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icu护理病历

神经外科icu护理病历
神经外科icu护理病历

科别:神经外科病区:重症室床号:09 住院号:0001149033

一般资料

医疗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史

主诉:突发意识不清伴恶心呕吐3小时。

现病史:患者无恶心,呕吐,无双侧肢体无力,无发作性四肢抽搐,无X眼视力下降。在外院就诊检查时CT,MRI检查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给予诊治过程及方案,效果不佳。今为行进一步诊治,特来我院,门诊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之诊断收住,起病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饮食正常,睡眠正常,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

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

敏史,预防接种不详。

家族史:父母健在,兄弟姐妹健在,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个人史: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久居本地,无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无牧区、矿山、高氟区、低碘区居住史,无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

接触史,无吸毒史,无吸烟、饮酒嗜好。

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查体合作。头颅无畸形、压痛、包块、无颜面及眼睑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5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自如,无震颤。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晰。四肢肌力、肌张力无异常。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神经系统检查:皮肤划痕试验阴性,Hornor征阴性,大小便机能正常,肛门括约肌正常。

辅助检查: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左侧脑室体旁腔隙性脑梗塞

术前: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80mmH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mm,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运动一致,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术前检查血常规以及其他术前常规检查。

术后:

护理计划

护理病程记录

2014-04-21 患者于今日急诊在全麻下行幕上开颅动脉瘤夹闭术,麻醉未醒,麻醉插管固定良好通气畅,呼吸机辅助呼吸以simv模式,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为14次/分,氧浓度为50%;头部伤口包扎好,无渗出,辅料干燥,一根硬膜外颅脑引流通畅。给予四肢约束性保护,体温37.0 脉搏62次/分血压145/83mmHg。遵医嘱禁食,德巴金21ml/h 泵入,给予降压脱水止血抗感染治疗,持续颅内压监测。患者意识变浅,通知医生,继续观察病情变化。自主呼吸恢复,试脱呼吸机,观察,呼吸平稳。嘱密切观察。

2014-04-22 体温37.2 脉搏72次/分血压143/73mmHg 呼吸20次/分

头部包扎好,无渗出,硬膜外引流管固定好,引流畅,呈血性,给予吸氧3L/min,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齐。经口进食无呛咳。全身多处擦伤已结痂,双上肢给予保护性约束,德巴金21ml/h泵入,嘱密切观察病情。

健康宣教

1.休息遵医嘱休息,每天休息十小时以上,可适量运动,如散步

2.饮食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营养均衡,补充蛋白质,低盐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预防便秘。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伤口护理愈合时发痒忌抓挠,伤口愈合后一个月后洗头,每日可用酒精擦拭伤口,保持伤口部位清洁干燥。

4.心理护理保持乐观心态,对于消极情绪予以安慰。

5.复查3个月后做影像学检查,如有头痛等异常情况随时复诊。

-神经外科护理试题

第二十七章~二十九章神经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填空题 1. 成人颅腔容积固定不变,约 ( 1400_1500ml )。 2. 颅内容物包括:( 脑组织)(脑脊液)(血液)。 3、颅内压可通过(侧卧位腰椎穿刺或直接脑室穿刺)测定。 5、脑脊液总量占颅腔容积的( 10% ) 。 6、颅内压增高的病因分( 颅腔内容物体积或量增加)(颅内空间或颅腔容积缩小)两大类。 7、正常成人每分钟约有( 1200ml ) 血液进入颅内。 8、正常脑灌注压为(70-90mmHg ) ,脑血管阻力为(1.2-2.5mmHg ) 。 9、颅内压急剧增高,使脑灌注压低于( 40mmHG ) 时,脑血流量急剧下降。 10、颅内压增高的后果是 ( 脑血流量减少)(脑疝) 11、颅内压增高的三大主征为(头疼)(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12、颅脑疾病病人应采取头高(10-15cm )卧位。 13、颅脑疾病应控制液体入量,成人每日补液量不应超过( 2000ml )。 14、冬眠低温疗法时,体温每下降1°,脑血流量平均减少( 6.7% ) ,脑脊液压力平均下降( 5.5% )。 15、冬眠低温疗法当体温降至30 C 时,脑代谢率仅为正常体温时的( 50% ) 左右,脑脊液压力较降温前低 ( 56% )。 16、冬眠低温疗法的常见并发症 ( 肺部并发症 )( 低血压)(冻伤)(压疮)。 17、颅前窝骨折常累及(嗅神经)(视神经)。 18、“熊猫眼”征常提示(颅前窝骨折)。 19 脑脊液漏病人应取(患侧卧位)。 20、常见的脑疝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21、意识障碍的传统分级方法可为(清醒)(模糊)(浅昏迷)(昏迷 )和(深昏迷) 五级。 22、 Glasgow昏迷评分法是评定(睁眼)、(语言)及(运动反应),三者得分相加表示意识障碍程度,最高( 15 )分,最低( 3 )分,( 8 )分以下为昏迷。 23、自然光线下,瞳孔的直径一般为(2—5mm),调节反射两侧相等。

