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loroquine diphosphate_抗疟疾药物,TLR7和TLR9抑制剂_50-63-5_Apexbio

Chloroquine diphosphate_抗疟疾药物,TLR7和TLR9抑制剂_50-63-5_Apexbio
Chloroquine diphosphate_抗疟疾药物,TLR7和TLR9抑制剂_50-63-5_Apexbio

疟疾

第七章原虫病 第二节疟疾 (一)思考题答案: 1.试述疟疾典型发作的临床表现。 初发时可有低热、乏力、头痛、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首次发作时,发热多不规则,逐渐地转为有规律的周期性发作。 典型发作可分为三期。 (1)发冷期:骤然发冷、剧烈寒战、口唇发绀、皮肤苍白或带青紫,脉细速,可有头痛、肌痛、乏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等。初发患者此期约10~15min。反复发作数次后,发冷期可渐延长,持续30~45min. (2)发热期:寒战停止,继以高热,通常可达39.5~41℃。患者颜面潮红、脉洪速、头身痛、烦渴。严重者可谵妄、抽搐、及昏迷。发热期一般持续数小时。 (3)出汗期:患者出现全身大汗、高热尽退、自觉明显好转,但困倦思睡。出汗期约历时2~3h。 整个典型发作历时约6h至十数小时,而间歇期一般无症状。 2.试述间日疟、三日疟、卵形疟、恶性疟临床特点的异同。 发作时序贯性地出现发冷寒战、高热、出汗退热等症状,并呈周期性发作,是它们共同的临床特征。但依疟原虫株的类别,也存在着以下的差别: (1)潜伏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间日疟和卵形疟为14d,三日疟30d,恶性疟12d。但若系输血感染,无论何种类别,潜伏期通常为7~10d。 (2)发作情况和病程存在差异 间日疟发病常有前驱症状,除了头几次发作或混合感染者外,一般规律性地每48h 发作一次。整个典型发作历时约6~10h。间日疟易于复发,以至缠绵数月或数年。 三日疟的疟原虫发育周期比较整齐,故患者每72h发作一次。发作时亦多无前驱症状,发热期较长,可超过6h,而出汗退热的速度较快,故容易引起虚脱。但患者的脾肿大及贫血较轻,惟蛋白尿较常见。三日疟虽不复发,但病程长,初发持续数周或数月,若发生再燃,病程可长达2~3年。

疟疾的治疗

疟疾应该如何治疗? 疟疾药物治疗有哪些?疟疾应该如何治疗? 疟疾治疗不仅是解除患者的疾苦同时也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播现症病人要及时发现及时根治 (一)治疗用药建议: 早期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是决定疟疾预后最重要关键由於台湾根除疟疾已经四十年近年来境外移入的病例每年约只有30例临床医师若经验不足常常不能在第一时间诊断出来;另外因为疟疾病况变化迅速重症疟疾开始常以非特异性症状来表现如果不能及早发现给予适当的治疗常会导致各器官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另外治疗上最棘手的问题是抗药性的问题以恶性疟来说传统的药物如chloroquine目前可以说在世界上大部分的流行区都已产生抗药性甚至在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的边界还出现对chloroquine mefloquine quinine都有抗药性的多重抗药性疟疾是治疗上的一大挑战 90年代以来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青蒿素类的药物被视为是可能解决此一难题的利器它的安全性高作用速度快而且对於不同阶段的疟原虫都有作用,目前WHO的建议是使用这类的药再搭配另一个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根据WHO的统计到2006年1月为止青蒿素为主的合并疗法已经有56个国家采用为治疗疟疾的第一线用药 当前治疗疟疾的难题在於一方面必须注意疟原虫的抗药性另一方面也必须注意抗疟疾药物的毒性困难在於目前疟原虫的抗药性系以临床治疗失败作为定义 无法在治疗之前先作药物感受性试验;而且重症疟疾症状与奎宁primaquine等抗疟疾药物的毒性狠相似都会造成恶心呕吐溶血性贫血低血糖肺水

