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针对计算机软件的专利发明审查应当做出的三点修改(一)

我国针对计算机软件的专利发明审查应当做出的三点修改(一)
我国针对计算机软件的专利发明审查应当做出的三点修改(一)

我国针对计算机软件的专利发明审查应当做出的三点修改(一)

摘要:美、日、欧等都制定了计算机软件发明专利的立法,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2年10月也展开了“计算机软件发明专利保护”课题的研究,软件的专利立法势在必行,先期修改《专利审查指南》是当务之急,由于我国与欧盟有相似的法律传统,为了适应软件专利审查需要,认为应当借鉴欧盟软件专利立法的经验,对专利审查指南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审查部分做出三点修改,扩大授权范围,明确授权标准,缩短相关期限。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专利发明,专利审查,专利“三性”

目前发达国家对计算机软件专利性的讨论已经进入第二层面,主要是对软件专利审查如何制定符合自己国情的科学标准。遗憾的是我国对计算机软件专利性的探讨还处在第一层面或者说还没有进入第一层面,至今还没有看到法学界掀起讨论软件是否需要专利性问题的热潮。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信息时代的国际软件竞争将把中国抛弃。由于我国与欧盟一些国家有相似的法律传统,因此,笔者在考证欧盟计算机软件专利性发展进程2](P60)基础上,提出在正式软件专利性立法之前,先行对我国现行《专利审查指南》做出三点修改。第一、扩大软件专利审查的范围,删除计算机程序不授予专利发明的规定。现有的《专利审查指南》指出:“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是指为解决发明提出的问题,全部或部分以计算机程序处理流程为基础的解决方案”3].这仅仅对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作出了界定,没有明确提出软件的法律定

义和软件发明的定义,建议对软件发明的定义作出明确的界定,以便于划清授予专利的软件和非授予专利的软件之间的界限。欧盟颁布的《计算机执行的发明可专利性的指令》4]指出:“计算机执行的发明”是指任何利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任何其他程序处理设备创造的发明,或者具有绝对新颖性等特征,整体或者部分通过计算机程序或者计算机创造的任何发明“。欧盟的定义没有排除任何软件的专利性,只要可以通过软件处理设备执行,具有专利”三性“的标准就可以授予专利权。结合欧盟的规定,笔者认为,可以对软件作出这样的法律界定:软件是指,为完成某种可以应用的功能而由一系列程序包括文档有机组成的整体。软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系统软件、行业软件、工具软件、文字处理软件等等。并非所有的软件都可以授予专利权,只有具有技术性,可以工业应用的软件才能授予专利权。因此,软件专利发明是指可以硬件执行的由程序组成的有机整体,能工业应用,满足一定的功能,具有技术性,新颖性的发明。其次,专利授予软件类型的客体在软件授予专利权的前提下也应当拓展。现行的《专利审查指南》指出5],如果发明专利申请只涉及计算机程序本身或者是仅仅记录在载体(例如磁带、磁盘、光盘、磁光盘、ROM、PROM、VCD、DVD 或者其他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就其程序本身而言,不论它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当一件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利用了技术手段,能够产生技术效果时,表明该专利申请属于可给予专利保护的客体。

但是这也只是说涉及,而不是单纯的软件申请。只有和硬件或者工程结合起来的软件才有可能授予专利权,说到底,软件不是是否授予专利性的考虑因素,只要申请授予专利的客体满足“三性”要求,就可以授予专利权,而不论这样的技术是否包含了软件的成分在其中,但是单纯的软件申请不能被授予专利权。严格说来,我国的《专利审查指南》并没有把软件作为专利申请的客体。在当前各国扩大专利授权客体的大背景下,很有必要扩充我国的《专利审查指南》的范围。欧盟对计算机软件相关发明6]的范围界定为,属于一个技术领域内与计算机相关的发明都不应当排除到可专利的范围之外。与计算机相关的发明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对于硬件,传统的专利法已经给予了充分的保护,指令主要提供对软件的专利保护,而不涉及到硬件的问题。他们认为7](P7)仅仅逻辑算法的存在不能构成区分专利和非专利主体的一个标准,算法也可以构成与计算机相关发明的基础,也可以构成通常的机器(机械的,电子的等等),或者由机器执行的程序基础。唯一不同的是,计算机程序由与计算机直接相关的设备来完成,而普通的机器由各个零部件来完成。因此不应当把计算机软件和其他机械的发明区别对待。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欧盟的做法,以改往常传统保守的观点,把保护的范围扩大到单纯的软件申请专利的问题。因为很多具有技术性和新颖性的软件在工业应用和商业经营中与具体的工业工艺结合起来起到了技术革新和提高生产力的效果,这符合专利法保护的目的和宗旨,因此对此加以保护不但维护了软件权利人的利益,

