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

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
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

一滴紫甘蓝汁的微型电解实验

摘要该系列实验以一滴紫甘蓝汁液作为电解对象,紫甘蓝汁液还兼作实验中的酸碱指示剂。结合文献和现象对实验中的一些特殊现象作出了讨论,充分体现了微型化学实验的优点以及探究实验的思路。

关键词紫甘蓝汁电解微型实验

很多电解质溶液电解后,其酸碱性往往发生改变,一般需要滴加指示剂表现阴阳极所发生的电极反应。紫甘蓝,又名紫卷心菜,所含花色苷色素的颜色会随pH改变,而且色泽鲜艳,水溶性好[1],其汁液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常作为酸碱指示剂的生活素材。而我们直接将紫甘蓝汁作为电解对象[2,3],设计了一系列的微型电解实验,并对实验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作出了讨论。

1 药品与材料

点滴板,药片铝塑板,多用滴管(杭州师范学院),9 V电池,2根绝缘铜导线,2个鳄鱼夹,回形针,全活动铅笔专用笔芯(HB,0.7,截断为2 cm长),大头针,细铁丝,研钵,烧杯,滤纸,紫甘蓝,硫酸钠,稀硫酸(3 mol/L),氢氧化钠溶液(10%),硫酸铜,氯化钠,蒸馏水。

实验前我们在研钵中将紫甘蓝叶片捣烂,加热水浸泡数分钟即可得到紫甘蓝汁[4],当然也可以将剪碎的紫甘蓝加盐揉搓,放入榨汁机或用布把汁液挤出来,可得较高浓度紫甘蓝汁。

2 实验过程与讨论

2.1 使用不同电极对紫甘蓝汁液电解实验

[实验1]在点滴板上各凹槽各滴加一滴紫甘蓝汁,再滴加一滴硫酸钠溶液,用连接导线的鳄鱼夹各夹住一种电极,将电极一端浸入紫甘蓝汁液面以下,当导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片刻后即可见到现象如表1所列。

紫甘蓝色素作为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紫甘蓝色素作为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紫甘蓝色素是从紫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f.rubra Thell.)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色素,性质比较稳定,能做试剂较长期保存,其颜色随pH改变而发生鲜明的变化,并能准确地指示酸碱滴定终点,因此可作为一种天然的酸碱指示剂。 1 紫甘蓝色素的来源与结构 紫甘蓝色素从化学结构分类上属于花色苷类。花色苷是18种天然存在的花色素(anthocyanidin, 花色苷的配基)的糖苷化合物,为2-苯基苯并芘或黄珜盐离子的多羟基以及多甲氧基衍生物。紫甘蓝中所存在的花色苷是3-槐糖苷- 5-葡萄糖苷(丙二酯、单-以及双- p -香豆酸或阿魏酯酰化)[1],均系由矢车菊色素(cyanidin)酰化多个葡萄糖基及对羟基苯甲酰( p -coumaryl)、 阿魏酰(ferulyl)和养子酰(sinapyl)等而成,其中主要的4种RC-1至RC-4(RC=red cabbage)结构式如下图所示[2]。 2 紫甘蓝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 花色苷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一般不稳定,因此提取过程常用酸性溶剂破坏植物细胞膜,溶解水溶性色素。最常用的提取剂为甲醇,但因其具有一定的毒性, 常用其他溶剂代替,如乙酸、 n -丁醇、乙二醇、丙二醇、冷丙醇、醋酸-甲醇-水混合物以及沸水等。工业上通常采用如下的提取工艺: 已有研究表明,紫甘蓝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浸取液为20%的乙酸溶液,浸取时间为4小时,温度为40℃,避免光照[3]。 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可简化上述工艺流程:称取10 g紫甘蓝,切碎置于250 mL小烧杯中,加入100 mL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此混合物至沸腾,当液体颜色变紫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过滤,即得紫甘蓝色素溶液。

