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义论语解读——里仁篇第四26(讲仁之义)

安德义论语解读——里仁篇第四26(讲仁之义)
安德义论语解读——里仁篇第四26(讲仁之义)

安德义论语解读——里仁篇第四(26)

【题解】

本篇取“里仁为美”句中的“里仁”两字为篇名。

上篇重点谈“礼”,本篇重点谈“仁”,“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仁”是“礼”的内核。本篇也是《论语》全书的重点篇目,较为集中地记载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孔子及孔门弟子追求的最高最完美的道德境界。本篇谈“仁”,涵盖以下内容:仁者

对待环境﹑苦乐﹑是非﹑志向﹑富贵﹑过错的态度及方法,强调对

“仁”的追求,以及仁者对待真理﹑利益﹑礼让﹑忠恕﹑孝道﹑恶衣﹑恶食以及言行﹑举止等一系列行为规范的要求。

【原文】

4.1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

【注释】

①里仁为美:住的地方有仁爱的风俗才好。里:古代百姓聚居的地方,《周礼》记载二十五家为一里。②择不处(chǔ)仁:选择住处,不住在有仁爱风俗的地方。处:居住。

③知:通“智”,聪明。

【语译】

孔子说:“居住在仁的环境中最好。选择居住环境而不讲究仁,哪里算是聪明?”

【解读】

本章是孔子的环境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里仁为美”。如果不选取有仁爱风俗的地方,是不能算一个明智的人。“孟母三迁择邻里”的故事,就说的是孟子母亲为小孟子选择环境而三次搬家的事,选择温柔敦厚有仁者之风的人作邻居。推而广之,交朋友也应该选择道德学业比自己高的交往,便于自己随时向朋友学习,见贤思齐。

【原文】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③。”

①约:贫困。②仁者安仁:指仁者把仁德作为自身修养的需要。③知者利仁:指智者把仁德作为方法去运用。

【语译】

孔子说:“不仁的人,既不能长在贫困中,又不能长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道,有智慧的人运用仁道。”

【解读】

本章谈“不仁者”和“仁者”处世的区别。

“不仁者”,应属于“小人”,“鄙夫”,卑贱之人。为什么不仁者不能久居困厄艰难的环境里,也不能长处快乐之中呢?由“不仁者”的心态、性格决定。从心理学角度讲,小人或鄙夫心性浮躁。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只有仁者才具有乐山而又宁静的品德。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意思是非宁静者无以“处约”,也无以“处乐”。因其浮躁,即便是与他们共事,“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阳货篇》)。害怕失去,便不择手段,这种患得患失的人,便是小人心理状态。克服这种浮躁而又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应用什么药方呢?用“仁”。你不论是仁者也罢,智者也罢,均需用“仁”。尽管仁者或智者对“仁”的态度不同,“仁者安仁”是把仁作为道德本体论,作为一种发自于内心的修养,智者是把仁作为一种道德方法论,作为一种方法运用于各个方面,尽管各取所需的程度不同,但均能以“仁”作为行为规范。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从批评否定角度谈;“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从正面肯定角度谈。一反一正,对“不仁者”既有批评规劝,又从正面指明方向。正是圣人“诲人不倦”精神的体现。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①,能恶人②。”

【注释】

①能好(hào)人:用正确的标准喜欢人。好,喜爱。②能恶(wǔ)人:用正确的标准恨人。恶,厌恶。

【语译】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懂得真正的爱人和真正的厌恶人。”

本章谈仁者是非曲直观。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门道德修养最高的境界,也是孔子对人评判的标准。具有仁德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正直的人,“人之生也直”。一个能判断是非的人,绝不是好好先生﹑“乡愿”一类,不分是非曲直,一向唯唯诺诺的人,“乡愿,德之贼也”。所以孔子说只有具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喜欢人,能公开的讨厌人。同样的意思,孔子又换了一个角度去强调:“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说他好的时候,要做调查研究,都说他坏的时候,也要调查研究,最恰当的标准应该是“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路篇》)”,“贵仁者所好恶得其中也”(引杨伯峻注)。

【原文】

4.4子曰:“苟志于仁矣①,无恶也②。”

【注释】

①苟:如果,假如。②恶(è):坏。

【语译】

孔子说:“如果立志在仁德上,那他就不会有恶行了。”

【解读】

本章谈积善和积恶。

“仁”是孔子一生中追求的最高理想。“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一心向善,恶便会减少,善积则恶消,所以说:“苟志于仁矣,无恶矣。”

【原文】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①,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②;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③,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④?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⑤,颠沛必于是。”

【注释】

①是人之所欲:这是人所期望得到的。是,代词。欲:欲望。②不处也:不接受,不享用。③得之:应为“去之。”④恶(wù)乎成名:怎么能成名。恶乎:即“乎恶”,在何处。⑤造次:仓促、紧迫。

孔子说:“财富和高贵,是人的本性欲望所要求的,不用正当的方法而得到,不去享有。贫困和低贱,是人所厌弃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也不会趋避的。君子如果离弃了仁德,凭什么成名呢?君子即使一顿饭的时间也不会违弃仁德,仓促、紧迫时必定紧守仁德,颠沛流离时也同样紧守仁德。”

【解读】

本章是孔子的富贵观,或财富观。他认为对财富和显贵地位的追求,是人的本性,“欲”即欲望,欲望是人的本性。研究人性的问题,是哲学的问题,孔子将其对财富地位的追求确定为人的本性,表明他对财富问题的基本看法。他又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财富只要能追求,即使为人执鞭驾车,他也会干。孔子得意弟子子贡,也是一个恪守忠信而又善经营的高手,孔子赞扬子贡说:“亿(臆)则屡中。”预测经营行情时,常常猜中,频频得手,直至结驷连骑,富甲一方。这与后世的汉儒以及程朱理学的观点颇不一致,他们认为人应该“损欲”,“禁欲”,进而达到“存天理,灭人欲”,“尽去其私而全德” 。人不应该有私欲,这与孔子的财富观相去颇远,孔子主张有私欲,求富贵,赞同“学而优则仕”,但他却不赞成私欲无限制的膨胀。“临财勿苟得”,他要求“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即君子“临财取之有道”。同理,“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贵与贫贱所欲所恶,取与不取,得与不得,以什么为标准呢?以“仁”为标准,须臾不得离仁。“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匆忙流离之间都不能离开“仁”,“仁”在这里表现的含义是什么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富贵,想一想别人是否也富贵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讨厌贫贱,想一想别人是否也讨厌贫贱。这就是文中的“仁”,这也是文中的“道”,“不以其道”的“道”,即“君子去仁”之“仁”。“仁道”的含义在这里从积极方面看,表现为“己欲立即立人,己欲达即达人”,从消极方面看,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前者对富贵而言,后者对贫贱而言,“立人”也罢,“施人”也罢,以“仁”、“道”为衡量标准,“仁”、“道”的标准,具体为“立人”、“达人”、“施于人”,但还应有一个更具体的标准,这标准便是“时中”、“用中”,恰当而已,从一个更低的角度看,便是“不损人而利己,不妨人而有益”。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①;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②,我未之见也③。”

【注释】

①尚:超过。动词。②盖:大概。副词。③未之见:即“未见之”。没有见过这种人。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真正喜欢仁德而又讨厌不仁德的人。喜欢仁德的人,把仁德奉为至高无上;讨厌不仁德者,他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不让不仁德的事施加在自己的身上。谁能在一天之中,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倾注在仁德的修养上呢?我没看到力量不足的。或许有这样的人,可是我还没有见到过啊!”

