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导游词

清东陵导游词

1.1孝陵石牌坊

朋友们,我们已经进入“风水宝地”清东陵,它位于北京以东125公里处的遵化市马兰峪境内,位居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五大城市腹地。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166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共统治中国268年,其间经历了10个皇帝,除末代皇帝溥仪外,其他9位皇帝分别在河北省遵化市和易县境内修建了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帝后妃陵墓群,即清东陵和清西陵,另外,在辽宁省沈阳市还建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以及在新宾县建有清代远祖的永陵。所以,清代陵寝共有5处,即永陵、福陵、昭陵、清东陵、清西陵,这几处陵寝都营造得各有特色。各具千秋,但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的就要数我们今天参观的遵化市境内的清东陵了。

朋友们,今天我们沿以前皇帝祭祀时的路线进入整个陵区,让您身临其境体验一下皇帝的感觉。

大家请看,这座五间六拄十一楼的建筑就是清东陵的总门户“石牌坊”,它是整个陵园的标志,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石雕图案非常精美,整座石牌坊挺拔高耸,华美壮观,堪为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虽历经300多年依然岿然矗立。它是全国现存最宽的石牌坊。

2. 昭西陵

在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我们首先看见的是昭西陵。昭西陵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皇后——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昭西陵是清王朝皇后陵中级别最高的陵寝。那么孝庄太后也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影视作品中会经常提及,她就是康熙大帝的祖母。

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文皇后病逝,康熙遵照她的遗愿将其葬在孝陵附近。按清朝早期葬制,皇后无论死于皇帝前后,都要与皇帝合葬,同陵同穴。可孝庄在其生前曾嘱咐康熙: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别起茔域,未免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去,务必于遵化安厝,我心无憾矣。

康熙帝向来对祖母非常孝顺,故在孝庄归天后,没有将其入昭陵,只是在东陵边修建暂安奉殿。院内有享殿和暂安奉殿各一座,未建地宫。享殿为庑殿顶,因孝庄生前对所住紫禁城内慈宁宫东侧的一座小殿十分喜爱,所以康熙命人拆掉,移到陵区重建成享殿。享殿旁有东西配殿,院门为三座门。孝庄的棺椁被葬在暂安奉殿的宝座上,以土掩埋后永闭殿门。康熙二十七年至六十一年,玄烨前往遵化祭祀共二十六次,平均每年0.74次,而且大都集中在冬季。他有意将谒陵安排在地冻冰封、难于行进的日子,是为了要在临近当年祖母与他诀别的时刻,去拜谒、慰藉祖母。终康熙一朝,未能解决孝庄文皇后的陵寝问题。

雍正三年(1725年,皇太极与孝庄成亲100周年),世宗以孝庄文皇后暂安以来国家昌盛,圣祖在位历数绵长、子孙蕃衍为由,认为此地颇吉,故将暂安奉殿改为昭西陵。雍正三年初二月初三日动工,同年十二月初十日将孝庄文皇后葬入地宫。因地势原因,未建马沟槽和桥梁涵洞。

1.2大红门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大红门”,它是一座庑殿顶建筑,大红门不仅是孝陵的门户,也是整个清东陵的总门户。那么我们今天清东陵的参观就从孝陵开始,孝陵是清朝入关第一帝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陵寝,它背靠昌瑞山,前朝金星山,位居陵区中轴线上,是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规模宏大。那么孝陵的陵址是还是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

在清朝统治时期,大红门两侧还环绕近40华里宽厚高大的风水墙,把整个陵区圈占起来。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仅存半华里。

