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速凝剂试验原始记录

混凝土速凝剂试验原始记录
混凝土速凝剂试验原始记录

JL-08-206 共 页 第 页

设计依据 设计容重(k g/m 3

强度等级 坍落度(mm )

砂率(%)

成型方法

振捣

拌和方法

机械

检测日期

原 材 料 情 况

水泥品种 强度等级 生产厂家 细骨料产地 细度模数 含泥量(%) 粗骨料产地 粒径(mm ) 含泥量(%) 掺和料名称

类别等级

生产厂家

样 品 情 况

样品名称

类别等级

样品状态

推荐掺量(%)

生产厂家

理 论 配 合 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细骨料 粗骨料 水 外加剂 掺和料 每方用量(kg ) 重量配合比 试验配料(kg )

拌和物情况

坍落度(mm ) 粘聚性: 砂率情况: 泌水离析:

调 整 后 配 合 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细骨料 粗骨料 水 外加剂 掺和料 每方用量(kg ) 重量配合比

材料及试验室温度

计算公式

fcu,o ≥fcu,k+1.645σ

fce=γc 〃fce,g

W/C=αa 〃fce/(fcu,o+αa 〃αb 〃fce)

主要仪器设备及其使用前后

状况

搅拌机 振动台 台秤 坍落度筒

校核: 主检: 检测日期: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

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

环境条件

检测依据

检测内容:材料及配合比

JL-08-206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环境条件

检测依据

检验项目:1d抗压强度,28d抗压强度比

试件规格(mm)承压面积(mm2)

1d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Mpa)平均值(Mpa)

类别龄期(天)抗压强度

(MPa)

平均强度(MPa)强度比

基准28

受检28

凝结时间加水时间时分秒

初凝到时分秒终凝时间分秒

凝结时间初凝: min s 终凝: min s

凝结时间加水时间时分秒

初凝到时分秒终凝时间分秒

凝结时间初凝: min s 终凝: min s 平均值初凝: min s 终凝: min s

检测说明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仅证明所检验检测样品的符合性。

校核:主检:检测日期:

JL-08-206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环境条件

检测依据

检验项目:氯离子含量

序号m V01V02 c V1V2V X cl ̄平均值

1 2

主要仪器设备及其使用前后状况酸度计滴定管

电极移液管电磁搅拌器

V=[(V1-V01)+(V2-V02)]/2

式中:V——外加剂中氯离子所消耗的硝酸银体积,mL;

V1——试样溶液加1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mL;

V2——试样溶液加2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mL;

V01——空白试验中200mL水,加4mL硝酸(1+1)加1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mL;

V02——空白试验中200mL水,加4mL硝酸(1+1)加20mL0.1000mol/L氯化钠标准溶液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mL。

X cl ̄=c×V×35.45/(m×1000)×100

式中:X cl ̄——外加剂氯离子含量,%;

c——硝酸银溶液的浓度,mol/L;

m——外加剂样品质量,g。

X CaCl2=1.565×X cl ̄

式中:X CaCl2——外加剂中无水氯化钙的含量,%。

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仅证明所检验检测样品的符合性。

校核:主检:检测日期:

JL-08-206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环境条件

检测依据

检验项目:固体含量

试值序号

称量瓶质量

m0(g)

称量瓶+试样质量

m1(g)

称量瓶+烘干后试样

质量m2(g)

结果

X固(%)1

2

平均值(%)

主要仪器设备及其使用前后状况天平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称量瓶

检测说明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仅证明所检验检测样品的符合性。

计算公式

X固=(m2- m0)/( m1- m0)

式中:X固——固体含量,%

m0——称量瓶的质量,g

m1——称量瓶+试样的质量,g

m2——称量瓶+烘干试样的质量,g

校核:主检:检测日期:

JL-08-206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环境条件

检测依据

检验项目:细度

细度序号称样量m(g)筛余量Rs(g)细度(%)平均值(%)1

2

检测说明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仅证明所检验检测样品的符合性。

公式F=(Rs/m)×100%

主要仪器设备

及其使用前后

状况

天平

砂石筛

检验项目:含水率

称量瓶的质量m0(g)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m1

(g)