【解读】

本章谈“仁之易”。

“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理解较难,表面看,可以理解为“好仁德的人讨厌不仁德的人”,这是主谓结构作“未见”的宾语,是两个人。实际上应该将“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看成并列结构,作“未见”的宾语,是一个人,并列结构与后文恰好相接,构成双起双承式的结构关系,层次清楚。“好仁者”和“恶不仁者”,讲的是一个人的两个方面,《礼记? 表记》记载孔子说:“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无欲而好仁者”,“仁以为己任”,仁德发自于内心,无私无欲而好仁。“无畏而恶不仁者”,“无畏”也是由“无欲”而来,“无欲则刚”,“刚”则“无畏”。因此我们说:“无欲而好仁者,无畏而恶不仁者”,是一个仁者的两个方面,前者无欲于内,后者无畏于外,两者又内外相接,因果相承。因此,“好仁者,无以尚之”,意思是“内心好仁德的人,没有什么比用仁德要求自己更高的。”“好仁者”无话可说,“无以尚之”,无以出其右者,一切以仁德为最高标准。“无畏而恶不仁者”是追求仁德的起码标准,也就是无畏者才能使不仁德的东西不施加在我的头上,“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好仁者”是责己,责己则严,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无以尚之”,“恶不仁者”是责人,责人则宽,仅仅是“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是一种消极的宽恕之道。不论是对自己做到“无欲而好仁者”,“仁以为己任”,还是做到“无畏而恶不仁者”,对求“仁”者来说,都有难易两个方面的问题。说求“仁”之难,难于上青天,孔门弟子三千,孔子只称赞了颜回一个人,也仅仅是“三月不违仁”,其他弟子一概未曾以“仁”许之。“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智者可治天下,仁者可辞高官,勇者可蹈白刃,然而实行仁德却是难而又难的事。说求“仁”之易,因为“仁”发自于本心,“我欲仁,斯仁至矣。”犹如孟子所说,“为长者折枝(挠痒痒,或做按摩),非不能也,不为也,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不能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圣人发出折枝之感叹!不是做不到,“非不能也”,而是不用力去做,“不为也”。孔子又说:“我还没有见到实行仁德而力量不够的人”,也说的是行“仁”之易。说其容易,是指“仁”可以从生活琐事些微细小处入手。说其不容易,求“仁”须日积月累,毫不懈怠,几十年如一日,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仁以为己任”,任重道远,又的确不容易。

文中三次出现“未见”一短语,第一次未见。未见好仁者以仁责己,恶不仁者以恕责人。第二次“未见”。未见责己恕人以求仁而力不足者。第三次“未之见”,是对前两次“未见”内容的总结。反复申说“前者呼,后者应”,“往来而不绝”,行文章法整严;圣人浩叹求仁之艰难。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语译】

孔子说:“人们的过错,各属于一定的类别。观察过错,就知道仁还是不仁。”

【解读】

本章孔子谈“观过知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样是犯错误,有高下优劣之分。“仁者”的错误,是白璧微瑕,“不仁者”的错误,顽石之玷,错误的性质与类别相去甚远。成语有“观过知仁”,语出于此。这也是孔子告诉我们观察人的方法之一。

【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语译】

孔子说:“早上得闻人生至理,晚上死去都行。”

【解读】

本章谈“闻道之难”。

“道”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人、做事、做学问,不论做什么,在纷纭复杂的事物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死而无憾,可见对规律性把握的重要性。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谓“天命”,也是指能够把握事物的规律性了,换一个角度说,道之不易得。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①,未足与议也。”

【注释】

①耻:以为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语译】

孔子说:“士人有志于追求人生真理,却以粗衣糙食为耻的,不足以与之相谋。”

【解读】

本章谈“忧道不忧贫”。

“志于道”与“华衣美食”,在孔子的思想中不是绝对对立的。不是说“士人”或“知识分子”,“志于道”,一定要粗衣糙食,穿得破破烂烂,而是要求有仁德的人,不要以衣帽取人,不要以“恶衣恶食”为耻;而应该做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一面做“志于道”的追求工夫,一边又不能宁静自守,追求华贵与富丽。这种修道不专,用心不一,巧言论道,心有旁鹜的人,不能与之相谋而成大事。孔子对子路的赞扬也说明了这一观点,“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篇》)意思是穿着破旧的衣袍,和穿着狐皮裘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耻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

【原文】

4.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①,无莫也②,义之与比③。”

【注释】

①适(dī):原为“適”,引申为绝对正确。②莫:不可以的,不专一的。引申为绝对错误。③义之与比(bì):比之于义,意即怎样恰当、合适就怎样干。义:适宜,合适。比:接近,靠拢。与,通“于”。

【语译】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毫无成见,既不绝对的肯定也不绝对的否定,只依拒义来衡量。”

【解读】

本章孔子谈灵活性。

前人对这一段文字,重视程度颇不够充分,“义”是孔子对事物评判的又一重要标准,一条标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篇》)。”这是一条以仁德为主线的标准,表现其为原则性。另外一条则是“义”。“义”则表现其为灵活性,也就是天下没有绝对的正确,没有绝对的错误,“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是孔子的相对论观。以“义”为标准,什么叫“义”,“义者,宜也(《中庸》),”“行而宜者之谓义(韩愈《原道》)”。这是孔子哲学中两条极有意义的标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孔子运用得十分贴切而自然,以后许多章节中多有涉及。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①:君子怀刑②,小人怀惠③。”

【注释】

①土:乡土。②刑:法度。③惠:私利。

【语译】

孔子说:“君子怀恋德行,小人怀恋乡土;君子崇尚法制,小人崇尚实惠。”

【解读】

本章谈君子小人在“德”“刑”“土”“惠”方面的区别。

“君子”一般指有德者,“小人”一般指无德者,许多人将“君子”理解为贵族阶级,“小人”则理解为下层劳动人民,此说不妥。“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在于有德与无德。有位无德者,哪怕地位再显赫也是小人。有德无位者,哪怕“箪食瓢饮居陋巷”,“疏食饮水”,地位再低,也是贤人君子。另外,在理解“君子”“小人”对举的句子时,注意不机械绝对化去理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是说君子的道德修养要求,不是说君子不念乡土,不思故里。只是说君子“仁以为己任”,“志于德”,“依于仁”,志存高远,唯恐德之不修,“恐修名之不立”,不会专心一味的去买宅置田,营造安乐窝。君子对形而下的东西,不去刻意追求,不是说完全摒弃,恰当时中而已。“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是同样的道理。又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说君子追求道义,小人一味追逐私利,但并不是说君子必须远“利”,而不要“利”,只是说“义”“利”应结合,取“利”以“义”,“利”必须符合“义”。孔子对财富义利观可参阅4?5。

