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第4课时:整式的加减(1)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第4课时:整式的加减(1)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第4课时:整式的加减(1)

第4课时:整式的加减(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3—64页,2.2整式的加减:1.同类项。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同类项。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难点: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在多项式中找同类项。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创设问题情境

⑴、5个人+8个人=

⑵、5只羊+8只羊=

⑶、5个人+8只羊=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学生尝试按种类、颜色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类,一方面可提供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体现分类的思想方法。)

2、观察下列各单项式,把你认为相同类型的式子归为一类。

8x 2y , -mn 2, 5a , -x 2y , 7mn 2, 83

, 9a , -32

xy , 0, 0.4mn 2, 95

,2xy 2。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分类,教师巡视后把不同的分类方法投影显示。

要求学生观察归为一类的式子,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请学生说出各自的分类标准,并且肯定每一位学生按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二、讲授新课:

1.同类项的定义:

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8x 2y 与-x 2y 可以归为一类,2xy 2与-

32

xy 可以归为一类,-mn 2、7mn 2与0.4mn 2可以归为一类,5a 与9a 可以归为一类,还有83、0与95

也可以归为一类。8x 2y 与-x 2y 只有系数不同,各自所含的字母都是x 、y ,

并且x 的指数都是2,y 的指数都是1;同样地,2xy 2与-32

xy 也只有系数不同,各自

所含的字母都是x 、y ,并且x 的指数都是1,y 的指数都是2。

像这样,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simil a r terms)。另外,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比如,前面提到的83、0与9

5也是同类项。

通过特征的讲述,选择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作为研究对象,并称它们为同类项。(板书课题:同类项。)

(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同类项概念,可设问同类项必须满足什么条件,让学生归纳总结。)

板书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的同类项概念以及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2.例题: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地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3x 与3mx 是同类项。 ( ) (2)2a b 与-5a b 是同类项。 ( )

(3)3x 2y 与-31yx 2是同类项。 ( ) (4)5a b 2与-2a b 2c 是同类项。 ( )

(5)23与32是同类项。 ( )

(这组判断题能使学生清楚地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其中第(3)题满足同类项的条件,只要运用乘法交换律即可;第(5)题两个都是常数项属于同类项。一部分学生可能会单看指数不同,误认为不是同类项。)

例2:游戏:

规则:一学生说出一个单项式后,指定一位同学回答它的两个同类项。

要求出题同学尽可能使自己的题目与众不同。

可请回答正确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写一个单项式同类项的经验,从而揭示同类项的本质特征,透彻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学生自行编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改变一味由教师出题的程式化做法,并由编题学生指定某位同学回答,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这种形式适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学生通过一定的尝试后,能得出只要改变单项式的系数,即可得到其同类项,实际是抓住了同类项概念中的两个“相同”,从而深刻揭示了概念的内涵。)

例3:指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1)3x -2y +1+3y -2x -5; (2)3x 2y -2xy 2+31xy 2-23yx 2。

解:(1)3x 与-2x 是同类项,-2y 与3y 是同类项,1与-5是同类项。

(2)3x 2y 与-23yx 2是同类项,-2xy 2与31xy 2是同类项。

例4:k 取何值时,3x k y 与-x 2y 是同类项?

解:要使3x k y 与-x 2y 是同类项,这两项中x 的次数必须相等,即 k =2。所以当k =2时,3x k y 与-x 2y 是同类项。

例5:若把(s +t)、(s -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指出下面式子中的同类项。 (1)31(s +t)-51(s -t)-43(s +t)+6

1(s -t); (2)2(s -t)+3(s -t)2-5(s -t)-8(s -t)2+s -t 。

解:略。

(组织学生口头回答上面三个例题,例3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可由教师标出不同的下划线,并运用投影仪打出书面解答,为合并同类项作准备。例4让学生明确同类项中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例5必须把(s -t)、(s +t)分别看作一个整体。)

(通过变式训练,可进一步明晰“同类项”的意义,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提高识别能力。)

6.课堂练习:请写出2ab 2c 3的一个同类项.你能写出多少个?它本身是自己的同类项吗?

(学生先在课本上解答,再回答,若有错误请其他同学及时纠正。)

三、课堂小结:

①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在多项式中找出同类项,会写出一个单项式的同类项,会判断同类项。

②这堂课运用到分类思想和整体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③学习同类项的用途是为了简化多项式,为下一课的合并同类项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不仅仅是知识点的罗列,应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应上升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与运用.采用学生相互补充完善,教师适时点拨的课堂小结方式,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课堂作业:若2a m b 2m+3n 与a 2n -3b 8的和仍是一个单项式,则m 与 n 的值分别是______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上,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小组讨论,把一些实物进行分类,从而引出同类项这个概念,并通过练习、游戏、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同类项。在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