小学科学二年级探究型课程《紫甘蓝的魔法》研究性学习主题活动方案设计

师专附小探究型课程课题开题报告 探究主题:紫甘蓝的魔法 班级 二4 指导教师 徐旻 特邀指导教师
探究拟采用的方法
观察、实验、上网、查找书面资料比较、填写实验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紫甘蓝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蔬菜,以其紫色引起学生对 它的兴趣。本次探究将学生的兴趣作为探究课的起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实验、 分析等方法来探究紫色水的魔法,让学生在了解紫色水产生变化的过程中,初步认识 酸性、碱性物质。 活动计划 阶段 用时 主要任务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了解紫
阶段目标
1、 对紫甘蓝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激发出对紫甘蓝进一步了解认识的 兴趣
发动阶段
1周
甘蓝的特性、用途
1、 选择合适的方法提炼紫 色水
1、 通过实验总结出提炼紫色水的最佳 方案 2、 能用紫色水画画
准备阶段
1周
2、 用紫色水画画
1、 紫色水变色的实验
1、 通过实验了解,紫色水产生变化的 原因 2、 体验小组合作的成功
实施阶段
1周
1、交流展示成果
1、对所探究的内容进行小结。 2、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对探究过程 进行小结。
评价阶段
1周
2、评价
预期成果 表达形式
实验结果、作品 照片、调查表、感想体会
填表人: 徐旻

《紫甘蓝的“魔法” 》单元学习方案
一、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紫甘蓝的相关知识,学会紫色水的制作方法; 2.了解紫色水遇到白醋、肥皂水会变色; 3.基于观察计划模板,制定观察计划,开展观察实验; 4.增强对植物,体验科学实验的严谨、求实。 二、实施年级和时间 1.实施年级:二年级 2.实施时间:共 6 周(每周 1 课时) 三、单元活动安排 时 间 活动内容 《用紫甘蓝做紫色水》 《用紫色水画画》 单元评价 成果要求 昆虫保护宣传画 实验计划 实验记录表 单元评价表 第 1~2 周 第 3~5 周 第6周 四、单元评价
《紫甘蓝的魔法》单元活动评价表
★★ 认识紫甘蓝,能说出紫甘蓝特点 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收集分析、 整理 能用紫甘蓝做出紫色水。 积极参加小组活动,主动承担各 项工作任务。 活动过程中主动合作积极交流, 并动手制作紫色水。 量 规 ★☆ 大致能说出紫甘蓝特点 相关资料进行大致的收集分析、 整理 能用紫甘蓝做出紫色水, 但效果 不明显。 能参加小组活动, 能承担各项工 作任务。 活动过程中能合作交流, 并动手 制作紫色水。 ☆ ☆ 不能能说出紫甘蓝特点 不能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 整理 不能用紫甘蓝做出紫色水。 不能参加小组活动,不能主动承 担各项工作任务。 活动过程中不能合作交流,无法 动手制作紫色水。 ☆ ☆ ☆ ☆ ☆ ☆ ☆ ☆ 自我 评价 ☆ ☆ ☆ ☆ 小组 评价 ☆ ☆ ☆ ☆
星数总计 等 第 优 ★~ ★ 良 ★~ ★ 合格 ★~ ★ 须努力 ★~ ★
教师评价:
小组同学的鼓励与期望:

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

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安徽农业大学12 青年农场主班)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过敏、保护胃粘膜等多种功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目前抗变异、抗肿瘤、抗,对花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 1、实验原理 紫甘蓝花青素或花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极性较高,可溶于水或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本实验选用乙醇作为紫甘蓝花色素的浸提剂,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提纯。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吸附性能和分子筛的作用,使相对分子质量和吸附能力不同的混合物的不同成分得到分离。紫甘蓝叶片与60%乙醇混合在组织捣碎机中破坏紫甘蓝细胞,使花色素尽可能多的溶解。为了防止花色素的降解以提高其溶出率,可在其中加入1%盐酸。八层纱布过滤后,留一小烧杯备用,剩余的用大孔树脂除杂,加入200ml 15%的乙醇溶液除去其他可溶性杂质,让树脂吸附花色素,再用60%乙醇洗脱,解析得到乙醇和花色素的混合液。将过柱的溶液以HCI:混合液=1:4的比例混合至烧杯中,在90。C的水浴锅中水解一小时,以破坏花色素的糖苷键,使花色素均以花青素的形式存在。此时,用 20mI 纯水除杂,用无水乙醇洗脱,得到较为单一的花青素与乙醇混合液。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干。 2、材料、药品与仪器 新鲜紫甘蓝 15%乙醇、60汇醇+1%HC混合液、弄HCI、无水乙醇、AB-8打孔吸附树脂电子天平、组织捣碎机、交换柱、玻璃棒、50mI 量筒漏斗、烧杯、圆底烧瓶、纱布、比色皿、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 3、实验步骤 配制60%+1%HC混合液与15汇醇溶液备用 称取100.0g新鲜紫甘蓝叶片,量取60%+1%HC混合液300ml (浸提剂),同时放入组织捣碎机中捣碎,浸提

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

xxxxxxxx的提取 (xx农业大学12青年农场主班) 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过敏、保护胃粘膜等多种功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目前抗变异、抗肿瘤、抗,对花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 1、实验原理 紫甘蓝花青素或花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极性较高,可溶于水或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本实验选用乙醇作为紫甘蓝花色素的浸提剂,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提纯。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吸附性能和分子筛的作用,使相对分子质量和吸附能力不同的混合物的不同成分得到分离。紫甘蓝叶片与60%乙醇混合在组织捣碎机中破坏紫甘蓝细胞,使花色素尽可能多的溶解。为了防止花色素的降解以提高其溶出率,可在其中加入1%盐酸。八层纱布过滤后,留一小烧杯备用,剩余的用大孔树脂除杂,加入200ml15%的乙醇溶液除去其他可溶性杂质,让树脂吸附花色素,再用60%乙醇洗脱,解析得到乙醇和花色素的混合液。将过柱的溶液以HCl: 混合液=1:4的比例混合至烧杯中,在90。C的水浴锅中水解一小时,以破坏花色素的糖苷键,使花色素均以花青素的形式存在。 此时,用20ml纯水除杂,用无水乙醇洗脱,得到较为单一的花青素与乙醇混合液。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干。 2、材料、药品与仪器 xxxxxx 15%乙醇、60%乙醇+1%HCl混合液、弄HCl、无水乙醇、AB-8打孔吸附树脂电子天平、组织捣碎机、交换柱、玻璃棒、50ml量筒漏斗、烧杯、圆底烧瓶、纱布、比色皿、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 3、实验步骤

配制60%+1%HCl混合液与15%乙醇溶液备用 称取 100.0g新鲜紫甘蓝叶片,量取60%+1%HCl混合液300ml(浸提剂),同时放入组织捣碎机中捣碎,浸提 所得固液混合物用8层纱布过滤,取一点滤液备用,剩余滤液1:5加水稀释得色素原液 将备用滤液再用滤纸过滤,用浸提剂做空白,测定其对520nm光的吸光度,并作标准曲线。 装柱上样,相交换柱加入大孔吸附树脂,向其中加入色素原液分离色素,然后加入15%乙醇除杂,最后加入60%乙醇洗脱得到花青素+花色素苷+乙醇混合液 43.4ml 按盐酸: 混合液=1:4的比例将混合液与盐酸混合,90。C水浴加热一小时,得到花青素与乙醇混合液 用无水乙醇洗脱,转移至圆底烧瓶,置于旋转蒸发仪上蒸干,干重为 0.1g 4、实验结果 xx含量标准曲线为 紫甘蓝捣碎榨汁后得到深紫色溶液,过滤静置稀释测得OD值为 0.823由曲线可得到xx含量为 0.507g/L。干重xx为 0.1g,得率为

