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人生观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

儒释道人生观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人们在研究古代文人思想时,往往喜欢界定某人为某家。其实,在文人中,特别是在后来的文人中,是很难找到纯粹的儒家人物,或道家人物,或其它各家人物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古代文人,对他们前辈的思想采取的是兼收并蓄的态度,他们对这些思想的运用,又显得特别灵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采用不同的思想来指导、调节自己的生活。我经常想,中国能够出现儒、释、道三家鼎立的局面,实在是中国文人的一大幸事,有了这三家,才使得中国文人在生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使他们处处都能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一、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追求:修齐治平

儒家的人生理想,首先是“达则兼济天下”,但也不可忽略了紧随其后的另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而“穷则独善其身”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中国古代的文人,在他们刚刚打开书本开始读书的时候,无不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读书目的,无不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作为自己的最高人生理想。年幼时,自然是由长辈们向他们灌输这一思想;年龄再大一点,他们便自觉地以治国为己任,认为凭个人的才能取卿相之位易如反掌,辅佐天子、平一天下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以杜甫为代表的“诗圣”们的理想自然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但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一群隐士文人照样念念不忘“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一生没有当过官的孟浩然也曾羞羞答答地向丞相张九龄递上一首《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以表达自己“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艳羡之意;就连迷恋神仙的李白也立志“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李白向人表白说: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安能餐君紫霞,映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琴,申管晏之谈,

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酷爱神仙的李白心甘情愿地不去方丈蓬莱过逍遥生活,而要先完成修齐治平的大业。当然,他最为理想的人生设计是“待我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先立功立名,然后再修仙登天,入世第一,出世被放在第二位。

可以说,“修齐治平”几乎是所有的古代文人为自己设计的人生第一步,但能够把这个第一步走好的人实在太少了。

文人们少年气盛,不知世道的艰难,幻想以布衣直取卿相;待到仕途初步,才发现原来四面皆壁。他们屡起屡蹶,屡蹶屡起,直到焦头烂额,幸运的人方谋得一官半职;然而宦海沉浮,危机四伏的官宦生涯又使他们战战兢兢,提心吊胆。与世俯仰、同流合污非良心所安,坚持孔孟之教而又举步维艰。仕途成功后的幸运文人这才发现,梦寐以求的宦海,原来也是一片苦海。唐代的韦执谊身为宰相,韩愈在《顺宗实录五》中记载了他的生活状况:“虽尚为相,常不自得;长奄奄无气,闻人行声,辄惶悸失色,以致败死,时才四十馀。”身为宰相,但一听到人声就惶惶不安。于是乎,无论是进入这片苦海的,还是没有进入这片苦海的,都有诉说不完的怨言。他们甚至抱怨是孔老夫子骗了自己。面对这些抱怨,孔子如果地下有知,他一定会深感委屈。因为孔子为士人设计的人生道路,除了“出”之外,还有“处”。孔子在政治上多次失败之后,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

有人说,西方的文人自杀的多,而中国的文人自杀的少,形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有庄、禅,而西方没有,西方文人在精神领域里缺乏一块像庄禅这样的缓冲地带。应该说,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我们需要讲清楚的一点是,孔孟也给人开辟过这样一个缓冲地带,只不过他们的“缓冲思想”被他们积极进取的思想言行所掩盖,没有引起人们的更多的注意而已。

人生的道路是艰难的,仕途是险恶的。面对这样一种客观现实,任何人,特别是多愁善感的文人,在生活中应该多一些伸缩性,只知伸而不知缩,或只知缩而不知伸,注

定要在社会中碰壁。屈原是一位倍受后人敬仰的大诗人,然而对他的处世态度,我实在不敢赞成。我认为,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之一就是单相思。用《离骚》里面的比喻,屈原就是这么一个可怜的单相思者。屈原为那位已经不爱自己、实际上也不值得自己去爱的楚王痛不欲生,这种行为,在我看来,不仅是可怜的,而且还有一点滑稽。自视甚高,是知识分子的通病,而在屈原那里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屈原看来,整个社会中,只有他一个人是清醒聪明的,别人都是糊涂愚蠢的;只有他一个人是清白高尚的,别人都是污浊肮脏的。当一个遍体洁净无纤尘、且患有洁癖症的人不得不生活在一群脏如泥猪的生物之中时,那种痛苦之情是可想而知的。每当我读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这类词句时,心中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悲哀,不是为“混浊”的世人,而是为“独清”的屈原。然而更为可悲的是,屈原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更没有一丝改变自己生活态度的意向。既然如此,人间自然是住不得的,于是,他就只好到汨罗江底去寻找知音了。

贾谊的遭遇与屈原相似,所以司马迁把他们二人合为一传。不仅如此,他们二人的才能、志向和心胸也差不多,用苏东坡的话说,他们都“不善处穷”,是“志大而量小”(《贾谊论》)。也就是说,他们有才有志而没有一个宏阔的胸怀。屈原爱哭,贾谊也爱哭,一个动不动就流眼泪的男子汉,充其量可以成为一个多情的诗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坚强的政治家。但我们必须看到他们二人的结局并不一样,屈原自杀了,贾谊虽然因忧闷而活的年龄不大,但他毕竟没有自杀,为什么呢?读读二人的作品就明白了。

对贾谊提出批评的苏东坡的遭遇比屈原和贾谊更惨,屈、贾都只被贬到长沙一带,而且贾谊还是长沙王太傅,他的这次唯一的长沙远行还不能视为真正的贬谪,而苏东坡却被一贬再贬三贬,最后被贬到了海南岛。但苏东坡一生都能保持一种比较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实在是因为他得力于庄子和儒家的独善思想。苏轼对庄学有极深的研究,对庄子的齐万物、片面观运用自如,在他不高兴时,总是借庄子的一只眼看世界,于是他总是能够在无边的痛苦中找到快乐,哪怕这种快乐只不过犹如寂寞荒凉、茫茫无边的沙漠中的一根小草,他便视黄沙而不见,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这根小草上,于是他的心中就充满了绿意和希望,于是他就高兴了。

屈原苦恼得自杀了,贾谊很苦恼但没有自杀,苏东坡苦恼少而愉快多,他们的心态好坏是与他们心中庄学的多少相一致的。而庄子思想就是儒家“独善”思想的一个变种。

屈原的生活态度是撞着南墙也不拐弯,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虽九死而不悔”。这种执著而不知变通的处世态度是可敬的,但我并不赞成。我不是反对他的执着精神本身,而是反对他执着的不是地方,他是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而殉情的。

孔子还有许多思想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为尊者讳”、“无可无不可”等等,都具有极强的伸缩性,是处世的良方。在孔子那里,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定要做成的,除了弑君弑父之外,也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定不能做的,所以孟子称赞他是“圣之时者”。孔孟都是把修齐治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的,但他们同时又做好了另外的思想准备,并没有把治理天下看作自己的唯一生活乐趣和生活目的,这就使他们在政治失败之后,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不会产生绝望情绪。

