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优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第二单元讲述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的历史。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和隋唐王朝的鼎盛局面,认识这一时期制度演进、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发展等新成就。本课主要讲述隋唐时期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承载着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及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1.4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本课从单元结构出发,立意是认识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性,理解隋唐盛世出现的原因和对世界的积极影响。教材以史实叙述为主,主要内容是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包括“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赋税制度”三目内容。教材图文并茂,史料丰富,注重活动与探究教学。因为本课主要内容讲隋唐制度创新,一些制度措施难以理解,所以教学应注意结合史料,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

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文字、图表等史料,对比九品中正制,认识科举制在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巩固统一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了解三省发展的历史过程,对比三公九卿制,理解三省六部制作为一种成熟的行政体制在制约宰相专权、保证决策正确性、提高效率等方面起到的作用。

3.知道从汉到唐赋税制度的演变,通过了解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的转变,认识两税法的先进性,理解其为后世赋税制度所树立的标杆作用。

(二)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试卷.doc

绝密★启用前|试题命制中心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原创卷01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2.“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秋为死而棺之,冬为痛而丧之。王道之三纲,所求于天。”(《春秋繁露·基义》)这一理论有利于 A.将自然之天发展为神灵之天B.提升儒生的社会地位 C.利用宗教神学为统治服务D.构建完整的天人之学 3.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康僧会明显受到 A.道家思想的影响B.儒家思想的影响 C.法家思想的影响D.墨家思想的影响 4.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A.形象化的发展方向B.实用性不断增强 C.将写意发挥到极致D.逐渐走向繁复化 5.“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宰相冯、李愚,请令判国子监田敏,校正九经,刻板印卖,朝廷从之。…… 因是天下书籍遂广。”据此记载可知,当时 A.雕刻印刷技术才开始使用B.雕版印刷术推动了文化发展 C.文化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D.官府已经掌握活字印刷技术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讲义

阶段三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 隋唐 魏晋至隋唐(220~907 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1.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三省制。(2)九品中正制度。(3)北魏孝文帝改革*。 2.唐朝的政治:(1)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2)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3)科举制与监察制度。 (4)唐太宗*。 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 [主干梳理] 考点一君主专制的演进 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2.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①三省:唐朝中央的三省为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 审议和执行。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考点二 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加强 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考点三 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含义: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2)盛行朝代:魏晋南北朝。 (3)选官依据:门第出身。 (4)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为官。 2.科举制 (1)形成: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四 选修部分 1.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 (1)背景???①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③宗主督护制威胁中央集权。④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2)内容