称量瓶加烘干后试样的质

量m2(g)含水量(%)平均值(%)

1 2 3 4

烘箱温度(℃)

校核:主检:检测日期:

JL-08-206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环境条件

检测依据

检验项目:密度

比重瓶容积的校

正序号

干燥比重瓶质量

m0(g)

比重瓶盛满水的质量

m1(g)

比重瓶的容积

(mL)

平均值

V(mL)1

2

外加剂溶液

密度序号

比重瓶盛满外加剂的质量

m2(g)

外加剂溶液的密度

(g/mL)

平均值

ρ

(g/mL)1

2

主要仪器设备及其使用前后状况天平

比重瓶恒温水槽

计算公式

V=(m1-m0)/0.9982

ρ=(m2-m0)/V

=(m2-m0)×0.9982/(m1-m0)

式中:0.9982——20℃纯水的密度,g/mL

检测说明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仅证明所检验检测样品的符合性。

校核:主检:检测日期:

JL-08-206 共 页 第 页

校核: 主检: 检测日期:

样品名称 委托编号 样品数量 检测编号 检测依据 送样日期 使用设备

设备状态

样品处置要求

环境条件

温度 ℃ 湿度 %

检 测 结 果

检测编号

试样 质量(g)

100 ml 测定溶液中K2O

含量m1(mg)

100 ml 测定溶液中Na2O

含量m2(mg)

总碱含量 (%)

检 测 说 明 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仅证明所检验检测样品的符合性。

JL-08-204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环境条件

检测依据

检验项目:PH值

序号酸度计读数平均值结论1

2

备注

检测说明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仅证明所检验检测样品的符合性。

校核:主检:检测日期:

速凝剂检验方法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 1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34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 GB/T 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qv 150 9597:1989)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 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idt ISO 679:1989) 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 2分类 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与合格品。 3要求 3.1 匀质性指标 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1 的要求。 实验项目指标 15 细度80μm筛余量% ≦ 2 含水量% ≦ 一等品合格品初凝时间m i n 3 5

≦ 8 12 终凝时间m i n ≦ 一等品合格品 7.0 6.0 1d抗压强度/M P a ≧ 75 70 28d抗压强度/MP a ≧ 4试验方法 4.1 试验材料 41.1 水泥:符合GB 8076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 4.1.2 砂:符合GB/T 17671中有关ISO标准砂的规定。 4.1.3 水:符合JGJ 63的规定。 4.1.4 速凝剂:受检速凝剂。 4.2 细度按照GB 1345中的手工干筛法进行。 4.3 含水率 4.3.1 仪器 a)分析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0.lmg; b)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0℃~200℃; c)带盖称量瓶:Φ25mmx65; d)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4.3.2 试验步骤

4.3.2.1 将洁净带盖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于105℃-110℃烘30min。取出置于千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至恒量(两次称量之差≤0.3mg),称其质量m0。 4.3.2.2 称取速凝剂试样10g士0.2g,装入己烘至恒量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m1。 4.3.2.3 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开启瓶盖升温至105℃-110℃,恒温2h,取出后盖上盖,立即置于千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至恒量,称其质量m2。 4.3.3 结果计算与评定 含水率按式(1)计算: m1-m2 W= ————×100 (1) m1-m0 式中: W——―含水率,%; m0——―称量瓶质量,单位为克(g); m1——―称量瓶加干燥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2——―称量瓶加干燥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含水率试验结果以三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三个数据中有一个与平均值相差超过5%,取剩余两个数据的平均值;有两个数据与平均值相差超过5%,该组数据作废,试验必须重做。 4.4 凝结时间 4.4.1 仪器 a)量程2000g,分度值2g的天平: b)量程100g ,分度值0.1g的天平;