ICU护士的心得体会

ICU护士的心得体会 IcU护士的心得体会 南丁格尔曾说过:“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然而,护理人员却是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病人在一轮轮的换着,科室也在这一年中离开了不少同事,来了一批新同事!不过在相处的岁月中,工作的协调和配合依然那么有序,又快过年了,感触不由的从心底象投幕电影一样,放映着这一年中发生的一件件事情! IcU病房工作气氛紧张,工作压力大,是危重病人的集中地。这里工作很苦,很累,很繁琐,但当看到病人忍受疾病的折磨是,而亲人在外面饱受心痛的煎熬时,救死扶伤的责任感促使我们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中。 在IcU病房外家属的眼睛里,我们只是那进出忙碌,连走带跑的身影,在病房里我们的确是病人身边唯一的依靠。

记得九月底我们收治了一位因意外滑倒,脑部着地摔成重伤,昏迷不醒,生命岌岌可危。由于脑伤太重,后又出现肺部感染、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随即又出现严重的痔疮,大便失禁。由于病人消瘦,我们至少要一个小时翻身一次,并且还得及时清除大便,我们需要用温水擦洗肛周之后再涂上相应的药膏,那段时间,没有人皱过眉头。从气管插管到气管切开,再到更换金属气管套管,再到封管到最后拔出气管套管。有一天早晨他可以自己说出自己的名字,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奇迹真的发生了。当家属寄来感谢信时,我们得知他不仅能说话还神志清楚了,并且出院了,我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于是我越来越能够感觉出护理工作的重要必。曾经有人说过。“拉开人生帷幕的人是护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护士。”是啊,在人的一生当中有谁会不需要护士的细致关心和悉心照顾呢?“护理工作是一门精细的世术。“护士要有一颗同情的心,要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新形象的护士是会用她们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用无私的奉献支撑起无力的生命,重新扬起生的风帆,让痛苦的脸上重绽笑颜,让一个个家庭都重现欢声笑语。

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常规

肠造口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按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造口治疗师和造口人士的访问 1) 访视者在明确诊断和定出手术方案后,在全面了解病人对疾病的知情程度后进行访视。 2) 自我介绍,说明来意与目的,通过提问方式了解病人对肠造口手术的接受程度。 3) 访视者与患者交谈中要运用恰当的目光、肢体语言,使病人产生安全感、信任感。 4) 造口治疗师访问负责介绍造口功能、造口基本护理,明确造口手术的重要性。发放肠造口健康教育手册,必要时准备造口模型和肠管模型。造口人士负责自我形象访问、造口护理技巧访问、社会支持访问。 2、术前定位:造口治疗师、手术医师、病人共同完成术前定位 1) 目的:便于自我护理;便于造口用品使用;预防并发症发生;尊重患者生活习惯。 2) 标准造口位置的特点:患者能看清造口;造口周围皮肤平整;造口位于腹直肌处;不影响患者的生活习惯。 3) 定位方法:预计造口位置;实际造口位置;造口标记。 3、肠造口术前的肠道准备:包括术前三天低渣半流饮食、口服抗生素及泻药、灌肠等 4、造口用品的选择与准备: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时期造口选择合适的造口用品。 三、术后护理 1、评估病人全身情况、手术名称、造口部位,观察记录造口粘膜颜色、造口形状及大少、造口袋有无渗漏、造口周围皮肤情况、造口底板渗漏溶解的部位与方向、造口术后第一次排气排便时间、排泄物的色、质、量及气味;观察并询问病人有无腹胀、腹痛,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预防并发造口出血、坏死、感染、回缩、水肿、狭窄、皮肤粘膜分离、脱垂、粪水性皮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正常肠造口粘膜颜色为红色或粉红色,类似正常人嘴唇的颜色,表面光滑湿润。 2、根据造口情况及病人的经济条件随时调整合适的造口护理用品。 3、严格执行更换造口袋的操作程序 (1)用物准备:造口用品:(造口袋、造口测量尺、造口剪刀、造口粉、防漏膏、皮肤保护膜)一次性手套、旧报纸或马甲袋、纸巾或棉签、干纱布、温盐水或温开水、泌尿造口必须多准备一些吸水纸。 (2)做好心理辅导消除病人及家属对造口的恐惧心理,鼓励他们认真观看,参与造口护理全过程。 (3)撕去旧造口袋撕旧造口袋时要一手按压皮肤,一手轻揭造口袋,自上而下慢慢将底板撕除,如撕除因难则可用湿纱布浸润底板再撕造口袋。

