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2019年高二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闵行区2019年高二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闵行区2019年高二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一模)学科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闵行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质量监测 高二(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

1. 本检测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2. 检测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言行和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A.“礼”

B.“仁”

C.“德”

D.“义”‘

2. 下图遗址所在地区最可能位于右图中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以下盛世局面,按时序排列第三的是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光武中兴

D. 开元盛世

4. 右图描述的古代中国社会特征,最可能出现于

A. 公元前2世纪

B. 公元8世纪

C. 公元11世纪

D. 公元18世纪

5. 以下属于清代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是 A. 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B. 设立伊犁将军

C. 签订《尼布楚条约》

D. 设立宣政院

6.

中国古代一些王朝的命名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以下王朝的命名方式与“西周”相似的是

A. 蜀汉

B. 北周

C. 后唐

D. 北宋

7. 在《史记》与《资治通鉴》中,下列历史人物都有可能涉及的是

A. 周公

B. 刘邦

C. 刘秀

D. 李世民

8. 《新全球史》中写道:“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正·重文轻武的国家 ·划时代的商业发展 ·科学昌明的时代

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文中“远航”是指

A. 新航路开辟

B. 殖民扩张

C. 开展三角贸易

D. 争夺海上霸权

9. 如果把“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权利法案》”和“法国大革命”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 走进近代社会

B.揭开殖民帷幕

C. 开启民主进程

D.构建文化殿堂

10. 恩格斯说:“他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一样是一个专制暴君,他在德国是一个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来的传播者。”“他”是指

A. 克伦威尔

B. 路易十六

C. 拿破仑

D. 俾斯麦

11. 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倡导“开明君主制”的是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卢梭

D. 狄德罗

12. 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世界发展的国家是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德国

13. 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摘录了“文明开化”、“奉还版籍”、“脱亚入欧”等关键词,他正在学习的是

A. 美国内战

B. 洋务运动

C. 明治维新

D. 德意志统一

14. 19世纪60年代,有人形容俄国农民“腰杆挺直,面貌表情,步履姿势,一切都变了”这是因为

A. 沙皇统治结束

B. 农奴制被废除

C. 十月革命发生

D. 俄国退出一战

15.“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他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兼并了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反映了

A. 现代工厂的诞生

B. 垄断组织的出现

C.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殖民体系的建立

16. 许多地理名词如“远东”、“西印度群岛”等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其暗含的历史观是

A. 中国天朝观

B. 美国霸权观

C. 西欧中心论

D. 世界体系说

17. 晚清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 外务部

B. 礼部

C. 总理衙门

D. 军机处

18. 有学者认为:“许许多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木偶,任列强摆布。”其中使清政府成为“木偶”的关键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 若想参观辛亥革命的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是

A.武昌、南京

B.天津、北京

C.延安、遵义

D.上海、广州

20. 阅读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

A.护国运动

B.北伐战争

C.二次革命

D.五四运动

二、综合分析题(共60分)

(一)君主专制的演变(16分)

东西方的君主政治都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完成下列表格(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10分)

A.三省六部制

B.内阁制度

C.三公九卿制

D.设立军机处

E.内外朝制度

朝代 制度创设或举措

22.若要对17-18世纪西欧社会君主专制制度的变革进行研究,可选择下列哪些材料?(填字母)(6分)

A. B. C. D. E.

(二)向“距离”挑战(19分)

巴黎和会 外交失败 国共第一次合作 中国共产党成立 ?

古往今来,重大的科技发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拉近了

世界的距离。

23.根据图示,在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6分)

24.分别写出A、B两个时代“向距离”挑战的重要发明。(4分)

25.马克思认为“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

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在A、B时代,世界是怎样被“拉近距离”走向整体的?(9分)

(三)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和其他文明冲突与交融中逐步发展的。

材料一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很早就已发生。通过商人、使节、游历者、文人学者的来往,各地的文明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传播与交流......但和平交往并非是人类相处的唯一方式,在古代,战争和征服在带来灾难和痛苦的同时,也常常不自觉地充当了文明传播与交流的工具。

——摘自华师大版《世界历史》材料二 1840年,东西方两大文明圈发生第一次大碰撞,这是一次千年大碰撞......中华民族千年转轨转型的历史拐点从此拉开了帷幕。

——袁宏建《碰撞、交换与鸦片战争和辛亥革

命》材料三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觉醒,在遭遇列强侵略压迫的同时,有识之士们也在反思中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并开始踏上学习西方的漫漫长路......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问题:

26.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人类文明交往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各举一例。(4分)

27.根据材料二、三,概述近代中国与西方文明冲突与交融。(6分)

27.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文明的冲突与交融?(15分)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1、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集中表现在 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B、雇佣劳动力增加 C、资本积累速度加快 D、封建主阶级衰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由于 A、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 B、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是人类历史的伟大进步 D、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3、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 A、彻底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B、否定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C、为资本主义近代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D、影响涉及亚洲、拉美 4、雅各宾派上台后,为扭转时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项是 A、惩治嫌疑犯法令 B、限价法令 C、土地法令 D、总动员令 5、说北美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它 A、是英美资本主义之间进行的战争 B、具有反殖民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C、消灭了封建统治阶级 D、目的之一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6、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该国 A、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B、机器制造业已实现机械化 C、两大对立的阶级已经诞生 D、工厂制已取代手工工场 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有 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常学③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实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19世纪60-70年代欧美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浪潮,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下来。这次革命浪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各国的争霸战争 D、欧美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9、18世纪后期,美国发生了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到了19世纪中期美国又爆发了内战。导致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独立后形成的旧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英国殖民势力保留大量残余 C、北方资产阶级与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争夺领导权 D、受19世纪中期革命浪潮的影响 10、北美独立战争和美国南北战争对美国历史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是 A、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彻底废除了奴隶制 C、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完善和发展 D、促使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11、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能够初步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 A、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B、封建势力的衰退 C、革命发展了生产力 D、工人运动的兴起 12、英国完全占有印度是在 A、18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19世纪末期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2卷) 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畅通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了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他的死讯”。这种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退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源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33、图3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 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 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高二升高三应该做的事

(一)战前准备 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生转折点的战役,为了取得这场用笔杆子打的没有硝烟的战争,准备期从狭义上说是指高三一年,但所谓笨鸟先飞,更广义上讲,这个准备可以延伸至高二暑假。如果说高三是在军事上的不断演习,高二暑假要做的就是心理上的备战。 1.心态调整 引用毛主席的话,对于高考,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它,从战术上重视它”。首先不要谈高考色变,这是99%学子人生必经的道路。建立信心是第一位的,只要你高中前两年没有荒废,高考对你来说考的就是熟练,所以你不必担心你的智商没有班里顶尖同学高,只要你有正常人的水平,高考其实跟智商这玩意儿没多大关系。 以一个愉快的心态面对高三至关重要。如果你总是给自己一个“高三是黑暗的,高三是痛苦的,高三是地狱般的”的心理暗示,你在高三永远快乐不起来。事实上无论是考试、分数、复习题,你都需要把它们看成一种历练。做复习题很痛苦,可是每当你攻克一道难题,每当你在测验中的分数提高2分,你都能从中享受到成功和成长的喜悦。 在高三每节体育课都是很宝贵的,没准从什么时候开始体育课就会像希特勒闪击战中的波兰城市,守都守不住,所以珍惜每次在球场上飒爽的机会,因为没准这就是你高中三年最后一节体育课了。一天的弦不能总是绷着,我高三的时候每天放学坚持打半个小时乒乓球。 另外,千万要处理好和同班同学的关系。在笑声中更容易让你以轻松的心态正视竞争,高三的笑声会在你的耳畔回荡一生。你需要一双发现快乐的眼睛,虽然很苦,但是苦中作乐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心态调节方式。不要让作业占用了你笑的时间。