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

共3页第1页 校核: 主检: 配比名称 (设计、施工要求) 抗渗混凝土(泵送) C30及P6,坍落度100~120mm 委托编号 HP0700001 样品编号 HP0701001 试验环境条件 温度20±5℃ 湿度>50%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施工方法 机械振捣 收样日期 2007.01.06 检测依据 JGJ55-2000 试配日期 2007.01.08 材料情况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山东水泥厂 P.O32.5R 安定性合格 预测强度合格 泰安 中砂 μx=2.7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济南 碎石 符合5~25mm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针片状0.7% 省建科院 NC -4泵送剂 液状 掺量2.5% 饮用水 省建科院 PNC 膨胀剂 粉状 掺量8% 黃台电厂 Ⅱ级 配合比 计算式 1、计算配制强度f cu ,o =f cu ,k +1.645σ=30.0+1.645×4.0=36.6 (MPa) 2、确定水泥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ce f =32.5×1.10 ≈36 (MPa) 3、计算水灰比W/C=a α.ce f /(f cu ,o +a α.b αce f )=0.46×36/(36.6+0.07×0.46×36)=0.44 4、确定用水量m wa =180(kg/m 3) 5、计算水泥用量1c m =180/0.44=409( kg/m 3 ) 6、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f =15%,超量系数K =1.3 mf =409×15%×1.3=80( kg/m 3 ) 7、计算膨胀剂用量p m =409(1-15%)×8.0%=28( kg/m 3 ); 8、计算外加剂用量j m =[409(1-15%)+409×15%×1.3] ×2.5%=11( kg/m 3 ) 9、实际水泥用量1co m =409(1-15%)×(1-8%)=320 ( kg/m 3 ) 10、确定砂率βs=35% 11、假定混凝土的重量2420 kg/m3得:mg=1171 ( kg/m 3 ) ms=631-(409×15%×1.3/2.2-409×15%/3.1)×2.6=588( kg/m 3 ) 试件尺寸 100×100×100 (mm ) 试配体积 25L/35 L 试配方法 机械搅拌、振实 计 算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 3 砼材料用量(kg) 320 588 1171 11 180 28 80 重量配合比 1 1.84 3.66 0.03 0.56 0.09 0.25 试配重量(kg) 8.00 14.70 29.28 0.28 4.50 0.70 2.00 拌合物 性 能 坍落度 105 mm 保水性 良好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 kg/m 3 / / / / 调整情况 不需调整(若调整,写明如何调整?调整后拌合物性能?) 备 注:此计算配合比可作为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若经调整,写明调整后配合比) 主要设备 名称、型号 搅拌机 振动台 / / / 设备编号 SB/H-01 SB/H-02 设备状态 正常 正常

速凝剂标准

JC477-2005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术语与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与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采用喷射法施工时掺加的速凝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就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就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就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34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 GB/T134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qv ISO9597:1989)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 ISO679:1989) JGJ 63混凝土拌合用水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速凝剂 用于喷射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4 分类 4.1 按照产品形态分为:粉状速凝剂与液体速凝剂。 4、2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与合格品。 5 要求 5.1 匀质性指标 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5、2掺速凝剂的净浆与硬化砂浆性能指标 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2要求 表2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材料 6.1.1 水泥:符合GB 8076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 6.1.2砂:符合GB/T 17671中有关ISO标准砂的规定。 6.1.3 水:符合JGJ 63的规定。 6.1.4速凝剂:受检速凝剂。 6、2 密度、氯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含固量 按照GB 8077进行。 6.3 细度 按照GB 1345中的手工干筛法进行。 6、4含水率 6.4.1仪器 a)分析天平:量程200g,分度值0、1mg; b)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0℃~200℃; c)带盖称量瓶:¢25㎜×65㎜; d)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6.4.2试验步骤 6.4.2.1 将洁净带盖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于105℃~110℃烘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 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至恒量(两次称量之差≤0、3mg),称其质量m0。 6.4.2.2 称取速凝剂试样10g±0.2g,装入已烘至恒量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m1。 6.4.2、3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开启瓶盖升温至105℃~110℃,恒温2h,取出后盖上盖,立即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至恒量,称其质量m2。 6.4.3 结果计算与评定 含水率按式(1)计算: W=(m1-m2)/(m1-m0)×100 (1) 式中: W——含水率,%; m0——称量瓶质量,单位为克(g); m1——称量瓶加干燥前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2——称量瓶加干燥后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含水率试验结果以三个试样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三个数据中有一个与平均值相差超过5%,取剩余两个数据的平均值;有两个数据与平均值相差超过5%,该组数据作废,试验必须重做。 6、5 凝结时间 6.5.1仪器 a)量程2000g,分度值2g的天平; b) 量程100g,分度值0.1g的天平; c)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

