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验收程序

模具验收程序
模具验收程序

1.目的

规范新模具及模具修改后的验收操作,提高模具验收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注塑、吹塑、软管注头等新模具和模具修改后的验收、考核。

3.职责

设计部:

●组织协调新模具验收工作

●收集模具验收过程中相关记录,完成模具的最终验收报告并进行存档

●批准新模具的使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

●组织完成新模具的试生产、确定并批准新工艺参数,对由新模具生产的头三批产品进行技术放行质量保证部:

●根据产品标准,对产品进行测试、收集数据

●确保产品质量记录完整、准确

●确保各阶段样品的留样保存

●参与新模具的综合评价并对新产品进行质量评估、放行

模具车间

●执行新模具的验收工作

●在新模具试模到验收过程中,确保模具始终处于适当状态

●协助设计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解决质量问题

生产车间

●实施各个阶段性的试模、试产、调机

●在机台运行中调整、控制、记录各工艺参数,协助收集生产相关数据

●协助设计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解决质量问题

业务部

●参与新产品质量评估

4.程序

4.1.新模具验收流程

4.1.1.新模具的验收流程,根据客户群、产品工艺等的不同,验收流程如下:

●A级客户群,通常是指有指定产品验证要求的客户。模具制作完成、试模结束,样品经双方确认

后,模具验收严格按照客户确认的验证(EO)草案执行。成功验证后,由设计部组织相关部门执行4.5模具验收工作。

●B级客户群,对产品验证无指定要求的,根据产品工艺的不同,依照以下验收流程:

4.2.维修模具的验收流程

对于已经验收后的模具,因客户需求改变产品结构或尺寸,或者因为模具本身损坏或人为损坏,模具需要进行维修,对于此类维修模具需要执行SOP-ENG-003《模具日常维护程序》进行相关检查记录,并对实际模具维修项目进行重点查看。

●改变产品的外观(如改变logo、表面粗糙度等无关产品配合问题),模具修改后只需试模。

试模时,试模人员在正常工艺要求下对产品自检,自检合格后让机台至少连续运行20分钟方可取样,送样质量保证部。质量保证部组织生产车间、业务部及设计部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即可由相关部门进行模具验收。

●改变产品关键尺寸,影响到产品配合,产品质量部对产品检测方面仅需测量改动处,可根据

实际改动量的影响,由生产车间、质量保证部及设计部确认是否需要进行试产阶段;如果有必要通过试产来对模具进行判断,则严格执行4.4,直至模具验收;若经三方判断无需进行试产阶段,在试模阶段且试模产品符合要求的前提下直接执行模具验收。

4.3.试模

4.3.1.模具试模前

厂部模具车间制作的模具按以下程序执行:

●(新)模具第一次试模:

模具师在新模具第一次试模前,在本程序附件1-2《模具信息检查单》中填写相关的模具信息,并根据《模具信息检查单》上的检测项目(具体检测项目,在模具结构确认后,由设计人员事先制定模具关键零部件的检测项目清单),由模具师或其指定人员根据检查单上的内容对新模具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交设计部审核,设计部根据对新产品的要求填写附件3《模具试制单》向生产部申请进行试模。

●模具维修后试模:

模具第一次试模后,因模具试模时出现的问题进行维修,维修后模需再次试模;对于修改模具关键尺寸,模具再次试模前,模具师需对修改部分的尺寸进行检测并记录在附件1-2《模具信息检查单》的检查信息中并完成SOP-ENG-003《模具日常维护程序》中相关模具维护检查清单,将所有记录一并提交设计部,由设计部审核完毕、无异常时,填写附件3《模具试制单》向生产部申请进行试模。

外协制作模具按以下程序执行:

●模具制作商在交付模具前,对于有条件试模的单位,要求进行试模打样

●设计部首先对试模打样的样品进行相关尺寸及外观属性的检测,如有必要还应做功能性测

试;在设计部初步判定试模样品有效后,依据实际情况确定需检测样品的检测项目、填写附件4《样品检测单》交由质量保证部做相关测试

●在符合测试的前提下,模具制作商方可将模具寄回;对于有特别声明的模具,模具制作商同

时需要附上模具关键零部件的检测尺寸及模具材质证明书,以便验收模具

●模具到达公司后,设计部填写附件3-5《模具试制单》于相应车间,进行试模等验收工作

4.3.2.模具试模阶段

●所有未经正式验收的模具,由设计部与生产计划协调制定试产计划

●相应车间在接到附件3-5《模具试制单》后,应根据生产计划安排和试制单上的信息(如原

材料、颜色等)安排试模工作,对于本公司制作或维修的模具,生产车间试模时应通知模具师到生产现场参与试模,试模人员待工艺调试稳定后取样自检,自检合格后让机台至少连续运行20分钟后取样及记录关键工艺参数,取样数量不低于质检部做统配数量,模具试模结束后,试模人员现场就试模情况如实写在《模具试制单》上并由模具师傅现场签名确认

4.3.3.试模后

●生产车间将《模具试制单》及样品交设计部,设计部就此次打样的样品进行初步外观属性及

尺寸的判断,如外观属性及尺寸基本符合产品标准或需要做其它相关测试,则填写《样品检测单》连同样品交由质量保证部进行相关测试;质量保证部必须在48小时内提供检测结果。

设计部根据生产车间的试模情况及质量保证部对产品检测的判断结果,同模具车间(模具师)进行协商沟通并确认最终的修模方案。模具师就附件7《修模通知单》上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对模具进行维修。

●对于新产品,如客户要求送样,业务员需提供SOP-RD-002《新产品开发需求、评估表》,在

得到相关批准进行试模后,试模人员根据开发需求进行打样。试模人员首先对产品进行自检,产品符合初步外观、尺寸要求后,由生产部进行取样并送交质量保证部对样品进行相关检测,检测合格的样品方能提供给业务员送样。