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36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而常规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出现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53%,而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为88.2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化护理方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标签:神经外科护理;细节护理;体会 科学的外科护理方式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带给患者的心理影响并起到调节生理功能紊乱的作用。神经外科患者多起病急骤、病情危急,护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细微之处,加之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法律观念的不断增强,给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迫切的要求将细节护理引入到神经外科护理工作当中。细节护理是一项系统的、完整的护理概念[1],它重视护理工作中的细微之处,防微杜渐,避免医患纠纷,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我院对神经外科患者实施了细节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收效。现报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136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65例;年龄26~72岁,平均(35.8±9.2)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细节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增强细节护理的理念细节护理可细化为多个方面,并且能够通过量化的方式加以规范。医院应开展对护理人员的细节教育,使每位护士都能够重视细节、关注细节,充分理解细节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还要采取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护士细节护理的能力及执行效果进行检查,提高细节护理质量。 1.2.2注重礼仪细节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主动接待,面带笑容,语言得体,以热情周到的服务给患者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要向患者介绍医院及病房的环境,帮助患者办理各项手续,向患者讲解各项规章制度,使之了解自己的主管医生、护士以及同病室中的病友。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带来的温暖。在患者完成了治疗出院之后,也要定期进行随访[2]。

护理整体病历

护理整体病历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护 理 整 体 病 历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范悦琪

患者入院护理评估单 姓名:于东和性别:男科室:新院ICU床号:1911住院病历号:00275652 民族:汉职业:退休干部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入院诊断:肺部感染 入院日期、时间:2016-8-1210:00:00患者入院方式:病床 入院主述:反复咳嗽咳痰、气促40年余,再发加重半年 体温:36.9℃脉搏:10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2/70mmHg体重:卧床身高:卧床 意识:清楚 面部表情:正常 精神状态:良好 语言沟通:其他 既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 饮酒史:无 吸烟史:无 是否生活在吸烟环境中:否 饮食:流质 营养:正常口腔黏膜:完整 食欲:正常 睡眠:其他 自理能力:重度依赖

活动:活动受限部位:多处体位:强迫体位 皮肤黏膜:颜色:正常 弹性:正常 完整性:不完整部位:多处大小:见护理记录单 排尿:留置尿管 排便:其他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感觉:严重丧失(2分)潮湿:潮湿(2分) 活动方式:卧床不起(1分)活动能力:完全不能移动(1分)营养:不足(2分)摩擦力/剪切力:已存在问题(1分) 总评分:9分 跌倒/坠床危险筛查项目: □年龄>75或小于5岁(1分)□意识障碍(2分) □老年痴呆(1分)□智力障碍(1分) □躁动、躁狂(2分)□眩晕、头晕、乏力(2分) □体位性低血压(1分)□视力退化(1分) □听力退化(1分)□尿频尿急(1分) □腹泻(1分)□使用助步器(2分) □关节僵硬变形(1分)□行动不便、步行不稳(2分) □肌力下降(2分)□瘫痪(1分) □过去一年或住院中曾发生过跌倒或坠床(1分) □使用降压(各1分)√□ICU(>4分)

icu护士工作心得体会(精选3篇)

icu护士工作心得体会(精选3篇) icu护士工作心得体会一:icu护士工作心得有人说,icu是一个很有成就感的科室,可以亲身鉴证生命的奇迹;有人说,icu是一个又脏又臭,死气沉沉的科室,肩上的压力比任何一个科室重;又有人说,icu是个精英部队,医务人员的素质非比寻常…… 5月11号是调到icu工作的第一天,跟着晓勤老师上护理班。从最基础的护理做起,学会看呼吸机参数,记病人生命体征,做一些简单的治疗。观察icu病人的病情动态变化是十分严格的,而这些动态变化都在监护单上体现出来,所以监护单的书写规范也非常严格,下笔需十分谨慎,一写错就要好多人一起重新写过。在icu的第一天我体会到了细心谨慎的重要性。 五月中旬,icu很忙,最多的一次加床加到10床。晓勤老师带我的第一个前夜班让我记忆犹新。那晚八点多一下子来了3个病人,其中一个是10楼转下来的,心律失常,另外两个是车祸病人。科室忙的一团糟,护士长叫来了秋仙一起帮忙。安置、抢救病人争分夺秒地进行着,病情维持稳定状态后正点抄生命体征,发现2床病人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无。立即汇报值班医生,联系麻醉科插管,上呼吸机。病人生命体征渐渐稳定下来,大家终于可以歇下缓口气时,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了,2床自发抽搐,监护仪心律显示室颤,马上准备除颤,选择能量,充电,放电一气喝成,胸外持续心脏按压,病人虽然短暂恢复窦性心律,但仍反复出现室颤,昏迷程度逐渐加重,频繁抽搐,尿便失禁,瞳孔散大,潮式呼吸,在静脉给予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抢救药品,同时先后进行了2个电击复律,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生命很脆弱,病人的病情随时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平常工作中我们要加大巡视病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及处理,绝不允许抢救的最佳时机从我们手中流失,我们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icu工作已一个月了,总的来说,自己还是一只“菜鸟”,好多东西还要慢慢学起。变压力为动力,努力适应环境,提升自我素质。 icu护士工作心得体会二:icu护士工作心得(943字) 时间过得飞快,我离开学习、生活了五年的校园,到icu工作已经快一年了。这里,是我人生的一次蜕变;这里,是我挥洒汗水与实现理想的沃土。在这一年时间里,我亲身感受到icu全体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关心、爱护与同情心,以及什么是奉献和敬业,而那些真的不是思想课、口号。作为新护士,我更感受到前辈护士们对我的无限关怀与帮助。 初到icu的我身上还带着学生身上的那份青涩与稚气,对一切充满好奇也充满了恐惧。来到这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在宽敞明亮干净整洁的环境中,icu护理团队每天都在忙而有序的工作着,每次遇到接收新病人、抢救时,医护间的配合是那么的默契,正是这支出色的医护队伍使得一个个珍贵的生命一次次的转危为安。这一幕幕都让我惊叹医护工作的神圣,而此时

