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减速器的拆装

主减速器的拆装
主减速器的拆装

三、内容及步骤

1.主减速器的拆装

(1)主、从动锥齿轮总成的拆卸

拆卸变速器,将其固定在支架上。拆下轴承支座和后盖。取下车速里程表的传感器。取下车速里程表传感器,拆卸紧固螺栓,拆下主减速器盖。

锁住传动轴(半轴),拆下紧固螺栓。

取下传动轴,取下车速里程表的主动齿轮导向器和齿轮,拆下主减速器盖。

从变速器壳体上取下差速器,用铝质的夹具将差速器壳固定在台虎钳上,拆下从动齿轮的紧固螺栓。

取下从动锥齿轮。

(2)主、从动锥齿轮总成的安装

在变速器输出轴上装上所有齿轮、轴承及同步器,计算输出轴的调整垫片s3的厚度。将从动锥齿轮加热至120℃,并将其装在差速器壳上。安装时用两个螺纹销做导向。

装上新的从动锥齿轮螺栓,并用7ON?m的力矩交替旋紧。

计算从动齿轮的调整垫片SI和s2的厚度。把计算好的垫片装在适当的位置上。

将轴承支座装在变速器壳体上,并换用新的衬垫,装上变速器后盖。

将差速器装在变速器壳体上。将主减速器盖装在壳体上,用25N?m的力矩旋紧螺栓。

装上车速里程表的主动齿轮和导向器。装上车速里程表的传感器。

装上半轴凸缘中的一个,用錾子将它锁住,装上螺栓,用2ON?m的力矩把它旋紧。装另一个半轴凸缘。

(3)主减速器的调整

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调整正确与否,对于主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和运转平稳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总成拆装后,特别是更换某些零部件后,必须通过精确的测量、计算,选出合适的调整垫片;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来轴向移动变速器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使啮合印痕处在最佳位置;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来轴向移动从动齿轮,使啮合间隙在规定的公差范围。

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部位。与理论上的尺寸R成比例的偏差r,在生产过程中已经测量好了,并把它刻在从动锥齿轮的外侧。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只能一起更换。

根据零件的排列情况,会出现"间隙",这在调整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时应该考虑。因此,在拆卸变速器之前,最好测量齿面的平均间隙以及偏差r。只要修理影响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位置的零部件,必须重新测定调整垫片厚度S1.S2和S3。

①主动锥齿轮的调整

只要轴承座、主动锥齿轮的后轴承、一挡齿轮的滚针轴承外座圈、输出轴的后轴承外座圈被更换,就必须通过调整垫片s3的厚度来调整主动锥齿轮,使主、从动锥齿轮的啮合印痕处在最佳位置。具体方法如下:

装上轴承座的后轴承外座圈(无调整垫片)。装上轴承的保持架,并用 25N?m 的力矩旋紧螺栓。

装上输出轴和外后轴承。

安装输出轴和外后轴承,拧紧螺母。

将输出轴用铝质的夹具固定在台虎钳上,装上螺母并用100N?m的力矩拧紧。

将变速器后盖装在轴承座上,装上新的衬垫,用4个螺栓将其固定。

将专用工具VW385/1支承在VW406上,通过调节环测量A的尺寸。再装上专用工具VW385/2 。

测量A的尺寸

安装专用工具VW385/2

将专用工具VW5385/D和5385/C装在VW385/1上,接着放上无调整垫片sl 的主减速器盖。装上百分表,将百分表调到零,起始压力与距离2.Omm相一致。百分表的表盘和VW5385/D 应是同一方向,转动螺母将活动调节环移至中心。

安装专用工具和百分表

将专用磁板VW385/17装在主动锥齿轮上,上面的缝隙朝向放油螺塞一边。将专用工具VW385/1放人变速器的内部并装配好。

测量e尺寸。

装上调整垫片sl和主减速器盖的紧固螺栓,用25N?m的力矩拧紧螺栓。

转动螺母调节专用工具VW385/1,保证装配正确。将 VW385/1转到表的测量触头碰到磁板,并使表的指针达到最大偏差(倒转)。所取得的值即e尺寸(从逆时针方向读看)。当转动VW385/1时,表的测量触头(VW385/C)应碰到磁板,而且总是在缝隙相对的一侧。

取下主减速器盖。将VW385/1放在VW406上,用VW5385/C(标准样板)检查百分表是否在零位上,起始压力与距离2.Omm是否一致。

计算主动锥齿轮调整垫片s3的厚度:

s3=e-r

e---测量的结果(用百分表的逆时针刻度检验出的指针最大偏差);r---偏差[用(1/100)mm为单位刻在从动锥齿轮上]。r值只用于新的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例如:e=0.99mm,r=0.48mm则s3=e-r=0.99mm-0.48mm=0.51mm。

下列厚度的调整垫片可供选择:0.15mm 、0.2Omm、0.25mm、0.30mm、0.40mm、0.50mm、 0.60mm、0.70mm、0.80mm、0.90mm、1.OOmm、1.1Omm和1.20mm。

装上输出轴和计算好厚度的调整垫片s3。如果计算好的调整垫片是正确的,百分表应指在偏差r(刻在从动锥齿轮上)的值上,公差为土0.04mm。

如果测量在规定的公差范围之内,完成安装。否则重新安装主动锥齿轮。

②从动锥齿轮的调整

当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总成、变速器壳体、主减速器盖、差速器罩壳或轴承更换时,必须对从动锥齿轮进行调整。从动锥齿轮的调整包括从动锥齿轮(差速器)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和主从动锥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的调整。

a.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

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也称为从动锥齿轮调整垫片总厚度的调整,通过垫片的调整使从动锥齿轮(差速器)转动自如,且轴向推动无间隙。具体步骤如下:

拆下主减速器盖。拆下密封圈和差速器轴承的外座圈,取出调整垫片。将轴承的外座圈装在变速器壳体上,同时装上厚度为1.2mm的标准垫片(样板)。

安装差速器轴承外座圈和标准垫片

将另一侧轴承的外座圈装在主减速器盖上,不用调整垫片。

将设有车速里程表主动齿轮的差速器装在变速器壳体上。将主减速器盖装在变速器壳体上,用25N?m的力矩拧紧螺栓。

装上专用工具,调节百分表使压力与距离1.Omm相一致。

将专用工具VW521/8装在与从动锥齿轮相对的一侧,其中A为1.20mm 的调整垫片。

用专用工具VW521/4将差速器向上和向下(箭头所示处)移动,记下百分表的变化(例如,记下的间隙为0.50mm)。

上下移动差速器

将测量值记录下来,并加上0.40mm的安装压力(定值),即

0.50mm+0.40mm=0.90 mm。这个值再加上标准调整垫片(样板)的厚度(1.20mm),即S合计=0.90mm+1.20mm= 2.lOmm。

拆下主减速器盖和工具。拆下主减速器盖上的差速器轴承外座圈。将与测量值和安装压力的和(0.90mm)一致的调整垫片连同轴承外座圈一起装在盖上。

装上主减速器盖。将装配好的输入轴装上变速器壳体,用4个螺栓将其固定并用20N?m的力矩拧紧。

b.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啮合间隙的调整

啮合间隙的调整是通过移动从动锥齿轮实现的,具体步骤如下:

装上专用工具。安装的位置:尺寸A为71mm,角α约为90°。

先锁住输入轴,将从动锥齿轮转至挡块位置,将百分表的指针对准零,倒转从动锥齿轮,读出齿面间实际的间隙,将测得的值记录下来。松开输入轴,转动专用工具VW521/4和VW521/8约90°,结果差速器也转动90°。重新锁住输入轴。旋松VW521/4的螺栓,将其退回约90°,直至VW521/8碰到百分表的测量触头,拧紧VW521/4的螺栓。

将上步骤反复操作4次,并记录下测得的值。如果在这些测量中,测量值偏差超过 0.05mm ,可能是从动锥齿轮没有装对或者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啮合不良。在这种情况下,如需要应更换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

计算平均啮合间隙:如4次测量的啮合间隙分别为0.39mm、0.40mm、0.39mm、

0.42mm,其和为0.39mm+0.40mm+O.39mm+0.42mm=1.60mm,则平均啮合间隙为

1.60mm/4=0.4Omm

计算调整垫片S2的厚度(与从动锥齿轮相对的一侧):

S2=标准调整垫片(样板)-平均间隙+抬起值(稳定值)

如果不更换从动锥齿轮和主动锥齿轮总成,应使用在拆下前测得的平均间隙值。例如:

S2=标准调整垫片(样板)1.20mm-平均间隙0.40mm+抬起值(稳定

值)0.15mm=0.95mm计算调整垫片Sl的厚度(从动锥齿轮一侧):

Sl= S合计 -S2=2.1Omm-0.95mm=1.15mm

下列厚度的调整垫片可供选择:0.15mm、0.20mm、0.25mm、0.30mm、0.40mm、0.50mm、0.60mm、0.70mm、0.80mm、0.90mm、1.OOmm、1.lOmm和1.20mm。

拆下差速器和差速器轴承的外座圈。将调整垫片SI装在主减速器盖上,将调整垫片S2连同轴承外座圈一起装在变速器壳体上。

将密封圈装在主减速器盖和壳体上,装上车速里程表的主动齿轮和锁紧套筒;装上差速器,重新测量齿面间隙,各次测量的间隙偏差应不超过0.05mm;正确的平均啮合间隙应在0.10~0.20mm之间。

2.半轴的拆卸

(1)拆卸半轴前,用举升器举起汽车或停在平坦的地面上(将前轮用楔木楔住),松开手制动器。

(2)拆卸时,松开并拧下全部半轴紧固螺母及垫圈。

(3)用两个M12长35mm的螺栓(可用紧固减速器壳的螺栓)拧进半轴凸缘上的螺孔内,即可将半轴顶出。

3.差速器总成的解体

(1)先检查差速器两端轴承有无损坏,如无损坏则不必拆下轴承;如有损坏,应与内、外轴承座圈一起更换。

(2)拆下紧固差速器壳与从动圆柱齿轮槽形螺母的开口销,并拧下螺母,取出螺栓。

(3)将左、右差速器壳与从动圆柱齿轮外缘的相对位置做好标记,然后再用铜锤轻轻敲击从动圆柱齿轮外缘,将差速器拆散。

(4)清洗所有拆散的主减速器、差速器总成的零件,并按次序放好。

(5)检查拆下的轴承、齿轮及其它零件是否有烧蚀、剥落、麻点及磨损超限等缺陷,视情况予以更换或修复。

4.差速器总成的装配与调整

(1)用压力机将轴承内圈压入左右差速器壳的轴颈上。

(2)把左差速器壳放在工作台上,在与行星齿轮、半轴齿轮相配合的工作表

面涂上机油,将半轴齿轮支承垫圈连同半轴承齿轮一起装人,将已装好的行星齿压出主动锥齿轮总成;再取出从动锥齿轮及主动圆柱齿轮总成轮及其支承垫圈的十字轴总成装入左差速器壳的十字槽中,并使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啮合。

(3)在行星齿轮上装上右边的半轴齿轮、支承垫圈,将从动圆柱齿轮、差速器右壳合到左壳上,注意对准壳体上的标记。从右向左装入插入螺栓,以规定力矩拧紧螺母。

(4)检查半轴齿轮与支承垫片之间的间隙,此间隙应不大于 0.5mm,如不符合要求,更换新的支承垫片。

(5)将调整好的差速器总成装入主减速器壳中,装上两端的轴承外圈、轴承盖及调整螺母,通过调整螺母调整轴的预紧度,同时使两圆柱齿轮全长啮合。

5.驱动桥的装复

1)将密封垫片、已装复好的主减速器及差速器总成装入桥壳,用78~98N?m 的力矩将紧固主减速器壳的螺栓拧紧;

2)装复后盖及密封垫片,拧紧力矩78~98N?m。

四、注意事项

1.主减速器解体前,应在差速器的左、右轴承盖上做出标记,以免装配时装错;

2.各轴承用调整垫片在拆卸时,不得随意丢失或损坏;

3.在装配压入轴承和座圈时,应使内、外圈压到底,确保无间隙;

4.在拧紧主动锥齿轮螺母时,应不断转动主动锥齿轮,使轴承滚子处于内、外座圈表面的确定位置;按规定转矩拧紧螺母时,应以插上开口销为准,不能将螺母反转后插开口销;

5.各密封垫表面必须涂上密封胶。

6.从动锥齿轮的紧固螺栓是自动锁紧的,一经拆卸就必须更换;

7.装配时,后轴承应往里放入至挡块处;

8.用百分表测量时,不要在盖上敲打,防止百分表失灵或影响测量数值;