道家的人生追求:逍遥适意

提起道家,人们往往老、庄并提。其实二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老子注重的主要是修齐治平,虽然他与儒家在具体的治国方法上有很大的分歧,但他与儒家的目的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就是说,他们都属于政治思想家,关注的焦点在政治。而庄子则不同,庄子在论述治国思想的同时,更大的注意力是放在个人生活方面,这就使庄子特别强调个人的自由。庄子是一个异常聪明的思想家,他知道无论自己如何呼吁,如何努力,在这个衣食匮乏、尔虞我诈的社会里,人的肉体自由都是极其有限的,于是,他就特别重视人的精神自由。庄子这样做,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庄子的精神自由,只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体验,如果把它外化为具体的现实生活,那就是行为的“适意”。适意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适意生活风气最为盛行的时期。那时的文人士大夫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恣意所为,一切都是为了适意。

道家看重人生的适意和自由,后来这一主张又为禅宗所吸收,他们甚至认为,佛法西来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当一个自由自在的人。要想获得自由闲适的生活,首先要解去各种

名利欲望对自己的束缚,也就是庄子讲的“悬解”和佛教讲的“解脱”。印度佛教的解脱方法,就是通过累世的修行,把自己从世俗苦海、五道轮回中解脱出来,成为不生不灭的佛祖。印度佛教的这种解脱是一个漫长的艰苦的道路。而禅宗则认为一个人是否能够得到解脱,关键在于自己的“心”。要想自由,要想解脱,不必向外求援,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爱自由是人的天性,所以一旦有人揭示“自由”以后,便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同。自从庄子决心当一个泥坑里的自由龟以后,许多人步其后尘,我们分别看看其后一些文人、道教和佛教代表人物的行为:

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佳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帝(梁武帝)手书招之(陶弘景),锡以鹿皮巾。后屡加礼聘,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敩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南史·隐逸传》)

有僧辞乐普,乐普曰:“四面是山,阇黎向什么处去?”僧无对。乐普曰:“限汝十日内下语,得中即从汝发去。”其僧冥搜,久之无语。因经行偶入园中,师(善静禅师)怪问曰:“上座岂不是辞去,今何在此?”僧具陈所以,坚请代语。师不得已,代曰:“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野云飞?”其僧喜踊,师嘱之曰:“祗对和尚,不须言是善静语也。”僧遂白乐普。乐普曰:“谁下此语?”曰:“某甲。”乐普曰:“非汝之语。”其僧具言园头所教。乐普至晚上堂谓众曰:“莫轻园头,他日住一城隍,五百人常随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要当一只曳尾涂中的龟;嵇康是文人的代表人物,他要当一头长林丰草中的鹿;陶弘景是道教的代表人物,他要当一头水草间的牛;善静是禅宗的代表人物,他要当无遮无碍的行云流水。他们使用的比喻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当然,要想自由,要想适意,还必需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修养,这就是内圣外王和不执不著。

道教的人生追求:铸造天梯

要想过一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还必需解决人的死亡问题。庄子主要是用理论在精神上淡化死亡、甚至美化死亡的办法去解决这一问题,但这绝不是一种彻底的解决办法。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了,那么“死亡”就会像一片永远也不会消散的乌云一样,时刻笼罩在人的心头上。在中国古代,有一大批勇敢的人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地承担起解决这一人生大难题的重任,他们就是道士。

对于人的生命是否能够无限延续的问题,道士们有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他们看到人们总是吃一些容易腐烂的果蔬、粱肉,然而人们还能够活到数十岁,于是他们想:如果人们吃的是永不腐烂的金属物,那他们的寿命将会有多长呢?回答是肯定的,只要人能够消化金属物,把金属物的永存属性吸收到人的肉体之中,那么人也就可以长生不死了。但道士们也清楚地知道,金属物是不可以直接像瓜果那样入口可食,于是就出现了炼丹,把某些金属物炼成可以食用的丹药,然后通过一段服食,逐渐使这些金属物像雨露润物那样渗入人的肉体,于是便成了不死的神仙了。

道教出现于东汉末年,大批服食金丹的现象也就出现在紧随其后的魏晋时期。王弼、曹操、左思等一大批文人都曾服食过不同的金丹。这种服食金丹的风气一直延续了上千年。丹药是用各种金属矿物炼制而成的,烧炼的过程又相当复杂,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因此,金丹不是一般人所能服用得起的。金丹有一定的毒性,服食后会浑身发热,严重的还会使全身溃烂,以致于丧失生命。

唐宋时期,服食金丹的风气依然强劲如初。唐朝的几位皇帝,如太宗、宪宗等都是因服金丹而死的,服食金丹的还有高宗、玄宗、武则天、武宗等。服食金丹的文人学士就更多了,以反对佛教和服食金丹著称的韩愈就是因为服用金丹而去世的。韩愈深知金丹有毒,这是他反对服丹的主要原因,但他又抵挡不住长生的诱惑,结果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李白、杜甫也都炼过金丹。白居易比较信佛,但他炼丹的热情一点也不亚于李、杜,他爱神仙爱到了入迷的程度,常焚香生烟,造成一种云雾缭绕的仙境气氛,在这人造云雾中舞手振足,作冉冉飞天状,当时一定是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道教发明的其它长生办法还很多。比如饮菊花酒。人们认为既然菊花能在寒霜中开放,那么就说明它有抗衰老的功能。陶渊明就特别喜欢菊花,经常采菊。现在的读书人不知道陶渊明采菊的目的是为了养生,就说陶采菊是因为他爱菊花的高洁。松树也是一种耐寒长寿植物,所以道士就吃千年古松根部由松脂形成的块茎植物--茯苓,甚至吃松叶。到了后来,道教又提倡内丹,所谓内丹,就是以身体为“炉鼎”,以体内的阴阳之气炼成“真丹”,以达到不死的目的。这种内丹修练一直发展到今天的气功。

道教的主观愿望是美好的,从理论上也多少找到了一点根据,但结果是一败涂地。道士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但他们所铸造出来的“登天梯”的那一头总是够不着天堂边缘。每当我想起道士,总觉得他们是一群非常善于想象的、异常可爱的、但又使人感到有点荒唐可笑的失败者。他们在深山中为铸造天梯而忙碌了一生,到头来可能一无所有,因此他们的失败又显出几分凄凉和悲壮。当然,道教的求仙养生活动并非完全无意义,他们的养生理论中有大量合理的因素,他们的炼丹活动开化学先河。道教为人类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

思考题:结合所学诗歌,分析儒道思想在李白身上的对立统一。

二、儒教的影响及三教的统一

佛教的人生追求:磨砖成镜

在禅宗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磨砖成镜的故事:

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怀让禅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邪?”

(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景德传灯录》卷五)

怀让禅师认为,要想成佛,靠的不是“坐”,而是“悟”,只要能够悟得佛理,是坐是卧、是立是行,都无关系。怀让认为道一的以坐禅求成佛,犹如磨砖成镜,终身不成。我们不妨也给怀让下一转语:以悟道求成佛,也犹如磨砖成镜,终身不成。在佛教徒中,除了少数禅师在不执著的口实下,成了闲云野鹤般的自由人外,大多是青灯古佛,虚度一生。即便是按照释迦牟尼佛祖的说法,成佛也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其意柔软,寂然清静,一心观佛。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不?”“唯然,已见。”“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恭敬、尊重、护持法藏。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法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

所谓的“无学”,是指达到相当高的佛学造诣而无须再学的僧人。这些僧人要想成佛,需要多少岁月呢?其数目是无法用我们现有的概念来表达的。把五十个世界磨成小灰尘,那么这些小灰尘的数量能说得清吗?佛祖的寿命十分久长,每一“劫”相当于宇宙天地生灭一次,而佛祖的寿命长达数百、数千、数万、数十万“劫”。一个佛学造诣很高的僧人必需供养五十个世界微尘数的佛祖,然后才能成佛,也就是说,他们必需在无数无数……(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这个数目)的轮回以后才能成佛。如果有人告诉我:“你下一辈子会成佛的。”我就一定会感到太遥远,太虚无飘渺了。更何况释迦牟尼把成佛的时间定在遥遥“无期”上!