整式的加减(1)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含义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分钟)3. 正确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和代数式的值。 学习重点难点:正确进行整式加减运算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自学教材62-63页,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 1. 叫做同类项,比如 2. 叫做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 ,且 和 不变 4.计算:2a-6a= 反馈交流(2分钟):每组各派一个代表回答一道问题,大家共同评判 合作探究(我的课堂,我主宰——享受探究的快乐!)(10分钟) (一)1.观察下列各单项式的特点,并进行分类: n 8, y x 26, 0, n 5, ab 7,y x 23-,0.6 ,ab - 2.归纳分类后的各组单项式的共同特点: 3.得出同类项的概念: (二)1.(请你当裁判!)判断对错:①2x 与3y 是同类项 ②2ab 与-5ab 是同类项 (3) 3xy 2 与-y 2 x 是同类项 (4) mn 、0.3mn 与3 1 mn 是同类项 2.(火眼金睛!)下列各组单项式为同类项的是( ) A.2231xy y x -与 B.b a 25.0与c a 25.0 C.n m 21.0-与221nm - D.ab 3与abc 3 3.写出 2 36y x -的一个同类项______. (三)1.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律计算: =?+?22522100 = , =-?+-?)2(252)2(100 = . 2.类比上面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运算: (1)=+t t 252100 = (2)=-t t 252100 = (3)=+22 23x x = (4)=-22 43ab ab = 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四)1.(相信自己,我能行!)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1)x x 2012+ (2)2 2 5 1xy xy - (3)a a a 7.23.05-+-; 2.(智勇闯关!)化简下列多项式 (1) 2222 2323xy x y y x y x -++-(2) 28372422--+++x x x x 展示提升(学生板演)(12分钟) 教师精讲点拨(5分钟) 课堂小结,整理笔记(4分钟) 当堂测试(5分钟)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法

整式的加减法 一、 课标要求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和去括号的法则. 教学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和去括号的法则. 二、知识疏理 1、温故知新(与本讲有联系的原来知识点) (1)买一个足球需要m 元,买一个篮球需要n 元,则买4个足球、7个篮球共需要( )元。 A 、4m+7n B 、28mn C 、7m+4n D 、11mn (2)三个连续奇数,中间一个是n ,则这三个数的和为 。 (3)一个三位数,十位数字为x ,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少3,百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3倍,则这个三位数表示为 . 2、教材解读 (1)已知轮船在静水中前进的速度是m 千米/时,水流的速度是2千米/时,则这轮船在逆水中航行2小时的路程是 千米. (2)张大伯从报社以每份0.4元的价格购进了a 份报纸,以每份0.5元的价格售出了b 份报纸,剩余的以每份0.2元的价格退回报社,则张大伯卖报收入 元。 (3)李明同学到文具商店为学校美术组的20名同学购买铅笔和橡皮,已知铅笔每支m元,橡皮每块n元,若给每名同学买3支铅笔和2块橡皮,则一共需付款 元. (4)某工厂第一车间有x 人,第二车间比第一车间人数的5 4少30人,如果从第二车间调出10人到第一车间,那么: (1)两个车间共有 人? (2)调动后,第一车间的人数为 人. 第二车的人数为 人 (3)求调动后,第一车间的人数比第二车的人数多几人? 三、典型例题解析 1、仙居三江超市出售一种商品,其原价a 元,现有两种调价方案: 方案(1)先提价20%,再降价20%;方案(2)先降价20%,再提价20%; (1)请分别计算两种调价方案的最后结果。 (2)如果调价后商品的销售数量都一样,请直接回答该选择那种调价方案赚的利润多?

华师大版七上《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word教案

让学生自然地认识到整式的化简实质上就是整式的加减。 3.4.4.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从实际背景中去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的必要性,并能灵活运用整式的加减的步骤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概括能力。 3.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式的加减。 难点: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做一做。 某学生合唱团出场时第一排站了n名,从第二排起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一人,一共站了四排,则该合唱团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 ①学生写出答案:n+(n+1)+(n+2)+(n+3) ②提问:以上答案进一步化简吗?如何化简?我们进行了哪些运算? 2.练习:化简: (1)(x+y)—(2x -3y) (2)2() 222223(2)a b a b --+ 提问:以上化简实际上进行了哪些运算?(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经历一个实际背景,体会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必要性,在通过复习、练习,为学生概括出整式的加减的一般步骤作必要的准备) 二、讲授新课: 1.整式的加减:教师概括(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整式的加减的步骤) 不难发现,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因此,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可以总结为: (1)如果有括号,那么先去括号。(2)如果有同类项,再合并同类项。 2.例题 例1:求整式x 2―7x ―2与―2x 2+4x ―1的差。 解:原式=( x 2―7x ―2)―(―2x 2+4x ―1)= x 2―7x ―2+2x 2―4x+1=3x 2―11x ―1。 (本例应先列式,列式时注意给两个多项式都加上括号,后进行整式的加减) 练习:一个多项式加上―5x 2―4x ―3与―x 2―3x ,求这个多项式。 例2:计算:―2y 3+(3xy 2―x 2y)―2(xy 2―y 3)。 解:原式=―2y 3+3xy 2―x 2y ―2xy 2+2y 3)= xy 2―x 2y 。 (本例让学生体会整式的加减实质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这两个知识的综合,有利于将新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发生更新) 例3:化简求值:(2x 3―xyz)―2(x 3―y 3+xyz)+(xyz ―2y 3),其中x=1,y=2,z=―3。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整式的加减3.4整式的加减3.4.3第1课时去括号练习新版华东师大版