【原文】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①,多怨。”

【注释】

①放(fǎnɡ):依照。

【语译】

孔子说:“只依循私利来行事,必然招致很多怨恨。”

【解读】

本章孔子谈人应该以义为中心,不应该以利为中心。

一切以利为中心的行动,一定招致多方怨恨。朱熹说:“欲利于己者,必害于人,故多怨。” “利”,儒家文化并不是禁欲绝利,而是对“利”有道德尺度的要求,富与贵,“当由道义得,不当苟取也。”《论衡?问孔》,不妨人而利己,不损人而有益。”如若“放于利而行”,超过“妨人”“损人”的界线,那就一定多怨。

【原文】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①?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②?”

【注释】

①何有:“何难之有”的省略,“何难”是“有”的前置宾语,意为有什么困难呢。②如礼何:拿礼怎么样呢?

【语译】

孔子说:“能用礼让治理国家?治国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以礼让来治理国家,那要礼又有什么用?”

【解读】

本章谈以礼治国。

礼作为一种社会准则有多重意义:一是确认等级界限。二是协调等级关系,它既强调等级,又协调等级。三是法的补充。它和法有着相通之处,又有所不同,法具有强制性,礼则属于道德范畴,它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法律条文无法包括和穷尽的。关于礼的重要性,《礼记?曲礼》阐述较详,而文字也浅显,抄录如下: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zǔn 控制)节退让以明礼。”

以礼治国,治国则易,何难之有,不以礼治国,治国则难,礼多何益。

【原文】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语译】

孔子说:“不怕没有职位,只怕自己没有称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但求可成为有可让人知道的才德。”

【解读】

本章谈忧立不忧位,忧知人,不忧“不己知”。

本章两句话。第一句谈“位”。“位”,即职位,地位,或身份。笔者认为,“位”有两种,一种是外在赋予的某一种职务职称或身份;另一种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这种地位常常是

有德业者居之。外在的地位和心目中的地位能统一为最好;若不能统一,先进德修业,确立内在的地位,然后再寻找,确定外在的地位。关于对“位”的追求,应该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过程,不应该先外后内,栖栖遑遑而显出浮躁。所以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不担心别人不给你外在的社会地位,而应担忧内在地位的确立。也就是有与外在社会地位相符的德业本领,否则,即便有位,也是“尸其位”,德位不相称。真正的“位”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就是大丈夫之“位”。

第二句谈的是“知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做到既了解别人,又了解自己,知彼知己,那就是既有智慧而又聪明的人,达到这种境界非常不容易。据《荀子?子道篇》记载,孔子有一天向子路、子贡、颜渊三个弟子提问:“知(智)者若何?”子路回答:“知者使人知己。”子贡答:“知者知人。”颜渊答:“知者自知。”孔子说子路“可谓士矣。”说子贡“可谓士君子矣。”赞扬颜渊“可谓明君子矣。”可见“使人知己”、“知人”、“自知”是智者的三重境界。最低的一重境界是“使人知己”,第二重境界是“知人”,最高的境界是“自知”。按荀子记载孔子的观点,“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仅仅是智者的第一重境界,意思是不怕没有人了解自己,应该努力“使人知己”,达到“士”的标准。

【原文】

4.15子曰:“参乎①!吾道一以贯之②。”曾子曰:“唯③。”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④。”

【注释】

①参(shēn):曾子的名。②吾道一以贯之:我的学说用一条根本的原则贯通。一以:即“以一”。贯:贯穿,贯通。③唯:是的,应答的话。④忠:尽心竭力为忠。恕:推己及人为恕。

【语译】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由一个根本思想贯通的啊。”曾子说:“是。”先生出去后,其他同学问:“是指什么意想啊?”曾子说:“先生用以贯通的思想是…忠?…恕?而已。”

【解读】

本章曾子谈“一以贯之”之道,为“忠”为“恕”。

这一章颇有点旧小说创作的悬念法,给人感觉扑朔迷离。这是孔子经常用到的模糊教学法,修养高的悟其深,修养低的悟其浅。孔子点名问曾子,曾子悟性极高,“吾道一以贯之”,这一个“一”当指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吾道”之“道”,也即“仁”,曾子的确心领神会,应口而答。曾子所理解的“道”或“一”,乃“仁”,然而曾子又恐其他弟子不懂,便以“忠”“恕”二字回答,由孔子之道“一”,变为曾子口中之道“二”,似有篡改之嫌,实则是曾子以浅释深,以“二”释

“一”。“忠”“恕”也是孔子仁道的两翼,“忠”表现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则表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忠必知中,知恕必知外(《大戴礼记?小辨》)。”“中”与“外”对举,“中”对“内”而言,行“仁”必得先为“忠”,尽心竭力为忠,“忠为体”。“恕”对外接人待物而言,推己及人为恕,以己之心推人之心,“恕为用”。由内及外,由忠而恕,“恕”不离“忠”,言“恕”则含“忠”,忠恕乃仁之两翼,曾子深得孔子要义精微,故以忠恕二字,释“吾道”之“一贯”,也足见曾子能深入而浅出。

【原文】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①,小人喻于利②。”

【注释】

①喻:明白,懂得。义:合乎伦理道德的行为准则。②利:个人的欲望。

【语译】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只知道利欲。”

【解读】

本章谈“义”与“利”相辅相成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大国,一向重农抑商,重农轻商,认为商人重利轻义。我国商业发展缓慢,探其深层次原因,恐怕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理解偏颇不无关系,长期将“义”与“利”绝对对立。“君子喻于义”,并不是不要利,“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得也。”《里仁篇》“以义为利。”(《大学》)“利者,义之和也。”(《易?乾?文言》)君子之取利,要符合“道义”。“小人喻于利”,则是不要义,谋其利而不计其义,“以利为利。”(《大学》)关于“义”、“利”的关系,孔子再传弟子荀子在《大略篇》有一段话,言之甚切:“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故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意思是即便尧舜这样的圣君也不能“去民之好利”,桀纣那样的暴君也不能“去民之欲利”。“荀子强调“义利两有”,“利者义之和”,义利和谐统一,不偏不倚,合中正之道。做到“居利思义,”(《左传》)“见得思义,”(《季氏篇》)“以义为利”。(《大学》)我们应完整的把握孔子的义利观,不必将“义”“利”对立。

【原文】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

【注释】

①齐:看齐。②内自省(xǐng):内心里自己反省(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省:反省,检查。

