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物特产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风物特产测试题及答案
中国风物特产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中国风物特产

一、单项选择题

1.竹雕艺术在( )大盛。

A.隋唐时期

B.宋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民国时期

2.中国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是在( )。

A.新石器时代

B.商周至秦汉

C.隋唐至明

D.秦汉至隋唐

3.()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

A.商周

B.夏商

C.秦汉

D.汉魏

4.玉雕产地最有名的是()。

A.新疆和田玉雕

B.南阳玉雕

C.岫岩玉雕

D.锦州玛瑙雕

5.享有“天下神品”之誉的是()。

A.荣昌素烧陶

B.云南建水紫陶

C.宜兴紫砂陶

D.广西钦州坭兴陶

6.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中外的是()。

A.景德镇景瓷

B.醴陵彩瓷

C.德化白瓷

D.龙泉青瓷

7.被称为宝石之王的是()。

A.钻石

B.红宝石

C.蓝宝石

D.祖母绿

8.“珍珠之乡”是指()。

A.广西的合浦

B.广东的雷州半岛

C.浙江诸暨山下湖

D.黑龙江流域

9.软玉主要有白玉、黄玉、紫玉、墨玉、碧玉、青玉、红玉等等,其中最佳的是()。

A.白玉

B.碧玉

C.黄玉

D.红玉

10.现今使用数量最多的玉材的是()。

A.和田玉

B.独山玉

C.岫山玉

D.昆仑玉

11.在古代丝织品中,()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

A.绢B.纺C.锦D.缎

12.素有“竹编之乡”的称号的是()。

A.浙江东阳

B.山东掖县

C.广东高要

D.湖北沔阳荐

13.()素有“藤乡”美誉。

A.广州市郊的沙贝

B.云南腾冲

C.广东南海

D.江西会昌14.()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柳编之乡”称号。

A.安徽阜南县

B.山东临沂

C.山东滨州

D.湖北嘉鱼

15.景泰蓝是()特有的传统工艺品。

A.上海

B.天津

C.广州

D.北京

16.“景泰蓝”盛行于()景泰年间,蓝色为主,故名。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7.铁画()是的特种工艺品。

A.云南个旧B.安徽芜湖C.河南开封D.广东佛山

18.烧瓷是北京独特的工艺品。乾隆年间在宫廷任职的()画家郎世宁,也曾指导宫廷烧瓷生产。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意大利

19.斑铜是()的传统工艺品,约始于明代崇祯年间。

A.云南

B.四川

C.广东

D.浙江

20.()被誉为“真正的中国民族艺术”。

A.福建福州脱胎漆器

B.北京景泰蓝

C.江西景德镇瓷器

D.扬州镶嵌螺钿漆器

21.“笔都”是指()。

A.浙江湖州善琏镇

B.河北衡水县侯店

C.安徽泾县

D.河南孟津县太仓

22.()有“毛笔圣地”、“北国笔乡”之称。

A.浙江湖州善琏镇

B.河北衡水县侯店

C.安徽泾县

D.河南孟津县太仓

23.()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

A.笔

B.墨

C.纸

D.砚

24.到了(),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作响,有如筝声,因而得名“风筝”。

A.北宋

B.南宋

C.五代

D.唐代

25.()时发明了蒸馏法,由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26.()是我国最古老的发酵酒。

A.白酒

B.黄酒

C.葡萄酒

D.啤酒

27.中国最早的近代葡萄酒酿造企业是()华侨张弼士创建的烟台张裕葡萄酒厂。

A. 1890年

B. 1892年

C. 1898年

D. 1899年

28.()是目前产量最大的饮料酒。A.白酒B.黄酒C.葡萄酒D.啤酒

29.()号称“药材之乡”、“中华药都”,是中国最大的药材集散地。

A.河北安国

B.河南禹州

C.安徽亳州

D.江西樟树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木雕三大产地是( )。

A.浙江东阳

B.福建福州

C.广东潮州

D.浙江温州

2.中国“四大名雕”是( )。

A.浙江东阳木雕

B.广东龙眼木雕

C.温州黄杨木雕

D.福建金漆木雕

3.()等地的汉白玉雕刻,在明清两代主要用于宫廷建筑装饰,如华表、石狮、栏杆等,现代则用于公共和纪念建筑的装饰,如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

A.河北曲阳

B.辽宁海城

C.山东掖县

D.北京房山

4.关于我国泥塑,表述正确的有( )。

A.泥塑产生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B.隋唐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兴盛期

C.明代惠山泥人分两类:一类“泥耍货”供儿童玩耍,另一类为“手捏戏文”

D.清代“泥人张”的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以“大阿福”最典型

5.我国的三大特产是( )。

A.陶瓷

B.中药

C.茶叶

D.丝绸

6. ( )并称中国四大陶都。

A.江苏宜兴

B.江西景德镇

C.四川荣昌

D.广东石湾

7.( )是3种常见颜色的瓷器。

A.青瓷

B.黑瓷

C.白瓷

D.花瓷

8.关于瓷器,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的瓷器是青瓷,出现于商代中期

B.汉代开始出现了白瓷

C.隋唐时期,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

D.元明清时期,景德镇独领风骚,成为我国瓷器生产中心

9.()并称我国三大瓷都。

A.福建德化

B.江西景德镇

C.浙江龙泉

D.湖南醴陵

10.中国四大瓷器包括有( )。

A.景德镇景瓷

B.醴陵彩瓷

C.德化白瓷

D.龙泉青瓷11.根据国家标准,四大类宝石包含()。

A.天然宝石

B.天然玉石

C.天然有机宝石

D.人工宝石

12.国际上公认的世界五大珍贵天然宝石包括()。

A.钻石

B.红宝石

C.蓝宝石

D.祖母绿

1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江苏东海被称为水晶之都

B.河南南阳有“世界人工宝石之都”之誉

C.香港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珠宝首饰加工中心

D.台湾有“宝石霸王”的美称

14.关于珍珠表述正确的是()。

A.珍珠被看成是权势和富贵的象征

B.历史上,许多国家因此立法,使珍珠成为皇室成员的专利

C.是我国古代传统“四宝”和佛教“七宝”之一

D.国际宝石界还将珍珠列为五月生辰的幸运石

15.关于丝织品表述正确的是()。

A.丝织品被誉为“东方绚丽的彩霞”