五、实训报告

1.对照实物,说明常见主减速器的结构和组成。

2.说明主减速器的调整内容和方法。

3.说明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工作原理。

减速器拆装实训

减速器拆装实训 减速器拆装的目的和意义 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几何精度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CAD等课程以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使学生 巩固、深化、融会贯通所学的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还要进行2-3周 的机械零部件拆装技能实训。减速器是一种应用普遍的通用机械设备,其结构 包括了传动零件(直齿轮、斜齿轮、锥齿轮、锅杆等),支撑零件(轴、轴承等),箱体零件、标准零件及密封装置等典型机械零件。因此,进行减速器的拆装测 绘及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逐步掌握分析和解决工程实 际问题能力有及其重要的作用。机械零部件拆装技能实训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 教学环节,它在对现有设备的改造、维修、仿制和先进技术的引进等方面有着 重要的意义,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由于学生是首次独立进行机械设计,对齿轮结构、材料选择、加工过程、 安装形式不熟悉;对轴的结构、加工工艺、选材、热处理不熟悉;对箱体结构、铸造(焊接)过程不熟悉;对轴承型号选择、密封形式选择、联接件选择与安装 没有经验。所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减速器实物拆装很有必要,通过减速器拆 装实训,可以使学生对减速器各个零部件有直观认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零 部件的结构意义、加工工艺、安装方法。尤其是运动件与运动件之间的安装要求、运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安装要求、轴承的拆装与调整、箱体箱盖的拆装等,通过拆装实训,对掌握和了解典型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减速器拆装测绘的目的是: 复习和巩固己学知识,并在拆装测绘中得到综合应用。 掌握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初步的部件和零件的测绘能力。 可以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将来的实际工作打 下良好的基础。

减速器拆装实验1解读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拆装用减速器的拆装和分析,达到了解其中各零件的结构、用途及减速器的装配、调整、润滑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拆装用减速器 2.扳手三把,锤子一个 3.铅笔,橡皮(自备) 三、拆装及分析的步骤 1.拆卸减速器前,观察其外形,外露零件的相互位置,判断减速器属于哪种类型。 2.拆开箱盖,观察齿轮、轴的结构特点及齿轮在轴上如何定位。 3.确定齿轮副的润滑形式。 4.通过对轴承结构的分析,了解其结构特点,明确如下问题。 ①轴承的受力情况如何?为什么采用该形式轴承?为什么这样布置? ②是否要调整轴承的间隙?如何调整? ③轴承盖的形式,结构。 ④如何保证轴承的润滑?采用哪种润滑剂? ⑤采用了何种密封装置? 5.分析减速器其它部分(起吊装置,箱体接合面、底座面及螺栓分布,通气器,放油螺塞,油标,观察孔,轴承座螺栓凸台,加强筋等)的结构特点、用途及优缺点。 6.分析轴上零件的装配顺序。 四、内容 1.给出总传动图并在图上标明各齿轮的齿数、旋向及各级传动比。 2.给出分析结果如轴承类型,轴承润滑方法,上下箱体接合面凸缘上的联接螺栓数,箱座底部凸缘上的地脚螺栓数,箱盖和箱座上的吊耳(或吊钩、吊环)的布置,轴承座螺栓凸台及加强筋的布置,上下箱体之间的定位销的布置,观察孔、启盖螺钉、

通气器、放油螺塞及油标的布置和作用等。 五、注意事项 1.拆装时要认真负责,观察要仔细。爱护工具和各构件,拆装用力要适当,以免损坏零件。 2.拆出的零件不得乱放,要轻拿轻放,各配合面不应接触地面和粗糙面,以免碰损。 3.拆装结束后,应把减速器按原样装好,点齐工具并交还指导老师后方可离开。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1.总传动图:(写明减速器类型;标明齿轮齿数及旋向;求出传动比i) 2.减速器分析:(重点是减速器结构特征的分析) a.观察孔的布置及作用;b.通气器的布置及作用;c.油标的布置及作用; d.放油螺塞的布置及作用;e.启盖螺钉的布置及作用;f.定位销的布置及作用; g.轴承座螺栓凸台的作用;h.肋板(即加强筋)的布置及作用; i.箱盖、箱座上的起吊装置(吊环螺钉、吊耳、吊钩等)的型式、布置及作用; j.接合面联接螺栓及箱座地脚螺栓的个数。 三、实验体会 1

减速器拆装实验(全)(试题学习)

报告(大作业)题目:减速器拆装实验 报告(大作业)摘要: 这次的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了减速器的结构,并认识其工艺特点。在拆装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减速器各个零件间的作用和装配关系,像知道主动轴到输出轴间轴承、齿轮的定位和固定等,并且在测量减速器参数的同时,学会了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培养了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在测量出主要的参数后,简单绘制轴承件的尺寸图。 关键词: 减速器拆装、齿轮、轴承、测量参数、装配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1、实验设备 名称型号或规格单位数量备注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ZQ25-50Ⅰ台 1 编号1# 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ZQ25-40Ⅰ台 1 编号2# 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ZQ25-31.5Ⅱ台 1 编号3# 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ZQ25-25Ⅱ台 1 编号4#

两级三轴圆柱齿轮减速器ZQ25-20Ⅲ台 1 编号5# 2、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每组) 名称型号或规格单位数量备注机修类组合工具套 3 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范围200mm 把 3 数显游标卡尺测量范围300mm 把 2 不锈钢钢板尺测量范围300mm 把 5 不锈钢钢板尺测量范围500mm 把 1 榔头把 3 螺丝刀把 3 三、实验内容 1、判断减速器的装配形式; 2、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3、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4、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的厚度、齿轮端面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内壁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 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绘输出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 1、拆卸 (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面各部分的结构,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 ①如何保证厢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 答:在轴承孔附近加支撑肋。 ②轴承座两侧的上下厢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答:轴承座的连接螺栓应尽量靠近轴承座孔。 ③支撑该螺栓的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答:以放置连接螺栓方便的高度,也要保证旋紧螺栓时需要的扳手空间的大小。 ④如何减轻厢体的重量和减少厢体的加工面积?

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思考题

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思考题: 1、齿轮减速器的箱体为什么沿轴线做成剖分式? 答:为了便于安装,箱体一般采用剖分式结构,即沿轴线所在平面将箱体制成上(箱盖)、下(箱座)两部分。 2、箱体的筋板有何作用?为什么有的上箱盖没有筋板? 答:为了箱体本身有足够的刚度,箱体上经常加有筋板。有的上箱盖刚度已经满足要求,不需要再加上筋板。 3、上下箱体连接的凸缘在轴承处比其他处要高,为什么? 答:一是保证轴承连接处有足够的强度,二是考虑到连接刚度问题:为了提高轴承座处的连接刚度,应该使得该处的螺栓尽量靠近,凸缘在轴承处比其他处要高,便于安装螺栓。 4、上箱体设有吊环,为什么下箱体还设有吊钩? 答:减速器的很多零件一般都单独加工,为了便于拆装和搬运,箱体上设有吊环,而提升整个减速器时则用箱座两侧的吊钩。 5、箱体上的螺栓连接处均做成凸台或沉孔? 答:做成凸台是为了便于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做成沉孔是为了保证连接螺栓的上下垫片所在的平面保持平行。 6、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处及地脚螺栓处的凸缘宽度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答:主要是扳手操作空间决定的。 7、有的轴承内侧装有挡油板,有的没有,为什么?