其实,僧人是非常苦的。他们为了追求虚无飘渺的来世许诺,不少人过着一种严格禁欲的生活,这实际是对人性的一大摧残。穿着僧衣,受着戒律的限制,如果不能做到自觉地禁欲,那可是一种比住在地狱中更为痛苦的生活。

除了聪明的、以自由适意为生活准则的禅宗大师和以谋利为目的、或无可奈何而遁入空门的人之外,其他那些虔诚的佛门弟子实际上过的就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磨砖”生活。“他生未卜今生休”,他们为了虚无飘渺、难以预卜的来世--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

而付出了整个的今生。

当然,换一个角度讲,真正的宗教徒,虔诚的宗教信仰会使他们的精神生活变得十分的充实和自信,比我们这些欲望四溢世俗人少却了多少烦恼和痛苦。

道冠儒履释袈裟:儒释道共同铸成中国古代文人的心态儒家理论好比一张弓,读书人好比一支支长短不齐、正斜各异的箭,“修齐治平”好比箭靶。搭上了儒家这张弓,自然会向“修齐治平”的箭靶上飞去,然而,能够射中靶心的箭十不有一,其它大多数的箭都白白落入草莽之中。箭是无情之物,落在哪儿都能够做到真正的随遇而安。而人,特别是读书人,却是有情之物,十年寒窗后如果一无所有,那种愤愤不平的情绪是需要安慰的。释、道在这时就能发挥它们的作用了,释、道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抚慰这些失意士子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多少找到一点精神上的依托。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数量相对于总人口来说不是太多,但朝廷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官职就更少了。大多数的读书人挤不上这条仕途,即使挤上了,还会随时被挤下来。少数读书人在仕途上成功了,但宦海沉浮,使他们时时刻刻都有一种危机感。而能够使他们的紧张神经松弛下来的主要不是儒学,而是道学和佛学。因此,无论是当上官的文人,还是没有当上官的文人,都需要释、道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心态。对此,文人们往往入仕时就做好退隐的思想准备,这当然是一种明智之举。飞箭离弦,谁知道它最终会落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落到了草莽之中,那就到“草莽”之中去寻找佛寺道观。

曾国藩是一位在政治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不能算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仍牢牢地扎着老庄思想的根。曾国藩一生以儒生自居,但他却要以庄子之道自怡,把道家的清静无为看作“体”,看作根本,而儒家的一套主张只不过是“用”,这事实上是把道家置于儒家之上。他在另一篇日记中说道:“细思立身之道,以禹、墨之勤俭,兼老庄之静虚,庶于修己、治人之术,两得之矣。”由此可见,老庄之学在曾国藩的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读书人无论是当上了官还是没有当上官,都离不开佛、道思想作为自己精神上的调节剂。但从总体来看,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是主,消极引退的道、佛思想是辅,一个文人头

脑中道、佛思想所占分量的多少,除受出身、经历影响之外,另一个决定因素就是这个文人在仕途上走得是否顺利。士大夫们得意时,就去做官,把禅书放进书套搁置一边;不得意时,就再把禅书拿出来静心参禅,姑且又将做官的事放在一边。儒释道的完美结合,使中国的文人能够过着一种进退自如、游刃有余的生活。

儒释道对文人性格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儒家主要是培养了文人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周易》的“象传”里有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可以看作儒生的性格。《论语·述而》记载:“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孔子精神的真实写照。孔子一生都在奋斗,从不停息,早年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晚年是为了教育和学术。在孔子看来,人的一生就不应该有休息的想法。这种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是可敬可佩的,曾国藩的“屡败屡战”精神大概就来源于儒家吧!

佛、道对文人的影响主要是淡泊世事名利,同时在精神领域里,使文人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性。这对儒家的思想的确是起到了补充的作用。文人们对三教的思想都有所接受,运用得好,就能进退自如;但运用不好,就会进退唯谷,使他们的生活态度便变得极为复杂和矛盾。陶渊明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入世做官时,他惦记着隐士的逍遥自由生活;出世当隐士时,他又放不下“大济苍生”的宏远志向。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心处两端”,思想一直没有安宁过。

关于三教对文人的综合影响,明人宋懋澄在他的《与家二兄》中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吾妻经,妾史,奴稗,而客二氏者二年矣。然侍我于枕席者文赋,外宅儿也。

宋懋澄以儒家的五经四书为正妻,以正稗史书为奴妾,以佛经道书为宾客,以诗文辞赋为情人。明媒正娶的夫人虽然年老色衰、固执呆板,却不可或缺,也不得不畏;婢妾家奴,可供驱使,虽然也缺少不得,但也不必十分认真对待;佛道二氏,时来访谈,能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不少的高雅情趣,甚或带来意想不到的神祗福佑,对于这些方外来的客人,自然不能不敬;“外宅儿”虽然难处正堂,但她们年轻貌美,活泼可爱,实在也让人难舍难分。

这个形象新颖的比喻虽然有点轻佻变味,但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他是把儒释道“煮成一锅粥”以作为自己的精神营养,因为史稗、文赋之中所蕴涵的依然是三教思想,只不过它们的表达方式更活泼随意一些而已。

因为有了儒释道,中国的文人是幸运的,三教为他们开拓了极为广阔的现实的和精神的生存空间,使他们既有现实的家园,又有精神的家园,于是他们的生活就有了较大的回旋余地;但因为有了儒释道,中国的文人又是不幸的,三教给他们的许诺--或成圣、或成仙、或成佛,都具有极强的诱惑力,使他们在渴望博取功名的同时,又艳羡山林的清静与高雅,更期盼蓬莱仙山和西方净土中的仙佛生活。儒释道在整合中国文人性格的同时,又在撕裂着他们的性格。中国文人的精神是儒释道精神的矛盾统一体。

思考题:

1分析王维诗歌中的禅思。

2就自己所熟悉的古代文人,探讨儒释道思想对于他的影响。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摘要儒家和道家一直是两种矛盾的思想,一主张“入世”,另一个主张“出世”。但是中国古代却有很多文人政客能 够把这两种矛盾的思想统一并加以利用。儒道互补的思想 对当时的不少文人政客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互补出世入世独尊儒术互补 1.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内容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三个最精 炼的词语来概括: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内圣外王,还有一个是儒道互补。这三个词语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中国哲学具有十大特点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 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 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 学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其内容和结构来看,儒道两家 的思想无疑是主体;就其特质来看,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最具决定性和典 型的意义。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逐步确立的儒释道多元互补的稳定的文化结 构中,儒道两家思想的交融互补居于首要的和基础的地位。因而,了解儒道 互补,对于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深层底蕴,都是至关重要的。 儒道之互补,是以两家学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广泛而又明显的差异为前 提的。。它们各有长短得失,且此家之长正为彼家之短,反之亦然,从而使 得两家思想的互补成为必要和可能。 2.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儒道互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古代帝王还是文人雅士 都有收到儒道互补影响的人如汉武帝刘彻、文豪苏轼都受到儒道互补的影响。 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多次文化整合。而士人是一个具有文化 特质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社会的精英。 因此,在乱世或每一次社会变革与文化整合当中,士人阶层往往成为时代的 先锋,社会与文化前进的推动者,亦或某种社会风气、时代思潮的倡导者。 然而在“道不行”、“邦无道”的国家动荡衰亡的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 量的士人们却往往成为政治集团间权力倾轧的牺牲品。于是,在仕途名利与 个体自由之间,在“出”与“入”之间,使得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出现激烈