混凝土外加剂和速凝剂性能试验记录

混凝土外加剂性能试验记录(一)表号:铁建试录021 批准文号:铁建设[2009]027号委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编号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样品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格及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 计算: 复核:

表号:铁建试录022 批准文号:铁建设[2009]027号(5)收缩率比 项目试件序号试件标距L b (mm) 试件长度初始读数 L o (m) 试件在28d期长 度读数L t (mm) 试件在28d期收缩值 £t ( £c) (%) 收缩 R = 率比R, (%) (£ / £c)X 100 单个值平均值r\ £ 掺外加剂混凝土收缩率£t (2861 2 3 基准混凝土收缩率£c (28d)1 2 3 (6)相对耐久性指标 项目 试件批次 平均值 相对耐久性指标P (%) P=f n2/f O2X100 123 掺外加剂混凝土冻融200次后试件横向基频f n(Hz) 掺外加剂混凝土冻融试验前试件横向基频f o (Hz) (7)对钢筋锈蚀作用 试验方法试件批次 锈蚀时间(min) 2468101520253060 新拌砂浆法(硬化 砂浆法) 阳极极化 电位值 (mV) 1 2 3 平均值 恒电流、电位一时间曲线分析图:对钢筋锈蚀作用结论:电位(mV) ----------------------------------------- 时间(min) 附注: 试验: 计算: 复核: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表格格式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表格格式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50204—2002 (Ⅰ) 010603□□ 020103□□

说明 (Ⅰ) 010603 020103主控项目: 1、水泥进场检查及复试的要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标准的规定。对使用中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复验报告。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19标准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外加剂时应符合《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标准的规定。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复验报告。 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要求。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

4、配合比设计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进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尚应符合有关专门规定,检查配合设计资料。 一般项目: 1、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质量应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标准,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检查产品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 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3、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它水源时,水质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JGJ63标准的规定,检查水质试验报告。 4、开盘鉴定,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检查开盘鉴定资料及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5、配合比调整。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检查含水率测试结果和施工配合比通知单。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JC477-2005

?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JC477-200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喷射混凝上用速凝剂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混凝土采用喷射法施工时掺加的速凝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4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 GB/T 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eqv 150 9597:1989)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 GB/T 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idt ISO 679:1989) JGJ 63 混凝土拌合用水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速凝剂 用于喷射混凝土中,能使混凝土迅速凝结硬化的外加剂。 4 分类 4.1 按照产品形态分为:粉状速凝剂和液体速凝剂。 4.2 按照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与合格品。

5 要求 5.1 匀质性指标 匀质性指标应符合表1 的要求。 表1 速凝剂匀质性指标 5.2 掺速凝剂的净浆和硬化砂桨性能指标

掺速凝剂净浆及硬化砂浆的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掺速凝剂净桨及硬化砂桨的性能要求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材料 6.1.1 水泥:符合GB 8076标准中附录A的规定。 6.1.2 砂:符合GB/T 17671中有关ISO标准砂的规定。 6.1.3 水:符合JGJ 63的规定。 6.1.4 速凝剂:受检速凝剂。 6.2 密度、氮离子含量、总碱量、pH值、含固量 按照GB 8077进行。 6.3 细度

