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祛风湿方药

第八节祛风湿方药
第八节祛风湿方药

第八节祛风湿方药

?凡是祛除风湿之邪,具有祛风胜湿、渗湿利水和芳香化湿作用的方药,称为祛风湿药。

?湿又可与风、寒、暑、热等外邪致合而

致病,导致风寒湿痹,泄泻,水肿,黄

要辨别湿邪的部位、性质而选用药物。 祛鼐分药劳为三类: L T<1 n=

疸,小便不利,淋浊等证。所以应用时

T

/

?1>祛风湿药:多辛温燥烈,具祛风散寒, 活血通络,舒经止痛或强筋壮骨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行、痛、着痹)。

?2、渗湿利水药;多性味平淡,具利尿、通淋、消水肿、止水泻功效。主治尿闭、尿赤、淋浊、水肿、水泻、黄疸等水湿内停所致的病证。

?3、现代药理:祛风湿药有抗炎、抗过敏镇痛、镇痉、解热、抗菌、强心、扩张血管而抗风湿;渗湿利水药有利尿、排石、利胆、抗过議、镇痛、貞痉、解热、抗菌、强心、扩张血管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4、本类药耗阴伤津,阴虚津亏者禁用,病体虚弱配补养药。

中基方剂中药笔记详解

中医基础理论 1.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塊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 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廩之本, 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 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2.心者,君主之官也,神 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睥胃者,食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 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3.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 大则病进。上盛则气急、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4.五脏者身之强也。头者 精明之府,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随,府将坏矣。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骨者髓 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 掉,骨将惫矣。得强则生, 失强则死。 5.阴中有阴,阳中有阳。 平旦(3-5)至日中,天之 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 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 合夜至鸡鸣(1-3),天之 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 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6.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 色;拔;枯;揭;落。 7.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精 不 足 者,补之以味。其咼者,因 而越之。其下者, 引而竭 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 有形者,渍形以为汗。其在 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 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 而泻之。 8.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 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 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 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 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 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 筋脉沮,精神乃央。 9.血有余则怒,血不足则 恐。 中药学 1.十九畏:硫黄畏朴硝; 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 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 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 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 畏五灵脂。 2.十八反:甘草反甘遂、 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 贝母、瓜蒌、半夏、白蔹、 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 丹参、玄参、苦参、细辛、 芍药。 3.砒石:0.002-0.004g, 雄黄:0.05-0.1g,巴豆: 0.1-0.3g 甘遂:0.5-1g, 鸦胆子:0.5-2g,川乌: 1.5-3g,雷公藤:10-25g, 雷丸:6-15g,牛黄入丸散 0.2 —0.5g,麝香入丸散 0.06 —0.1g不宜入煎剂,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 0.3—1g忌火煅,羚羊角磨 汁或研粉服 0.3 —0.6g克,煎服 1 —3g,巴豆内服剂量0.1 —0.3g ;甘遂入丸散剂 0.5 — 1g 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 喘,禾水消肿桂枝:发汗解 肌,脉,助阳化气紫苏: 发汗解表,中,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呕,温肺 止咳香薷:发汗解表, 中,禾水消肿荆芥:发表散 风,疮,炒炭止血防风: 发表散风,痛, 止痉,止泻羌活:祛风散 寒,痛。 白芷:解表散风, 痛,燥湿止带,消肿 排脓细辛:祛风散寒,通窍 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有小毒。 祛风除湿,通窍止 痛 辛夷:发散风寒, 宣通鼻窍。 辛凉解表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利咽透疹,舒肝解郁牛蒡子: 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解毒 散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 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 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 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 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 目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 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 毒,升阳举陷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 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 渴,收敛生肌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 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 燥,解毒消痈,引产淡竹 叶: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 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夏 枯草:清肝火,散郁结, 降 血压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 便 清热燥湿药: 黄苓: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 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凉血止血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退热除蒸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 火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 痢,止带明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 毒 椿皮:清热燥湿,止带止 泻,收敛止血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多食苦,则皮槁而毛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解表药I 行气宽 温中止 化湿和 透疹消 胜湿止 胜湿止 通窍止

《中药学》学习笔记:祛风湿药之络石藤和寻骨风

《中药学》学习笔记:祛风湿药之络石藤和寻骨风 络石藤 【药用】夹竹桃科潘援藤本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des(Lindl.)Lem.的干燥带叶藤茎。 【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祛风通络,凉血消痈。 《本草正义》:络石气味,《本经》谓之苦温,盖以功能通经络活血而言之,故以为温。然《本经》主治,纯是热症,则非温热可知,故《别录》改作微寒,而《御览》引李当之说,且以为大寒也。此物善走经脉,通达肢节,《本经》主风热死肌,《别录》养肾,主腰髋痛,坚筋,利关节,皆即此义。其治痈肿、喉舌肿,口干舌焦,皆苦寒泄降之功用也。《别录》谓其除那气,则以邪热而言。凡《本经》、《别录》邪气二字,所赅最广,其实各有所主,并非泛辞,读者当以意逆之,自能悟到,不可混作一例者。惟大惊入腹四字,则不甚可解,当付阔疑。恭谓疗产后血结大良,盖以瘀露不通而言,苦泄破瘀,且善通络,是以主之。又谓主蝮蛇疮毒心闷,则清热泄降,固解毒之良药。又谓刀斧伤疮,敷之立瘥,则又外治活血之神丹矣。藏器谓主一切风,即《本经》治风热死肌,《别录》利关节之义。今用以舒节活络,宣通痹痛甚验。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络石藤功能祛风而舒经活络,性寒清热,风湿痹痛偏热者较为适宜,可单味浸酒服,也可与木瓜、海