第3章整式的加减 3.4 整式的加减 3.去括号与添括号 第1课时去括号 [学生用书P81] 1.(a-1)的相反数为( ) A.a-1 B.a+1 C.1-a D.-a-1 2.下列各式中,去括号正确的是( ) A.x+2(y-1)=x+2y-1 B.x-2(y-1)=x+2y+2 C.x-2(y-1)=x-2y-2 D.x-2(y-1)=x-2y+2 3.化简a+b-2(a-b)的结果是( ) A.3b-a B.-a-b C.a+3b D.-a+b 4.-[a-(b-c)]去掉括号后为( ) A.-a-b-c B.-a-b+c C.a+b-c D.-a+b-c 5.[xx·株洲]计算:3a-(2a-1)=__ __. 6.在括号前填入正号或负号,使左边与右边相等. (1)y-x=_ __(x-y); (2)(x-y)2=__ __(y-x)2; (3)(x-y)3=__ __(y-x)3. 7.计算:(x-y+z)-(x-y-z)+(x+y-z)=__ _.8.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3(5a+4)-(3a-10); (2)(8a-4b)-(4a+4b-c)-2a;

(3)-3x 2 +(3x -4x 2 )-(2x 2 -3x +6); (4)7(a 2 b -ab )-2(a 2 b -3ab ). 9.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1)-3(2s -5)+6s ; (2)3x -??????5x -? ????12x -4; (3)6a 2 -4ab -4? ????2a 2+12ab ; (4)-3(2x 2 -xy )+4(x 2 +xy -6).

湖南省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2整式的加减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2.2 整式的加减 课题:2.2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课时第3课时 教学设计 课标 要求 掌握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法和减法运算 教 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在介绍合并同类项之后,开始研究去括号的内容。去括号时本小节的主要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它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整式乘法、分式运算及解方程的基础,通过本小节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为学习整式的加减运算做好准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与数的运算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类比归纳总结出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课 时教学目标1、理解去括号法则 2、会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3、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难点去括号法则的理解,括号前面是负号时,去括号后项符号的变化提炼课 题 探究去括号的方法及应用 教法学 法 指导 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具 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提要

教学过程观察式子,发现规 律 归纳括号去掉以后 的变化,并总结 完成练习,巩固知 识 一、探究新知 1、观察、对比练习: ⑴13+(7-5)= 13-(7-5)= ⑵13 +7-5= 13-7+5= ⑶9a+(6a-a)= 9a-(6a-a)= ⑷9a+6a-a= 9a-6a+a= 归纳:1、以上练习中的括号怎么了? 2、去括号后,括号内的符号和数字有何变 化? 总结规律: 括号前是“+”号,去掉“+和()”后,原 括号内各项不变号; 括号前是“-”号,去掉“-和()”后,原括 号内各项都变号; 去括号法则依据:乘法分配律 2、巩固练习 ①+(a-b)= ; ②-(a-b)= ; ③(a-b)-(-c+d)= ; ④-(a-b)+(-c-d)= . 通过观察计算的 式子,发现规律, 总结规律,应用 规律,为后面去 括号法则的得出 做铺垫。 归纳知识,形成 完整的知识体系 强化提升

《整式的加减1》教案

《整式的加减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让学生自己发现去括号的规律. 2.理解去括号就是将分配律用于代数式运算. 3.掌握去括号法则. 4.会利用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将整式化简. 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去括号法则.例1的代数式比较复杂,化简的步骤较多,并涉及求代数式的值,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设计思路 通过实际情境,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观察、思考下,明白去括号的依据,归纳出法则,通过练习促进对法则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投影显示) 如图4-7,要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 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请计算结果 用不同方法得到的结果应当相当.你 发现了什么?图4-7 (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列代数式,感受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 二、观察思考、揭示实质 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得到3(x+3)=3x+9 问题1:观察这条式子,等边从左边到右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2:根据已有知识,你能明白运算的依据吗?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思考,明白运算的依据:运算的分配律,并进一步体会去括号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根据分配律,你能去括号吗? (1)+(a-b+c) (2)-(a-b+c) 如果把+(a-b+c)看做1x(a-b+c),-(a-b+c)看做(-1)x(a-b+c),运用分配律就可以去括号+(a-b+c)=a-b+c,-(a-b+c)= -a+b-c. 问题1:观察这两个算式,看看去括号前后,括号里各项的符号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交流和归纳,关注学生对法则的表述,