也更好地鼓励技术工业应用和推广,以刺激软件权人的投资,推动整个软件工业的发展。最后,对什么样的软件授予专利的问题,应当根据软件发明申请审查标准来确定。第二、对传统的“三性”做适当的调整,制定恰当地适用于软件专利审查的标准。在软件专利申请审查标准问题上,欧盟《计算机执行的发明可专利性的指令》8]第三条规定,成员国应当确保一项与计算机相关的发明属于一个技术的领域。第四条指出了授予专利的实质条件,其规定:可专利保护的条件①各成员国应明确规定与计算机相关的发明只要具有工业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就应当授予专利。②各成员国应明确规定具有创造性的条件之一是所申请的软件发明必须做出了技术贡献。③对技术贡献的评价应当考虑:将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作为一个整体,其中可以包括技术的与非技术的特征,以此来比较与现有技术之间的差别。第五条指出权利要求的类型可以是一种产品,如编程了的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其它装置,或是一种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类似装置借助软件执行的方法。笔者认为,欧盟指令第三条是TRIPS协议27(1)的具体体现,根据此条款的内容,专利应当授予一切技术领域内的发明,如果申请的产品或者程序(工艺流程)具有新颖性、涉及发明的过程、可以工业应用。与计算机相关的发明虽然属于一个技术的领域,但是没有提及任何物资环境的纯粹逻辑算法不能满足计算机相关发明的界定,也没有落在技术领域范围之内,当然也不能授予专利权。第四条提及的授予专利权的实质审查条件可以理解为:第一项要求成员国有义务保护作为任

何计算机执行的相关发明,只要所申请的发明满足欧洲专利公约52(1)规定的基本的新颖性、发明性、工业应用的要求。第二项要求与计算机相关的发明,必须做出技术性贡献。这个技术领域内的贡献对于该技术领域内的一般熟练工人必须是非显而易见的。如果计算机执行的相关发明对先前技术的贡献没有技术性特征将被认为缺乏实质性进步,即使其对先前技术的贡献是非显而易见的。当评价“创造性进步”的时候,关于技术状态应当包括的内容和熟练工人的知识的问题必须根据评价创造性的一般标准来确定(这个一般性标准可以在欧洲专利公约中找到)。第三项提供了在决定技术性贡献中,发明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价,这与欧洲专利局审理的专利申请采取的措施是一致的。按照此规定,假如发明的一个部分落在欧洲专利公约52(2)规定的非专利的客体上,如果存在非显而易见的技术贡献,或许仍然可以授予专利权。如果缺乏技术贡献,比如对技术的贡献整体上都是非技术性的,那么这种贡献是一种纯粹的商业方法,不是专利权的客体。第五条提及的申请形式表明,欧盟指令不仅对与硬件装置结合起来的软件授予专利,而且对单纯的软件也可以授予专利权,只要其符合第四条规定的审查的实质条件。比照欧盟的规定,笔者认为,我国建立的软件专利的审查标准不应当偏离原来的审查标准,应当保持立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现行的《专利审查指南》指出,申请发明的专利必须具有新颖性,这是授予专利权的第一必要条件,如果申请的发明已经存在就没有必要授予专利,其中的新颖性应当根据审查指南的界定来判断。这种新颖

性不仅是指对于所有现存的技术具有新颖性,而且对于所有以其他形式表现的技术也具有新颖性。对于软件的专利性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应当与以前所有的技术和申请相比较,如果这样的技术已经存在就不应当授予专利,不能因为原来存在的技术,经过软件化和程序化,就可以获得专利权,这样不仅浪费了专利资源,而且与专利制度本身的宗旨也是向背的。比如,影像、视听、动画、电子图书等等软件,不能因为其通过软件的形式体现出来,就意味着可以授予专利权,因为这些内容本来就不是专利法考虑的对象,其仍然属于著作权法包括的范畴。其次,所申请的软件发明必须具有发明创造性,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而且对所属技术领域的熟练技术人员来说,是非显而易见的。如果发明是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可以得到的,则该发明是非显而易见的,也就不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关于技术性的问题,欧盟专利审查员一般根据三点确定

最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的区别和联系在何处? 信息定义之一:信息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客观实体、现象、关系进行描述的数据。 信息定义之二: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并对实体的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 与数据的区别和联系: 数据定义: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实体或事物的属性值,即指人们听到的事实和看到的景象。 我们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即得到人们需要的信息。 信息和数据的关系可以归结为: 1.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 2.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 3.信息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1.2信息有哪些基本属性? z信息的基本属性有: 1.事实性。 2.等级性。 3.可压缩性。 4.可扩散性。 5.可传输性。 6.共享性。 7.增值性和再生性。 8.转换性。 1.3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计算机最主要的特点是: 1.高速自动的操作功能。 2.具有记忆的能力。 3.可以进行各种逻辑判断。 4.精确高速的计算能力。 1.5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哪几部分? 目前最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学说认为由五部分组成: 1.人员 2.数据 3.设备 4.程序 5.规程 1.6什么是计算机硬件?什么是计算机软件? 硬件:泛指实际存在的物理设备,包括计算机本身及其外围设备。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机、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微机的系统总线。 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方法、规则的文档以及在计算机上运行它时所必须的数据。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8 软件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它与硬件的关系如何? 第一阶段:高级语言阶段 特点:这一时期,编译技术代表了整个软件技术,软件工作者追求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和实现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方面表现能力强的高级语言。但在这一时期内,编译系统主要是靠手工编制,自动化程度很低。 硬件关系:此时期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仅能用机器指令来编制可运行的程序。

