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商务应用复习大纲分析解析

移动商务应用复习大纲分析解析
移动商务应用复习大纲分析解析

第一章移动商务概述

第一节移动商务的概念

1.1 移动商务的定义

“必要的移动设备和无线联网环境,以提供位置独立的连通性”

移动商务(M-commerce) 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在手机登移动通信终端之间,或移动终端(个人数字助理(P D A)和掌上电脑)与PC机等网络信息终端之间,通过移动商务解决方案,在移动状态下进行便捷的、具有快速管理能力和增和增值能力的商务实现活动。(P3)

? 1. 2电子商务与移动商务的关系

移动商务与狭义电子商务的区分:

狭义电子商务以PC机为主要界面,是“有线的电子商务”;而移动商务,则真正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整个网络的信息和服务。

移动商务: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并通过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 D A)和掌上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商务活动

1. 2 移动商务与传统电子商务区别

(l)不受时空限制的移动性

2)提供更好的私密性和个性化服务

(3)信息的获取将更为及时

(4)基于位置的服务

1.2 移动商务的特点

移动商务的主要特点是灵活、简单、方便。

方便(移动性)

这是移动商务最大的特点。它保证商业信息流可以随着移动设备的移动而移动,消除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移动终端既是一个移动通信工具,又是一个移动POS机,一个移动的银行ATM机。

? 1.3 移动商务的典型解决方案

?(1)长距离无线网络——基于卫星的无线网络

?(2)中距离无线网络——移动通讯网络(手机网络)

?(3)短距离无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络(WLAN)

? 1.4 移动商务服务模式四个基本要素

?(1)移动商务服务的提供者

?(2)移动商务服务的用户

?(2)移动商务服务的服务内容

?(2)移动商务服务的服务策略

?第二节移动商务的发展及相关技术

? 2.1 移动商务的技术发展

?(1)基于短信访问技术

?第一代移动商务系统是以短讯为基础的访问技术,这种技术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其中最严重的问题是实时性较差,查询请求不会立即得到回答。此外,由于短讯信息长度的限制也使得一些查询无法得到一个完整的答案。这些令用户无法忍受的严重问题也导致了一些早期使用基于短讯的移动商务系统的部门纷纷要求升级和改造现有的系统。

?(2)基于W AP技术访问技术

?第二代移动商务系统采用基于W AP技术的方式,手机主要通过浏览器的方式来访

问W AP网页,以实现信息的查询,部分地解决了第一代移动访问技术的问题。第二代的移动访问技术的缺陷主要表现在W AP网页访问的交互能力极差,因此极大地限制了移动电子商务系统的灵活性和方便性。此外,W AP网页访问的安全问题对于安全性要求极为严格的政务系统来说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使得第二代技术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3)基于SOA架构的Web Service、智能移动终端和移动VPN技术

?新一代的移动商务系统采用了基于SOA架构的webservice、智能移动终端和移动VPN技术相结合的第三代移动访问和处理技术,使得系统的安全性和交互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第三代移动商务系统同时融合了3G移动技术、智能移动终端、VPN、数据库同步、身份认证及Web service等多种移动通讯、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最新前沿技术,以专网和无线通讯技术为依托,为电子商务人员提供了一种安全、快速的现代化移动商务办公机制。

第二节移动商务的发展及相关技术

? 2.2 移动商务的技术构架

?(一)移动商务的基本结构

?(1)开发商层面:服务供应商、应用开发商、内容供应商

?(一)移动商务的基本结构

?(2)用户层面:

?移动电子商务应用(超前服务管理)

?无线用户设施(浏览器、手机等)

?无线中间件(内置的WAP)

?无线网络设施(LAN、蜂窝系统、卫星等)

?(二)移动电子商务的技术系统框架

?(1)数据加密层

?(2)可移动网络

?(3)系统软件模块

?(4)可嵌入式应用层

?第三节移动商务的应用分类

? 3.1 基于通信主体分类

?(1)B2M(Business to Mobile user):是在移动商务中以移动终端用户(手机用户、具有通信功能的PDA用户等)为商务参与者,通过移动通信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最终用户以及企业内部人员之间的实时通信沟通,进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新商务模式。

?B2M应用:移动营销、移动客户服务、移动办公自动化、移动客户关系管理

?(2)M2M(Machine to Machine):是通过移动通信对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将商务的边界大幅度扩展或创造出较传统方式更高效的经营方式,亦或创造完全不同于传统方式的全新服务。

?M2M应用:移动物流管理、移动支付、移动监控等

? 3.2 基于用户应用分类

?(1)移动商务的个人应用

?1、移动即时通信

?2、移动电邮

?3、移动搜索

?4、移动支付

?5、移动股市

?

?(2)移动商务的企业应用

?1、移动银行

?2、移动CRM

?3、移动办公

?4、移动营销

?5、手机广告

?

?第二章移动教育

?

?移动教育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等)通过移动教学服务器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

?

?

?一、移动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1、远程学习

?2、电子学习

?3、移动教育

?三者的关系:

?1、兼容并蓄,共同发展

?2、电子学习是移动学习发展的基础

?

?

?二、移动教育的特点

?1、基于数字化学习,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

?2、具有受众广泛性,拓宽了教育范围

?3、具有学习的开放性,拥有更多的自由

?4、具有高度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性

?

?1、移动教务

?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登录教务系统进行注册管理、排课管理、学籍管理、基本信息管理、教学计划、开课计划管理、选课管理、考试报名系统、成绩管理、教学评价管理、教材管理等。

?2、移动图书馆

?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直接查询图书、办理借阅手续、新书通知、逾期通知,还可实现下载、在线阅览等功能。

?

?3、校园移动政务

?内部公文审批、紧急信息主动推送,邮件查看发布,公告发布等教育业现有办公系统

?4、移动信息查询

?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活动通知;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活动通知;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浏览以及答疑;学生对考试分数的查询等直接在手机、平板电脑上随时随地查询。

?5、移动选课,一卡通信息查询,移动数字化校园

?在校园内的一卡通消费记录查询、余额查询、冲值查询等

?

?

?

?一、国外M-learning应用与发展现状

?目前,M-learning在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北美的部分经济发达国家,开始较早的一些研究已经进行了三四年的时间。从研究目的来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由教育机构发起,他们立足于学校教育,试图通过新技术来改善教学和管理;另一类则由E-learning 提供商发起,他们力求借鉴E-learning的经验,把M-learning推向市场,更多的用于企业培训。

?

?

?(1)斯坦福大学学习实验室(SLL)的研究

?斯坦福大学在学校的语言教学中使用移动电话,是该实验室一个极富创新意义的研究项目。他们认为蜂窝电话、掌上电脑、无线Web帮助我们收发电子邮件、进行股票交易并保持联系,它们也应该能帮助我们让学习填满每一天的?°碎片?±时间。2001年,SLL 开发了一个移动学习的初始模式,选择以外语学习作为移动教育的课程内容,让用户练习生词、做小测验、查阅单词和短语的译文、与现场教师实时交流并将单词存储到笔记本中。并初步假定,移动设备能在一个安全、可信、个性化以及即时需求的环境中提供复习、练习的学习机会。

?

?(2)欧盟m-learning项目

?由英国、瑞典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五个组织LSDA、CTAD、Ultralab、Lecando AB 和CRMPA组成,其目标为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使处于社会边缘的青年人重新获得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该项目所开发的一个基于J2EE体系结构的学习管理系统,能够支持自适应学习,学习内容以HTML的网页形式呈现,学习者通过Web浏览器浏览。

?

