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提纲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学问提纲

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初二的你会接触到一门新学科——物理,谨慎的你确定想好好了解这个新挚友,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学问提纲,盼望能够帮助大家,欢送阅读!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学问提纲

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1、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限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上它就是利用电磁铁来限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2、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限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局部组成。

3、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电动机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

2、电动机由转子和定子两局部组成。能够转动的局部叫转子;固定不动的局部叫定子。

3、当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转动到平衡位置时,线圈就不再转动,只有变更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线圈才能接着转动下去。这一功能是由换向器实现的。换向器是由一对半圆形铁片构成的,它通过与电刷的接触,在平衡位置时变更电流的方向。实际生活中电动机的电刷有很多对,而且会用电磁场来

产生强磁场。

4、电动机构造简洁、限制便利、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可大可小,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中。它在电路图中用M表示。电动机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牛顿第必需律

1、伽利略斜面试验:

⑴三次试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起先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一样。

⑴试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距离越远。

⑴伽利略的推论是:在志向状况下,假如外表确定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恒久运动下去。

⑴伽科略斜面试验的卓越之处不是试验本身,而是试验所运用的独特方法在试验的根底上,进展志向化推理。(也称作志向化试验)它标记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必需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探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必需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⑴说明:

A、牛顿第必需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根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四周不受力是不行能的,因此不行能用试验来干脆证明牛顿第必需律。

B、牛顿第必需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原委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确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C、牛顿第必需律告知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须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缘由,而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物体的运动不需力来维持。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⑴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分: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状况下都有惯性.

⑴人们有时要利用

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说明)。答:利用:跳远运发动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平安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对惯性的理解需留意的地方:

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全部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

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必需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分开来,

前者提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说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歼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管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管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说明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

①确定探究对象。

②弄清探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状况变更。

④由于惯性探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1、什么是力?力是,力不能离开存在,其中给出力的物体叫物体,另一个承受力的物体叫物体;

2、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变更;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变更。运动状态的变更包括物体运动快慢的变更和变更.

4、力的三要素:力的、、叫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

5、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

一个箭头,表示物体所受力的和。这种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会画力的示意图)

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穿溜冰鞋的人用力推墙,人会向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

弹力

1、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能自动复原到原来的形态的特性叫做;不受力时不能自动复原到原来形态的特性叫做。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对吗?答。

2、测力计是测量的大小的工具。试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它是依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就越长的道理做成的。测量力的工具还有握力计,臂力计等。而各种各样的秤是测质量的。

3、运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视察它的和,不许超过它的。还要视察弹簧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线,假设没有,那么要调或读数时要进展加减修正。弹簧在测量范围内有: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比,弹簧的伸长=长度-原长。如原长2厘米,受3n时弹簧长5厘米,受6n的拉力时弹簧长厘米。

4、留意:.测力时力的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相同.

重力

1、重力:物体由于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方向是。地面旁边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

2、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成正比,表达式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它的意义是。粗略计算时,g取N/Kg.重力的大小要随位置而,而质量随位置变。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重力的。地面上60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牛顿,拿到月球上去重力为n。地面上800克的物体受到的重

力为牛顿,用量程为5n的弹簧秤能称出它的重力吗?答。

3、重锤线是利用重力的制成的,用它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

4、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匀整外形规那么的物体的重心在这个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会画物体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5、宇宙间的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物理学习方法总结

1、提高学习爱好:

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物理的学习。其实学习每一科的时候都是由易到难的,当遇到不好理解的学问时,要保持学习物理的爱好,不要有畏惧心理,首先老师以及各种学习网站会为你的学习保驾护航,难理解的学问,慢慢来,从懵懂到知道到理解到灵敏应用须要一个学问积累的过程。

那么怎么提高物理的学习爱好呢?首先,物理学与生活、科技、社会联系很大。把日常生活中那些好玩的现象用物理的学问说明,会使我们感觉物理不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是生动好玩的,慢慢就会发觉物理学习的乐趣。然后可以购置或观看一些科普类的书籍或节目,你会发觉物理的微妙。

