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草原》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草原》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草原》教学设计

创新教案

《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接受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教学方法

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达出来。

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课前交流: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骆驼祥子》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2.用多媒体出示草原风景,要求学生一边听老师范读,一边在脑海中勾勒画面。

(教学中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及时切入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到的画面通过朗读再现出来)

3.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草原风景美)

4.句子感悟: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

学生汇报,教师重点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理解“一碧千里”(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后,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②“茫茫”就是模糊不清,结合图画,让学生说说“并不茫茫”的意思。(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体会用词的准确,想一想把“清鲜”换成“清新”,把“明朗”换成“晴朗”好不好,为什么?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体会“清鲜”“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③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上来高歌一曲?)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拿出一张中国画,向学生演示讲解“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②图片展示,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5)“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请你学着这样的说法,用上“既……又……既……又……”说一句话。

②这句话是从哪一方面来写的?(感受)

③不同的心情会对周围环境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

【从学生的感悟入手,通过抓重点词语切入朗读体会,想象情景切入朗读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切入朗读体会,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凸显语文特点的有效途径】(6)“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骏马和大牛会回味吗,这是什么写法?(当然不会,这是联想的写法)

②作者为什么会想到骏马和大牛是在回味草原的乐趣呢?(这是作者描写的技巧,借牛马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5. 读读背背

①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再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②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用多媒体播放草原风光图片。

3.引导学生在图片欣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走进草原,感受“辽阔美”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1)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重点理解“洒脱”:

①你能想出可以用什么词语替换“洒脱”吗?(潇洒从容放松……)

②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③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只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和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④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通过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既体会了草原的景色美,又习得了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表达的,潜移默化地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生动优美,揣摩语言所传递的美好情感,从而受到感染、熏陶)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人情美”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相关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远客)

②“一群马”“男女老少”说明了什么?(来迎接的人很多)

③“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说明了什么?(来得真快)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一是因为穿着各色的衣服,二是比喻热情)

④“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来迎接的人群为什么立刻拨转马头,而不是在这里交谈一会儿?(想早一些把客人请进蒙古包)

⑤面对此情此景,你会有什么感受?(热闹、热烈、热情)

⑥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到了不停地握手,听到了不停的欢笑。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4)“这时候,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②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

(5)“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里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古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落下了,仍然谈兴正浓。

③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想说什么?试着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想对草原人民说的话。

四、回顾课文,感受热爱之情

1.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作者的一次访问活动,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课文前面写了草原的景色美,后面写了人情美,从风光美到人情美,表现了他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因此整体都是围绕着“草原”来展开的)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阅读课教学模式(精读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高年级在这一步中要弄清生字中的重点字音、字形,低年级还应注重让学生自主识字,用多种方法识字,扩大识字量。) 第二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全班交流读书收获。 3、学生质疑,教师及时梳理问题,简单问题随机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放到学文中解决。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这一环节教师要选好切入点,由点及面,抓住切入点展开课文的学习。应让学生个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批划,抓住一个大问题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足,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应向纵深方向发展,保证下一步全班交流的有效性,不可走形式。

2、在学生个体自读的基础上,抓住切入点,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谈理解,谈体会,进行全班交流。 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学生个人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外,教师可作适当讲解,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可进行全班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对于文章的重点句段,可适时朗读,以便加强理解,升华情感。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范读或录音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将他们带入课文中的情境,并进入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和全班齐读等,读出变化的语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此环节,还应根据学段要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听说读写训练,以确保有效性。 四、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或感受最深的句子、段落,抄写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语言积累。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朗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学生经过读、背的训练后,培养了语感,感悟到课文的情境美、文字美,受到了美的熏陶。若时间紧,背诵可放在第二课时,最好能在课堂上解决。 五、交流感受,课外延伸

最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9页)

最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课改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学科。科学地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会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已从孤立、封闭的教学手段逐步变为综合、开放的教学手段。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一是要注意面向全体,注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二是要注意对教材内容与知识的整体理解与掌握,不能将优美的语言文字搞得支离破碎;三是注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的形象美,赏析课文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句,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 2.基础性原则。儿童从“呱呱”落地起,语言就和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入学前,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丰富的口头语言基础。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在此基础上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儿童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3.发展性原则。儿童一旦独立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便会逐渐将课文的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何使儿童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独立地获取知识,教师的引导是至关紧要的。现行的“举一反三”、“导引发现”、“推演尝试”、“生疑求异”、“虚拟设置”等教学方法,对发展儿童思维、促进儿童能力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 4.层次性原则。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提高每一个儿童的素质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受教育者因先天的影响而形成了个性差异。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这一客观事实,从儿童的实际出发,针对儿童的个性差异,多层次教学,让每一个受教育的儿童都能获得成功的愉悦。 二、小学语文主体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能根据需要主动地发展自我;在主动性上,缺乏主动参与、大胆竞争、勇于表现的意识和能力;在创造性上,不善于独立思考,办事不灵活,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实施语文主体性教学。那什么是主体性教学呢?所谓主体性教学,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为前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为主要目的,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其核心是调动、发掘、激发学生个性需要与参与乐趣。那么语文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将如何具体实施呢?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设计说明