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缫丝织绸的国家

C.丝织品是以蚕丝等为原料的纺织品和刺绣品的总称

D.汉代之后由“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地中海沿岸及欧洲各地

16.属于中国当代三大名锦的是()。

A.云锦

B.壮锦

C.宋锦

D.蜀锦

17.关于云锦,表述正确的有()。

A.是南京传统提花丝织品的总称

B.以花纹色彩华丽悦目、美若彩云而得名

C.妆花为云锦中最华丽、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其中尤以“金宝地”为代表性产品

D.云锦主要用于制作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妇女用的围腰、头饰等

18.中国四大名绣包含()。

A.苏绣

B.湘绣

C.蜀绣

D.汉绣

19.“全国三大名席”是指()。

A.湖南草席

B.江南苏席

C.仪征朴席

D.浙江宁席

20.“全国三大名席”是指()。

A.江苏草席

B.江南苏席

C.仪征朴席

D.浙江宁席

21.()并称为我国三大木版年画。

A.杨柳青年画

B.开封年画

C.潍坊年画

D.桃花坞年画

22.()并称“福州工艺三宝”。A.福州贝雕画B.福州软木画C.寿山石雕D.脱胎漆器

23.广西临桂县五通镇农民“三皮画”中的“三皮”是指()。

A.猪皮

B.羊皮

C.牛皮

D.树皮

24.()并称为我国传统工艺品的“三宝”。

A.福建福州脱胎漆器

B.北京景泰蓝

C.江西景德镇瓷器

D.扬州镶嵌螺钿漆器

25.文房四宝之首有()。

A.湖笔

B.徽墨

C.徽纸

D.端砚

26.()被称为“中国风筝三大产地”。

A.北京

B.天津

C.山东潍坊

D.河北唐山

27.()被称为“杭产三绝”。

A.杭扇

B.丝绸

C.茶叶

D.杭伞28、()是世界三大酿造酒。

A.白酒

B.黄酒

C.葡萄酒

D.啤酒29、()是中国十大名茶。

A.六安瓜片

B.君山银针

C.信阳毛尖

D.武夷大红袍30、关于绿茶,表述正确的有()。

A.属于轻微发酵茶类

B.因为色泽碧绿,茶汤青绿,故而称之为绿茶

C.是我国最早出现、产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茶类

D.名茶有: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31、属于红茶的有()。

A.祁红

B.宁红工夫茶

C.滇红

D.武夷大红袍32、()并称为我国的三大国粹。

A.中药

B.国画

C.丝绸

D.京剧33、中药有四气五味。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性的()。

A.寒

B.甘

C.温

D.苦34、()并称中国四大药都。

A.安徽亳州

B.河北安国

C.河南禹州

D.江西樟树

三、判断题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

2.中国石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3.福建惠安的青石雕刻以建筑装饰和石狮而闻名,其中圆雕的石狮口中含有滚动自如的石珠,享誉东南亚,人称“南狮”。()

4. 2007年,泥塑工艺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陶瓷器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其主要原料是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等)。()

6.我国是最早制造陶器的国家之一,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被世人称为“陶瓷之国”。()

7.我国瓷器出现于1万多年前,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

8.瓷器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大种类。()

9.我国最早的瓷器是白瓷。()

10.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高温颜色釉瓷为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

11.翡翠素有珍宝“皇后”之称。()

12.合浦珍珠又称南珠,有“世界珠王”之称,历代皆誉之为“国宝”,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海产珍珠。

()

13.在中国古代,玉被当作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

14.翡翠,以绿色、玻璃种为最佳,主要产于云南地区。()

15.翡翠是清朝宫廷和民间不可缺少的饰品,成为“玉石之冠”、“玉中之王”,被国际珠宝界称为“东方之宝”。()

16、在世界珠宝习俗中,人们还把翡翠定为5月的诞生石,为善良、热情之石。()17、蜀锦在古代则主要运用于缝制龙袍、装饰宫殿和庙宇以及神袍、祭垫、帷幕等。()18、四川新都县新繁镇是我国最著名的棕编之乡。()

19、浙江龙泉宝剑的创始人是秦代的铸剑名匠欧冶子。()

20、年画自清代中叶起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21、软木画以福州为代表,运用浮雕、圆雕和镂雕技法制作成画,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22、浙江湖州善琏镇的“湖笔”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的美称,已成为毛笔的代名词,被赞誉为“毛硕之冠”。()

23、徽墨产于安徽歙县和休宁等县,素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誉。()

24、宣纸产于安徽泾县,古属宣州,故名。始产于宋代。()

25、端砚、歙砚、洮砚与澄泥砚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砚。()

26、安徽端砚石眼砚台尤为名贵,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

27、我国剪纸的起源很早,到了明清时代,剪纸艺术在民间得到了高度发展,群众性的民间工艺剪纸得到广泛传播。()

28、广西阳朔画扇以当地楠竹为骨,以宣纸或绢帛为面,画面内容以桂林山水为主,集诗、书、画、刻于一体,均由本土农民画家创作并手工绘制,享有盛名。()

29、灯彩,又名花灯,是我国著名的民间工艺品,相传始于西汉。()

30、雍正元年(1723年),湖南浏阳花炮曾为贡品。()

31、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堪称为中国的四大酒系。()

32、白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

33、丝绸、瓷器和茶叶是我国的三大特产。()

34、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功夫茶,被誉为健美减肥的佳品。()

35、黑茶是我国独有的茶。()

36、我国耕地主要集中于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37、我国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竹林面积、蓄积量和竹材产量约占世界1/4左右,有“竹子王国”之称。

()

38、从1990年开始,我国水产品产量就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占世界水产总量的1/5左右。()

四、不定项选择题(各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木雕艺术品是( )。

A.在河姆渡出土的木雕鱼

B.浙江东阳出土的木雕鹰

C.福建福州出土的木雕猪

D.辽宁新乐出土的木雕鸟

2.关于我国泥塑,表述正确的有( )。

A.泥塑产生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B.隋唐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兴盛期

C.明代惠山泥人分两类:一类“泥耍货”供儿童玩耍,另一类为“手捏戏文”