答:在实验课上看到的情况是:小齿轮所在轴承内侧装有挡油板,大齿轮所在轴承上没有。两个齿轮在传动的过程中,润滑油在其接触处被挤压而向箱体的内侧飞溅,小齿轮直径小,在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因此装有挡油板,而大齿轮直径大,不再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因此没有挡油板。装不装挡油板,主要看轴承是否在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如果大齿轮也在这范围内,则其也要装挡油板。 8、如何具体判断小齿轮须与轴做成一体? 答;假设小齿轮也采用键连接,压力在键的接触长度内均匀分布,则其挤压强度条件为(静连接)p 2[]''p T l h d σσ= ≤,而耐磨性的强度条件为(动连接):2[]''T p p l h d =≤ 式中:T ——传递的转矩 d ——轴的直径 h'——键与毂或轴的接触高度 l'——键的接触长度 []p σ——许用挤压应力 []p σ——许用压强 计算后,如果强度不够,则考虑将小齿轮与轴做成一体。 9、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顶圆距箱体内壁的距离为什么不相同? 答:一是考虑质量的均匀分布,二是考虑减速器外形的美观。 10、箱体有哪些面需要机械加工?需要精加工的面有哪些?各有何主要加工要求? 答:零件的配合面均需要机械加工。需要精加工的面有上下箱体的配合面等,主要考虑配合的精度,对粗糙度或者加工误差有要求。 11、轴各处的轴肩高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减速器拆装实验全

报告(大作业)摘要: 这次的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了减速器的结构,并认识其工艺特点。在拆装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减速器各个零件间的作用和装配关系,像知道主动轴到输出轴间轴承、齿轮的定位和固定等,并且在测量减速器参数的同时,学会了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培养了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在测量出主要的参数后,简单绘制轴承件的尺寸图。 关键词: 减速器拆装、齿轮、轴承、测量参数、装配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1、实验设备

2、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每组) 三、实验内容 1、判断减速器的装配形式; 2、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3、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4、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的厚度、齿轮端面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内壁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 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绘输出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 1、拆卸 (1 )、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面各部分的结构,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①如何保证厢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 答:在轴承孔附近加支撑肋。②轴承座两侧的上下厢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答:轴承座的连接螺栓应尽量靠近轴承座孔。 ③支撑该螺栓的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答:以放置连接螺栓方便的高度,也要保证旋紧螺栓时需要的扳手空间的大小。④如何减轻厢体的重量和减少厢体的加工面积答:箱体的底座可以不采用完整的平面。 ⑤减速器的附件如吊钩、定位销钉、启盖螺钉、油标、油塞和注油孔等各起何作 用其结构如何应如何合理布置 答:附件如下: 吊钩:当减速器重量超过25kg时,在箱体内设置起吊装置便于搬运,。 定位销钉:为了保证每次拆装箱盖时,仍保持轴承座孔制造加工时的精度 启盖螺钉:为加强密封效果,装配时通常在箱体剖分面上涂以水玻璃或密封胶,因而在拆装时往往因胶结紧密难以开盖。为此,常在箱盖连接凸缘的适当位置,设置有1-2个螺孔,旋入启箱螺钉,旋动启箱螺钉便可将上箱盖顶起。

主减速器的拆装与检测

任务五主减速器的拆装与检测 任务编号 dpjx05 一、工作内容及目标: 1 .了解主减速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熟悉主减速器的拆装顺序; 3 .掌握主减速器的调整部位及调整方法。 二、技术标准及要求: 1 .啮合间隙0.08~0.12mm ,齿轮侧隙0.08~0.15mm ; 2 .调整好的主、被动齿轮,转动扭矩为1.47~2.45 N·m ; 3 .输出轴后轴承固定螺母拧紧力矩为100 N·m 。 三、主要工具与设备: 1 .捷达轿车主减速器一台,主减速器拆装作业台一台; 2 .常用工量具一套,桑塔纳专用工具一套; 3 .磁力表座、百分表l套,红丹油1盒,加热器l台,扭扳手l把。 四、工作步骤及要点: (一)主减速器的拆卸与检查: 1 .拆下主传动盖的固定螺栓,拆下差速器总成; 2 .用专用拉器拉出主传动盖上的轴承外圈,取下调整垫圈,并记下 S 1 的厚度; 3 .从齿轮箱壳上拉下另一个轴承外圈,取下调整垫片 S 2 ,并记下 S 2 的厚度。 (二)主减速器的装配: 1 .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的安装; (1)用齿轮油润滑,安装复合式止推垫片; (2)通过螺纹套和半轴来安装半轴齿轮,用六角螺栓来拧紧; (3)将两个行星齿轮错开 180? 。转动半轴,使其向内摆动,使行星齿轮、复合式止推垫片和差速器罩壳对准; (4)推入行星齿轮轴并用锁销或轴向弹性挡圈锁紧;} (5)检查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间的间隙应为 0.5~0.20mm ,如超过限度,则应当重新选取用复合式止推垫片。 2 .盆形齿轮的安装。将盆形齿轮加热到 100?C 左右,用定心销为导向,迅速安装好,用螺栓对称进行紧固; 3 .滚柱轴承加热到 100?C 左右放好并压紧; 4 .压入车速表主动齿轮,压入深度为 1.4mm 。方法:选好一个厚度和深度( 1.4mm )一样尺寸的垫圈,放在压紧套筒上进行下压,压平即可保证规定深度; 5 .用专用工具( VW295 , 30-205 )将变速器壳内和主传动器盖上的轴承外座圈及调整垫圈压入,压入前应考虑到其间调整垫圈的厚薄尺寸,尽量使用原装调整垫圈; 6 .差速器总成的安装。将差速器总成和主传动盖一起装入变速器壳内,用拉索进行紧固,将车速表驱动齿轮装入主传动器盖中,装配时要参阅调整部分。 (三)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总成的调整 1 .主、从动齿轮的标志: 2 .主、从动齿轮的调整项目 (1)差速器轴承的预紧度的调整;