?(3)Berkeley在2000年针对一些中学生做了使用手机的教育实验。

?(4)北阿尔博特技术学院(NAIT)和多伦多Seneca学院成功将无线技术应用于会计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

?(5)欧盟IST计划开展移动学习研究

?2001年春,?°欧盟IST计划?±资助并正式开展移动学习研究。Ericsson、Nokia、Insite、Telenor Mobil、IT Fornebu Knowation及英、美、德等国的诸多大学参与了此项目。在该项目中,IT Fornebu Knowation的Tove Kristiansen博士在其研究报告中详述了利用手机实现移动教育的爱立信课程《3G应用导论》,学习本课程的18位学员均为Telenor Mobil 员工,他们每人一部爱立信R380 W AP移动电话,供学习之用。这种手机具有预订服务、复现、测试、课程评估等功能,并内设意见箱。学习者深切感受到,W AP移动电话是他们学习该课程的一种积极有效的辅助手段。最令他们赞赏的是晚上回到家可进行有效的复习;测试反馈及时;可随时随地随心所欲进行学习。

?

?

?1.教育部高教司试点项目:移动教育理论与实践

?这个项目由国内第一个移动教育实验室北京大学现代教育中心教育实验室承担研究,项目持续四年,从2002年1月到2005年12月。其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开发了三个版

本的移动教育平台:

?①基于GSM网络和移动设备的移动教育平台。该阶段主要利用短信进行,重点是解决信息交换,实现了基于SMS的移动网和互联网共享。

?②基于GPRS的移动教育平台。该平台主要是针对GPRS数据服务,开发适合多种设备的教育资源,使得GPRS手机、PDA和PC可以浏览同一种资源。

?③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制作、发布与浏览平台。该平台主要是提高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开发规范、动态扩充、可定制性,并为教育语义Web打下了基础。

?④教育语义网络平台。该平台主要利用语义Web技术提高教育服务平台的智能性,利用语义Web以及本体技术建立多功能的教育服务平台。

?

?2.教育部?°移动教育?±项目

?参与该项目的高校有三所,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其核心内容有两个:一是建立?°移动教育?±信息网,利用中国移动的短信息平台和GPRS平台向广大师生提供信息服务,同时让师生能够享用更加优质优惠的移动电话服务;二是建立?°移动教育?±服务站体系,在各主要大学建立?°移动教育?±服务站,为参与?°移动教育?±项目的用户提供各种服务。

?

?3.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CALUMET

?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CALUMET(Computer Aided Learning(CAL)Unite Multimedia Education Technology(MET))是由南京大学和日本松下通信工业公司以及SCC 公司进行的一个多媒体移动教学的实验研究。实验从1999年4月开始,到2000年4月结束第一阶段工作,即试验使用和功能完善阶段;2000年5月进入第二阶段,即正式使用阶段。

?

?一、基本框架

?1、移动教育网

?2、国际互联网

?3、教学服务器

?4、移动平台

?

?二、实施模式

?1、基于短消息的移动教育

?2、基于浏览、链接的移动远程教育

?

?三、实施技术

?1、移动互联网

?2、基于互联网的短消息种类及网络结构

短消息的发展分为3阶段:SMS,EMS,MMS

?3、数据通信协议的种类

?

?

?

?GSM接入技术(蜂窝模拟移动技术9.6k)

CDMA接入技术 (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153.6k)

GPRS接入技术(电路数据交换技术115.2k)

CDPD接入技术(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19.2k )

LMDS接入技术(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技术10M)

DBS(数字直播卫星接入技术12M)

Bluetooth接入技术(蓝牙技术4M )

HomeRF接入技术(家庭网络无线接入技术11M)

WCDMA接入技术(宽带码分多址分组数据技术2M)

3G通信技术(理论2M)

无线局域网技术(70M~100M)

无线光技术(2M~622M)

?

?四、硬件构成

?1、教育资源平台

?2、Internet网络

?3、移动接口平台

?4、移动通信网络

?5、移动学习设备

?五、软件构成

?

?一、移动教育中的关键技术

?1、移动教育系统相关技术

?2、移动教育终端的软件开发

?3、移动教育课程开发

?4、移动教育教学模式

?5、移动教育系统的标准化

?

?二、教育平台转变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1、通信收费问题

?2、格式转换问题

?3、开发基于手机的教育软件问题

?

?第三章移动医疗

?

? 3.1.1 移动医疗的概念

?移动医疗是指不受固定位置因素的影响、能够随时随地地传递患者信息的远程医疗模式。特指借助现代通信技术实现的对于远距离对象的医疗服务。

?移动医疗包括:无线查房、移动护理、药品管理和分发、条形码病人标志带的应用、无线语音、网络护甲、视频会议和视频监控。

?

?

?

?

?一、模式差异

?1、诊断模式不同

?2、护理模式不同

?二、技术差异

?三、效率差异

?

?1、应用范围广泛

?2、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3、减少医疗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4、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

?5、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效降低就医成本

?

?1、使医院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2、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服务

?3、使医疗信息传递得更加快捷,医疗数据更加翔实直接

?4、改变传统医疗护理产业模式

?5、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

? 3.2.1 移动医疗技术

?一、生理信息采集

?二、信息的传递

?三、用户信息的管理

?

?一、手机终端移动医疗新技术

?针对iPhone和iPad推出的移动医疗新技术主要有:1.查看医学数字影像资料? 2.查看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其他肌肉系统的iPhone应用程序

? 3.血压监测系统

? 4.实时心电图测量数据;

?

? 5.医疗的人体图谱;

? 6.糖尿病管理系统

?7.电子病历系统;

?.药物查询系统

?9.黑色素瘤搜索

?10.医生移动录音;

?11.医疗语言翻译

?

?12.自救程序

?13.医疗信息在线数据库

?14.卡路里计数器

?15.宝宝3D监测信息

?16.3D健身系统。

?

?

?二、诊断技术移动应用

?1、超声诊断系统:超声成像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工具,它可以挽救人的生命,但估计有70%的世界人口,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患者,由于地处偏远,不具备使用它的条件。

?2、手机听诊器:来自澳大利亚的团队StethoCloud 开发了一个应用,将一个特殊的听诊器插到智能手机上,用于诊断一到五岁的幼儿是否得肺炎。

?

?三、移动监测系统

?1、生命力药瓶:在药瓶盖使用嵌入式移动通信技术,这些药瓶就会告诉你它的吃药时间。当它只剩下一个药丸的时候,瓶盖会发亮并发出铃声提醒病人。同时还可以将这个应用发展到为病人的手机打电话或发短信提醒的服务。

?

?2、家庭监测系统:此试验在挪威进行,通过使用嵌入式移动技术,通过无线通信机器和设备,可以支持单独住在家里的老人通过使用传感器监测其将面临的危险或生病的迹象。

?3、个人智能警报监控系统:该项目涉及沃达丰和西班牙红十字会,旨在让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树立起独立生活的信心。该系统配备了一个GPS接收器,可以每三分钟记录其位置,如果超出了预先设置的地理区域,该设备便可以被触发从而报警,并报告病人的举动。

?

?

?4、血糖监测(CGM)系统: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监测血糖水平可以说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该器件通过植入病人皮肤下,传感器可以对血糖水平连续读数,每五分钟的血糖测量,通过传感器传送到一个手机大小的接收器中。同时监控药物和病人的活动。该传感器可穿七天,血糖水平下降到一定数值时发出警报,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分析。

?

?一、通信服务平台

?二、信息服务和产品平台

?三大支撑技术:

?1、通信技术

?2、信息学技术

?3、医疗保健技术

?

?

?一、移动医疗的发展前景

?1、医疗保健市场规模巨大

?2、信息化产品深入生活

?根据Cube Labs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有62%的内科医生使用平板,50%的医生会将平板用于临床诊断,71%的护士在工作中使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在医护人员中已达到一定的普及。

?