历史选择题命制特点及命题思路

历史选择题命制特点及命题思路 研究中学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及命题思路,对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高等院校历史师范专业的学生都有指导意义。 一方面,它有利于提高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初三或高三历史复习课的过程中,历史考试学的作用体现得更明显:历史教师能通晓历史选择题命题者的意图及考核的大体方向,并且能初步摸索和总结其基本规律,这为指导学生历史复习大开方便之门,我们的教师也更信心十足地带领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海洋中遨游,而不至于被堆积如山的试卷主宰着教师的思维,使教师能较好地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 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加强历史考试学的研究。选择题的特点及命题思路是历史考试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历史选择题在中考、高考中所占比重一般为30%至48%左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主观性试题越来越难区分学生成绩的优劣,因此选择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历史分数的高低。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大多陷入“题海”之中而不能自拔,天天要考生考试,而忽略对考试试题本身的研究。 从历史考试学的角度,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中学历史选择题的特点及命题思路问题的粗浅研究,权作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各位专家。 一、历史选择题的发展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取士的国家。自隋朝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设进士科开始,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可谓是考试制度史上空前的壮举。在考试科目、考试方法等方面,科举考试集古代考试之大成。 科举的考试中出现了帖经等考试方法,选择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帖经是今日填空题的考法源流。帖经的操作方法是主考官在经书中任意选择其中一页,遮盖全文,仅留一行,再裁纸为帖,盖上三五字,令考生念出或写出这三、五字。帖经是唐代科举的主要考法之一,各科考试,均须帖经。读书人为求得功名,被迫皓首穷经。因此填空题很早就深深的打下了死记硬背的烙印。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史实著称的历史学科几近成为应试教育的代名词,历史填空题型也成为屡次评论的目标。为加强试卷制作的标准化,同时也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历史填空题型在中学的选拔考试中逐步地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选择题得以推广。 在“文革”结束后,历史高考试卷是填空题与选择题同时并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历史填空题取消同时而出现历史选择题型的多样化,如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等。自2001年政史地三科合三为一,一张文综试卷对三科进行考核。历史试卷难度大幅度降低,加之机读试卷取代人工阅卷的需要,单项和不定项选择题也进行调整,统一为最佳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也随之调整以单项组合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自2003年开始,文综试卷结构进一步固定化。它改变了原来以中学所开课时作为三学科命题多少的标准,每科各占文综的1/3,也就是每科分值各为100分。历史选择题12道,每小题4分,共为48分。连续三年,这种模式渐趋稳定。很显然,它是为文综由全国命题过渡到各省自行命题作准备。 二、历史选择题的结构与特点 (1)选择题的结构 结构主要分两类,一种是传统结构,另一种为现代结构。 传统的历史选择题强调的是考点的覆盖面,因此它的结构就是由题干和题枝两部分组成,如:例1: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江南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其正常的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一一中书省一一门下省 B、中书省一一门下省一一尚书省 C、门下省一一中书省一一尚书省 D、尚书省一一门下省一一中书省 第一句话为题干,A、B、C、D四选项就为题枝。 现在的历史选择题强调的不是知识点的覆盖面,而是知识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时为了突出其选拔功能,增加了考核的深度。因此现在正规的考试中,历史选择题一般采用以主题设计选择题的模式。一个选择题的结构就由主题干、次题干、题枝三部分组成。如: 例2: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一部不屈不挠的斗争史。(主题干) 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是:(次题干) A、一半为封建主义一半资本主义 B、历史上封建化,经济上资本主义化 C、半殖民地向殖民地化发展的沉沦趋势 D、半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化发展的上升趋势 有些教师对选择题型的细微变化没有认真研究,而简单视之为小儿科;学生则认为老生常谈而不屑一顾。我们认为,留心处处皆学问,细微处更能彰显其探索精神。现在历史选择题的结构就要求主题干、次题干、题枝三者完全对应。在选择题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次题干与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题枝对应,若从三者完全对应的角度考虑,很多类似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例2就是出现了这方面的问题。 (2)选择题的特点 从以上对选择题的结构分析,我们可以对选择题的基本特点归纳如下: 选择题具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是由它组成的试卷题量大,时间及空间的跨度广,考查的主题完整而系统。二是评分简单、客观、准确,标准化试题便于采用计算机阅卷。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缺点,如试题编制比较复杂,比较困难,需要较高的命题技巧和较长的命题时间;同时选择题难以考核学生组织材料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更难以考核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

【史料及解析】隋唐制度的革新

隋唐制度的革新 三省长官大都由品级较低的官员担任 隋官品最高的是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与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都是正一品,但无实权,只是一种荣誉称号。中央机构中最重要的是三省,其长官虽均贵为宰相,但品级较低。其中,尚书省“事无不总”,地位极高,权力极大,其长官属二品,副长官属从二品。与尚书省鼎足而三的门下省和内史省的长官均为正三品。 九品中正制 曹丕称帝后,创立了九品中正制。九品,是划分人才优劣的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一般由中央有名望的官员兼任。中央有关部门依据中正对士人评定的品第,选任官吏时授予相应的官职。九品中正制初创时,中正考评士人,家世、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主要看重门第和家世,才能已无足轻重。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实行,进一步促进了汉魏之际士族的形成以及西晋以后士族制度的巩固与发展。 士族 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士族以外的地主称为庶族。士族形成于汉魏之际,西晋时得到巩固,东晋时达到鼎盛,南朝时逐渐衰落。 东晋和南朝前期,门阀士族严格区分门第的尊卑,在高门大姓与寒门庶族之间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壁垒。士族的社会地位,不因政治地位的升降受到影响。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有特权。为了维护特权,士族过分夸大士庶之间的差异,他们不屑于担任那些事务烦琐、升迁机会较少的官职,也不愿带兵打仗,更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甚至坐不同席。东晋末年以后,士族在奢侈腐化中开始走向衰落,庶族代之而起。 科举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士族势力强盛,选官制度为“九品中正制”。实行这种制度,就为世家大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保证,堵塞了庶族地主做官的道路。然而,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人数比士族多的庶族地主,经济实力日渐壮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的愿望愈来愈强。况且,世家大族操纵地方政权,称霸一方,对中央集权的加强极为不利。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逐步实行了适应新形势需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九品中正制被废除,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这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此后历朝都沿