神奇的紫甘蓝实验_六年级作文

神奇的紫甘蓝实验 “哇,这是什么啊?好神奇。”一来到教室,就知道黄老师是带着我们做实验。 上课了,黄老师走进教室,手里还拿着两个塑料杯,和两杯不明紫色液体。黄老师高高地举起那两杯不明紫色液体,让我们猜一猜是什么,有的说是葡萄汁;有的说是可乐,还有的说是红酒。可黄老师想都没想就说不对。咦!这黄老师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啊?“这个,叫做紫甘蓝汁,是从紫甘蓝中提取出来的。”说完,黄老师就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紫色的包菜,“就是这个。”老师又拿起半个柠檬,为了证明这是一个真柠檬,老师还给我们每人闻了一下,有调皮的男生,还趁老师不注意舔了一下。然后黄老师将柠檬对准紫甘蓝的杯口,慢慢地把柠檬汁挤了进去。同学们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看错一丝一毫。老师举起杯子,摇了摇,只见,柠檬汁扩散到周围,然后沉入杯底,紫甘蓝汁变成了玫红色。我满脸疑惑:难道是老师趁我们不注意,加了色素?应该不会啊!过了一会儿,老师又拿起了一杯白色粉末。“你们猜这是什么?”有的说是面粉;有的说是淀粉;还有的说是盐。老师连连摇头,也不理我们。只见老师把白色粉末小心地倒入杯中,同学们都站了起来,张大嘴巴,嘴巴里都能塞下一个拳头了。老师又举起杯子,摇了摇,只见白色粉末渐渐地坠入杯底,变成了浅蓝色。“咦?为什么它还会变色呢?真奇怪。” 老师又拿起来一杯透明的液体,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水。”

老师瞪大了眼睛,不怀好意地说:“你们确定吗?”“白醋。”“白酒。”老师并没有搭理我们。只是将它再次地倒入了杯中。“你们觉得它会变成什么颜色?”“绿色!”老师再次摇了摇头。“怎么没有颜色?”老师把透明液体全部倒入了杯中。过了好大一会儿,还是没有变色,只是颜色变浅了。到了最后,老师才告诉我们那是水,因为水是中性的,所以不会变色。 通过回去查资料,我知道了,原来紫甘蓝汁里加入酸或碱会变成玫红色或者蓝色。同时,也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不要太早下结论。

紫甘蓝中花青素提取实验报告

紫甘蓝中花青素的提取 (安徽农业大学12青年农场主班) 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过敏、保护胃粘膜等多种功能,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目前抗变异、抗肿瘤、抗,对花青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花青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及其生理功能等方面。 1、实验原理 紫甘蓝花青素或花色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极性较高,可溶于水或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根据相似相溶的原则,本实验选用乙醇作为紫甘蓝花色素的浸提剂,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提纯。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吸附性能和分子筛的作用,使相对分子质量和吸附能力不同的混合物的不同成分得到分离。紫甘蓝叶片与60%乙醇混合在组织捣碎机中破坏紫甘蓝细胞,使花色素尽可能多的溶解。为了防止花色素的降解以提高其溶出率,可在其中加入1%盐酸。八层纱布过滤后,留一小烧杯备用,剩余的用大孔树脂除杂,加入200ml 15%的乙醇溶液除去其他可溶性杂质,让树脂吸附花色素,再用60%乙醇洗脱,解析得到乙醇和花色素的混合液。将过柱的溶液以HCl:混合液=1:4的比例混合至烧杯中,在90。C的水浴锅中水解一小时,以破坏花色素的糖苷键,使花色素均以花青素的形式存在。此时,用20ml纯水除杂,用无水乙醇洗脱,得到较为单一的花青素与乙醇混合液。在旋转蒸发仪上蒸干。 2、材料、药品与仪器 新鲜紫甘蓝 15%乙醇、60%乙醇+1%HCl混合液、弄HCl、无水乙醇、AB-8打孔吸附树脂电子天平、组织捣碎机、交换柱、玻璃棒、50ml量筒漏斗、烧杯、圆底烧瓶、纱布、比色皿、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 3、实验步骤 ●配制60%+1%HCl混合液与15%乙醇溶液备用 ●称取100.0g新鲜紫甘蓝叶片,量取60%+1%HCl混合液300ml(浸提剂),同 时放入组织捣碎机中捣碎,浸提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紫甘蓝》