儒释道对苏轼性格的影响

儒释道对苏轼的性格影响苏轼的性格很复杂,有儒家内核,又有道家精神,兼有佛家的境界。因而在政治上有其保守的一面,也有其开放的一面。表现在变法上的犹豫就可以看出。 2.1 苏轼的儒家内核 儒家入世思想对苏轼影响最大的是其政治人格。他时刻把儒家积极入世思想作为自己立世的标准,“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成为他一生行为的信条;借助佛老超越佛老,而未消极出世、陷入个人的痛苦,因而苏轼超然卓绝的人格魅力历来为人们称道。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苏轼对儒家思想的自觉继承与坚守。 苏轼最早接触的更多的是儒家典籍,因此儒家思想在其人生中占据着深层次的地位。正如他小的时候问母亲,如果自己是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愿意一样。还有他关心社会矛盾,体察百姓疾苦。如“富人事华靡,彩绣光翻坐;贫者愧不能,微挚出舂磨”(《岁晚三首?馈岁》)[7]还有在黄州之时,“救治时疫,养育孤女”[10]等等善举,无一不体现他的天下为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文情怀,也就是儒家的真正精髓。他的政治生涯,本可以顺风顺水的,但是由于心中的执拗,却饱受排挤,处处受制,险些丧命,及时行将就木的人生最后几年,也是在酷热难耐的海南岛度过的,一生虽然总能得到上司的赏识,虽说名满天下,粉丝无数,上至太皇太后,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吟唱着他的诗词。可是政治生涯确实艰辛。苏轼自幼就聪颖过人,七岁知诗书,十岁即有当世志。其弟苏辙回忆“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 考“制科”时,他曾对北宋王朝的腐败现状,写了《策略》、《策别》、《策断》等篇文章,提出“立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改革弊政的主张。而在他考礼部进士的论文《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更是提出了“天下归仁”的理想:“以君子长者之道得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这种德治仁政的政治思想成了苏轼后来一生从政贯彻始终的基本指导思想。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苏轼自幼开始接受爱物仁人、经世济民的儒家思想,从而成就了他“奋厉而有当世志”、“不独独善其身,又兼兼济天下”的浩然之气。这种济世救民的思想进朝为官后就更加明显了。他殚精竭虑,积极上书,希望能够改变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在《思治论》奏章中,他指出北宋国力衰弱的三大因素是:“无财”、“无兵”、“无吏”,进而提出“丰财”、“强兵”、“择吏”三方面的改革目标和措施,指出这是宋王朝政权能否巩固的关键问题:“财之不丰,兵之不强,吏之不择,此三者,存亡之所从出,而天下之大事也。” 这种德治仁政理想体现在处事行为上就是忠君爱民。苏轼的忠君不是愚忠,而是直言敢谏,公心为国。他与王安石激进变革、司马光的保守不同,提出渐变改革。以致既不取悦于变法新党,也不见容于力废新法的旧党,最后,自求改派外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辗转周折。然而即使被贬他也恋恋不忘君主朝事,认为“丈夫重出处,不退要当前“(《和子由苦寒见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那种“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渴望报效国家的雄心,让多少士大夫追慕不已;其中“亲射虎,看孙郎”的年轻英武的孙郎就是苏轼想要效法的对象,把自我形象融入“太守”、“孙郎”、“魏尚”的形象中,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使自己一展宏图,实现富国强民的梦想。“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虽然形同囚犯,但他依然作诗,“愿为穿云鹘,莫作将雏鸭。”(《给友人陈慥》)。在到黄州的谢表中他写道:“贪恋圣世,不敢杀身,庶几余生未为异物,若获尽力鞭棰之下,必将捐躯矢石之间,指天誓心,有死无易!”(《与滕达道书》)其肝胆忠烈,不惧不悔,死而后已的壮烈情怀,足以感天动地! 如果说忠君是苏轼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一部分的话,那么爱民惠民则是苏轼坎坷一生的

儒释道人生观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

儒释道人生观及其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人们在研究古代文人思想时,往往喜欢界定某人为某家。其实,在文人中,特别是在后来的文人中,是很难找到纯粹的儒家人物,或道家人物,或其它各家人物的。因为绝大多数的古代文人,对他们前辈的思想采取的是兼收并蓄的态度,他们对这些思想的运用,又显得特别灵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采用不同的思想来指导、调节自己的生活。我经常想,中国能够出现儒、释、道三家鼎立的局面,实在是中国文人的一大幸事,有了这三家,才使得中国文人在生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使他们处处都能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一、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追求:修齐治平 儒家的人生理想,首先是“达则兼济天下”,但也不可忽略了紧随其后的另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而“穷则独善其身”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中国古代的文人,在他们刚刚打开书本开始读书的时候,无不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读书目的,无不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作为自己的最高人生理想。年幼时,自然是由长辈们向他们灌输这一思想;年龄再大一点,他们便自觉地以治国为己任,认为凭个人的才能取卿相之位易如反掌,辅佐天子、平一天下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以杜甫为代表的“诗圣”们的理想自然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但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一群隐士文人照样念念不忘“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一生没有当过官的孟浩然也曾羞羞答答地向丞相张九龄递上一首《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以表达自己“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艳羡之意;就连迷恋神仙的李白也立志“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刘全白《唐故翰林学士李君碣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李白向人表白说: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安能餐君紫霞,映君青松,乘君鸾鹤,驾君虬龙,一朝飞腾,为方丈蓬莱之人耳?此则未可也。乃相与卷其丹书,匣其瑶琴,申管晏之谈,

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释道之争

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释道之争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释道之争是指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家、佛家和道家三种思想流派之间的争论和交锋。这三种思想流派各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社会伦理、个体修养和人生意义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他们之间的争辩不仅影响了古代文人的思想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 儒家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注重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伦理。儒家学说提倡“仁义礼智信”的人文主义观念,认为人应该以仁爱为核心,通过遵循礼仪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儒家追求的是“君子之学”,即培养出有德行和仁心的人,使其能够在社会中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而中国古代的文人多数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们以儒家的人伦道德为准则,重视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 佛家作为古代中国的重要宗教和哲学思想体系,强调超脱尘世的修行和解脱生死的境界。佛教强调苦、集、灭、道的四圣谛,主张通过发心皈依三宝(佛、法、僧),修行克己奉人,以求达到解脱苦难的境地。古代文人中一些志向高远的人常常向往佛家的解脱和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他们通过学习佛教修行法门,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 道家则强调虚无缥缈的自然主义思想,追求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追求自然的真理和自在无拘的生活态度。在文人中,有些人受到道家思想的启发,推崇无为而治,主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倡导身心自由、超越世俗的人生观。

