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之初中生叙事作文含环境描写

初中生叙事作文含环境描写

【篇一:中考记叙文的环境描写】

中考记叙文的环境描写

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展开,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写

人记事常常需要对环境进行描写。环境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这一些在同学们的习作中往往难以展示,也不容易把握,所以在学

生的作文中,描写最多的还是自然环境。一位考生以《淡妆浓抹总

相宜》为题作文,其开头是这样的:

依稀记得的情景,于暮春三月,撑一柄油纸小伞,流连于江南的小镇。天空斜织着密密的细雨,路两旁是古旧的亭台楼阁,踏着湿漉

漉的青石板,轻盈地漫步,空气中飘散着湿湿的花香……

开篇的这段景物描写使人仿佛置身于烟雨迷蒙的江南小镇,清新、

古朴,让人在陶醉之余,不仅生出对美的无限遐想。这样的开篇既

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又突出了作者的才情。

湖北省一位考生以《一地梨花》为题,记叙了这样的事:父亲不将

遭到虫害的梨子卖给已签了合同的客户,并主动承担赔偿客户损失

的责任。以此赞美父亲诚信不欺的美德。文中关于梨花的用笔不多,一处在叙事开始时:前几年父亲承包了果园,春天那会儿,漫山遍

野的梨树、苹果树都开着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梨

树最多,父亲整天泡在园子里……另有一处在文章的结尾:零落的

梨花,飞珠碎玉,它孕育着这个老农民品质的光辉,即使零落成泥,哪怕碾作灰烬,它也香如故!念情悠悠啊,我的一地梨花……

在本文中梨花不仅仅是情节设计的一个道具,而且是与父亲的形象

融为一体,成为一种人格美的象征。

广东省满分作文《月若有情月长吟》也是一篇巧借景物描写设置记

叙文亮点的范例。文章以我为母亲治病筹钱作线索展开,写了我选

择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因而感化了王医生,王医生选择了为我妈治病,这让小作者更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

整个故事设置在月光下展开,全文共三次写景。开篇描写景物:太

阳最终吝啬地收起了它最后的一线亮光。月亮还没有出来,留下的

只是满天的云霞,轻

轻地亲吻着宁静的山村。

我心急如焚地奔走在狭窄的村巷间,无心欣赏大自然的赏赐。我焦

急地挨家挨户去筹钱为我妈治病。

这里的景物描写交代了环境,为心急如焚作了铺垫。

再看文中送迷路的小孩回家后的一处景物描写:月儿已经爬上了树梢,有了些许凉意。我仍然在为母亲治病筹钱。我坚信:人与人之

间一定会有人情的气息。这里的景物描写除了交代时间外,还映衬

了人物的美好心灵。我送小孩回家感化了王医生,王医生到我家为

母亲治病。这是真情的相互传递。

文末还有这样的景物描写: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是

滑过了一曲悦耳的琴声。哦!月若有情月长吟!这里写月景为深化

主题,抒发情怀作烘托。

总观全文,三次写景前后呼应,渲染烘托相当成功。

高考作文中的景物描写不仅可以以片断的形式出现,而且可以独立

成文,如四川省高考佳作《冬的主宰》和湖北省高考佳作《飘落心

灵的秋叶》就是景情相生、情景交融的美文。请大家找来一读,这

里不再赘述。

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如《孔已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二是渲染气氛(如《故乡》中

对故乡景象的描写);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如《驿路梨花》中对小

茅屋的描写)。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运用环境描写要做到: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描写人物服务;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总之,巧借景物描写设置记叙文亮点,是提高高考作文得分率的一

项重要策略。

同学们在这方面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景物描写独立起来,为景物

而景物,把景物描写看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没有意识到在自己

的文章里景物不再是单纯的景物了,而是和你的心灵碰撞产生的带

有你的主观情感的心灵世界的外现,就如自然界的凄风苦雨在你的

文章中已不再是自然的风雨,而是你内心的阴霾。

【篇二:作文中的环境描写】

作文中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不仅能使故事更加生动,人物更加鲜明,气氛更加逼真,而且能使人感到耳目一新,增强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就文学作品

来说,一定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学生写记人记事

的作文要适当注意环境描写。在叙事文章里的景物描写。

在叙事的文章中,有时插人几笔生动的景色描写,既增强了人物形

象性,又增强了感染力。写景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烘托人物。人物和景物本来就是密切相关的。每个人都生活在

一定的环境当中,人物思想、性格的形成,和周围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写景对于表现人物是至关重要的。

二、渲染气氛。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来创造一种气氛,是写景的

表现手法的作用之一。这气氛有可能是热烈、欢快的,可能是安宁、静谧的,也可能是悲壮、凄凉的等等。至于创造一种什么样的气氛,要看文章的需要,因为每篇文章都有它的主题和基调。

三、传达感情。写景常常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情与景二者之间

息息相关、密不可分。通常可以借景抒情,因为通过景物描写便于

表现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大自然的赞美。从读者来说,逼真、生动的景物描写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加美感,陶冶感情。综上所述,景物描写的作用是很明确的,我们在作文时,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不要毫无目的的去写景,或是为了写景而写景。