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紫甘蓝》 活动目标: 1.认识紫甘蓝,知道紫甘蓝水的作用可以分辨酸碱性。 2.乐于大胆猜想,乐于动手实验,在研究中解决问题。活动准备: 紫甘蓝、ppt、各种饮料。 活动过程: 一、认识紫甘蓝 1.今天我带来了一个蔬菜,你们认识吗? 2.在哪里见过它,在哪里吃到过?(沙拉里) 3.紫甘蓝里有水份吗?用一样工具可以知道它有没有水份,什么工具(榨汁机) 4.紫甘蓝是紫色的,那么它的水也是什么颜色的。 5.这个紫甘蓝大家都说它营养很好,告诉你们它还有个特别神奇的本领,我们一起看一看。 二、介绍实验材料 1.你们看,这是什么(雪碧)你们都认识平时应该也都喝过,我把它倒在杯子里。 2.拿出另一杯白开水,这是老师在我们茶桶里倒的白开水。

3.这两种饮料有相同点,你们看一看,他们的颜色是怎么样的?(透明的,牛奶是白色的) 三、第一次实验 1.我们把准备好的紫甘蓝水倒进白开水会有什么变化? 2.那把紫甘蓝水倒进雪碧里它会变成什么颜色? 3.想不想来试一试,我已经准备好了这些材料,听好我的要求:①.两个小朋友一组做实验,一杯白开水,一杯雪碧,两小杯紫甘蓝水,记住要把两杯紫甘来水分别倒入雪碧和白开水里,记住一定要倒完,然后用小木棍搅拌一下,看一看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②.杯子上都有各种饮料的标签,你们做实验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哪个是雪碧,哪个是白开水哦 4.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你们可以先找好朋友商量,或者来问老师。 四、分享实验结果 1.如果你有了新发现,就回来吧。 2.两位小朋友一起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五、揭秘 1.我也很好奇,为什么同样是透明的饮料,倒近白开水变成了蓝色,倒进雪碧里就变成了红色呢? 2.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

【六年级作文】紫甘蓝水变色实验

【六年级作文】紫甘蓝水变色实验 你相信紫甘蓝会变身吗?今天,黄老师就让我们见证了一次。 上课了,我刚走到座位上坐下。发现老师面前的桌上有几杯不明液体:一杯紫色液体,一杯白色粉末,一杯透明液体,还有一个大大的柠檬。今天要干什么?这是准备榨汁喝吗?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些东西?一个个问题像泡泡一样,在我的脑袋里盘旋,想的我脑袋都疼了。黄老师拿起紫色液体,问大家:“这是什么?”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有人说是葡萄汁;有人说是红酒;有人说是蓝莓汁……黄老师没有回答我们,而是拿起一个柠檬,把它 切开,顿时,一股浓烈的酸味充满整间教室,我不禁皱了皱眉头。黄老师为了验证这个柠 檬是真的,还让我们去闻一闻。几个胆子大的同学,还用舌头去舔,酸得眯起了眼睛。接着,黄老师把柠檬放在杯口上面,用力地挤压着柠檬,汁水一滴一滴地流入杯口,我瞪大 双眼,生怕错过了什么,过了一会儿。我有点失望,因为杯子里的紫色液体一点反应都没有。可是等我仔细一看,发现每次汁水滴过的地方,都会有淡淡的胭脂红。老师把滴过汁 水的紫色液体晃来晃去,晃得我脑袋都昏了。突然,杯子里的液体大变身,变成了红色! 同学的眼睛惊得都快掉下来了,嘴巴大的能放下一个馒头。 这时,黄老师不动神色,拿起一杯白色粉末说:“这是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人说是面粉;有人说是洗衣粉……黄老师慢悠悠地拿起紫色液体,然后用手指捏了 一点白色粉末放进杯子里,粉末在杯底累积起来,我发现杯子里似乎有一点蓝色,黄老师 照样摇了摇。天呐!杯子里的颜色竟然变成了深蓝色!同学们把脖子伸得老长,像长颈鹿 一样。黄老师最后拿起透明液体,眯起眼睛,不怀好意地说道:“这个又是什么呢?”邓 新禹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是水!”黄老师走到他面前,眼睛死死地盯着他说:“是水吗?”邓新禹被问得有些疑惑了,坐在座位上慢慢思考着,没有回答。后面的同学吸取了 教训,说是白酒,酒精等等。黄老师把它倒进装有紫色液体的杯子里,晃了晃。可是它好 像并没有变身,我心想:前面的都变身了,就这个没有,这应该不可能。可能还需要一点 时间。等黄老师把所有的透明液体都倒进去了。可是它好像还只是颜色变淡了,就没有什 么别的变化了。这时,老师才告诉我们答案:原来,那紫色液体是紫甘蓝汁。因为紫甘蓝 里面有一种紫色物质,当它遇到碱,会变成胭脂红;当它遇到碱就会变成蓝色或绿色。因 为水是中性物质,所以它只是把紫甘蓝变淡了,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原来,这就是紫甘 蓝的秘密啊!我和同学们都恍然大悟。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这次实验告诉我,任何事情都不能轻易下结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有趣的科学实验:紫甘蓝变色