2、要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我们学习物理学问不是为了背诵定义公式,也不是为了做题,物理最大的魅力是当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时,它可以为你又快又好的解决问题。比方说利用简洁机械的学问,可以制作称或者比拟两个物体的轻重,惯性的学问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理解交通运输中为什么货车为什么要减速慢行,火车为什么刹车距离以及启动到规定速度时距离很长。

还有奇异的电学、我们可以看懂简洁的电路图、连接简洁的电路,处理简洁的电路故障。利用这些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问,就可以学以致用。

3、重点关注试验:

物理试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相关规律并能更深化理解好公式。同时物理的电学和力学试验是中考的压轴题,今年的长春中考物理压轴题就将难度加大,把浮力和电学综合在一起,很多小伙伴都没答好。对于试验,最根本的要求是我们要谨慎视察试验现象,总坚固验结论,驾驭物理探究方法、学会从试验数据中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并能画出相关图像。学会处理试验中出现的问题。

难度大的试验往往是中考重点,也常常出此时此刻平常考试的压轴题中,如特殊法测密度测电阻特殊法测电功率等。还有一些小试验是须要我们自己缔造条件来做,这样我们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及应用我们所学的学问。

4、做好练习特别重要:

我们利用物理学问说明现象,解决问题,前提是我们正确的理解并驾驭了这些学问,适当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深刻地理解所学学问概念,并能到达灵敏应用、融会贯穿的效果。

5、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在不断造就自己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找寻一种优良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同学们不能无视的。所谓好的学习方法,要有两个适合:

①适合所学的学科;

②适合自己。物理学习时要结合自己已有的物理学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当然自己的相识确定是缺乏且浅显的,要充分理解学问就要结合老师的讲解及习题练习。具体的学习方法会因人而异,每个同学要在谨慎的学

习过程中去探求。根本原那么是:学会有意识、有目标地视察,丰富个人的感性认知;把握好“预习、听课、作业”的三个环节。

(2)定期进展所学习学问的小结或总结。把书中的资料进展归纳整理,知道自己哪个学问点存在缺乏,做好查漏补缺,不要拖延到要考试了,才想起自己还有很多东西不会。

(3)作业要独立完成,这里所讲的独立完成作业,不单纯指不抄他人的作业,而且是指做作业时不参照课本、不参照课堂笔记写作业。写作业或做练习的过程中假如遇到不会的或一知半解的题目时要刚好做好标记,课上重点听,并能独立做好此题的解析。有时间再整理到错题本,因为有些思维理解上的错误,会形成惯性,遇到这个问题就会习惯性的出错,所以要刚好回忆错题本。

6.加强训练:

(1)物理试验有条件自己做就自己谨慎做,把自己的想法问题等刚好与老师同学沟通并解决。

(2)根底习题、中考专题、重难点题型要适当多练习,到达练通为止,这样能扩展自己的思路,幸免掉入陷阱,提高做题效果,加深概念学问等的灵敏应用。

(3)造就物理思维,多深化思索各种概念、规律间的联系

7.留意事项:

(1)物理用语是学习物理的语言工具,必需学好。物理用语中专用词、专用符号、相关的科学家名字及奉献须要必需的记忆。这些内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比方,每个物理量的表示字母,多数都是用物理名称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用心精确的记忆。

(2)有些物理量的修饰语也要留意,比方只能说“由于”或“”“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物理规律或定律的陈述,一般都是条件式陈述或因果关系式陈述,不能因果倒置,是要扣分的。比方在平面镜成像规律中“像与物大小相等”不能说成“物与像大小相等”。理解并灵敏运用上述规律,正确运用物理用语,记忆物理概念,陈述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就无需死记硬背,也不用担忧表述不自如的犯难。

(3)物理公式的书写、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都要做到标准和娴熟。它们是学好物理的根底。

物理答题技巧

⑴拿到试卷后,切勿急于答题,用5~10分钟时间“阅读”一遍全部试题,首先要看试题说明要求,例如开头说明的一些常量取值,元素的原子质量等。还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题,多少大题,多少小题,反面有无试题,一方面可以防止由于惊惶而漏做试题,另一方面找出你比拟“熟悉”的或“有印象”的试题,进而确定各科试题中,哪些题先答、哪些题后答的答题依次,并准备具体的答题时间。看试卷的时候,要留意是否有缺页少题的现象,如有应立刻报告监考老师。