发明专利写作技巧

发明专利撰写技巧 (20-1)“发明的背景”:应简明扼要地一一概述以下方面: 1.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及主要用途。 2.国内外已有哪些与本发明技术内容类同或用于与本发明相同目的的相关技术。对于设备发明应附结构图;方法发明应附成份范围,工艺流程;物质发明应附组份、结构式及获得该物质的手段;新用途发明应写明原有用途。 3.指出已有相关先进技术存在的缺点或尚待解决的问题。 4.本发明采用了哪些创造性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国内外已有、类同或相关技术中尚未解决的哪些问题。 (20一2)“发明详细内容”:在发明详细内容中,应对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完整、准确、详细、具体的叙述,并应给出实施本技术方案的步骤及必不可少的技术条件。发明详细内容是审查、考核本发明是否符合授奖条件的根本依据,因此凡涉及本发明实质内容的说明、论证及实验结果等,均应直接引入本文,一般应不采用“见**附件”的表达形式。发明内容应与发明权项相一致,凡需要保密的内容,必须在有关文字下方标以横线示出。 按照发明内容的不同类型,对填写"发明的详细内容"的概括要求是: 1.设备发明。设备包括机组、机器、器械、仪器仪表、工具、零部件等。设备作为发明对象,发明内容的基本写法是按结构描述其特点,一般要写四点:①按结构图(装配图、剖面图)从静态到动态作总的描述,静态用以说明构成发明的组成部分,动态用以说明动作程序;②画出关键部件深入描述,包括特殊加工工艺、特殊材料、特殊调试技术等;③列出性能指标;④构成发明权项的其他内容。所有机械图均不注尺寸,但应按比例绘制并标出图序,注上零部件的名称。 2.方法发明。包括设计方法,施工、加工方法,侧量方法,控制方法,运输方法,安装方法,采掘方法,探矿方法,诊断、医疗方法,育种、栽培方法,养殖驯化方法等。方法作为发明对象,发明内容的基本写法是按动作顺序及现实的条件描述其特点,一般要写四点:①基本原理,已知的原理只需写明采用了什么原理,新的原理要列出结论性的公式(不要写推导过程),并注明公式中各种符号的物理含义;②说明动作顺序,如工艺流程、安装步骤等;③实现的条件,如工艺条件、使用的原料等;④完成动作所用的设备。对于构成发明权项的特殊设备,还应参照设备发明的写法,进一步详细描述其特征。 3.物质发明。物质可分为由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和用非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两类。 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包括所有的化合物。其发明内容的基本写法是按每种元素的原子量、化学键和它们的分布状况以及获得该物质的方法为特征描述。一般要写四点:①组成成份,包括各元素的名称、特性、配比及结构式;②合成方法,包括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含量佳参数);③物化性能;④列举1-2个完成本发明的实例(含量佳条件)。 用非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包括所有混含物,如合金、玻璃、陶瓷、涂料等。其发明内容的基本写法是按组成的元素和获得该物质的方法为特征描述。一般要写五点。①组成成份,包括各元素的名称、特点、形态、性能及配比(重量百分比),关键成份的机理;②合成工艺,包括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含量佳参数);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后题答案

数据结构习题答案 第一节概论 一、选择题 1.要求同一逻辑结构的所有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这意味着( )。 A.数据元素具有同一的特点 *B.不仅数据元素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要相同,而且对应数据项的类型要一致 C.每个数据元素都一样 D.数据元素所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要相等 2.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 (1) )以及它们之间的( (2) )和运算的学科。 (1) A.操作对象 B.计算方法 *C.物理存储D.数据映像 (2) A.结构 *B.关系 C.运算 D.算法3.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D,R),其中D是( (1) )的有限集合,R是D上( (2) )的有限集合。 (1) A.算法 *B.数据元素 C.数据操作D.逻辑结构 (2)A.操作 B.映像 C.存储 *D.关系4.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部结构和外部结构5.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 B.顺序存取 C.索引存取 D.Hash 存取 6.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7.计算机算法指的是( (1) ),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 (2) )等五个特征。 (1) A.计算方法 B.排序方法 *C.解决某一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调度方法 (2) A.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8.线性表若采用链表存储结构,要求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 A.必须是连续的 B.部分必须是连续的 C.一定是不连续的 *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9.在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线性表的线性存储结构优于链式存储结构*B.二维数组是它的每个数据元素为一个线性表的线性表 C.栈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先出 D.队列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后出 10.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以下四类基本的逻辑结构反映了四类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专利权人的权利包括哪些

专利权人的权利包括哪些 发明专利是国家对申请的专利人的一种奖励政策,有利于人们进行发明专利。作为专利权人,有自己专有的权利,可对专利进行转让。那么专利权人的权利包括哪些呢?下面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利权人的权利 1、独占实施权 独占实施权包括两方面: (1)专利权人自己实施其专利的权利,即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产品依法享有的进行制造、使用、销售、允许销售的专有权利,或者专利权人对其专利方法依法享有的专有使用权以及对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专有使用权和销售权; (2)专利权人禁止他人实施其专利的特权。除专利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其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允许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允许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人有权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其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2、转让权 是指专利权人将其获得的专利所有权转让给他人的权利。转让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