减速器拆装

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制造基础综合实践 学生姓名:刘玉文 班级: 1230101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指导教师:廖志良 2014年1月8 日

目录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设备 (1)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 实验步骤: (2) 减速器的安装 (3) 四、减速器结构说明 (4) 减速器的主体结构 (4) 减速器各零部件说明 (5) 五、实验记录及实验结果 (5) 实验结果收获 (5) 六.减速器上箱盖的制造工艺 (5) 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6) 精基准选择的原则 (7) 加工阶段的划分 (8) 减速器上箱盖加工工艺 (9) 七.思考题 (10) 八.课程设计评分表 (13)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以及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 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设备 1.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2.拆装及测量工具:扳手、游标卡尺、钢板尺、万能工具箱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步骤:

1.观察减速器外表及零件的形状、结构和各零件间的相互装配关系和位置。 2.用手转动高速轴,了解减速机运转。 3.拧下轴承端盖紧固螺钉,取下轴承端盖和垫片(嵌入式轴承端盖除外)。 4.拧下联接上、下箱体的全部螺栓,拔出定位销,用起盖螺钉顶起箱盖,并取下箱盖。 5.分析轴系结构:测量各段尺寸,了解轴的各部分结构作用;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装置。分析轴承是如何进行润滑的,在什么条件下滚动轴承的内圈要用挡油环,其作用原理、构造和安装位置如何,如果箱座结合面上有油沟,则箱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结构才能使箱盖上的油进入油沟,为了使润滑油经油沟后能进入轴承,则轴承盖的结构应该如何设计。测绘低速轴和支撑部件的结构草图。观察减速机内部各个零部件的形状、位置和作用并研究、分析其结构特点,尤其注意轴的结构及轴上零件的定位方式、固定方法和拆装顺序,滚动轴承间隙的调整以及齿轮、轴承的润滑系统和减速机的密封装置。 6.查清各齿轮齿数、测量中心距,中心高,计算传动比。 7.测量箱体的有关尺寸:齿轮周向与箱体内壁的距离,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齿顶与箱体内底面的距离。 8.观察比较并测量各连接螺栓直径。

减速器拆装实验全

减速器拆装实验全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报告(大作业)题目:减速器拆装实验 报告(大作业)摘要: 这次的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了减速器的结构,并认识其工艺特点。在拆装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减速器各个零件间的作用和装配关系,像知道主动轴到输出轴间轴承、齿轮的定位和固定等,并且在测量减速器参数的同时,学会了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培养了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在测量出主要的参数后,简单绘制轴承件的尺寸图。 关键词: 减速器拆装、齿轮、轴承、测量参数、装配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1、实验设备

2、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每组) 三、实验内容 1、判断减速器的装配形式; 2、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3、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4、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的厚度、齿轮端面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内壁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 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绘输出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

1、拆卸 (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面各部分的结构,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 ①如何保证厢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 答:在轴承孔附近加支撑肋。 ②轴承座两侧的上下厢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答:轴承座的连接螺栓应尽量靠近轴承座孔。 ③支撑该螺栓的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答:以放置连接螺栓方便的高度,也要保证旋紧螺栓时需要的扳手空间的大小。 ④如何减轻厢体的重量和减少厢体的加工面积 答:箱体的底座可以不采用完整的平面。 ⑤减速器的附件如吊钩、定位销钉、启盖螺钉、油标、油塞和注油孔等各起何作用其结构如何应如何合理布置 答:附件如下: 吊钩:当减速器重量超过25kg时,在箱体内设置起吊装置便于搬运,。 定位销钉:为了保证每次拆装箱盖时,仍保持轴承座孔制造加工时的精度。 启盖螺钉:为加强密封效果,装配时通常在箱体剖分面上涂以水玻璃或密封胶,因而在拆装时往往因胶结紧密难以开盖。为此,常在箱盖连接凸缘的适当位置,设置有1-2个螺孔,旋入启箱螺钉,旋动启箱螺钉便可将上箱盖顶起。 油标:作用是检查减速器内池油面的高度,经常保持油池内有适量的油。一般在箱体内便于观察、油面较稳定的部位,装设油标。 油塞:为了换油时,能排放污油和清洗剂,应在箱座底部、油池的最低位置处开设放油孔,平时用螺塞将放油孔堵住。油塞和箱体接合面间应加放漏用的垫圈。

主减速器拆装与检查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 一.课程要求及其目标 1.主减速器总成零部件认识和作用。 2.掌握主减速器的拆装步骤。 3熟练地检查和调整主减速器。 4.差速器的检查与调整。 二.教学过程。 1.汽车减速器工作原理:主减速器是在传动系中起降低转速,增大转矩 作用的主要部件,当发动机纵置时还具有改变转矩旋转方向的作用。它 是依靠齿数少的齿轮带齿数多的齿轮来实现减速的,采用圆锥齿轮传动 则可以改变转矩旋转方向。将主减速器布置在动力向驱动轮分流之前的 位置,有利于减小其前面的传动部件(如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等) 所传递的转矩,从而减小这些部件的尺寸和质量。总括4小点(1)降 速增扭。(2)改变旋转方向90度.(3)满足汽车转弯及在不平路面上行 驶时,在右驱动以不同转速旋转。(4)产生驱动力。 下面为结构图。 2.差速器是驱动轿的主件。 (1)它的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