D.清代“泥人张”的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以“大阿福”最典型

3.天然玉石则以( )最为珍贵。

A.翡翠

B.白玉

C.红宝石

D.蓝宝石

4.关于宋锦,表述正确的是()。

A.是南京传统提花丝织品的总称

B.因始织于北宋而得名

C.主要用于制作蒙、藏、满等少数民族的服装和服饰材料以及高级服装

D.产于江苏南京

5.()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A.安徽阜南县柳编

B.山东临沂柳编

C.六安市“霍邱柳编”

D.天津柳编

6.()享有“细货桂冠”之盛誉。

A.浙江温州麻编

B.四川新都麻编

C.浙江台州麻编

D.湖北嘉鱼麻编

7.龙泉宝剑每把剑上都刻以独特的()。

A.七星标志

B.龙凤图案

C.龙泉二字

D.欧冶子头像8、属于酱香型白酒的有()。

A.茅台酒

B.汾酒

C.五粮液

D.三花酒9、属于不发酵茶类的有()。

A.绿茶

B.青茶

C.白茶

D.黑茶10、我国草场面积广大,草原面积仅次于()。

A.澳大利亚B、美国C.加拿大D.俄罗斯《第四章中国风物特产》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A

4、A

5、B

6、A

7、A

8、C

9、A 10、C 11、C 12、A 13、A14、A 15、D 16、C 17、B 18、D 19、A 20、A 21、A 22、B 23、D 24、C25、D 26、B 27、B 28、D 29、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

3、AD

4、ABC

5、ACD

6、ABC

7、ABC

8、ACD

9、ABD 10、ABCD11、ABCD 12、ABCD 13、ACD 14、ABC 15、ABCD 16、ACD 17、ABC 18、ABC19、BCD 20、AC 21、ACD 22、BCD 23、ACD 24、ABC 25、ABD 26、ABC 27、ABC28、BCD 29、ABCD 30、BCD 31、ABC 32、ABD 33、AC 34、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29、√30、√31、√32、√33、√34、√35、√36、√37、×38、×

四、不定项选择题

1、AD

2、A

3、AB

4、B

5、C

6、AC

7、AB

8、A

9、AC 10、AD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测试题附答案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右图是我国沿北回归线剖面图。据此完成1~3题: 1.a岛和b经济特区分别是 A.海南岛、深圳B.台湾岛、厦 门 C.台湾岛、汕头D.海南岛、汕头 2.b地与f地所在省级行政区分属于 A. 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 B.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C.东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D.均为东部经济地带 3.有关a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岛为珊瑚岛或火山岛B.该岛多地震 C.工业属于资源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D.该岛属于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据此完成4~5题: 4.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 B.23% C.13%D.60% 5.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下面是我国某地(大致位于东经1180,北纬300附近)等值线图,回答6~8题。 6.若是等值线图,且比例尺较小,右图所属 地形是 A.山地B.丘陵 C.高原D.集水线 7.该山麓地带的典型植被是 A.热带草原 B.热带季雨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8.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考虑,该地农业发展方向应是 A.植树种草,栽种苹果、荔枝 B.以种植业为主,种植春小麦、油菜 C.以畜物业为主,适宜饲养羚羊、长颈鹿 D.以林业为主,栽种板栗、马尾松、茶树等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方(①一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影响。读图回答9~12题: 9.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D.地面强烈增温 10.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般位于 A.北京到南昌一带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D.上海到重庆一带 11.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是 A.①B.② C.③ D.④ 12.图中,①地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B.松嫩平原 C.成都平原D.河套平原

2018高考复习之中国地理练习题

2018高考复习之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填图训练及巩固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检测(读图训练) (一) 中国地形图 1.主要地形区的骨架——山脉。 (1)三列东西走向山脉:a —阴山、昆仑山—b 、南岭。 (2)三列东北—西 南走向的山脉 ??? c 大兴安岭—太行山— d 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e 武夷山 f 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山脉:g 、阿尔泰山脉。 (4)南北走向山脉:h 、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i 喜马拉雅山脉。 2.主要地形区分布。 (1)四大高原:A 青藏高原;B 内蒙古高原;C 云贵高原;D 高原。 (2)四大盆地:E 四川盆地;F 盆地;G 塔里木盆地;H 盆地。 (3)三大平原:L 东北平原;M 华北平原;N 长江中下游平原。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二) 中国气候分布图 1.读中国的温度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温度带名称:① 带;②中温带;③ 带;④ 带;⑤热带;⑥ 气候区。 (2)我国四大盆地分别位于的温度带: 塔里木盆地位于 带、准噶尔盆地位于 带、柴达木盆地位于高山气候区、四川盆地位于 带。

(3)黄河干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的温度带是高山气候区、暖温带、带、暖温带。 (4)甘肃省地跨带、暖温带、和高山气候区。 2.读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山脉—贺兰山—乌鞘岭 —山—唐古拉山—山一 线。 (2)干湿地区的划分是按照 的对比关系,其中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的分界线是mm年等降水量线,半 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 mm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 区的分界线是mm年等降水量线。 (三)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 1.长江概况。 源头、注入海洋发源于①山,注入②海 流程、流量、流域面积全长6300 km,居世界第3位,流量近10000亿立方米;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 流经省区(简称) 青、藏、川、渝、云、鄂、湘、赣、皖、苏、沪上中下游的划分a为,b为 主要支流和湖泊③江,④岷江,⑤江,⑥江,⑦江,⑧湘江,⑨江,⑩湖,?湖

中国的风物特产教案

中国的风物特产教案

标题: 第六章中国的风物特产 教学目标与要求: 1、了解陶瓷器的定义,掌握著名陶瓷器的产地及名称。 2、掌握我国著名丝织品的名称、产地,了解其特点。掌握我国四大名绣的名称、产地、代表作品。 3、掌握我国著名雕刻品的名称和产地。 4、掌握我国著名漆器及金属工艺品的名称、产地、特点。 5、了解我国著名的编织品的产地及名称,掌握工艺画的名称、产地,熟悉内画壶和木版水印画的工艺。 授课时数:6课时 教学重点:陶瓷器、漆器、金属工艺品、工艺画、年画 教学内容及过程: 复习第五章知识 授新课: 第六章中国的风物特产 中国的风物特产从工艺上划分,大体上可分为陶瓷、织绣、雕刻、编织等等。 第一节陶瓷器 一、陶器 1、定义:陶器是用粘土成型、经过700度——800度的炉温焙烧、无釉或上釉、作为摆设工艺品或