肿及休克难以从症状来分辨 因应上述难题临床医师应考虑疟原虫种别(恶性疟间日疟卵形疟 三日疟)患者感染疟疾的地理区域(非洲东南亚新几内亚或其他地区)考量患者体质(年龄心血管疾病G6PD缺乏症)来选用适当的治疗的药物 (二)治疗原则 1先判断是否为疟疾重症 疟疾重症绝大部分由恶性疟所造成但是并非所有的恶性疟都是疟疾重症此类病患病情进展快速并且常常有各个器官的并发症出现必须当成是内科急症来治疗若不积极处理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临床上必须整体评估病人的症状及实验室诊断来判断是否为重症以下是WHO列出严重病例的可能症候有其中一个以上就定义为重症疟疾包括:意识不清或昏迷严重贫血肾衰竭黄疸 休克代谢性酸中毒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持续性抽筋异常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凝固血色素尿低血糖高疟原虫血症等等2疟疾轻症的治疗 疟疾轻症的定义是:临床上没有任何一项疟疾重症的徵候或是重要器官的衰竭治疗目标是预防病情进一步演变為重症并治癒病人要用那一种药物治疗必须看感染的是那一种疟原虫是否可能有抗药性以及病人是否有用药上的禁忌来决定 (1)恶性疟 A对chloroquine仍有感受性的地区可以用chloroquine目前仅剩下中美洲的巴拿马海地多明尼加以及中东的一些国家还有效(不包括叶门伊

最全疟疾防治知识总结整理

最全疟疾防治知识总结整理 一、概述: 疟疾,老百姓又叫做“打脾寒”、“打摆子”,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常见。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 传播媒介: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在安徽省的疟疾传播媒介主要有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1.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间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除了发冷、发烧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困。若是小孩,有时可出现抽风。

重症疟疾病人,可见昏迷、谵语、脖硬、危及生命。 2.根据卫生部和全国疟疾专家委员会所制定的疟疾诊断标准,凡是符合以下任何一点的即为疟疾:①血液中查检疟原虫;②临床症状典型;③抗疟药物治疗有效。 四、预防和控制: 1.患了疟疾,应及时治疗,常用药物有氯喹和伯喹。其中氯喹能杀灭血液中的疟原虫,伯喹能杀灭肝脏中的疟原虫和血中配子体。服用方法是二药合用,连服8天。为了防止复发,第二年春天,还须进行休止期治疗,以达到根治。此外,亦可以用药物来预防疟疾。目前常用来预防疟疾的药物有乙胺嘧啶等,一般每星期吃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但是需要经常服用。 2.除了药物预防外,关键是要做好防蚊、灭蚊。应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宿舍要挂好门帘、窗纱、晚上睡觉时放下蚊帐;可喷洒DDV、灭蚊灵,也可点蚊香、灭蚊片及艾蒿等。若适当口服些维生素B1片,也能收到防治的良好效果。个人防护亦很重要,在傍晚时开始穿长袖衣裤,裸露部分涂敷驱避剂,睡觉时应注意避免身体紧贴蚊帐。 3.由于疟疾的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虫的人,故要积极治疗疟疾病人和带虫的人。尤其是带虫的人,这种人因为没有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往往在普查中才能发现,但是他们在传播疟疾方面却能起很大作用。 疟疾在云南俗称“瘴气”、“打摆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25种乙类传染病中的一种。疟疾的流行面极广,遍布于北纬60度至南

1.抗疟疾药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药理学专业班级08级三年临床、药学授课教师王生杰授课类型讲授学时1章节题目 第四十章抗寄生虫病药 第一节抗疟药 目的与要求1.理解各种常用抗疟药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2.了解各型阿米巴病的根治用药。 3.掌握甲硝唑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4.理解常用抗肠虫病药的适应症及用药方法。 重点 与 难点 氯喹、奎宁、青蒿素、伯氨喹和乙胺嘧啶的抗疟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 与手段 讲授,CAI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王开贞、于肯明: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六版。王迎新、于天贵: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一版。

教案续页 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 第四十章抗寄生虫病药 第一节抗疟药 一、疟原虫的生活史及药物作用环节 疟原虫: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 1.传媒期阶段(蚊体有性生殖)。 孢子→分裂成子孢子←乙胺嘧啶抑制。 2.感染阶段(人体无性生殖) (1) 传播期:裂殖子→配子体→传播←伯氨喹抑制传播; (2) 红内期:裂殖子→红细胞内增殖→裂殖子→症状←氯喹控制症状; (3) 红外期(肝内期): 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原发性红外期→病因←乙胺嘧啶病因性预防。 子孢子→进入RBC→继发性红外期→症状复发←伯氨喹防止复发。 二. 抗疟药分类 1.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 氯喹、奎宁、青蒿素、咯萘啶。 2.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伯氨喹。 3.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药物: 乙胺嘧啶。 三、常用抗疟药 (一)主在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 氯喹 【药动学】 1.吸收: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 2.分布:肝,脾、RBC中药浓>血药浓10-25倍; 感染的RBC中药浓>正常RBC 25倍; 肝、肺中药浓>血药浓200-700倍。