试卷命制心得

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学也处在大幅度的改革之中,其深度和广度超过以往,传统的教学思想正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演变、发展和改善。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标要求编写教材采取的是一纲多本的形式,有人教版、岳麓版众多版本教材,完全打破了一纲一本格局。考试形式也由全国统一考试转变为部分省份的单独命题,且范围逐步扩大,面对这种形势,传统的历史考试测量在命题、评分模式和方法等方面已经暴露出一些不足。因此如何适应形势变化,进一步做好考试测量工作,是广大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紧迫的任务。2006年四川省开始首次独立命题,至今,试卷的命制在不断的完善,也在不断的实践中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再一次做高考历史试卷,不再那么得心应手,对于一些知识点已经遗忘,再加上新课改以后,课本内容有了部分的变化,所以对书本的基本知识还是很不熟悉。而考试最基本的依据便是课本,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离不开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再者便是解题方式和方法以及部分课外知识的了解;以及审题时是否细心和解题的心态。本套试卷分为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两个部分,选择题24道,皆为单选;材料分析题3个难易程度适中。整体来讲,选择题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史的试题多于世界史,现代史试题多于古代史;材料分析题则是用材料来创造一个小情景,由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答题。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再成为考高分的方法了,而是被分析材料的历史论据能力和历史素养所取代。 这次试卷选取的题目时时刻刻都体现着新课标的要求,试卷的呈现形式也应该作相应调整。首先,问题应在新情境、新材料之中设计,这样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对原有知识的整合构建,而不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跳一跳”就能摘着桃子。而传统的试题割裂了学生的思维,孤立地考查知识点,缺乏思维的主动性、连贯性、扩散性,发挥的空间受到限制,很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甚至厌学厌考的情况。其次,试卷中应大量引进图片。图片的效果能引起直观、真实、活化历史的效果,激发学生兴趣,使卷面图文并茂、新鲜生动、活泼美观,做题时仿佛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和历史一起潮起潮落。做题的过程就是一次心灵碰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点 科举制的创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租庸调制的进步作用和两税法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汉唐间赋税制度的变化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中科举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在初中已经讲过,相同的内容不再赘述,对科举制重点放在对其历史影响的分析上,三省六部制主要介绍其职能及三省之间彼此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教学中重点探究其作用和影响,认识到这一制度一方面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另一方面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沿袭。 赋税制度是经济制度中的重要制度,通过分析不同历史阶段赋税制度的变化,加深对隋唐租庸调制的理解,对两税法要引导学生分析其内容特点,强调它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也要分析其局限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隋唐的繁荣与制度的关系导入 (二)新课

第一子目:选官制度 1、从现在的高考制度导入,以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的方法的历史渊源以及科举制之前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导入 汉代:察举制 问题1、曹魏为什么不再实行察举制? 问题2、你如何评价九品中正制? 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包括历史纵横)来回答 2、科举制:阅读教材并结合所学归纳其产生并发展完善过程 阅读史料(学思之窗)回答科举制度对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第二子目:三省六部制 以《唐朝三省位置图》为基点,设置情景让学生直观认识三省的职能及相互制约,认识到这一制度一方面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另一方面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办事效率。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历代沿袭。 第三子目、赋税制度 1、阅读教材了解从魏晋到隋唐赋税制度变化的史实 2、引导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教材内容理解分析两税法的内容特点 (三)小结