风藤、桑寄生、生苡仁等同用。 2.用于疮疡肿痛:本品行微寒,能凉血清热而消痈,用治疮疡肿痛之症,常与乳香、没药、瓜萎、甘草、皂角刺等配伍。 【处方用名】络石藤(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煎服。 【附药】海风藤:及胡椒科植物海风藤的藤茎。功能祛风通络,适用于风湿痹痛、关节酸痛、屈伸不利等症一般用量三钱至五钱,煎服。 【文献摘录】《神农本草经》:「主风热死肌痈伤,口干舌焦,痈肿不消,喉舌种水浆不下。」 《本草纲目》:「气味平和,其功主筋骨关节风热痈肿。」 《要药分剂》:「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屈伸者,服之无不获效,不可忽之也。」 治关节炎:络石藤、五加根皮各一两,牛膝根五钱。水煎服,白酒引。 治筋骨痛:络石藤一至二两。浸酒服。(《湖南药物志》) 治肺结核:络石藤一两,地菍一两,猪肺四两。同炖,服汤食肺,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寻骨风 【药用】马兜铃科草本植物棉毛马兜铃AristolochiamollissimaHance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肝经。

祛风湿药概论

祛风湿药1 【基本概念】凡以祛除风寒湿邪气为主要作用,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作用特点】祛风湿药大多味辛苦,主入肝、脾、肾经。辛能散风,苦以燥湿,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故祛风湿药有祛除肌肉、筋骨、关节之间的风湿邪气的作用。多数药物性温热,兼能散寒,适用于风寒湿痹;部分药物性寒凉,寒可清热,故有清热散风、祛湿通络的作用,适用于风湿热痹;另有部分祛风湿药兼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常用于风湿痹痛兼见肝肾不足,筋骨痿软者。 【适应范围】祛风湿药主要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肌肉、筋骨、关节等处疼痛、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或热痹关节红肿,兼治痹症兼肝肾不足、外感表证挟湿、伏风头痛等病症。西医学诊为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腰椎间盘脱出症、颈椎病、骨关节炎、腰肌劳损、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属于风湿为患,经络瘀阻者,可用本类药物治疗。对麻疹、皮肤瘙痒、疥癣、湿疹等也有治疗作用,部分药物尚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哮喘等病症。 【药物分类】祛风湿药根据其药性和功效的不同,分为祛风寒湿药、祛风湿热药、祛风湿强筋骨药三类。 【配伍规律】临床应用祛风湿药时,须根据痹症的类型和性质、病患部位、病程新久等选择药物,并作适当地配伍。如风邪偏盛的行痹,应选择善能祛风的祛风湿药,佐以活血养营之品;湿邪偏盛的着痹,应

选用温燥的祛风湿药,佐以健脾渗湿之品;寒邪偏盛的痛痹,当选用温性较强的祛风湿药,佐以通阳温经之品;外邪入里而从热化或郁久化热的热痹,当选用寒凉的祛风湿药,酌情配伍凉血清热解毒药;感邪初期,病邪在表,当配伍散风胜湿的解表药;病邪入里,须与活血通络药同用;若挟有痰浊、瘀血者,须与祛痰、散瘀药同用;久病体虚,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者,应选用强筋骨的祛风湿药,配伍补肝肾、益气血的药物,扶正以祛邪。 【使用注意】痹症多属慢性疾病,为服用方便,可制成药酒或丸散剂,也可制成外敷剂型,直接用于患处。辛温性燥的祛风湿药,易伤阴耗血,阴血亏虚者应慎用。 【药理作用】本类药物药理作用主要为抗炎、镇痛、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祛风湿药对急慢性炎症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雷公藤、五加皮、防己对佐剂性关节炎也有抑制作用。川乌、青风藤、独活、秦艽、五加皮、防己有不同程度的镇痛作用,可提高实验动物热刺激、电刺激、化学刺激所致的痛阈,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部分药物对免疫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如雷公藤、五加皮、独活、豨莶草、青风藤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中药祛风湿药

第八单元祛风湿药 前言 概念: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适应病症:风湿痹痛,风湿日久累及肝肾所致的腰膝酸软无力、疼痛者,肾虚腰痛,中风后遗半身不遂,肢体拘挛。 祛风寒湿药——独活 祛风湿、止痹痛:治风湿痹痛(病位,下半身;病性,偏寒;病程,新久皆宜)。 发汗解表:风寒表证或风寒表证夹湿,少阴头痛等。 主散在里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风寒湿痹。 独活与羌活的比较 二药性味均为辛苦温。均能祛风湿,止痹痛,祛风解表,用于风寒湿痹痛,风寒表证挟湿者。 其中独活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重者为宜; 而羌活气雄而散,发表力强,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且作用部位偏上,故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佳。 威灵仙 祛风湿,通经络:辛散温通,性猛善走,凡风湿痹痛,拘挛麻木,瘫痪,新久皆宜。 治骨鲠:诸骨鲠喉。 消痰水:痰饮,噎膈。 注意:煎服,5~15g。治骨鲠可用30~50g。 木瓜

舒筋活络:①治风湿顽痹、筋脉拘挛之要药。②脚气肿痛。化湿和中:湿浊中阻之吐泻转筋。 生津开胃:津伤口渴、消化不良。 蕲蛇

祛风通络:①风湿痹痛,筋脉拘挛;②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麻风,疥癣,皮肤瘙痒等。定惊止痉:急慢惊风,破伤风。 乌梢蛇 祛风通络:①风湿痹痛,筋脉拘挛;②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麻风,疥癣,皮肤瘙痒等。定惊止痉:急慢惊风,破伤风。 徐长卿

祛风止痛:善治痹证痛重及内外伤诸痛。风湿痹痛,脘腹痛,牙痛,术后痛,癌肿痛。活血通络:跌打损伤肿痛。 止痒:风疹,湿疹,顽癣。 解蛇毒:毒蛇咬伤。 注意:不宜久煎。 川乌

祛风湿药试题

祛-风-湿-药试题

————————————————————————————————作者: ————————————————————————————————日期:

祛风湿药 习题 1. 用治风寒湿痹痛兼外感风寒挟湿表证宜选() A 木瓜 B 川乌 C 威灵仙D独活 E 蕲蛇 2. 用治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重者宜选( ) A蕲蛇 B 木瓜 C 独活 D 秦艽 E ? 莶草 3.功能舒筋活络, 又能除湿和胃的药是() A ? 莶草B木瓜 C 防己 D 防风 E 蕲蛇?4. 用治吐泻转筋宜选()?A 独活 B 蕲蛇 C 木瓜D五加皮 E 威灵仙?5.用治风湿痹痛, 筋脉拘挛, 脚气肿痛宜选() A 独活 B 木瓜 C 蕲蛇 D 白芷E防己6.用治风湿痹痛, 筋脉拘挛兼呕吐泄泻宜选()?A雷公藤 B 川乌C威灵仙 D 独活 E 木瓜 7. 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消骨鲠的药物是() A独活 B 威灵仙C川乌 D 蕲蛇 E 木瓜 8. 用治诸骨鲠咽宜选用( ) A 蕲蛇B木瓜 C 五加皮D威灵仙 E 川乌 9.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药物是() A五加皮 B 桑寄生 C 防风 D 防己 E 川 10.用治寒湿头痛、身痛、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者乌? 宜选用( )?A 川乌 B ? 莶草 C 蕲蛇 D 独活 E 五加皮 11.用治诸寒疼痛又可用于麻醉止痛者宜选用() A 威灵仙 B 川乌 C 防己 D 独活 E 狗脊 12. 功能祛风通络,定惊止痉的药物是( ) A独活 B 防己C蕲蛇 D 木瓜 E 五加皮 13.用治风湿顽痹, 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宜选()

A 威灵仙 B 蕲蛇C五加皮 D 防己 E 狗脊 14.用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宜选( )?A 狗脊 B 独活C蕲蛇 D 五加皮 E 木瓜 15.用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足麻木, 皮肤瘙痒宜选( )?A 蕲蛇 B 独活 C 桑寄生 D 狗脊 E 川乌 16.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杀虫解毒的药是( ) A 雷公藤B五加皮 C 狗脊D川乌 E 独活 17. 功能祛风湿止痹痛, 退虚热,清湿热的药是( )A独活 B 秦艽 C 川乌 D 木瓜E蕲蛇 18. 用治风湿痹痛兼骨蒸潮热宜选()?A 独活 B 知母 C 秦艽 D 木瓜 E 蕲蛇 19.既能清湿热又能退虚热的祛风湿药是( ) A 木瓜 B ?莶草 C 秦艽 D 雷公藤 E 防己 20. 用治风湿痹痛兼湿热黄疸宜选( ) A蕲蛇B威灵仙 C 防己D秦艽 E 独活 21. 功能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 A 独活 B 防己 C 秦艽D五加皮 E 狗脊 22. 用治湿热偏重的痹证宜选() A 防己 B 川乌 C 狗脊 D 威灵仙E蕲蛇 23.用治风湿痹痛,关节肿胀,小便不利宜选用() A川乌B蕲蛇C木瓜 D 防己 E 独活 24.用治皮水一身肌肤悉肿小便短少宜选用( ) A 独活 B 狗脊 C 雷公藤 D ? 莶草 E 防己 25. 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的药物是()?A 蕲蛇 B 威灵仙 C 独活 D ?莶草 E 防己 26.功能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的药是()?A 木瓜 B 五加皮C? 莶草D防己E络石藤

中医药分类记忆口诀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寒用生姜,桂枝紫苏和麻黄,辛夷胡荽与香薷,白芷葱白加荆防,羌活藁本苍耳子,柽柳细辛效果良。发散风寒药 发散风热有升麻,浮萍薄荷桑菊花,柴葛蔓荆牛蒡子,木贼豆豉蝉衣加。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清热泻火莫延迟,知母石膏寒水石,芦根竹叶淡竹叶,青葙栀子决明子,鸭趾夏枯谷精草,密蒙花粉功无私。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药苦寒,黄芩黄柏与黄连。龙胆草根加苦参,秦皮橘皮和白鲜。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蒲公英,贯众连翘配地丁,板蓝青叶金银花,野菊青黛土茯苓,拳参穿心半边莲,马勃熊胆共鱼腥,射干败酱鸦胆子,蚤休漏芦白头翁,白花蛇舌马齿苋,绿豆荞麦四季青,地锦豆根山慈姑,还有白蔹和红藤。清热凉血药 清热凉血水牛角,紫草丹皮共赤芍,玄参生地兼养阴,血营实热诸证消。

清虚热药 清虚热药皆性寒,青蒿白薇有建树,骨皮退蒸别具功,还有银柴胡黄连。泻下药 泻下药物三下分,峻下攻下和濡润,大戟芫花牵牛子,商陆巴豆和千金,硝黄芦荟番泻叶,火麻仁和郁李仁。祛风湿药 祛风湿散寒药 除风除湿散寒凝,海风藤茎雷公藤,独活川乌威灵仙,乌稍蕲蛇寻骨风,木瓜老鹳伸筋草,蚕沙松节路路通。祛风湿清热药 祛风除湿消热肿,秦艽海桐臭梧桐,桑枝防己豨莶草,丝瓜络石穿山龙。祛风湿强筋骨药 祛风除湿强筋骨,寄生狗脊功不没,五加根皮千年健,芳香挥发浸酒服。化湿药 芳香化湿用苍术,藿香佩兰加厚朴,草果砂仁二豆蔻,温脾健胃寒湿除。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分三,消肿茯苓猪苓先,泽泻泽漆薏苡仁,冬瓜葫芦荠菜添,香加皮和玉米须,蝼蛄入药用生干。利尿通淋关木通,萆薢扁蓄和车前,