【语译】

孔子说:“看见贤能的人就向他看齐,看见不贤能的人就对照着他来反省自己。”

【解读】

本章也包含老师的定义,贤者即师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这里的“师”有两个含义:一是正面的师,正面的榜样;二是反面之资,反面的榜样。不一定三个人中,一定都是正面的老师,他不善的地方,我自行反省而改变。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一致,可以参互理解。

【原文】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①。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注释】

①几:轻微,婉转。

【语译】

孔子说:“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能婉言劝阻。如不能被采纳,仍然要尊敬他们,不违逆对抗,而是毫无怨艾地服侍他们。”

【解读】

本章孔子谈孝子如何对待有过错父母的方法。

后人批评儒家文化,打倒孔家店,其罪责之一,即愚忠愚孝。其实不对,儒家,强调其孝,因为孝乃仁之本,“仁乃治国之本。”但绝不强调愚忠愚孝,儒家文化主张“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荀子》)父母有过错,微谏,慢慢说服,说服不了,仍然恭敬不违。有事,晚辈代其劳,有酒食长辈先吃,并且做到“劳而不怨”。儒家文化对长辈的劝谏讲究的是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温柔敦厚,不要求急风暴雨似的劝谏方式。清儒将其编入《弟子规》:“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父母长辈有过错,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反复劝谏,悲泣相随,责罚无怨。

【原文】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①,游必有方。”

【注释】

①远游:远离家乡去求学。古人的“游”有游学的意思。

【语译】

孔子说:“父母健在时,不要远离。如果非远离不可,就一定要有明确的处所(以便父母招呼)。”

【解读】

本章谈父母健在远出游学的原则性及灵活性。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表现了孔子一贯的思维方法。一,“父母在,不远游”,远游不孝,这是原则性,二,如果远游,必定有一定的去处,并报告行程,以免父母挂念。这是灵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符合孔子一贯的中庸思想。孔子并非不主张远游,“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从交友角度讲,需远游,“士而怀居,不可以为士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都说的是不必怀念故乡,眷念旧土,从安土重迁角度讲远游。孔子的远游观内涵十分丰富,游学,从政,寄情山水,遁隐山林,乘桴浮海,均是孔子远游的内容,这些并不妨碍为孝的原则性。

【原文】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语译】

孔子说:“如果在父母死后的三年内,不改变父亲的思想主张,就可算是孝了。”

【解读】

此章与1.11章重出。

【原文】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语译】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清楚。一方面为其高寿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为其日渐衰老而忧惧。”

【解读】

本章描绘了孝子对父母年龄的心情,喜忧参半,一边喜其年高寿长,一边忧其寿高日短,既喜且忧,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①。”

【注释】

①耻:以……为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躬:指自己。逮:赶上,行动赶不上自己的语言。

【语译】

孔子说:“古时候言诺不轻易出口,唯恐自身做不到而招致耻辱。”

【解读】

本章“言”“行”首先必须一致。“言”与“行”的关系,“言”必须是能落实到“行”的言,不是“轻诺寡信”,“轻诺”则是大言而无行者,“寡信”即言轻而行少,言不信,行不果,不齿于人,非君子所为。故季布重然诺,子路无宿诺。“子路在有所闻知而未能施行时,唯恐又有所闻。”担心的也是:“闻道而不能行,耻躬之不逮也。”(《公冶长篇》)“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篇》)“言”“行”一致是做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行为准则。

【原文】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①。”

【注释】

①约:俭约,俭朴,简约。失:过失。鲜:少。

【语译】

孔子说:“以诺言慎行而行动敏捷。”

【解读】

本章谈俭约。

约,俭约,其含义有六:一、礼仪之约俭。《韩非子?解老》:“礼繁者,实心衰也。”《颜氏家训?治家》:“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二、道德之约俭。《周易?否?象》:“君子以俭德辟(同避)难。”三、情欲之约俭。《荀子?富国》:“天下害生纵欲。”又《正名》:“欲虽不去,求可节也。”不“纵”而“节”,则约俭矣。四、文辞之约俭。《文心雕龙?宗经》:“《春秋》辨理,一字见义。”又《征圣》:“简言以达旨。”五、生活之约俭。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颜回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道德经》:“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二曰俭,俭故能广。”王弼注:“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故能广也。”六曰刑、税之约俭。《孟子?梁惠王》:“省刑罚,薄税敛。”诸如此类,莫不以约俭少失。(引自吴林伯《论语发微》)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①。”

【注释】

①讷(nè):说话迟钝,这里指说话谨慎。敏:敏捷。

【语译】

孔子说:“君子要语言迟钝而行动敏捷。”

【解读】

本章继续谈“言”与“行”有关系。

关于言与行的关系,孔子已经说了三则:①“先行其言而后从之。”②“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③“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三句话,粗略一读,意思大致差不多,实际上细加揣摩,意思迥然有异:①句说的是言与行的先后关系,②句说的是言行一致的关系,③句谈的是言与行的快慢速度问题,言与行的速度有敏言而敏行,有讷言而缓行,有讷言而敏行。显然,孔子赞同“讷于言而敏于行”,少说多做。(请参读2.13/4.22)

【原文】

4.25子曰:“德不孤①,必有邻。”

【注释】

①德不孤:有道德的人不孤立。德:有道德的人。

【语译】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定有同路人。”

【解读】

本章谈“德”与邻的关系。

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讲究慎独,慎独扩而大之,即便与邻里相处也须修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德乃有人。”这一则告诉人们修德从对邻里开始做起,“德不孤,必有邻。”“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原文】

4.26子游曰:“事君数①,斯辱矣②;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①数(shuò):屡次,频繁。②斯:代词,那。

【语译】

子游说:“侍奉君主过分烦琐唠叨,反而会自取其辱;与朋友交往过分烦琐唠叨,也会把关系变得生疏。”

【解读】

本章子游谈人际交往的距离。

审美有布洛的距离说,看花,要雾里看花,客观事物之间与主观审美者要有一段距离,唯其有距离,方显其美丽,距离产生美。同样的道理,侍奉君主,交往朋友,也该有一段距离。对待君主过于亲近烦琐,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分亲昵而不保持距离,也会遭受疏远。人与物之间保持距离,是审美的需要;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是关系和谐的需要。中国的距离说,比英国布洛的距离说,可要早许多年,我们诸多美学家从国外搬来审美距离说,殊不知中国早有人际关系距离说,关系距离说在理论上的贡献应大于审美距离说;而且,人际关系距离说,应用到美学距离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另外,保持距离,君臣之间要做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以道事君,不能则止。”朋友之间要做到:“忠告而善导之,不能则止。”(《颜渊篇》)频繁交往,过分亲昵,一定会遭受疏远或羞辱,“君子相交淡如水,小人相交浓如油。”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4.25) (1)《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乾·文言》也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结合以上说法,分析“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4.10) (1)本选段中含有一个成语是() (2)孔子说做事要“允执其中”(《尧曰》20.1),又说要“义之与比”,请结合这段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何谓“无适无莫”?要如何才能做到?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4.9) (1)一般人都喜欢追求衣食的美好,为什么孔子却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男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4.24) (1)本选段中孔子对君子提出的要求是(用文中的一个成语填空):()