1.3孝陵大碑楼

进入大红门后我们看到的是孝陵神路,它全长6公里,将孝陵几十座形制各异,大小不一的建筑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气势宏伟、层次丰富、极为壮观的陵区中轴线。孝陵神路是清代陵寝中最长、最壮观、最富艺术感染力的神路。我们看到眼前的这座矗立在神路中央的就是大碑楼,也称作神功圣德碑楼,是记录皇帝生平功绩的主要建筑。楼内荸荠背上驮着用满汉两种文字记载着清朝定鼎中原后第一帝顺治皇帝的“丰功伟绩”。碑楼四角处分别有四根华表,在华表的顶端,各坐着一个象龙一样的小动物,名字叫“吼”,两个向北望,两个向南望,寓意:望君出、盼君归,意思是提醒皇帝既要走出深宫,去体查民情,也不要贪恋青山秀水,不思国事。

我们刚刚讲过,孝陵的陵址还是顺治皇帝亲自选定的。大家向北看,北面这座山叫昌瑞山,南面有一座金星山,你们看象不象是皇帝坐在昌瑞山这个龙椅上,面前这个影壁山是龙案,而金星山就是一个上朝奏本的大臣?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当年顺治皇帝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从此昌瑞山便成了清帝“万年龙虎抱,每夜鬼神朝”的万年吉壤。

1.4孝陵石像生

各位朋友,大家看到神路两边的雕像了吗?这就是孝陵石象生,又称“翁仲”。是清陵中规模最大的一组,全长870米,共有18对,您看其中狮子、狻猊、骆驼、象、麒麟、马、一立一卧,错落有致,文臣、武将各3对,忠心耿耿的守卫着皇帝的陵墓。每座石雕像均用整块石料雕成,古朴粗犷,突出写意风格,与苍松翠柏相映,使神道圣洁、庄严气势非凡。

1.5孝陵龙凤门

我们穿过石象生往北,看见的就是龙凤门了,它是按照神话中的南天门修建的,皇帝之灵经过此门就可以进入天堂。实际上,它起的是收拢视线、突出石象生的作用。

1.6孝陵七孔桥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孝陵的七孔桥,此桥最具特色,它长110米,形似长虹,最奇妙的是它两侧的栏板是用一种特殊质料的汉白玉雕砌而成,倘若轻轻敲击会发出金钟、玉簪一般美妙和谐的声音,因其所发声音与五音相似,也被称为“五音桥”,可以称的上是当代奇桥。拱形桥在石桥中是等级最高的一种。七孔拱桥在清东陵只此一座。

1.7孝陵隆恩门

隆恩殿可是皇陵中最重要的建筑了,经过大门隆恩门,便可以看到举行大祭活动的主要殿堂-隆恩殿。孝陵是顺治皇帝的陵墓,与顺治皇帝合葬的还有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生母)和孝献端静皇后董鄂氏。

1.8孝陵隆恩殿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巍峨的隆恩殿,它是举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为了推崇皇权,清朝统治者不惜工本,极力装修隆恩殿,金龙环绕,富丽堂皇。

隆恩殿在明清陵制中也称享殿,俗称大殿,明朝称祾恩殿,清代称为隆恩殿。它是陵寝地面建筑中规模最大的,而且只有帝后的大殿才能称为隆恩殿,妃园寝称为享殿,王爷园寝称为享堂。每年清明、中元、冬至、岁暮、忌辰五大祭,每月朔望两小祭,都在这里举行。

3.1裕陵石像生

裕陵是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的陵寝,位于清东陵胜水峪,建于乾隆八年(1743)至乾隆十七年,耗银170多万两。裕陵内葬乾隆皇帝,孝贤、孝仪2位皇后,还有3位皇贵妃,共6人。只可惜在1928年7月,裕陵地宫被孙殿英部队盗掘,大部分珍宝至今下落不明。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裕陵8对石像生,按照大清朝的祖制,除顺治皇帝的主神道上设有石像生外,其他帝王的神道就不能再设石像生了。可是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总想在自己的神道上也立上石像生,可有祖宗家法在此又不能突破规矩,心中有些犯难。当朝的监察御史玛起元看出了乾隆的心思,便写了一个折子,提出了:为永肃观瞻,先在景陵建石像生,“应照典制敬为添设。”你看,一个“纪委”的官员,竟然提出让乾隆先给自己的祖先添设石像生,然后再为自己增设,这不就顺理成章了吗?于是乾隆先给康熙的景陵和雍正的泰陵补建上,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裕陵的8对石像生用产自北京房山的青白石雕刻而成,形神兼备,堪称石雕中的精品。