生活日用品的器皿。 2、名品: (1)宜兴紫砂陶:有“天下神品”之称。有很强的吸附力,泡茶数日仍能保持茶香,耐热性能好,传热慢。可作茶具、花盆。 (2)洛阳唐三彩:可作雕塑工艺品及日常生活用品。 (3)钦州坭兴陶:耐酸碱腐蚀,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作茶具、花盆。 (4)淄博美术陶:名品有“雨点釉”、“茶叶末釉”等。其中,“雨点釉”被称为“中国之奇、陶瓷之谜”,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是日本茶道使用的精品。 (5)东营黑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 二、瓷器 1、定义: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制成的器皿,它以高岭土作为胎料,经过1200度以上的炉温焙烧而成。 2、名品: (1)景德镇瓷器: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四大特点;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薄胎瓷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它与北京雕漆、湖南的湘绣并称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 (2)醴陵釉下彩瓷:餐具日用瓷,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精华”。 (3)德化白瓷:有“中国白”之称,是我国著名的出口工艺品。 (4)龙泉青瓷:具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特点。 (5)绍兴越瓷:著名的有“变色釉瓷器”。 3、我国三大瓷都: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福建德化 第二节丝织工艺品 丝织工艺品是以蚕丝等为原料的纺织品和

中国地理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中国地理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35题) 图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A 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1—3题 1.A 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 .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 .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 .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 .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2.A 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 .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 .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 .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3.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 、水能、煤炭、石油 B 、煤炭、水能、石油 C 、煤炭、石油、水能 D 、太阳能、风能、煤炭 读图2华北某地局部地图,有四口潜水井;完成4~5题。 4.该地想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来发展农村经济,可以选择种植( ) A .甘蔗 B .茶叶 C .优质梨 D .香蕉 5.图中水井2 的水位,离井口最多为( ) A .15m B .10m C .20m D .5m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下图回答6—8题。 6、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 .矿产资源不足 B .水资源短缺 C .人口密度较大 D .洪水灾害频发 7、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 、地势平坦广阔 B 、土壤深厚肥沃 0 1km 等高线(m ) 125 等地下水位线(m ) 105 流 125 120 115 110 105 105 110 115 120 井1 井2 井 3 井 4 P 河 图2 110 35P 甲 丙 乙 P P Q R

中国饮食文化及风物特产(一)

中国饮食文化及风物特产 讲师@黄金豆 第一节中国的烹饪流派 第二节中国名酒 第三节中国名茶 第四节中国的陶瓷器 第五节织绣工艺品 第六节雕塑工艺品 第七节漆器及金属工艺品 第八节文房四宝与木版年画 第一节中国的烹饪流派 所谓菜系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在物产气候、历史条件、饮食习俗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独特味型和稳定风格、并被普遍认同的风味流派。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华饮食文化内涵大体上可以概括成为四个字: 精,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它贯穿在饮食活动的全部过程之中,选料、烹调、配伍、制作等过程无不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征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在于它的美,味道美,造型美,颜色美,色、香、味三者俱全。其次,“美”贯穿于饮食活动全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餐具的使用,环境的布置,无一不美。 情,中华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一样,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它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重要途径。 礼,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 二、中国烹饪流派的分类 (一)依照地域范围划分 早在明清时代,我国就大体上形成了鲁、扬、川、粤“四大菜系”。解放后开始出现了“菜系”这一特指烹饪风味的名词,同时,又增加了浙、徽、湘、闽四个菜系,形成了鲁、扬、川、粤、浙、徽、湘、闽“八大菜系”。 解放以后,由于北京、上海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两地饮食文化的快速发展,新增了北京和上海两大菜系。此后,“十大菜系”很快在全国流行开来。 (二)依据原料的使用划分 我国的菜系分为:荤菜和素菜两个流派.

饮食文化+风物特产试题与答案(邓洋阳)

一、判断题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度,茶文化高度发达。 2.绿茶是目前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茶类,已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茶类之一。 3.白茶主要产于福建、广东、台湾三省。 4.五粮液因选用高梁、大米、糯米、玉米、小麦五种粮食为酿酒原料而得名。 5.发酵酒含酒精高,一般在30%(V/V)以上,致醉性强。 6.白兰地又称科涅克(Cognac),是以葡萄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成的酒。 7.张裕红葡萄酒曾经荣获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8.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远在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酿酒技术。 9.白酒的酿造方法有两种:一是传统的固态发酵法,即把糖化和发酵分开进行;二是液态发酵法,即采用糖化和发酵合在一起的双边发酵法。 10.“大煮干丝”是扬州传统名菜,它是选用扬州当地产的方豆腐干,经批片、切丝作为主料。 11.中国唐代以黄、绿、蓝三种颜色为釉色制成的陶制品,俗称“唐三彩”。 12.青花瓷烧造成功,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中国瓷器由此进入了彩瓷时代。 13.享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誉的是徽墨。 14.最能体现苏绣艺术特征的是“双面绣”,可从两面观赏,双面绣《猫》是苏绣的代表作品。 15.金银线垫绣是蜀绣特技,以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色彩浓郁、立体感强等特点著称。题材多样,其中“百鸟朝凤”、“龙凤”最具特色。 16.产于江苏南京的云锦、四川成都的蜀锦、江苏苏州的宋锦,被誉为“当代三大名锦”。 17.产地为四川的白酒有古井贡酒、剑南春、郎酒。 18. 云南白药以三七等做原料,因疗效显著,素有伤科圣药之誉和“神药”、“仙丹”、“灵芝草”美称。 19.茶叶末釉是一种含有结晶矿物的无光釉,古人称赞说:“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嫩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最美目”。 20.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刺绣作品《芙蓉鲤鱼》是粤绣。 二、单项选择题 1. 在以下小吃中,属于北京风味的小吃是()。 A. 李连贵熏肉大饼 B. 三丁包子 C. 宁波汤圆 D. 都一处三鲜烧卖 2. 被誉为“国酒”、“外交酒”的是()。 A. 五粮液 B. 茅台 C. 洋河大曲 D. 习水大曲 3. “猫耳朵”是()的特色小吃。 A. 北京 B. 江苏 C. 浙江 D. 贵州 4. 西湖龙井历来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以_______水冲泡,号称杭州“双绝”。 A. 惠山泉 B. 虎跑泉 C. 中泠泉 D. 谷帘泉 5. 我国烹饪历史上的“铁烹时期”是在()以后。 A. 周代 B. 西周 C. 春秋 D. 西汉 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远在()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酿酒技术。 A. 2000 B. 3000 C. 4000 D. 5000