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 通过上述讨论,归纳出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这一法则可编成一句顺口溜: 去括号,看符号;是“+”号,不变号;是“-”号,全变号. 三、步步深入,掌握法则(投影显示) 例2:化简并求值:2(a2-ab)-3(a2-ab),其中a=-2,b=3 注意先运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化简,最后代入求值. 师生共同分析去括号的注意点(幻灯投影): 1.去括号时应将括号前的符号连同括号一起去掉. 2.要注意括号前的符号,特别括号前面是“-”号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不能只改变括号内第一项或者某几项的符号. 3.当括号里第一项是省略“+”号的正数时,去掉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后,要补上原先省略的“+”号. 4.若括号前有数字因数时,应利用分配律去括号,特别要注意符号.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103页课内练习 五、课堂小结 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何体会? 六、布置作业 教材104作业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4.3《整式的加减》课时练习(含答案)

第3课时整式的加减 01基础题 知识点1整式的加减 1.计算(6a2-5a+3)-(5a2+2a-1)的结果是( ) A.a2-3a+4 B.a2-3a+2 C.a2-7a+2 D.a2-7a+4 2.化简5(2x-3)+4(3-2x)的结果为( ) A.2x-3 B.2x+9 C.8x-3 D.18x-3 3.用2a+5b减去4a-4b的一半,结果是( ) A.4a-b B.b-a C.a-9b D.7b 4.减去-2x等于-3x2+2x+1的多项式是( ) A.-3x2+4x+1 B.3x2-4x-1 C.-3x2+1 D.3x2-1 5.化简:(x2+y2)-3(x2-2y2)=____________. 6.计算: (1)(-x2+5x+4)+(5x-4+2x2); (2)(3a2-ab+7)-(5ab-4a2+7). 7.化简求值:(5a+2a2-3-4a3)-(-a+3a3-a2),其中a=-2. 8.给出三个多项式:X=2a2+3ab+b2,Y=3a2+3ab,Z=a2+ab,请你任选两个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 知识点2整式加减的应用 9.一个长方形的一边长是2a+3b,另一边长是a+b,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A.12a+16b B.6a+8b C.3a+8b D.6a+4b 10.一根铁丝的长为5a+4b,剪下一部分围成一个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则这根铁丝还剩下____________.11.已知某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m+n,另一条边长比这条边长大m-3,第三条边长等于2n-m,求这个三角形的

周长. 12.某校有A ,B ,C 三个课外活动小组,A 小组有学生(x +2y)名,B 小组学生人数是A 小组学生人数的3倍,C 小组比A 小组多3名学生,问A ,B ,C 三个课外活动小组共有多少名学生? 02 中档题 13.若A =5a 2-4a +3,B =3a 2-4a +2,则A 与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 B B .A >B C .A <B D .以上都可能成立 14.一家商店以每包a 元的价格进了30包甲种茶叶,又以每包b 元的价格买进60包乙种茶叶.如果以每包a +b 2元的价格卖出这两种茶叶,则卖完后,这家商店( ) A .赚了 B .赔了 C .不赔不赚 D .不能确定赔或赚 15.某商场一月份的销售额为a 元,二月份比一月份销售额多b 元,三月份比二月份减少10%,第一季度的销售额总计为____________元;当a =2万元,b =5 000元时,第一季度的总销售额为________元. 16.化简求值: (1)(ab -3a 2)-2b 2-5ab -(a 2-2ab),其中a =1,b =-2; (2)2(3b 2-a 3b )-3(2b 2-a 2b -a 3b )-4a 2b ,其中a =-12 ,b =8;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练习题精选