全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南通天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始记录 JC-4036-HP №: 砼设计强度等级施工工艺机械搅拌 要求坍落度(mm)使用部位 任务单编号样品状态符合(不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依据JGJ55-2011 环境条件℃ 试验日期年月日检测用主要设备一览表 名称规格型号量程准确 度 编号 使用状况 使用前使用后 搅拌机HJW-60 QT-07 正常(非正常) 正常(非正常) 振动台HCZT-1 QT-2 正常(非正常) 正常(非正常) 压力试验机TY A-2000D 0-2000kN ±1% FM-04 正常(非正常) 正常(非正常) 电子计价称ACS14LE 0-30kg FM-24 正常(非正常) 正常(非正常) 一.原材料 1:水泥:任务单编号品种等级复测强度(Mpa)(3天) 2:黄砂:任务单编号细度模数含泥量(%) 3:石子1:任务单编号级配含泥量(%) 石子2:任务单编号级配含泥量(%) 4:外加剂:品种产地减水率(%)掺量(%) 5:粉煤灰:级别超量系数取代水泥百分率(%) 6:矿粉:级别掺量 二.试验室配合比计算: 1、确定试配强度(Mpa):f cu。0=f cu。k+1.645σ 2、计算水胶比:W/C=αa×f ce /f cu。0 +αa×αb×f ce 3、单位用水量(kg): 4、单位水泥用量(kg): 5、选定砂率: 6、取单位容重: 7、计算粗细集料用量(kg):砂= ;石子1= ;石子2= 8、粉煤灰用量(kg): 9:外加剂掺量(kg): 三.试验室初步配合比 水胶比砂率水水泥黄砂石子1 石子2 粉煤灰外加剂 四.试配检验 1、试拌(0.025m3)用料量(kg):砂的含水率:%;石子的含水率:% 水水泥黄砂石子1 石子2 粉煤灰外加剂

砂检测原始记录

鲁JC/JL-01.0301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砂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设备名称震击式标准振筛机电子控温鼓风干燥箱 设备编号RZ022 RZ021 设备状态 检测依据JGJ52-2006 检测内容 堆积密度次数 容量筒质量 m1(kg) 容量筒与砂总 质量m2(kg) 容量筒容积 V(L) 堆积密度 ρL(kg/m3) 平均值 (kg/m3)1 2 颗粒级配公称粒径 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累计筛余 (%)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二次 5.00 mm 2.50 mm 1.25 mm 630μm 315μm 160μm 底 细度模数 (μf) μf1= μf2= 2 2f 1f f μ μ μ + = 含泥量(石粉含量)次数 试验前烘干质量m0 (g) 试验后烘干质量m1 (g) 含泥量(石粉含量) ωc(%) 平均值 (%)1 2 检测说明堆积密度1000 1 2? - = V m m L ρ含泥量% 100 1 0? - = m m m c ω 细度模数 () 1 1 6 5 4 3 2 100 5 β β β β β β β μ - - + + + + = f β1、β2、β3、β4、β5、β6—分别为公称直径5.00mm、2.50mm、1.25mm、630μm、315 μm、160μm方孔筛上的累计筛余。 校核:主检:

鲁JC/JL-01.0301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砂样品编号 样品状态规格型号 检测日期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设备名称电子控温鼓风干燥箱 设备编号RZ021 设备状态 检测依据JGJ52-2006 检测内容 紧密密度次 数 容量筒容 积V(L) 容量筒质量m1 (kg) 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m2 (kg) 紧密密度 ρc(kg/m3) 平均值 (kg/m 3)1 2 含水率次 数 容器质量 m1(g) 未烘干的试样与容 器的总质量m2(g) 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 总质量m3(g) 含水率 ωwc(%) 平均值 (%)1 2 泥块含量次 数 试验前干燥试样质量m1(g) 试验后干燥试样质量m2 (g) 泥块含量 ωc,L(%) 平均值 (%)1 2 表观密度次 数 试样烘干的 质量m0(g) 试样、水及容量瓶总 质量(吊篮在水中质 量)m1(g) 水及容量瓶总质 量(吊篮及试样在 水中质量)m2(g) 水温t (℃) 修正 系数 αt 表观密度 ρ (kg/m3) 平均值 (kg/m3)1 2 检测说明紧密密度1000 1 2? - = V m m c ρ含水率% 100 1 3 3 2? - - = m m m m wc ω 泥块含量% 100 1 2 1 , ? - = m m m L c ω表观密度% 100 2 1 0??? ? ? ? ? - - = t V V m α ρ 校核:主检:

商品混凝土应具备台账

商品混凝土企业应具备台帐 1、商品混凝土供需合同评审表 2、合同台帐 3、材料进场验收记录台帐 4、试验委托书 5、含水率检测记录台帐 6、委托检验台帐 7、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原始记录 8、水泥物理性能检测报告 9、普通混凝土用砂检测原始记录 10、普通混凝土用砂检测报告 11、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检测原始记录 1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检测报告 13、矿渣粉检测原始记录 14、矿渣粉检测报告 15、粉煤灰检测原始记录 16、粉煤灰检测报告 17、混凝土泵送剂检测原始记录 18、混凝土泵送剂检测报告 19、膨胀剂检测原始记录 20、膨胀剂检测报告 21、防水剂检测原始记录 22、防水剂检测报告 23、混凝土防冻剂检测原始记录 24、混凝土防冻剂检测报告 25、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检测原始记录 26、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27、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原始记录 28、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报告 29、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原始记录 30、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报告 31、温湿度记录表 32、商品混凝土生产任务通知单 33、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调整通知单 34、商品混凝土生产开盘鉴定记录 35、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检查记录 36、商品混凝土生产运行质量记录 37、商品混凝土生产、运送、交货质量检验记录 38、商品混凝土运输单 39、商品混凝土出厂检验台帐 40、合格证办理发放登记台帐 41、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42、不合格评审处置单 43、强度评定表 44、混凝土生产质量水平控制表 45、仪器设备一览表 46、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 47、设备档案卷内目录 48、设备基本信息表 49、仪器设备自校记录 50、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表 51、设备操作培训/考核记录 52、仪器设备维护计划记录 53、仪器设备维修记录 54、仪器设备停用、降级、报废申请书 55、回访混凝土强度回弹记录 2

配合比原始记录

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商品混凝土样品编号 强度等级稠度(mm或s)抗渗等级 抗冻等级其他要求拌合方法机械搅拌 成型方法捣棒人工捣实法检测日期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 设备名称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电液式压力试验机电子控温远红外鼓风干燥箱震击式标准振筛机 设备编号RZ039 RZ045 RZ021 RZ022 设备状态 检测依据JGJ55-2011 检测内容:混凝土配合比用原材料 材料名称水泥细骨料粗骨料1 粗骨料2 水掺合料1 掺合料2 外加剂1 外加剂2 其他 名称、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碎石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 厂家、产地烟台冀东寻山石猴子夏庄伟磊夏庄伟磊地下水唐山曹妃甸威海港域潍坊万山 规格、等级P·O 42.5 中砂16-31.5mm 5-10mm 地下水S95 Ⅱ级FDN-C 样品状态 样品数量 主要技术指标实测结果28 天 抗压 强度 MPa 细 度 模 数 颗 粒 级 配 含 泥 量 含 泥 量 检测说明试验用料均干燥状态。 校核:主检:

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商品混凝土样品编号 强度等级稠度(mm或s)抗渗等级 抗冻等级其他要求拌合方法机械搅拌 成型方法捣棒人工捣实法检测日期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 检测依据JGJ55-2011 检测内容:混凝土配制强度确定及配合比计算(质量法) 计算项目计算结果计算说明 配制强度f cu,0 ≥f cu,k ﹢1.645σ= <C60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取设计强度等级值);σ—混 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可计算或查表取得。 f cu,0 ≥1.15f cu,k= ≥C60 水胶比粗骨料品种:αa= αb= f ce=γ c f ce,g,式中:γf、γs—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影响系数,可查表取得, f ce—水泥28d抗压强度 (MPa) ,可实测或计算取得。 f b=γfγs f ce= W/B﹦ 用水量m w0= 干硬性或塑性混凝土混凝土用水量(㎏/m3),按表选取或通过试验确定。m w0=m w0′(1-β)= β= 流动性或大流动性混凝土用水量(㎏/m3),可计算确定,β—外加剂的减水 率(%)。 胶凝材料和外加剂用量m b0= m f0= m f= m f0—矿物掺合料用量(㎏/m3),βf—矿物掺合料掺量(%),m c0—水泥用量(㎏ /m3)。 m a0= m wE= m c0= m a0—外加剂用量(㎏/m3),m wE—膨胀剂用量(㎏/m3),m f—粉煤灰用量(㎏ /m3)。 粗细骨料用量βS= m cp= m S0﹦m g0﹦混凝土拌合物假定质量m cp(㎏/m3):m cp=m f0+m c0 +m g0+m s0+m W0 混凝土计算配合比 材料名称水泥细骨料粗骨料1 粗骨料2 水掺合料1 掺合料2 外加剂1 外加剂2 其他材料用量(kg/ m3) 重量配合比 检测说明计算公式:() b b a cu b a f f f B W α α α + ? = 0, /; B W m m w b/ ? =;% 100 0? + = s g s s m m m β。式中:αa、αb—回归系数,f b—胶凝材料28d 抗压强度(MPa),可实测或计算;m w0—混凝土用水量(㎏/m3),m w0′—未掺外加剂时推定的满足坍落度实际要求的混凝土用水量(㎏/m3),m b0—胶凝材料用量(㎏/m3);βS—砂率(%),m s0—细骨料用量(㎏/m3),m g0—粗骨料用量(㎏/m3)。