隋唐制度的革新(一)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隋唐制度的革新(一)三省六部制、科 举制 课 时 教 案 总第23课时课 题教学目标(目的)识记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主要内容;分析它们的历史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难点:历史作用和意义。备注教法:以归纳分析为主,以补充材料为辅。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新课引入: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政治稳定、经济兴旺、文化繁荣,历来为人称道。这样的繁荣局面是怎样开创的呢?原因众多,但隋唐的制度革新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学过程:第四节 隋唐制度的革新一.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1.背景:综合汉魏官制,加强君主专制。2.确立与发展(1)隋文帝确立(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2)唐太宗进一步明确划分三省职权。3.机构与职能(1)三省:中书发令(按皇帝旨意),门下审令,尚书行令。(2)六部:吏(人事);户(财政);礼(教育、外交);

兵(国防);刑(司法);工(水利、道桥、城池)。4.意义:(1)三省六部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统治。(2)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3)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二.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选官制度)1.背景: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下去。2.隋朝创立:(1)隋文帝开始有分科考试选官。(2)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3.唐朝完善:(1)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2)武则天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3)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4.评价:(1)积极:抑制门阀士族;扩大官吏;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文化发展(唐诗繁荣)。(联系科举制的平等性及文化性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影响)(2)消极: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到明清时八股取士,逐渐成为维护专制统治、限制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忽视应用性学问,明清文化专制) 第 页教学过程及板书要点汉代到唐代的选官制度是如何演变的?汉、唐选官制度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的命制说明 1 ?命题依据与要求 通盘考虑试题的考查范围、呈现方式、能力层次、难度、不同层次学校水平。试题提倡原创或改装,不照搬现成的试题,不出偏、难、怪、繁的试题。试题在体现基础性的前提下,为体现新课程理念,注意适度设置时代性、生活化的情境,注意适度设置探究性、开放性试题。试卷重点把握及格率和平均分两项,尤其及格率应摆在重要位置。 2 ?试题的基本结构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两大题(两种题型),共43小题,其中选择题40小题,材料解析题3小题 (2)考查的形式与内容 本卷考查形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从试卷考查的内容来看,几乎覆盖了高中历史课标所规定的必修(I )人民版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主干知识。 (3)试题的难易程度 试题所考查的能力,以历史学科4类能力12层次能力中的1、2类能力层次为主,3、4 类能力层次为辅。各题难度介于0.50-0.80之间,整卷难度0.60左右。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1 ?依据规定命题 ①体现基础性,重点考查主干知识。试题设计为单项选择、材料解析题两大题,各题在分值比例、内容要求或表现形式上尽量适应素质教育要求,考查的历史知识均为政治史的主干知识,覆盖面广,全面考查学生历史“双基”和良好的历史素质的培养情况,体现基础性,实现对历史必修一的教学要求和终结性测评目标。 ②传承“三新”(材料、情境、问题)风格。按照命题思维方式与标准程序进行操作,即“能力要求一主题确定一素材选择一切点确定一问题设计”,进行命题。每道试题均依据多种历史素材,设置一定的不同的情境,由此引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注重试题的新颖性与创新性。