⑴依据学科分值支配和难易程度来支配时间。生物学科约须要25分钟,化学约须要50分钟,物理约须要60分钟,余下的15分钟作为机动时间,用于重点检查或返攻难题。从试卷类型上分,第一卷用时参考时间约50分钟,其次卷用时约85分钟,留15分钟当机动时间。

⑴要做到合理支配时间,最主要的问题是速度,原那么是“稳中求快,精确第一”。正确解决“速度”和“精确率”的冲突是寻求时间支配最正确方案的关键。做题速度不能太快,过快不能保证精确率,也不过慢,以至能做的题

完不成。所以解题时要精确到位,提高一次性答题的精确率,不要寄盼望于最终时间的检查上。应当依据你自己的具体状况确定各题时间的支配。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学问提纲

鲁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

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据公式可求路程和时间: 16.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

山东省龙口市物理(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备课综合:第八章 《浮力》复习提纲

第十二章《浮力》复习提纲 一、浮力的定义: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托的力 叫浮力。 二、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三、浮力产生的原因: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和向下的压力差。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 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 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3、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 。 五、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m 排g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其实与剩下液体的多少也无关。理论上质量很少的水能浮起质量很大的物体。(盆水举缸的道理)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选择合适的公式,要根据已知物理量 4、公式中V 排的确定是个关键,一般有三种情况: 第一:已知容器是装满液体的,直接告诉我们排出液体的体积就是V 排; 第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就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就是V 排; 第三:已知容器中所装液体的体积V1和放入物体后液 面以下的体积V2,则液面上升的体积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V2—V1。 六、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根据已知选择合适的公式) (1)压力差法(浮力产生原因法):F 浮=F 向上-F 向下 (2)称量法(示重差法或弹簧测力计法):F 浮=G-F 示 (3)平衡法:(悬浮或漂浮时)F 浮=G 物 (4)阿基米德原理法:F 浮=G 排=m 排g =ρ液gV 排 七、比较浮力大小的方法: (1)相同ρ液,比较V 排; (2)相同V 排,比较ρ液; (3)ρ液、V 排都不同,就利用物体浮沉条件。(当质量相同时常用) 八、浮力的利用: 1、轮船: (1)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增大排开水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 (2)排水量(m 排):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船和货物的总质量。单位 t 。 (3)由排水量m 排可计算出: ①轮船和货物总质量m 总=m 排 ; ②轮船和货物总重力G 总=m 排 g ; ③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 = m 排g ; ④轮船满载时受到的浮力F 浮 = m 排g ; ⑤排开水的体积V 排= m 排/ρ水。 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主要靠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用不用单独说?删去吗?) 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铅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降低重心增大稳定性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 九、利用浮力测密度: 1、设计实验或计算题:利用弹簧测力计、水、细线、烧杯、测密度比水大的物体的密度。(需要推导) ρ物= ρ水G / (G-F) 2、设计实验或计算题:利用量筒和水,测密度比水小的物体的密度。(也就是在水中能够漂浮或着悬浮的物体)(需要推导) ρ物= ρ水(V2-V1)/ (V3-V1) 十、规律: 1、一块冰放入一装有液体的容器中,当冰融化后液面如何变化? ①液体是水时,液面 不变 ; ②液体是盐水时,液面 升高 ; ③液体是酒精时,液面 降低。 (推导过程主要是比较化前的V 排和化后的V 化)规律:(大升小降原则) 当液体的密度比水大的时候,冰化后液面上升;当液体的密度比水小的时候,冰融化后液面下降;当液体就是水时,冰融化后液面不变。 2、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冰化后液面 不变 , 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时,冰化后液面 下降 。 3、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所以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几块,则它们还会悬浮(或漂浮);若要把露在液面以的体积按入液面以下,需要的压力大小等于ρ液g V 露。 4、很多计算题都要根据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列出受力平衡方程。 5、空心的铁球在水中,可能漂浮,可能悬浮,可能下沉。 实心的铁球在水中一定下沉。 在水中漂浮或悬浮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下沉的铁球可能是实心的,也可能是空心的。 G F 浮 G F 浮 G F 浮 G F 浮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提纲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学问提纲 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初二的你会接触到一门新学科——物理,谨慎的你确定想好好了解这个新挚友,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学问提纲,盼望能够帮助大家,欢送阅读!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学问提纲 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1、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限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上它就是利用电磁铁来限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2、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限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局部组成。 3、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电动机 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 2、电动机由转子和定子两局部组成。能够转动的局部叫转子;固定不动的局部叫定子。 3、当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转动到平衡位置时,线圈就不再转动,只有变更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线圈才能接着转动下去。这一功能是由换向器实现的。换向器是由一对半圆形铁片构成的,它通过与电刷的接触,在平衡位置时变更电流的方向。实际生活中电动机的电刷有很多对,而且会用电磁场来