●对于新产品,还未进入试产阶段或者产品外观等仍然存在某些轻微缺陷,但因订单紧急,已

经送样且样品得到客户确认,由业务员通过书面形式通知相关部门(如设计部、质量保证部等),相关部门在接到通知后进行评估;QA将样品及通知分发到生产车间,车间在接到通知后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并密切注意生产过程中的产品缺陷趋势,必需在确认样品的受控范围内并及时报告;生产结束后,车间及质量保证部分别就该套模具的运行情况及产品检测情况向设计部提供《模具试制单》、检测记录等相关信息,设计部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相关分析判断,同模具车间进行协商沟通并确认最终修模方案,模具师就《修模通知单》上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对模具进行维修,直至模具试产成功,进行验收。

●设计部根据《模具试制单》及样品检测记录,同质量保证部、生产车间就模具是否进入试产

阶段进行相关判定。

4.4.试产

4.4.1.设计部填写《模具试制单》交由生产计划部进行试产前料米等准备工作,生产车间在接到《模

具试制单》后根据车间生产任务安排试产,试产严格按照《模具试制单》要求(如试制作时间、原材料、颜色等)执行,试产开始时通知在线QA,在线QA在试模人员工艺调整稳定且试模人员自检合格后让机台连续运行20分钟开始取样,取样频率依据每20分钟取一模进行相关检测并做好记录,质量保证部在模具试产结束后整理产品检测记录分享给设计部;

4.4.2.试模人员在模具试产阶段、出现模具本身运行等问题时,应第一时间通知模具师和现场QA,

并同模具师确认是否需要继续试产下去;试产结束后,试模人员现场将模具试产情况记录在《模具试制单》中,同时记录关键工艺参数,由模具师现场就试制单上的问题进行现场签名确认,试模人员将确认后的《模具试制单》提供给设计部。

4.4.3.设计部结合车间提供的试制单及质量保证部提供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当生产车间及质量保

证部对模具运行或产品质量判断为不合格时,设计部组织质量保证部、模具车间、生产车间、销售客服部就产品的接受程度进行协商,判断模具试产阶段是否成功,若结果判定失败,模

具需要重新执行本程序4.3-4.4,直至模具试产合格。

4.5.模具验收

对于B类客户模具在完成试产(对于注吹二步伐模具只实现试模)且判定合格的情况下、对于A 类客户模具在完成模具认证且认证是符合草案要求的情况下,设计部应组织生产车间、质量保证部对模具的验收状况进行总结,相关部门将对模具进行综合考核,结论记录在附件8《模具验收报告》中,设计部对模具验收作最终结论判定。《模具验收报告》由设计部存档,并可分发给相关部门。模具验收结束后,设计部将根据SOP-RD-002《塑包设计开发程序》对新客户产品执行模具移交生产车间;对于老客户产品,则进入大生产计划中。

5.相关文件

SOP-RD-002 塑包设计开发程序

SOP-ENG-003 模具日常维护程序

6.附件

SOP-RD-007附件1 注塑模模具信息检查单

SOP-RD-007附件2 吹塑模模具信息检查单

SOP-RD-007附件3 注塑模具试制单

SOP-RD-007附件4 软管注头模具试制单

SOP-RD-007附件5 吹塑模具试制单

SOP-RD-007附件6 样品检测单

SOP-RD-007附件7 修模通知单

SOP-RD-007附件8 模具验收报告

7.更改记录

版本更改原因批准日期

01 新制定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与标准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BP-ZL-006 版本号:01 目的: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参照标准: 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 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 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外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 保护。 9.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0.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1.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顾客另有要求的除 外。 12.模具外形尺寸应符合指定注塑机的要求。 13.安装有方向要求的模具应在前模板或后模板上用箭头标明安装方向,箭头旁应有“UP”字样,箭头和 文字均为黄色,字高为50 mm。 14.模架表面不应有凹坑、锈迹、多余的吊环、进出水汽、油孔等以及影响外观的缺陷。 15.模具应便于吊装、运输,吊装时不得拆卸模具零部件,吊环不得与水嘴、油缸、预复位杆等干涉。 三、模具材料和硬度 1.模具模架应选用符合标准的标准模架。 2.模具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型芯、动定模镶块、活动镶块、分流锥、推杆、浇口套)材料采用性能高 于40Cr以上的材料。 3.成型对模具易腐蚀的塑料时,成型零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或其成型面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4.模具成型零件硬度应不低于50HRC,或表面硬化处理硬度应高于600HV。 四、顶出、复位、抽插芯、取件 1.顶出时应顺畅、无卡滞、无异常声响。 2.斜顶表面应抛光,斜顶面低于型芯面。 3.滑动部件应开设油槽,表面需进行氮化处理,处理后表面硬度为HV700以上。 4.所有顶杆应有止转定位,每个顶杆都应进行编号。 5.顶出距离应用限位块进行限位。 6.复位弹簧应选用标准件,弹簧两端不得打磨,割断。 7.滑块、抽芯应有行程限位,小滑块用弹簧限位,弹簧不便安装时可用波子螺丝;油缸抽芯必须有行程 开关。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模板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目的: 建立从模具结构、胶件质量及注塑成型工艺要求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 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打分, 望不断提高模具质量; 确保模具能正常投入生产, 并生产出合格质量的胶件, 满足产 品设计的要求。 1、模具结构部分 ( 1) 模具材料 ①模胚各板材所用钢质不低于1050钢。( 相当于日本王牌钢) ②胚司、边钉、回钉、中托司、中托边所用材料表面硬度不低 于HRC60。 ③啤ABS、 HIPS料前模及前模镶件, 用超级P20钢材( 如718、M238等) 。后模用一般P20钢材( 如MUP、 M202等) , 后模镶件用1050~1055钢或材质更好的钢材。 ④啤PC、 POM、 PE等腐蚀性材料前后模及其镶件均需用420 钢材( 如S136、 M300、 M310等) 。 ⑤啤镜面模具所用钢材为420钢材( 如S136、 M300、 M310 等) 。 ⑥斜顶、摆杆表面硬度不少于HRC35, 推板表面硬度不少于