SOLO分类评价理论与高中历史试题的命制_黄牧航

#$%$分类评价理论与高中历史试题的命制 黄牧航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广东广州!’()*’+ ,关键词-#$%$分类评价法,高中历史,试题命制,中图分类号-./0 ,文献标识码-1 ,文章编号-(/!23)0/’&0((/+’03((!"3() 【收稿日期】0((/3’(3’4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展开,如何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如果教学理念是全新的,而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还是老一套,那么改革的最终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对于评价的理念,专家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如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评价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等等。但是对于评价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闭卷测验的方法,还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白。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们在闭卷测验的方法上已经取得了质的突破,由单纯的考查记忆力发展到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但随着教学的进步,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又面临着两个困境:第一,传统的历史试题对高级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不足。历史的高级思维能力主要是指理论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这些几乎是传统题目的考查真空。第二,在传统的评卷手段下,对高级思维能力的评价往往是流于形式。在高考的历史题目的命制中,我们也尝试过设计开放性的题目,这些题目都包含着高级思维能力的因素,但在实际的评卷操作中,我们还是依据“采分点”来打分,这就达不到考查的目标,失去了考查的初衷。 闭卷考试到底能不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对此,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拟介绍一种以测量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方法———#$%$分类评价法,并同时介绍笔者把这种方法与我国历史教学的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成果,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师 生的兴趣,更希望能够给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学生学业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分类评价理论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 教授比格斯(56767899:)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这种理论不仅有完整的体系,而且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比格斯和他的同事在澳大利亚和香港做过大量的实验,使该理论与历史、地理、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评价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分类评价理论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 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学说。皮亚杰是影响巨大的儿童心理发展学家,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从低到高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0(世纪2(年代,比格斯的同事把皮亚杰的分类细化为五个阶段:’6前运演阶段(/;)岁);06初级具体运演阶段(2;4岁);*6中级具体运演阶段(’(;’0岁);/6具体概括运演阶段(’*;’!岁);!6形式运演阶段(’)岁以后),并着手把这一理论与具体学科的学习评价结合起来研究。然而,实践证明,皮亚杰的理论仅仅是一个天才的假设,真正的儿童心理要比这一理论复杂得多。比格斯的同事在实践中遇到了两个困惑:第一,儿童的心理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在地理学科中,他可能处于具体概括运演阶段,而在数学学科中却仍然停留在中级具体运演阶段。第二,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反复性。例如,一名儿童的数学水平已经到达形式运演阶段,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倒退到中级具体运 一、#$%$分类评价理论的基本观点 历史教学<8:=>?@ABCDE8F9总第/4*期#GH I>6/4* 0((/年’0期I>6’0J 0((/

【配套K12】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6讲隋朝、唐朝的政治和隋唐制度的革新随堂检测

第6讲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话说长江》的解说陈铎曾对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评价道:一项是阳刚的一撇,另一项是阴柔的一捺,在中国的大地上书写了一个巨大的中国“人”字。这两项工程是 ( ) A.长城、都江堰B.秦兵马俑、都江堰 C.长城、京杭大运河D.长城、隋朝大运河 【解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山象征阳刚,水象征阴柔,故可以排除秦兵马俑,故B 项错。结合材料中“巨大的中国‘人’字”可知阴柔的一捺是京杭大运河,因为隋朝大运河呈现“〈”形,而不是“一捺”。 【答案】 C 2.下图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中连接山阳与江都的是 ( ) A.永济渠B.通济渠 C.邗沟D.江南河 【解析】隋朝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及江南河四段。其中邗沟连接了山阳和江都,将江淮连接在一起。 【答案】 C 3.(2009年徐州一模)中央电视台热播大型历史题材剧《贞观长歌》,其剧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唐太宗的历史功绩,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下列剧情符合历史的是 ( ) A.创新人才选拔制度,重用狄仁杰 B.民族政策开明,册封怀仁可汗 C.革新政治制度,明确三省职权 D.增强军事力量,实行募兵制 【解析】A项史实发生在武则天统治时期;B、D两项史实发生在唐玄宗统治时期,只有C项史实符合题意。 【答案】 C 4.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请问图中①②两处应为 ( )

A.唐高宗统治与唐玄宗统治 B.武则天统治与“开元盛世” C.“开元盛世”与唐高宗统治 D.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解析】本题是对唐朝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考查。②是唐朝鼎盛时期,很明显属于“开元盛世”,①是继“贞观之治”,开启“开元盛世”,应是武则天统治。 【答案】 B 5.(2009年宿迁模拟)钱穆在《国学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能够说明唐代“委员制”的有 ( ) ①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②诏令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③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④拟诏、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事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从三省之间的关系分析②④正确。 【答案】 B 6.(2009年石家庄一模)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间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有 ( ) 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 ③戒奢从简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①③④都是唐太宗在吸取隋亡教训的基础上采取的措施,体现了“以史为镜”;②善于纳谏体现了“以人为镜”。 【答案】 D 7.(2009年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测试)下图是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 C.唐代尚书省的权力最大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 【解析】相对于图一、图二中将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三省长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使封建官制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答案】 B 8.《新唐书》载:“初,府兵之置,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此材料所表达的中心问题是