七年级数学整式的加减 练习题精选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22(4).(426)2(225)a a a a ----- 其中 1-=a . 221131 (5).2()()2223 a a b a b ----- 其中 32,2=-=b a . (6).化简 )]72(53[2b a a b a ----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234 x -的系数是34 B. 2 32 a π的系数是32 C. 23ab 的系数是3a D. 225 xy 的系数是25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22.34a a A a +=).2(2a b B a b --=-+ 222.2C a b a b a b -=- .541D a a -=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单项式是整式 B.多项式322358r x yr axr π-+-是按 r 的降幂排列的 C.含加减运算的式子都是单项式 D.不含加减运算的式子都是单项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3 xyz 与23 xy 是同类项 B. 1x 和 12x 是同类项 C. 320.5x y 和237x y D. 25m n 与24nm -是同类项 5.下列各式中去括号正确的是( ) 2222..(2)2A x y x z x y x z --+=--+ ..36(41)3641B a a a a a a -[--]=--+ ..2(6423)2642C a x y a x y +-+-=-=-22..(2)(1)21D x y z x y z --+-=---- 6.若多项式32281x x x -+-与多项式323253x mx x +-+的 和不含二次项,则m 等于( ) 7.如图,边长为3m +() 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m 的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若拼成的矩形一边长为3,则另一边 长是( ) 二、填空题 8.单项式2323ab c -的系数为 ,次数为 9.若2512 m x y --与212n xy =是同类项,则m n += 10. 3(2)a a b --= . 11.若代数式2345x x --的值为7,则2453 x x --的值为 12.如图,∠AOB =45?过射线OA 上到点O 的距离分别为 1,3,5,7,9,11,…的点作OA 的垂线与OB 相交,得到并标出一组黑色梯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观察其中的规律,则第n 个黑色梯形的面积S n = 三、解答题 13.计算 1.32)(57)2(24)a b a b a b -+---()( 2222(2).(2)2(3)3(24)x xy y xy x y xy -+---+- 14.化简求值: 2(1)..3(2)322()x x y x y xy y ---[-++],其中 1 ,32 x y =-=-

教学设计《整式的加减(1)》

教学设计: 课题:整式的加减(1)——合并同类项 张琦 重庆市实验学校课型:新授课 一、教材地位: 本节课是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2节,是学生刚进入初中,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合并同类项进行归纳、探索、研究的一节课。而且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一方面,这节课与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数的运算的基础之上。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二、教学目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知识上: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理解多项式中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同时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并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化简整式。 第二,在能力方面: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交流——收获——反思”的学习过程,体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思想,认识同类项,了解数学分类的思想;通过类比数的运算律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在教学中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体验探求规律的思想方法。 第三,情感目标:组织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获取知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思维品质,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以及教材的特点,为了和学生一起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对本课的重、难点设计如下: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并准确合并同类项。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刚刚跨入少年期,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对新生事物很感兴趣、求知欲望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他们愿意表达自已的见解,有一定的互动互助基础,但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 四、教学方法:教学互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实践创新 五、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投影仪、黑板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新人教版七上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整式(1)

第1课时:整式(1) 教学内容:文档设计者:设计时间:文档类 型: 文库精品文档,欢迎下载使用。Word精品文档,可以编辑修改,放心下载 教科书第54—56页,2.1整式:1.单项式。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列代数式 (1)若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2)若三角形一边长为a,并且这边上的高为h,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3)若x表示正方形棱长,则正方形的体积是; (4)若m表示一个有理数,则它的相反数是; (5)小明从每月的零花钱中贮存x元钱捐给希望工程,一年下来小明捐款元。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让学生列代数式不仅复习前面的知识,更是为下面给出单项式埋下伏笔,同时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请学生说出所列代数式的意义。 3、请学生观察所列代数式包含哪些运算,有何共同运算特征。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教师适当点拨。 (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可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整式的加减》(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整式的加减(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凯里市赏郎中学王恩智 整体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2.会进行整式加减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教学难点:灵活地列出算式和去括号 教材分析 “整式的加减”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整式的加减”的基础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贯穿于本章的始终,它起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继之前所学的“合并同类项”与“去括号”的延续,更是整式混合运算的基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抽象、归纳、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他们敢于面对挑战和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激情。在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数的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内容,具备了学习本节课所必需的基本运算技能。类比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会产生“整式是否也有相应的运算,如果有的话该怎样进行”等问题,此时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进一步系统化地学好本节课内容非常有利。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整式加减运算的法则,进一步培养观察、归纳、类比、概括等能力,提高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方法 活动——讨论法 教师利用游戏或根据情况创设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发现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进行表示,再利用所学的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法则验证自己的发现,从而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算理。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回顾 1.整式包括( )和 ( ) 2.单项式 的系数是( ),次数是( ) 3.多项式 是( )次( )项式,其中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是( ),常数项是( )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计说明】: 利用教材提供的两个数字游戏,使学生通过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体会整式的加减运算的必要性,巩固以前学习的有关内容,同时在回答两个游戏中所提的问题时,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其中第2题游戏步骤写成框图的形式,可以使学生体会程序、算法的思想。 活动1 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4.下列各式中,是同类项的一组是( ) 222x y 213yx 22m n 22mn 23 ab 5.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3a-b ) + (5a+2b ) - (7a+4b ) 223x y -32325m m m --+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练习题及解析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练习题及解析 6.4 整式的加减 一. 选择 1. 化简(-2x+y)+3(x-2y)等于( ) A.-5x+5y B.-5x-y C.x-5y D.-x-y 2. 多项式-a2-1与3a2-2a+1的和为( ) A.2a2-2a B.4a2-2a+2 C.4a2-2a-2 D.2a2+2a 3.在5a+(________)=5a-2a2-b中,括号内应填( ) A.2a2+b B.2a2-b C.-2a2+b D.-2a2-b 4. 长方形的长为(2b-a),宽比长少b,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A、3b-2a B、3b+2a C、6b-4a D、6b+4a 5.A=x2-2x-3,b=2x2-3x+4,那么A-B等于( ) A. x2-x-1 B. -x2+x+1 C. 3x2-5x-7 D. -x2+x-7 二. 填空 1. a2+7-2(10a-a2)=____________ 2.一个多项式减去a2-b2等于a2+b2+c2,那么原多项式是 . 3.某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m+n,另一条边长比这条边长大m-3,第三条边长等于2n-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4.七年级⑵班同学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小组的有x人,参加合唱队的有y人,而参加合唱队人数是参加篮球队人数的5倍,且每位同学最多只能参加一项活动,那么三个课外小组的人