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方法和教学设计 一、小学语文教学常见的基本方法 1.朗读法:以读代讲、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加深理解、陶冶情感; 2.讲授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解疑,常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3.练习法:实践,及时巩固深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背诵法:积累语言; 5.表演法:动作表演、设置情境,重视学生的体验; 6.谈话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7.讨论法: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8.电教法:(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型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自主学习,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教师发挥指导作用 情境教学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进入课文,发展联想和想象,加深理解,学习语言,培养能力。(分角色表演)读写结合法:从读学写,以写促读,实现读写交融、同步发展 二、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1、识字写字教学常用的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多媒体辅助法、示范法、比较法、实践法。 2、具体教学方法 字音教学:形声字——拼音助记、多音字——据词定音、音近字——比较辨析 字形教学: (1)笔画分析法。笔画分析法就是用数笔画的方式来识记字形,这种方法适用于独体字的教学。 (2)部件分析法。即通过对汉字组合的各个部件的分析来识记字形。这种方法适用于合体字的教学。 字义教学(高年级):直观法(实物、教具,如“袖”“仰”) 联系法(生活实际、上下文,如“吏”) 选择法(让学生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选择正确的义项,例:“疾”在 字典里的意思,根据文本选择一个) 构字法(造字规律,如:“伞”、“笔”“掳”等字) 比较法(同义词、反义词) 运用法(组词、造句:也、把) 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结构内容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 3、课时安排 4、教具准备 5、教学方法 6、教学过程:(1)导入(2)整体感知(3)重点品读(4)拓展延伸(课内外结合、读写结合)(5)总结(4、5可对调)(6)布置作业(7)板书设计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口语交际”教学的大致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应该谈话的形式,归纳引入新课。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中提示,师生共同归纳要求。 三、依据要求,表达交流(体现训练的层次) 1、会说基本句子。 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2、能按顺序说。 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3、完整具体地说。 ①自己练习说。②互动交流,评价补充。 4、创设场景,模拟生活。 教师要根据训练内容,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模仿中培养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语文园地”教学的大致步骤 一、自主尝试,独立完成 教学中,无论是“我的发现”还是“日积月累”等内容,教师都要大胆放给学生,鼓励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自主完成。教师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讨论交流,评价订正 学生自主尝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同大家一起分享,及时修正错误答案。 三、引导发现,扩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发现的特点或规律,然后运用这一发现进行扩展训练。 “习作”教学的大致步骤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教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本周的习作内容,让学生做好准备。有提前习作欲望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愿意写的内容先试写下来。 教师准备:准备好本次习作的下水文,也可提前调查好学生的准备情况及提前写草稿的数量等。 二、谈话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导入形式,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三、习作指导 此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安排指导的过程。 1、汇报交流。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准备的内容,或写出关键词语等。 2、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重点。 (2)围绕习作重点,确定所写内容,与同伴交流。 3、学生思考并交流。(可以自己练习说、与同座互相说、也可以小组内说。) 4、集体交流。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说明

1. ( 多选题 ) 4.具有成分省略的句子是(本题4.0分) A、 A.吃过饭,他就去展览馆了。 B、 B.雨伞呢? C、 C.得到你的答复,很高兴! D、 D.多美丽的蝴蝶啊! E、 E.太好了! 学生答案:B,D,E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2. ( 单选题 ) 教学活动中,备课常有要“吃透两头”之说,这两头指的是()。(本题4.0分) A、教材和大纲 B、课程标准和教材 C、教材和学生 D、 课程标准和学生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4 3. ( 单选题 ) 7.属于指事字的是(本题 4.0分) A、 A.本 B、 B.羊 C、 C.明 D、 D.赏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4 4. ( 多选题 ) 7.下列各组字中两个字笔画数相同的是()(本题4.0分) A、 A.凹册 B、 B.制但