HRC28。 ⑦如果客户指定应使用模具钢材时, 模厂应满足客户要求。 ( 2) 模具应具备结构 ①模具标识: 模胚外应按客户要求打上文字。模胚内按客户指定位置打上P/N号、胶件牌号, 一模多腔应打上模腔号, 多镶件应按 设计要求打上镶件编号。 ②模具应安装合适的法兰圈, 并开标准码模坑。 ③三板模应安装扣锁并加锁钉, 以及应安装拉料钩及水口板, 先开 弹圈。 ④模具底板应开合格的顶棍孔, 孔位置应符合顶出平衡要求。 ⑤模具顶针板应装复位弹簧, 合模时, 前模板应先接触回针, 否则 模具应先安装复位机构( 有行位结构的另行要求) 。 ⑥行位结构。 2行位运动应畅顺, 接触面应开油槽。

模具验收标准修订稿

模具验收标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 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 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 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 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 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 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 8. 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 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 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 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 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 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 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 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9. 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0. 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1. 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 10~20mm。顾客另有要求的除外。 12. 模具外形尺寸应符合指定注塑机的要求。 13. 安装有方向要求的模具应在前模板或后模板上用箭头标明安装方向,箭头旁应有“UP”字样,箭头和文字均为黄色,字高为50 mm。 14. 模架表面不应有凹坑、锈迹、多余的吊环、进出水汽、油孔等以及影响外观的缺陷。

模具验收标准

精心整理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 12.模具外形尺寸应符合指定注塑机的要求。 13.安装有方向要求的模具应在前模板或后模板上用箭头标明安装方向,箭头旁应有“UP”字样,箭头和文字均为黄色,字高为50mm。 14.模架表面不应有凹坑、锈迹、多余的吊环、进出水汽、油孔等以及影响外观的缺陷。 15.模具应便于吊装、运输,吊装时不得拆卸模具零部件,吊环不得与水嘴、油缸、预复位杆等干 2.模具成型零件和浇注系统(型芯、动定模镶块、活动镶块、分流锥、推杆、浇口套)材料采用性能高于40Cr以上的材料。

3.成型对模具易腐蚀的塑料时,成型零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或其成型面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2.斜顶表面应抛光,斜顶面低于型芯面。 3.滑动部件应开设油槽,表面需进行氮化处理,处理后表面硬度为HV700以上。 4.所有顶杆应有止转定位,每个顶杆都应进行编号。 5.顶出距离应用限位块进行限位。 6.复位弹簧应选用标准件,弹簧两端不得打磨,割断。 7.滑块、抽芯应有行程限位,小滑块用弹簧限位,弹簧不便安装时可用波子螺丝;油缸抽芯必须有 3.开设在模架上的密封槽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密封圈安放时应涂抹黄油,安放后高出模架面。 5.水、油流道隔片应采用不易受腐蚀的材料。 2.流道截面、长度应设计合理,在保证成形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流程,减少截面积以缩短填充及冷却时间,同时浇注系统损耗的塑料应最少。 3.三板模分浇道在前模板背面的部分截面应为梯形或半圆形。 4.三板模在浇口板上有断料把,浇道入口直径应小于3mm,球头处有凹进浇口板的一个深3mm的台阶。

模具及刀片的设计验收及管理规范

. 端子机模具、刀片设计/验收及管理规范 端子模具及刀片的管理办法 批准: 审核: 编制: 2011–07 -10发布 2011–07 -10实施

. 文件修订记录表 文件编号、名称:QG/GB12.01-01模具刀片的确认管理办法 编制、修订原因说明: 修订 修订前内容修订后内容次数 1 2 核稿/日期: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会审/日期: 批准/日期:

端子模具及刀片的管理办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线束车间端子模具及刀片的设计验收的流程及模具和刀片的 管理要求,以保证产品打端技术规格受控及顺利生产,产品质量和交期能满足顾 客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线束产品模具和刀片的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无 3 职责 3.1技术开发部负责: 3.1.1负责新参数受控文件的发行; 3.1.2负责新模具的验收及测试报告的输出; 3.1.3负责新刀片的验收及测试报告的输出; 3.1.4负责新端子参数的打端品质的评估及测试报告的输出; 3.1.5负责新端子参数的实验样品的制作; 3.1.6负责新端子刀片图纸的制作。 3.2 采购部负责: 3.2.1新模具及刀片的采购和收货不合格的模具或刀片的外发返修及退贷。 4 刀片的管理要点和流程 规范刀具图纸的制作、采购、验收、保管、领用及报废等程序,能有效地控 制刀片在入库时的合格率和刀片的使用情况。 4.1刀片图纸的制作: 新购入的模具的刀片图纸应有模具供应商提供,以便新购刀片的技术检验。 新端子刀片图纸若没有的由打端技术员设计完成,最终通过CAD图纸将技术参数体现其中,确认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点: 4.1.1.CW/IW值的确认: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标准 目的:为确保模具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正常投入生产,保证模具生产使用寿命,满足产品设计的生产使用要求。规范从产品质量、模具结构、注塑成型工艺要求等方面认可模具的标准,据此对模具质量进行评估; 参照标准: GB/T 12554—2006塑料注射模技术条件 GB/T 4169.1~4169.23—2006注射模零件 GB/T 12556—2006塑料注射模模架技术条件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 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 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变型: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 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 -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 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规范

注塑模具验收标准规范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和使用要求。 二、模具外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和数字应大于5。 8、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9、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10、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1、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2、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顾客另有要求的除外。 13、模具外形尺寸应符合指定注塑机的要求。