瞿麦通草灯心草,石韦滑石海金沙,莫忘地肤冬葵子,利湿通黄用金钱,茵陈虎杖地耳草,垂盆全草功夫全。温里药 附子肉桂能温里,小茴丁香吴茱萸,花椒胡椒荜澄茄,干姜良姜荜茇奇。理气药 理气药物二十一,橘皮青皮大腹皮,沉香木香青木香,檀香枳实共柿蒂,香附香橼九香虫,佛手乌药萼绿梅,甘松刀豆荔枝核,薤白玫瑰川楝齐。消食药 消食化积脾胃和,山楂神曲内金妥,麦芽谷芽鸡矢藤,莱菔理气效更卓。驱虫药 驱虫杀虫槟榔佳,雷丸鹤虱鹤草芽,芜荑榧子使君子,苦楝根皮和南瓜。

祛风散寒除湿类

祛风散寒除湿类:养血愈风酒 [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组成] 防风18克杜仲(炒)26克秦艽18克川牛膝18克蚕沙18克红花9克萆薢18克白茄根36克羌活9克鳖甲(制)9克陈皮9克白术(炒)18 克苍耳子18克枸杞子36克当归18克白糖70克白酒5升 [功用] 祛风活血。 [主治] 由风寒而引起的四肢酸麻,筋骨疼痛,腰膝软弱等症。 [制法] 将药捣碎,用白纱布袋盛之,连白糖一起置净器内,入白酒浸泡,密封,经过5-7日,开启,去掉药袋,滤过,澄清装瓶备用 [用法] 适量服用,每次不超过125毫升。 [宜忌] 高血压患者、孕妇忌用。 [按语] 方中防风、秦艽、蚕沙、萆薢、羌活、苍耳子善去风湿浊邪以舒缓筋骨;枸杞、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止痛;鳖甲滋阴软坚;白茄根散血、 消肿、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红花活血止痛;陈皮、白术调中。诸药配 伍,外祛风湿浊邪,内补肝肾筋骨,中以养血、活血、消肿、止痛之味调之,更以健运脾胃之法以奠其化生之源。诸药疏调结合,补泻得法,是治疗风湿 久痛顽疾最佳方案。糖、酒之用,更助药效,是筋骨疼麻无力由风寒为因的 治疗良剂。 风湿病不只是指因受风或受潮湿、寒冷的影响而引起的肌肉、关节痛。确切地说,风湿性疾病是指特殊的粘液,由脑流向关节等处而引起疼痛。它包括所有侵犯肌肉骨骼系统如关节、肌肉、韧带、肌腱、滑囊等组织,以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无论发病原因如何均在此列。当然发病原因或诱因可以包括受风潮湿、寒冷等环境因素,也可以是感染、免疫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代谢异常、家族遗传以及退行性病变等。 风湿病的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1:薏仁山药猪肚汤:先将猪肚一个洗净,再把薏仁30克,砂仁5克,新鲜山药100克,纳入猪肚中,加水6杯,用麻绳把猪肚口结扎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煎约两小时,将猪肚取出,去药渣,吃猪肚、山药,饮汤。 饮食疗法2:薏仁茅根苦瓜粥:将鲜苦瓜100~150克切成小块,薏仁30克,白茅根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同煮,空腹食用,每日1~2次。 可能加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食物

中药学试题—祛风湿药、化湿药

1.治痹证,祛风湿药最常与以下何类药配伍(B ) A.补虚药 B.清热药 C.活血药 D.温里药 2.以下哪项不是独活的功效( D) A.祛风湿 B.散风寒 C.止痛 D.化湿和中 3.治痹证兼复感风寒感冒夹湿,头身酸痛沉重者,最宜选用( A) A.独活 B.威灵仙 C.防己 D.木瓜 4.既能祛风湿、通经络,又能止痛,还可用治诸骨刺在喉之轻症的药物是(B ) A.独活 B.威灵仙 C.川乌 D.木瓜 5.木瓜长于( D) A.祛风 B.散寒 C.止痛 D.舒筋 6.治湿浊阻滞中焦,吐泻转筋,首选:(C ) A.藿香 B.秦艽 C.木瓜 D.香薷 7.治疗湿热痹痛宜选用的药物是( D) A.羌活 B.独活 C.威灵仙 D.防己 8.治风寒湿邪所致的肢体酸楚疼痛,尤以上半身疼痛为主的最佳药物是(C ) A.狗脊 B.独活 C.羌活 D.防风 9.五加皮最宜用于: B A.风湿肩背痛 B.风湿日久,肝肾亏虚之腰膝酸痛 C.跌打损伤腰痛 D.湿热足膝肿痛 10.治肝肾不足,冲任不固,胎动不安、胎漏或崩漏下血,以下药物首选(B ) A.五加皮 B.桑寄生 C.防己 D.黄芩 11.以下哪项不是五加皮的功效( ) A.祛风湿 B.强筋骨 C.止痛 D.利尿退肿 12.以下哪项不是桑寄生的功效( ) A.祛风湿 B.健筋骨 C.补肝肾 D.利尿退肿 1.下面哪位药物具有化湿解暑止呕的功效:( B) A.苍术 B.藿香 C.草果 D.砂仁 E.白豆蔻 2.) 2.长于治疗湿滞中焦及外感风寒表证的药物是:() A.厚朴 C.防己 D.紫苏 E.藿香 3.) 3.行气燥湿平喘是下列哪位药物的功效:( C)