2020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计划

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都需要制作一个工作计划,下面由神经外科护理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一、20 年转眼来临了,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以及护理部工作计划也随之陆续展开了,新的一年护理工作主要从以下几点工作计划展开实施。 二、围绕优质护理示范工作为中心,感动服务,深化细节护士 三、护士基本理论培训计划:每周科内业务学习一次,并邀请教授及科主任讲课,内容为神经外科生理解剖,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诊断和急救,颅内血肿的简单 C 和的影像诊断,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强年轻护士基本理论培训计划。 有效沟通技巧,提高患者满意度 四、加强患者以及陪护人员的沟通,学习沟通技巧,真正能够解决患者与护理工作之间的弊端,建立有效地沟通桥梁,更重要是非语言交流的能力,以适应对气管切开及语言障碍患者的交流。对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学会放松技巧,保持健康心态。 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 五、院内感染知识掌握并应用于临床,建立专项感染指控人员,建立持续改进措施。 临床应急预案的培训及实施 六、突出的应变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及慎独品德,加强应急预案的学习,并组织演练,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 护理安全防范意思的培训。 七、根据责任制分工,明确职责,严格排查安全隐患。并将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 培养年轻护理人员道德价值观。 八、每日利用晨会后10分钟学习励志书籍,培养主人翁意思,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护士对职业的工作热情。,更新组合新的护士角色,突出专科特色,寻找闪光点。 打造具有专科特色的重症监护。 我科重视对神经外科护士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并借助现代化监护及抢救设备,对神经外科病人瞬息万变的病情进行全面、综合监测,治疗和护理,大大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致残率。人员选配:首先选择身体素质好,思维敏捷,有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精神强,勤奋好学,年富力强的护理人员并指派专人负责监护室的护理和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不断增加,使神经外科经常收治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

icu护士工作自我鉴定

icu护士工作自我鉴定 icu护士工作自我鉴定 icu护士工作自我鉴定1 转星移,寒来暑往。如今我在护士工作岗位上已耕耘了整整十年。从开始到现在,我都始终保持一种心态去工作,那就是既然做了就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做到尽职尽责。 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目标明确,基本上牢固的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作到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 在ICU工作期间,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做到上班不迟到、不早退。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做好基础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三查七对制度。对待患者能文明礼貌的服务,做到举止、态度和蔼,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从患者的角度,用患者的观点,把患者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所急、所难作为护理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经常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心理,并做好健康宣教。除了ICU特有操作及基础操作外还掌握了血液净化、胎心监护等精密仪器的使用及相关护理并做好带教工作,把自己所学毫不保留的传授给组员及进修、实习生们。 在生活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充实而有条理,有严谨

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作风,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拥有自己的良好出事原则,能与同事们和睦相处;积极参加各项科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 随着护士角色范围的扩展,护士不仅仅是病人的照顾者,而且是病人及其家属的教育者、咨询者和健康行为的倡导者。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的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研究新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加强自身业务建设,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使自己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更上一个台阶,以便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做一名优秀的护士,无愧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 icu护士工作自我鉴定2 紧张而忙碌的20xx年即将结束,担任ICU护士长这一年多的期间,在院领导的关心下,在科主任和护理部主任的帮助和支持下,使ICU的护理工作得以正常运行,根据年初的计划,圆满地完成了今年的护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 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在原有ICU病房的简陋条件和设施下,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一年当中,增添了两台心电监护仪、一台亚低温治疗仪、更新升级了血气分析仪,并更换了各种心电监护仪旧的导联线,并安装了开水供应设施,以及各种生活设施,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者,使得ICU的

神经外科护理题库

神经外科护理题库 一、名词解释: 1、颅内压增高:当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减少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2.0KP(200mmHO),并出现头痛、呕吐2 和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病征时,称为颅内压增高。 2、脑疝:当颅腔内某一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高于临近分腔,脑组织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动,部分脑组织被挤入颅内生理空 间或裂隙,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3、小脑幕切迹疝:是因一侧幕上压力增高,使位于该侧小脑幕切迹缘的颞叶的海马回、钩回疝如小脑幕裂孔下方,故又称颞叶钩回疝。 4、枕骨大孔疝:是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被挤向椎管中,又称小脑扁桃体疝。病人常有进行性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剧烈头痛, 频繁呕吐,生命体征紊乱,意识障碍出现较晚。病人早期可突发呼吸 骤停而死亡。 5、 Cushing综合症:颅内压增高病人可出现生命体征变化,既Cushing (库欣)综合症,表现为血压升高,脉压增大,脉搏缓慢,宏大有力, 呼吸深慢等。 6、中间清醒期:硬脑膜外血肿当原发性脑损伤很轻,最初的昏迷时间很短,而血肿的形成又不是太迅速时,则在最初的昏迷与脑疝的昏迷 之间常有一段意识清楚时间,多为数小时或稍长,超过24小时者甚少,称为“中间清醒期”。 7、冬眠低温疗法:是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病人体温,以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改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脑对缺血