冲压模具终验收报告

1. 目的 对来自于外部的物料、内部加工的部品以及总成后的模具按要求进行检验,以确保投入使用的物料、部品和模具满足预期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所有组成模具的部品及模具,包括采购的物料、委外和内部加工的部品。 3.定义 来料检验:外部购买的物料和委外加工部品的检验。 过程检验:内部加工的模具零部件、半成品和成品检验。 最终检验:模具总成后的检验,包括模具外观、可成形性、成形产品等的检验。 4.职责 4.1工程部负责相关检验数据的提供。 4.2质检部负责对物料、部品以及模具实施来料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 4.3仓库对采购物资质量负责,并配合质检部做好来料检验工作。 4.4生产部协助做好过程检验,并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资不投入使用。 5.检验作业流程 5.1来料检验 5.1.1作业流程图 5.1.2作业流程 5.1.2.1仓管员在接收到外来的物料时,对物料种类、供应商、数量等信息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将物料存放在暂放区域,并以“待检品”予以标识同时通知品管。 5.1.2.2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对物料名称、规格、供应商、包装、标识等与相应的采购文件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5.1.2.3检验合格的物料贴上“合格”标签,仓管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5.1.2.4检验不合格的物料,质检部会同设计、钳工、数控等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5.1.2.5采购担当将不合格物料的信息反馈给供应商,无法采用的物品予以退回同时填写《质量异常纠正措施单》。 5.1.2.6如特别采用的物料要修整的,修整后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2过程检验 5.2.1作业流程图 5.2.2作业流程 5.2.2.1各工序作业者完工后进行自检;若自检不合格则重新返工,本工序无法返工的按不合格处理。 5.2.2.2 质检部接到报检信息后进行抽样或全数检查,并将检验结果填入《出/入库检验记录》。 5.2.2.3检验合格的部件以“合格”进行标识,移交下一道工序。 5.2.2.4检验不合格的部件,质检部会同设计、钳工、数控等相关人员进行检讨,可接受的以“特别采用”进行标识,无法采用的贴上“不合格”标签并予以隔离。 5.2.2.5对于不合格项质检部开《不合格项整改报告》,相关部门对问题点分析、纠正和预防,同时对预防措施进行确认。 5.2.2.6特别采用的部品对其它工序有影响的,责任者需及时通知相关方;要修整的部品,修整后须检验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5.3最终检验 5.3.1作业流程图

模具验收标准

一.成型产品外观、尺寸、配合。 1、产品表面不允许缺陷:缺料、烧焦、顶白、白线、披峰、起泡、拉白(或拉裂、拉断) 、烘印、皱纹。 2、熔接痕:一般圆形穿孔熔接痕长度不大于5mm,异形穿孔熔接痕长度小于15mm,熔接痕强度并能通过功能安全测试。 3、收缩:外观面明显处不允许有收缩,不明显处允许有轻微缩水(手感不到凹痕)。 4、一般小型产品平面不平度小于0、3mm,有装配要求的需保证装配要求。 5、外观明显处不能有气纹、料花,产品一般不能有气泡。 6、产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精度应符合正式有效的开模图纸(或3D文件)要求,产品公差需根据公差原则,轴类尺寸公差为负公差,孔类尺寸公差为正公差,顾客有要求的按要求。 7、产品壁厚:产品壁厚一般要求做到平均壁厚,非平均壁厚应符合图纸要求,公差根据模具特性应做到-0、1mm。 8、产品配合:面壳底壳配合:表面错位小于0、1mm,不能有刮手现象,有配合要求的孔、轴、面要保证配合间隔与使用要求。 1、模具铭牌内容完整,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铭牌应固定在模脚上靠近模板与基准角的地方。铭牌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冷却水嘴应选用塑料块插水嘴,顾客另有要求的按要求。 4、冷却水嘴不应伸出模架表面 5、冷却水嘴需加工沉孔,沉孔直径为25mm、30mm、35mm三种规格,孔口倒角,倒角应一致。。 6、冷却水嘴应有进出标记。 7、标记英文字符与数字应大于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应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模具配件应不影响模具的吊装与存放。安装时下方有外露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9、支撑腿的安装应用螺钉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过长的支撑腿可用车加工外螺纹柱子紧固在模架上。 10、模具顶出孔尺寸应符合指定的注塑机要求,除小型模具外,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 11、定位圈应固定可靠,圈直径为100mm、250mm两种,定位圈高出底板10~20mm。顾客另有要求的除外。 12、模具外形尺寸应符合指定注塑机的要求。 13、安装有方向要求的模具应在前模板或后模板上用箭头标明安装方向,箭头旁应有“UP”字样,箭头与文字均为黄色,字高为50 mm。 14、模架表面不应有凹坑、锈迹、多余的吊环、进出水汽、油孔等以及影响外观的缺陷。

工装制作验收标准试行

工装制作验收标准(试行版)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工装的开发及使用管理,确保工装在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能顺畅使用并满足使用寿命要求,特制订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在加工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外购或外协来的模具、夹具,以及各生产工序中所使用的检具。 三、定义 3.1工装:企业制造产品时所用的模具、夹具、检具、辅具、量具、刀具等 的总称,在本标准中特指模具、夹具、检具。 3.2外购工装:是指工装设计和制造均委外,我司只负责验收符合产品要求 的合格工装。 3.3外协工装:是指自制工装的部分加工工序委外加工或由我司负责工装设 计,委外单位根据图纸资料制造,我司根据设计资料验收的工装。 四、总体主要技术要求 4.1公司所有的工装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必须遵守“保证产品质量,使用操 作安全,维护检验方便”的原则,确保设计科学、使用方便、质量保证,从而提升品质和提高生产效率。 4.2为方便公司工装的使用及存放管理,要求所有新开发工装必须进行编号。 工装编号由工艺人员按要求制定编号,供应商应按相关技术要求在相应位置用钢印打印编号,编号要求准确、清晰。编号规则:由产品型号和模具种类及流水号组成,具体如:编号TD345ACM01表示运用于TD345A产品的冲模,其中01

