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全稿复习课程

五年级数学教案全稿复习课程
五年级数学教案全稿复习课程

单元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认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 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 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 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质数、合数,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

2 .经历 2 ,5 ,

3 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 2 ,5 ,3 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5 或 3 的倍数。知道奇数和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偶数。

3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

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 .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在探索数的特征的过程中,体会观察、分析、归

纳或猜想验证等探索方法,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与因数,找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这些知识

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教材编排有以下特点。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

教材在揭示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与因数,而是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2.分散编排,减少术语,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

学生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

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创设“水果店”的情境,进一步帮助学生复习认识的数。如:葡

萄每千克3.6元、橙子每千克 5.8元、梨每千克4元、苹果每千克6元以及冰箱上冷藏的温度2℃和冷冻的温度-3℃等,学生在叙述这些数的实际意义中,

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就生活在一个数的世界里。通过学生分一分的活动,引出自然数、整数的概念。在学生认识整数后,教材并没有从整除的概念入手来认识倍数与因数,而是利用整数乘法认识倍数与因数,学生在列出算式5×4=20(元)后,以这个整数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与因数的含义,即20是4的倍数,20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最后,安排了“找一找”的内容,判断一个

数是不是7的倍数和找7的倍数,指导学生利用原有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学生的知识面较窄,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课堂。通过几年来的课改实验,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特别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获取相应的数学信息,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是学生的思维还不够灵活,倾听的习惯有待加强,小组内探讨交流的效率也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四、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到过水果店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水果店去看看各种水果的

标价(出示课本第2页的情景图)。

㈡探究新知

1、观察情景,发现信息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一家水果店,通过观察,你能从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从同学们观察到的信息,你们发现了哪些数?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4、5.8 、3.6 、-3 、0 、5 、 2

2、小组合作,分类整理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能否把这些数进行整理分类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整理分类的结果呢?

第三类是分数;第四类把0独立地分开。

(第4、5、6组的学生都同意第3组的意见。)

师:那么,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分类更好一些呢?

生生之间交流,达成共识:同意第3组的意见。

师:刚才各组都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你们的想法都很好。第3组分的较合理,并且这一组说明的理由比较恰当。这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第一个问题:

什么是自然数,什么是整数。

像0、2、4、5、6……这些数叫自然数,生活中的自然数有很多。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然数有什么特点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自然数有序性的特点。

谁知道,像-3、-2、-1、0、1、2、3 ……这样的数叫什么数?

学生回答

整数与自然数有什么关系?

3、认识倍数与因数

师:既然来到水果店了,你们想买哪种水果呢?说给大家听听。

请同学们当一次售货员。算一算两位同学各付多少元?

教师组织讨论算式: 6 ×3=18

先看第一个算式,6和3分别是什么数?

谁能自己写一个乘法算式,并说明算式中各数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三)数字游戏

下面我们活动一下,(教师发放卡片,每张上写着学生自己的学号。)

谁还有问题,请说出来,大家一起研究。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让学生独自举例证实。4的因数有:1、2、4.

10的因数有:1、2、5、10.

20的因数有:1、2、4、5、10、20.

这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自然数和整数的含义,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四)反思体验。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2)

一、教学目标

1、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能正确找出

2、5的倍数,并在这一活动中,初步感悟2、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特征,理解偶数、奇数的意义。

2、能运用2、5倍数的特征,正确、迅速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3、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上的内容安排比较合理:1、先认识5的倍数的特征,再认识2的倍数的特征,最后认识奇数和偶数,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以前的教材一开始就安排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概括2的倍数的特征,难度非常大。因为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而概括5的倍数的特征相对容易的多,因为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本册教材适当地调整顺序,先让学生概括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很自然地就能说出: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在此基础上,再学习2的倍数的特征,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最后认识奇数和偶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倍数和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内容将为以后学习3的倍数特征奠定了基础。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归纳概括能力已逐步形成,他们很愿意自己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归纳整理、找出规律。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

主动性已比较强了,他们有能力去探索2、5的倍数特征。但是概括2的倍数特征比5的倍数特征难一些,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指导。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老师有一项绝技,不用计算就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你们相信吗?

生自由报数

85是5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76是2的倍数,不是5的倍数。

978是2的倍数,不是5的倍数。

785是5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

84是2的倍数,不是5的倍数。

72是2的倍数,不是5的倍数。

90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师:47既不是2的倍数,又不是5的倍数。

师:现在你们相信了吗?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2或5的倍数特征会和什么有关系?

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2、5的倍数特征。(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活动一: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

师:(出示教材第4页的表格)请同学们在下表中把5的倍数找出来,并做上记号。找完以后,同座同学可以互相检查与讨论。

(板书: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超过100还有这个特征吗?你能验证吗?