中国古代的文人们在儒释道三者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辩和辩论。他们对于生活的把握、价值的追求和人生的意义有着不同的看法。一些文人更倾向于儒家的伦理道德,强调社会和谐与自身修行;另一些文人则痴迷于佛教的解脱思想,寻求超脱尘世的境地;还有一些文人则追求道家的自然主义和人性自在。这种争辩不仅是学术层面的争论,也渗透到了文人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中。 儒释道之争的争辩不仅在学术角度上推动着古代中国思想的交流和发展,也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社会的变革和政治转型中,儒家的人伦道德和佛道的心灵觉悟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文人的儒释道之争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发展。 总之,中国古代文人的儒释道之争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思想争论。儒家、佛家和道家三种思想流派各自有着不同的观点和主张,而这些观点互相辩证和争锋相对,对古代文人的思想观念和个体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争辩和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说明儒释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说明儒释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儒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所以,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互融互补的文化。而这三种并存的思想在一定时期几乎成为了人们思想行为的指路灯,其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1.儒家思想产生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中心文化。他是上至国家的象征——皇帝——支持,下至平民百姓也使用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文化思想。他并不是只有知识分子才用的什么高等的思想,而是贯彻整个古代中国的一种思想。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古代国家系统中都有统治者、支持统治者的中产者和被统治并且可能最终成为推翻统治者的阶级——市民 阶级。儒家思想则以“礼”为原则,对市民阶级进行约束,这也就是在古代中国儒家文化统治下的任何一个朝代在其被推翻之前可以说 他的阶级构成是十分稳定的。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力行近乎仁,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这三句话就是对应的古代中国的三个阶级。作为统治者,理应为天下人做出一个表率,养成一种高贵的人格和一种高尚的气节;而中产阶级拥有的是“好学近乎知”,作为古老帝国的支持者,他们为统治者提供各种参谋策划,以自己的知识力量为国家服务。 就是说,在中国民众的勤劳力量主导生产,他们的勤劳生产了粮

食和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保证了整个社会的物质富裕和人民的生活康乐;而儒生的知识能力主导了教化他们,教育了普通民众,管理并且使他们正确使用了自身的勤劳,并且还提供了知识成果;而最上层的统治阶级则以其高贵的品格,将其子民的努力引导到一个高尚的目的之上,这个高尚的目标并不是空虚的。物质上大家的努力为大家更好的生活,这可以从我们那时众多的优秀建筑、园林、艺术等中看出来。精神上,看看古代中国众多的文字经典吧,那些微言大义,不比当今纷繁复杂却又空洞无物的印刷品强上一百倍吗?这就是古代中国作 为引导者的统治阶级的巨大力量——引导民众为了一种高尚的目的 而使用力量。 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中国儒家文化在中间阶级的普及下,在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民众中都取得了效果。大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即使大家都没有意识到。 2.道家思想产生的影响 与儒家说学说相似,道家学说也是在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重要思想。尤其是对于中国古代的失落文人,那些怀才不遇或是屡受挫折的人。道家的闲散安逸、清贫乐道无疑也是另一种生活选择,也幸亏有了道家思想,古代的人不至于在难以实现自身抱负的时候找不到抚慰内心的精神之药。 道,是天地万物的客观规律,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都是客观规律的一部分,所以老子道家提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不违背道的规则而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中国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自古 以来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这对中国文学的塑造产生了重 要影响。在儒家思想中,人的道德修养是最为重要的,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这种强调道德修养的思想在中国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例如,古代文 学中的“文人”形象,他们不仅追求文学艺术的卓越,更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对社会起到了正面的引领作用。同时,儒家思想强调社会责任,中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也以批判社会不公、呼吁社会正义为主题,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其次,儒家思想注重家庭伦理和家族观念,这对中国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在儒家思想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伦理和家族观念被视为人际关系的核心。中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以家庭为背景,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纠葛、家族传承和家庭责任等。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府,以及《家》中的叶家,都展现了家庭伦理在中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这些作品中通过家庭关系的描写,展示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此外,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人伦关系,也对中国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中的“仁”是一种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中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以人伦关系为题材,展现了家庭、友情、师生关系等。例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与酒店老板的关系、《茶馆》中的茶馆老板与客人的关系等,都是通过人伦关系的描写,表达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观念。 最后,儒家思想强调教育和文化传承,也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教育被视为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以教育为主题,探讨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整本书阅读之课堂解读《苏东坡传》中儒释道对苏东坡及作品的影响

整本书阅读之课堂解读《苏东坡传》中儒释道对苏东坡及作 品的影响 摘要:纵观苏东坡的平生经历,其行为处事兼具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词作方面,苏东坡形成了三种思想融会贯通的创作方式。本文以林语堂所著的《苏东坡传》为主要蓝本以及对当今产生较大影响的注本为参考对象,将苏东坡生平事迹以及词作中体现儒释道思想的部分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整合,进而映射出苏东坡的情感思想。此外,本文不仅分析儒释道三家思想分别对苏东坡及其作品产生的影响,也对三家思想相互交融后对其影响进行了深层次地探究。 关键词:苏东坡;儒释道;作品 作为我国古代著名全才作家之一的苏东坡,其大量诗词作品均透露出丰富独特的文学底蕴,并以此在北宋文坛当中取得了极大成就。纵观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一生,他不因仕途沉浮自怨自艾,也不因生活无常而自暴自弃。面对顺境时报以淡泊之心,面对逆境时报以从容之心,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了儒释道三种思想的指导与影响,使其心态淡泊从容,作品旷达乐观,并形成了融汇贯通的创作方式。 一、儒释道思想对苏东坡思想的影响 苏东坡一生命途多舛,其思想轨迹可梳理为三个时期:(1)儒家思想主导:被贬黄州前,苏东坡正值壮年,且其思想较周边文人墨客更为早熟深远,因此刚步入仕途之际意志昂扬。由于苏东坡早年接受儒家思想的经典教育,其性格坚韧不拔且理想远大,此外,他常以儒家道德为规范并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处事,对于事实政治,他侧重于考察分析,因此他做出的许多改革方案都做到了切实为民,该时期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占其决策的主导地位【1】。(2)释道家思想主导:苏东坡经历乌台诗案后,仕途开始跌入谷底,被贬至偏远的黄州,其心态从最初的惊魂未定到担忧自身仕途命运,再到对家人的惦念。虽如此,苏东坡在黄州的五年期间并未封闭自我,消极避世,而是转变心态,从苦闷到寻求超脱。释家思想与道家思想从成分上看,均为出世遁世,且两者与苏东坡的出世思想互相融合,不分主次,纵然此时道家思想作品较多,释家思想的作品屈指可数,但释道思想仍为主导思想。(3)儒释道思想融合:苏东坡的仕途于元佑时期再次崛起,该时期也是苏东坡仕途当中较为顺畅的阶段,苏东坡身上表现出纯粹的“舍身报国”的儒家精神,并于该时期将三种思想逐步融合为一体。随着仕途生涯的发展,步入老年的苏东坡再一次遭遇了变故,此时苏东坡已处变不惊,并真正实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 二、儒释道思想对苏东坡作品的影响 (1)儒家传统文化 苏东坡青少年时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深刻,尤其是被贬黄州前,其作品中流露出的儒家思想较为明显。其中苏东坡的作品中对于儒家传统文化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作品为《水调歌头》,该作品中苏东坡关心百姓,顾及情义不忍兄弟分离。此外,苏东坡作品《浣溪沙》中,对于儒学思想的体现,也较为明显【2】。 (2)道家超凡脱俗 由于苏东坡八岁时的启蒙老师为庆天观道士,因此青少年时期的苏东坡便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并将道家思想融入到其作品当中。他崇尚自然,不在乎个人得失,对于物质方面也无欲无求,且随遇而安。苏东坡受到“乌台诗案”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儒家思想影响古代中国文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和 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的稳 定和和谐,并提倡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本文将从经典著作、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方面探讨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 体现。 一、经典著作中的儒家思想影响 儒家经典著作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作 品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论语》以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为主 要内容,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它的影响在后来的文 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许多文人学士在写作中表达了他们对儒 家思想的崇敬和理解。 二、诗词歌赋中的儒家思想影响 古代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们是文人雅士倾诉情感和思想 的媒介。儒家思想对于古代文人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儒家思想 的指导下,文人们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责任相结合,表达了他们对 于家国情怀的追求。例如,唐代诗人杜甫以其豪放的诗风揭示了他对 国家和社会不公的不满,同时也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需要。宋代词人苏轼则通过儒家思想,将个体的情感与社会真实相结合,塑造了一系列优秀的词作,深受后人的喜爱。 三、戏曲中的儒家思想影响