袪风散寒中草药有哪些

袪风散寒中草药有哪些 文章目录*一、袪风散寒中草药有哪些*二、袪风散寒可以按摩哪些穴位*三、袪风散寒不能吃哪些食物 袪风散寒中草药有哪些1、袪风散寒中草药有哪些 1.1、川乌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有“乌头煎”治寒疝之方,因其辛温大热,具有较强的温经散寒、镇痛蠲痹之功,是治疗“痹症”的较佳药物,凡寒证、痛证,必用本品。用量一般为6-15克,部分寒证,可加大剂量,以不超过30克为是。 1.2、穿山龙 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味苦,性平,入肺、肝、脾经,别名甚多,有过山龙、穿龙骨、穿山骨、金刚骨等,《中华本草》载其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定喘,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痈肿等。 2、袪风散寒的食物有哪些 2.1、鲢鱼 用于缓解胃痛,常用于脾胃虚弱的治疗。尤其适用于胃寒疼痛或由消化不良引起的慢性胃炎。 2.2、带鱼 补五脏、祛风、杀虫,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尤为适宜。 2.3、狗肉

性温味甘,具有安五脏、暖肾之功效,善治脾胃虚寒之症疾。在冬季常是用狗肉,对于手脚冰冷、畏寒、腰痛、体质虚弱者有良好的保暖御寒作用。 3、袪风散寒的偏方有哪些 3.1、龟蛇酒 金龟,眼镜王蛇,当归,杜仲,杞子各10克,蜜糖,冰糖各100克,香圆米1千克,矿泉水1千克。圆米加矿泉水经发酵蒸馏酿酒。加龟,蛇浸6个月后加各药浸渍。最后融入冰糖,蜜糖。早晚空腹饮30克。 滋阴补肾,驱风湿,强筋骨,延年益寿。用于肝肾不足,风湿侵扰等症。 3.2、黄芪酒 黄芪20克,独活10克,防风10克,炙甘草10克,川椒10克,制附子10克,白术10克,牛膝10克,川芎10克,细辛5克,炮干姜12克,当归9克,桂枝9克,葛根6克,秦艽6克,制乌头6克,山茱萸6克,生大黄3克,白酒2000克。将上述药物共研成粗末,浸泡于酒内,7天后饮用。每日2次,每次10克。 补气活血、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适用于气血不足、风寒所致的关节痹痛、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等症。阴虚火旺者忌服。 袪风散寒可以按摩哪些穴位1、天枢穴

祛风湿药试题解答

祛风湿药 习题 1. 用治风寒湿痹痛兼外感风寒挟湿表证宜选() A 木瓜 B 川乌 C 威灵仙 D 独活 E 蕲蛇 2. 用治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重者宜选() A 蕲蛇 B 木瓜 C 独活 D 秦艽 E ? 莶草 3. 功能舒筋活络,又能除湿和胃的药是() A ? 莶草 B 木瓜 C 防己 D 防风 E 蕲蛇 4. 用治吐泻转筋宜选() A 独活 B 蕲蛇 C 木瓜 D 五加皮 E 威灵仙 5. 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宜选() A 独活 B 木瓜 C 蕲蛇 D 白芷 E 防己 6. 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兼呕吐泄泻宜选() A 雷公藤 B 川乌 C 威灵仙 D 独活 E 木瓜 7. 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消骨鲠的药物是() A 独活 B 威灵仙 C 川乌 D 蕲蛇 E 木瓜 8. 用治诸骨鲠咽宜选用() A 蕲蛇 B 木瓜 C 五加皮 D 威灵仙 E 川乌 9. 功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药物是() A 五加皮 B 桑寄生 C 防风 D 防己 E 川乌 10. 用治寒湿头痛、身痛、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者宜选用() A 川乌 B ? 莶草 C 蕲蛇 D 独活 E 五加皮 11. 用治诸寒疼痛又可用于麻醉止痛者宜选用() A 威灵仙 B 川乌 C 防己 D 独活 E 狗脊 12. 功能祛风通络,定惊止痉的药物是() A 独活 B 防己 C 蕲蛇 D 木瓜 E 五加皮 13. 用治风湿顽痹,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宜选() A 威灵仙 B 蕲蛇 C 五加皮 D 防己 E 狗脊 14. 用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宜选() A 狗脊 B 独活 C 蕲蛇 D 五加皮 E 木瓜 15. 用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皮肤瘙痒宜选() A 蕲蛇 B 独活 C 桑寄生 D 狗脊 E 川乌 16. 功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杀虫解毒的药是()

一、祛风寒湿药教学文案

一、祛风寒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 本节药物性味多为辛、苦,性温热,入肝、脾、肾经。辛祛风,苦燥湿,温散寒,祛风寒湿药有较好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经络等作用,尤长于止痛,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等,经配伍亦可用于风湿热痹。 临床常用的祛风寒湿药有独活、威灵仙、徐长卿、制川乌、制草乌、蕲蛇、乌梢蛇、木瓜、伸筋草、油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雪上一枝蒿、路路通、地枫皮、两头尖、金铁锁、扶芳藤、三分三、野木瓜、凤仙透骨草、汉桃叶、祖师麻、闹羊花等。 独活 Duhuo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湖北。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切薄片。以气香浓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效用分析】独活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祛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病程长短急缓,均可应用,前人有“治诸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者”之说;因其主入肾经,

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常用于治感 受风寒湿邪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或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 独活辛散温通,入足太阳膀胱经,可发散肌表的风寒,又借其苦燥之性,可除外感之湿邪,故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头重,一身尽痛者。本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痛连齿颊,见风即痛等。 【配伍应用】 1.独活配桑寄生独活搜风祛湿而通痹,尤善除肾经伏风;桑寄 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润筋。二药合用,有祛风除湿、通痹 止痛之功,并入足少阴肾经,益肾而壮筋骨。适用于肝肾不足或风湿 侵袭之腰膝酸痛,关节屈伸不利,足软麻木,步履维艰等。 2.独活配细辛独活祛肾经伏风而除湿,通络止痛;细辛散肾经 风寒而使之外达。两药相配,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寒外邪伏于少阴之头痛,痛连齿颊,遇风更甚,顽固不愈;风寒 湿痹腰痛,脊强而冷,下肢痹痛。 3.独活配防风独活辛香走窜,能祛风胜湿,通经络,止痹痛;防 风升发疏散,善开腠理,祛风湿。独活长于胜湿,防风长于祛风。两药相须为用,适用于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腰痛、关节痛等。 4.独活配苍术两药皆有祛风胜湿除痹之功,独活长于胜湿气, 止痹痛;苍术长于开腠理,祛湿浊,燥脾湿。两药合用,有发汗祛风,除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话防风