经过验证得出超过100也有这个特征。

2、活动二:2的倍数特征的探索

师:我们再来讨论一下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还是利用这个表格吧。

请同学们在下表中把2的倍数找出来,并做上不同的记号。找完以后,同座同学也可以互相检查与讨论。

生汇报它们个位上都是双数。

任意写一个个位上是单数的数,验证一下你们的结论。

学生验证

(板书: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或8)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超过100还有这个特征吗?你能验证吗?

经过验证得出超过100也有这个特征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那么怎么知道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师:个位上是0、2、4、6或8的数是2的倍数,是偶数,反之就是奇数。师: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你们会判断了吗?

师:(1)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起立;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起立。

(2)判断自己的学号是不是2或5的倍数。

师(小结):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观察、验证,总结了2、5的倍数的特征。下面我们利用2、5的倍数特征来解决一些问题?

3、活动三:你说我答

(1)按要求说数:奇数、偶数、2的倍数、5的倍数等。

(2)我说数,你说数学词语。

(三)当堂训练、拓展延伸

1、练一练

(1)第5页第1题,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第5页第2题。

2、游戏:数字卡片,添加或减少

口袋里有0——9的数字卡,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2的倍数;摸出几可以和“5”组成5的倍数。

(四)全课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倍数和因数”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3的倍数。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猜想、验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材分析:

1、本节课内容简介:

教材把课题确定为“探索活动(二)”,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教材首先提出“我们研究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时,可以借助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在探索3的倍数特征时,教材利用100以内的数表来研究,先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再观察特征,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受知识迁移的影响去研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但都无法发现规律。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作一定的提示:“将3的倍数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观察呢?”以帮助学生逐步发现规律。在初步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提出:“这个规律对三位数是否成立?”的问题,促使学生能自己找几个三位

数来验证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的练习与学习评价时,一般只要求学生判断100以内的3的倍数。

2、学情分析:

学生经历了课程改革四年的时间,已经养成了动脑思考的习惯,能根据材料选择相关的信息进行讨论、交流与研究,积极进行小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能把信息进行重新组合,从而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问题的研究。当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来临时,学生的表现一般是群情激昂,对数学问题有着浓厚的研究兴趣,可以说,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与研究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

(一)按要求组数。

1. 用3,4,5三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三位数。

(1)组成2的倍数。

(2)组成5的倍数。

2.学生用语言描述2,5的倍数的特征。

一点想法这个过程,比教材的要求要稍微高一点,教材上的要求一般是在100以内的数种研究2,5,3的倍数,这里面有一个考虑,拓展到三位数中来复习

旧的知识,使复习起到桥梁的作用,进一步理解2,5的倍数的特征。

(二)提出问题。

1. 能不能组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

2. 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活动二:自主探索。

(一)对学生猜想问题的处理。

1.进行猜想。

(1)学生面对问题进行猜想。

(2)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想进行适当的引导。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1)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2)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

2.探索猜想。

(1)学生用3,4,5三个数字组成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

(2)学生举例子:比如453,543。

(3)学生如果出现345或354等例子,教师可以写在黑板上,不用多加评论,作为后续的学习内容。

(4)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得出猜想结论的成立,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3.验证猜想。

(1)让学生举例子对猜想的结论进行验证。

(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下面两种情况。

①15是3的倍数,但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不是3,6,9。

②16个位上的数字是6,但是不是3的倍数。

(3)猜想的结论不成立。

(4)让学生对猜想的结论不成立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讨论和交流中明白对于一个结论是否成立,只举一个正例是不够的,但是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推翻一个结论。

(二)在质疑中引导学生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1.问题冲突:那么多的数,我们怎么找呢?我们要聪明的找,从比较小的数开

始找。

2.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教师出示100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活动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100以内数表,如下图)

3.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与同桌交流一下。

(1)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作为一个倾听着,听学生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困

惑。

(2)学生发现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十位上的数字也没有什么规律。

4.教师引领。

(1)斜着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在学生观察思考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新的思考点:将每

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试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最新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数学全册教案(含计划课时安排)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学年度五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不够理想,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的书写状况较差,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较弱。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

新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学期) 代数初步知识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 - × ÷ …… ”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 注意:用字母表示数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 3的形式; (5)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b-a . 3、几个重要的代数式: (1)a 与b 的平方差是:a 2 -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 。 (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n-1、n 、n+1。 (4)若b >0,则正数是:a 2 +b ,负数是:-a 2 -b ,非负数是:b 2 ,非正数是:-b 2 。 有理数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 a b (a 、b 都是整数且a≠0)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p 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2018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任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1 观察物体(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