数共人. 5.粗心的周华在做多项式a3+2a+3加一个单项式时,误做成了减法,得到结果为a3+3,那么要加的单项式为_______, 正确的结果应是_________. 三. 计算 1.求多项式3x2+y2-5xy与-4xy-y2+7x2的和 2.计算: ⑴(3a2+2a+1)-(2a2+3a-5) ⑵A=x2-5x,B=x2-10x+5,求A+2B的值 3.先化简,再求值 (1)4(y+1)+4(1-x)-4(x+y),其中,x= ,y= 。 (2)4a2b-[3ab2-2(3a2b-1)],其中a=-0.1,b=1。 4.小红家一月份用电(2a-b)度,二月份比一月份多用(a+b)度,三月份比一月份的2倍少b度,那么小家第一季度共用多少度电?当a=30,b=2时,小红家第一季度一共用了多少度电?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 2. A 3.D 4.C 5.D 二.填空 1.3a2-20a+7 2. 2a2+c2 3.2m+4n-3 4.x+ y 5. 2a ;a3+4a+3 三.解答: 1.( 3x2+y2-5xy)+(-4xy-y2+7x2)=10x2-9xy

数学教案整式的加减1

数学教案-整式的加减(1)整式的加减(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使学生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突破:正确理解去括号法则,并会把括号与括号前的符号理解成整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叙述合并同类项法则。 2、叙述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 3、化简:

y2+(x2+2xy-3y2)-(2x2-xy-2y2) 二、新授 1、引入 整式的化简,如果有括号,首先要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所以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 2、例题 例1 (P166例1) 求单项式5x2y,-2 x2y,2xy2,-4xy2的和。 分析:式子5x2y+(-2 x2y)+2xy2+(-4xy2)就是这四个单项式的和。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号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解:(略,见教材P166) 例2(P166例2) 求3x2-6x+5与4x2-7x-6的和。 解:(3x2-6x+5)+(4x2-7x-6) (每个多项式要加括号)=3x2-6x+5+4x2-7x-6 (去括号) =7x2+x-1 (合并同类项)

例3。(P166例3) 求2x2+xy+3y2与x2-xy+2y2的差。 解:(2x2+xy+3y2)-( x2-xy+2y2) =2x2+xy+3y2-x2+xy-2y2 =x2+2xy+y2 3、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整式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中,如果遇到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三、练习 P167:1,2,3,4。 补:已知:A=5a2-2b2-3c2, B=-3a2+b2+2c2,求2A-3B 四、小结 1、文字叙述的整式加减,对每一个整式要添上括号。 2、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如果双有中括号或大括号,要先去小括号,后去中括号,再去大括号。 五、作业 1、 P169:A:1(3、4),3,5,6,7,8。B:1,2。

八上第40课时整式的加减(1)(20210204051545)