C、 C.湛 D、 D.书为 E、 E.烟放 学生答案:A,D 标准答案:ACD 解析: 得分:2.7 5. ( 单选题 ) 17 .小学生阶段,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过渡到()(本题4.0分) A、直观动作思维 B、多元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抽象复杂思维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4 6. ( 单选题 ) 语文新课程把“听”和“说”两个教学系列合在一起,改为()。(本题4.0分) A、口头语言 B、口语训练 C、口语表达 D、口语交际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7. ( 单选题 ) 12 .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 )(本题4.0分) A、识字教学 B、作文教学 C、阅读教学 D、听话说话教学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0 8. ( 单选题 )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共有十项,后五项侧重()维度。 (本题4.0分)

小学语文教材分析模式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执笔:金坛市殷雪梅小学滕晓惠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简要叙述) 本单元围绕“探究自然的奥秘”选编了四篇课文。《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奇趣妙景,召唤少年儿童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探索、发现,去从“绿色课本”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去开启大自然之门。《装满昆虫的衣袋》记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童年时痴迷于昆虫以至于被责骂的故事,告诉学生打开自然、走进大自然不仅需要观察、还需要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精神;《变色龙》中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生动地描写了变色龙这一珍稀动物的外形及捕食、变色的情景,告诉了学生打开自然的方法——观察,展示了大自然神奇的生物资源。《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去研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练习是以积累歇后语和观察的名言为主。单元习作则是在学生学习本组课文描写方法的基础上,仿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实现读书写作的结合。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会读写本单元的3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重点词语的意思。 2、会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相关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尝试根据文章表达的顺序给文章分段。 4、能在学文的过程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模仿着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具体。领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在习作中灵活运用。 5、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6、学会搜集资料。 重点难点分析 1、结合例文重点语段让学生掌握仔细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和有条理记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妙的欲望。 (三)每篇课文的训练点

小学四年级语文《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及说明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及说明 四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 教学目标: 1.识8个生字。 2.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课题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

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兴奋。] 二、略读课文知大意 1.指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通过课文前的“连接语”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连接语”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挈领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读“连接语”,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2.自读自悟,感知大意 对照阅读提示,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做个记号,待后集体解决。 3.集体交流,筛选要点

小学语文课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课改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学科。科学地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会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已从孤立、封闭的教学手段逐步变为综合、开放的教学手段。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一是要注意面向全体,注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二是要注意对教材内容与知识的整体理解与掌握,不能将优美的语言文字搞得支离破碎;三是注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的形象美,赏析课文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句,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 2.基础性原则。儿童从“呱呱”落地起,语言就和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入学前,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丰富的口头语言基础。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在此基础上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儿童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3.发展性原则。儿童一旦独立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便会逐渐将课文的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何使儿童由被动接受知识转

化为主动地、独立地获取知识,教师的引导是至关紧要的。现行的“举一反三”、“导引发现”、“推演尝试”、“生疑求异”、“虚拟设置”等教学方法,对发展儿童思维、促进儿童能力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 4.层次性原则。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提高每一个儿童的素质 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受教育者因先天的影响而形成了个性差异。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这一客观事实,从儿童的实际出发,针对儿童的个性差异,多层次教学,让每一个受教育的儿童都能获得成功的愉悦。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各有特色。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是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构建的教学模式上都体现了“启发式”这一培养发展学生思维的基本的教学方法,可以看出教学模式探索者的共识,反映了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1.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组运动 着的矛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只有去掉教的“包办”,学的“放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与学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为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培养儿童的语文素质为教学目标,围绕儿童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法和指导学法。教法设计要体现一个“诱”字,学法指导要体现一个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语 文 教 学 反 思 阳高县教研室刘珍旺

一、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 二、课题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全面铺开,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我们根据市、县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曾经承担了县总课题中的子课题《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模式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许多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章法,随意性太强;很多教师仍旧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教师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拼体力,拼时间,形成了高消耗、重负担、低效率的局面。一句话,落实目标“少、慢、差”;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和学生有效沟通,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变成了学困生,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如噱头多,课件多,语文味淡。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00后的孩子,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渴望展示自己,而我们的课堂没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在问题面前,我们认识到,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处在教育改革风口浪尖中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研究与改革,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改变“鸠占鹊巢”现象,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才能真正落实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背景下,有县教体局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支持,有“有效教学各学科教学设计”课题研究成果作为基础,我学区全体语文教师愿意进一步探索“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模式研究”的成功模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三、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撑 1、课题概念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具体表现在:让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会探索新知,愿意与他人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教学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0%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