药剂科 【防风】 【别名】铜芸、回云、回草、百枝、百种 【药典正品】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 【性状】本品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下部渐细,有的略弯曲,长15~30cm, 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 皱纹、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点状的细根 痕。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有的环纹 上残存棕褐色毛状叶基。体轻,质松,易 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 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 山东等地。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 干燥。本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外表皮灰 棕色,有纵皱纹、有的可见横长皮孔样突起、 窑集的环纹或残存的毛状叶基。切面皮部浅棕 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具放射状纹理。气 特异,味微甘。 【性味与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

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用法与用量】5~l0g。 【防风传说故事】传说古时大禹治水,当“地平天成”之时,在会稽大会诸候,论功行赏,并筹划日后的治国大计。 各贵州省诸候,纷纷赶到会稽山下 一片欢腾,史称“执玉帛者万国。” 可是同大禹的父亲一起治过水,如 今又帮助大禹在浙江山地治水的防 风氏,却没有赶到。大禹以为防风 氏居功骄傲,瞧不起自己。过了一 天,防风氏赶到了,大禹一怒之下, 便下令杀了防风。 防风被杀,这真是天大的冤枉。 因为他从浙江赶到会稽,要经过苕 溪和钱塘江,当时因为苕溪又发大 水,防风氏接到通知,虽然日夜兼 程,还是迟到了。 防风被子无辜冤杀,当时从他头中 喷出一股股白血。大禹感到奇怪,便命人剖开防风的肚皮,细看满肚都是野草,这才知错怪了防风,大禹后悔莫及。 防风死时喷出的一股股白血,散落在山野里,长出一种伞形羽状叶的小草。后来当地乡民为治水受了风寒,头晕脑胀,浑身酸痛,非常难忍。病人中有人梦见防风要他们吃这种草,说是能治风寒病。乡民们试着一吃,果然病就好了。乡亲们说:“这是防风神留给我们的冤魂神草,就叫它“防风”吧!

一、祛风寒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 本节药物性味多为辛、苦,性温热,入肝、脾、肾经。辛祛风,苦燥湿,温散寒,祛风寒湿药有较好的祛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经络等作用,尤长于止痛,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等,经配伍亦可用于风湿热痹。 临床常用的祛风寒湿药有独活、威灵仙、徐长卿、制川乌、制草乌、蕲蛇、乌梢蛇、木瓜、伸筋草、油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雪上一枝蒿、路路通、地枫皮、两头尖、金铁锁、扶芳藤、三分三、野木瓜、凤仙透骨草、汉桃叶、祖师麻、闹羊花等。 独活 Duhuo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主产于四川、湖北。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切薄片。以气香浓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效用分析】独活辛散苦燥,气香温通,功善祛风湿,止痹痛,为治风湿痹痛主药,凡风寒湿邪所致之痹证,无论病程长短急缓,均可应用,前人有“治诸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者”之说;因其主入肾经,

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者为宜,常用于治感受风寒湿邪的风寒湿痹,肌肉、腰背、手足疼痛,或痹证日久正虚,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者。 独活辛散温通,入足太阳膀胱经,可发散肌表的风寒,又借其苦燥之性,可除外感之湿邪,故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头重,一身尽痛者。本品善入肾经而搜伏风,可治风扰肾经,伏而不出之少阴头痛,痛连齿颊,见风即痛等。 【配伍应用】 1.独活配桑寄生独活搜风祛湿而通痹,尤善除肾经伏风;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润筋。二药合用,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并入足少阴肾经,益肾而壮筋骨。适用于肝肾不足或风湿侵袭之腰膝酸痛,关节屈伸不利,足软麻木,步履维艰等。 2.独活配细辛独活祛肾经伏风而除湿,通络止痛;细辛散肾经风寒而使之外达。两药相配,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痹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寒外邪伏于少阴之头痛,痛连齿颊,遇风更甚,顽固不愈;风寒湿痹腰痛,脊强而冷,下肢痹痛。 3.独活配防风独活辛香走窜,能祛风胜湿,通经络,止痹痛;防风升发疏散,善开腠理,祛风湿。独活长于胜湿,防风长于祛风。两药相须为用,适用于风寒挟湿所致的头痛、腰痛、关节痛等。 4.独活配苍术两药皆有祛风胜湿除痹之功,独活长于胜湿气,止痹痛;苍术长于开腠理,祛湿浊,燥脾湿。两药合用,有发汗祛风,除

