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作者:刘启泓赵冉刘清颖

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第10期

【摘要】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研究西安地区几所典型土建类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

案的设置,探索本科高校土建类专业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设置,并提出新课程体

系的设置原则和方法,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土建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工程实践能力土建类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西安培华学院校级重点教研项目,项目名称:“强化土建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

力的课程体系研究”,项目编号:PHZ1702。

前言

工程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土建类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

应用性和实践性,结合当今社会的需求,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为主。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全不能适应

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人才教育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教学占比较轻,处于从属地位。(2)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3)实践教学环节运行不规范、监督不到位、考核不合理。(4)高校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很难高质量完成实践教学工作。因此,研究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特别是研究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改革,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

标的必要步骤。

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之前的建筑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港

口工程等八个专业融合为一体,改称“土木工程”专业,调整后的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宽口径、方向多、综合性强”的特点。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目前的人才培养现状,本文以西安培华学院2017年教研课题“强化土建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研究”为依托,对西安地区几所

典型土建类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研,对西安培华学院土木工程

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索与改革,并开展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

研究,利用互联网、软件、实习基地等各种教学平台,充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探求适

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新课程体系。

西安地区典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

土木工程专业是土建类其他专业的基础,对西安地区几所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调研的结果表明,土木工程课程体系大体由五个部分构成:一是通识教育模块,主要包括思政、英语、体育等;二是自然科学基础模块,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等;三是学科专业基础

模块,主要包括土木工程概论、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力学等;四是专业必修模块,主要是本

专业必须学习的一些课程,如钢筋混凝土设计、钢结构等;五是专业选修模块,主要是学习本

专业所需要了解的一些学科边缘知识,如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等。对于学

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塑造,贯穿于这些课程的实践环节与独立实习实训当中。表1针对西

安四所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实践环节进行了对比分析。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基本原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