语文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小学

语文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小学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其中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授(初读、析读、品读)、小结、拓展延伸、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写......等字,会读并理解... ...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 ...方式,提高... ...能力,体会...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 ...共鸣;培养... ...精神;陶冶... ...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教材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教学难点: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就是学生对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 (重难点的确立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依旧拓新、承上启下、开门见山、设置疑问、引起悬念、直观演示等。 2.讲授新课——初读 A.初读:自主探究:默读、轻读 (1)字词:读正确、通顺,弄清词义 (2)内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情感:画出感动的句子,记录你的感受。 B.检查反馈

(1)字词关: 范读朗读:教师/名家 交流汇报:记忆方法,解决途径 个别纠正:重点识记 指名朗读:共同评价 (2)内容关: 思考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讲授新课——析读 要求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如何提问、如何启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等。 4.讲授新课——品读 文章写的感人至深,你觉得是哪里写的好呢? 品手法:比喻、对比、排比、首位照应、说明方法、感官等等 品情感:感人、启发(联系生活实际) 5.巩固练习 要求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梯度、有密度,要考虑到进行的方式和所需时间。 讨论主旨,联系现实——改写剧本,小组表演——分享经历,代表汇报——拓展阅读,对比感悟 6.归纳小结 要考虑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以及所需时间。 7.作业安排 要考虑布置哪些内容,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等。

最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总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四、朗读背诵,体会情感 五、交流感受,课外延伸 精读课教学模式 精读课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语。(高年级在这一步中要弄清生字中的重点字音、字形,低年级还应注重让学生自主识字,用多种方法识字,扩大识字量。) 第二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全班交流读书收获。 3、学生质疑,教师及时梳理问题,简单问题随机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放到学文

中解决。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这一环节教师要选好切入点,由点及面,抓住切入点展开课文的学习。应让学生个体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批划,抓住一个大问题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教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充足,让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思维不仅仅停留在浅表层次上,应向纵深方向发展,保证下一步全班交流的有效性,不可走形式。 2、在学生个体自读的基础上,抓住切入点,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落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谈理解,谈体会,进行全班交流。 对于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或学生个人学习理解有困难的地方,除了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互帮、互学外,教师可作适当讲解,以保证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不能解决的,可进行全班讨论,仍不能解决的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这样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体会,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对于文章的重点句段,可适时朗读,以便加强理解,升华情感。在读的方法上,教师可通过朗读指导,范读或录音朗读,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将他们带入课文中的情境,并进入角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桌对读,分角色朗读和全班齐读等,读出变化的语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 此环节,还应根据学段要求,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听说读写训练,以确保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树立“一本”(以学生为本)、“二让”(让语文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三维”(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的基本理念;按照文本解读(前提)、目标设定(方向)、资源准备(基础)、教学流程(关键)、教学反思(延伸)等基本程序和策略方法进行。 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旧模式的变革。当我们把视角投向新一轮课改的时候,应该用课改的新理念来透视教师备课的真正意义、诠释教学设计的本质内涵。在新的课程背景下,我们必须冲破传统备课的种种清规戒律,以崭新的教学设计代替传统的教案。可以说,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所进行的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与学过程的一种规划或实施步骤的一种预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点子库”;一篇好的教学设计恰似一幅蕴涵师生人文素养、观念想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立体风景图。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具有上述特征和功能呢?我想最关键的就是要树立新的理念、创新设计策略。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念 根据新的培养目标、新课改精神、新教材特征和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教学设计应以下面的新理念作指导: (一)一本——就是以人为本,体现“三个一切”。 这里所说的“一本`”,就是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以如何教为重点,转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获得发展为重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学理念。具体地讲,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感、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的基础上,设计出真正关注学生、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教学策略。同时,又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教材的精华,并对学科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再创造,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的策源地,通过激活教材,使教学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1、为什么说教学设计要努力体现“以人为本”呢? 首先,“以人为本”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大家知道,中国当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走过的是一条曲折之路。从浓厚的政治色彩到极端的功利色彩,再到如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发展极为艰难。值得庆幸的是,如今的教育终于开始真正触及教育的本质了。可以说,呼唤人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天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课例评析 一、说明 1.课程性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课例评析》(以下简称《设计》)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课程模块中所规定的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 , 是教育学和小学语文教育结缘而生的一种理论性、技能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课程, 是为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等专业所开设的用来培养高素质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 同时, 也是一门能够体现小学教育等专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 2.教学目的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领会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落实这些理念;让学生掌握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设计课堂教学的技巧,能够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中各类课型的教学设计:掌握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学生的相应关系,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能够设计出符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 3.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解读;第二部分为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原理;第四部分为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第五部分为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4.教学时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课例评析建议课时分配表 5、教学方式: 本课程共54课时,理论与实践各占一半,主要是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