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3、许可实施权 许可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通过实施许可合同的方式,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并收取专利使用费的权利。 4、标记权 标记权即专利权人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 5、请求保护权 请求保护权是专利权人认为其专利权受到侵犯时,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请求专利管理部门处理以保护其专利权的权利。保护专利权是专利制度的核心,他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实施其专利,侵犯专利权并引起纠纷的,专利权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6、放弃权 专利权人可以在专利权保护期限届满前的任何时候,以书面形式声明或以不缴纳年费的方式自动放弃其专利权。专利法规定:“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专利权人提出放弃专利权声明后,一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和公告,其

发明专利的“发明”包括哪些

发明专利的“发明”包括哪些 我国专利法规定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其中发明专利是最主要的一种。发现是不能获得专利的。那么对于发明专利的“发明”包括哪些呢? 发明不同于发现。发现是揭示自然界已经存在的但尚未被人们所认识的自然规律和本质。而发明创造则是运用自然规律或本质去解决具体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只有发明才能获得专利。 这里还应当指出的是,专利法中所指的发明仅仅是一项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技术方案,尽管这种技术方案的构思,在获得专利权时,有的还没有经过实践证明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制造成某种具体的物品,所以这是一种无形的知识财产。但也不能将这种技术方案的构思与那些只是单纯地提出技术名称和设想,或者仅仅表示一种愿望,而究竟如何实现,无明确的具体办法,也不具备将来有实现的可能性的愿望相提并论。显然,后者是不能成为专利法中所称的发明的。 二、专利法所称的发明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两大类。 对于某些技术领域的发明,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原子核变换方法取得的物质等都不授予专利权。计算机软件的发明,则要视其是否属于单纯的计算机软件或能够与硬件相结合的专用软件,并加以区别对待,后者是可以申请专利保护的。随着审查标准的变化,当前,

单纯的计算机软件也可以单独申请专利了,不再必须与硬件结合了。至于涉及微生物的发明也是可以申请发明专利的。但要按期提交微生物保藏证明。 三、发明专利的“发明”具体如下: 1、产品发明 (包括物质发明)是人们通过研究开发出来的关于各种新产品、新材料、新物质等的技术方案。专利法上的产品,可以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一个设备或仪器中的零部件。其主要内容包括:制造品,如机器、设备以及各种用品材料,如化学物质、组合物等具有新用途的产品。 2、方法发明 是指人们为制造产品或解决某个技术课题而研究开发出来的操作方法,制造方法以及工艺流程等技术方案。方法可以是由一系列步骤构成的一个完整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步骤,它主要包括:制造方法,即制造特定产品的方法;以及其他方法,如测量方法、分析方法、通信方法等;产品的新用途。 3、哪些发明创造可以申请发明专利 一般说来,在进行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因其技术水平较高,都应申请发明专利。例如,对激光技术的应用进行开发研究,将激光全息或光栅光刘瘸蚀方法用于台成皮革制造,而研制出一种全息光栅合成皮革。那么,无论是这种皮革本身还是其制造方法均应申请发明专利。再例如:用生化技术的方法研制出的药品,该药品和制造该药品的

专利权人类型有哪些

专利权人指的是拥有这份专利的权利的所有人及持有人,请注意,这里的人可以是单位。下面来看看专利权人的类型详解。 专利权人与专利申请权人具有一致性,专利申请权是产生专利权的基础,专利申请权人提出的专利申请获得批准后,该专利申请权人就成为专利权人。 但是专利发明人不一定是专利权人,因为这里牵扯到一个职务发明的问题,职务发明的专利权属于单位,当然如果之前有约定,从其约定。 专利申请人可以是单位或是个人,但发明人只能是个人不能是单位,单位的发明具体一定是落在个人身上,在申请专利的时候,发明人可以填写多人、专利申请人也可以填写多个单位或多个个人或是单位跟个人共写,专利授权后,在专利权的分配上就是所有专利权人共有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享有下列权利: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专利权人的类型有哪些? 专利权人包括三种类型: ①发明人、设计人所在单位。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②发明人、设计人。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完成的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有。 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其他从事辅助工作的人,不应当被认为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③共同发明人、设计。 由两个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协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称为共同发明创造,完成此项发明创造的人称为共同发明人或共同设计人。除另有协议外,共同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共同发明人,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共同发明人共有。 一个单位接受其他单位委托的研究、设计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的单位,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申请的单位所有或者持有。 以上就是专利权人类型的介绍,汇桔网提供专利检索与评估、费减指导、专利撰写、申请递交申报、答复审查员、证书送达、年费缴费监控提醒等全面的专利申请服务项内容。选择汇桔专业服务,省心有效地成功申请专利。