为模具流水号;编号TD345AHJ01表示用于TD345A产品的焊接夹具,其中01为焊接夹具流水号(夹具需在非加工表面做永久性醒目标识);编号TD345AJY01表示用于TD345A产品的检具,其中01为检具流水号;编号E70*416R100表示运用弯70*41.6椭圆管R100的弯管模具。 4.3工装设计图经双方评审后,方能投入制造,供应商在制造过程中如有修 改则必须同时修改模具图,并及时通知我司相关人员。 4.4模具、夹具、检具制造完毕后,必须使用我司指定的材料进行试验调整、 验证,保证调试产品符合技术要求,且要求工装结构性能可靠且质量稳定,操作安全、方便、经济、合理。 4.5外购的工装必须与图纸相符,验收完毕后,供应商应将完整、正确无误 的图档传给我司存档,以便后续查询使用、更改。供应商所提供的图档要求包含模具内所以非标准件零件的零件详图,对镶拼结构的镶块应单独汇出零件详图(包含详细加工尺寸,加工与热处理方式及质量精度要求…等)。 五、模具主要技术要求 5.1使用寿命要求:管件模具使用寿命不低于5万次,钣金件模具不低于10 万次,泡棉模具不低于30万次。 5.2模具按我司提供的生产设备参数进行设计,保证模具在给定的设备上的 可生产性,模具长、宽应控制在工作台面以内,结构必须紧凑; 5.3上下模板厚度30mm以上,以保证模具稳定性,且必须明确标示清晰、正 确的模具编号。 5.4冲压模具不得有任何危及人身安全和相互干涉的隐患,要适合批量生产。 5.5模具主要部件的材质及热处理:对于模具工作部分(镶块)、磨损件必须 使用Cr12、Cr12Mov以上钢材,硬度HRC58-62,其余模具材质及热处理按供应商企业标准采用。

模具采购验收流程

第十一章-MM11_模具请采购验收流程 1.流程说明 此流程适用于生产性物料之模具请采购验收作业。模具请购包含研发部因新品开发或设计变更而产生的请购需求、采购部因厂外模具老化/报废而产生的请购需求、生计部因厂内模具老化/报废而产生的请购需求。厂外模具请购,由采购提列需求转研发确认后,由研发统一在线开立采购申请单;生计部的采购需求自行在线执行。在相关单位将系统采购申请单输入系统后,申请单号码必须标注在线外的《模具请采购验收单》上,并转至采购部执行后续操作。 因模具属于公司固定资产,因此模具系统请购作业比照第二章MM02总务请购流程。 模具采购作业由采购部统一进行。模具采购必须依据《模具请采购验收单》上相关单位提列的目标采购单价与供应商进行询议价作业。价格及供应商确认后必须其签订《模具契约书》。 《模具契约书》层呈权责主管签核后,采购人员方可在系统中手工开立采购订单(可以参照采购申请单)。 在契约书签定后,依据合约向供应商支付30%预付款(依照FI18供应商预付款流程执行相关作业)。 所有模具必须经过试模、修模过程,同时必须由研发及品保确认模具合格与否。若为合格品则由确认单位开立《材料确认书》,采购依据经签核后的《材料确认书》向厂商支付30%试模费。

试修模结束后,执行模具的量产发注(比照第十四章-MM14_生产性物料标准采购流程作业),采购与品保针对实际量产状况与厂商确认是否要进行第二次修模。若经确认为合格品,则依据采购订单进行收货(MB01)。系统收货完成后,方可依据合约进行40%的尾款支付。 2.流程图

3.系统操作 3.1.操作范例 例一:创建模具采购申请单(请参考第二章总务请购流程)。 例二:创建模具采购订单(参照采购申请单号码执行系统操作)。 例三:执行系统收货。 3.2.系统菜单及交易代码 后勤→物料管理→采购→采购申请→采购订单→创建→已知供应商/供货工厂 交易代码:ME21 后勤→物料管理→采购→主数据→后继结算采购订单→供应商折扣协议→环境→条件/安排→环境→定价码→环境→值分配→库存管理→货物移动→收货→对于采购订单 交易代码:MB01 3.3.系统屏幕及栏位解释 例二:创建模具采购订单(参照采购申请单号码执行系统操作)。

塑料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目的: 规范新模具及模具修改后的验收操作,提高模具验收的质量,使模具能够满足客户产品的要求。 范围: 适用于注塑模具和模具修改后的验收。 职责: 项目部: 1)新产品:负责新产品(注塑模)开发,确保模具能正常投产,并协助内部解决相关 技术问题,在模具投产期,必须确保产品结构合格,符合生产要求,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出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内部的生产; 2)改模:根据客户或者内部提出的改模建议,做出合理评估,对模具进行设计更改, 完成后需对改模后的产品进行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发相关技术文件指导生产。 模具部: 1)对新开模具开发及改模模具进度进行跟踪,负责信息交流及传递。 2)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完成新模的生产或者模具的改模 3)对模具的镶件和相关部分零件图完成尺寸检测并且记录在案 4)配合项目工程师试模跟踪 品质部: 1)对于新开发的产品进检需根据技术部的最新产品图纸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检测,并记录 相关数据; 2)对于改模牵涉的产品,改模以及牵涉的尺寸进行检测,并且记录相关数据 生产部: 1)负责接收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具; 2)对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进行试模验证,验证合格后送样技术部及品质部重新确认 结构外观,合格后负责人需在产品上签名确认,之后方可安排生产; 3)跟进新模具试模到验收过程中的生产状态,; 4)协助项目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合理建议; 5)执行办理新模具的移交验收事项。 验收程序 新模具验收流程: 1)汽车客户群,模具制作完成、试模结束,样品经确认后,合格后,封实物合格样,确 认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20000模次后,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 2)普通客户群,相关质量可按现有品质要求确认,确认合格后,封存实物合格样,确认 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5000模次后,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改模验收流程: 1)因客户需求改变产品结构尺寸或内部在使用时提出改变产品结构尺寸,由项目部/品 质部评估可行后,发改模指令单,由计划部回复下模时间,再由模具部安排改模2)改模完成后,安排试模验证,并送项目/品质部评估确认,评估确认合格后,封存实 物合格样,并下发相关文件后方可安排生产。