中国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2012年度高二地理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80分)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岭—淮河 2.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A.湿润区、亚热带 B.湿润区、热带 C.半湿润区、亚热带 D.半湿润区、暖温带 3.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黄土高原 D.高原 4.从乘火车沿陇海线西行至,可以顺道游览的旅游景点是( ) A.避暑山庄、泰山 B.西湖、园林 C.山水、 D.陵兵马俑、龙门石窟 5.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都有绿洲农业 C.都属外流区域 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6.位于渤海沿岸的港口城市是: ( ) A.、 B.、 C.、 D.、 7.我国北方大油田自北向南的正确排序是: ( ) A.、华北、辽河、胜利 B.、辽河、华北、胜利 C.、华北、胜利、辽河 D.、胜利、辽河、华北 8.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A.、和青藏高原 B.、和盆地 C.、和青藏高原 D.、和黄土高原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 D.雨热同期 10.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 A.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岭等 B.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C.耕地少,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11.位于中部的山地是: ( ) A.阿尔泰山 B.昆仑山 C.天山 D.祁连山

中国地理测试题

高中地理月考试题中国地理部分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 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人类活动与季节选择相宜的是( ) A.长江截流——夏季 B.黄河调水冲沙——冬季 C.珠江口补淡压咸——冬季D D.海河紧急泄洪——春季 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3题 2.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④副热带高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是( )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4.我国民间竞技体育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赛龙舟-水量大、水流急的河流上游 B.赛马、飞马拾银―藏北高原 C.赛骆驼―黄土高原 D.赛牦牛―东北平原 5.“湖广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游地区是中国重要的产粮区,其主要原因是( ) ①雨热条件好,土壤肥沃②地形平坦,自然灾害少 ③河流众多,交通便利④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关于西部开发的战略部署,要求根据各地区的区域特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以下各地区与其特色农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是( ) ①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 ②河湟谷地——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③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业 ④云贵地区——烤烟、花卉、药用植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 ④ 读图3回答7~9题。 7.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8.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北冰洋④印度洋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9.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条件是( )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10.夏半年,当我国东部的雨带移到海河流域时,出现的一般天气现象是( ) A.东北、华北降雨,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

《第四章中国风物特产》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中国风物特产 一、单项选择题 1.竹雕艺术在 ( )大盛。 A. 隋唐时期 B. 宋元时期 C. 明清时期 D. 民国时期 2. 中国石雕艺术的高峰阶段是在( )。 A. 新石器时代 B. 商周至秦汉 C. 隋唐至明 D. 秦汉至隋唐 3.()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 A. 商周 B.夏商 C. 秦汉 D.汉魏 4. 玉雕产地最有名的是()。 A.新疆和田玉雕 B. 南阳玉雕 C. 岫岩玉雕 D. 锦州玛瑙雕 5. 享有“天下神品”之誉的是()。 A. 荣昌素烧陶 B. 云南建水紫陶 C. 宜兴紫砂陶 D. 广西钦州坭兴陶 6. 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中外的是()。 A. 景德镇景瓷 B. 醴陵彩瓷 C. 德化白瓷 D. 龙泉青瓷 7. 被称为宝石之王的是()。 A. 钻石 B. 红宝石 C. 蓝宝石 D. 祖母绿 8. “珍珠之乡”是指()。 A. 广西的合浦 B. 广东的雷州半岛 C. 浙江诸暨山下湖 D. 黑龙江流域 9. 软玉主要有白玉、黄玉、紫玉、墨玉、碧玉、青玉、红玉等等,其中最佳的是()。 A. 白玉 B. 碧玉 C. 黄玉 D. 红玉 10. 现今使用数量最多的玉材的是()。 A. 和田玉 B. 独山玉 C. 岫山玉 D. 昆仑玉 11. 在古代丝织品中,()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 A.绢 B. 纺 C. 锦 D. 缎 12. 素有“竹编之乡”的称号的是()。 A. 浙江东阳 B. 山东掖县 C. 广东高要 D. 湖北沔阳荐 13.()素有“藤乡”美誉。 A. 广州市郊的沙贝 B. 云南腾冲 C. 广东南海 D. 江西会昌

中国地理测试题_及答案(免费)

2011年度高二地理试题 裴征 一选择题(80分)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2.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A.湿润区、亚热带B.湿润区、热带 C.半湿润区、亚热带D.半湿润区、暖温带 3.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4.从连云港乘火车沿陇海线西行至兰州,可以顺道游览的旅游景点是 A.避暑山庄、泰山 B.杭州西湖、苏州园林 C.桂林山水、黄山 D.秦陵兵马俑、龙门石窟5.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B.都有绿洲农业 C.都属外流区域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6.位于渤海沿岸的港口城市是: A.大连、天津 B.秦皇岛、连云港 C.青岛、大连 D.天津、秦皇岛 7.我国北方大油田自北向南的正确排序是: A.大庆、华北、辽河、胜利 B.大庆、辽河、华北、胜利 C.大庆、华北、胜利、辽河 D.大庆、胜利、辽河、华北8.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A.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B.四川、甘肃和四川盆地 C.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D.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 10.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A.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 B.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C.耕地少,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11.位于新疆中部的山地是: A.阿尔泰山 B.昆仑山 C.天山 D.祁连山 12.右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练习题

中国地理 一、选择题 (2014·安徽)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了土地利用方式。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突出,主要分布山地等区域,因此图中Ⅲ为生态功能区;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用地比重较小,农业用地比重较大,故图中Ⅰ为城市化地区,Ⅱ为农产品主产区,选项D正确。 2.三类区域中(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发展状况。安徽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入城市,即由Ⅱ区迁往Ⅰ区,选项A正确。铁路建设在山区成本较高,平原地区成本较低,故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小于Ⅲ区,选项B错误;商业网点密度山区小于平原,农村小于城市,因此Ⅲ区商业网点一般小于Ⅰ区,选项C错误;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是城市地区,即Ⅰ区,选项D错误。 (2014·安徽)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3~4题。 3.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地形 C.季风D.海陆外置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候分布及影响因素。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大部分为青藏高原,受青藏高原地势影响,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因此导致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小,选项B正确。 4.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前模拟训练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