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2019年3月全国教资统考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参考答案 (1)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2)法国出现了财政危机,政府面临大量财政赤字。 (3)法国森严的社会等级使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4)启蒙思想在法国不断传播,民主革命的呼声日益高涨。 27.参考答案 教师在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重视、熟悉、关心、理解、热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保障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人格,以平等的地位处理教学上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学生进行争论和探索,倡导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与探究等。 为了更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活动效果,教师还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始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开展活动,使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开拓学生的思路;对学生活动,教师要进行恰当、客观、全面的评价,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既关注活动结果,也要关注活动的过程。 28.参考答案

(1)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变学生被动式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在立足于初中历史教材的基础上,放眼高中历史教材,理清历史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这就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历史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善于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在立足于课标的基础上,要使高中教学目标与初中教学目标衔接。教师应该在熟悉理解课标,并且对教材进行系统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教学目标体系。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一方面贴近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水平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要联系实际,使得学习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 (3)注意初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衔接,贯彻课改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全方面的提高。 (4)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衔接,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扩大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注重挖掘历史事件内在的联系。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新旧知识的学习程度,也可以在课标的指导下,对高中历史各模块学习内容进行整合。 (5)高中历史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养成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所以需要加强对史料的运用。高中历史课堂应该精选、精用史料,让学生明白历史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历史史料的基础上,由历史证据构建起来的。让学生在分析阅读史料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6分,共48分) 29.参考答案 第一问:

第1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第1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 编者选题表 考点角度题号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创新调整 1 隋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 唐代藩镇割据 3 唐代门下省的作用 4 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5 监察制度的独立性 6 综合7 1、在南朝皇权伸张时,策试成为君主选官用人常用之制;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北朝后期,还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这反映出( ) A、南朝的制度已落后于北朝B、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C、北朝的制度进化更显生机 D、门阀士族势力的强化 解析:C 仅凭材料君主选官用人制度,不能说明南朝的制度已落后于北朝,故A项错误;科举制度正式确立于隋唐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据材料“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可知北朝的人才选拔机制具有择优录取、公平公正的特点,相比九品中正制更符合国家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选官标准为策试成绩,而非靠门第,故D项错误. 2、(2018·湖北孝感月考)隋文帝杨坚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以后,又对

地方机构进行了改革,将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制,克服了南北朝时期“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弊端.其主要目的在于( ) A、节省中央的财政支出 B、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解析:C 隋朝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主要是出于政治目的,故A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革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无关,故B项错误;地方机构的改并,加强了对县的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故D项错误. 3、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控制地方 解析:C 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前期为州、县两级制,后期则为道、州、县三级制.刺史由前期与中央(尚书省)联系到中后期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的现象,与唐代中后期地方节度使权力膨胀、藩镇势力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削弱有关,故C项正确.A项“皇权强化”、B 项“刺史权力膨胀”均与题意不符,排除;唐代中后期刺史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无法体现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D项错误. 4、(2017·黑龙江哈尔滨摸底)“唐代门下省的谏官们常随从宰相参加与皇帝之间的政事讨论,他们随从宰相左右,既可避免宰相与皇帝之间直接的冲突,也很自然地替代宰相说出宰相不方便说出的意见.这是政治上的一种技术.”此处的技术性主要体现在( )