模具检具验收流程

1.目的: 规范模具、检具制造和试模,使其符合生产批量要求和保证试模交接按期有效进行,提高模具、检具交接合格率。 2.范围: 适合本公司内部制造的模具、检具等工装的验收工作。 3.职责: 3.1工装制造部:按照《项目里程碑》进度节点实施生产组织制造,并确认项目里程碑中的验收节点,同时将模具、检具、辅具等准备齐全到位。 3.2生产部:根据市场部项目负责人的验收信息,在5个工作日内准备完毕(设备、人员、材料、检验试验等条件),通知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同时会签验收文件。 3.3市场部:项目负责人根据验收节点和生产部的通知,积极有效的组织验收,收集验收结论缺陷和整改项及时跟踪。 3.4质保部:质保部长(或指定人员)根据图纸检验产品的符合性,出具首件、首批检验报告(尺寸、外观、性能),根据产品图纸和检具设计图纸检验检具的符合性,出具检具检验报告,同时会签验收文件。 3.5工艺部:工艺部长(或指定人员)按照流程图、PFEMA、控制计划和验收文件对模具和试生产过程进行验收,出具验收结论和验收报告。 4.程序: 4.1工装制造部制造完毕,按照项目里程碑调试生产,填写《调试记录》和《模具档案》,调试合格后对里程碑节点进行确认。 4.2接收到市场部项目负责人的验收通知后,生产部应在5个工作日内安排模具等验收,使现场具备人机料法环等的验收条件。 4.3市场部根据工装制造部和生产部的准备信息,组织正式的厂内试生产验收工作。

4.4试生产的批量数量确定为300量份,生产过程应为连续的,不间断的。钢板类冲压件的拉延、整形序产生的拉裂等缺陷的不合格品率应小于6‰,铝板类的拉延、整形序产生的拉裂等缺陷的不合格品率应小于10‰,其他工序产生的不合格品数量钢板类应小于3‰,铝板类应小于4‰。 4.5验收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率达到4.4部分的,工装制造部应在批量的N+3个月内给予充分解决,钢板类拉延、整形序应小于3‰,铝板类拉延整形序应小于5‰。 4.6厂内验收完毕后,针对验收整改项工装制造部应在2个工作周(或确定的整改期)内完成。 4.7厂内验收完毕,工艺部针对验收过程收集相关整改信息,出具验收整改报告。 4.8当验收通过时,工艺部负责验收文件归档,归档内容包括: 首件、首批检验报告、检具的检验报告、模具/检具验收标准表、模具档案(静检记录、调试记录、更改记录、模具图纸、备件明细),模具档案移交装备部存档。 5.相关资料: 《首件、首批检验报告》 《检具检验报告》 《验收标准表》 《模具档案》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注塑模具验收流程 目的:规范新模具及模具修改后的验收操作,提高模具验收的质量,使模具能尽快投入正常生产。 范围: 适用于注塑模具和模具修改后的验收。 职责: 技术部: 1)新产品:负责新产品(注塑模)开发,确保模具能正常投产,并协助分厂解决相关 技术问题,在模具投产期,必须确保产品结构合格,符合生产要求,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出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分厂生产; 2)改模:根据分厂或客户提出的改模建议,做出合理评估,对模具进行设计更改,完成后需对改模后的产品进行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样签名确认,并发相关技术文件指导分厂生产。 供应部: 1)对新开模具开发及改模模具进度进行跟踪,负责信息交流及传递。 2)新开模具在调回配件分厂前,要求厂家首先提供产品尺寸检测报告与实物样交品质部进检检测,完成后再交技术部与品质部(外观组)确认,确认合格后负责人要求在实物上封上合格样,没有合格样件及尺寸检测报告不得交付。 3)对于需设计变更的注塑模具,外协模具厂需根据技术部设计变更要求,对模具进行更改,改模合格后需提供改模后的样件及尺寸报告技术部及品质部(外观组)确认,确认 合格后需在实物样件上签名确认,确认合格方可通知模具厂将模具调回配件分厂。 品质部: 1)对于新开发的产品进检需根据技术部的最新产品图纸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检测,并记录

相关数据; 2)外观组需根据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其外观进行确认,合格后要求在实物上签名;工艺部: 协助分厂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 配件分厂: 1)负责接收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具; 2)对符合移交条件的注塑模进行试模验证,验证合格后送样技术部及品质部重新确 认结构外观,合格后负责人需在产品上签名确认,分厂方可安排生产; 3)跟进新模具试模到验收过程中的生产状态,; 4)协助研发部与工艺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供合理建议; 5)执行办理新模具的移交验收事项。 程序 新模具验收流程: 1) A 级客户群,通常是指有指定产品验证要求的客户, 模具制作完成、试模结束,样品经双方确认后,合格后,封实物合格样,配件分厂确认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20000 模次后,配件分厂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 2)B级客户群,通常是指客户对产品对产品验证无指定要求的,相关质量可按现有 品质要求确认,确认合格后,封封实物合格样,配件分厂确认模具本身没什么问题后,生产模数达20000 模次后,配件分厂给予验收,提供模具验收单。 维修模具流程: 1) 对于已经验收后的模具,如因人为操作不当而损坏模具,原则上由使用方自行维修,当使用方无能力维修时,由使用方提出申请,委托供应商维修。 2)对于已经验收后的模具,正常操作模具出现异常或损坏,由厂家负责维修。(以