面的摩擦。汽车在拐弯时车轮的轨线是圆弧,如果汽车向左转弯,圆弧的中心点在左侧,在相同的时间里,右侧轮子走的弧线比左侧轮子长,为了平衡这个差异,就要左边轮子慢一点,右边轮子快一点,用不同的转速来弥补距离的差异。发动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行星轮架,再由行星轮带动左、右两条半轴,分别驱动左、右车轮。差速器的设计要求满足:(左半轴转速)+(右半轴转速)=2(行星轮架转速)。当汽车直行时,左、右车轮与行星轮架三者的转速相等处于平衡状态,而在汽车转弯时三者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侧轮转速减小,外侧轮转速增加。 (2)典型的差速器:单级主减速器结构,它采用一对准双曲面锥齿轮传动。图D-C5-6(3-96)差速器构造零件的分解 1-轴承;2-左外壳;3-垫片;4-半轴齿轮;5-垫圈;6-行星齿轮; 7-从动齿轮;8-右外壳;9-十字轴;10-螺栓 目前国产轿车及其它类汽车基本都采用了对称式锥齿轮普通差速器。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由行星齿轮、半轴齿轮、行星齿轮轴(十字轴或一根直销轴)和差速器壳等组成。 (2)工作原理: 行星齿轮的自转,差速器工作时,行星齿轮绕行星齿轮轴的旋转称为行星齿轮的自转。行星齿轮的公转。差速器不工作时,行星齿轮绕半轴轴线的旋转称为行星齿轮的公转。 1.汽车直线行驶时,主减速器的从动锥齿轮驱动差速器壳旋转,差速器差驱动行星齿轮轴旋转,行星齿轮轴驱动行星齿轮公转,半轴齿轮在行星齿轮的夹持下同速同向旋转,此时,得得齿轮只公转,不自动,左右车轮和转速等于从动锥齿轮的转速。 2.汽车转弯时,行星齿轮在公转的同时,产生了自转,即绕行星齿轮轴的旋囚居,造成一侧半轴齿轮转速的增加,而加一侧半轴齿轮转速的降低,两侧车轮以不同的转速旋转,些时一侧车轮增加的转速等于加一侧车轮减少的转速。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实验步骤 1.拔出减速器箱体两端的定位销。 2.拧下轴承端盖上的螺栓,取下轴承端盖及调整垫片。 3.拧下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及轴承旁零件螺栓。 4.取下上箱盖。 5.测量齿轮端面至箱体内壁的距离并记录,分别测量输出端大齿轮外圆至箱体内壁、箱体底面的距离,输入端小齿轮外圆至箱体内壁的距离并记录。 6.逐级取下输入轴上的轴承、齿轮等,观察轴的结构、测量阶梯轴的各段直径、测量阶梯轴不同直径处的长度。 7.目测与测量输入轴上各轴承的内、外径,各轴承的宽度,与安装轴承处的阶梯轴长度进行尺寸比较。 8.估算并测量输入轴上各齿轮的齿数、外圆直径、齿宽。测量齿轮轮毂宽度和轴承宽度,与安装齿轮处的长度和安装轴承处的长度进行尺寸比较。 9.画出输入轴的结构图。 10.重复上述6~9步骤,依次完成中间轴和输出轴的测量及绘图。 11.测量轴的安装尺寸,熟悉轴承的安装、拆卸、固定、调整方法(包括与之相关的轴承端盖结构、调整垫片、挡油环结构)。 12.观察减速器辅助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13.目测与测量各种螺栓及螺钉,如地脚螺栓、轴承旁连接螺栓、上下箱体连接螺栓、轴承盖连接螺栓、窥视孔盖连接螺栓、起盖螺钉、吊环螺钉的直径。 14.测量箱体有关尺寸,包括两轴承孔间中心距、中心高、上下箱体壁厚、地脚凸缘厚度与宽度、上下箱体连接凸缘厚度与宽度、轴承旁凸台宽度与高度、筋板厚度等。 15.将所测内容及尺寸填入表格中。 16.拆卸、测量完毕,将所拆零件依次装回。 17.经指导教师检查为装配良好、工具齐全后,方可离开现场。 二、注意事项 (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 (2)实验过程中,要边操作边记录。 (3)拆装过程中不准用锤子和其他工具打击任何零件。拆装过程中要相互配合与关照、做到轻拿轻放,以免砸伤手脚。 (4)拆卸完成后,应按拆卸的逆顺序照原样装好。注意装配工艺及零件的正确位置,不要错装、漏装零件。若发现缺少零件不能按原样复原的,应及时向老师报告,由指导教师指导安装。 三、测量的数据 (1)输入轴数据与结构简图 (2)中间轴数据与结构简图

减速器拆装指导书详解

实验四减速器的拆装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减速器的拆装与观察,了解减速器的整体结构、功能及设计布局。 (2)通过减速器的结构分析,了解其如何满足功能要求和强度、刚度要求、工艺(加工与装配)要求及润滑与密封等要求。 (3)通过对减速器中某轴系部件的拆装与分析,了解轴上零件的定位方式、轴系与箱体的定位方式、轴承及其间隙调整方法、密封装置等;观察与分析轴的工艺结构。 (4)通过对不同类型减速器的分析比较,加深对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的感性认识,为机械零、部件设计打下基础。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 (1)拆装用减速器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两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锥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下置式)。 (2)观察、比较用减速器单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上置式),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 (3)活动扳手、手锤、铜棒、钢直尺、铅丝、轴承拆卸器、游标卡尺、百分表及表架。 (4)煤油若干量、油盘若干只。 三、减速器的类型与结构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箱体内的齿轮、蜗杆蜗轮等传动零件组成的传动装置,装在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用来改变轴的转速和转矩,以适应工作机的需要。由于减速器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使用维护方便,因而在工业中应用广泛。 减速器常见类型有以下三种:圆柱齿轮减速器、锥齿轮减速器和蜗杆减速器,分别见实5-l图a、b、c所示。 a)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b)锥齿轮减速器c)下置式蜗杆减速器

实5-1图 减速器的类型 在圆柱齿轮减速器中,按齿轮传动级数可分为单级、两级和多级。蜗杆减速器又可分为蜗杆上置式和蜗杆下置式。 两级和两级以上的减速器的传动布置形式有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三种形式,分别见实5-2图a 、b 、c 所示。展开式用于载荷平稳的场合,分流式用于变载荷的场合,同轴式用于原动机与工作机同轴的特殊的工作场合。 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类型和要求的不同而异,一般由齿轮、轴、轴承、箱体和附件等组成。实5-3图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图。 箱体为剖分式结构,由箱盖和箱座组成,剖分面通过齿轮轴线平面。箱体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除适当的壁厚外,还要在轴承座孔处设加强肋以增加支承刚度。 a )展开式 b )分流式 c )同轴式 实5-2图 减速器传动布置形式 实5-3图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结构图 1—起盖螺钉; 2—通气器; 3—视孔盖; 4—箱盖; 5—吊耳; 6—吊钩; 7—箱座; 8—油标尺; 9—油塞; 10—油沟; 11—定位销 一般先将箱盖与箱座的剖分面加工平整,合拢后用螺栓联接并以定位销定

减速器拆装实验

实验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以及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三、实验内容 1、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2、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3、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的厚度、齿轮端面(蜗轮轮毂)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蜗轮外圆)与箱内壁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 4、观察了解蜗杆减速器厢体侧面(蜗轮轴向)宽度与蜗杆的轴承盖外圆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蜗杆轴的刚度,仔细观察蜗杆轴的结构特点; 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绘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 1、拆卸 (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面各部分的结构,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 ①如何保证厢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 ②轴承座两侧的上下厢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③支撑该螺栓的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④如何减轻厢体的重量和减少厢体的加工面积? ⑤减速器的附件如吊钩、定位销钉、启盖螺钉油标、油塞、观察孔和通气等各起何作用?其结构如何?应如何合理布置? (2)、用扳手拆下观察孔盖板,考虑观察孔位置是否妥当,大小是否合适。