[医学类试卷]抗疟疾药练习试卷1.doc

[医学类试卷]抗疟疾药练习试卷1 1 某女,29岁,记者,因采访任务需进入疟原虫发病疫区,可作病因性疟疾预防的首选药物是 (A)伯氨喹 (B)奎宁 (C)青蒿素 (D)氯喹 (E)乙胺嘧啶 2 某疟疾病患者突然出现昏迷,给予二盐酸奎宁静滴抢救,抢救过程中,病人又出现寒战,高热,血红蛋白尿,应改下列哪药继续抢救 (A)氯喹 (B)甲氟喹 (C)伯氨喹 (D)乙胺嘧啶 (E)青蒿素 3 关于抗疟药,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A)氯喹对阿米巴痢疾有效 (B)氯喹可根治间日疟 (C)青蒿素治疗脑型疟疾效果良好

(D)伯氨喹可用作疟疾病因性预防 (E)乙胺嘧啶能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 4 用于防止疟疾复发及传播的药物是 (A)氯喹 (B)奎宁 (C)青蒿素 (D)伯氨喹 (E)乙胺嘧啶 5 进入疟区时,作为病因性预防的常规用药是(A)伯氨喹 (B)氯喹 (C)乙胺嘧啶 (D)周效磺胺 (E)奎宁 6 久用可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是 (A)氯喹 (B)奎宁 (C)伯氨喹 (D)乙胺嘧啶

(E)青蒿素 7 根治间日疟最好选用 (A)伯氯喹+乙胺嘧啶 (B)氯喹+乙胺嘧啶 (C)伯氨喹+奎宁 (D)伯氨喹+氯喹 (E)青蒿素+乙胺嘧啶 8 主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的药物是(A)氯喳 (B)伯氨喹 (C)乙胺嘧啶 (D)甲氟喹 (E)SMP 9 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疟疾的药物是(A)氯喹 (B)乙胺嘧啶 (C)青蒿素 (D)伯氨喹

(E)磺胺嘧啶 10 氯喹 (A)可杀灭疟原虫红内期裂殖体 (B)抗疟作用起效慢,作用强,持续时间久(C)对疟原虫的原发性红外期裂殖体有效(D)对疟原虫的继发性红外期裂殖体有效(E)可杀灭血中疟原虫配子体 11 关于抗疟药,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氯喹对阿米巴痢疾有效 (B)氯喹可根治间日疟 (C)青蒿素治疗疟疾最大缺点是复发率高(D)伯氨喹可用作疟疾病因性预防 (E)乙胺嘧啶能引起急性溶血贫血 12 对奎宁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最早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B)对红细胞内期滋养体有杀灭作用(C)主要用于耐氯喹或耐多药的恶性疟(D)每周服药一次,用于病因性预防(E)可出现心肌抑制作用

疟疾

疟疾 疟疾 为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的叮咬而感染。周期性的发冷、发热、出汗,脾肿大与贫血。 一、内治 (一)西药 1.发作期控制发作:用氯喹,第1天4片(每片2.5克),6小时后再服2片,第2~3天每天2片,共计10片,或用奎宁(每片0.3克或0.12克),第1~2天,服0.45~0.6克,每天3次,第3~7天服0.3~0.6,每天2次。凶险发作有脑、肝、肾等严重症状时要送医院抢救。 2.休止期防止复发:用磷酸伯喹,每片13.2毫克,口服,每日3片,疗程8天,或每日4片,疗程4天。 (二)中药 1.鸡骨常山(酒炒)10克,槟榔15克,草果仁6克,柴胡10克,穿山甲6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发作前2~3小时水煎服,或单用常山10克水煎服。 2.鸦胆子仁,每次10~20粒,装入胶囊吞服,连服5~7天。

3.徐长卿全草5~7株(相当于干品9~12克,或鲜品30~60克),加水300毫升,煎至150~200毫升,酌加食糖少许,在疟疾发作前2~4小时之间服药。4.水蜈蚣30克(干品6~9克),加水400毫升煎透,于疟疾发作前1小时与发作时2次分服,每日1剂,连服3日。服药时间力求准确。 5.蜂蜜15~30克,白酒适量(根据各人饮酒量酌情增减),于发作前10分钟至1小时服用,如发作时间掌握不准,可在发作当日连服3次。 6.仙鹤草20克(大剂量)煎服。 7.胡椒20~30粒,装鸡蛋内,煮熟服,或用胡椒末1.5克拌饭吃。 8.鲜马鞭草全草150克。加水煎浓汁约300毫升,于发作前后4小时、2小时各服1次,连服5~7天。用鲜品效佳,干品效差。 9.鸡胆治三日疟,临发作前2~3小时吞服1个,隔2天再吞服1个,连服3~4个。又治恶性疟疾,用鸭胆1个,泡于1杯酒中,疟未发前服。 10.青蒿15~25克,捣汁服或水煎服或研末,开水送服。 11.青蒿20克,草果5克,水煎服。 12.辣椒子30粒(儿童减半),每天早上空腹服下,连