注塑成型制程检验规范

成型制程检验规范 一. 目的 规范制程检验,正确监控制程以预防品质异常,确保产出品质及满足客户要求。 二. 适用范围 本规范使用于塑件成型所有产品。 三. 定义 无 四. 权责 4.1工程部: 4.1.1.负责提供生产作业标准,技朮支持; 4.1.2.负责提供标准生产工时。 4.1.3.制程中生产重点参数的提供与变更。 4.1.4.与制程相应的文件、规范、条件及标准的编制。 4.1. 5.协助分析检讨改善制程异常。 4.2企划部: 4.2.1.负责提供生产计划表,跟进提供成型生产所需原料及零件给产线生产。 4.2.2.负责代工客户的订单处理,物料跟进及制定《出货通知单》及出货明细。 4.3塑件品质部: 4.3.1.负责制定各产品品质检验规范。 4.3.2.制程中各项重要参数的稽核与确认,确保产品满足检验规范/规格及客户需求。 4.3.3.制程中的首件检验,巡回检验,最终检验。 4.3.4.制程异常初步确认,不良品的确认。 4.3. 5.产品质量数据之统计,分析,并传达相关单位。 4.3.6.矫正与预防措施效果的跟踪与效果确认。 4.4其它单位: 4.6.1协助生产过程中相关事项处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五. 作业流程 六. 作业内容 6.1 获取产品制作所需信息 6.1.1.产品在生产前,生产各相关人员必需获得以下工程资料方可生产:产品工程图、BOM 表、作业指导书、作业流程及包装规范。 品管 成型单位企划

6.1.2.品管检验人员在产品生产前必需获得该产品的SIP、蓝图、评估报告、样品等资料, 以作为检验该产品的依据。 6.1.3.以上工程资料及检验资料必需为文控中心正式发行的资料。 6.1.4.生产必需依各相关产品的工程资料要求进行产品制造。若生产条件或生产流程需要 任何变更时, 由工程填写工程变更通知单,经相关部门签核同意后,由文控中心 统一变更受控发行,具体操作参照《文件资料管理程序》。 6.2生产计划管制 6.2.1.企划部生管员依客户或各厂区需求制订每周生产计划。 6.2.2.企划部生管员需依生产计划跟进采购或供应商按时供给成型原料,并由生管员开出 《发料单》,通知货仓备料发料,生产领料。 6.2.3.生产接到企划课的每周生产计划后,由生产课长或组长对每周生产计划审核并作生 产排配,当不能达成时,应及时反馈企划课,由企划课协调解决。 6.3原料投入 6.3.1.生产单位依据发料单和生产计划表到仓库领料,原料生产前需先对原料进行烘烤, 烘烤温度和烘烤时间参照《标准成型条件表》进行。 6.3.2.生产塑胶料次料添加比例参照《BOM表》或《塑件产品次料添加标准》进行。每次 加料/拌料前需记录在<次料添加记录表>上,并通知品管签名确认。 6.3.3.成型在加料或拌料前,需先清理干净之前料筒内余料,预防余料和加入原料颜色、 成型温度等特性不一致混用,造成产品混色、料花、粘模等异常。 6.4成型模具等周边设备连接/成型条件设定。 6.4.1.成型周边设备安装: A、上模安装:查找产品对应之成型模具,依《标准成型条件表》规定将模具安装在合 适吨位之机台上。 B、依《标准成型条件表》连接模具所需用的标准模温(常温水、冷冻水、模温水)。 6.4.2.依照《标准成型条件表》调试自检OK后,由成型课技术员开出《成型首/终件记录 表》,品管检验OK后再开机生产。 6.5初件检验 6.5.1.I PQC接收到成型技术员送检的《成型初/终件记录表》和首件样品后,应在2小时内 给出判定结果。 6.5.2.初件检验过程当发现成型条件记录超出《标准成型条件表》时,应通知生产&工程检 讨标准成型条件是否合理,。如工程评估可进行变更,则跟进工程对此标准成型条件发 出工程变更通知单,并跟进产品外观和尺寸是否符合产品标准。 6.6制程作业员作业 6.6.1.生产前IPQC及现场人员应事先确认相关工程数据(蓝图、承认书、包规、作业指导

模具采购验收流程模板

模具采购验收流程 模板

第十一章-MM11_模具请采购验收流程 1.流程说明 此流程适用于生产性物料之模具请采购验收作业。模具请购包含研发部因新品开发或设计变更而产生的请购需求、采购部因厂外模具老化/报废而产生的请购需求、生计部因厂内模具老化/报废而产生的请购需求。厂外模具请购, 由采购提列需求转研发确认后, 由研发统一在线开立采购申请单; 生计部的采购需求自行在线执行。在相关单位将系统采购申请单输入系统后, 申请单号码必须标注在线外的《模具请采购验收单》上, 并转至采购部执行后续操作。 因模具属于公司固定资产, 因此模具系统请购作业比照第二章MM02总务请购流程。 模具采购作业由采购部统一进行。模具采购必须依据《模具请采购验收单》上相关单位提列的目标采购单价与供应商进行询议价作业。价格及供应商确认后必须其签订《模具契约书》。 《模具契约书》层呈权责主管签核后, 采购人员方可在系统中手工开立采购订单( 能够参照采购申请单) 。

在契约书签定后, 依据合约向供应商支付30%预付款( 依照FI18供应商预付款流程执行相关作业) 。 所有模具必须经过试模、修模过程, 同时必须由研发及品保确认模具合格与否。若为合格品则由确认单位开立《材料确认书》, 采购依据经签核后的《材料确认书》向厂商支付30%试模费。 试修模结束后, 执行模具的量产发注( 比照第十四章-MM14_生产性物料标准采购流程作业) , 采购与品保针对实际量产状况与厂商确认是否要进行第二次修模。若经确认为合格品, 则依据采购订单进行收货( MB01) 。系统收货完成后, 方可依据合约进行40%的尾款支付。 2.流程图