(3)、拆卸厢盖 (a)、用扳手拆下轴承端盖的紧固螺钉。 (b)、用扳手或套筒扳手拆卸上、下厢体之间的连接螺栓;拆下定位销钉。将螺钉、螺栓、垫圈、螺母和销钉等放在塑料盘中,以免丢失。然后拧动启盖螺钉卸下厢盖。 (c)、仔细观察厢体内各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 ①对轴向游隙可调的轴承应如何进行调整?轴的热膨胀如何进行补偿? ②轴承是如何进行润滑的?如厢座的结合面上有油沟,则厢盖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结构才能使厢盖上的油进入油沟?油沟有几种加工方法?加工方法不同时,油沟的形状有何不同? ③为了使润滑油经油沟后进入轴承,轴承盖的结构应如何设计?在何种条件下滚动轴承的内侧要用挡油环或封油环?其作用原理、构造和安装位置如何? (d)、测量实验内容之3所列的有关尺寸,并记录于表。 (e)、卸下轴承盖;将轴和轴上零件随轴一起从箱座取出,按合理的顺序拆卸轴上零件。 2、装配 按原样将减速器装配好。装配时按先内部后外部的合理顺序进行;装配轴套和滚动轴承时,应注意方向;应注意滚动轴承的合理拆装方法。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才能合上箱盖。装配上、下箱之间的连接螺栓前应先安装好定位销钉。 五、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预习实习指导书,初步了解有关减速器装配图。 2、文明拆装、切忌盲目。拆卸前要仔细观察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考虑好合理的拆装顺序,拆下的零部件要妥善安放好,避免丢失和损坏。禁止用铁器直接打击加工表面和配合表面。 3、注意安全,轻拿轻放。爱护工具和设备,操作要认真,特别要注意手脚安全。 4、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六、拆装实验报告 2、测绘减速器轴系部件的结构草图(A4),并标注相关尺寸; 3、写出减速器各部件的名称、位置和用途,润滑和密封方式,轴系部件的调整方法; 4、画出齿轮轴的受力、剪力、弯矩和扭矩简图; 5、对拆装的减速器,指出那些地方不合理并提出改进意见。

减速器拆装实验全

减速器拆装实验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报告(大作业)题目: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大作业)摘要: 这次的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了减速器的结构,并认识其工艺特点。在拆装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减速器各个零件间的作用和装配关系,像知道主动轴到输出轴间轴承、齿轮的定位和固定等,并且在测量减速器参数的同时,学会了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培养了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在测量出主要的参数后,简单绘制轴承件的尺寸图。 关键词: 减速器拆装、齿轮、轴承、测量参数、装配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1、实验设备

2、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每组) 三、实验内容 1、判断减速器的装配形式; 2、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3、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4、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的厚度、齿轮端面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内壁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 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绘输出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姓名:吴奇班级:徐工机械112 学号:1132205340 减速器的主体结构 减速器为二级减速装置。箱体采用剖分式,便于安装和加工。箱体和底座用螺栓连接成一体,每个轴承底座都有凸台的设计目的是增强轴承轴的刚性。 拆卸时发现小齿轮和轴为一体,大齿轮为组合式,轴的两端用轴承支持。 上箱体的外形用四个筋板和两个起吊孔分别起到增加箱体刚度的作用,箱体上有观察孔此孔可以观察到齿轮的啮合情况 并可以通过此孔向箱体内加 润滑油。在上面有通气孔, 通气孔可调节由于高速运转 生热膨胀造成内外压强差。 在底座前方有油面指示器, 可方便的查看箱体内润滑油 的高度。在油面指示器的下 方有放油螺栓可以排放污油 和清洗液。 在箱体和底座上成对角的方向有两个定位销,在装配是起到定位作用。

减速器的装配 一,减速器与轴的安装(以输出轴为例) 1,选取轴,齿轮和A型关键。 2,用砂纸去除零件表面的毛刺及锐边。 3,测量键和轴上键槽的尺寸并进行适当的尺寸精度修配,要求键和轴上键槽的两侧面为过盈配合。 4,修配键槽的圆头便于安装。 5,将A型平键用虎钳夹入槽内要求键的底面要和键槽的底面接触,安装时要用铜片保护键的表面。 6,用锤子加上垫片将轴压入设计的位置。 二,对轴齿轮进行检测 1,将安装好的输出轴齿轮部件放在V型架上使轴和平板平行 2,把圆柱规放在轮齿中间,将百分表触头抵在圆柱规上此时有一值,然后转动齿轮每隔3~4个齿重复测量,径向圆跳动误差即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3,若跳动值大于允许值要进行修配然后重复测量,直到误差在允许变动范围内为止。 1,将齿轮部件放在V形架上调整轴和平板平行 2,将百分表抵在端面上,旋转一周百分表可测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它们之差即为端面圆跳动误差。 3,若圆跳动误差值大于允许变动误差值要进行修配,然后重复测量步骤直到值误差在允许变动值范围内为止。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练习题复习

实验报告(实验四)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以及轴和齿轮的结 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 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设备 1.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2.拆装及测量工具:扳手、游标卡尺、钢板尺、铅丝、涂料及百 分表等。 三.实验记录及实验结果

大齿轮顶圆直径dα 2、 dα4 小齿轮全齿高h1、h 3 大齿轮全齿高h2、h4 大齿轮齿宽B2、B4 小齿轮螺旋线方向 大齿轮螺旋线方向 传动比 i12、i34 法面模数m n1、m n3 端面模数m t1、m t3 螺旋角β1、β3 四.按比例绘制结构装配简图。(要求装配关系正确,注明必要尺寸)比例:60:1