发明专利的种类有哪些

发明专利的种类有哪些 【为您推荐】洪洞县律师武冈市律师吴江市律师新津县律师恩施市律师新会区律师宿城区律师 专利的分类主要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发明型专利,一种是实用性专利,他们之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包含的类型也是不同的。那么,发明专利的种类有哪些呢?我们如何进行区分呢?下面,小编会为大家带来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介绍。 发明专利的种类有哪些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发明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如根据发明完成的状况,可分为已完成的发明和未完成的发明。未完成的发明,因不具备专利法要求的实用性,在各国专利法中都不授予其专利。根据完成发明的人数,可将发明分为独立发明和共同发明。根据发明人的国籍划分,可分为本国发明和外国发明。但发明专利申请人的权利基本是相同的。根据发明的权利归属划分,可分为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根据发明间的依赖或制约关系划分,可分为基本发明和改良发明。在专利法上最常见的、也是最基本的分类,是将发明划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我国《专利法》将发明专利划分为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和改进发明三类。 (一)产品发明 产品发明,是指通过人们的智力活动创造出各种前所未有的新产品。需说明的是,各国专利法对产品发明的保护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并非所有产品的发明都能取得专利权,如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共利益的产品发明,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等,均不能获得发明专利。专利法上的产品可以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一台设备或机器中的零部件。产品的发明,又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制造品的发明摇如各种机器、设备、装置和各种用具等。 2、物质的发明摇如化学物质、药品、食品等。 3、材料的发明摇如玻璃、陶瓷、人造金刚石、人工合成胰岛素等。 4、产品新用途的发明摇这是在不改变物品固有的性质和状态下,揭示出该物品前所未有的用途和功能。如发现木炭可以用以制造火药。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发现了一种完全处于自然状态下,未经过任何人工加工、创制的前所未有的新物品,则不是产品的发明,而属于科学发现。 (二)方法发明 方法发明,是指将一种物品或者物质改变成另一种状态或另一种物品或物质所采取的步骤或技术手段的发明。方法发明的保护始于员怨世纪中叶,但目前世界各国对方法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试题答案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试题 1.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相比优点是 CD 。 A. 所有的操作算法实现简单 B. 便于随机存取 C. 便于插入和删除 D. 便于利用零散的存储器空间 2.线性表是具有n 个 C 的有限序列。 A. 表元素 B. 字符 C. 数据元素 D. 数据项 E. 信息项 3.若长度为n 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其第I 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C 。(1≤I ≤n+1) A. O(0) B. O(1) C. O(n) D. O(n 2 ) 4.设A 是一个线性表(a 1,a 2,…,a n ),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则在等概率的前提下,平均每插入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B ,平均每删除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A ;若元素插在a i 与a i+1之间(0≤I ≤n-1)的概率为 ) 1() (2+-n n i n ,则平均每插入一个 元素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C ; A. 21 -n B. 2n C. 3 12+n D. 4 13+n 5.下列函数中,按它们在∞→n 时的无穷大阶数,最大的是 D 。 A. log n B. nlog n C. 2n/2 D. n!

6.将下图所示的s所指结点加到p所指的结点之后,其语句应为: D 。 A. s->next=p+1; p->next=s; B. (*p).next=s; (*s).next=(*p).next; C. s->next=p->next; p->next=s->next; D. s->next=p->next; p->next=s; 7.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为一个有序表时,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 。 A. n B. 2n-1 C. n-1 D. 2n 8.下面的程序段是合并两个无头结点链表(ha和 hb)为一个无头结点链表ha的过程,作为参数的两个链表都是按结点的data域由大到小链接的。合并后新链表的结点仍按此方式链接。请填写下述空框,使程序能正确运行。 1. #define NULL 0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 linklisttype; void combine(linklisttype *ha, linklisttype *hb){ linklisttype *h, *p; h = (linklisttype *)malloc(sizeof(linklisttype)); h->next = NULL; p = h;

知识产权包括哪些权利

知识产权包括哪些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指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着作权(版权)。 1、专利权 1)专利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2)根据我国专利法,发明创造有三种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对该项发明创造拥有独占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 4)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5)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2、商标权 1)商标权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 2)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 3)我国商标权的获得必须履行商标注册程序,而且实行申请在先原则。4)商标是产业活动中的一种识别标志,所以商标权的作用主要在于维护产

业活动中的秩序,与专利权的作用主要在于促进产业的发展不同。 3、着作权(版权) 着作权用在广义时,包括(狭义的)着作权、着作邻接权、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等,属于着作权法规定的范围。 这是着作权人对着作物(作品)独占利用的排他的权利。 狭义的着作权又分为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着作权法第10条)。 着作权分为着作人身权和着作财产权。着作权与专利权、商标权有时有交叉情形,这是知识产权的一个特点。 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2)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3)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5)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6)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7)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8)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9)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10)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

专利发明人最多几个

发明专利是国家为鼓励专利的发明创造者的积极性而采取的措施。专利是保护着独特、新颖的有效信息,对人们来说有很重要的用途。专利有发明人,那么专利发明人最多几个呢?下面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发明人、设计人人数没有限制。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中均没有对发明人、设计人的人数进行限制。但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规定: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外观设计专利 我国《专利法》第二条第四款对外观设计的定义是:“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并在《专利法》第二十三条对其授权条件进行了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相对于以前的专利法,最新修改的专利法对外观设计的要求提高了。 外观设计与发明、实用新型有着明显的区别,外观设计注重的是设计人对一项产品的外观所做出的富于艺术性、具有美感的创造,但这种具有艺术性的创造,不是单纯的工艺品,

