土的自重应力随深度Z ↑而↑。其应力图形为折线形。 自然界中的天然土层,一般形成至今已有很长的地质年代,它在自重作用下的变形早巳稳定。但对于近期沉积或堆积的土层,应考虑它在自重应力作用下的变形。此外,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的变化(图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