2018年《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考前模拟训练 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 一、判断题(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 1、陶器是用高岭土成型经700-00C的炉温焙烧而成的日用品和陈设品。) 2、唐三彩是用黄、绿、蓝三种色彩的低温铅釉陶器。() 3、唐代以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瓷窑最为著名。() 4、湖南醴陵、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是中国三大瓷都。() 5、景德镇青花瓷具有“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 6、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并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7、景德镇青花瓷位居四大名瓷之首,享有“瓷国明珠”之美誉。() 8、福建德化白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特点。() 9、浙江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0、江苏宜兴是中国的“陶都”,宜兴紫砂器享有天下“神品”之称。() 11、龙泉青瓷的“弟窑”青瓷有“紫口铁足”之称,堪称瓷中珍品。() 12、雨点釉瓷有“尺瓶寸盂视为无上之品,茗瓯酒盏叹为不世之珍”之说。) 13、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一词也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 14、山东淄博在汉代就能生产翠绿、栗黄、茶黄、淡绿四种颜色釉陶。 ) 15、元、明、清瓷器的主流是青花瓷。() 16、苏州苏绣、湖南湘绣、广东粤绣、四川蜀绣被誉为我国四大名绣。() 17、最能体现苏绣艺术特征的是“双面绣”。()

18、湘绣被誉为“东方明珠”,双面异色《熊猫》是苏绣的代表作。() 19、粤绣绣工多为男工,代表作有《百鸟朝凤》。() 20、中国玉雕原料玉石有新疆和田和辽宁岫岩,有“东有岫岩,西有和田” 之说。()21、昆山玉以称为羊脂玉的白玉最佳。() 22、昌化鸡血石、青田冻石、寿山田黄石是我国三大佳石。() 23、钧窑以“入窑一色,出窑百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 24、青田石雕、东阳木雕、黄杨木雕称为“浙江三雕”。() 25、青山石雕以“田黄石”最为名贵,有“一两田黄一两金”之说。() 26、北京雕漆漆厚15~25 毫米再用刀进行雕刻,故称“雕漆”。() 27、锡罐是高档茶叶长期保鲜的最佳器皿,以云南个旧的锡器最为著名。 () 28、湖笔、徽墨、宣纸、端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之首。() 29、湖笔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被誉为“笔中之冠”。() 30、徽墨具有色泽黑润、经久不褪,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誉。() 31、宣纸具有纸质柔韧、久不变色、卷折无损的特点,有“纸寿千年”之说。()32、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砚。() 33、端石以黑色为主,端砚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之说。() 34、锡性凉、散热效果极佳是绿色环保金属,中国锡器始于明代。() 35、四川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有“家家会刻版,人人善丹青”之誉。() 36、苏州桃花坞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37、扬州剪纸艺人包钧被国家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38、山西剪纸最常见的是灯花,有“活化石”之称。()

中国地理测试题含答案(供参考)

中国地理选择题测试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 地区经纬度海拔(米)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甲102°E,25°N 1891 7.7 19.8 乙113°E,28° N 68 4 32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3、乙地所在的省份() A、是我国香蕉主要产区 B、锑矿和铅锌矿丰富 C、喀斯特地形广布 D、京九线穿过该省 右图是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四大河流的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反映松花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②河流径流量最小,最主要的原因 是() A.流域面积最小 B.河流长度最短 C.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区 D.水土流失严重 读下图,分析回答6——8题: 6、2002年12月17日,河流在P处突 然决堤泛滥,这主要是因为() A.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而造成的 B.上游水库大量泄水而造成的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所导致的 D.上游突降大暴雨而引起的 7、同样类型的水患,还容易发生在该河的( ) A.内蒙古~河南段 B.中、上游 C.河南~山东段 D.中、下游 8、Q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 主导因素是( ) A.水热条件好 B.土壤肥沃 C.水源充足 D.地势低平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据图回答9~11题。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①为江南丘陵 B. ②为四川盆地 C.③为渭河平

中国风物特产教案

《中国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标题:中国风物特产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陶瓷器的发展简史,熟悉我国陶瓷器的主要产地和特色;掌握我国三大名锦与其特色以及四大刺绣与其代表作;熟悉我国漆器、锡器、铜器的主要产地与特色;掌握玉雕、石雕、贝雕、木雕、竹雕的主要产地、制作方法和特色;熟悉我国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的主要产地和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中国代表性的风物特产 难点:灵活运用知识于旅游服务中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2 ) 备注:中国工艺美术品瑰丽多姿,具有民族化和大众化的特点,它 和人民大众生活密不可分,从家庭摆设到日常使用,到处是各种 各样有民族风格的手工艺品;然而它又是中国文化宝库中光彩夺 目的明珠,各朝各代的艺术大师及能工巧匠,创造出许多稀世珍 品,工艺上巧夺天工,出神入化,是举世赞美的无价之宝。中国 人民用智慧和双手创造的奇迹,为神州大地增添异彩。 中国工艺品源远流长,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玉器到殷周的 青铜器,春秋战国的漆器,唐宋瓷器,明清景泰蓝等;在千百年 传统基础上发展到现代各类工艺品,一脉相承,品类的繁多,在 世界上也是难以匹敌的。 我国主要工艺品从工艺上分大体上有:陶瓷、雕塑工艺、织 工艺、花画工艺、漆鬃工艺以及其它。 第一节陶瓷器 陶器:陶器是用粘土造型、经过700度至800度的炉温焙烧、无 釉或上釉作为摆设工艺品或生活日用品的器皿。 瓷器:以高岭土(瓷土)作为胎料,以达1200摄氏度以上的炉