它必须具有能够为产业上所应用的实用性。外观设计专利实质上是保护美术思想的,而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是技术思想;虽然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与产品的形状有关,但两者的目的却不相同,前者的目的在于使产品形状产生美感,而后者的目的在于使具有形态的产品能够解决某一技术问题。例如一把雨伞,若它的形状、图案、色彩相当美观,那么应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如果雨伞的伞柄、伞骨、伞头结构设计精简合理,可以节省材料又有耐用的功能,那么应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对象,是产品的装饰性或艺术性外表设计,这种设计可以是平面图案,也可以是立体造型,更常见的是这二者的结合,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主要条件是新颖性。 专利可以分为实用新性专利、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中均没有对发明人的人数进行限制,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汇桔网有着全国各地资源商家,拥有大量知识产权专利网信息,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分层次、一站式的创新创业服务,本文介绍的专利发明人最多几个,希望可以帮助您了解专利的相关知识,如果有进一步的需要可以移步汇桔网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ea5623536.html,/ 哦!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作业

第二章数据结构概述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C )。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A )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B.顺序存取C.索引存取D.Hash存取 3.计算机算法指的是( C ),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 B )等五个特征。 (1) A.计算方法B.排序方法C.解决某一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D.调度方法 (2) A.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4.线性表若采用链表存储结构,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D )。 A.必须是连续的B.部分必须是连续的C.一定是不连续的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5.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以下四类基本的逻辑结构反映了四类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A )。 A.集合中任何两个结点之间都有逻辑关系但组织形式松散B.线性结构中结点按逻辑关系依次排列形成一条“锁链”C.树形结构具有分支、层次特性,其形态有点像自然界中的树D.图状结构中的各个结点按逻辑关系互相缠绕,任何两个结点都可以邻接 二、判断题 ×1.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2.数据结构是带有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3.数据结构、数据元素、数据项在计算机中的映像分别称为存储结构、结点、数据域。 ×4.数据项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5.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用户按使用需要建立的。 √6.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数据在计算机中实际的存储形式。 ×7.算法和程序没有区别,所以在数据结构中二者是通用的。 三、填空题 1.所谓数据的逻辑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之间的____逻辑关系_____。 2,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______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对数据施加的操作_。3.数据的逻辑结构包括__集合结构___、_____线性结构___、____树型结构_____和__图状结构_____四种类型。 4.在线性结构中,开始结点_____没有______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_____一个______个前驱结点。 5.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是__可行性___、___确定性___、___有穷性___、___输入__、___输出__。 6.下列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_O(n)____。 for (i=1;i<=n;i++) A[i,i]=0; 7.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的_____物理______实现。

发明专利撰写实例(DOC)

说明书摘要 100004 1 2010.2 发明名称 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该无线充电线圈包括对称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层、发射端支撑层、发射端磁介质层和发射端磁屏蔽层。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层、接收端支撑层、接收端磁介质层和接收端磁屏蔽层。本线圈用于无线充电时,发射端和接收端的磁场耦合程度较高,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品质因数较低,提高了电能传输的效率,适用于大功率无线充电,同时该线圈结构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磁场辐射。 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可以用于无线充电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端,包括发射线圈层、发射端支撑层、发射端磁介质层和发射端磁屏蔽层,发射线圈层、发射端支撑层、发射端磁介质层和发射端磁屏蔽层从上到下依次固结。 接收端,包括接收线圈层、接收端支撑层、接收端磁介质层和接收端磁屏蔽层,接收线圈层、接收端支撑层、接收端磁介质层和接收端磁屏蔽层从上到下依次固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结构关于与所述发射线圈层和所述接受线圈层距离相等的面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线圈和所述接收端线圈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双矩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磁介质层和所述接收端磁介质层由功率铁氧体组成,所述功率铁氧体呈长方体。所述功率铁氧体长度方向与所述双矩形结构的短边方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极性无线充电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铁氧体沿着双矩形结构的长边方向等间距排列。

专利权不仅是专有权,更是排他权(专利知识讲座8)韩晓春

专利知识系列讲座 韩晓春 8、专利权不仅是专有权,更是排他权 通常人们在概括知识产权的特性时,大多概括为知识产权具有无形性、时间性、地域性和专有性(垄断性)这四个特点。但如果从专利权的角度考虑,将“专有性”或“垄断性”限定为“排他性”则更为准确。“专有性”意味着权利人可以独占使用自己的权利。但在专利制度中,有时具有某项专利权的人对自己的专利权并没有独占使用的权利。如从属专利的专利权人要想实施自己的专利,必须取得原专利权人的同意。否则,实施自己的专利也构成对原专利权的侵权。所谓从属专利,是指在后专利权包含了在先专利权所有必要技术特征,同时又增添了新的特征,而该新的特征亦具有创造性的贡献。还有,如果在先一项专利技术尚在有效期内,在后申请人利用在先专利作出了具有专利性的新的发明,则在后发明被授予专利权后,在后权利人实施自己的专利仍要经在先权利人的许可。比如原专利权人的发明是一种可以用阳光进行充电的微型电池,在后专利权人采用该电池技术发明了利用阳光透过表盘给手表中的电池进行充电的技术。在后发明被授予专利权后,在后专利权人要想生产利用阳光充电的手表,就要经在先专利权人同意,否则仍会构成对在先权利人的侵权。我国专利法中规定了从属专利的强制实施许可制度,也是建立在这种逻辑之上的。但反过来讲,虽然在后权利人未经在先权利人同意,自己不能实施自己的专利。但如果任何第三人没有经在后权利人的同意而生产利用阳光进行充电的专利手表,在后权利人仍有权指控其侵权。因此,在理解专利权的“专有性”时,表述为“排他性”更为准确。如美国在1952年以前的专利法中,将专利权的权利解读为“专有权”,但1952年修订的专利法第154条的措辞从“专有权”(exclusive right)改为“排他权”(right to exclude),显然是考虑到上述因素才作出的修改(注)。 注:参见美国专利法第154条。参见和育东著《美国专利侵权救济》一书第3页,法律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查阅讲座全文请搜索“专利知识讲座韩晓春”)