3.2裕陵神道碑亭

眼前各位看到的小碑楼也称神道碑亭,重檐歇山顶,亭内碑身阳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乾隆皇帝的谥号。

3.3裕陵隆恩殿

隆恩殿可是裕陵中最重要的建筑了。是供奉乾隆皇帝及其陪葬后妃神牌和举行祭祀的主要场所。同时隆恩殿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为了推崇皇权,清朝统治者不惜工本,极力装修隆恩殿,金龙环绕,富丽堂皇。

3.4裕陵明楼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裕陵明楼,明楼是陵寝的至高点,内设一统朱砂碑。明楼上设斗匾,书写裕陵的陵名。登上明楼,我们可以感受到乾隆皇帝的裕陵是整个清东陵中建筑

最华美、最精致的。因为它是在清朝国力鼎盛时期修建的,其质量实属上乘。单是我们刚刚看到的陵寝门前那座小小玉带桥的奢华与精美,在清东西两陵中最讲究的,可见当年乾隆盛世。在历代皇陵中也是独树一帜了。

话说乾隆皇帝登基后,本想跟随父亲,也在西陵选择万年吉地,以示孝敬。他在西陵选好一块吉地后,又考虑到后世子孙对此事如何承继安排。如果子孙们都效法他,眷恋父子之情,相继葬入西陵,则东陵势必香火冷落,园寝荒芜。为兼顾两陵关系,他便在东陵的胜水峪选了万年吉地。自乾隆以后,清朝皇帝形成了父在东陵、子在西陵的分葬局面,称为“兆葬之制”。

所以大清国就有了东陵,西陵!

3.5裕陵地宫

清东陵地宫对外开放的共有四座,除慈禧的一座之外,其余三座都在裕陵体系中。我们走进地宫可以看到裕陵地宫由九券四门组成,均为传统的拱券式石结构。进深54米,落空面积372平方米。除地面外,地宫的大门、回廊、墙壁上雕刻着四大天王、八大菩萨、五方佛像、三万多字的藏、梵文经文咒语,以及用藏文镌刻的数万字的佛经经文。线条清晰流畅,形象逼真。但有主有从,浑然一体。堪称"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和"石雕艺术宝库"。

正是由于乾隆生前过于奢华,死后陪葬丰厚,才引来了盗墓者。1928年,地宫被军阀孙殿英盗掘。盗墓者在打开了前三道石门后,第四道石门无论如何也打不开,不但有石条抵住石门,就连乾隆的大棺材也死死地抵在了石门后,最后盗墓者不得借助TNT炸药轰开石门,盗走了价值连城的墓内珍宝。这里就是当年军阀孙殿英炸坏的地宫处,已经被水泥封堵。现在我们就走进裕陵地宫的后墓室中去看一看。

3.6裕陵地宫棺埠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裕陵地宫的后墓室中,中间的石棺就是乾隆皇帝的,两侧分别是孝贤、孝仪2位皇后,另外的3具石棺是慧贤、哲悯、淑嘉3位皇贵妃。墓室的墙上是乾隆皇帝的画像。乾隆曾自诩为菩萨转世,而两位皇后、三位皇贵妃的入驻,加上满墙的佛像和梵文,使得这里更像是一座地下佛堂!