五.思考题 1. 轴上零件是如何定位和固定的? 答:齿轮:中间的带键槽的是安装齿轮的,进行周向固定,通过轴肩和轴套径向固定; 轴承:轴承端盖用螺钉或箱体连接而使轴承外圈得到轴向定位; 联轴器:键槽固定,防止轴向滑动;定位螺丝固定,定位位置。 2. 滚动轴承在安装时为什么要留出轴向间隙?应如何调整? 答:轴承一般是配对使用,安装方向相反,在轴上它有一个调节螺母,安装时留一点轴向间隙防止轴承工作时温度升高膨胀而卡死从而损坏设备。间隙的大小视负荷轻重即轴承大小而定。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应重新调整轴承间隙,不然会加速轴承的损坏。 3. 滚动轴承的安装、调整、润滑与密封等问题 答:(1)、轴和安装轴承的外壳或轴承座,以及轴承装置中的其他受力零件必须足够的刚性,因为这些零件的变形都要阻滞滚动 体的滚动而使轴承提前破坏。 (2)、一般来说,一根轴需要两个支点,每个支点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轴承组成,常用的轴承配置方法有:双支点各单 向固定、一支点双向固定,另一端支点游动、两端游动支

减速器拆装实验全

减速器拆装实验全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报告(大作业)题目:减速器拆装实验 报告(大作业)摘要: 这次的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了减速器的结构,并认识其工艺特点。在拆装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减速器各个零件间的作用和装配关系,像知道主动轴到输出轴间轴承、齿轮的定位和固定等,并且在测量减速器参数的同时,学会了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培养了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在测量出主要的参数后,简单绘制轴承件的尺寸图。 关键词: 减速器拆装、齿轮、轴承、测量参数、装配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1、实验设备

2、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每组) 三、实验内容 1、判断减速器的装配形式; 2、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3、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4、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的厚度、齿轮端面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内壁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 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绘输出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 1、拆卸 (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面各部分的结构,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 ①如何保证厢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 答:在轴承孔附近加支撑肋。 ②轴承座两侧的上下厢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答:轴承座的连接螺栓应尽量靠近轴承座孔。 ③支撑该螺栓的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答:以放置连接螺栓方便的高度,也要保证旋紧螺栓时需要的扳手空间的大小。

减速器拆装实验实验报告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减速器中各零件的作用、结构形状及装配关系,加深对轴系部件结构的理解。了解减速器装配的基本要求。 二.实验要求 1.按正确程序拆开减速器及各轴系,分析减速器结构及各零件的功用。 三.实验设备 1.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 减速器可以是实物和模型,模型供拆装和分析结构用,实物供测量齿侧间隙、接触斑点和轴承间隙用。每个学生须选一种减速器作拆装实验。 四.实验步骤 1.先观察减速器外部形状,判断传动方式,级数、输入输出轴,有哪些箱体附件。 2.拧下箱盖与底座联接螺栓及端盖螺钉,拔出定位销,借助起盖螺钉打开减速器箱盖。 3.边拆卸边观察,并就箱体形状、轴系定位固定,润滑密封方式,箱体附件(如通气器、油标、油塞、起盖螺钉、定位销等)的结构作用、位置要求和零件材料进行分析。 4.小结减速器结构设计中如何考虑拆装的要求及拆装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将模型减速器复原(依次装好)。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每个学生实验前除预习实验指导书外,同时必须预习所用《机械设计》教科书中有关减速器的章节内容。 2.实验过程中不准随便用锤子敲打任一零件。若需敲打,一定须经过指导教师同意。 六.思考题 1.齿轮和轴承如何固定在轴上,减速器中其间隙及位置如何调整? 2.齿轮传动和轴承采用什么润滑剂和润滑装置?为什么? 3.吊环螺钉、起盖螺钉。定位销、油封、油塞、吊钩、视孔和通气帽等各起什么作用?应安排在什么位置? 4.轴承端盖和箱体剖分面各采用什么方法密封? 5.扳手空间留多大,应如何考虑? 6.你所装拆的减速器在结构上、工艺上等方面存在有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含练习题答案)

减速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以及轴和齿轮的结构; 2. 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 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 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 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实验设备 1. 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2. 拆装及测量工具:扳手、游标卡尺、钢板尺、铅丝、涂料及百分表等。 .实验记录及实验结果 四.思考题 1. 轴上零件是如何定位和固定的? 答:齿轮:中间的带键槽的是安装齿轮的,进行周向固定,通过轴肩和轴套径向固定; 轴承:轴承端盖用螺钉或箱体连接而使轴承外圈得到轴向定 位;联轴器:键槽固定,防止轴向滑动;定位螺丝固定,定位 位置。 2. 滚动轴承在安装时为什么要留出轴向间隙?应如何调整? 答:轴承一般是配对使用,安装方向相反,在轴上它有一个调节螺母,安装时留一点轴向间隙防止轴承工作时温度升高膨胀而卡死从而损坏设备。间隙的大小视负荷轻重即轴承大小而定。轴承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应重新调整轴承间隙,不然会加速轴承的损坏。 3. 滚动轴承的安装、调整、润滑与密封等问题 答:(1 )、轴和安装轴承的外壳或轴承座,以及轴承装置中的其他受力零件必须足够的刚性, 因为这些零件的变形都要阻滞滚动体的滚动而使轴承提前破坏。 (2)、一般来说,一根轴需要两个支点,每个支点可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轴承组成,常用的轴

承配置方法有:双支点各单向固定、一支点双向固定,另一端支点游动、两端游动支承。 (3)、锥齿轮或蜗杆在装配时,通常需要进行轴向位置的调整。 (4)、轴承的配合是指内圈与轴颈及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 (5)、润滑对于滚动轴承具有重要意义,轴承中的润滑剂不仅可以降低摩擦阻力,还可以起着散热、减小接触应力、吸收振动、防止锈蚀等作用,常用的润滑方式有油润滑及脂润滑两 类。 (6)、轴承的密封装置是为了阻止灰尘、水、酸气和其他杂物进入轴承,并阻止润滑剂流失而设置的,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 4. 箱体的中心高度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箱体中心高度决定于安装在它的内部或外部的零件和部件的尺寸和形状及其相互配置、受力与运动情况。其次,还需达到需求刚度,满足力学性能和工艺要求。 5. 减速器中哪些零件需要润滑?如何选择润滑剂? 答:齿轮、轴承、传动轴等等。选用润滑剂时要考虑的几个主要因素:运动速度、载荷大小、工作环境温度、摩擦副表面、周围环境、润滑装置。 6. 如何选择减速器主要零件的配合与精度?如齿轮、联轴器与轴的配合,滚动轴承与轴及箱体孔的配合。 答:齿轮和联轴器与轴使用的是键连接的方式,有定心要求且是可拆连接,固采用有一定过盈量的过渡配合,公差等级可均为IT9 。滚动轴承与轴需要有较高的相对转动,固采用 基孔制间隙配合,轴的精度可为IT8 ;滚动轴承与箱体孔可采用基轴制有一定过盈量的过渡配合,孔的精度采用IT9 。 (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只是收取少量整理收集费用,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