§15. 1 . 2整式的加减(1) 教学目的: 1、解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发展符号感。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教学难点: 正确地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及符号的正确处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练习: 1、填空:整式包括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式二2心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_ 、次数是____________ 3 3、多项式3m3-2m -5 m2是________ 次______ 项式,其中二次项 系数是 ______ 一次项是___________ ,常数项是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式,是同类项的一组是() 1 2 (A)22x2y 与—yx2(B)2m2n 与2mn2(C)- ab与abc 3 3 5、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3a -b)(5a 2b) -(7a 4b) 二、探索练习: 1、如果用a、b分别表示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那么这个两位数 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后得到的 两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两位数的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一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那 么这个三位数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交换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后得到的三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加减全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知识点1、单项式的概念 式子x 3,m t xy a ---,6.2,,32它们都是数或字母的积,象这样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是一种特殊的式子,它包含一种运算、三种类型。 一种运算是指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只能是乘法的一种运算,不能有加、减、除等运算符号;三种类型是指:一是数字与字母相乘组成的式子,如ab 2;二是字母与字母组成的式子,如3xy ;三是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如m a ,2-,。 知识点2、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注意:(1)单项式的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能是分数或小数。如42x 的系数是2;3ab 的系数是3 1,2.7m 的系数是2.7。 (2)单项式的系数有正有负,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要注意包含在它前面的符号,如-()xy 2的系数是-2 (3)对于只含有字母因素的单项式,其系数是1或-1,不能认为是0,如-2 xy 的系数是-1;2xy 的系数是1。 (4)表示圆周率的π,在数学中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当它出现在单项式中时,应将其作为系数的一部分,而不能当成字母。如2πxy 的系数就是2π 知识点3、单项式的次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注意:(1)计算单项式的次数时,应注意是所有字母的指数和,不要漏掉字母指数是1的情况。如单项式z y x 342的次数是字母z y x ,,的指数和,即4+3+1=8,而不是7次,应注意字母Z 的指数是1而不是0. (2)单项式是一个单独字母时,它的指数是1,如单项式m 的指数是1,单项式是单独的一个常数时,一般不讨论它的次数。 (3)单项式的指数只和字母的指数有关,与系数的指数无关。如单项式-43242z y x 的次数是2+3+4=9而不是13次。 (4)单项式通常根据实验室的次数进行命名。如x 6是一次单项式,xyz 2是三次单项式。 知识点4、多项式的有关概念 (1)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第2章 整式的加减 _(第1课时)

用运算符号,如;+、—、×、÷、乘方等,将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联结起来,所得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如3、a 、也叫做代数式。2 1(2)分式:在代数式中,不但有除法,而且除式(或分母)中含有字母。像这样的代数式 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不含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 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里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它通常写在字母的前面。单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里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里含有几项,这个多项式就叫做几项式。多项式的次数是几,就叫做几次多项式。 第2章 整式的加减 (第1课时)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点梳理: 1、代数式的概念: 代数式分为整式和分式。整式分为多项式、多项式。 (1)整式:在代数式中,或者没有除法,或者虽有除法,但除式(或分母)中不含字母。 像这样的代数式叫做整式。 2、代数式的值: 根据问题需要,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所得的结果是代数式的值。

3、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1)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根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4、去括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变 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 变。 5、整式的加减: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2 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教案、同步练习、导学案(3篇)

《第3课时整式的加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整式加减运算的法则,熟练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重点) 2.能用整式加减运算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3.能在实际背景中体会进行整式加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某学生合唱团出场时第一排站了n名,从第二排起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一人,一共站了四排,则该合唱团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 (1)让学生写出答案:n+(n+1)+(n+2)+(n+3); (2)提问:以上答案能进一步化简吗?如何化简?我们进行了哪些运算? 2.化简: (1)(x+y)-(2x-3y); (2)2(a2-2b2)-3(2a2+b2). 提问:以上的化简实际上进行了哪些运算?怎样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整式的加减 【类型一】整式的化简 化简:3(2x2-y2)-2(3y2-2x2). 解析:先运用去括号法则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注意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负号,那么括号中的每一项都要变号;合并同类项时,只把系数相加减,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 解:3(2x2-y2)-2(3y2-2x2)=6x2-3y2-6y2+4x2=10x2-9y2. 方法总结:去括号时应注意:①不要漏乘;②括号前面是“-”,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各项都要变号. 【类型二】整式的化简求值