产生强磁场。 4、电动机构造简洁、限制便利、体积小、效率高、功率可大可小,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各种产业中。它在电路图中用M表示。电动机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牛顿第必需律 1、伽利略斜面试验: ⑴三次试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同一位置)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起先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一样。 ⑴试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距离越远。 ⑴伽利略的推论是:在志向状况下,假如外表确定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恒久运动下去。 ⑴伽科略斜面试验的卓越之处不是试验本身,而是试验所运用的独特方法在试验的根底上,进展志向化推理。(也称作志向化试验)它标记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第必需律: 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探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必需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⑴说明: A、牛顿第必需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根底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根本定律之一。但是我们四周不受力是不行能的,因此不行能用试验来干脆证明牛顿第必需律。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详细知识点及典型例题(鲁教版)

物理初三下册知识点 课本目录 八年级下册 第一章力和运动 第二章压强 第三章浮力 第四章简单机械功 第五章机械能及其转化

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力和运动 第一节力及其作用效果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 a.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b.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有力,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没有力)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用力&反作用力的特点:a.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b.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感性认识:拿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N。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三、力的三要素: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不同,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四、力的示意图: 在物理学上,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第二节弹力F 弹簧测力计 一、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如:橡皮筋,撑杆); 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如:橡皮泥,面团)。 2、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想要恢复原来的形状而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2)、产生条件:a.相互接触;b.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与物体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方向相同); 二、弹簧测力计: 1、用途:实验室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就伸长的越长。 3、用法: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分度值和测量范围;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及其作用效过果知识点

鲁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及其作用效过果知识点 知识点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 ①有力作用时,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②有力作用时物体间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3、力的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及大小。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5、力的测量 测力计:实验室常用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正确使用: ①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 ②调零; ③应是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作“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有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易错点】是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而不是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7、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⑵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 课后练习 1.下列事例,力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在足球场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越来越慢 B.降落伞匀速直线下降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陷 D.用力弯锯条,锯条变弯了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

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万物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通过学习物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世界上发生的各种现象。以下是鲁教版八年级物理课程的重点知识要点。 一、力与运动 1.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用牛顿(N)作为单位。 2. 力的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加速、减速、改变方向或形状。 3. 力的分类: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包括摩擦力、弹力等,非接触力包括重力、电磁力等。 4.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要么不变,要么以匀速直线运动,要么以加速度运动。对于力的作用,可以总结为:“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受力平衡;物体受到合力作用,将以合力方向加速运动”。 二、能量与机械功 1. 能量的概念:能量是物体或物质运动、变化过程中所包含的能力或储备。 2. 功的概念:力在运动过程中所做的功表示能量的转移。

3. 动能与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过程中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 和速度有关;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重 力势能、弹性势能等有关。 4. 能量守恒定律:封闭系统内能量的总量在物体间的转移和转化过 程中保持不变。 5. 功率: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通常用瓦特(W)作为单位。 三、电学知识 1. 电流与电压:电流是电荷定向流动的物理现象,用安培(A)作 为单位;电压是电场的电势差,用伏特(V)作为单位。 2. 欧姆定律: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3. 串联与并联:在电路中,电阻或电流源可以串联或并联,串联时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电流相同;并联时总电阻等于各电阻的倒数 之和,电压相同。 4. 电功率: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速率,通常用瓦特(W)作为单位。 四、光学知识 1. 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每秒约30万公里,通过介质 时传播速度会减慢。