温焙烧而成,质地细密,色泽洁白。 一、陶器 (一)宜兴紫砂陶:创始于宋代,系用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陶器。紫砂陶茶具内壁无釉多孔,有很强的吸附力,耐热性能好,传热较慢,而且紫砂陶器造型美观大方,色彩一般呈浅黄、赤褐或紫黑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故具有天下神品之称。 (二)洛阳唐三彩:产于我国唐朝洛阳一带,是一种以黄、绿、褐三色为主的彩釉陶塑工艺品及日常生活用品,故称“唐三彩”。 二、瓷器 我国素有“瓷器王国”之称。瓷器使用高岭土作原料,在1200多摄氏度时烧制而成,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我国三大瓷都:江西的景德镇、湖南的醴陵、福建的德化。(一)景德镇瓷器:产于江西景德镇。景德镇陶器的制作始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发展到制作瓷器。 唐宋时,景德镇瓷器的制作进入兴盛时期,并已出现了有“假白玉”之称的白瓷。 北宋景德年间,官府开始设置烧瓷的官窑,正式成为“景德”御瓷的产地,并沿用至今。 元代以后,景德镇成为我国的瓷业中心。青花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薄胎瓷是景德镇瓷器中闻名中外的四大传统名瓷。(二)醴陵釉下彩瓷:是湖南醴陵烧制的一种日用餐具瓷。醴陵釉下彩瓷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即瓷坯上描绘的彩色纹饰上覆盖一层透明的釉料,在高温中焙烧。釉下彩瓷器的画面色彩从透明的釉下显露出来,画面晶莹润泽,柔和清新,洁白如玉,瓷器的花纹始终保持原来的色彩特点,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精华”。(三)德化白瓷:是我国著名的古白瓷产地。德化白瓷具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润、明亮坚密、击声如磐的特点,故有“中国白”之称。其特制的薄胎产品,薄如蝉翼,精美绝伦,是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10. 【单选题】元、明、清瓷器的主流是( )。 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 ( )时釉陶己发展到了较高水平,陶器开始向瓷器过渡。 B. 北齐 C.秦国 D.东汉 ( )是陶瓷的故乡。 B. 韩国 C.美国 D.英国 ( )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时期。 B. 宋 C.元 D.明 原始陶器的彩绘纹饰多以( )图形出现。 B. 人形 C.几何 D.兽形 ( )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B. 江西景德镇 C.河北唐山 D. 山东淄博 ( )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以其“入溶一色,出客万彩”的祌奇“窑变” 1.【单选题】 A.西晋 2.【单选 题】 A.中国 3.【单选题】 A.唐 4.【单选题】 A.不规则 5.【单选题】 A.湖南醴陵 6.【单选 题】 闻名。 A.定窑 7.【单选题】 A.邯郸 8.【单选题】 B.哥窑 C.钧窑 D.汝窑 “唐三彩”精品多出土于( )。 B.景德镇 C.唐山 D.洛阳 定窑以烧( )而著称。 B.白瓷 C.乳浊釉 D.青花瓷 现代最著名的“ 瓷都”是江西 ( )。 B.赣州 C.九江 D.景德镇

而 10. 【单选题】元、明、清瓷器的主流是()。

A.青花瓷 B.骨瓷 C.白瓷 D.红釉 C.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D.四川绵竹年画 20. 【单选题】( ),中国剪纸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耐摩擦、耐高温、耐酸碱腐蚀,保护着画面能始终保持原来色彩。 12. 【单选题】江苏( )被认为是中国的“陶都” 。 薄如纸、声如磐”的特点。 15. 【单选题】福建( )是我国白瓷著名产地。 11. 【单选题】 A.青花瓷 B.青瓷 C.醴陵釉下彩瓷 D.德化白瓷 A. 南足 B. 无锡 C. 宜兴 D.徐州 13.【单选题】 龙泉 ( )在南宋时达到巔峰, 其烧制出的青瓷产品具有 “青如玉、 明如镜、 A.青花瓷 B.白瓷 C. 青瓷 D. 红瓷 14. 【单选题】龙泉位于( )西南部。 A.江苏 B.浙江 C. 湖南 D. 安徽 A.福州 B.厦门 C. 莆田 D.德化 16. 【单选题】 )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 A.苏绣 B.粤绣 C.蜀绣 D.湘绣 17. 【单选题】 )以狮、虎为代表作,有“苏猫湘虎”的说法。 A.苏绣 B.粤绣 C.蜀绣 D.湘绣 18. 【单选题】 )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艺术品。 A.风筝 B.对联 C.年画 D.泥人 19. 【单选题】 ),民间画坛称为“姑苏版” 。 A.苏州桃花坞年画 B.天津杨柳青年画

中国地理测试题-及答案(免费)

2011年度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80分) 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2.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属于 A.湿润区、亚热带B.湿润区、热带 C.半湿润区、亚热带D.半湿润区、暖温带 3.下列四大高原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的是 A.云贵高原B.青藏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 4.从连云港乘火车沿陇海线西行至兰州,可以顺道游览的旅游景点是( ) A.避暑山庄、泰山 B.杭州西湖、苏州园林 C.桂林山水、黄山 D.秦陵兵马俑、龙门石窟 5.四川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较,其相同点是 A.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B.都有绿洲农业 C.都属外流区域D.都分布有丰富的煤、铁、石油等 6.位于渤海沿岸的港口城市是:( ) A.大连、天津 B.秦皇岛、连云港 C.青岛、大连 D.天津、秦皇岛 7.我国北方大油田自北向南的正确排序是:( ) A.大庆、华北、辽河、胜利 B.大庆、辽河、华北、胜利 C.大庆、华北、胜利、辽河 D.大庆、胜利、辽河、华北 8.黄河、长江干流都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和地形区有 A.青海、西藏和青藏高原 B.四川、甘肃和四川盆地 C.青海、四川和青藏高原 D.青海、甘肃和黄土高原 9.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主要因为 A.季风气候显著B.气候复杂多样 C.夏季普遍高温D.雨热同期 10. 下列关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A.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 B.属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 C.耕地少,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D.有世界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 11. 位于新疆中部的山地是:( ) A.阿尔泰山 B.昆仑山 C.天山 D.祁连山 12.右表是2001年我国a、b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 省区稻谷小麦甘蔗甜菜