(2)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在本选段中所要求的是否矛盾? 5、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4.5) (1)本段内容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 6、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4.6)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自己见过的仁中既没有爱好仁德的仁,也没有厌恶不仁德的仁。 B、孔子认为,爱好仁德的仁,是没有办法超越的,厌恶不仁德的仁,不会被仁德的人影响。 C、孔子认为,没有人能够整天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行仁德。 D、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2)孔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什么观点? 7、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弘而枕之…… ③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宪问》) (1)从以上选段看,孔子的“义利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每点不超过4个字。) (2)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以仁为主题的演讲稿篇一

以仁为主题的演讲稿篇一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以爱之心,践行仁恕》。 什么是“仁恕教育”?相信在座的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理解,在我看来,“仁”即“仁爱”,取“仁者爱人”之精髓,实现真爱教育;“恕”即“宽恕”,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仁”是基础,“恕”为升华,仁恕教育要求我们具备宽厚博爱的胸怀,拥有教育良知,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践行仁恕,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而这一切,都体现在我们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居多,有的班级留守比例甚至高达70%,这些孩子长期不在父母身边,缺乏关爱,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需要有人指导,而我们的身份是老师,也是父母。 这学期刚开学时,我辅导了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参加“师生共读”的演讲比赛,这是一个刚满十一岁的小姑娘,长得眉清目秀惹人喜爱,只是身体过于单薄,显得十分瘦弱。因为不是我班学生,便让她每天下午早一点到校加以辅

导。第一天,刚过十二点,她就来了,我很奇怪:怎么这么早?她告诉我:中午没有回家,自己带饭在学校吃的。我就告诉她,再带饭,到我这里热一下。第二天中午放学,她来了,手里拿着一只老式的铝制饭盒,自豪地告诉我:里面是她自己擀的面条!打开饭盒,我惊呆了,这是这样的一份午餐啊!所谓的面条其实就是一块块巴掌大的面片,每块足有1厘米厚,就像我们家里蒸的死面饼子,又几块粘到一起,熟不熟都不好说。面片旁边躺着几根手指头粗细的萝卜条,没有青菜,没有汤,没有半点油花。看着这样的一份午餐,我的心被狠狠地揪成一团,如果不是被我偶然发现,这个孩子就靠着这样一份冰凉的午餐度过一天。我也是母亲,也有孩子,此情此景,让哪一个做母亲的看了不揪心?更让我心痛的是:她一点也不觉得自己的午餐简陋寒酸,还是那么乐观。我强忍着就要落下的泪水,背过身悄悄擦去,尽量不让她看见,因为我实在不忍心让她察觉自己有一丝一毫的寒酸,害怕伤害她的自尊,破坏她的快乐。我不知道怎样呵护这颗纯洁的心灵,是把她的饭倒掉吗?不,不能!我只好给她热饭,只是加入许多自己炒的菜。第三天中午,等了许久,也不见她来,也许是不愿再打扰我吧。叫了半天,她才过来,脸上挂着羞涩的笑容。这次,带来的是死面卷子,依旧是厚厚的面片,夹着零星几个葱花。可见,这就是她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的饭菜质量

(完整word版)论语十二章解读

《论语》十二章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为“圣人”“至圣先师”。孔子和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后世称为“孔孟”。孔孟两者思想的结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孔子整理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尚书》《诗经》《周易》,并根据鲁国的史料,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都曾是孔子讲学的材料。他使得这些濒临灭绝的官学通过私家讲学流传发扬光大,从而哺育战国百家诸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开端,这是孔子重大的历史功绩。)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辑录编纂而成,共20篇,语录体为主,也有对话体和叙事体。宋代《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东汉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 第一章 子:先生,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而:连词,表顺接,然后。时习:按时复习。时:按时,副词。之:代词,指知识。不亦……乎?:常用来表示委婉的反问。说:通“悦”,愉快。乎:语气词。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而(第二个):连词,表转折,却。愠:生气,恼怒。 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成语:不亦乐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学习方法修身为人(道德修养) 句子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第二章 吾: 我(人称代词)。日:每天(名词作状语)。三:泛指多次。省:反省。为:替。而:连词,表转折,却。信:诚信。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动作名)。 曾子:即曾参,字子舆,春秋战国时鲁国人,儒家主要代表,孔子的弟子,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有“宗圣”之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修身为人):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第二章:强调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道德修养)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浅谈《论语》里的忠恕思想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号:2013011004 姓名:崔灵灵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浅谈《论语》里的忠恕思想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此有极其精微的阐释,并引曾子与门人论说(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资博辨。从而推论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的观点。这是后来学者大多认同的一个说法。而在《论语集注》关于该条的下面又引了程子的一段话。这里程子首先对“仁恕”、“忠恕”观念进行了区分——“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忠者天道。忠者无妄。忠者体。干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恕者人道。恕者行忠。恕者用。大本达道也。” 在这里“仁恕”的区别差异很小,难以理解,必须结合程子在论说“子贡”条时的论说才可以理解。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程子对此进行了解释:“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恕也。无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谓,此所以为仁恕之别。” 从这两条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仁,是自然而然,发乎天理天性的行为;而恕可能是后天教育,伦理节制所要求的行为。这样一来,仁与恕的境界高下立判。因而程子才说:“恕则子贡或能免之,仁则非所己矣。” 我们再来看“忠恕”之别,这里程子截然的将二者划分开来,而以“道”来绾合。“忠”是天道,且是体,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内心本然

的认知”,永远存在。而“恕”不同,“恕”是人道,是用,是用以践行“忠”的,立足于“恕道”的所作所为,呈现出来,那就达到了“忠”的标准,是“忠”的意识的外化。因而“忠”更多的体现出客观性,有“忠”心,则可能衍出“恕”行为,而无“忠”心,则根本不可能去践行,也就没有“恕道”。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此条之下注解有一句是:“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於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胜其人欲之私,而全其天理之公矣。”从这条论述,可以看出由仁及道的思想。即,仁者之心,可见天理之周流无间。而之后朱熹又有这么一句“恕之事而仁之术”,意即践行恕道是达到仁的方法通途。这样一来,“恕”与“仁”又发生了联系。三者结合起来,我们不难看出,“忠恕”与“仁”的关系,即,践行恕道就是彰显内心本然存在的“忠”,通过这种践行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发乎天性、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崇高心理;“忠”是意识对“仁”的体味、认知,而“恕”则是在这一体认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行为。因而,践行“恕道”、行“恕之事”,也就是彰显内心对“仁”的认同,从而复归“仁”。这是有关“仁”与“忠”、“恕”关系的界定,而孔子之学说大抵是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和以“礼”为卫持的“治人之学”,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忠恕与仁礼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不只在思想上深刻的影响了中华民族,同样,在文学艺术的创作、及其创作心理、创作范式,甚至在文艺批评、文本接受、审美观念方面同样有不容轻忽的作用。