缺氧的耐受力。 8、“熊猫眼”症:颅前窝骨折累及眶顶和筛骨,眼眶周围及球结膜下 可出现淤斑,称“熊猫眼”征。 嗜睡是程度最浅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较轻微的刺激即可被唤醒,醒后意识活动接近正常,但对周围环境的鉴别能力较差,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又复入睡。 (2)昏睡(混蚀)较嗜睡更深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范围明显缩小,精神活动极迟钝,对较强刺激有反应。不易唤醒,醒时睁眼,但缺乏表情,对反复问话仅难作简单回答,回答时含混不清,常答非所问,各种反射活动存在。 (3)昏迷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按刺激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三度: 浅昏迷:随意活动消失,对疼痛刺激有反应,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可伴谵妄或躁动。 深昏迷 :随意活动完全消失,对各种刺激皆无反应,各种生理反射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全身肌肉松弛、去大脑强直等。 极度昏迷:又称脑死亡。病人处于濒死状态,无自主呼吸,各种反射消失,脑电图呈病理性电静息,脑功能丧失持续在24小时以上,排除了药物因素的影响。 (4)去大脑皮质状态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它与昏迷不同,是大脑皮质受到严重的广泛损害,功能丧失,而大脑皮质下及脑干功能仍然保存在一种特殊状态。有觉醒和睡眠周期。觉醒时睁开眼睛,各种生理反射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存在,喂之能吃,貌似清醒,但缺乏意识活动,故有“瞪目昏迷”、“醒状昏迷”之称。患者常可较长期存活。常见于各种急性缺氧、缺血性脑病、癫痫大发作持续状态、各种脑炎、严重颅脑外伤后等。

icu护士实习心得体会

icu护士实习心得体会 icu护士实习心得体会1 在平凡而忙碌的生活工作中,已经不知不觉来院三年多了,在这三年的工作中,日常护理工作的繁忙和紧张,使我有些自顾不暇,但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坚持了再一次的理论考试、再一次的操作考试、再一次的自我检查、再一次的科内学习、院内学习。正常的基础护理工作和专科护理操作每一步我都小心翼翼、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干好我的每一份工作,上班时间不早退、不迟到,不干工作以外的事,上班兢兢业业,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严格无菌操作和各项护理常规,熟知工作制度和职责,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位病儿。回顾短暂的三年护理工作,感触颇深,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我越来越能够感觉出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曾经有人说过“拉开人生帷幕的人是护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护士。”是啊,在人的一生当中有谁会不需要护士的细致关心和悉心照顾呢?护理工作是一门精细的世术。护士要有一颗同情的心,要有一双愿意工作的手。要懂得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 因此,我们要充分地利用自己的一双手两条腿一张嘴和一个大脑。一双灵活的手做起事来总会让人觉得舒服,也会让病人及家属更加放心,因此我总想让自己的双手动起来,熟练各项操作,雾化,抽血,肌注,输液等,只有动作熟练了,才会把危险因素排除。 两条勤劳的腿也显得尤为重要。有时候不止一个病人叫你,家属当然希望有需要找护士时,我们能随叫随到,甚至一点都不能耽搁。所以常常觉得两条腿不够用的,因此我们要经常巡视病房,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 一张会说话的嘴在护患关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往往祸从口出就是说话没注意引起的。我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病人,还有家属,她们关心自己的亲人,甚至很紧张护士操作会不会给病人带来痛苦,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跟家属好好沟通,解释操作的必要性,方法以及意义,希望得到她们的配合,操作才能顺利进行。