戏曲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承载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儒家思想的引领下,戏曲表达了人们对于社会稳定和伦理道德的追求。元代的《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它通过复杂的家族结构和众多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儒家思想对于人物性格塑造和情节发展的影响。人物形象的塑造中,文人依据儒家的伦理观念塑造了各具特色的角色。 四、小说中的儒家思想影响 中国古代小说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其深厚的思想内涵与儒家思想密不可分。明代小说《水浒传》、清代小说《红楼梦》等作品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古代小说的影响。《水浒传》通过塑造一群将领士兵的形象,表达了对于正义和义气的追求,体现了儒家关于仁义道德的核心价值观。《红楼梦》则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众多形象,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交文化和儒家伦理观念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经典著作、诗词歌赋、戏曲还是小说,儒家思想都对作品的创作和主题起到了指导作用。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为古代文学注入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也为后世的作品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与启示。

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家思想

中国古代的儒释道三家思想 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释、道三家思想。这些思想流派囊括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人生、社会和宇宙的理解,对于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儒家注重人伦、礼制、教育;佛教注重修行、慈悲、因果;道家注重自然、无为、道德。儒、释、道三家思想相互交融、彼此影响,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独特面貌。 儒家思想:以人为本的伦理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人伦和道德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孝顺、忠诚和公正等道德观念,提倡“以人为本”,强调道德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儒家学者如孔子、孟子等对于人性的善良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 1. 仁爱和孝道:构建和谐社会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孝道的重要性。仁爱是指对他人的关怀和关爱,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关心和体谅。孝道则是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照顾,以及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儒家将仁爱和孝道作为社会中最基本的伦理观念,认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2. 教育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儒家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儒家学者如孔子提出了“教育无疆”的观念,强调教育应该普及、包容和人本,

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儒家的教育理念对于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思想:修行慈悲的教化 佛教思想源于印度,于东汉时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强调修行和慈悲的重要性,倡导摒弃欲望和贪婪,通过修行实现内心的安宁和解脱。佛教的主要目标是解决人类的痛苦,并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1. 修行和慈悲:实现内心的安宁和解脱 佛教强调修行的重要性,通过禅定、打坐、念佛等方法,让人们达到内心的宁静和超越日常尘世的境界。佛教也非常注重慈悲,号召人们关注他人的痛苦,以自己的慈悲心为他人带来温暖和救济。 2. 因果观念:正义和救赎的思想 佛教强调因果观念,认为所有行为都会带来相应的果报,善恶有报,善行会得到善果,恶行会受到恶果。佛教通过因果观念传达了正义和救赎的思想,倡导人们要善行善业,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道家思想:追求自然和无为的境界 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和无为的境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主张“无为而治”。道家追求超越世俗的自由和和谐,以达到“道”的境界。