?3、移动医疗商业潜力逐渐显现

?据国外咨询报告称,2012年全球移动医疗产业将达到600亿美元规模,目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40%,在中国,移动医疗带动的市场规模,约在数十亿元人民币。

?

?

?一、数字信息化

?二、接口标准化

?三、网络化

?四、低成本化

?

?1、通信服务产业和医疗设备产业的合作是移动医疗产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2、移动设备对医疗设备的干扰是技术挑战

?3、相关法规

?

第五章移动金融

5.1 移动金融概述

?移动金融是指使用移动智能终端及无线互联技术处理金融企业内部管理及对外产品服务的解决方案。在这里移动终端泛指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各类移动设备,其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无线POS机目前应用范围较广。

5.2 移动银行

?移动银行简单地说就是以手机、PDA等移动终端作为银行业务平台中的客户端来完成某些银行业务。移动银行是典型的移动商务应用。它的开通大大加强了移动通讯公司及银行的竞争实力。

?在16家A股上市银行中,对手机银行业务较为重视的有建行、交行、工行及招行、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等。

?在增长速度方面,工行增长最快,独占鳌头。今年上半年,工行手机银行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1.6倍;兴业银行紧随其后,在报告期内,其手机银行交易金额同比增长6倍,而民生银行手机银行的交易金额也达到2012年全年的5.9倍。另外,招行手机银行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28.49%。交通银行增速稍缓,但也呈翻倍态势,手机银行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27.80%。

?规模方面,交行与招行基本相当。其中,交行手机银行交易笔数为2381万笔,交易金额为4662.11亿元;招行手机银行交易笔数1722万笔,交易金额为4208.00亿元,两者的交易金额均突破4000亿大关。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交易笔数1456万笔,是去年全年的5.2倍,交易金额为2428.89亿元;兴业银行手机银行交易笔数约285万笔,交易金额约921亿元,离千亿级别仅一步之遥。

5.2.1 移动银行包含的业务

?1、手机网银功能

?2、移动账单查询

?3、移动转账

?4、移动外汇、黄金业务

?5、理财产品购买等投资理财功能

?6、提供大量的财经信息和投资理财指导

5.2.2 移动银行的优势

?1、开通服务便捷

?2、服务品质有保证

?3、功能完善

?4、操作性好

?5、速度及稳定性

5.2.3 移动银行交易的安全性

?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此前的调查,58.5%的受访用户表示安全性是其选择手机银行品牌时考虑的核心因素。用户普遍关注的问题是病毒木马窃密和手机遗失后可能导致银行信息泄露。

5.2.4 移动银行发展现状

?1、公众认知度并不高

?2、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3、用户亟待培育

?4、行业亟待统一标准

5.3 移动证券

?移动证券是将掌上股市产品发展成集行情、资讯、交易和转账支付于一身的个人证券服务。

?服务功能包括:实时行情、股市资讯、在线交易等。

5.4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就是允许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 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单位或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融合,为用户提供货币

支付、缴费等金融业务。

5.4.2 移动支付的特点与价值

?1、支付灵活便捷。用户只要申请了移动支付功能,便可足不出户完成整个支付与结算过程。

?2、交易时间成本低,可以减少往返银行的交通时间和支付处理时间。

?3、利于调整价值链,优化产业资源布局。移动支付不仅可以为移动运营商带来增值收益,也可以为金融系统带来中间业务收入。

5.4.3 移动支付产业链的构成

?从一般的经济规律分析,一个产业的发展和兴盛需要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准确定位、合理

分工并进行资源的最优配置。对于移动支付业务而言,其产业链由设备制造商、银行、信用卡组织、移动运营商、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或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商业机构、SIM 卡供应商、手机供应商、用户等多个环节组成。显然,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产业链,移动支付业务才能获得健康发展,而产业链上的各环节才能在合作中实现共赢。下面仅对移动支付业务产业链主要环节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

?1、设备终端提供商

?随着移动通信由2G向3G的演进和移动数据业务的不断兴起,移动设备厂商在向运营

商提供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的同时,还推出了包括移动支付业务在内的数据业务平台和业务解决方案,这为运营商提供移动支付业务奠定了基础。

?从终端的角度来看,如今,具有STK功能的SIM卡在日益普及,而支持各种移动数据业务的手机也被终端厂商不断推向市场,这为移动支付业务的不断发展

?2、移动运营商

?移动运营商的主要任务是搭建移动支付平台,为移动支付提供安全的通信渠道。可以说,移动运营商是连接用户、金融机构和服务提供商的重要桥梁,在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移动运营商能提供语音、SMS、W AP等多种通信手段,并能为不同级别的支付业务提供不同等级的安全服务。

?在移动支付业务中,移动运营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获得收益:第一,来自于服务提供商的佣金,佣金一般在3%至20%之间。目前,国内移动运营商从搜狐短信点歌服务费中所提取的佣金比例为20%。第二,基于语音、SMS、WAP的移动支付业务可以给运营商带来数据流量收益。第三,移动支付业务可以刺激用户产生更多的数据业务需求,从而促进其他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第四,有利于移动运营商稳定现有客户并吸纳新的客户,提高企业竞争力。

?3、金融机构

?作为与用户手机号码关联的银行账户的管理者,银行需要为移动支付平台建立一套完

整、灵活的安全体系,从而保证用户支付过程的安全通畅。显然,与移动运营商相比,银行不仅拥有以现金、信用卡及支票为基础的支付系统,还拥有个人用户、商家资源。

?金融机构获得的收益也来自五个方面:第一,来自手机银行账户上的预存金额,其增加

的储蓄额无疑能让银行受益。第二,来自于每笔移动支付业务的利润分成。第三,通过移动支付业务,能够激活银行卡的使用。第四,能有效减少营业网点的建设,降低经营成本。第五,有助于巩固和拓展用户群,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4、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

?作为银行和运营商之间的衔接环节,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或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在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独立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具有整合移动运营商和银行等各方面资源并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能为手机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支付业务,吸引用户为应用支付各种费用。从欧洲的情况来看,最早出面推广和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的并不是那些主流的移动运营商,而是像瑞典Paybox这样的第三方门户网站。不管用户是哪家移动运营商,也不管其个人金融账号属于哪家银行,只要在这家公司登记注册后,就可以在该公司的平台上享受到丰富的移动支付服务。在国内,也已涌现出上海捷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泰康亚洲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广州金中华通讯公司等一批第三方移动支付系统集成和服务提供商,他们都积极致力于整合移动运营商和银行部门的资源,为用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大移动运营商更倾向于做移动支付业务的服务提供商。

?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的收益来源有两块:一是向移动运营商、银行和商户收取设备和技术使用许可费;二是从移动运营商处提取签约用户使用移动支付业务的佣金。

?5、商家

?对于商家而言,在商场和零售店部署移动支付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支付的中间环节,降低经营、服务和管理成本,提高支付的效率,获得更高的用户满意度。

?