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15-10-26T14:13:15.7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作者:李研芬丁金波[导读] 黄岛区人民医院 266400 神经外科的研究领域不断的扩大,医院治疗仪器的先进性和高端性,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有更高的护理技术、观察力和应急能力等。 黄岛区人民医院 266400 摘要:为了提高神经外科的护理,确保患者能够顺利的康复。本文通过阐述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神经外科护理;问题;对策分析 神经外科是一门专业性比较长的学科,而且科目种类也相对于比较快,神经外科的病情变化较快,种类复杂多变,而且临床上的表现也不相同,导致神经护理科和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也不相同。近几年来,神经外科的研究领域不断的扩大,医院治疗仪器的先进性和高端性,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有更高的护理技术、观察力和应急能力等。对于神经外科的患者而言,病情严重复杂多变等特点使得护理工作越来越难进行,在进行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护理危险。本文通过对神经护理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对策上的研究。 1.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高技术。目前,在我国护理人员的工作中,普遍都存在着护理人员太过年轻、护理经验不足和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等特点,护理人员一旦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护理技巧很不利于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必要的情况下,相关的专业人员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护理理论培训和专业的技能方面的实践结合,使其在正常的的护理工作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做到不延误抢救时机,减少病人的死亡率,确保病人身体的安全和全面的康复。 1.2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比较差。神经外科的病人和其他科室的病人不相同,神经外科病人的病情相对于比较危险而且病情严重。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方便于在处理患者病情的时候,可以应对突发事件,并且进行有效的处理。否则,在护理人员护理的过程中,面对病情突发的情况,不能进行有效的处理,导致病人的病情延缓,错过了有效的治疗时间,同时也给患者和家属造成了一系列的伤害,最后导致一系列的问题纠纷。 1.3新型技术的开展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新技术的卡站和神经外科的诊疗技术的不断改进,神经移植的临床应用技术和其他一些新型技术的引进,并且要求医护人员在自己的技能和思维上充分改变自己,努力提高自己,改变知识结构系统,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在结合新型技术的情况下,更好地开展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 1.4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的观念和意识较薄弱。护理人员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医疗服务理念,缺乏在新时期下的护理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只是单纯的关注病人的健康问题解决情况,忽略了在医疗卫生中所潜在的法律法规问题。一些护理人员没有执行告知签字的制度,在进行某些手术的时候,没有正确的认识到护理文书的重要性。因此,加强护理人员的相关法律法规意识,使其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能够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依法进行执行,从而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也能保证自己的护理效果。 2.加强神经外科护理的对策 2.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树立安全意识。安全护理是医院护理科的整体宗旨。因此,医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定时的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还可以结合实际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上的培训教育,加强对护理临床和理论上的培训教育。此外,还应该对患者和患者的家属进行安全性的教育,让他们自身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使患者和病人意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和不良后果发生的危害性,诱导患者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及早的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2.2合理的利用新型技术。新型技术的引进和开展,促进了神经外科的诊疗技术,同时也对审计外科的护理人员要求也相对于比较高。因此,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对于神经外科护理的相关知识,还要求自己必须对新技术引进下的新技能的理解和实际的操作运用,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护理人员才能在适应新型技术的情况下积极的开展护理工作,才能更好地做好护理工作,使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更加深层便于护理工作的进行。 2.3进行相关的专业理论培训和专业的技术培训。对于神经外科的病人而言,患者长期处于失语昏迷的状态,因此,对于基本的护理工作也比较繁琐。如果在护理的过程中处理不当,很容易产生病发症,这样不仅加重了对原有症状的治疗,而且也不利于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导致患者的病情不能有效及时的治疗。因此,有必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培训,其中通过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及案例分析方法进行护理人员的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掌握熟练的抢救技巧和观察能力,能够在患者发生突发病情的情况下,随时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工作。 2.4护理人员对突发事情的应急能力。由于神经外科病人的病情比较严重而且变化的速度也比较快,所以,对于护理人员在突发事件的应激反应能力的培训也是很有必要的。经过相关的培训,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思维和反应敏捷,而且能够镇定不慌忙的情况下处理神经外科患者的病情,消除患者的紧张心情,有利于患者的病情的进一步治疗。 神经外科的护理工作量相对于其他科室来说,护理工作量大,专业知识也相对于比较大,在护理过程中的危险性也比较大,影响因素多,不仅仅严重影响着临床上的效果,同时也会导致患者的病情恶化,往往容易引发患者和医护人员相互间的纠纷。因此,通过对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有利于改善神经护理的质量,同时也能降低在护理中的危险。通过研究证实,通过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健全护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能够显著的降低在护理中存在的风险,提升了护理的质量和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了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矛盾,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就诊率和治愈率。 综上所述,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的问题及时的发现和采取措施,对相关问题进行预防,降低了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的相互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1:3239-3240.

ICU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ICU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日期:2019年4月10日时间:16:00 地点:护士示教室 主持人:护士长 主题:疑难病例讨论 目的:提高护理质量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加人员:护理部:辛主任、卞主任、伏瑜干事 主管护师:邓忠玲 护师:曹国荣、李明新、姜圆圆、常尚文、吴娟、杨德苗、周丽、周海燕 护士:高媛、陈义荣、孙婷婷、王晓连、朱永欣、李静、王吉文、黎美菱、周晶晶、苑玉俊 邓忠玲护士长:今天我们针对 3床张淑生进行疑难病例讨论,讨论其主要存在的护理问题, 潜在并发症及主要护理措施。 李明新护师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病史:A.一般资料:床号:3 患者姓名:张淑生性别:女年龄:88 入院时诊断:失血性休克、内脏破裂、左侧血气胸、糖尿病 患者于2019年4月1日12:04分,因胸腹部外伤十小时,在全麻下行破腹探查术,术闭转入 我科,来院时胸、全腹CT示:胸腔积液、积气、腹腔积液 2..查体:T:36.7℃度 P:79次/分 R:23次/分Bp:122/78 mmHg ,神志嗜睡状态,查体合作,左侧季肋部触痛明显,未及时显骨摩擦感,腹平软,全腹未及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左右瞳孔 直径约为1mm,对光反射迟钝。 3.既往史:糖尿病病史数年,否认既往高血压史,传染病史,无肝炎,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4.辅助检查:胸、全腹CT示:胸腔积液、积气、腹腔积液。 5.入院后主要医嘱:报病危,重症监护,心电监护,吸氧,禁食,治疗给予抗感染,营养 支持、稳定内环境,保护脏器功能,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 6.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立即急诊在全麻下行破腹探查术+脾切除术,留置脾窝引流管一根, 盆底引流管一根,引流血性液体,胸外科予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一根。予胸腹带应用。4.1 18:30 患者血压低,予去甲肾静脉泵入19:00 测血糖24mmol/L,予胰岛素静脉泵入,q2h测血糖;4.2 2:40患者意识转浅昏迷,血氧饱和度84%,P:124次/分,协助医生气管插管,接呼 吸机辅助呼吸。4.4 7: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A. 生活自理缺陷: 1. 给予患者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2. 协助,翻身,被动活动肢体。 B. 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患者消瘦高龄,长期卧床有关 1、每1—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骶尾部继续受压。 2、保持床单干净,整洁,防止皮肤受磨。 C、潜在并发症:尿路感染、伤口感染、深静脉感染 1、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加强基础护理。 2、做好引流管护理,敷料受潮污染及时更换,每星期更换抗返流尿袋。