2020年春季学期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20年春季学期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观察物体是“空间与几何”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观察、拼摆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让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而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学会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观察和拼搭等活动,为自己和学生准备好教具与学具。同时在进行观察和拼搭的活动中,要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

发。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观察和操作的过程,从中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物体形状。 数学思考:能根据已有的图形,用各种方法拼搭相应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问题解决: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 1.通过选取熟悉的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联系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合作交流,养成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和表达能力。 课时划分:2课时 观察物体……………………1课时 练习二………………………1课时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计划与教案

目录 一、教学计划 二、课时备课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数学成绩整体不够理想,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的书写状况较差,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较弱。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数知识一样,分数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

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十册数学教案 目录(总课时数:80) 一简单的统计(一) 第1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 第2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第3课时:练习课 第4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第5课时:练习课 第6课时:求平均数 第7课时:练习课 第8课时:整理和复习 二.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9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第10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第1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 第12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体积和体积单位 第13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第14课时:容积和容积单位 第15课时:体积和表面积的比较 第16课时:整理和复习 三.约数和倍数 第17课时: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第18课时:能被2、5整除的数的数 第19课时:能被3整除的数 第20课时:质数和合数 第21课时:分解质因数(1) 第22课时:分解质因数(2) 第23课时:最大公约数(1) 第24课时:最大公约数(2) 第25课时:最小公倍数(1) 第26课时:最小公倍数(2) 第27课时:整理和复习 学期备课 全册教学要求。 1.结合本册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5.使学生认识常用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数、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定。

2017年冀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全册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 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 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生活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 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 探索的氛围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价评价方法, 二、学情分析 全班共有XX名学生,其中男生X人,女生Y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基础知识不太扎实。一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来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的能力。少数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不认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上有困难。还有个别同 学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理想。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

第二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计算,简单分数乘法问题,认识倒数。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计算,简单分数除法问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它们的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体积概念,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探索,生活中的体积计算问题(包括容积)。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认识单式、复式折线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据,收集生活中的统计图并进行分析。 (四)综合应用(安排4个活动) 记录天气(一)--结合“公交车上的数学”单元设计 (二)包装扑克--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设计 通过包装6盒、8盒扑克,探索怎样包装扑克,用的包装纸最少的实践活动,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计划与教案 执教者:何修国年级:五(2)班目录 一、教学计划二、课时备课 一、五年级数学2021—2021学年度下学期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二班数学成绩不够理想,学生的书写状况有很多不理想,上课主动听讲、积极大胆发言的个性养成的不够好。少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从学生的思维能力看,思维的主动性不突出,逻辑能力很差,发散能力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占有少部分,他们的特点是: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或者说根本就听不懂上课内容,缺乏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要因地制宜,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课堂上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专供他们回答,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先进,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 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 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新版人教版小学数学5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含教学反思),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 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 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探索图形 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5单元图形的运动(三) 第6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打电话 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8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 第9单元总复习 1 数与代数 2 空间与图形 3 观察物体与统计

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4.9,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4.7%。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观察物体(三)、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三)、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综合与实践活动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既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重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的教学内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念;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2.改进熟悉分数的编排,注意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学期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分数乘法(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 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3× =,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3× = = ;学生2:3×= = = = ……)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的和是多少? 2、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3× = = 3× = = = =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依据知识的迁移,我首先进行了必要的铺垫,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顺利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同时,复习分数加法,为后续教学铺垫。 在教学分数乘法在过程中约分时,书上的例题是:6×5/9,并且列出两种做法让学生进行比较。但我觉得这道题并不能体现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的优越性,因此,我在教学完例题之后将题目深化,变成“6×17/18”,并且和同学们一起比赛谁做得快。如果哪位学生是用整数直接乘以分子的,速度当然会很慢,当做得最快的同学展示自己的做法时,其他同学恍然大悟,深刻体会到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可以化繁为简。这样,学生在做分数乘法时,不仅仅满足于“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而是记住“能约分的要约分”这一要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课程表 五年级(1,2)班科目:数学任课教师:2021年 3 月 星期节次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 1 2 3 4 下午 5 6 7 8 2021-2021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5年级1,2 班科目:数学任课教师2021年3月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

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课堂“数学之星”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二、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