祛风湿药讲义

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痹证多属慢性病,需较长时间治疗,为服用方便,本类药可制成酒剂或丸剂常服,也可制成外敷剂型,直接用于患处。 2.本类药中部分药物辛温香燥,易耗伤阴血,故阴亏血虚者应慎用。 祛风寒湿药 独活 性能: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通痹止痛。 应用: 1.风寒湿痹。 2.风寒夹湿表证。 3.少阴头痛。 此外,因其祛风湿之功,亦治皮肤湿痒。 独活配羌活:二药合用,祛风解表除湿之力尤宏,主治风痹为患,周身窜痛,项背挛急疼痛,以及外感风寒所致发热恶寒、项背拘急、疼痛、头痛、关节疼痛、历节风等病证。 独活配桑寄生:二药合用,有祛风湿、通痹止痛之功,并入足少阴肾经,益肾而壮筋骨。适用于肝肾不足火风湿侵袭之腰膝酸痛、关节屈伸不利、足软麻木、步履艰难等。 威灵仙 性能:辛、咸,温。归膀胱经。 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 应用: 风湿痹痛,骨鲠咽喉。 此外,本品宜通经络止痛,可治疗跌打损伤、牙痛、头痛、胃脘痛等;并能消逐痰饮,可用于痰饮、噎膈、痞积。 川乌 性能: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主治病证: 1.痹证。 2.寒凝诸痛。 此外,本品止痛,还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麻醉止痛。 用法:煎服,先煎、久煎。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忌用;不宜与贝母类、半夏、白及、白蔹、瓜蒌类同用;内服一般应炮制用,生品内服宜慎;酒浸、酒煎服易致中毒,应慎用。 蕲蛇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应用: 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麻风、疥癣。 用法:煎服,研末吞服。或酒浸、熬膏、入丸散服。 木瓜 性能:酸,温。归肝、脾经。 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应用: 1.风湿痹证。 2.脚气水肿。 3.吐泻转筋。 使用注意:内有郁热,小便短赤者忌服。 乌梢蛇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应用: 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麻风、疥癣。 此外,又可治瘰疬、恶疮。 青风藤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主治病证: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祛风湿热药 秦艽 性能:辛、苦,平。归胃、肝、胆经。 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退虚热,清湿热。 应用: 1.风湿痹证。为风药中之润剂。 2.中风不遂。 3.骨蒸潮热,疳积发热。 4.湿热黄疸。

中药祛风湿药

中药祛风湿药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中药04-祛风湿药.txt 祛风湿药 凡以祛除风湿、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本类药多辛散苦燥,具有祛除肌表、经络风显作用,有的还分别兼有散寒或清热、舒筋、通络、止痛、解表,以及补肝肾、强筋骨等作用。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麻木不仁、腰膝酸痛、下肢痿弱,或热痹关节红肿;兼治痹证兼肝肾不足、外感表证夹湿、头风头痛等。 独活 伞形科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 辛、苦,微温。归肾、肝、膀胱经。 本品辛散苦燥,微温能通,主入肾、肝经,兼入膀胱经,药力较羌活为缓。作用偏里偏下,主散在里伏风及寒湿而通利关节止痛,尤善治少阴伏风头痛及下半身风寒湿痹。 祛风湿,止痛,解表。 1、风寒湿痹,腰膝酸痛。 2、表证夹湿。 3、少阴头痛,皮肤湿痒。 羌活配独活:羌活性湿,功能散寒祛风、胜止痛、发表,善散肌表游风及寒湿,治上半身风寒湿痹;独活微温,功能祛风湿、止痛、发表,善散在里伏风及寒湿,治腰以下风寒湿痹。两药合用,走里达表,散风寒力强,治风湿痹痛无论上下均可。 威灵仙 毛茛科威灵仙的干燥根及根茎。 辛、咸,温。归膀胱经。 本品辛散温通,走窜力强,既善祛风湿、通经络,为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又能消痰水、除骨鲠,为治痰饮积聚及诸骨鲠喉所常用。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1、风寒湿痹,肢体拘挛,瘫痪麻木。 2、痰饮积聚,诸骨鲠喉。 防己 防已科粉防已(汉防已)、木防已等的干燥根。 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 本品味辛能散,苦寒清泄,走膀胱,入肾脾。既能祛风除湿止痛,又能利水消肿,尤善治风湿热痹及水肿兼热者。汉防已长于利水消种,木防已长于祛风止痛。

祛风散寒的中药都有哪些养生功效-

祛风散寒的中药都有哪些养生功效?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少人都备受风湿病的困扰和折磨,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骨质状况开始衰退,风湿问题更为严重,此时就需要尽快的做好调理和养护措施,而祛风散寒的中药养生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不仅能够祛风除湿,还能补益肝肾,确实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 祛风湿中草药主要是指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行气、通痹止痛、补益肝肾、杀虫止痒等作用的一类中草药。 一枝蒿,别名蜈蚣草,性味辛苦微温,归心肝肺,功效是活血,祛风止痛,解毒,适应症有跌打损伤,痈肿,炎症,用量为1.5-4,孕妇忌服。八角枫根,别名白龙须,性味辛温,归经心肝,功效为通络,散瘀止痛,适应症为风湿疼痛,心力衰竭,用量3-6,孕妇和小儿不宜服用。木瓜,性味酸温,归经肝肾,功效舒筋,祛风湿,平肝和胃,适应症为吐泻抽搐,脚气,腰痛,荨麻疹,用量5-12,忌铁、铅器皿。 石上柏,别名大叶菜,性味涩温,归经肝肺,功效为祛风散寒,止咳消炎,适应症为肝炎,风湿痛,鼻咽癌,风寒咳嗽,牙肉肿

痛,用量15-30。川乌,别名川乌头,性味辛热,大毒,归经心脾,功效温经散寒,消肿止痛,适应症半身不遂,骨质增生,心腹冷痛,风湿痹痛,阴茎癌,用量1.5-5,孕妇忌服。 五加皮,别名刺五加,南五加皮,性味辛温,归经肝肾,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适应症阳痿,风湿痛,水肿,抽筋,疮毒,脚气,用量5-10。乌梢蛇,别名乌蛇,黑乌梢,性味甘咸平,归经肺脾,功效祛风湿,通经络,适应症风湿痹痛,关节结核,麻风,破伤风,小儿麻痹症,疥癣,风疹,用量5-15,血虚生风者忌服;忌铁器。 相信大家对祛风散寒的中药都有哪些养生功效也有了大体 的了解,当然了能够起到祛风散寒的中药种类还有很多,不同的中药在对身体的调理及养护等方面起到的效果也是有所区别的,同时大家也需要提高养生保健措施,保障自身健康。

