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的研究

浅谈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的研究
浅谈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的研究

计算机教学

0 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相关行业对于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产生了迫切需求,高等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高等教育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教育方式、形态、内容、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以学习者为主体,重视培养能力,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学习者对学习的个性化需求也日益增长,教育治理呈现出多方合作、广泛参与的特点。作为战略新兴型技术之一,人工智能肩负着引领未来的重担。目前,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或与其相关的学科发展、科技创新、理论建模、软件及硬件更新升级等正在快速整体推进,正在引起链式提升,推动当前社会基于网络化、数字化的各个领域快速向智能化飞跃。

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甚至社会结构,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在教育行业,不少高校已经开设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作为新开专业,无参考标准体系。在文献[1]中指出,教师在编写人工智能相关实验操作课程方面缺少经验积累,导致教学内容选取和开发的过程缓慢。并且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配套实验实训都需要大量且真实的行业数据集或案例,因此不能利用模拟仿真进行教学。如果通过模拟的数据进行教学不能让学生体验人工智能的切实应用,会造成学生无法学以致用的局面。目前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实训普遍滞后,极大地阻碍了中国人工智能科学研究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不少高校迫切需要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实验室当中。

1 我国高校实验室现状

■1.1 实验室管理

目前,我国实验室在管理上具有的特点:一是管理方式落后,依赖人工管理;二是实验室人员流动较大,登记制度不完善;三是信息监控不到位。从实验室管理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验室后可以实现人脸识别、自动登记信息、智能配电、智能监控等功能,能够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及安全。■1.2 实验室机房

现有的实验室机房不能满足人工智能专业所开设的相关课程对实验资源的需求。实验室已有的硬件设备资源,也基本不能满足相关课程的实验要求。快速更新的技术,导致现在教学实验环境无法快速适应人工智能实验教学的要求。因此,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设迫在眉睫。

2 人工智能技术

■2.1 技术方向

人工智能作为当下科技行业最热门的技术之一,包含语音识别、自然语音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四大部分。人工智能专业及学院的开设,将会重点关注大数据、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基础技术方向。类和识别系统。

■2.2 应用领域

2.2.1 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视觉主要包含图像识别和视频识别。目前,计算机视觉涉及的相关技术已经用于金融、司法、军队、公安、边检、政府、航天、电力、工厂、教育、医疗等行业。主要的应用场景有人脸识别、视频监控及分析、图片识别及分析、辅助或智能驾驶、三维图像视觉、工业视觉检测、医学影像诊断、图像与视频编辑、文字识别等。

2.2.2 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技术是将人类语音中的词语内容转变成计算机可识别的输入,如二进制编码或字符序列[4]。

语音识别技术包含语音导航、语音检索文档、智能家居产品的控制、听写数据的录入等应用。语音识别技术与机器翻译、语音合成等自然语音处理技术结合,能够构建更实用、复杂的应用,如语音翻译为语音的应用。

2.2.3 自然语音处理

自然语音处理,是指用计算机对自然语音的形、音、义等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自然语言理解与自然语言生成是实现人机间的信息交流,是人工智能界、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自然语音处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包括

浅谈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的研究

杨念1,陈聪2

(1.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广东佛山,528137;2.恒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摘要:科技变革及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技术成为重要推动力量,集中力量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随着人工智能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成长,很多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设成为高校及企业迫切关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规划人工智能实验室。目前,实验室的匮乏成为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短板。本文针对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设及传统实验室的弊端,提出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希望能对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建设起到一部分的作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实验室

www?ele169?com | 67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