模具验收方法及步骤.doc

我给你一份,供你参考 模号模具名称技师日期 检查项目序号标准合格可接受不可接受 模具外观 1 铭牌内容是否打印模具编号、模具重量(KG)、模具外形尺寸(mm),字符均用1/8英寸的字码打上,字符清晰、排列整齐。 2 铭牌是否固定在模腿上靠近后模板和基准角的地方(离两边各有15mm的距离),用四个柳钉固定,固定可靠,不易剥落。 3 冷却水嘴是否用塑料块插水嘴,¢10管,规格可为G1/8″、G1/4″、G3/8″。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合同。 4 冷却水嘴是否伸出模架表面,水嘴头部凹进外表面不超过3mm。 5 冷却水嘴避空孔直径是否为¢25、¢30、¢35mm三种规格,孔外沿有倒角,倒角大于1.5×45,倒角一致。 6 冷却水嘴是否有进出标记,进水为IN,出水为OUT,IN、OUT后加顺序号,如IN1、OUT1。 7 标识英文字符和数字是否大写(5/6″),位置在水嘴正下方10mm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8 进出油嘴、进出气嘴是否同冷却水嘴,并在IN、OUT前空一个字符加G(气)、O(油)。 9 模具安装方向上的上下侧开设水嘴,是否内置,并开导流槽或下方有支撑柱加以保护。 10 无法内置的油嘴或水嘴下方是否有支撑柱加以保护。 11 模架上各模板是否有基准角符号,大写英文DATUM,字高5/16″,位置在离边10mm处,字迹清晰、美观、整齐、间距均匀。 12 各模板是否有零件编号,编号在基准角符号正下方离底面10mm处,要求同11号。 13 模具配件是否影响模具的吊装和存放,如安装时下方有外漏的油缸、水嘴、预复位机构等,应有支撑腿保护。 14 支撑腿的安装是否用螺丝穿过支撑腿固定在模架上,或过长的支撑腿车加工外螺纹紧固在模架上。 15 模具顶出孔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机,除小型模具外,原则上不能只用一个中心顶出(模具长度或宽度尺寸有一个大于500mm时),顶出孔直径应比顶出杆大5-10mm。 16 定位圈是否可靠固定(一般用三个M6或M8的内六角螺丝),直径一般为¢100或¢150mm,高出顶板10mm。如合同有特殊要求,按全同。 17 定位圈安装孔必须为沉孔,不准直接贴在模架顶面上。 18 重量超过8000KG的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时,是否用穿孔方式压螺丝,不得单独压压板。如设备采用液压锁紧模具,也必须加上螺丝穿孔,以防液压机构失效。 19 浇口套球R是否大于注塑机喷嘴球R。 20 浇口套入口直径是否大于喷嘴注射口直径。 21 模具外形尺寸是否符合指定的注塑机。 检验项目序号标准合格可接受不可接受 模具外观 22 安装有方向要求的模具是否在前模板或后模上用箭头标明安装方向,箭头旁应有“UP”字样,箭头和文字均用漏板喷黄色漆,字高50mm。 23 模架表面是否有凹坑、锈迹,多余不用的吊环、进出水、气、油孔等及

模具检测(验收)方法与步骤

模具检测(验收)方法与步骤如何验收模具 一、制品的验收 模具制造结束后,要经过多次试模,一般中小型模具需试模1~3次。最能全面反映模具水平的是最后一次试模所提供的样件。通常把该样件送定货方,以检查结果作为模具验收时的一个重要依据。样件基本尺寸正确与否可以反映模具的制造精度。因此,在验收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制品验收。 验收制件至少在塑件成形或所要求的后处理完成16小时之后进行。验收的标准环境温度232,相对湿度506%、露点温度21,大气压890~1060hPa、空气流速1m/s。如果实际环境不标准,可在双方协商的条件下进行,或者所测得的数值用相应的长度膨胀系数加以修正。 1. 制品基本尺寸的检验 取得一件样品,首先要观察它的整体形状正确,基本造型是否符合产品设计思想。然后对制品的基本尺寸进行检验。 2. 制品配合尺寸的检验 制品的配合尺寸是指制品互制品之间或制品与相关元器件之间的配合尺寸,包括局部配合尺寸和整体相对位置尺寸。 3.试装配检验 当基本尺寸、外形尺寸、配合尺寸检查结束,认为基本符合设计要求时,可以进行试装配检验,这是制品检查中十分重要的手段,它可以对配合尺寸进行验证,对空间曲面进行验证。 4.制品外观质量检查 当预装符合要求后,需要对制件的表观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这时的表观质量是指不存在常见缺陷条件下,表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动平衡和静平衡试验 对于高速运转的部件要进行动、静平衡试验;对于要求强度高的制件,要进行抗冲击试验,强度、高温试验等。 6,模具连续生产48个小时以上无故障,才能判定这模具合格. 二、制件通过全面验收后,要对模具进行验收,前面提到,能够提供完整样件的模具,可以视为整体结构上基本合理。然而,对模具的其它部位仍要认真检查,模具结构部位的加工精度、镶块方式、热处理手段等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着模具的使用寿命。 1.模具的外观质量 一副模具摆在面前,首先观察其模板机械加工水平,模板平直、上下面均平磨成形。外形尺寸整齐,四边有(2~5)mmX45的倒角,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甚至使人联想到模具内部加工质量一定是上乘。 2.模具主要零件尺寸的检验 塑件验收合格后,型腔尺寸正确与否基本得到了证实,模具其它方面的尺寸公差需要进一步检查。 3.主要结构件的状况 保证模具结构中的运动部件、模具镶块、镶件、滑块及运动中的易损件等的正常工作。 4.模具材料处理 在模具设计时,用户可以对模具材料提出特殊要求,模具标准件的热处理可以依照国家标准进行。 5.易损件及备件 每个模具都有它的易损件,因而在模具出厂进,要配有备用件。有的非标准件要求模具厂同时制作两份,以备生产厂更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