【考点必背】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中药学考点:祛风湿散寒药

【考点必背】2018年中医助理医师中药学考点:祛风湿散寒药2018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12月9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医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一、性能功效 本节药物多辛苦温,入肝脾肾经。辛以祛风,苦以燥湿,温以胜寒。具有祛风湿、散寒止痛、舒筋通络等作用。 二、适应范围 适用于风湿痹痛属寒者。若配伍清热药同用,亦可用于风湿热痹。 独活威灵仙徐长卿 共同点: 独活、威灵仙与徐长卿三者皆辛温,均能祛风湿、止痹痛,都常用治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重着等症。 不同点: 独活辛苦微温,祛风湿之力较强。本品性善下行,其治痹痛,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于下部(下半身)风寒湿痹者为宜,常配伍桑寄生、杜仲、牛膝等药。 同时,本品又能解表,也常用治外感风寒挟湿表证。 此外,也治少阴伏风头痛。 威灵仙性猛善走,既能祛风湿,止痹痛,又能通经络,古人谓其“通行十二经脉”,凡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筋脉拘挛,关节屈伸不利者,均可应用。 同时,本品又能消骨哽(鲠),也可用治诸骨哽(鲠)咽。治骨哽宜用30~50g煎汤频服。 徐长卿止痛作用较强,广泛地用于风湿、寒凝、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痛证,如风湿痹痛、腰痛、跌打伤痛、脘腹疼痛、牙痛、手术后疼痛、癌症疼痛等。 同时,本品又能祛风止痒,兼解蛇毒,也可用治: 1.湿疹、风疹、顽癣等皮肤病。 2.毒蛇咬伤等证。

本品气味芳香,入汤剂不宜久煎。 羌活独活 共同点: 羌活与独活二者均辛苦温,皆能祛风湿、止痛、解表,同可用治: 1.风寒湿痹。 2.外感风寒挟湿的表证。 二者在临床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 羌活气浓烈,发散力强,作用偏上偏表,善治外感风寒表证,以及上半身的风寒湿痹、肩背疼痛者。 独活气较淡,解表之力不及羌活,而祛风湿之力较强,作用偏下偏里,善治下半身的风寒湿痹、腰膝腿足关节疼痛,以及少阴伏风头痛者。 故有“羌活善治在上在表之游风,独活善治在下在里之伏风”之说。 蕲蛇乌梢蛇 共同点: 蕲蛇与乌梢蛇皆性善走窜,能通表达里,内走脏腑,外达肌肤,“透骨搜风”,均为祛风之专药。二者皆能祛风通络,定惊止痉。都可用治: 1.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 2.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 3.麻风疠毒、顽癣、皮肤瘙痒。 4.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等证。 不同点: 蕲蛇性温有毒而药力较强,为治风湿顽痹的要药。 乌梢蛇性平无毒而药力较蕲蛇为缓。

生活中如何祛风散寒

生活中如何祛风散寒 茴香粥 主要原料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煎小茴香取汁、去渣,烧粳米煮成稀粥。或用小茴香5克研 成细未,调入粥中椎食。 效用说明行气止痛,健脾开胃。适宜于小肠疝气、脘腹胀满,睾丸肿胀 偏坠、胃寒呕吐、食欲减退,以及鞘膜积液、阴囊橡皮肿、嵌闭性小肠疝、慢性胃炎。胃弱、胃肠下垂、乳汁缺乏等症。 羊头烩 主要原料白羊头1个,五味佐料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羊头洗净,上屉蒸熟。切细,以五味佐料调汁与羊头肉和烩。 效用说明祛风眩,补虚赢。适宜于虚风内动之眩晕、形体瘦弱、手足无力等症。 羊肉羹 主要原料羊肉250克,白萝卜1个(150—200克),草果3克,陈皮30克,良姜3克,荜拨3克,胡椒3克,精盐6克,味精、葱、姜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后入沸水锅内除去血水,捞出后再用 凉水漂洗干净。切成约10厘米左右的丁备用。再将萝卜洗净,切成0.3厘米 厚的片。把草果、陈皮、良姜、革拨装烧沙布袋内,胡椒拍破,葱切成段, 姜洗净拍碎。最后将羊肉丁和盛药布袋置于砂锅中注入情水,放入姜葱,先 用沸水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煨2—3小时,至肉熟烂,捞出药袋,除 去姜葱,调味即成。 效用说明温中补虚,散寒止痛。适宜于脾胃虚寒而引起的脘腹冷痛、呕

吐、腹泻等症。 羊肚羹 主要原料羊肚1个,粳米50克,蜀椒30粒,生姜6克,葱白数根,豆 鼓适量。 制作方法将羊肚洗净,蜀椒去皮取粒炒出汗,再将粳米等拌匀放入羊肚 内缝口,用水煮烂熟,加调料即成。 效用说明祛风散寒。适宜于胃虚寒,因感受寒凉而诱发之呕吐、胃院作 痛、身冷喜暖等症。 天麻炖猪脑 主要原料天麻15克,猪脑1个。 制作方法天麻洗净、切片,猪脑洗净。将猪脑、天麻片放入搪瓷盆内隔 水炖熟。 效用说明祛风开窍、通血脉、镇静、滋补。适宜于肝虚型高血压、动脉 硬化、美尼尔氏综合症、神衰、头晕眼花及脑血管意外致半身不遂等症。 四和汤 主要原料白面500克,芝麻500克,茵香60克,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上述四物炒熟研未,调拌均匀即成。 效用说明温阳、散寒、止痛,适宜于肝肾虚寒或寒滞肝脉而引起的小腹拘急作痛、疝气坠痛等症。 茴香汤 主要原料炒茴香500克,川楝子250克,陈皮250克,炒甘草120克, 炒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五物合研成细未,用滚开水冲调约5克,每日晨起空腹食用。 效用说明温肾散寒,理气止痛。凡属寒气下流而引起的疝气、小腹胀痛等症,可常饮此汤。 姜糖饮 主要原料鲜姜30克,红糖50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