5G移动通信系统分析与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a794790.html, 5G移动通信系统分析与研究 作者:周颖 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第19期 摘要随着我国通信技术不断发展,4G技术的到来给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十三五”时期下,我国4G网络实现了全面覆盖,并逐渐朝向5G通信技术方向延伸,进一步提高移动通信服务质量。各大通信运营商近些年纷纷建立5G通信试点城市,在2020年实现部分地区普及。5G通信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信息传输效率,还可以提升移动网络的服务体验。基于此,本文提出5G移动通信含义,分析5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并探究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5G移动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核心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 在移动通信不断发展背景下,移动网络使用费用逐渐降低,提升了人们对移动通信的依赖性。在2012年移动终端数量首次超过PC端,截止到2018年12月末,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带动移动通信发展,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1]。在4G网络全方位普及背景下,加强5G通信技术的研究是必然趋势,我国华为集团首次研发出5G移动通信技术,并在2020年逐渐推广使用(当即还处于试点阶段),实现移动通信技术的再次突破。由此可见,未来几年移动通信主要是朝向5G方向发展,加强5G通信系统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1 5G通信技术阐述 5G通信技术是指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理论上其传输速度能够达到1Gb/s,比4G网络传输速度高出百倍。如一部2G电影可以在8s之内完成下载。相比2G、GPRS(2.5G)、3G、 4G技术,5G技术有着巨大的差异。以上四种通信网络系统都是采用单一技术框架,而5G通信技术是上述四代技术结合,从而提升了通信网络的峰值速率,让5G移动通信网络在使用中更加稳定、安全。作为4G移动通信网络的升级,5G网络弥补了前代通信技术的漏洞与弊端,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人群对移动网络的追求,在未来“十四五”规划期间,5G网络势必会实现全面普及。 2 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2.1 大规模MIMO 在发射机和接收机端MIMO系统使用多个天线,首先可以有效提升无线链路频谱效率。MIMO系统提出了多用户理念,通过增加基站天线数量(比基站同时服务于相同时频块用户天线数量更多),用几百个天线同时为千万用户提供服务时,频谱效率理论上可以提升5~10倍,小区边缘用户也可以享受到理想的吞吐量[2]。再次,每个用户信号通过预编码处理降低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 ( 32学时) 二、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通信网基础 三、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四、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移动通信是当今通信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和最前沿的通信技术。移动通信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移动通信技术包括了组网技术、多址技术、语音编码技术、抗干扰抗衰落技术、调制解调技术、交换技术以及各种接口协议和网管等等多方面的技术。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移动通信系统汇集了当今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的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的信道、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和抗干扰技术、语音编码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接入、移动通信网以及GSM系统、CDMA系统和3G技术以及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等。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无线信道和传播、传播损耗模型; 2.掌握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和调制解调技术; 3.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中的各种抗衰落抗干扰技术; 4.掌握移动通信系统的组网技术; 5.掌握GSM移动通信系统、理解GPRS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EDGE的基本原理; 6.掌握基于CDMA20001X系统、WCDMA系统和TD-S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7.了解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不含实验) 第一章概述 1学时 第二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环境与传播预测模型 4学时内容: ●无线传播的特点以及对无线通信的影响; ●无线信道的特性,研究方法 ●无线信道的分析基础(分布,特性参数等) ●简单介绍建模技术和仿真技术基础 ●介绍常见的几种传播预测模型 ●说明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

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 1、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信道在移动物体之间实现信息传输。 2、移动通信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短波,人工交换接续;第二阶段,使用甚高频,自动交换接续;第三阶段,使用900MHz频段,FDMA接入,模拟蜂窝通信系统;第四阶段,使用900MHz/1800MHz,TDMA/CDMA接入,数字蜂窝通信系统。 3、移动通信系统与其他通信系统相比,主要由以下特点: A点播传输环境复杂,衰落严重B多普勒频移产生噪声C移动台易受干扰D系统复杂信道容量有限 4、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移动台基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以及与PSTN相连接的中继线组成。 5、按服务范围来分,有公用移动通信系统和专用移动通信系统两类,例如,中国移动属于公用移动通信系统;出租车公司调度对讲系统属于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6、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向通信方式和双向通信方式两大类,而双向通信方式又可分为单工、双工、半双工通信方式三种。 7、双工通信方式又可以分为频分双工时分双工两种。 8、移动通信的多址方式有FDMA TDMA CDMA 三种。容量最大,抗干扰性能最好,保密性高的接入方式是码分多址。 9、移动通信中的语音编码通常可以分为三类:波形编码参量编码混合编码;GSM系统的语音编码技术是RPE-LTP ,IS-95系统的语音编码技术是CELP ,都属于混合编码。 10、GSM系统采用的调制技术是GMSK ,IS-95系统的调制技术是QPSK/OQPSK 。 11、GSM系统的信道编码是交织编码;IS-95系统的信道编码采用卷积交织编码。 第二章电波传播及干扰 1、天线倾斜的目的是(避免系统内同频干扰.减小覆盖范围. ) 2、由于无线传输的多径传播的影响,比特差错经常成串发生,采用交织技术能克服此影响。 3、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常用的天线有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特殊天线等。 4、(B )是从不同建筑物或其他物体反射后到达接收点的传播信号。A、散射波 B、多径反射波 C、绕射波 D、直射波 5、已知传输距离为10千米,电波频率为200MHz,则电波的自由空间损耗是dB。 6、( B )反映了微观小范围内(数十波长量级)接收电平的均值变化而产生的损耗。 A、码间干扰 B、快衰落 C、慢衰落 D、多址干扰 7、慢衰落一般遵从(C )分布。 A、Rayleigh (瑞利) B、Rician(莱斯) C、对数正态 D、直线 8、Page44 例2.1 例2.2 page57 习题6 8 9、分集接收是抗衰落的一种有效措施。 10、移动信道中的噪声的来源一般可分为内部噪声自然噪声人为噪声三类,其中对移动信道影响最大的是人为噪声。 11、移动通信中常见的干扰有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三类,增加同频复用距离可以减少同频干扰,提高接收机中频选择性可以降低邻道干扰。 12、互调干扰是由于传输信道中的非线性电路产生的;下列信道组中,()不会产生三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大纲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大纲 第1 章 1、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经历了几代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研发系统)?每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址方式是什么?其主要的技术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又可以划分为几个发展阶段。如按多址方式来分,则模拟频分多址(FDMA)系统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使用电路交换的数字时分多址(TDMA)或码分多址(CDMA)系统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使用分组/电路交换的CDMA系统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将使用了不同的高级接入技术(OFDMA)并采用全IP(互联网协议)网络结构的系统称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作为面向2020年以后移动通信需求而发展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如按系统的典型技术来划分,则模拟系统是1G;数字话音系统是2G;数字话音/数据系统是超二代移动通信系统(B2G);宽带数字系统是3G;而极高速数据速率系统是4G。 2、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经历了哪4个发展阶段? 参考答案: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经历了引进、吸收、改造、创新4个阶段。 3、蜂窝小区的几何形状要符合哪两个条件?符合这种条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和六边形,该选用哪一种形状?为什么? 参考答案:小区的几何形状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①能在整个覆盖区域内完成无缝连接而没有重叠;②每一个小区能进行分裂,以扩展系统容量,也就是能用更小的相同几何形状的小区完成区域覆盖,而不影响系统的结构。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小区几何形状有几种可能: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六边形,而六边形最接近小区基站通常的辐射模式——圆形,并且其小区覆盖面积最大。因此,选用六边形。 //4、证明:蜂窝区群的尺寸N必须满足: N=i2+ij+j2 (提示:证明过程见第一章PPT) 另:需要知道N可能是是哪些值?常用的N是什么值?