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最大公因数第一课时教案

最大公因数(例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79、80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 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 最近老师想把家里储藏室的地面铺上地砖,假如请你们来设计,你想了解哪些信息?(地面多大,用什么地砖)好,那就先看看地面大小吧,请你猜一猜储藏室长多少分米?提示1:这个数是32的因数。提示2:这个数还是8的倍数。再猜猜宽多少分米:这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 再请看铺设要求:1、采用正方形地砖2、边长是整分米数3、把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对此你还有什么不了解吗? [设计意图]用生活实例引入并且用猜一猜的方法获得数据能够较快的使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并且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初步的知识铺垫,就能为知识迁移提供理解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假如现在老师要去购买地砖,请问我能够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课件)请同桌同学合作帮老师设计几个方案吧?用这张16厘米宽12分米的长方形纸代表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储藏室地面。请同桌同学先讨论一下正方形地砖的边长能够是几分米,然后在纸上画出你们的想法,设计好了一种方案,还能够再设计另一种方案。(学生操作,时间4分钟。) 3、展示交流 (1)展示边长是“4”的作业→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你们为什么会想到边长是4呢? (2)还有其他方法吗?展示边长是“2”的作业→你是怎么想到边长是2呢? (3)还有其他方法吗?展示边长是“1”的作业→你是怎么想到边长是1呢? (4)还有没有别的铺法?边长是3分米的地砖行吗?为什么?(:宽边虽然能够铺整数块,但长边不行,会多出来) (6)边长是5分米呢?

新版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简易方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五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本单元安排了关于等式性质的内容,分两段教学:第一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结果仍然是等式;第二段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在每一段教学等式的性质以后,都及时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二、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等式和方程,了解等式与方程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学会解只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的简单方程。接着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学生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计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并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我们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和探索活动,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方程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 四、教学目标要求: 1.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会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方程的过程。 五、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六、教学难点:会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七、教学准备:多媒体、挂图、小黑板等。 八、课时安排:12课时

新版人教版2018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教案

目录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观察物体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3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整理和复习 探索图形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约分 5.通分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打电话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观察物体与统计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为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 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 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目录 一、观察物体(三)(2课时) 观察物体 二、因数与倍数(7课时) 1.因数和倍数 2.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 三、长方体与正方体(13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整理和复习 探索图形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4.约分 5.通分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整理和复习 五、图形的运动(三)(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打电话 七、折线统计图(3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1.数与代数 2.空间与图形 3.观察物体与统计 1 观察物体(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为2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1课时 第2课时观察物体(2)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备课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教五年级一、二两个班,共有学生108人。从去年的学习成绩看,大部分学生平时在数学学习上态度较好,上课能认真听讲,能自觉按时完成作业,但有个别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加上学习方法有待改进,导致与班级整体脱节。针对本班的数学教学现状,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在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中,空间与图形包括:圆、圆柱、圆锥。数与代数包括:百分数、比例、比例尺。统计与概率包括:我们长大了—统计。还包括小学五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整理和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认识圆是轴对称图形,会用工具画圆。使学生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百分数:从生活中引出,便于学生理解,从意义和写法到百分数和分、小数互化等。 3、使学生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统计:让学生认识众数、中位数,会求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会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描述、分析数据,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断。 6、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一、完美的图形—圆 8课时 二、山东假日游----百分数 14课时 三、冰淇淋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 10课时 综合应用----水与冰 1课时 四、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10课时 五、快乐足球-----比例尺 8课时 综合应用---让校园绿起来 1课时 六、我们长大了---统计 7课时 数学与生活 2课时 回顾与整理----总复习 14课时

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第四单元真分数和假分数教案

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9页“真分数和假分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能辨别真分数和假分数。 2、经过分类、举例、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或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 3、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感悟生活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 教学难点:假分数的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复习:什么叫分数? 2、用分数表示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出示教具) 请学生分别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我以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导入,为本节课的教学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提问:比较上面三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大小?这些分数比1 大还是比1小?并说明理由。 2、学生观察后,试着回答。 学生:(第一个圆)平均分成了3 份,这样的3 份也就是一个整圆,表示1 ,而阴影部分只有1 份,所以比l 小。 再请学生分别说出另外两个分数。 3、观察这几个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你有什么发现?这样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能引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1:从分子和分母的大小方面进行比较。 这些分数都是真分数,你能归纳一下怎样的分数是真分数吗?试着写一写。——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引导2:从这些分数与1的大小方面进行比较。 比较一下这些分数和1的大小关系,你能发现什么? ——真分数都小于1。 4、你能写出三个真分数吗?写出来后读给同桌听一听。 5、出示例2 中图形的课件。 (1)我们以前所提到的分数一般都是真分数,下面我们要来认识另外的一种分数,它叫假分数。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1.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2.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指导】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画图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并要求每位学生要备好直尺等画图工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老师要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老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独立思考。活动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为2课时: 【知识结构】 1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 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具运用: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