仁德思想

一、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者,民之所居也。居于仁者之里,是为善也。不处仁者之里,不为有智。 朱熹说:“里有仁厚之俗为美。择里而不居于是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学问的安顿处所,也要以仁为标准,达到仁的境界,学问、修养,没有达到仁的境界,就不算是有智慧。 故事:孟母三迁 二、仁 三、仁爱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四、仁德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仁者不忧就是说人们乐观向上的活着因此便没有忧虑;知者不惑就是说人们能够清楚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因此不会迷惑; 勇者不惧就是说人们崇尚正义大公无私因此不会害怕。 五、仁义 六、仁恕 “仁”还有“ 忠恕”的意思,“忠”就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好事要与别人分享,不可独占;“恕”就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坏事不可强加于人 【今译】:仁者只要自己想立,便也帮助别人能立;只要自己想达,便也帮助别人能达。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今译】:自己所不欲的,莫施于人。 七、仁智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聪明人和水一样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总是活跃的、乐观的。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 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论语》名句解读

1、摘抄《论语》名句及解读,理解名句含义。 2、体会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及道德要求并身体力行。 学习内容: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2、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侍奉父母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孔子教育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以便守在父母身边,尽孝子之道。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也一定要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因为“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只有对父母孝敬有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要让年事已高的父母无人照顾,还要牵挂远在他乡的子女。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4、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论语.里仁篇》第四章的读书笔记

《论语.里仁篇》第四章的读书笔记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论语.里仁篇》第四章的读书笔记600字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第三章孔子说仁者能好人恶人。那么,如果自己仁的还不圆满的话,自己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果这个语境还原可以肯定的话,那就是说孔子认为即使自己的仁不圆满,但是如果志于仁,则做事为人就不会作恶了。 什么是志呢?根据《汉语字典》,志作名词,属于形声结构。从心,士声。战国时“志”从心、之,之亦声。意思是心之所往。其本义为志气、意愿,亦谓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且大的打算。《说文解字》解释“至,意也”;《国语·晋语》释志为“德义之府也”。《论语·学而》说“父在观其志”。《孟子》则曰:“夫志,气之帅也。《荀子·解蔽》说》“志者,臧也”。《毛诗序》又说:“在心为志。”志作为动词,意思是有决心、有意志于什么,专心于什么。《论语·为政》就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此处志于仁与志于学属于同一用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决心以仁为本,把仁道作为处事做人的根本,那么,就不会做恶事了。” 什么是恶呢《说文解字》说“恶,过也。”《周易·象传》有“君子之遏恶扬善”语;《荀子·王制》则说:“元恶不待教而诛”。古代有十恶不赦之罪。仔细体悟孔子“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思想,其意义就应该是:“如果一个人有决心行仁道,则不可能犯什么大恶之罪了。”其实,生活中行仁道、做仁事才可能是整个社会和谐安康幸福,否则的`话,人人无仁道可行,仁事可做,世弊就会丛生。正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社会,正因为有多元价值存在的可能,甚至现实中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样态,所以儒家不求人家报德,以直报直即可,人人行仁道,生活中可能因

仁恕教育

仁恕教育论坛演讲稿 仁 恕 之 教 太和县双庙镇司疃小学 倪长波

一位教授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我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幼儿园?最重要的东西?在这看似矛盾的回答中,我认为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道出了教育的根本,道出了仁恕教育的实质——立德树人。(看ppt)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今天我就借助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作为教师实施“仁恕”教育怎样以“师德”为立足点。 一、教育,从“仁爱”开始。(看ppt)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我们应该具备的是有一份爱心。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巨大力量。作家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教育是教育人的,同时也是人操作的,我们必须用人文的思想看待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爱!有爱才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简单粗暴的体罚,那不是教育;不讲方法艺术的惩罚,那也不是教育。 浙江温岭一位90后老师将孩子拽着双耳从地上提起,(看ppt)孩子痛苦地哭,大家仔细看,老师是很开心的。可能我们也打过自己的孩子,但是你会开心的笑着这样去打孩子吗?在双庙也发生过父亲把孩子的腿打折的事例,但我想这位父亲绝不是开心的笑着把孩子的腿打折的。在我们体罚学生的时候,是否想过孩子的感受呢?(看ppt)漂

亮的孩子人人都爱,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在工作中我们都碰到过这种情况:如果班级里有几位不学习又特别调皮的学生,我们可能巴不得他们退学才好,但是我们需要深思:假如这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会希望孩子退学吗?一定不会。 人的真诚是可以相互感受的,教师的真诚也是如此。只要在教学活动中,把他们真正的看成自己的孩子,家长就会尊重你,不会像这样。同时当我们想体罚学生的时候,也为学生想一想。 大家都听说过张莉莉老师的故事:张老师是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老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试想:张老师如果没有爱心,或者她的爱心不够高尚,她会去牺牲自己救这些孩子吗? 二、把教育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看ppt) 爱是教育的灵魂,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教育需要温情,关爱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从本质上热爱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批评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无论是优秀的学生,还是经常出错的学生,我们都要一视同仁,切不可挖苦、讥讽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准确、真诚的评语,会使学生心悦诚服、欣然接受。 我校四年级有一名学生叫沈梦伟,(看ppt)刚从外地转回。他有个特点:每当别的同学要回答问题时,他总会伸出大拇指先给别人点个赞。就是他(看ppt)。这很类似于我们夸孩子,你真棒一样。学生尚且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老师呢?教育本是雍容大度、理应自由呼吸、

论语04里仁篇及翻译

04里仁篇及翻译 作者:佚名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於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几谏,谏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作者:佚名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于丹论语

《于丹论语》读书心得 包家店镇学校张兆凤 于丹教授用了许多浅显的故事,把一部《论语》说得通俗易懂。她认为《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教授认为,《论语》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书中的"头花"、"日本茶师"这两个故事让我明白:也许我们无力快速改变学生的成绩,但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心境!这个学生终于会做一道题了,而不是他还有两道题不会做怎么办。我们早就听说过标签效应的试验,被教授随便说说的所谓"天才"孩子,最后果真成为优秀的人才,而没有被指明的那些孩子却发展得很平庸。可见让学生在心灵深度充满阳光、自信,那是何等的重要。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让自己心中有一颗太阳,那样你的学生才会沐浴充足的阳光,健康成长。 于丹教授认为"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就是我们教育的智慧。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会对学生提出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这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实施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通过《论语》我们可以发现,孔子提倡"仁者爱人","有教无类",所以他对所有的学生包括那些出身贫苦的学生都不歧视,确实做到了一视同仁,平等对待,而且孔子认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当仁,不让于师",这反映了孔子坦白的胸襟和宽大的怀抱,同时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正因为孔子与他的弟子们之间有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孔子的教学态度是非常谦和民主的,经常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呼唤民主的社会里,人们越来越注意到平等的重要性,教学民主化也同样得到提