2.明确目标 高考目标的确定在很多人看来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人甚至直到最后临填报志愿仍然在犹豫。作为一个立志要考北大的学子,你的目标应该非常明确。高三有许多事情可以让你分散精力,到了11、12月份会有各个高校的加分推荐考表格下发,你总免不了动心看一看吧,万一考不进北大,有复旦大学的加分也不错吧;但你为了准备加分考,总会多少打乱你平时的学习节奏;再譬如到了4、5月份会不断地有艺术类学校招生考试,有时想想我考个中国传媒大学(以前大名鼎鼎的北京广播学院)也不错啊,而且大多数艺术类学校分数都不高,可是备考的时候你得去面试,像中国传媒大学在长江三角洲的面试地点设在杭州,周边的同学还要花费周末宝贵的调整和复习时间屡次三番往杭州跑……目标不坚定的同学太容易受到周边不同声音的干扰,从而影响备考节奏,所以你一旦咬住一个目标,不要松口。 至于如何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原则是“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大学,而专业不要太功利,特长和兴趣很重要。热门专业前途好吗?你敢说北大经济学院的整体出路一定比阿拉伯语系的同学好?许多东西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你今天看到的热门专业四年以后还热门吗?学的人多了你要出类拔萃就不容易了。至于填报志愿我下文会着重讲。 3.明确自我 兵书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对自己有多少了解,对自己还有多少潜力,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否清楚?找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至关重要。因为高考不要求你扬长避短,它要求你每一门都无懈可击。所以我不建议你对你的强势项目猛下功夫,我英语能考140,我每天往英语上猛砸3、4个小时,非得在高考的时候冲击个满分,这何必呢?学习的特点就是一个金字塔形,越往上爬越困难。我有一个同学他物理数学都很好,高二就有了高考冲140的水平,但他的弱势在英语,他在高三的一年目标非常明确,猛飙了一年的英语题(虽然不提倡这样学习语言的方法,但作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特殊时段还是有效果的),结果虽然他高考物理和数学都没有考到满分(145和146),但是他成功地把英语从90提高到了130,从纯功利的角度上说,他这样做把利益大化了一倍。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基础自练题(7)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基础自练题(7)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3)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答案】A 【考点定位】新中国经济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时空意识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核心素养之一,准确的时空意识是考生的基本历史素养。本题是时间信息是“1992年”,由此时间可排除BCD三项,准确定位答案为A项。 2、(2017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答案】B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材料中“两国总理”说明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不只是两个国家参加,故A 项和C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外交,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名师点睛】1953年,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1954

高二历史上期末考试试题

奋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 高二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共60分) 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 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 ) A.是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愚人政治 B.是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贵族政治 C.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共主” D.是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的中央集权制 2.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朝代中枢机构示意图,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A.分割了相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完全沿袭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C.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 D.三司主财、枢密主兵,削弱了相权 3.“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掌管财政、军 事、外交、民政。”材料反映的这一改革() A.公民开始成为公民法庭的陪审员 B.以血缘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 C.公民可以投票选出民主的妨碍者 D.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 4.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 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5.毛泽东的诗词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壮丽史诗,其中“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红军不怕 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秋收起义红军长征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红军长征渡江战役 C.抗日战争土地革命解放战争 D.国民革命红军长征渡江战役 6.明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这一记载包含的历 史信息不包括( ) A.流动人口众多 B.景德镇制瓷业发达 C.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7.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①C.③①② D.②①③ 8.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C.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9.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 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 都有利于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2019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2.(4分)《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 3.(4分)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4.(4分)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高二升高三英语衔接课程要点

高一升高二英语衔接班课程安排及课时计划一、课程说明 课程名称高一升高二暑期英语衔接课程 课程定位 高一升高二英语知识衔接,对学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使学生们英语知识更 系统化、搞好衔接、平稳过渡,为高三的学习打好基础。 课程对象新高二学生 课程目标1. 通过本课程的训练使即将升入高二的学生做好相关英语知识与技能的准备,使他们的英语知识更加系统化,熟练掌握考高题型及应对方法。 2. 为学生的即将到来的高三学习打好更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从语言知识的巩固入手,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成绩。 课程理念1.课程的编写适应高一升高二学生的暑期使用,共十讲内容,每讲建议2课时。 2.所讲知识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高一的难点、重点以及高二英语学习的 方向和要求)。 3. 课程的编写以学习基础为主,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 4. 按层次设置练习,满足各层次学生需要。让学生在复习中学有所得。 5. 由于学生基础层次不一,因此各个学生所学习需课时根据学生已有基础而定。 二、课程结构 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安排 (总计) 核心语法 第一讲 冠词 1.掌握冠词的基本用法 2. 不用冠词的情况(零冠 词) 3. 习语中的冠词用法 4.特指与泛指 2小时 第二讲 代词、介词 1.掌握代词的基本用法及活用复习 2.掌握介词的基本用法及固定搭配 2小时 第三讲 名词和数 1.加深对转化词的理解 2.有些名词在不同的情境中可数和不可数可能发生 2小时