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范文.doc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始记录 ( 一) 共 3 页第 1 页 配比名称 抗渗混凝土(泵送) 委托编号 HP0700001 (设计、施工要求 ) C30 及 P6,坍落度 100 ~ 120mm 样品编号 HP0701001 试验环境条件 温度 20± 5℃ 湿度> 50%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施工方法 机械振捣 收样日期 2007.01.06 检测依据 JGJ55-2000 试配日期 2007.01.08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材料情况 配合比 计算式 山东水泥厂 泰安 中砂 济南 碎石 省建科院 省建科院 P.O32.5R μ x=2.7 符合 5 ~ 25mm NC - 4 泵送剂 PNC 膨胀剂 安定性合格 含泥量 0.5% 含泥量 0.5% 液状 饮用水 粉状 预测强度合格 泥块含量 0.3% 泥块含量 0.3% 掺量 2.5% 掺量 8% 针片状 0.7% 1 、计算配制强度 f cu , o =f cu , k +1.645σ= 30.0+ 1.645× 4.0=36.6 (MPa) 2 、确定水泥 28d 抗压强度实测值 f ce = 32.5×1.10 ≈ 36 (MPa) 3 、计算水灰比 W/C= a . f ce /(f cu , o + a . b f ce )=0.46× 36/(36.6+0.07 × 0.46×36)=0.44 4 、确定用水量 m wa =180(kg/m 3 ) 5 、计算水泥用量 m c1 =180/ 0.44=409( kg/m 3) 6 、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 f = 15%,超量系数 K =1.3 mf =409 ×15%× 1.3= 80( kg/m 3) 7 、计算膨胀剂用量 m p =409(1-15%)×8.0%= 28( kg/m 3 ); 8 、计算外加剂用量 m j =[409(1-15%)+409×15%× 1.3] × 2.5%= 11( kg/m 3 ) 9 、实际水泥用量 m co1 =409(1-15%)×( 1- 8%)= 320 ( kg/m 3 ) 10、确定砂率β s=35% 2420 kg/m3 得: mg=1171 ( kg/m 3 ) 11、假定混凝土的重量 ms=631-(409×15%× 1.3/ 2.2-409×15%/ 3.1)× 2.6=588( kg/m 3) 黃台电厂 Ⅱ级 试件尺寸 100×100 × 100 ( mm ) 试配体积 25L/35 L 试配方法 机械搅拌、振实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计 算 每 m 3 砼材料用量 (kg) 320 588 1171 11 180 28 80 配合比 重量配合比 1 1.84 3.66 0.03 0.56 0.09 0.25 试配重量 (kg) 8.00 14.70 29.28 0.28 4.50 0.70 2.00 坍落度 105 mm 保水性 良好 拌合物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 kg/m 3 性 能 / / / / 调整情况 不需调整(若调整,写明如何调整?调整后拌合物性能?) 备 注:此计算配合比可作为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若经调整,写明调整后配合比) 主要设备 搅拌机 振动台 / / / 名称、型号 设备编号 SB/H-01 SB/H-02 设备状态 正常 正常 校核: 主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