八年级鲁教版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鲁教版物理知识点 物理是自然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物质以及其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八年级是物理学习的关键时期,以下是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性质 物质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它的性质不同于其他物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常见的物质性质包括: 1. 密度: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2. 弹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3. 热导率:物质导热的能力。 4. 电导率:物质导电的能力。

5. 透明度:光线穿过物体的能力。 二、力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改变速度或形状的物理量。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常见的力有: 1. 引力: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力。 2.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弹力作用于物体的能力。 3. 摩擦力:物体与物体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 4. 风力:大气运动所产生的力。 5. 电磁力:物体间由于电荷作用而产生的力。 三、功和能量

力产生的功与物体所具有的能量是八年级物理学习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1. 功:力在物体上产生的运动或形变所做的功。其公式为:功= 力 ×距离 ×cosθ,单位为焦耳(J)。 2. 能量:物体由于位置和状态而具有的能力。常见能量形式包括:动能、势能、热能、光能等。 四、运动与力学 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体的运动。八年级物理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力学知识点包括: 1. 运动的类型: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往返运动等。 2. 运动的描述: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

3.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保持匀定速 度状态,力的合力为0。 4.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5. 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五、单位制 在物理学中,正确使用各种物理量和单位制是非常重要的。以 下是八年级物理学习中常见的单位制: 1. 长度:米(m)、分米(dm)、厘米(cm)和毫米(mm)。 2. 时间:秒(s)。 3. 质量:千克(kg)和克(g)。 4. 速度:米/秒(m/s)和公里/小时(km/h)。

鲁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鲁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作为初中生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鲁教版初中物理课程包含了许多 关键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 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 一、力与运动 1. 什么是力? 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通常用牛顿(N)作 为力的单位。 2. 牛顿三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或静止。 (2)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表示为F=ma。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在物体1上的力 等于物体2作用在物体1上的力,但方向相反。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合力指多个力合成的结果,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图示法求解。分力是 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或多个分力,有助于解决斜面上的物体受力问题。 4. 动能与功率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公式为K=1/2mv^2。功率是单位时 间内所做的工作量,公式为P=W/t。 二、力学 1. 速度与加速度 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位移,公式为v=s/t。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公式为a=(v-u)/t。 2. 摩擦力与重力 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运动时由于接触面间相互作用而产生 的力。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公式为F=mg。 3. 斜面运动与滑动摩擦力 斜面运动是指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情况。滑动摩擦力是斜面上物体 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 4. 弹簧力与胡克定律 弹簧力是弹性体受到形变时产生的力。胡克定律描述了弹簧力与弹 性体形变之间的关系。 三、光学 1. 反射与折射 反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时遇到边界而改变方向的现象。折射是光线经过介质界面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2022年鲁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体旳运动 1.长度旳测量是最基本旳测量,最常用旳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旳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达,我们走两步旳距离约是 1米,课桌旳高度约0.75米。 3.长度旳单位尚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旳对旳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测它旳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运用磨损旳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旳下一位; (4). 测量成果由数字和单位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旳差别,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旳,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旳措施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措施: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旳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旳数量后,再测量出它旳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旳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旳长度。如测量细铜丝旳直径,测量一张纸旳厚度.(2)平移法:措施如图:(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以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旳,就可用

其她物体替代测量。如(a)如何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旳高度,请说出两种措施? (b)如何测量学校到你家旳距离?(c)如何测地图上一曲线旳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概长度旳措施。 7.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旳变化叫机械运动。 8.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原则旳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旳物体)叫参照物. 9. 运动和静止旳相对性:同一种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旳参照物。 10.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通过旳路线是直线旳运动。这是最简朴旳机械运动。 11. 速度:用来表达物体运动快慢旳物理量。 12.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旳路程。公式:s=vt 速度旳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1米/秒=3.6千米/小时 13.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旳运动。 14.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旳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旳快慢限度,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平常所说旳速度多数状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5. 根据公式可求路程和时间: 16. 人类发明旳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旳发生:由物体旳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

鲁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力和运动单元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力和运动》单元知识点总 结 一、力及其作用效过果 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 ①有力作历时,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②有力作历时物体间能够接触,也能够不接触。 二、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彼此的 彼此作使劲在任何情形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彼此作历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先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 塑性:物体受力后不能自动恢恢复先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塑性。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的拉力越大,