移动通信复习提纲

1、小区大小和容量之间关系 小区越小,单位面积可容纳的用户数越多,即系统的频率利用率越高。 2、同频小区:任意两个小区只要相互之间的空间距离大于某一数值,即使使用相同的频道,也不会产生显著的同道干扰。 频率再用:把可供使用的无线频道分成区群,并把可供使用的无线频道分成若干个频率组,区群内各小组均使用不同的频率组,而任意一小区所使用的频率组,在其它区群相应的小区中还可以再用。 同频道干扰:无用信号的载频与有用信号的载频相同,并对接受同频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3、常用的移动通信系统 无线电寻呼系统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无绳电话系统 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分组无线网 4、集群方式(安信道占用方式,注意理解三种方式特点) 5、常用移动通信系统(gsm,is-95)的 调制方式::GMSK 多址方式:TDMA/ FDMA 双工方式:双工方式FDD 信道(纠错)编码方式:(1) 卷积纠错编码:纠正随机误码及短冲突发误码; (2) 交织编码:与(1)配合纠正长突发误码。 码片速率等:270.833kb/s 语音编码方式:卷积码+交织 6、GSM系统的号码作用(IMEI,IMSI) 考虑到移动用户识别码的安全性,GSM系统能提供安全保密措施,即空中接口无线传输的识别码采用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代替IMSI。两者之间可按一定的算法互相转换。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可给来访的移动用户分配一个TMSI(只限于在该访问服务区使用)。总之,IMSI只在起始入网登记时使用,在后续的呼叫中,使用TMSI,以避免通过无线信道发送其IMSI,从而防止窃听者检测用户的通信内容,或者非法盗用合法用户的IMSI。 8、何为信道的慢衰落和衰落储备 移动信道中,当信号电平发生快衰落的同时,其局部中值, 还随地点,时间以及移动台速度作比较平缓的变化,其衰落周期以秒记,称为慢衰落. 为了防止因衰落而引起的通信中断,在信道设计中,必须使信号的电平留有足够的余量,.以使中断率小于规定指标,这种电平余量称为衰落储备 9、移动通信中常用的多址方式,以及代表系统 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试题

《移动通信原理》期末复习题 、判断题 1.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要求调制技术使已调信号的频谱越宽越好,以便更好地抗衰落X 2.n /4-DQPSK是恒包络的调制技术,其优点是可采用成本低廉的非线性功放X 3.RAKE接收可以很好地克服移动通信中的多普勒频移X 4.FSK的解调由于其恒包络的特点不能采用包络检波X 5.MSK信号既可采用鉴频器解调,也可采用相干解调V 6.MSK是相位连续且满足最小频差的调制指数为1的一种特殊形式的FSK X 7.MS移动到同一MSC的不同LA中,不需要进行位置登记X 8.CDM療统中,只要邻站和本站处于同频工作状态,则此时均为软切换X 9.对于多载波系统,载波频率的偏移会导致子信道相互间产生干扰V 10.GSM系统中,每一个用户在入网时分配公用的密钥Ki和唯一的IMSI X 11.在IS-9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前向是指手机发往基站的方向X 12.GSM网络中,BCCH言道和CCCH言道是不参与跳频的信道V 13.处于通话状态中的MS从同一MSCF的某一BSC范围移动到另一BSC范围时,系统不必参与切换过程 X 14.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最小区群的N值越大,其频率利用率将随之提高X 15.采用顶点激励方式的基站天线采用全向天线模式X 16.MS发,BS收的传输链路称为下行链路X 17.GSM900网络的双工间隔为50MHZX 21.GSM中, BCCH既是上行信道,又是下行信道X 22.GSM中, MS与BS之间被定义为A接口,MSC与MSC之间被定义为Um接口X 23.WCDM系统的空中接口带宽为5MHz其码片速率为3.84Mc/s V 24.DTX技术的采用可以使移动台具有更长的待机和通话时间V 25.IMEI是用于国际唯一区分移动用户的号码X 26.GSM中鉴权和加密是两个独立的处理过程,两者间没有任何的关联X 27.扩频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保密性、提升了系统的信噪比V 28.IS-9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每个信道 1.2288MHz,含有64个码道V 29.TDD称为时分双工,收发信号在时间上分开互不干扰,广泛地用于IS-95系统X 30.一个BSC可以连接到多个MSC上,一个MSC也可以连接到多个BSC X 31.CDMA为干扰受限系统,当系统中增加一个通话用户时,所有用户的信噪比会下降V 32.GSMI信系统中,SCH(同步信道)的作用包括帧同步和时隙同步V 33.PCH为寻呼信道,当移动台申请开始一次通话时,利用它向基站发送请求X 34.TD-SCDMA勺载频宽度是1.6MHz,其码片速率为1.28Mc/s V 35.GSM网络中采用的是快跳频;((X )) 36.在同一MSC不同BSC下的切换,系统不需要参与切换过程;((X )) 37.GSM网络中,BCCH言道不参与跳频;(V) 38.GSM网络中,每个频点间隔200kHz; ( V) 39.切换过程中,目前移动网大都采用基站控制方式;((X )) 40.跳频可以改善瑞利衰落;(V) 41.采用顶点激励方式的基站天线是全向天线模式;((X ))

12级通信班移动通信复习资料

12级通信班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 1、IS-95系统中短PN码、Walsh码、长PN码的作用? 短PN码:是用于QPSK的同相和正交支路的直接序列扩频码。在CDMA中, 该序列称为引导PN序列,其作用是给不同基站发出的信号赋予不同的特征。即用于用户区分不同基站。 Walsh码: CDMA系统采用64阶正交Walsh函数。对于正向链路, 64种Walsh函数(W0~W63)被用来构成64条码分信道; 对于反向链路, Walsh函数被用来调制信息符号, 即每6位输入的码字符号调制后变成输出一个64码片的Walsh序列。 长PN码:CDMA系统利用该码对数据进行扩频和扰码, 为通信提供保密。 2、WCDMA与GSM的关系? WCDMA的核心网采取的是由GSM的核心网逐步演进的思路, 即由最初的GSM的电路交换的一些实体, 然后加入GPRS的分组交换的实体, 再到最终演变成全IP的核心网。这样可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和核心网络建设投资的节约化。由于WCDMA的无线接入方式完全不同于GSM的TDMA的无线接入方式, 因此, WCDMA的无线接入网是全新的, 需要重新进行无线网络规划和布站。 3、采用正六边行做为小区形状的原因是什么? 4、为什么称CDMA手机为“绿色环保手机”? 5、试画出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数字信令帧结构图,并对其各个部分进行简要说明。 答:典型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数字信令帧结构如图2-1所示,它包括位同步码(又称为前置码)、帧同步(又称为字同步)、有效数据(包括地址、命令和其它数据)及纠错码四部分,分别介绍如下。 图2-1 典型的数字信令帧结构 (1)位同步:数字通信收端必须从接收的数据流中提取位同步,才能对数据准确进行积分、采样和判决,正确恢复发端数据。位同步建立需要时间,而数字信令是突发的数据串,收端必须在帧同步及有效数据收到之前建立位同步,因此在信令的帧同步前集中加入一段位同步码。 (2)帧同步:帧同步位于一个信令帧有效数据的起点,作为帧同步的特殊码组必须具有尖锐峰值的自相关函数,便于与随机的数字信息相区别。常用的有巴克码和m序列。 位同步及帧同步统称同步码。 (3)有效数据:包括地址、命令等数据。信令的控制、操作功能全由有效数据完成。 (4)纠错码:对有效数据进行纠(检)错编码后产生的监督位。 6、某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无线小区有8个信道(1个控制信道,7个语音信道),每天每个用户平均呼叫20次,每次占用信道平均时间为90s,呼损率要求20%,忙时集中率为0.125。问该无线小区能容纳多少用户? 8、什么是CDMA的双模式? 答:指移动台既可以工作在CDMA系统,也可以工作在AMPS系统; 9、什么是GSM双频手机?