历史趣谈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 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隋唐政治制度的起源多出自西魏和其后的北周 导语:论及隋唐制度渊源,人们会自然想到陈寅恪先生的“三源”说。但在“三源”说中,陈先生认为,西魏、北周对隋唐影响甚微。时过境迁,随着大量 论及隋唐制度渊源,人们会自然想到陈寅恪先生的“三源”说。但在“三源”说中,陈先生认为,西魏、北周对隋唐影响甚微。时过境迁,随着大量考古资料的出土,我们今天看到的事实并非如此。西魏北周制度影响于隋唐者除均田、府兵、法律、学校而外,尚有许多。举其要者,至少还有如下数端。 职官制度:隋唐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职官制度,特别是文武散阶与职事品官的配合使用,不仅使官吏的任职、使用与管理更为规范,而且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而这一制度的发轫则始于西魏、北周,20世纪80年代末出土于咸阳的大批北周墓志便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如拓跋虎在大统九年除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保定四年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若干兴以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晋升骠骑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与之相应的是,他们同时被授予散骑常待或侍中一类的加官。在研究这些志主的经历时,我们发现,这个时期职、散的界限尽管还不十分严格,有些散官、加官还有职有权,但戎号与散阶的排序一致化却是明显的事实。如被授予车骑大将军则必然同时授予仪同三司,加官散骑常侍;若被授予骠骑大将军,则必然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加官侍中。这种戎号、散阶与品级的一致正是隋唐文武散阶与品级制度的重要特征。勋官是为酬劳而建立的名号,它创设于北周,本是用来奖励立功将士的,后渐及朝官而成为制度。隋文帝曾定勋级都督至上柱国凡十一等,炀帝之后到唐代虽代有改易,但在“以酬勋劳”和整体框架上始终没有超出西魏、北周。可见隋唐勋官体系诞 生活常识分享

黄牧航:SOLO分类评价理论与高中历史试题的命制

黄牧航:SOLO分类评价理论与高中历史试题的命制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展开,如何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如果教学理念是全新的,而评价的理念和方法还是老一套,那么改革的最终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对于评价的理念,专家们已经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如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评价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等等。但是对于评价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闭卷测验的方法,还存在着较大的研究空白。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我们在闭卷测验的方法上已经取得了质的突破,由单纯的考查记忆力发展到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但随着教学的进步,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又面临着两个困境:第一,传统的历史试题对高级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不足。历史的高级思维能力主要是指理论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这些几乎是传统题目的考查真空。第二,在传统的评卷手段下,对高级思维能力的评价往往是流于形式。在高考的历史题目的命制中,我们也尝试过设计开放性的题目,这些题目都包含着高级思维能力的因素,但在实际的评卷操作中,我们还是依据“采分点”来打分,这就达不到考查的目标,失去了考查的初衷。 闭卷考试到底能不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对此,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拟介绍一种以测量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为目标的评价方法——SOLO分类评价法,并同时介绍笔者把这种方法与我国历史教学的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成果,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师生的兴趣,更希望能够给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学生学业评价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一、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基本观点 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J.B.Biggs)首创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这种理论不仅有完整的体系,而且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比格斯和他的同事在澳大利亚和香港做过大量的实验,使该理论与历史、地理、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评价结合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皮亚杰的发展阶段学说。皮亚杰是影响巨大的儿童心理发展学家,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从低到高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和形式运演阶段。上世纪70年代,比格斯的同事把皮亚杰的分类细化为五个阶段:1.前运演阶段(4—6岁);2.初级具体运演阶段(7—9岁);3.中级具体运演阶段(10—12岁);4.具体概括运演阶段(13—15岁);5.形式运演阶段(16岁以后),并着手把这一理论与具体学科的学习评价结合起来研究。然而,实践证明,皮亚杰的理论仅仅是一个天才的假设,真正的儿童心理要比这一理论复杂得多。比格斯的同事在实践中遇到了两个困惑:第一,儿童的心理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在地理学科中,他可能处于具体概括运演阶段,而在数学学科中却仍然停留在中级具体运演阶段。第二,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反复性。例如,一名儿童的数学水平已经到达形式运演阶段,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倒退到中级具体运演阶段。 面对这两大困惑,比格斯形成了他的思想理论:第一,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与这个人总体的认知结构是没有直接关联的。一个人的总体认知结构是一个纯理论性的概念,是不可检测的,比格斯称之为“设定的认知结构(Hypothetical Cognitive Structure)”,英文的缩写为HCS。而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却是可以检测的,比格斯称之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英文缩写为SOLO。因此,我们很难根据皮亚杰的分类法给学生贴标签,认定他处于哪一个发展阶段,但我们却可以判断学生在回答某一具体问题时的思维结构处于哪一层次。这种分析学生解决一个问题时所达到的思维高度的评价方法就称为SOLO分类评价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课标导 航 认识三国两 晋南北朝至 隋唐时期的 制度变化与 创新。 1.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 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 2.搜集“中外朝”“三省六部制”等史料,从“史料实 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 3.结合赋税制度的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 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选官制度趋势:由重门第到重才能。 1.九品中正制 (1)创立:曹魏。 (2)特点: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演变为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 (3)作用: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1)创立 ? ? ?①隋朝建立后,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2)发展 ? ?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为主。 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影响: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省六部制 1.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注意:三省制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而不是隋唐。 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2.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意义 (1)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赋税制度 趋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 1.魏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食和绢帛。 租:即田赋,按亩征收产物;调:即户调,按户征收绢帛。 2.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唐初:租庸调制 (1)内容???①赋税征收对象为21—59岁成年男子。②除租、调外,男子不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4.唐中后期:两税法 分夏、秋两季征收。 (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实施: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3)内容???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 杂税、杂役。②一年分为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影响???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 阅读教材·想一想