化简求值:12a -2(a -13b 2)-(32a +13b 2)+1,其中a =2,b =-3 2. 解析:原式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把a 与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原式=12a -2a +23b 2-32a -13b 2+1=-3a +13b 2+1,当a =2,b =-3 2时, 原式=-3×2+13×(-32)2+1=-6+34+1=-41 4 . 方法总结:化简求值时,一般先将整式进行化简,当代入求值时,要适当添上括号,否则容易发生计算错误,同时还要注意代数式中同一字母必须用同一数值代替,代数式中原有的数字和运算符号都不改变. 【类型三】 利用“无关”进行说理或求值 有这样一道题“当a =2,b =-2时,求多项式3a 3b 3 -12 a 2 b +b -(4a 3b 3 -14a 2b -b 2)+(a 3b 3+1 4a 2b )-2b 2+3的值”,马小虎做题时把a =2错抄成a =-2,王小真没抄错题,但他们做出的结果却都一样,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说明理由. 解析:先通过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对多项式进行化简,然后代入a ,b 的值进行计算. 解:3a 3b 3-12a 2b +b -(4a 3b 3-14a 2b -b 2)+(a 3b 3+1 4a 2b )-2b 2+3=(3-4+ 1)a 3b 3+(-12+14+1 4)a 2b +(1-2)b 2+b +3=b -b 2+3.因为它不含有字母a ,所以 代数式的值与a 的取值无关.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题的思路就是把原式化简,得到一个不含指定字母的结果,便可说明该式与指定字母的取值无关. 探究点二:整式加减的应用 如图,小红家装饰新家,小红为自己的房间选择了一款窗帘(阴影部分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整式的加减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 1. 化简(-2x+y)+3(x-2y)等于( ) A.-5x+5y B.-5x-y C.x-5y D.-x-y 2. 多项式-a2-1与3a2-2a+1的和为( ) A.2a2-2a B.4a2-2a+2 C.4a2-2a-2 D.2a2+2a 3.在5a+(________)=5a-2a2-b中,括号内应填( ) A.2a2+b B.2a2-b C.-2a2+b D.-2a2-b 4. 已知长方形的长为(2b-a),宽比长少b,则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A、3b-2a B、3b+2a C、6b-4a D、6b+4a 5.A=x2-2x-3,b=2x2-3x+4,则A-B等于( ) A. x2-x-1 B. -x2+x+1 C. 3x2-5x-7 D. -x2+x-7 二. 填空 1. a2+7-2(10a-a2)=____________ 2.一个多项式减去a2-b2等于a2+b2+c2,则原多项式是. 3.已知某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m+n,另一条边长比这条边长大m-3,第三条边 长等于2n-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 4.七年级⑵班同学参加数学课外活动小组的有x人,参加合唱队的有y人, 而参加合唱队人数是参加篮球队人数的5倍,且每位同学最多只能参加一项活动,则三个课外小组的人数共人. 5.粗心的周华在做多项式a3+2a+3加一个单项式时,误做成了减法,得到结 果为a3+3,则要加的单项式为_______,正确的结果应是_________. 三. 计算

1.求多项式3x2+y2-5xy与-4xy-y2+7x2的和 2.计算: ⑴(3a2+2a+1)-(2a2+3a-5) ⑵已知A=x2-5x,B=x2-10x+5,求A+2B的值 3.先化简,再求值 (1)4(y+1)+4(1-x)-4(x+y),其中,x= ,y= 。 (2)4a2b-[3ab2-2(3a2b-1)],其中a=-0.1,b=1。 4.小红家一月份用电(2a-b)度,二月份比一月份多用(a+b)度,三月份比一月 份的2倍少b度,则小家第一季度共用多少度电?当a=30,b=2时,小红家第一季度一共用了多少度电?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 2. A 3.D 4.C 5.D 二.填空 1.3a2-20a+7 2. 2a2+c2 3.2m+4n-3 4.x+ y 5. 2a ;a3+4a+3 三.解答: 1.( 3x2+y2-5xy)+(-4xy-y2+7x2)=10x2-9xy 2. ⑴a2-a+6 ⑵(x2-5x)+ 2(x2-10x+5)=3x2-25x+10 3.(1)8-8x,6 (2)10a2b-3ab2-2,-1.6 4.(2a-b)+〔(2a-b)+(a+b)〕+〔2(2a-b)-b〕=9a-4b 当a=30,b=2时,9a-4b=262 二.5.4代数式的值 1.当a=2,b=1,c=3时,c2-(a-b)2等于( ) A.2 B.0 C.8 D.12 [

七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加减第3课时整式的加减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3课时整式的加减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 结合本课教学特点,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激发学生观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整式的加减. 【教学难点】 归纳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1.任意写一个两位数; 2.交换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数; 3.求这两个数的和. 再写几个两位数重复上面的过程.这些和有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意一个两位数都成立吗?【教学说明】学习通过操作,初步感受整式的加减.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问题1按照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教材第95页的“做一做”.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导入的操作已经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感受整式的加减. 问:在上面的两个问题中,分别涉及整式的什么运算?说一说你是如何运算的. 通过这个问题得到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归纳结论】进行整式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要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整式的加减

问题2计算: 【教学说明】通过计算,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整式的加减的计算方法. 【归纳结论】几个整式相加减,通过用括号将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然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3.整式加减的应用 问题3我国出租车收费标准因地而异.甲市为:起步价6元,3千米后每千米收费为1.5元;乙市为:起步价10元,3千米后每千米收费为1.2元. (1)试问在甲、乙两市乘坐出租车S(S>3)千米的价钱差是多少元? (2)如果在甲、乙两市乘坐出租车的路程都为10千米,那么哪个市的收费标准高些?高多少? 【分析】先把甲、乙两市乘坐出租车S(S>3)千米的价钱分别用含S的式子表示出来,再求甲、乙两市的价钱差. 【教学说明】学生分析、思考,与同伴交流,感受整式的加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问题4已知M=4x2-3x-2,N=6x2-3x+6,试比较M与N的大小关系. 【分析】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一般采用“作差法”,即先将两式作差,再把所得的差与0比较,若M-N>0,则M>N;若M-N=0,则M=N;若M-N<0,则M<N.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与同伴进行交流,进一步体验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