浅析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的影响

浅析儒道互补对中国文人的影响 【摘要】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提出“所有的中国人在成功时都是儒家,失败时则是道家。我们中的儒家建设、奋斗;道家旁观、微笑。”本文通过介绍儒道互补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评述相关文献在道之根本,互补方向,互补层面以及情感认知等方面的现有研究理论,以陶渊明和苏轼一生出世入世的代表性诗词的写作特点为例,针对儒道互补对文人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自身感悟总结说明儒道互补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互补文化结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出仕入仕 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1中提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5 千字的《道德经》2包含了对超脱老猾哲学思想的凝炼叙述,这样精辟的著作再也找不到第二部了。道家学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意味着某种超脱者猾者的麻木不仁,该受诅咒的充满破坏性的怀疑主义,对人类干预的嘲笑态度,对所有人类制度、法律、政治及婚姻失败采取的嘲笑态度。这主要倒并不是因为缺乏毅力,而是因为缺乏信仰.这是一种与孔子的实证主义相抗衡的哲学,用来弥补儒家社会的不足,起一种安全阀的作用。儒家的世界观是积极的,而道家的世界观则是消极的,这两种奇怪的元素放在一起提炼,则产生出我们称为中国人性格的这种不朽的东西(在对待人生的消极态度上,佛教不过是道教的一种狂热的形式罢了)。 于是,所有的中国人在成功时都是儒家,失败时则是道家。我们中的儒家建设、奋斗;道家旁观、微笑。一个中国人在位时说道论德,闲居时赋诗作词,并往往是颇为代表道家思想的诗词。这就是为什么差不多所有的中国文人都写诗,为什么他们几乎所有的集子中,诗歌占了大部分的篇幅,并且是较散文写得好的。 1《吾国与吾民》,又译《中国人》(英文原名:My Country and My People),是林语堂于1933年至1934年间用英文写成,并首先在美国出版发行的一部书。该书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向西方宣传了中国和中国文化。 2《道德经》,又称《老子》、《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及《五千言》,原为思想家老子的著作,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奉为创始典籍,有学者认为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汉初曾直呼《老子》,自汉景帝其此书被尊为《道德经》。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道家思想像吗啡一样能神奇地使人失去知觉,于是便有神奇的镇定作用。它减轻了中国人的头痛病与心脏病。道家的浪漫主义,它的诗歌,它对自然的崇拜,在世事离乱时能为中国人分忧解愁,正如儒家的学说在和平统一时作出的贡献一样。这样,当肉体在经受磨难时,道家学说给中国人的心灵以一条安全的退路,一种宽慰。仅仅道家的诗歌就可使儒家严格的生活模式变得可以忍受,它的浪漫主义使得中国文学不至于变成只是为帝王歌功颂德,或一般道德说教那样的陈词滥调。所有好的中国文学,所有有价值的、可读性强、能使人心灵欣慰的中国文学,基本上都充满了道家精神。道教与孔教是使中国人能够生存下去的负正两极,或曰阴阳两极。中国人在本性上是道家,文化上是儒家,然而其道家思想却更甚于儒家思想。 儒道互补和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共同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中国哲学具有十大特点中,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阴阳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儒道之互补,是以两家学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广泛而又明显的差异为前提的。这些差异只是儒道两家关注的问题不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而已,因而并不是互不相容、截然对立的,并不构成激烈的冲突。 董平(2007)[1]认为,道为宇宙万有之本根、宇宙生命之原质,以及个体以道的践履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 摘要:自道家学派形成以来,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人影响深远,有关“道”的哲学思想和思辨也深刻融入古代文人的人生观和文学审美思想当中。 关键词:道家思想;古代文人;人生观;文学审美 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 以其博大精深的思辩内涵、古朴恢宏、神奇玄妙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思 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活水源头之一。道家学派是以道为其核心观念,强调天道自然 无为、人道顺应天道的一个流派。该学派以道为核心,把合于道作为终极追求目标,崇尚老庄黄老之学说,常以高蹈隐逸之士的心态关怀世情。与其他各家相比,他们对社会的观察和体认更冷静、更清醒,也更为深刻。经过几千年的传承,道 家思想已经融化和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尤其对中国古代文人产生深 远的影响。 1. 对中国古代文人人生观的影响 (一)以自然为法则的人生观。道家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身运转的规律,而人立于天地之间,人的命运同样也是受自然之道制约。人在生活中,要善 于把握和遵循万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以自然为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万物的自然为 法则。老子认为,能够把握住道的本源,才懂得做人,才懂得做事,才具有大的 胸怀,方能包容万象。世间万事万物的跌宕起伏,都是在随法则而自然运转着。 在道的永恒法则面前,人向来都是顺势而生,所有的创造都是自然法则下的产物。受此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往往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天知命,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二)不为物役的人生追求。道家思想认为,在人生旅途中,囿于自然规律,拥有基本的生存物质才能生存和发展,但是人不能被物欲所累,不能过多的追求 身外之物。庄子说: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适百里者,宿舂粮; 适 千里者,三月聚粮。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就是说,人要想生存,基本的生存物质是要有保障的,可是一个人不应该被物欲所累,超越基本生存需要的物质是无用的。一个人应该 任自然之性,淡泊名利,不为物役,应把精力用在对生命本身之美的体悟以及精 神世界的发展上。如果被过度的物欲驱使,被虚荣攀比之心所引诱而唯利是图, 以生命博取荣华富贵,那是十分危险的,会导致种种的人生悲剧。 道家思想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在于顺应自然和任情适性,能够自由 而不受约束的发展各自的人生,使人达到思维和生活上的最大解放是道家思想的 主要目标之一。道家引导人们要超然物外,不为追求财富或物质享受而苦恼。作 为古代文人榜样的苏轼在其文学艺术的创作以及处世哲学的指引上,极大地贯彻 了这一道家思想。在这方面,深谙道家哲理的苏轼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余之 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正是这种超然物外的精神态度,支撑着一 生坎坷颠沛的苏轼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以恬静的心态去体悟自然和 人生的真谛。 二、对中国古代文人文学审美精神的影响 文学审美意识是人在文学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思想、情感和意志。道家思想以《老子》、《庄子》为根本,不但一直渗透文学,而且很多时候升腾起来,衍化 折射出独特的文学审美意识,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超越性。道是形而上的,它具有超越性。道既贯穿于万物之中,又超越 于万物之上。一方面,它超越于各种具体有形的事物之上,人们不能凭感官去把 握道、认知道,也不能借语言来描述道、传达道。所谓“道不可闻,闻而非也; 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另一方面,道又 依存内附于万物,甚至在蝼蚁、在屎溺。中国文学审美意识所追求的,就是实现 对知性的超越,对文化惯性、逻辑的超越,对世俗的是非得失、功利的超越。执

孙松:探讨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相互影响

孙松:探讨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相互影响 作者:孙松 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14期 摘要: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许多思想流派,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深远和最意义重大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自春秋时期孔子及其门徒所创以来,一直换发着无限的活力,本文从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的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先后介绍了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概述,以及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家素养,古代文学形式和古代文学创作等方面。旨在探讨两者的在发展过程中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影响。 关键词:儒家思想;中国古代文学;文学家素养;形式和创作 自春秋时代开始,由孔子及其门徒所建立的儒家思想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在经过汉武帝时期所提出的“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思想,儒家思想正式成为正统思想的代表。期间的文学作品也处处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二者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发展格局,至今都影响着国人的文学艺术修养和文学作品形式和内容等方面。 一、儒家思想与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概述 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是“仁”,强调君主以仁政治理天下,以“仁者爱人”为根本出发点。同时也包含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准则,在这些方方面面上,用儒家思想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处事原则[1]。对于出仕做官的人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个读书人心中所追求的目标。其意义在于给读书人阐述了为什么读书的原因以及读书的出路问题,旨在教育人们在逆境中保持仁义之心,积极面对问题和造福苍生等方面。 孔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中最突出的一位,他一生坎坷,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不惜古稀之年周游列国。但空有一身治国思想却无君主赏识,最终闭门作《春秋》。无疑,孔子的一身都在逆境中坚定不移地推行自己的思想,这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为民做官”,“为民请命”的方面,所以有了“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孔子所经历的时代并没有代表人民的选举,更没有革命运动的发起。古代读书人要想践行“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必须得到君主和上级的赏识,所以通过文学作品来体现自己的非凡才能是唯一的途径。纵观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发展历程,不管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王昌龄、岑参、高适和王之涣等人,亦或者是宋代的苏轼、辛弃疾、柳永等人,这些都是伟大的文学艺术家,都将自己的主张融入诗词歌赋中抒发自己的治国之志。其中的文学作品也都蕴含着古代文人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谈中国茶文化中儒释道思想和人生观意识

谈中国茶文化中儒释道思想和人生观意识 中国悠久的制茶历史和饮茶传统形成了灿烂的茶文化,茶生于名山秀川之间,人们从饮茶中与山水自然结为一体,茶的自然属性与中国古老文化的精华渗透和融合,使得茶的精神内涵为众人参与和接受,形成了系统而又完整的中国茶文化,茶文化中融汇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深刻哲理,演变为民族的礼俗,负载了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同时融汇了儒、释、道哲学思想的茶文化,又引申为一种关于如何做人的文化。茶文化中,体现了民族传统礼仪、道德、情操之风范。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理想,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练自己的意志,主张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 几千年来,茶文化之花之所以在中国大地上常开常新,就因为茶符合中国国民的内在追求,茶文化精神成为中国国民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培育、浇灌出了国民中庸、和谐的特性。而和谐的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又起了重要作用。在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茶文化提出或阐扬了不同的人生价值思想,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容。茶文化成为了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升华。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从悠久的中国茶文化历史来考察,茶文化体现的精神与儒释道三教思想体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茶道思想蕴涵着儒释道三教思想的精华,负载着三教的文化内涵。 茶文化中,首先融合了儒家“中庸和谐”的思想观念,主张以茶协调人际关系,实现互爱、互敬、互助的大同理想,并以茶的清廉、高洁之精神磨练自己的意志,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培养廉洁之风,并用于明伦理、倡教化。茶文化这种注重“以茶可雅志”的人格思想,认为饮茶可自省、可审己,而只有清醒地看待自己,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所以“以茶表敬意”成为“以茶可雅志”的逻辑连续,它表明了一种儒家的人生态度,就是从自身做起,落脚点在“利仁”,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化民成俗。这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体现,其深层体现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 其次融合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茶文化与道家的渊源久远而深刻的,“茶禅一味”的哲理概括所浓缩的深刻涵义,成为茶文化发展史上的思想精蕴。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人们体悟到,人必须顺应自然,符合大道,才能获得身心的自由。茶人认为,烹茶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身心与茶的精神相沟通的过程;“道”的性格象水,茶是吸收了天地精华的灵芽,茶处水之间才是最好的发挥。茶道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茶文化从自然取得精华,在这里与老庄信徒们的求得长生不死的“仙道”,发生了原始的结合。“自然”的理念导致道家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文化的虚静恬淡的本性自然吻合。 同时茶文化中还融合了佛家“普渡众生”的思想观念,佛家以“普渡众生”的精神为宗旨,主张用茶的雨露浇开人们心中的堡垒,使人明心见性,要学习“清寂”态度,“和敬”精神,以澄明心境,洁身自好。佛教在中国兴起后,由于坐禅的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同时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饮茶形式传播及美学境界的提升诸方面,都有禅佛思想的体现。“自古高山出好茶”,“天下名山僧侣多”,历史上许多禅林寺院出产名茶,一系列茶礼、茶宴等茶文化形式的建立,具有高超的审美趣味,它对中国茶文化的持续的推波助澜,直接造成了中国茶文化的兴盛,促进了禅宗思想的发展。 表面看,中国儒释道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儒家以茶励志,佛家在品茶中明心见性,道家寻求避世超尘。其品茶意境、价值取向不同。其实各家茶文化精神有着内在契合点和相通之处,即处处贯彻着和谐、平静的精神。综合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用一个字概括就