发明专利的定义是什么

发明专利的定义是什么 是指前所未有、独创、新颖和实用的专利技术或方法。 发明分为方法发明和产品发明,发现及抽象的非发明;发明专利在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及外观专利三种专利类型中的技术含量及价值是最高的,因此发明专利的保护期是最长的(保20年,也因为发明专利的研究试验是最辛苦的,投入也是最高的) 发明是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对象之一。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所谓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我们从发明的概念可以看出,它必须是一种能够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技术方案。而对于客观存在的自然定律的发现、抽象的智力活动规则的归纳和提炼等都不能算是发明。比如科学家发现的天体运行的定律、数学家陈景润发现和证明的哥德巴赫猜想、新制定的体育比赛规则或者新的智力游戏规则等等都不能申请专利,因为它们不是技术方案。从发明的概念我们还可以看出,发明专利包括产品专利和方法专利,或者说,可以把发明分为两大类: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 (1)产品发明 产品发明,是指用发明人所提供的解决特定问题的技术方案直接生产的产品,如电灯、电话、机器、设备、仪器仪表、新的合金物质等发明。没有经过人力的加工、属于自然状态的物质不是产品发明,如天然宝石、矿物质等。产品发明取得专利权后,称为产品专利,

(2)方法发明 方法发明,是指为制造产品或者解决某个技术问题而创造的操作方法和技术过程。此处的“方法”,可以是化学方法、机械方法、通讯方法以及工艺规定的顺序所描述的方法。比如造纸方法、炼钢方法、印刷方法、通讯方法等。方法发明取得专利权后,称为方法专利。我国专利法规定,方法专利的保护延及到进口或者在我国境内使用或者销售的用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这意味着未经方法发明专利权人的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关于发明,还有一种更细化的分类方法: a.首创性发明首创性发明又称开拓性发明。这是指一种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中外技术史上从未有过先例,此发明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创了新的里程碑,是绝对新颖的发明。比如在人类的发明史上留下辉煌足迹的指南针、印刷术、蒸汽机、电灯、电话等发明就属于首创性发明。 b.改进性发明改进性发明是指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在保持其独特性质的前提下,又改善了其性能并使之具有新的功效的改进技术方案。与首创性发明相比,改进性发明对前人的技术成果的依赖性较强。但是,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任何进步都离不开前人成功的经验作基础,科学上的新发现也使发明所涉及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所以,绝大多数发明都属于改进性发明。比如我们已经使用多年的日光灯的发明就是对以前发明的电灯泡(白炽灯)改进的结果。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1)》在线作业一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1)》在线作业一 天津大学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个记录中所包含的各个元素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 B. 随机文件中每个记录的长度是固定的 C. Open命令的作用是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 D. 使用Input #语句可以从随机文件中读取数据 满分:5 分 2. 下列哪一个是日期型常量()。 A. ”2/1/99” B. 2/1/99 C. #2/1/99# D. {2/1/99} 满分:5 分 3. 如果在模块的声明段中有Option Base 0语句,则在该模块中使用Dim a(7,3 To 5)声明的数 组有()个元素。 A. 21 B. 28 C. 24 D. 32 满分:5 分 4. 下面几对数据类型中,哪一对所占的内存大小一致:()。 A. Integer、Single B. Integer、Boolean C. Date、Single

D. Long、Variant 满分:5 分 5. 假定bln1是逻辑型变量,下面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A. bln1=’True’ B. bln1=.True. C. bln1=#True D. bln1=True 满分:5 分 6.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同一窗体的菜单项中,不允许出现标题相同的菜单项 B. 在菜单的标题栏中,“&”所引导的字母指明了访问该菜单项的访问键 C. 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重新设置菜单的Visible属性 D. 弹出式菜单也在菜单编辑器中定义 满分:5 分 7. 下面的动作中,不能引发一个按钮Click事件的是:()。 A. 在按钮上单击 B. 在按钮上右击 C. 把焦点移至按钮上,然后按回车键 D. 如果按钮上有快捷字母,按“Alt+该字母” 满分:5 分 8. 刚建立一个新的标准EXE工程后,不在工具箱中出现的控件是()。 A. 单选按钮 B. 图片框 C. 通用对话框 D. 文本框 满分:5 分 9. 在设计阶段,当双击窗体上的某个控件时,所打开的窗口是()。

知识产权包括哪些权利

知识产权包括哪些权利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知识产权包括哪些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指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着作权(版权)。 1、专利权 1)专利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向国家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2)根据我国专利法,发明创造有三种类型,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3)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被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对该项发明创造拥有独占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 4)外观设计专利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和进口其专利产品。5)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2、商标权 1)商标权是指商标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商标所有人对其注册商标受国家法律保护的专有权。 2)商标是用以区别商品和服务不同来源的商业性标志,由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或者上述要素的组合构成。 3)我国商标权的获得必须履行商标注册程序,而且实行申请在先原则。