裕陵地宫对外开放至今已经十几年了,仍然充满着神秘色彩,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原来乾隆对自己这处万年吉地建设十分重视,生前曾亲临视察。这一察不要紧,发现了重大问题,原来地宫里渗水,这可把负责工程的官员们吓得魂飞魄散。乾隆严令追查整改,还算不错,古时的工程技术人员还是有点办法的,在采取了一番技术措施后总算解决了。至少在乾隆驾崩之前这地宫没有再发生渗水现象。渗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地宫开挖得较浅,只有15米,而且没有排水设施,再加上乾隆的地宫装饰过于“花哨”,为使那些精美的雕刻都能对得天衣无缝,势必要增加许多施工难度,难以做到严丝合缝,最终导致渗水。

尽管渗水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但在乾隆驾崩后尚未进入地宫之前工程质量又发现了重大问题,地宫月亮门上方的石梁竟出现了两道裂纹,搞不好会有宝顶塌陷的可能,这还了得!可事已至此如何挽救呀?咸丰皇帝没办法只好在把乾隆皇帝的大棺材抬进来之后,又在门柱旁增加了两根石柱,顶住了上方横梁,以保证不会发生陵墓塌陷之事。因此才造成了石门变窄的现象。

有趣的是,后来经国家许可,考古人员再次深入地宫准备进行考古时,意外地发现原本虚掩着的第四道石门又打不开了。这次抵住石门的,竟然还是乾隆的那口大棺材。那么乾隆的棺材为何总是离开石床而抵住石门呢?难道是乾隆爷面对盗墓者实在没办法,只好亲力

亲为,走下石床靠自身来抵挡外来的入侵者?其实这是地宫渗水造成的。由于地宫长时间的渗水,致使棺材四周的固定床角已经腐烂,失去作用,棺材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漂至门前,抵住了石门。可话又说回来了,在若大的地宫中棺材不漂到别处,怎么总是漂到门前呢?此事至今还是一个谜。

3.7香妃陵隆恩门

参观完裕陵地宫,我们来到乾隆皇帝诸妃嫔的墓地裕陵妃园寝,乾隆的妃子中有一位香妃是非常有名的,香妃的故事历来非常迷人。传说她“玉容未近,芳香袭来,即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她是新疆回部酋长霍集占的王妃,回部叛乱,霍集占被清廷诛杀,将军兆惠将香妃生擒送与乾隆。但香妃胸怀“国破群亡,情愿一死”之志,始终不从乾隆,最后被太后赐死。死后,将其运回家乡安葬,故新疆喀什有香妃墓。然后传说再引人入胜,也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真正香妃其实是乾隆四十一位后妃中唯一一位来自维吾尔族的女子,宫中赐号曰“容妃”。乾隆十五年入宫,五十三年寿终正寝,享年五十五岁,葬清东陵的裕陵妃园寝内。

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香妃陵的隆恩门,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传说中的神奇女子。

3.8香妃陵享殿

进入隆恩门,大家看到院内正中有享殿一座,明清时,帝后的大殿称为隆恩殿,帝妃园寝称为享殿,王爷园寝称为享堂。香妃陵享殿座北朝南,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享殿内有暖阁三间,暖阁内有神龛,神龛内供放死者神牌。享殿两侧原有东西庑各三间,如今东庑已不存在了,在享殿两旁有陵寝门两座,过了陵寝门为后院,诸妃嫔均葬在后院之中。

3.9香妃陵陵墓

面前我们看到的就是传说中的香妃陵了,周围大大小小的园寝都是乾隆皇帝的后宫佳丽们。这是一座等级较高的妃子园寝。园寝左依乾隆的裕陵,右傍慈禧太后的定东陵。

这里葬着乾隆皇帝的一位皇后、二位皇贵妃、五位贵妃、六位嫔、十二位贵人、四位常在、共计三十六人。其中较著名的人有:乌喇那拉皇后、纯惠皇贵妃、容妃等。裕陵妃园寝从乾隆十七年(1752年)葬入仪嫔起至道光三年(1823年)葬入晋妃止,前后达七十一年之久。

那么我们面前的园寝里葬的就是传说中的香妃,香妃也就是容妃,她是新疆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生于1734年,她27岁入宫,初封为和贵人,两年后封为容嫔,六年后升为容妃,在宫中生活了28年,乾隆皇帝非常尊重容妃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允许其在宫内穿维族服装,食清真菜肴,而且多次带其出游。香妃家族为清朝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容妃病逝,终年55年,死后葬入裕妃园寝。