11《论语》十二章解读

11《论语》十二章解读 1.时代背景 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2.?论语?的体例与儒家的内涵 很多同学很好奇这一课每一句后面都有?学而??为政?等标注,这是什么意思呢? ?论语?一共有二十篇,每一篇一般取这一篇的前两个字作为题目。比如第一篇开头是〝子曰:‘学而时习之……’〞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学而〞。最后一篇的开头说〝尧曰:‘咨!尔舜……’〞所以这一篇的题目就是〝尧曰〞。 ?论语?起于〝学而〞,终于〝尧曰〞,这是儒家的一种体例。又如?荀子?起于〝劝学〞,终于〝尧问〞。学者称,这代表了儒家的一种认识:一个人只要立志于〝学〞〔这里的〝学〞,大概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那他便算一个〝君子〞,君子求〝学〞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圣人〔〝尧〞〕。 也就是说,儒家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进一步阐述这种观点说:〝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子服桀之服,诵桀之言,行桀之行,是桀而已矣。〞〔?孟子?告子下?〕一个人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大概也是儒家不能成为宗教的一个重要原因:宗教信仰的神祇或教主,都是高高在上、凌驾众生的,修信的教徒,甚至也是要分种族、种姓的;儒家那么不然,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你立志求〝学〞,你便是君子,只要你不断求〝学〞,最终你便可以达到儒家的最高层次——〝圣人〞。 因此虽然〝儒〞字最初的意思是〝懦弱、宽柔〞,但儒学实在是一门积极雄健、至大至刚的学问。 3.?论语?思想 〔1〕〝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仁包括恭、宽、信、敏、惠。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2〕〝礼〞的思想 〝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礼的精神主要表达为〝仁〞、〝恭〞、〝敬〞等方面。〝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恭〞是对人的庄重和顺,〝敬〞是对人严肃真诚,以礼相待。 〔3〕中庸思想 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在实际运用中:时常变通,因地、因时、因人制宜,但都要遵循认同最高标准——〝中〞。变通是手段,稳定是目的。 4.写作特色 〔1〕语言简洁,生动传神。

论语-里仁第四(拼音诵读版)

lǐrén dì sì 里仁第四 zǐ yuē lǐ rén wéi měi zé bù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 chǔ rén yān dézhì 处仁,焉得知智。” zǐ yuē bù rén zhě bù kě yǐ ②子曰:“不仁者,不可以 jiǔchù yuē bù kě yǐ cháng chǔ久处约,不可以长处 lèrén zhě ān rén zhì zhě lì乐。仁者安仁,知智者利 rén 仁。” zǐ yuē wéi rén zhěnéng hào rén ③子曰:“惟仁者,能好人,

néng wùrén 能恶人。” zǐ yuē gǒu zhì yú rén yǐ wú④子曰:“苟志于仁矣,无 wù yě 恶也。” zǐ yuēfùyǔ guì shì rén zhī ⑤子曰:“富与贵,是人之 suǒ yù yě bùyǐqí dào dé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zhī bù chù yě pín yǔ jiàn shì之,不处也。贫与贱,是 rén zhī suǒ wù yě bù yǐqí人之所恶也,不以其 dào dé zhībùqù yě jūn zǐ道得之,不去也。君子

qùrén wù hū chéng míng jūn zǐ 去仁,恶乎成名?君子 wú zhōng shízhī jiān wéi rén zào 无终食之间违仁,造 cì bì yú shì diān pèi bì yú 次必于是,颠沛必于 shì 是。” zǐ yuē wǒ wèi jiàn hào rén zhě⑥子曰:“我未见好仁者, wù bùrén zhě hào rén zhě wú恶不仁者。好仁者,无 yǐ shàng zhīwùbù rén zhě qí以尚之;恶不仁者,其 wéi rén yǐbùshǐ bùrén zhě为仁矣,不使不仁者

论语

论语译著 孔子是哪个时代的圣人? A.商朝B.春秋 C.战国 B 孔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A.法家 B.杂家 C.儒家 C 孔子那个学派中除了孔子外还有一位代表是谁? A.孟子 B.老子C.墨子 A 孔子,字仲尼,仲在辈分排行中是第几位?第一第二第三 B 孔子编修的“六经”中,除了史、书、礼、乐、春秋外还有哪部?左传易经论语 B 论语一共多少篇?20 15 30 A 论语第一篇为_________?学而篇里仁篇述而篇 A 孔子学生中,只有两个人可以称“子”,下列不可以称“子”的是谁?曾参有若卜商 C 孔子的头号高足是谁?曾参有若颜渊 A 孔子认为最高的境界是什么?礼孝仁 C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这么解释?知道理解知识 B “道千乘之国,教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中“道”为何意?治理道理知道 A “道千乘之国,教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中“乘”为何意?上好四匹马拉的车两匹马拉的车 B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中,弟子这么解释?年纪幼小的人学生士大夫C “节用而爱人”中“人”指那一类人?泛指一切人群士大夫以上的阶层奴隶B 子夏曰“贤贤易色”中“易”为何意?容易交易看重 C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咸,学则不固,主忠信”中体现的品德中没有下面哪一项?忠诚信义崇德 C 孔子学而篇总共有几章?二十章十六章十五章 B 孔子学而篇一共提及了几位孔子的学生?四三位五位 C 孔子一生总共收了多少位弟子?二千多三千多四千多 B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仁道无为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孔子在人际交往上的什么思想?忠恕仁 B 孔子虚心好学,学无常师。下列哪位没有做过孔子的老师?老聃苌弘墨子C 下列哪一位不是孔子的学生?子夏子禽子贡 B 子曰:“父在,观其志;夫没,观其行”。行在这句话中怎么注音?hang x ing xu B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仁有权势人的仁统治者的仁 C 在论语一书中,“仁”总共出现过几次?101 109 106 B 孔子“四治”思想中,没有哪一治?仁治礼治法治 C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中“远”怎么解释?距离疏远怨恨 B 子贡曰:“《诗》云:‘如切入蹉,如琢如琢’。”子曰:“赐也”。赐指的是谁?子贡子夏颜渊 A 子曰:“不患人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中“不己知”在语法上是用的什么修辞?比喻倒装引用 B 论语共二十篇,以下列出的篇名选取原则中,那一个是正确的?第一章的开头两个字所有章节的主题概括随机抽取 A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 1、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1)《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乾?文言》也说:“同声相应,同气 相求。”结合以上说法,分析“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什么观点。 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 比。”(《里仁》) ( 1 )本选段中含有一个成语是( ) ( 2)孔子说做事要“允执其中” (《尧曰》),又说要“义之与比” ,请结合这段内容,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3)何谓“无适无莫”要如何才能做到 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 也。”(《里仁》) ( 1 ) 一般人都喜欢追求衣食的美好,为什么孔子却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男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 1 )本选段中孔子对君子提出的要求是(用文中的一个成语填空) :( ) 2)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 ,这和孔子在本选段中所要求的是否矛盾