紫甘蓝变色 一、教学目标 1.利用酸碱性物质在紫甘蓝溶液中的颜色变化,让学生了解紫甘蓝也可以做酸碱指示剂。 2.学会使用PH 试纸检测物质酸碱性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判断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检验物质的酸碱性。 2.教学难点:学会使用紫甘蓝检验物质的酸碱性。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 请小朋友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做了什么有趣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了哪些有趣的知识?哪位小朋友愿意举手和大家分享一下呢?找2-3位同学分享,老师总结

(二)引入 我们一起来猜一个小谜语:大紫球,一层层,生比熟吃营养多。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蔬菜?老师揭秘,原来是我们在超市、菜市场里经常能看到的紫甘蓝(由于外叶和叶球呈紫红色,故称为紫甘蓝,也叫紫圆白菜)。紫甘蓝叶片紫红、叶面有蜡粉、叶球近圆形,营养丰富,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U和较多的维生素E。那紫甘蓝在我们这节课中属于食物吗?我们是一起研究紫甘蓝怎样烹煮才好吃吗?不,紫甘蓝除了做成菜,它还有更厉害的用处。是什么用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吧。 (三)探究——紫甘蓝的大用处 探究之前,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个魔术:拿出涂好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的恐龙画片,然后用蘸有紫甘蓝汁的毛笔涂出了不同颜色(老师保密,不提前告诉学生画片涂有酸碱性溶液,毛笔蘸有紫甘蓝汁)。同学们看!神不神奇?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请同学们大胆猜测。因为老师毛笔上蘸的是紫甘蓝汁,为什么紫甘蓝汁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原因呢?接下来就是探究与揭秘时间。 探究(1):验证PH 试纸能检测物质的酸碱性 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各种物质按照不同的规则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按照物体的形态可以分为固态、液态、气态。针对液态物质,可以按照酸碱性再细分吗?该怎么分呢?我们可以用PH试纸和比色卡来帮助检测物质的酸碱性。 PH 试纸上有甲基红、溴甲酚绿、百里酚蓝这三种指示剂,PH 试纸也叫石蕊试纸,是一种专门来测验物质溶液酸碱性的工具。PH试纸涂抹溶液后判断酸碱性主要是靠比对色卡上的数字来辨别,它们遇到不同的溶液会变换不同的颜色。我们用搅拌棒蘸取一至两滴溶液滴到PH试纸上,观察试纸上颜色的变化。然后对比下比色卡上的颜色,看对应颜色的数字。如果数字大于7,则分类为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