词变化 3.复合名词和合成名词的认识 4,。增加对数词的认识:小数、倍数、分数、百分数等 第四讲形容词和副词1.掌握形容词、副词的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修饰语及 倍数的比较表达2.掌握形容词副词考点2小时 第五讲时态、语态1.掌握基本时态语态、结构,能识别并正确运用时间 状语2。能联系语境正确使用时态语态 2.了解复合句中时态的呼应及特殊用法 6小时 第六讲非谓语动词1.掌握非谓语动词的结构 2.熟练运用非谓语动词2小时 第七讲情态动词1.了解和掌握情态动词的功能和意义 2.了解和掌握情态动词表示猜测的用法 2小时 第八讲 虚拟语气 掌握虚拟语气及做题方法2小时 第九讲定语从句1.了解定语从句的语法功能。能识别定语从句并正确 使用关系词 2.了解关系代词、介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的用法 3.能造含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在书面表达中增加语 言的丰富性 2小时 第十讲状语从句及名词性从句1.了解状语从句及名词性从句的语法功能,掌握各类 从句 2.了解更多的从属连词,掌握它们的含义 3.学会用名词性从句及状语从句表达信息4小时 第十一主谓一致、倒装句1.掌握主谓一致及倒装句的概念及高考题型 2.熟练运用及灵活解题 2小时 核心 词汇 高一教材中的词汇,特别是对一些重难点词汇的运用进行巩固。8-10小时

文艺复兴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2018年海南卷)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 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 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 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 【参考答案】C 【解题必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实质和影响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宗教禁欲主义,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1.实质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2.影响 (1)积极方面 ①思想方面,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赞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④自然科学方面,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消极方面 ①对它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中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②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这则材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A.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的说教 B.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C.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 D.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恩格斯在评价某一运动时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也确实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这场“变革”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二 历 史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天门中学 吴少荣 第Ⅰ卷 一、选择题 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及多极化趋势。据此回答1-5题。 1.《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①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②对德国军备进行严格限制 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 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下列图片最能反映20世纪30年代主要特征的是( ) A.议会审判查理一世 B.甲午战争中日军的旅顺大屠杀 C.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院 D.讽刺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的漫画 3.图一、二反映的共同点是( ) 图一 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图二 戈尔巴乔夫和里根

A.苏联企图与美国“平起平坐”B.美苏争霸剑拔弩张 C.美国居战略优势D.苏联处于被动反击的地位 4.下列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评价是() A.美苏关系的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B.战后美苏之间一直没有直接交战 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 D.军备竞赛加快了苏联经济的发展速度 5.在国际关系中大国意志一直左右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下列史实中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有()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雅尔塔体系 ③慕尼黑协定④万隆会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②③ 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两次世界性大危机,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6-9题。 6.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机遇。其含义是()A.法西斯势力上台,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B.各国乘机加强中央集权,稳定资本主义 C.迫使政府内部调整,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D.运用更多的科技成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7.罗斯福新政时期,制定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这主要说明了资本主义国家()A.解决社会的阶级矛盾B.对经济生产进行干预 C.保障工人的经济利益D.维护工人的政治权利 8.罗斯福新政对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最深远的影响是() A.国家不干涉资本家的经济事务 B.减轻了经济危机的打击,缓和了社会矛盾 C.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9.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的直接导火线是()A.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B.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C.纬约华尔街股票市场股价狂跌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组织的斗争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这既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又是新的挑战,各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和调整。据此回答10-13题。 10.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中国的改革开放,四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A.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的指导作用B.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充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D.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宏观调控经济11.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各国大力推行政治改革D.得到美国的经济技术援助 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2019年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 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 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 4.“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 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 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5.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A.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6.下图为一组纪念邮票,邮票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中,曾被认为是文人雅士必备素养的是 ①(围棋)②(捶丸一球类竞技)③(弓箭)④(蹴鞠) A.① B.② C.③ D.④ 7.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高二升高三英语阅读专练之说明文 教师版