另外,景物描写还要注意真实,过分夸张或不适当地描写,效果会

适得其反。

细雨真情佚名

细雨绵绵,如同剪不断理还乱的长线,我们的烦恼也似这悠长的雨丝,没有尽头。想起刚才的那一幕,心中不禁涌起阵阵委屈和酸楚。今天,我穿了同学刘菲一件很时尚的衣服回到家,爸爸一见就发火。“咋穿这么件扎眼衫子,快脱了扔掉。”妈妈也一反常态开始数落我:“这么一件前露肚皮后露脊背的衫子,谁见了谁都要笑话,快换了去。”说着她拿出一件早已退色的旧t恤,我一见就想起刘菲那些漂

亮流行的衣服,便呛了一句:“这么旧的衣服谁还穿?你们就这么抠,不怕别人笑话吗?”接着爸妈开始唠叨,我听不进去,最后流着泪换

了t恤就跑出门。爸妈在后面喊,我也没回头。

雨水打湿了我的头发,也打湿了刚穿上的单薄的t恤。我感到阵阵

凄凉,泪水和着雨滴流过脸颊。雨丝牵着我的脚步在风中游荡…… “爸爸——”一声清脆的呼唤截住了我的思绪,我停下脚步注视着雨

中的父女俩。父亲穿着一件单薄的衬衣,嘴唇冻成了乌青色。小女

孩套着一件大得出奇的外套——显然是她爸爸的。“爸爸,你冷吗?”。“不冷!”深沉的男中音回答,“你暖和,爸爸就暖和了!”父

亲下意识地摸摸小女孩的肩头,又帮她扯了扯外衣。“爸爸,你背着

我吧?”我怔怔地看着那女孩,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味道。“那样我们

就可以共同穿这件衣服了。”听小女孩说完这话,我的脸不知为何一

下子红了。我还没有回过神来,

那个父亲已经笑着背起了小女孩。小女孩用手绢擦拭着父亲额头上

的雨水。父女俩满脸漾着幸福的笑容。

我呆呆地伫立在雨雾中,想起去年父亲刚刚下岗,我又得了肺炎。

父亲为给我治病,卖掉心爱的机动三轮摩托,妈妈拿出她积攒的钱,送我去医院。爸爸也是这样背着我,一路小跑,他的汗水顺着脸颊

往下淌。妈妈跟在后面紧护着我……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父母一次

次在雨中为我送伞,一次次在风雪中给我送衣服的身影一一浮现在

雨幕中。

可怜天下父母心,最真最爱父母情。他们的唠叨都是怕我学坏了。

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变成了母亲的手指,在轻抚奔跑的我;

也像父亲爱抚的目光,擦过我的面颊。我不知不觉走进自家的小巷,只见家里亮起了暖暖的灯光。不知什么时候,雨已经停了,只见院

子里的月季花经过雨滴滋润更加清新芬芳…… 【析读小语】小作

者选取了一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自己因为穿回了同学的“时尚”衣

服而遭到了父母的严厉批评,被迫换上了不喜欢的旧t恤,这是常常发生在父母和儿女之间的实实在在的感情纠葛。这一纠葛的化解写

得非常巧妙,街头偶然见到父女二人相互怜惜的情景激起了作者内

心深处的情感波澜。更可贵的是作者把这个普通故事放在了一个细

雨绵绵的背景中,随风飘散的雨丝,弥漫天地的雨雾衬托了作者伤心、惆怅、孤独和凄凉的心情,情景交融,可以让读者受到感染,

引起共鸣。景物的烘托渲染使文章增色不少。

写作训练

我们都曾路过许多地方,如商店、市场、公园、图书馆、电影院、

老师的窗前、爸爸妈妈的办公室,甚至走过四季、走过童年、走过

所有或斑斓或灰暗的岁月……我们也一定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感。请

以“我从走过”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先将题目

补充完整再作文;适当穿插生动的景物描写,起到烘托作用。

【篇三:环境描写片段】

环境描写示例(1-7)

(1)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红殷殷的花雨梦中。

…… 她先说:“你的强记能力,连我也自叹不如。以前,我在这一方面也是受我的老师称赞的。”沉默了一会儿,只听见一群相思鸟在教室外的老榕树上幸灾乐祸地鸣叫。她又说:“要是你总是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会疲累的。那时,你的脑子里还剩了些什么?”

还是那条林荫道,老师纤细的手沉甸甸地搁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园那个拐弯处,我不禁回头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从她的身后川流成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一颗最亮的星星,永远闪烁在我记忆的银河中。哦,我的林老师。

------舒婷《在那颗星子下》

(2)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窗外天上北归的雁群,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那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时,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

--------莫怀戚《散步》

一楼大厅里的演出仍在进行,欢乐的歌声越发使人伤感。

……

转眼又到了春天。不知不觉间,医院门前那排玉兰树的枝头已绽放出一朵朵洁白的花朵,花园里黄色的迎春花也在向人们发出春天到来的信息。

星期六的下午,妈妈说哥哥在招待所做了我最爱吃的菜,五点多钟,妈妈推我来到医院大门口,正赶上学校放学。医院附近南北各有一

所学校:马家堡小学和角门中学。马路上,背着书包的学生三三两

两地走过。我停住轮椅,执拗地对妈妈说:“咱们先回医院。”没等

妈妈同意,我已掉转方向往回滑去。

“你怎么了?哥哥在等你呢。”

我拗着不吭声,满脑子都是那些身穿校服、活蹦乱跳的学生。我不

能忍受他们对我的另眼相看,更怕面对他们看我时的那种像看动物

园里的动物一样的眼光。

-------王嘉鹏《我不是懦夫》

(7)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

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勾到过路行人

的头发。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

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稚

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

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

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

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

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

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

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龙应台《目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