2010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DOC)

2010级《移动通信技术》复习提纲 第1章概论 1. 什么叫移动通信?通信的双方至少有一方处于移动状态下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通信就叫做移动通信。 2. 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特点?1. 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 息传输。2. 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3. 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4.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 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5. 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 5.移动通信包括哪些基本技术? 各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调制技术: 把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的技术。 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或根据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二者结合),来总结和建立有普遍性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可以估算一些传播环境中的传播损耗和其它有关的传播参数 多址方式:提高信道的容量。 抗干扰措施:除存在大量的环境噪声和干扰外,还存在大量电台产生的干扰,如邻道干扰、共道干扰和互调干扰等。利用抗干扰技术可以减少这些干扰噪声。 组网技术:研究网络结构、网络接口、网络的控制与管理。 第2章移动信道 1. 什么是信道?根据信道特性参数随外界各种因数的影响而变化的快慢,信道由可分为哪两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属于哪种类型?移动通信信道有哪些基本特征? 简述移动通信信道存在的3类损耗和4种效应。 信道是指以传输媒质为基础的信号通道。 信道可以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移动信道属于随参信道 特点:①带宽有限;②干扰和噪声影响大;③存在着多径衰落。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精品文档】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移动电子商务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 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计划学时:36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作为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和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各种基本问题,如移动电子商务概念,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及其应用模式,移动电子商务交易服务等。 本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突出3G时代的到来给电子商务带来的新的变化和契机,让学生能与时俱进的将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运用到移动商务活动中,重在探讨和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学习该课程应以电子商务基础、计算机及应用、网络基础、电子支付等课程为基础进行学习,同时为今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为企业提供好的移动商务解决方案起到很好的实践应用作用。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由于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新的发展领域,针对移动电子商务知识更新快、新业务不断涌现等特点和学生对相关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学习而设计。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移动通信基础知识,熟悉移动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2.课程内容设计 根据移动电子商务本身的特点,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描述移动电子商务的产生以及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介绍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工作流程和模式,以及需要依托那些相关技术和网络平台,最后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目前的法律环境和企业遇到的相关问题,用各种成功的案例来串联所学的主要内容,在考核时,以学生为主来为相关行业或企业提供自己的移动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从事移动电子商务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具体包括: (1)移动营销能力 (2)移动信息服务能力 (3)移动增值业务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移动电子商务安全关立 (5)移动电子支付、移动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6)客户服务和商务接待 (7)移动电子商务的管理

移动通信系统论文

2010-2011学年第2 学期 考试科目移动通信系统 姓名 年级 专业 学号 2011年6 月12日

移动通信系统中基于自适应调制和编码的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传输 摘要:总的说来,链路自适应方案,如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以及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加强了时变无线信道的系统容量。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必须对资源的每一帧进行自适应和动态的分配。因此,系统需要控制消息来发送关于动态资源分配的信息给用户。这些信息包括用户ID,资源位置,调制等级,以及编码和自动重复请求(ARQ)信息。然而,这些资源分配信息的传输,造成了控制开销。在这篇文献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AMC来传输资源分配信息的方案,并分析了它在支持截断ARQ,如链路层ARQ和HARQ的系统中的性能。除此之外,我们还证明了使用AMC来传输控制消息是减少控制开销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当每帧的用户数较大,如对于互联网语音服务协议(V oIP),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关键字: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控制消息;控制开销;资源分配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Based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Message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Liu Zhihu S100131051 Keywords—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control messages, control overhead, resource allocation. 1.引言 最近的以分组为导向的系统,如移动WiMAX和高速数据分组接入(HSDPA),通过使用链路自适应技术提高了数据吞吐量。这些技术有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以及快速信道感知调度。AMC 方案能够通过选择信号星座图以及适合它的时变信道的信道编码来提高系统容量。自动重复请求(ARQ)有效地减轻了由于信道衰落造成的分组错误。除此之外,截短的ARQ通过限制在应用AMC时的最大重传次数以及在物理层只使用固定的调制和编码,改进了系统吞吐量。重传机制,特别是基于HARQ的机制,提供了一种改进由于信道测量和反馈延时错误造成的链路自适应误差的健壮性的好方法。为了应用这些链路自适应方案,系统必须对每帧资源进行自适应的和动态的分配。并且,目前开发的大多数业务都是基于分组的。所以,资源的有效利用要求无线资源能够在移动站之间得到有效共享。最后,自适应和动态资源分配要求逐帧链路自适应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对于动态资源分配的控制消息的设计非常重要。资源的链路自适应分配的控制消息应该与数据一块传输,以告

移动通信复习大纲

《移动通信》复习大纲 问题一 [1]3G移动通信系统的三个正式标准是 [2]移动通信的运行环境十分复杂:电波不仅会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发生弥散损耗(或者: 路径损耗)。会受到地形、地物的遮蔽而发生“阴影效应”。 [3]信号经过多点反射,会从多条路径到达接收地点,这种多径信号的幅度、相位和到达时 间都不一样,它们相互叠加会产生电平衰落和时延扩展。其次,移动通信常常在快速移动中进行,这不仅会引起多普勒(Doppler)频移,产生随机调频,而且会使得电波传播特性发生快速的随机起伏,严重影响通信质量。 [4]如何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容量,始终是移动通信发展中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一方面要开辟和启用新的频段;另一方面要研究各种新技术和新措施,以压缩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和提高频谱利用率。 [5]移动通信有以下多种分类方法: ①按使用对象可分为民用设备和军用设备; ②按使用环境可分为陆地通信、海上通信和空中通信; ③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 ④按覆盖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 ⑤按业务类型可分为电话网、数据网和多媒体网; ⑥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同频单工、异频单工、异频双工和半双工; ⑦按服务范围可分为专用网和公用网; ⑧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6]移动通信基本上围绕着两种主干网络在发展,这就是基于话音业务的通信网络和基于分 组数据传输的通信网络。 [7]分组是由若干比特组成的信息段,通常包含“包头”和“正文”两部分。(包头中含有该分组 的源地址(起始地址)、宿地址(目的地址)和有关的路由信息等;正文是真正需要传送的信息。 [8]第二代移动通信是数字移动通信,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数字调制技术。对数字调制技 术的主要要求是:已调信号的频谱窄和带外衰减快(即所占频带窄,或者说频谱利用率高);易于采用相干或非相干解调;抗噪声和抗干扰的能力强;以及适宜在衰落信道中传输。 [9]数字信号调制的基本类型: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10]在移动信道中,发送到接收机的信号会受到传播环境中地形、地物的影响而产生绕射、 反射或散射,因而形成多径传播。多径传播将使接收端的合成信号在幅度、相位和到达时间上发生随机变化,严重地降低接收信号的传输质量,这就是所谓的多径衰落。 [11]通常认为:TDMA系统的通信容量大于FDMA系统,而CDMA系统的通信容量又大于 FDMA和TDMA系统。 [12]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的抗干扰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1)利用信道编码进行检 错和纠错(包括前向纠错FEC和自动请求重传ARQ)是降低通信传输的差错率,保证通信质量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2)为克服由多径干扰所引起的多径衰落,广泛采用分集技术(包括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时间分集以及RAKE接收技术等)、自适应均衡技术和选用具有抗码间干扰和时延扩展能力的调制技术(如多电平调制、多载波调制等)。(3)为提高通信系统的综合抗干扰能力而采用扩频和跳频技术;(4)为减少蜂窝网络中的共道干扰而采用扇区天线、多波束天线和自适应天线阵列等;(5)在CDMA通信系