高二升高三英语阅读专练之说明文、议论文及应用文 (一) 2012 四川 E Plants are flowering faster than scientists predicted(预测)in reaction to climate change, which could have long damaging effects on food chains and ecosystems. Global warming is having a great effect on hundreds of plant and animal species around the world, changing some living patterns, scientists say. Increased carbon dioxide(CO2)in the air from burning coal and oil can have an effect on how plants produce oxygen, while higher temperatures and changeable rainfall patterns can change their patterns of growth. X kb 1. c m “Predicting species' reaction to climate change is a major challenge in ecology,” said the researches of several U.S. universities. They said plants had been the key object of study because their reaction to climate change could have an effect on food chains and ecosystem services. Nature website, uses the findings from plant life cycle studies The study, published on theand experiments across four continents and 1,634 species. It found that some experiments had underestimated(低估)the speed of flowering by 8.5 times and leafing by 4 times. “Across all species, the experiments under-predicted the speed of the advance — for both leafing and flowering — that results from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study said. The design of future experiments may need to be improved to better predict how plants will react to climate change, it said. Plants are necessary for life on the Earth. They are the base of the food chain, using photosynthesis (光合作用)to produce sugar from carbon dioxide and water. They let out oxygen which is needed by nearly every organism on the planet. Scientists believe the world's average temperature has risen by about 0.8℃ since 1900, and nearly 0.2℃every ten years since 1979. So far, efforts to cut emissions(排放)of planet-warming greenhouse gases are not seen as enough to prevent the Earth heating up beyond 2℃ this century — a point scientists say will bring the danger of a changeable climate in which weather extremes are common, leading to drought, floods, crop failures and rising sea levels. 57. What is the key information the author wants to give in Paragraph 1? A. Plants' reaction to weather could have damaging effects on ecosystem. B. The increasing speed of flowering is beyond scientists' expectation. C. Climate change leads to the change of food production patterns. D. Food chains have been seriously damaged because of weather. Nature website that ______. 58. We can learn from the study published on the A. plants' flowering is 8.5 times faster than leafing B. there are 1,634 plant species on the four continents C. scientists should improve the design of the experiments D. the experiments failed to predict how plants react to climate change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专题练习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秦朝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演练二(3)秦朝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 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A. 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 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 C. 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 D. 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 解析材料中描述了秦朝多人议政的史实,说明在群策群力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 专制君主决策的失误,故选A。 答案A 2. 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 , 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秦国轻罪重罚、滥用苛政 B. 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 C. 秦国军事活动比东方六国频繁 D. 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解析:B “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说明秦国对地方控 制的加强。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B项正确。 3. 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此材料表明 () A. 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B. 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 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 D. 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 解析:C 材料中未体现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体现了权力分工结构的家国同治,是“家天下”的表现,体现了原始色彩,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中未出现三公九卿之间的牵制,故D项错误。 4?“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 A.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B. 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C. 有效解决了皇权相权的矛盾 D. 强化君主个人独裁 解析:A 由材料中“君臣集议……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可知秦朝集议制度不是君主独裁,有利于皇帝决策时吸取他人意见,故A项正确。 5. 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职为官员实际职务;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以石为计算单位。这一规定()

高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下学期)

高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下学期) 导读:本文高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下学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宋明理学 【基础解读】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

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张: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张: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主张: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出现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2019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 C.郡县制D.察举制 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 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

高二英语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英语学业水平预测试题(七) 第一节:单项填空 1. --Are you sure you're ready for the best? --_________. I'm well prepared for it. A. I'm afraid not B. No problem C. Hard to say D. Not really for the winner of the competition is ______two-week holiday in Paris. A. The ; 不填 B. A ; 不填 C. A ; the D. The ; a 3. In many ways ,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US is not very different from ____in the UK. A. that B. this C. one D. it 4. It is important to pay your electricity bill on time , as late payments may affect your ______. A. condition B. income C. credit D. status shopping has changed our life , not all of its effects have been positive. A. Since B. After C. While D. Unless young man is honest , cooperative , always there when you need his help .______, he's reliable. A. Or else B. In short C. By the way D. For one thing 7.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ultures we grow up _______influence the basic processes by which we see world around us. A. on B. in C. at D. about 8. We can achieve a lot when we learn to let our differences unite , rather than _______ us. A. divide B. reject C. control D. abandon 9. Silk ______ one of the primary goods traded along the Silk Road by about 100 BC. A. had become B. reject C. control D. abandon return to the problem of water pollution , I'd like you to look at a study _______ in Australia in 2012. A. having conducted B. to be conducted C. conducting D. conducted 11. Scientists have advanced many theories about why human beings cry tears , none of ______ has been proved. A. whom B. which C. what D. that their children lived far away from them , these old people felt ______from the world. A. carried away B. broken down C. cut off D. brought up 13. A sudden stop can be a very frightening experience , ______ if you are travelling at high speed. A. eventually B. strangely C. merely D. especially 14. When the time came to make the final decision for a course , I decided to apply for the one that ______my interest. A. limited B. reserved C. reflected D. spoiled 15. Had the governments and scientists not worked together , AIDS-related deaths _______ since their highest in 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