4.1定陵石牌坊

前方我们看见的是定陵石牌坊,定陵是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的陵寝,位于清东陵界内最西端的平安峪。过了石牌坊就进入了定陵区域内。定陵地宫内葬着咸丰皇帝和他的孝德显皇后。

4.2定东陵

定东陵,为清文宗咸丰帝的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和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的陵寝。慈安陵名为"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名为"普陀峪定东陵",两陵都位于咸丰帝定陵之东,所以统称为定东陵,两陵并排,表面看来规模、形制完全相同。

慈禧生前专横拔扈,奢华无度。按照清王朝的祖制规定,对皇后、嫔妃之类的陵墓建筑是有严格规定的,任何人不得擅越。更何况帝王们女人太多,若都建陵恐怕再多的地方也放不下。清王朝将后宫女人等级分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八个等级,只有够嫔以上等级的人死后才能入葬妃子陵园。当然,慈禧贵为太后自然要享受太后的等级。但她在陵址的选择上首先否定了慈安太后墓穴位置在前、与慈安同葬一座陵园的方案,实现了与慈安平起平坐的目的。而且在慈安死后又借口自己的陵园年久失修,重新建造了自己的陵园。重建的慈禧陵,用料之精美、工艺之高超、装修之独特,均居明清帝后陵之乎,堪称慈陵之“三绝”。奢靡之巨远远超出了一般帝王的水平。

慈禧把自己的陵寝建的如此富丽堂皇,她的葬礼也竭尽奢华。她企盼到了阴间仍能继续过骄奢淫逸的帝王生活。慈禧死后一年,葬入地宫。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仅仅20年后的1928年,就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东陵盗宝案”。慈禧陵和乾隆的裕陵,被军阀孙殿英的士兵掘开。在地宫中,棺椁内和慈禧身上无数世人所罕见、价值连城的珍宝被洗劫一空。她的遗体被扔出棺外,惨不忍睹。现在棺椁内保存的是慈禧太后的一具干尸。如今,楠木棺椁华丽可辨,但棺内含恨吞辱的慈禧却永远无法“安卧”。正是她对自己死后之葬也要如此骄奢,引来了整个清东陵(除顺治孝陵)屡屡被掘的“奇辱大难”。

4.3慈禧陵石碑

我们看见的大碑亭内石碑碑身阳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慈禧太后的谥号。慈禧生于1835年,死于1908年,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安徽徽宁池太子兵备道惠征之女。咸丰元年丈选秀女,叶赫那拉氏中选,二年五月九日入宫,时年十八岁,封为兰贵人。四年十一月封那拉氏为懿嫔。咸丰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未时,叶赫那拉氏生穆宗同治皇帝。于储秀宫第二天便晋封为懿妃。七年正月封为懿贵妃。咸丰帝驾崩之时,懿贵妃刚满二十七岁,同治帝尊她为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

公元1908年10月22日,慈禧太后因疾病身亡,卒年74岁。1909年月十月初四,葬入清东陵的普陀峪定东陵内。

4.4慈禧陵隆恩门

步入慈禧陵隆恩门,一眼就看独具一格的红褐色门窗菱花和梁枋斗拱,浑然一体,给人以清心悦目之感。乍看不如宫廷中常见的红漆彩梁柱那么艳丽,细瞧才可发现木质纹理精细、色彩典雅。这是一种名贵的黄花梨木,多产于海南岛。遍访各处建筑,用此木建殿堂者,唯有慈禧陵一处。这些名贵的材料,构成了慈禧陵木质精美之一绝。