重症icu护士心得体会7篇

重症icu护士心得体会7篇 重症icu护士心得体会1 我们总会感慨花开花落总无常,生命亦是如此。在重症监护室里的两年看到了很多的生离死别,生命的脆弱和我们的无能为力。人们常说ICU是生命的最后一道守护着,在这里有一群可爱的白衣天使,她们忙碌地穿梭在病房的各个角落,他们用心地付出。然而世间没有一个衡器能核出一个生命最准确的价值,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守护生命。 生活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各种惊心动魄的事情,特别是在医院的工作场所中,患者病情变化很快、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唯有全力以赴。在我的印象中有很多刻骨铭心的事件发生,有一次一位十三岁的小姑娘重症心肌炎患者,全身多脏器功能出现衰竭、呼吸困难、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情危急置入临时起搏器后从CCU转入ICU,大家立即进入紧张状态、各自有条不紊的展开准备工作,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协助医生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开展IABP(主动脉球囊反搏)联合床边CRRT治疗,在这期间医生、护士经常加班加点严密观察患者指标的变化,就算是微小的好转迹象也是对我们很大的鼓励,让我们相信治疗有效果、经过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守护小姑娘逐渐康复脱掉呼吸机、停止IABP使用到后来自己可以下床活动。他们的父母对我们表达了深深地感激之情,送来一面锦旗包含着难以诉说的情感,然而对于我们来说她的康复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每天都在上演着感动,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重症监护室没有家属的陪伴、患者各项事情都是我们来负责、工作繁琐而细碎,所以护士长经常教导我们要学会团结、一个人是干不好事情的。只有病人安全了,我们才能心安。我们知道我们今天所做的,可能会被遗忘,但是我们还是会做,既然穿上了这身洁白,我们就会勇敢地走下去。 重症icu护士心得体会2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在ICU已经度过两个月了,而我也由原先的各种不适应到现在慢慢习惯,由原来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现在思路头绪渐渐开始清晰明白,两个月带给我的是与普通科室不一样的工作模式和新的人际关系,带给我的是我实习到工作最有规划的一次培训,当然带给我的还有很多其他感受。 首先,这两个月的培训让我感触很多,这么系统、全面的、有目标的培训确实也是第一次参加。从一开始在适应新工作模式和考试两者之间无法平衡,觉得压力很大,下班后总想睡觉,没法集中精力准备考试,到后来在不断的考核中意识到这些知识、操作在ICU的实际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往往会在日常的工作中遇到,尤其是在抢救病人的时候。有些操作以前应付各种考试时候只是粗略地准备,然而在ICU远远不够,知识更全面、操作更严谨、各项要求更高,这两个月让我对很多操作有了重新认识,当然也有了很好的巩固。 第二,虽然两年前在ICU的实习还历历在目,但是作为定科的新人,全新的模式、全新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因为这个阶段我们要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在工作中思考进步。在ICU工作,抢