W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析报告

W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析报告 摘要 WCDMA作为3G的三大主流技术标准之一,已经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驱动的双重作用下,WCDMA从概念向产业化的进程正在加快.全球主要设备制造商都在积极跟踪和研发基于WCDMA技术的3G网络产品。本文对WCDMA的组网能力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组网结构和组网模式。BSC6900是BSC6000、BSC6810后的新一代控制器产品,是华为公司Single RAN解决方案重要组成部分。它采用业界领先的多制式、IP化、模块化设计理念,融合UMTS RNC 和GSM BSC业务功能,有效满足移动网络多制式融合发展的需求;BS3900为华为GSM新开发分布式基站,实现基带部分和射频部分独立安装,其应用更加灵活,广泛用于室内、楼宇、隧道等复杂环境,实现广覆盖,低成本等优势;本文对BSC6900设备原理及其在组网中的作用以及DBS3900设备原理及其在组网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宽带码分多址(WCDMA );组网;3G;BSC6900;DBS3900 WCDMA移动通信系统分析报告 一、WCDMA移动通信网组网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1.WCDMA发展进程 WCDMA是IMT一2000家族最主要的三种技术标准之一。从基本意义上来说,WCDMA版本的演进过程也是一个技术和业务需求不断提高的过程。WCDMA标准经过多年发展,已渐趋成熟,其标准化工作由3GPP组织完成。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五个版本,即3GPP R99、3GPP R4、3GPP R5、3GPP R6和3GPP R7,前四个版本已经完成并终结,目前正在进行R7版本的制定工作。不同版本间的功能划分并不是绝对和清晰的.而是按时间进度和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灵活划分.不一定某个功能必须在某个版本中完成,在修改版本时应遵守向后兼容的原则,各版本的演进时间如图所示 2.WCDMA 组网要求 为了打造综合价值最大化的WCDMA核心网络,在组网时需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1)核心网综合成本最优原则。对于3G网络的建设,我们认为应该从长期、全局的角度进行规划,规划的网络应该满足大容量、少局所、广覆盖的原则,具有清晰的全IP演进路线,避免后续网络频繁调整;能够进一步融合移动固定业务能力,便于向NGN演进。 (2)建设3G网的版本选择。随着3G牌照进一步后续.3GPP R4版本标准已经成熟,各个厂家基于3GPP R4版本的设备也进一步成熟,作为3G核心网建设的关键环节,起点版本的选择越来越成为讨论的焦点。采用3GPP R99还是3GPP R4进行组网,主要取决于网络建设时间、多厂家供货环境的形成和网络功能定位等多种因素。根据目前网络情况,核心网的结构又有3GPP R99、类3GPP R4、全TDM一3GPP R4结构、全IP 3GPP R4结构和混合3GPP R4结构等多种选择。 (3)现网资源的整合。3G核心网建设应保证对现有网络的影响最小,对传统移动运营商应能保证GSM/GPRS设备的再利用,并考虑现有电路传输网络、分组数据网络和信令网的共享、利旧还是新建.短消息业务(SMS)、多媒体消息服务(uus)、智能网(IN)业务和数据业务管理平台(DSMP)争l 台的弛问瓯综合考虑以上几个问题,做好核心网规划,同时在3G网络建设过程中利用后发优势、吸取2G网络的建设经验.避免2G网络中现有的各种技术和应用弊端,从而建设一个高质量、具有长远发展潜力的3G核心网络是完全有可能的。 3.WCDMA R99组网结构

《移动通信原理》复习题

《移动通信原理》期末复习题 「、判断题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要求调制技术使已调信号的频谱越宽越好,以便更好地抗衰落 X n /4-DQPSK 是恒包络的调制技术,其优点是可采用成本低廉的非线性功放 X RAKE 接收可以很好地克服移动通信中的多普勒频移 X FSK 的解调由于其恒包络的特点不能采用包络检波 X MSK 信号既可采用鉴频器解调,也可采用相干解调 V MSK 是相位连续且满足最小频差的调制指数为 1的一种特殊形式的 FSK X MS 移动到同一 MSC 的不同LA 中,不需要进行位置登记 X CDM 療统中,只要邻站和本站处于同频工作状态,则此时均为软切换 X 对于多载波系统,载波频率的偏移会导致子信道相互间产生干扰 V GSM 系统中,每一个用户在入网时分配公用的密钥 Ki 和唯一的IMSI X 在IS-9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前向是指手机发往基站的方向 X GSM 网络中,BCCH 言道和CCCH 言道是不参与跳频的信道 V 处于通话状态中的 MS 从同一 MSC 下的某一 BSC 范围移动到另一 BSC 范围时,系统不必参与切换过程 X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最小区群的 N 值越大,其频率利用率将随之提高 X 采用顶点激励方式的基站天线采用全向天线模式 X MS 发,BS 收的传输链路称为下行链路 X GSM900网络的双工间隔为 50MHZ X GSM 中, BCCH 既是上行信道,又是下行信道 X GSM 中, MS 与BS 之间被定义为 A 接口,MSC 与MSC 之间被定义为 Um 接口 X WCDM 系统的空中接口带宽为 5MHz 其码片速率为 3.84MC/S V DTX 技术的采用可以使移动台具有更长的待机和通话时间 V IMEI 是用于国际唯一区分移动用户的号码 X GSM 中鉴权和加密是两个独立的处理过程,两者间没有任何的关联 X 扩频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保密性、提升了系统的信噪比 V IS-9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每个信道 1.2288MHz ,含有64个码道 V TDD 称为时分双工,收发信号在时间上分开互不干扰,广泛地用于 IS-95系统 X 一个BSC 可以连接到多个 MSC 上,一个 MSC 也可以连接到多个 BSC X CDMA 为干扰受限系统,当系统中增加一个通话用户时,所有用户的信噪比会下降 V GSM !信系统中,SCH (同步信道)的作用包括帧同步和时隙同步 V PCH 为寻呼信道,当移动台申请开始一次通话时,利用它向基站发送请求 X TD-SCDMA 勺载频宽度是1.6M Hz ,其码片速率为1.28Mc/s V GSM 网络中采用的是快跳频; ((X )) 在同一 MSC 不同BSC 下的切换,系统不需要参与切换过程; ((X )) GSM 网络中,BCCH 言道不参与跳频;(V ) GSM 网络中,每个频点间隔 200kHz ; ( V ) 切换过程中,目前移动网大都采用基站控制方式; ((X )) 跳频可以改善瑞利衰落;(V ) 采用顶点激励方式的基站天线是全向天线模式; ((X )) 在GSM 网络中,信道就是一个频道; ((X )) GSM 网络,一个载频上最多可允许 8个用户同时通信;(V ) MS 发,BS 收的传输链路称为下行链路; ((X )) GSM900网络的双工间隔为 25MHz (( X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移动通信(考试资料)