(完整word版)高中地理中国地理练习题三.doc

中国地理(三) 一、单选: 在我国边境县中,位于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接壤国家数量最多。据此回答3~ 4 题。 1.关于该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丰富,光照充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B.接壤国家有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C.因接壤国家多,使其成为边境贸易最发达的县D.接壤国家均为内陆国,县内河流均为内流河2.该县县城街道两旁的绿地在种植花草时铺设了塑料薄膜,主要目的是 A.防治病虫害B.改善热量C.增加水分 D.改良土壤 2011 年汕头出现冬春和夏秋连旱,全市“无透雨”日数达 6 个月。据此资料,回答 2~ 3 题。3.不是 2011 年汕头市年降水量偏少的原因是 A.锋面活动比往年少B.大气的水汽含量比往年偏少 C.受副高控制时间长D.温带气旋活动比往年减少 4.冬春和夏秋连旱对汕头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地表的流水侵蚀作用加强B.当地的气候变干旱 C.当地出现咸潮的可能性减少D.境内江河的搬运能力减弱 读“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I 为海洋性气候区,Ⅱ为海洋性过渡气候区, Ⅲ为大陆性过渡气候区,Ⅳ为大陆性气候区。完成5~ 6 题。 5.关于图中甲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A.海洋性气候一地形、地势 B.海洋性过渡气候一经度位置 C.大陆性过渡气候一纬度位置 D.大陆性气候一地形、地势 6.下列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是 A. I 类地区纬度低,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B.Ⅱ类地区雨热同期,适于谷物生产 C.Ⅲ类地区降水均匀,洪涝灾害少见 D.Ⅳ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 7~ 9 题。 我国是世界重要的苹果生产和浓缩果汁的出口国,据图回答 7.与渤海湾苹果带相比,黄土高原苹果带的优势条件是 A.水源丰富B.降水充足 C.昼夜温差大D.地势地平 8.鲁中低山丘陵区苹果树多规划种植在山腰地带,其主 要原因是 A.利于通风散热B.台风影响小 C.低温、冻害影响小 D .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9.影响苹果浓缩果汁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 .市场C.交通D.气候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风物特产)-试卷3

导游基础知识(中国风物特产)-试卷3 (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 1.单项选择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17世纪末18世纪初与茶叶一同输往欧洲,被称为“红色瓷器”的是( )。[2014年河北真题] (分数:2.00) A.粉彩瓷器 B.薄胎瓷器 C.颜色釉瓷器 D.宜兴紫砂器√ 解析:解析:紫砂器是一种由质地细腻、含铁量高的特殊陶土制成的无釉细陶器,呈赤褐、浅黄或紫黑色。江苏宜兴的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清时期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享有天下“神品”之称。其产品畅销国内外,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与茶叶一同输往欧洲,被称为“红色瓷器”。 3.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特产分别是( )。[2013年天津真题] (分数:2.00) A.瓷器、玉器和茶叶 B.瓷器、黄酒和丝绸 C.茶叶、玉器和中药 D.瓷器、丝绸和茶叶√ 解析:解析: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特产包括:①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制成的器物;②丝绸,起源于中国,并于汉代之后由“丝绸之路”远销中亚、西亚、地中海沿岸各地;③茶叶,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又是最早发现茶叶功效、栽培茶树和制成茶叶的国家。 4.素有“柳编之乡”之称的是( )。[2012年山西真题] (分数:2.00) A.固安√ B.榆林 C.哲里木盟 D.自贡 解析:解析:柳编是河北省固安县的传统手工艺技术,早在明代永乐年间,当地农民就开始种植杞柳和编织柳器,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清初,民间编织的柳箱、筐、篮、升、斗等产品,技术精巧,样式考究大方,结实耐用。固安因此被誉为“柳编之乡”。 5.“中国四大名陶”分别是( )。[2012年海南真题] (分数:2.00) A.江苏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素烧陶、云南建水紫陶、广西钦州坭兴陶√ B.河南洛阳唐三彩、山东淄博绛色陶、广东石湾陶、湖南铜官绿釉陶 C.四川崇宁雕镂釉陶、安徽界首三彩釉陶、甘肃天水本色陶、黑龙江绥棱刻花黑陶 D.江苏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素烧陶、河南洛阳唐三彩、山东淄博绛色陶 解析:解析: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坭兴陶、云南建水紫陶、四川荣昌陶以其悠久的历史、卓然不凡的陶瓷品相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被原国家轻工部誉为“中国四大名陶”。 6.湖南醴陵生产的著名瓷器是( )。[2011年北京真题] (分数:2.00) A.青花玲珑瓷 B.釉下彩餐具瓷√ C.白瓷塑

全国导游基础第十章中国风物特产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原始陶器的彩绘纹饰多以动物图形出现。() 2.宋代汝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烧造工艺达到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极致() 3.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并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4.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于 2010年9月30日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5.江苏宜兴被认为是中国的“陶都”,宜兴紫砂器享有天下“神品”之说() 6.明代杭州顾名世家的刺绣品“顾绣”尤其闻名。() 7.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了玉质工具,玉器是从玉质工具发展而来的。() 8.扬州玉雕集南北技艺之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9.湖笔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善琏古属湖州府,故称湖笔。() 10.木版年画出现于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的明代。() 二.单选题 1.陶器是用黏土成型,经()的炉温熔烧而成的无釉或上釉的日用品和陈设品。 A.600-700℃ B.700-800℃ C.800-900℃ D.700-900℃ 2.我国先民早在()就已开始制作陶器。 A.新石器时代 B.旧石器时代 C.两汉时期 D.隋唐时期 3.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的独特风格费声海内外的是()。 A.龙泉青瓷 B.醴陵釉下彩瓷 C.德化白瓷 D.景德镇青花瓷

4.具有“青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特点的瓷器是()。 A.景德镇青花瓷 B.宜兴紫砂器 C.龙泉青瓷 D.淄博美术陶瓷 5.泡茶数天后不傻且仍能保持茶香,并享有天下“神品”之称的陶瓷器是() A.德化白瓷 B.宜兴紫砂器 C.醴陵釉下彩瓷 D.淄博美术陶瓷 6.被誉为“xx”的刺绣是()。 A.蜀绣 B.xx C.湘绣 D.粤绣 7.绣工多为男工的刺绣是()。 A.粤绣 B.湘绣 C.xx D.蜀绣 8.双面绣《猫》是()现代作品的代表作。 A.湘绣 B.粤绣 C.蜀绣 D.xx 9.形象逼真、生机盎然的《百鸟朝风》是()的代表作。 A.苏绣 B.蜀绣 C.粤绣 D.湘绣11.总体风格以“南方之秀”为主,且兼具“北方之雄”的玉雕是()。 A.新疆玉雕 B.北京玉雕 C.扬州玉雕 D.苏州玉雕 12.宣纸最早产于(),它的原料是青檀皮。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13.木版年画从()中叶起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14.我国南方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民间木刻画是()。 A.天津杨柳青年画 B.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C.四川绵竹年画 D.苏州桃花坞年画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