二、本文 第一章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解读 教学要点: 1、掌握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2. 掌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1学时) 1,了解"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3学时) 1,目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 了解九年义务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 (2) 理解语文素养的基本点. 2,内容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学习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4,教师理念:正确把握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 5,评价理念: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新的评价观念. 6,教材理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和"不用教材教". 考核要求: 1.理解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 2.理解语文课程教师理念 第二章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教学要点: 1. 明确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2. 掌握教学目标的确立; 3. 掌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 4。掌握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领。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会什么不如教会他们怎样学习。因此,培养孩子们的自主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技巧和自主完成阅读中的疑问尤为重要。学习方法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老师应作为学生的引导员参与其中,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展开他们的想象翅膀,而不是老师讲解限制孩子们的无穷无尽的想象。其实,学习首先是学习者的自主行为,别人是无法包办代替的。教师“教”的重要应当是在学生“学”的过程中适度地发挥组织、引领和知道的作用。因此应形成“自主阅读”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分为:课前自主预习—课中合作探究—课后温习”。 一、课前自主预习方法引路 凡课必预习,对所学内容有所把握,为合作学习做好准备,养成预习的好习惯。因此老师们可以适当的预习设置,即给以适当的任务。在布置预习时,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学习方法的掌握作为学会学习的重中之重。(一)突出认字的方法,利用文中的拼音,读准生字新词,为阅读扫清障碍。(二)解决困难的方法,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遇到难读顺的地方看看是哪个词难读,多读几遍。遇到难理解的字、词、句,作出标识。(三)理解词语的方法,能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四)归纳内容的方法,利用段意归并法,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多设几个“假如”,让孩子们讲讲他们的想象。(五)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用批注法记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记下他们自己认为很棒的句子,用几句话或者更多写出他们的想象。 二、课中合作探究 学习方法不是空洞的知识,如何做到正确朗读?把朗读分解为几个阶段:首先是读字,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然后是断句,词语连读,停顿正确,表达的意思正确;在此基础上再练习流利、有感情,根据表达情意的需要指导学生运用必要的朗读技巧,如轻重快慢,停连时气息的控制、声音虚实的变换等。课堂上千方百计地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探索可让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因为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相互交流,通过组内的交流,做到智慧共享,让学困生得到同伴的帮助。因此,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深入读文。如;小组成员有感情的读,小组内轮流读做到读后评价,边读边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

常见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常见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或模式 1.以培养自学能力为核心的“学、导、练”教学模式; 2.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训练朗读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教学模式;3.以方法指导为核心的“方法渗透、领悟、小结、运用”教学模式; 4.以获取信息、积累语言为核心的略读课、自主阅读课教学模式; 5.以体验、探究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2、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话、讨论, 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垢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5、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6、自主探索式学习 ----重点在于学生亲自体验学习过程,其价值与其说是学生发现结论, 不如说更看重学生的索过程。自主探索式学习重视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 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 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仅获得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 特别是体验和学习数学的思考方法和数学的价值。 7、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形式。但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效益高的较少, 有的只是流于形式。有的研究者认为, 小组学习有独立型、竞争型、依赖型、依存型等几种类型。目前我们用得较多的是学生独立学习后相互交流,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一一相互依存地来研究或者共同解决一个问题还太少。 8、“实践活动”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掘学生潜能,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知识。我们知道,在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因为教学方法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手段。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学家所指出的那样:“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及网站资源分析: 《海底世界》是人教版第六册的一篇科普知识性课文,它以生动有趣的笔法,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等三方面介绍海底的物产,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进一步激发广大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对于本课可采用网络环境下的问题探究学习,它使本课有了丰富的外延,主要学科是语文,还涉及到地理、环保、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学科知识。 1.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在多媒体网络环境的作用下,帮助学生了解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过程与方法: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络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完成学习报告,培养高级思维能力和信息搜集、处理和加工的能力;在学习平台上进行小组协作的形成性评价,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在网络环境的作用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利用网络,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3.网站资源分析:

本课的难点是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但仅仅从语言文字上了解,显得是那么苍白,因此,我从Internet上搜集了有关资料,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制作了这个主题网站。 《海底世界》是根据人教版课文《海底世界》制作的专题网站。该网站试图以人性化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利用网站开展学习活动的需求、方式、效果,来开辟出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新阵地。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主要指导,充分利用主题网站,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索式学习。 三、学法指导: 1.学生状况分析: 知识水平:能读懂文本并能依据特点情景展开合理想象。 学习能力:基本能进行合作学习,深入探究新知。 信息素养:基本能作普通的电脑操作和上网搜找资料。 2.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了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情感的基础上,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小组协作利用专题网站进行关于海底植物、海底动物、海底矿产、海洋乐园等方面的探究,解决感兴趣或想要了解的问题,完成学习报告。 四、教学过程

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摘要: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以当代认知派学习理论和教育技术学提供的教学设计模式为理论依据,阐述了教学目标的涵义和小学语文设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分析了小学语文设置教学目标设置的现状及怎样设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属。它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照物。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是指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围绕小学语文教学目标问题出现过多次争论,这些争论大多数与社会政治和传统文化观念有关。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目的设置,缺乏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学生特征分析,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性;缺乏当代学习论的理论指导,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难以实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目标的阐述主宾混淆、用语含混,使小学语文教学目标难以付之课堂实践,客观上导致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教师检测的盲目性。因此,本文我相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经常反思: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的是什么?教学目标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学会想象,学会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日本学者川上正当也认为:“知识,百科全书可以替代,可是,考虑出新思想、新方案,却是任何东西也替代不了的。”我想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目的,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1)是学会和会学的问题。学会,重在接受知识,积累知识,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在对知识,特别是教材内容的掌握上较多,对教材以外的目标考虑较少。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学生的负担过重,学习枯燥无味;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培养,课堂毫无生气;学生不能生动活泼地学习。会学,重在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主动探索,发现新认知、新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最主要的是能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2)是重结论和重过程的问题。我认为经历过程与记取结论同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为过程是探究历程和探究方法,结论就是探究的结果,两者共同结合构成

(小学教育)201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在学习每课前首先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法提示、学习准备”,在此基础上学生按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随时看看这些要求,切实做到心中有教材、有目标、有重点、有学法,一句话心中有数,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一、导入 根据课文内容用故事、诗歌等形式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二、课前预习 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课前预习课文的能力,因此,我们设计了此环节。学生按照预习要求认真的预习课文。它包括三个小版块,即:基础知识、内容了解、学后疑惑。 基础知识:主要是本课的字和词认识、理解和书写,是依据中高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和读书的能力而设计的。 内容了解:是为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而设计的题目,是让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大意有所了解,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学后疑惑:学生在自学课文后还有哪些主要疑问记录下来,以供课上学习探究中共同解决,以此培养学生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问题的能力。 理论论据:尽量能激发他们提学预习的意识,想办法让学生自主发展,尝自学的快乐,尽早地实现叶对陶老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起前教学理念。要是先把教学目标定出来的话,会让孩子们从小养成带任务去做事的好习惯。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它涉及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和教师点拨指导,是教与学于一体的集中体现,这个环节要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圆满完成任务。 它包括六个环节:自主、合作学习、展示反馈、达标训练、作业设置、拓展延伸。如果说初读课文主要是利用课前预习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话,那么,“自主、合作学习”、“展示反馈”就是利用这两个环节研读、品读课文。 研读:题目的设计一方面主要抓住重点句、结合课后练习题训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落实中高年级语文训练重点,另一方面,通过问题的设计向学生提示阅读方法,强化学法指导。 品读:依据课文的特点和高年级语文学段的特点,适当设计一点关于课文写作特点的题目,使学生在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学到好的写作方法。 理论论据: 1、能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和看法,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的个性得以张扬。同时,也是检测和锻炼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2、小组合作可以解决一些个人能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多讨论、多交流,在合作中长知识、学会交往。 3、老师精心设计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它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与求知之门。其实,一堂好课常常是由几个巧妙的问题把学生的思维“点”活。 四、汇报交流 “我来盘点”此环节一般包括字词的认识理解与书写——学习积累情况的总结——读书方法的选择——资料的搜集途径等。通过学生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进行一个回顾和总结,引导学生在学习探究、知识积累中不断摸索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自我挑战”是鼓励学生深度探究而设计的问题。两个环节有时在预习出现,有时在合作探究中出现。 五、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内容形式相近的短文再阅读,以此加深学生对同类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