它的伸长就越长。

三、重力 概念: 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 ①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确实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四、摩擦力 概念: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 1:物体间彼此接触; 2:物体间有彼此挤压作用; 3:物体接触面粗糙;

4: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 五、二力平稳 1.力的平稳

平稳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作历时,若是能维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咱们就说物体处于平稳状态. 平稳力:使物体处于平稳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稳力. 二力平稳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若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稳.二力平稳的条件能够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历时,若是维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平稳. 六、牛顿第必然律惯性 一、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一样条件下,平面越滑腻,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形下,若是表面绝对滑腻,物体将以恒 定不变的速度永久运动下去。

鲁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知识提纲

八年级物理(下)复习概要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点 第七章力 第八章力与运动 第九章压强 第十章液体(de)力现象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 第十二章机械能 第七章力 一、力:力是物体对物体(de)作用.有“力”就一定涉及到两个物体. 物体间力(de)作用是相互(de). 一个物体对别(de)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de)力. 2、力(de)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de)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de)形状. 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指运动快慢或运动方向(de)变化.(运动快慢指由动到静、静到动、快到慢、慢到快;运动方向指由直线到曲线、由曲线到直线等); 物体形变指伸长、缩短、弯曲、扭转等. 3、力(de)单位是:牛顿(N),1N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de)力. 4、力(de)三要素是:力(de)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de)作用效果. 5、力(de)图示:用一条带箭头(de)线段表示力,线段(de)长度表示力(de)大小,线段(de)起点和终点表示力(de)作用点,箭头表示力(de)方向,必须画在线段(de)末端. 力(de)示意图:只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de)方向带箭头(de)线段来表示力就可以了. 二、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de)形状,物体(de)这种性质叫弹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de)力. 3、弹簧测力计: 1)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收受到(de)拉力越大,它(de)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de)伸长跟受到(de)拉力成正比) 2)使用: (1)认清分度值和量程; (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六《力和运动》复习提纲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 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 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 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力可以改变 。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牛,用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6、力的三要素:力的 、 、和 。 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二、弹力 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 、原理:在弹性限度,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三、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 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其中g=9.8N/kg 它表示 。 ⑶重力的方向: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地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 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 四、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 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初二年级物理下册鲁教版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知识点

初二年级物理下册鲁教版牛顿第一定律惯 性知识点 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基本性质,只和物质的质量有关。本文库为大家整理了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起来学习吧! 知识点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说明】伽科略斜面实验使用的科学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实验加推理) 2、牛顿第一定律: ⑴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课后练习 1.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解: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为小球正在水平面上滚动,所以当外力消失时,它仍会保持那一瞬间的方向和速度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2.忽略一切阻力,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 解:此题的前提是“忽略一切阻力”,因此,原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即开始运动.又因为没有阻力的作用,所以大石头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选项D 的说法符合题意. 故选D. 3.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假设它所受外力同时消失,则物体将() 解:如果物体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由于惯性,将保持绳子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C.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

四年制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

四年制鲁教版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 (总14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八年级物理知识要点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传声。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3)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物体振动得快,音调就高;振动得慢,音调就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第二章光现象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m/s。 3.光的反射: (1)概念: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上,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几个名词: ①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②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反射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 ①镜面反射:在光滑的镜面上发生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发生镜面反射时,反射光线仍为平行光线,只是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由于反射光线都在同一个方向上,因此从这一方向看很刺眼,而从别的方向上却看不到反射光线。

②漫反射:在粗糙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叫做漫反射。平行光线发生漫反射后,反射光线就不再平行了,而是按照反射定律射向各个方向,由于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因此从不同的方向上都能看到反射光线,而且光线不刺眼。 (5)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由这个物体反射的光进入到我们的眼睛。 4.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实像和虚像: 6.光的折射: (1)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折射角。 (3)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发现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到水等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透明物质斜射到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7.光路是可逆的:在光的反射现象、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8.透明、不透明物体有不同颜色的原因: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鲁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鲁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 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偏差是不成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经常使用减少偏差的办法是:屡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2)平移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 1 (3)替换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如何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办法? (b)如何测量学校到你家的间隔?(c)如何测舆图上一曲线的长度?(请把这三题答案写出来) (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7.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