神经外科护理中的细节护理应用体会

神经外科护理中的细节护理应用体会 发表时间:2019-07-19T16:51:02.317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4月作者:郝巧莉王思敏曹燕 [导读] 针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泸州市人民医院郝巧莉王思敏曹燕 摘要:目的针对神经外科护理中细节护理应用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神经外科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褥疮率为 5%,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褥疮率为22.5%,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及褥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67.5%,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感染以及褥疮的发生几率,能够良好的促进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又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关键词:神经外科;细节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ZM 神经外科是整个医院中,患者较重的科室之一,患者主要以颅内血管畸形、颅内肿瘤以及脑出血等为主,该类患者的病情往往发病急,且较重,需要紧急救治。因此,神经外科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的配合医生进行救治,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细节护理,是护理人员从各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协助患者病情恢复,并且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将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结论,现将总结如下,为临床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神经外科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0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为25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53.8±2.9)岁,观察组患者:40例,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为24岁至73岁,平均年龄为(53.2±3.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 病例纳入标准:(1)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2)患者及家属能够良好的沟通,具有较高的依从性。(3)所选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诊断为神经外科疾病,符合临床诊断学标准。 病例排除标准:(1)排除患有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性障碍患者;(2)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观察组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重视护理礼仪细节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重视护理礼仪细节,对待患者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患者的疾病种类、年龄、职业而产生区别对待,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护理形象,围绕患者开展护理工作,待患如亲,语气温柔,尽量使用礼貌用语。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主动将医院病房环境以及公共区域和设施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最大限度的消除患者的陌生感。避免表情冷漠、语言生硬,使患者产生不良情绪。 1.2.2 做好患者手术前细节护理神经外科护理人员要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做好细节护理。掌握患者的病情以及手术名称,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手术器械、手术室环境以及设备等,同时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掌握患者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如果患者出现紧张的情绪,护理人员要给予放松指导,例如:呼吸减压法。同时给予患者讲解手术方式以及成功案例,进而消除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以及恐惧感。 1.2.3 手术过程中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做好手术中细节护理。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疾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护理人员要加强细节护理,在手术过程中,要保障做到无菌操作,避免发生感染,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指导患者采用舒适体位。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对患者耳、鼻、口的护理,避免有液体流入,给予患者采取保暖措施,并详细记录手术记录以及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变化。 1.2.4 手术后细节护理要做好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细节护理,首先要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上报主治医生,并给与及时的救治。保存好手术标本,及时做好相关登记。术后护理人员要注意护理方式,特别是要防治感染以及褥疮的情况发生。神经外科患者住院时间较长,且术后行动不便,多数以卧床为主,因此,感染以及褥疮的发生率较高,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预防感染以及褥疮发生工作,按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给予抗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感染和褥疮的发生情况,同时采取问卷的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由医院统一制定。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 检验,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感染、压疮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及褥疮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ICU护理个案#(精选.)

护理个案 一、简要病史: 1.基本资料:患者泮某,男,72岁,已婚,农民,汉族。 2.主诉:发现肺癌1个多月,摔倒致右大腿肿痛20余天。 3.现病史:患者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腿部疼痛,影响行走,活动后加剧,无麻木,无发热寒战等不适,遂至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肺CT示:右肺癌。未予治疗。20天前患者在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期间从床上坐到轮椅上时出现右髋部突然疼痛,右髋部肿胀,压痛明显,活动障碍,无法行走,无胸闷心悸,无发热寒战,X线提示:右侧股骨转子下骨折,予右股骨髁上牵引、抗骨质疏松等治疗。7月12日为进一步治疗,予急诊收住我院。患者患病以来,神志清,精神软,睡眠一般,胃纳一般,大便未解,小便无殊,体重无明显增减。于7月18日在全麻下行右股骨转子下病理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及骨水泥填充术,术后予抗炎治疗,补液、化痰等对症治疗。 3、入ICU原因:7月19日凌晨3时40分患者出现氧分压偏低,伴呼之不应,压眶反射消失,急查血气示呼吸性酸中毒伴呼吸衰竭,予以气管插管并送我科抢救。 4、予重症监护、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治疗以及抗感染、止咳化痰、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目前患者体温及血象仍有波动,超敏C-反应蛋白高,考虑感染未明显控制,继续特治星联合他格适抗感染治疗、监测细菌学及炎症因子变化,生化检测示肝肾功能异常,予以易善复护肝治疗,检测肌酐水平,必要时行CRRT治疗。 二、既往史:患者既往体质良好,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肝肾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外伤史。 个人史:出生浙江台州黄岩,否认疫区居留史,无饮酒吸烟习惯,否认毒物接触史。 婚育史:患者已婚,配偶身体健康,育有1女,子女身体健康。 家族史:患者家族中无肿瘤患者,父母已故。兄弟姐妹身体健康,家族无遗传倾向的疾病。 三、体格检查: 入院查体:P106次/分,R20次/分,BP137/73mmHg,T37.2℃,神清,精神软。两肺呼吸音减低,局部可闻及湿罗音。右髋部外展外旋畸形,右下肢缩短畸形,右髋部及右臀部有局部压痛明显,皮肤无破损,无渗出,皮温正常。肢端血运可。 入科查体:BP104/71mmHg,P102次/分,神欠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可,压眶反射存,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右大腿外侧可见长约10cm手术伤痕,有少许渗血,双巴士征阴性,四肢末端略凉,双下肢不肿。 四、治疗原则: 1、予重症监护、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等治疗; 2、抗感染:特治星联合他格适针 3、止咳化痰:沐舒坦、溴己新 4、镇静:丙泊酚 5、营养支持:1)肠内营养:百普力乳剂 2)肠外营养:卡文针(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人血白蛋白 6、护肝治疗:易善复 7、纳肛治疗:甘油灌肠剂 8、升压药:间羟胺 9、调节胃肠道细菌功能:米雅、加斯清 五、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