4)商标是产业活动中的一种识别标志,所以商标权的作用主要在于维护产业活动中的秩序,与专利权的作用主要在于促进产业的发展不同。 3、着作权(版权) 着作权用在广义时,包括(狭义的)着作权、着作邻接权、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等,属于着作权法规定的范围。 这是着作权人对着作物(作品)独占利用的排他的权利。 狭义的着作权又分为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着作权法第10条)。 着作权分为着作人身权和着作财产权。着作权与专利权、商标权有时有交叉情形,这是知识产权的一个特点。 1)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2)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3)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4)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5)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6)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7)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8)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1. 算法的基本特征 (1)0个或以上的输入 (2)1个或以上的输出 (3)确定性 (4)有限性 (5)有效性 3. 算法设计基本方法 (1)列举法 (2)归纳法 (3)递推法 (4)递归法 (5)减半递推技术 (6)回溯法 数据结构是讨论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的组织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它把客观事物采用计算机进行识别、存储和加工所进行的描述,统称数据 树结构,它的逻辑特征是:有且仅有一个称为根的元素无直接前驱,其他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所有数据元素(除根元素)都存在一条从根元素到该元素的路径。\ ①“下溢”现象。当队列为空时,做出队列运算产生的溢出现象。“下溢”属于正常现象,常用作程序控制转移的条件。 ②“真上溢”现象。当队列满时,做进队列运算产生空间溢出的现象。“真上溢”是一种出错状态,应设法避免。 ③“假上溢”现象。由于入队和出队操作中,头尾指针只增加不减小,致使被删元素的空间永远无法重新利用。当队列中实际的元素个数远远小于向量空间的规模时,也可能由于尾指针已超越向量空间的上界而不能做入队操作,该现象称为“假上溢”现象。为了避免假上溢浪费存储空间,我们需要使用循环队列。 设每个数组元素占S 个存储单元,则在行优先存储中,二维数组Amn 的每个元素的存储地址可用下列计算公式算出: Loc(aij)=Loc(a11)+((i-1)*n +(j-1))*S 顺序存储分为:紧缩格式存储和非紧缩格式存储两 二叉树的性质 性质1 在二叉树的第k 层上,最多有2k –1个结点(k ≥1)。 性质2 深度为k 的二叉树最多有2k –1个结点(k ≥1)。 性质3 对于任意一棵二叉树T ,如果其度为0(即叶子结点或称终端结点)的结点数为n0,度为2的结点数为n2,则有:n0 = n2+1即在二叉树中,度为0的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 有关图结构的重要术语 (1)完全图:不考虑顶点到其自身的边或弧,若图中每对顶点之间都恰连有一条边,我们把它称作完全图。对于一个具有n 个顶点的无向完全图来说,其边的数目为n (n-1)/ 2;而对于一个具有n 个顶点的有向完全图来说,其弧的数目为n (n-1)。 (2)邻接点:对于无向图,如果边(vi ,vj )∈E ,则称顶点vi 和vj 互为邻接点,即vi 是vj 的邻接点, vj 也是vi 的邻接点,边(vi ,vj )依附于顶点vi 和vj ;对于有向图,如果弧< vi ,vj >∈E ,则称vi 邻接到vj ,vj 邻接自vi ,vj 是vi 的邻接点。 3)顶点的度:常用D(v)表示,在无向图中,顶点的度就是以该顶点为一个端点的边的条数。 在有向图中:以某顶点为弧头的弧的数目,称为此顶点的入度,常用ID(V)表示:以某顶点为弧尾的弧的数目.称为此顶点的出度,常用OD(V)表示。有向图顶点的度是此顶点的人度与出度之和,即D(v) = ID(V) + OD(V) 。 ∑==n i i V D e 1 ) (21 传统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 数据结构+算法+程序设计 以对象为中心组织数据与操作 数 据 对象的属性 操 作 对象的服务 类型与变量 类与对象实例 函数(过程)调用 消息传送 类型与子类型 基类与派生类、继承 构造类型 整体-部分结构 指 针 关 联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归属问题

遇到侵权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www.360docs.net/doc/ea5623536.html,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归属问题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归属问题 专利发明人有权获得署名权,有权获得奖励和报酬,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应当自专利权公告之日起三个月内发给发明人奖金。一项发明专利最低不少于2000元,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不少于500元。实施专利后也应从利润中提取2%和0.2%奖励给发明和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人。 专利权人负有缴纳年费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可见;不按规定交纳年费,其专利无效。因此专利权人每年必须按规定交纳年费,来维持其合法权利,否则视为自动放充专利权。 一、专利权专利权主要是指专利;专利是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向国家专利审批机关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权利。

专利可以保护技术创新,如果发明人创造了具有创新及实用性的工艺方法、机器、产品或者对它们有所改进,都可以申请专利。在一个国家获得了专利,专利权人在这个国家就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权,即享有垄断性的生产、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的权利。可见;专利权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专利权是各国专利局或专利主管部门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的一种专有权利。我国专利权,是由国务院专利行政主管机关授予的,在专利权的保护有效期限内,专利权可以赠与、转让、继承。所以,专利权人是可以变更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10条的规定:“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必须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