儒释道三教思想与唐宋文学的交融与碰撞

儒释道三教思想与唐宋文学的交融与碰撞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儒释道三教思想是重要的哲学体系。它们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交融与碰撞,对唐宋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儒释道三教思想与唐宋文学的交融与碰撞,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1. 儒释道三教思想的起源 儒释道三教思想源远流长,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理念。儒家思想强调礼仪、道德和家庭观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修养。释家思想强调慈悲和舍己为人,崇尚解脱和修行。道教思想则注重自然和与天地之道合一。 2. 唐宋文学的发展与背景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文学作品和文人墨客。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包括诗词、散文、小说等。唐宋文学的发展也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和思想潮流的影响。 3. 唐宋文学中的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在唐宋文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多文学作品都融入了儒家的思想理念。例如,杜甫的诗歌中常常表达了他对社会不公的关注和对道德的思考。而陆游、欧阳修等宋代文人则更加注重家庭和个人修养的儒家思想。 3.1 唐宋诗歌中的儒家思想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其中不乏体现儒家思想的作品。杜牧《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中写到:“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

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这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也体现了儒家的家庭观念和孝道思想。 3.2 唐宋散文中的儒家思想 唐宋散文也广泛涉及到儒家思想。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写到:“所以我与古人其类相若,曾记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处作者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和个人情感,同时也传达了儒家的忧国忧民之心。 4. 唐宋文学中的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在唐宋文学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许多文人墨客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表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4.1 唐宋诗歌中的佛教思想 唐宋诗人对佛教的追求和禅修之道有着浓厚的兴趣。一些诗人如王之涣、白居易都创作了脍炙人口的佛教诗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尘嚣的厌倦和对佛教解脱之道的向往。 4.2 唐宋散文中的佛教思想 唐宋散文中也经常出现与佛教相关的主题。韩愈的《师说》中则以佛教教义分析了人生的苦与乐,引发读者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5. 唐宋文学中的道教思想 道教思想在唐宋文学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很多文人墨客将道教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谈谈儒道互补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谈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摘要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百家争鸣。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儒道两家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仁爱”与“兼爱”双方都主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以仁爱之心对人,都肯定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但儒墨两家学说也有区别。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2、价值观念不同。3、治理主不同。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旨对儒墨两家的思想的核心即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比较其区别。希望能够吸取其精髓,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字:儒家墨家儒道互补古代文化

目录 一、儒道思想的主要容及其根本区别 (3) 1.1儒道思想的主要容及其 (3) 1.2儒道思想的根本区别 (3) 二、儒道思想的主要差异 (4) 2.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 (4) 2.2、价值观念不同 (4) 2.3、治理主不同 (4) 三、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容 (4) 四、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5) 五、结语 (5) 参考文献: [1] 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1986 [2] 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人民,2002 [3] 林语堂.吾国吾民[M].:文艺,2010 [4]易中天.先诸子百家争鸣[M].文艺,2009 [5]周继旨著《先《论中国古代社会与传统哲学》人民1994年

[6]吕思勉著《先学术概论》出版中心1996版 谈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思想极为活跃,各种学派著书立说,展开争鸣,较为著名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而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有趣的是儒、墨两大思想流派思想核心都是关于爱护人,提倡人文关怀,但二者也存在尖锐的思想对立。应该承认,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儒道两家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放到一起,则又相互龃龉、彼此冲突。几千年来,儒道两家正是在这种不断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相互否定、相互补充影响决定着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理念,形成了相反相成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机制。儒道互补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不少文人政客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有很多文人政客能够把这两种矛盾的思想统一并加以利用,从而创造了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并得以健康而持续地发展。 那么,儒道两家思想的核心容是什么,建树在哪以至于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产生了如此深刻的影响。本文旨对儒墨两家的思想的核心即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希望能够吸取其精髓,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所贡献。 一、儒道思想的主要容及其根本区别 儒家“仁爱”观与墨子“兼爱”观的本质都是“爱人”。儒家之“仁爱”以“仁”为先,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认为“仁爱”建立在“亲亲”血缘

举例说明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举例说明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篇一:举例说明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陶渊明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 的基础上,沿袭方仙道,黄老道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于东汉 后期形成。它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吸收了道家哲学的部分内容,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精、气、神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最高理论。道教历经一千八百多年的发展传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义思想,并 在其宗教的教义思想支配下,形成了自己的一系列崇拜仪式和规戒。道教的思想理论体系虽是宗教神学,但它的内容复杂,和中国文化 极其广泛的联系。中国古代文化有些为道教所继承和发展,有些赖 道教得以保存下来。道教对于中国文化不仅在历史上,甚至到现在 还产生着一定影响,而道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尤其深远,本文 试图梳理出中国文学在道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在中国漫漫历史长河 中的发展变化,并从中透视道教与中国文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由战国末期到秦、汉之间,作为代表而 足以影响上下社会各阶层的,应该算是儒、道、墨三家,到隋、唐 以后,便以儒、佛、道为代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这样的文化 氛围下必然要吸收以上几家的思想,由此也形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 独特结构,即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包含着儒、道、佛以及墨家的观念,而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贯穿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对中国古 代文人的人格塑造,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潮都有深远影响,更有甚者,道教的很多题材直接进入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中国过去的教育,大体是走儒家孔、孟思想的路线,为建立人伦道德,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教育。儒教对于道、佛两教,素来便有视为异端的因袭观念,所以对于道家与道教在中国教育文 化上的功劳多不愿提及,而实际在知识分子的人格道德教育中,大 多都以儒家的思想做规范,以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道家与道 教的戒条,也就是中国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教育范本,它以天道好还,福善祸淫的因果律做根据,列举许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条规,由做人做事而直达上天成仙的成果,都以此为标准。从汉、魏 开始,经晋代抱朴子的提倡,一直流传到两三千年。它主张的道德,是着重在阴德的修养,所谓阴德,便是民间俗话所说的阴功积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