1、移动通信概念,特点。 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或者临时停留在某一非预定的位置上)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这包括移动体(车辆、船舶、飞机或行人)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固定无线电台或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特点: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这种传播媒质允许通信中的用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其位置不受控制,但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一般都很差,因此,移动通信系统必须根据移动信道的特性,进行合理的设计)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进行的(归纳起来说这些干扰有邻道干扰、互调干扰、共倒干扰、多址干扰,以及近地无用强信号压制远地有用弱信号的现象-远近效应,等等。)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要开辟和启用新的频段;另一方面要研究各种新技术和新措施,以压缩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和提高频谱利用率)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根据通信地区的不同需要,移动通信网络可以组成带状、面状或立体状等,可以单网运行,多网并行并实现互连互通。因此移动通信网络必须具备很强的管理和控制功能)5、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2、移动通信信道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哪些? 答、移动通信信道的基本特征:1、带宽有限,它取决于使用的频率资源和信道的传播特性; 2、干扰和噪声影响大,这最主要是移动通信工作的电磁环境所决定的; 3、存在着多径衰落。 3、移动通信中对调制解调技术的要求是什么? 答:1、较高的频谱利用率2、较强的抗干扰、抗衰落能力3、可实现性 4、常见的移动通信系统有哪几种? 答:1、无线电寻呼系统2、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无绳电话系统4、集群移动通信系统5、移动卫星通信系统6、分组无线网 5、按信号形式移动网可分为哪两类网?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答:模拟网和数字网; 数字通信系统主要优点:1、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2、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行系统的通用性。3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4、能实现更有效,更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5、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6、可降低设备成本以及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 6、移动通信包括哪些基本技术?各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1调制技术:第二代以后的移动通信是数字移动通信,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数字调制技术。对数字调制技术的主要要求是:已调信号的频谱窄和带外衰减快;易于采用相干或非相干解调,抗噪声和抗干扰能力强;以及适宜在衰落信道中传输。2、多址方式:多址方式的基本类型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在频谱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努力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3、移动信道中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研究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首先要弄清移动信道的传播规律和各种物理现象的机理以及这些现象对信号传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而研究消除各种不良影响的对策。人们通过理论分析或根据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总结和建立有普通性的数字模型,利用这些模型,可以估算一些传播环境中的传播损耗和其他有关的传播参数。4、抗干扰措施:在移动信道中,除存在大量的环境噪声相干扰外,还存在大量电台产生的干扰。网络设计者在设计、开发和生产移动通信网络时,必须预计到网络运行环境中会出现的各种干扰强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网络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趋势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和比较了分别以日本、美国和欧洲为主提出的W-CDMA、CdmaOne和TD-CDMA系统的技术特点,最后探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码分多址IMT-2000 1引言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指能够满足国际电联提出的IMT-2000/FPLMTS系统要求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国际电联于1995年提出了IMT-2000/FPLMTS的评估标准,对未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较详细的要求。 IMT-2000系统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球范围设计的高度兼容性; MT-2000中的业务与固定网络的业务兼容; 质量; 机体积很小,具有全球漫游能力; 用的频谱为 885MHz~2025MHz,2110MHz~2200MHz(共230MHz) 1980MHz~2010MHz,2170MHz~2200MHz(限于卫星使用) 动终端可以连接地面网和卫星网,可移动使用也可固定使用; 线接口的类型应尽可能得少,而且具有高度的兼容性。 从而可以看出未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要具有很好的网络兼容性,用户终端可在全球范围内几个不同的系统间实现漫游,不仅要为移动用户提供话音及低速数据业务,而且要提供广泛的多媒体业务,这就对无线接口提出了较高的要求。ITU已对IMT-2000的测试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给出了表征IMT-2000系统的最低限度的参数,包括:支持的数据率范围,误码率要求,单向的时延要求,激活因子和业务量模型。 根据ITU的要求,目前各大电信公司联盟均已提出了自己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方案,主要以日本DoCoMo公司为首提出的W-CDMA;美国Lucent、Motorola 等公司提出的CdmaOne;欧洲西门子、阿尔卡特等公司提出的TD-CDMA。总体来说,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大纲

电子商务专业 《移动电子商务》课程大纲 使用专业电子商务修读学期第 2学期制订时间2018.3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108课程学分 课程类型理论 +实践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梁芯瑜合作者 一、课程定位 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作为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 生,应该学习和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各种基本问题,如移动电子商务概念,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移动电子商务价值链及其应用模式,移动电子商务交易服务,移动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移动电子娱乐,移动电子支付,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移 动电子商务整合、安全、资源开发,移动电子商务管理和营销,移动电子商务物 流配送及移动电子商务法律规范等。本课程重在探讨和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由于移动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的新的发展领域,针对移动电子商务知识更新 快、新业务不断涌现等特点和学生对相关专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学习而设 计。旨在通过提高学生移动通信基础知识,熟悉移动电子商务产品和服务,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三、课程学习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移动通信技术和3G业务的基本知识,了解移动数据通信的基本业务,熟悉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领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移动产品的销售、服务管理、客户服务。 具体目标:通过讲授有关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移动通信业务、3G 业务、移动数据通信、移动搜索、移动办公、移动广告、交易服务、移动电子商务 产业价值链、移动电子娱乐、移动电子商务的资源开发等内容,丰富学生的移动商务领域内的知识和理论,提高学生的移动营销能力,拓展移动信息服务,移动增值业务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移动电子商务安全管理,促进移动电子支付、移动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能进行客户服务和商务接待,可进行移动电子商务的管理和移动电子商务营销。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北京邮电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 1.1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①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②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③通信容量有限;④通信系统复杂;⑤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1.2移动台主要受哪些干扰影响?哪些干扰是蜂窝系统所特有的? 答:①互调干扰;②邻道干扰;③同频干扰(蜂窝系统所特有的);④多址干扰。 1.3简述蜂窝式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说明各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 答:第一代(1G)以模拟式蜂窝网为主要特征,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商用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北美的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欧洲的TACS(Total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两大系统,另外还有北欧的NMT 及日本的HCMTS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1G以解决两个动态性中最基本的用户这一重动态性为核心并适当考虑到第二重信道动态性。主要是措施是采用频分多址FDMA 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蜂窝式网络结构和频率规划实现载频再用方式,达到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信道动态特性匹配上,适当采用了性能优良的模拟调频方式,并利用基站二重空间分集方式抵抗空间选择性衰落。 第二代(2G)以数字化为主要特征,构成数字式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它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走向商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的时分多址(TDMA)GSM(GSM原意为Group Special Mobile,1989年以后改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北美的码分多址(CDMA)的IS-95 两大系统,另外还有日本的PDC 系统等。 从技术特色上看,它是以数字化为基础,较全面地考虑了信道与用户的二重动态特性及相应的匹配措施。主要的实现措施有:采用TDMA(GSM)、CDMA(IS-95)方式实现对用户的动态寻址功能,并以数字式蜂窝网络结构和频率(相位)规划实现载频(相位)再用方式,从而扩大覆盖服务范围和满足用户数量增长的需求。在对信道动态特性的匹配上采取了下面一系列措施: (1)采用抗干扰性能优良的数字式调制:GMSK(GSM)、QPSK(IS-95),性能优良的抗干扰纠错编码:卷积码(GSM、IS-95)、级联码(GSM); (2)采用功率控制技术抵抗慢衰落和远近效应,这对于CDMA方式的IS-95尤为重要; (3)采用自适应均衡(GSM)和Rake 接收(IS-95)抗频率选择性衰落与多径干扰; (4)采用信道交织编码,如采用帧间交织方式(GSM)和块交织方式(IS-95)抗时间选择性衰落。 第三代(3G)以多媒体业务为主要特征,它于本世纪初刚刚投入商业化运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北美的CDMA2000、欧洲和日本的WCDMA及我国提出的TD-SCDMA三大系统,另外还有欧洲的DECT及北美的UMC-136。 从技术上看,3G 是在2G 系统适配信道与用户二重动态特性的基础上又引入了业务的动态性,即在3G 系统中,用户业务既可以是单一的语音、数据、图像,也可以是多媒体业务,且用户选择业务是随机的,这个是第三重动态性的引入使系统大大复杂化。所以第三代是在第二代数字化基础上的、以业务多媒体化为主要目标,全面考虑并完善对信道、用户二重动态特性匹配特性,并适当考虑到业务的动态性能,尽力采用相应措施予以实现的技术。其主要实现措施有: (1)继续采用第二代(2G)中所采用的所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2)对CDMA 扩频方式应一分为二,一方面扩频提高了抗干扰性,提高了通信容量;另一方面由于扩频码互相关性能的不理想,使多址干扰、远近效应影响增大,并且对功率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等; (3)为了克服CDMA 中的多址干扰,在3G 系统中,上行链路建议采用多用户检测与智能天线技术;下行链路采用发端分集、空时编码技术; (4)为了实现与业务动态特性的匹配,3G 中采用了可实现对不同速率业务(不同扩频比)间仍具有正交性能的OVSF(可变扩频比正交码)多址码; (5)针对数据业务要求误码率低且实施性要求不高的特点,3G 中对数据业务采用了Turbo 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