还有就是隆恩殿以及东西配殿里奢华的金饰特别值得一提,仅三殿所用的叶子金达4592两!陵内的丹陛石,为高浮雕加透技法雕成,图案为“龙在下,凤在上”。隆恩殿周围的69块汉白玉板处处雕成“凤引龙追”,74根望柱头打破历史上一龙一凤的格式,均为“一凤压两龙”,暗示她的两度垂帘。

下面的时间里,我们大家可以自由参观慈禧陵的地宫,特别提醒各位:请各位一定注意爱护文物,保持环境清洁,注意安全。半小时后我们集合去参观康熙大帝的景陵。

5.1景陵神道碑亭

各位朋友,参观完定东陵,我们按原路折回孝陵神道,南行一公里,前方我们看到的就是景陵神道了,景陵是康熙大帝爱新觉罗?玄烨的陵寝,位于清孝陵东侧1公里处,该陵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至康熙二十年(1681)。景陵的神道在七孔桥北与孝陵神道相接。东行300米后北折,第一个建筑即圣德神功碑亭,碑亭为重檐歇山顶,亭内碑身阳面用满、蒙、汉三种文字镌刻康熙皇帝的谥号。自康熙皇帝开始,本着“祖有功而宗有德”精神,改称圣德神功碑,因碑文太长,故分作满文和汉文双碑,这是第一座双碑,此后雍正、乾隆、嘉庆皆如此,道光开始,清朝不断割地丧权,所以都没有立圣德神功碑,而明代帝陵除了最后的亡国之君外,都建有神功圣德碑,但除长陵外,都没有碑文。碑亭1952年遭雷火,上部碑楼已经不存在。

5.2景陵隆恩门

景陵建筑规制以孝陵为蓝本,局部又有创新,如刚刚我们看到的圣德神功碑亭内立双碑。景陵是清五朝在东陵界内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其建筑规模稍逊于孝陵,从景陵开始,改火化入葬的传统为真正的土葬。景陵的建筑风格和丧葬形式为后世所效仿。现在我们就走进隆恩门去感受一下。

5.3景陵隆恩殿

面前各位看到的隆恩殿是举行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陵园的主体建筑。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二月二十日早晨,景陵隆恩殿檐际突然起火,继而火光四起,迅速漫延。在陵上值班的八旗官兵和内务府官员赶来,打开宫门时,火势更加猛烈,金蛇乱舞,烈焰腾空,整个大殿已变成了一座火山。难耐的高温,加之瓦片石块乱蹦乱飞,人根本就不能近前。所以眼睁睁地看着隆恩殿在雄雄的大火之中化成一片灰烬。折腾了十几天,既未查出火因,也未拿到凶犯,只得回京了。他们在写给光绪帝的奏折中无可奈何地说:火自上出,查无可疑形迹。对此光绪帝也无计可施,只得对守陵官员进行了一定的处罚最后不了了之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殿是后期重建的。

5.4景陵隆恩殿内

景陵隆恩殿内供奉着康熙皇帝和2位皇后神牌。两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她是辅政大臣索尼孙女,废太子生母,在康熙十三年因难产而死,年仅22岁。还有就是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她是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在康熙十七年逝世。

5.5景双妃陵

在康熙景陵园寝埋葬的四十八位妃子中,有两位没有葬在妃园寝,而是享受了特殊待遇,葬在了景陵妃园寝东侧的一座独立的双妃园寝之中。这座园寝布局独特、建筑华美,堪称清朝所有妃园寝之冠。这两位妃子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被高看一眼呢?两位一个是悫惠皇贵妃,另一位是悖怡皇贵妃,原来这两人曾在康熙末年抚育过住在宫中的玄烨之孙、皇四子

胤禛之子弘历。时间虽仅数月,但弘历即位后,提及两位太妃对自己“提携看视,备极周至”的往事,仍“感念不忘。”为了报恩,乾隆帝特下旨为她们单独建造高规格的妃园寝。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景双妃陵了。

好了,各位朋友们,清东陵的讲解就到此处。今天我们游览了山川秀丽、建筑雄伟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清东陵的开放区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