我看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的不足之处

我看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的不足之 处 自从全国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历史试题的命制一直备受关注。总体而言,2015年以前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广受社会诟病,每年高考过后,广大高中师生抱怨不断,指责此起彼伏。为了弄清楚个中原由,笔者对2015年前的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经过研究,笔者发现,2015年以前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有如下不足之处: 一、过度强调综合能力的考核,忽视全国各地学生历史素养的不均衡 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参加高考的文科考生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如2009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综合的第21题: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以江西考生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此题当年的正确率不足30%。 为此,全国各地的高中历史教学均以此为考核目标,

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朝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素质教育的方向在发展。客观地说,全国各大中城市的高中历史教育改革进行得比较成功,这既是因为大中城市的高中学生基本素质相对较高,也有大中城市高中教师综合素养较高方面的原因。比如大中城市的广大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与时俱进,能不断跟上信息时代和全球化的潮流,再加上学生无需上晚自习和周末补课,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这无形中在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而这也正是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主要考核目标。因此,在面对2015年以前的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的时候,大中城市的高中学生显得游刃有余,而全国其它地方的高中学生则因基本素质有限显得无所适从,常感觉到自己的能力与考试的要求有巨大的差距。这充分反映了2015年以前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忽视了地域差别和城乡差距,盲目追求一刀切。 二、试题与教材内容严重脱节,使师生教与学的方向不明 综观2015年以前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试题的命制似乎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不大,有时脱节还较为严重。这主要表现在试题考核的知识点很难在现行教材中找到依托,有时就算找到了依托,其知识点考核的深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同课异构 教学设计】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设计课题浚开先河的隋唐制度 1.课标要求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2.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表格、阅读图示的、分析解读材料,了解并掌握隋唐选官制度、中央政务制度和赋税制度的确立过程 (2)认识科举制在促进政权开放、社会公平的积极作用,认识三省六部制在制约相权、规范皇权,提高效率等方面的历史意义,认识两税法确立对于促进自由经 济的先进性。理解隋唐时期的政治之制度为后世所树立的标杆作用(3)深刻认识到一项政治制度的确立必是在历史传统上,依据现实环境的要求做出改革和创新。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先进选官制度的积极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两税法的先进性 难点:赋税制度的演变及影响 4.教学方法

主题教学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教学法、问题探究法 5.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子目一:趋向开放公平的选官制度 材料1:次凝之,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孙恩 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 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 孙所害。——《晋书·王凝之传》 设问:结合课本P38的历史纵横栏目,说说材料1中的王凝之 取得官职的依据是什么? 王凝之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羲之的伯父是东晋大将军王导。在家族庇佑下,才华平庸的王凝之承袭为东晋官员。材料2:世胄(世家子弟)蹑高位,英俊(有才能的人)沉下僚。——(西晋)左思《咏史》 设问:根据材料1和材料2,说说九品中正制的长期实行有怎样的影响 以门第为选官标准,阻断了社会的阶层流动;长期把握选任官员的权力,九品中正制沦为世家大族维持特权的工具;死水潭一样的官场,使得官员“居官无官官之事,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史料内容,总结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