5、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里仁》) (1)本段内容反映了孔子的什么观点孔子是怎样认识富贵与仁德的关系的 6、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里仁》)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自己见过的仁中既没有爱好仁德的仁,也没有厌恶不仁德的仁。 B、孔子认为,爱好仁德的仁,是没有办法超越的,厌恶不仁德的仁,不会被仁德的人影响。 C、孔子认为,没有人能够整天用自己的力量去实行仁德。 D、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2)孔子在这段话中阐述了什么观点 7、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②子曰:“饭疏食饮水,曲弘而枕之…… ③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宪问》) (1)从以上选段看,孔子的“义利观“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 可以用自己的话回答,每点不超过4个字。) (2)孔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 论语》第四篇《里仁》练习参考答案 1、(1)“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意思是人类追求义理因为知趣相同而相聚,万物也因本质不同而分别群聚;“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思是音色相同的乐器会相互响应,脾性相同的人物会相互吸引。而“德”本身有强烈的感召教化作用,有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所以说,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相处。

仁恕教育演讲稿-医者仁心演讲稿

仁恕教育演讲稿:医者仁心演讲稿 信义心诚两不分,敏捷洞晓但求真。勤勤恳恳孜孜行,和气致祥和为遵。勇往直前创大业,谋之大略正修身。韧柔励志削刚劲,博古通今镜照人。仁爱修德先胜己,九重境界荡烟尘。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仁恕教育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哟。 尊敬的评委: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我的仁恕教育理念,我的仁恕教育理念来源于我平时的教育生活,我从孩子们的言行中体会到了我心中的教育真谛,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年的班主任的教育生活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作为一名新教师在工作中我经所以我总用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希望他们处处都能合乎我的要求,有时想来对孩子总会严厉一些,也太过苛刻一些。例如,你不知道班级的规定嘛!干嘛来晚了,还狡辩,站一会反思反思吧。作业没有写完讲什么理由啊,不把作业补完老师不会原谅你的,下午让你家长到学校来一下。课上作业不能错误的太多,否则要惩罚。可是,最近一件小事,改变了我的想法,那是孩子对我的宽容,让我深深的感动,我对以前的做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那天下午,我给学生讲《物体所在的方位》时,我告诉同学们物体所在的方位只能以南北为主轴,要说南偏东多少度,北偏西多少度,先说南北后说东西。一学生说,老师我们可以说东南方向吧?我回答他不可以这样说的,此话一出下面一片热论,老师错了吧,就是错了,怎么就没有东南这样的说法呢?看到下面一片说话声,我先是大声一呵,说什么话呢,再有说的就罚站,我说没有东南这样的方位就没有,不要再讨论了。当我话音一落,我猛然间意识到了我的错误,我的脸一下子热了起来。老师确实忽视了常识中的方位了,把侧重点放在了以南北为主轴的方位判断上了。下面有的同学开始笑了,老师错了,老师竟然也会错。就在此时我班张晴元同学站了起来,大声说是人都会犯错,伟人也会犯错啊,老师犯错也很正常啊,老师已经和大家解释过了,请大家不要再纠结在老师不小心的错误上了。张晴元话音一落,一些学生都点头同意他的话,大家对对我说老师您继续讲课。霎那间,一股难以言状的感动涌上心头。我知道,学生用他那质朴的善良和宽容让我继续前行。 还有一件事情让我对仁恕的教育理念有更深的理解。一次单元测试之后,我让班里的少数几个同学帮忙核对分数。核对到范晓蕊同学的了,高悦同学用惊讶的声音告诉我,老师范晓蕊同学居然考了61分唉,我和她以前同班同学,她从来都考不及格的。我对高悦同学说:你核对过了吗高悦同学说没有。那你核对一下。老师你给她算错了,结果错的都不加分,你却给她的步奏加了三分,其实是58,老师我把她分数改过来了。在一旁的范逸群同学对我说:老师,别改了,就给她61,咱不能打击她的自信心啊!我为范逸群的建议竖起了大拇指,

论语中的名言及解释

论语中的名言及解释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而又时常复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说他自己:“志于学”,是说孔子有志于学,立志要学习;“三十而立”指孔子三十的时候已立业,学说已渐成体系,(用在现在的人身上大概是事业小有建树的意思);“不惑”遇事明辩不迷惑,少疑惑;“知天命”,所谓“不怨天,不尤人”,懂得了天命,正确看待自己;“耳顺”说各种话都能听能容忍;“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中义,小人看中利。与君子谈事情,他们只问道德上该不该做;跟小人谈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没有利可图。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1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1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1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①寖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②。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佗③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曰:“已议。”即皆报可。(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来【注】①帑廥:官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②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③佗:他。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明经第:考取。B. 子无为嫌嫌:疑忌。 C. 俾其守约束俾:使。D.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方:仿效。16. D(方:比拟、比作。)【解析】该类题最好用代入法试试。A项的“第”在文言中一般都作副词“只、但”和名词“住宅”,但在“第明经,补并州参军”的语境中,是动词,用“考取”代入语境,也符合。B项的“嫌”在现代汉语中就有“嫌疑”的意思,代入语境也通顺。 C项的“俾”有两种读音b ǐ、pí,前者如“俾众周知”,后者如“裨将”,平时备考中也是常见常考。D项的“方”解释为“仿效”,“仿效”为贬义词,而语境中说张文瓘“执法平恕”,应是赞颂他的行为,显然与语境不合。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吾所不及 B. 因极推引公之逮所由使也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 逸则富以康 D. 保邦于未危醉则更相枕以卧室西连于中闺17. B(B项的“因”都是表承接“于是”。A项的“所”都是助词,与后面动词组成所字结构,但它们指代的意义有所不同,前者指“……的人”,后者指“……的事”;C 项的“而”,前者表并列,后者表修饰;D项的“于”,前者是介词“在”,后者是介词“与、同”。)【解析】此题A项的两个“所”它们的用法都是所字结构,无非是所指代的内容不同而已,作为虚词用法不同的选项,迷惑性太强,也不适合作为“意义和用法”不同的选项。18.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瓘与高宗、李勣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官的形象特点。B. 文章描写李勣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 C. 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 D. 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18. D(“张文瓘贬谪移职”错,原文是“拜侍中,兼太子宾客”,指升官。)【解析】对内容的概括题,可以在读完全文后最先做,对全文有所了解,答这一类题时注意设题陷阱,一是人物是否张冠李戴。二是时间是否前后倒置。三是事情经过是否有无中生有或颠三倒四。四是对词语是否故意曲解。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此题难度不大,只要读懂原文,注意上下语境,即可解决。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