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082500)

二、入学要求

普通初中毕业生

三、基本学制

三年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按照“分层式‘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面向西藏汽车服务行业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能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技能,能够在汽车维修厂,4S服务店从事汽车维修与保养、维修接待、维修质量检测、零配件管理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通过本专业系统全面的学习,获得汽车维修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汽车服务行业、企业工作1-5年左右,能够从事汽车维修、接待、维修质量检测、零配件管理等工作,达到中级水平;工作5-15年左右,能够从事汽车维修岗位的班组长工作,达到高级技师水平。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2、树立法制观念;

3、具有职业体育基本知识,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中职生体质健康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

4、具备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能力;

5、具有良好的认知、情感、意志与个人品格;

6、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具有正直的人格、诚信的人品、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为社会尽责的社会责任感和踏实勤奋精神;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生产安全意识、劳动纪律意识、环境保护意识;

8、具有沟通交流,社交与礼仪能力。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基础知识

职业生涯规划: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

职业道德与法律: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方法,陶冶道德情操,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

经济政治与社会: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知识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

哲学与人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试的方;

“四观”“两论”:掌握“四观”“两论”基础知识,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

语文:熟悉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写作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数学: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英语:储备一定的词汇量,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艺术(音乐、美术):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

体育与健康: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其终身受益;

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备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专业知识

熟悉本专业必须的机械基础知识,掌握识图机械常识、轻工常识;

掌握汽车构造的基本知识;

了解汽车维修常用工具,掌握汽车维修安全操作常识;

熟悉汽车配件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掌握常见电气故障检测知识;

熟悉汽车维护与保养工作流程;

掌握汽车维修接待的一般流程;

掌握汽车维修质量检测工作流程;

熟悉汽车零配件管理的工艺流程。

3.专业能力

能够熟练使用汽车常用工具,按照工艺流程完成汽车发动机和底盘的拆装;

能够进行常规维护,汽车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等维护保养;

能够正确使用汽车维修专用万用表,汽车故障解码仪等汽车常用工具进行汽车电器元件、传感器、控制元件、执行元件的基本检测与维修;

能够运用汽车维修工具和专用仪器设备完成常见故障的维修;

能够运用钣金的常用工具,完成钣金工艺流程。

技能方向1——-维修接待

能运用汽车前台接待流程和技巧,独立完成前台接待服。

技能方向2——零配件管理

能运用汽车构造的相关知识,独立完成零配件的仓库管理,零配件的采购、配送等工作。

技能方向3——维修质量检测

能够按照汽车维修的工艺流程,完成维修后的质量检测。

七、主要接续专业

对口高职: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

八、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依托山南运司进口汽修厂、山南圣运汽修厂、校内维修厂、汽车驾校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实施“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分层递进式”,是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模式,将学生的培养过程分为入门、熟练、提高三个层次。

入门层次,即通过校内理实一体、学做合一的模拟训练实施教学,结合维护与保养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掌握专业知识、岗位情境、岗位技能。

熟练层次,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通用技能,通过校内汽车实训操作间和理论相结合,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

提高层次,主要培养学生的专门化技能,开展以企业岗位生产任务为项目的校内训练,通过校内汽车实训操作间和校外实训基地组织顶岗实习,实现校内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顶岗实习与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达到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真正实现工学结合。

“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九、课程结构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根据汽车维修企业岗位设置与过程,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有公共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四大课程体系。

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专业选修课包括:物理、汽车文化、机械基础、汽车驾驶技术。主要为专业核心课学习打基础。

专业核心课包括: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维护保养。培养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业技能方向课包括:汽车维修接待与服务、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质量检测。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延伸和拓展,更是学生就业的导向和基础。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按照汽车维修接待、零配件管理、质量检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动手能力,增强实际工作的适应性、为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保证学生能够具有直接顶岗的能力。

十、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以及专业选修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语文,藏文,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德育课,音乐等基础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技能)方向课,其中专业核心课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汽车维护保养;专业(技能)方向课有汽车维修接待与服务、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质量检测;专业选修课有物理、汽车文化、机械基础、机车驾驶技术;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