治疗疟疾的几种药物分析

治疗疟疾的几种药物分析 摘要:疟疾(malaria)是人体疟原虫经按蚊媒介传播的地方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而此病的治疗大部分是使用药物治疗,因此如何合理的选用药物尤为重要,现总结一些在临床治疗有一定疗效的药物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治疗疟疾药物 疟疾(malaria)是人体疟原虫经按蚊媒介传播的地方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 【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原则 按虫媒传染病隔离。发热期间及发热后24h内应卧床休息,发冷期应注意保暖。高热时可予物理降温,酌予解热剂,并注意补充水分;予流质饮食,吐泻明显者需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严重贫血者可予输血、补充铁剂及高蛋白饮食。 (二)药物治疗原则 抗疟治疗应掌握如下原则: 1.应用抗疟药愈早愈好,以及早解除病人痛苦,且可防止恶性疟转化为凶险发作。 2.适当选用抗疟药,要求安全、有效、简便。以往氯喹一直是控制疟疾发作的首选药物,已出现耐氯喹的恶性疟原虫株及间日疟原虫株,因此对重症及恶性疟患者,应尽量避免采用氯喹。对有溶血病史或红细胞缺乏 G-6-PD的病人,应忌用伯氨喹啉类抗疟药。 3.应程序用药,力争根治,以免复发。 4.在药物治疗同时,应重视对症治疗与护理,尤其是凶险发作者,更应注意对病情变化的观察。 【药物治疗】 (一)常用抗疟药物分类 1.奎宁及喹啉类常用药物有磷酸氯喹、磷酸伯喹、盐酸氨酚喹啉、磷酸哌喹及磷酸羟基哌喹、醋酸硝喹、硫酸奎宁、阿莫地喹及甲氟喹等。多为口服制剂,少数可肌注或静注。氯喹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约50%与组织结合,缓慢释放起效。血中达峰时间为1~2h,半衰期 2.5~10d。红细胞内药浓度可比血浆浓度高10~20倍,含虫红细胞浓度又比正常红细胞高25倍。 2.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青蒿素为我国学者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抗疟新药,其结构完全不同于已知抗疟药,其衍生物已用于临床的有青蒿琥酯、蒿甲醚、及双氢青蒿素等。可口服及肌注或静注。口服吸收快,0.5~1h血浓度达高峰,4h后下降一半,72h血中仅含微量。其在红细胞内浓度低于血浆中浓度。吸收后分布于组织内,以肠、肝、肾内含量最高,还可透过血脑屏障。 3.咯萘啶为化学合成药。常用药为磷酸咯萘啶。口服或肌肉注射后短期内可达峰浓度,半衰期为2~3d,肝内含量最高,从尿中排泄1%~2%。 4.乙胺嘧啶为病因性预防的主要用药。常用其片剂或与周效磺胺等组成的复方制剂,经口服肠道吸收较慢但完全,6h血浆浓度达高峰,经肾缓慢排泄。 (二)治疗药物作用机制 1.喹啉类氯喹为4-氨基喹啉类,为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殖体的高效杀灭剂。疟原虫通过宿主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解,释出氨基酸加以利用作为能量来源及构

疟疾单选题及答

疟疾知识培训考试题 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疟疾俗称(B) A.感冒 B.打摆子 C.发烧 D.腹泻 2.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几种(C) A. 2种 B. 3种 C.4种 D. 5种 3.下列哪种疟原虫不在人体内寄生(A) A.弯曲疟原虫 B.间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 4.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对疟疾的管理被列入为(C) A.甲类传染病管理 B.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管理 C.乙类传染病管理 D.丙类传染病管理 5.发现疟疾病例后,应该在多少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C) A. 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48小时 6.以下各个地区中,有疟疾流行的地区性是(D) A.欧洲 B.北美洲 C.日本 D.东南亚 7.疟疾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传播的(A) A.蚊子叮咬 B.吸入飞沫 C.苍蝇污染食物 D.性交 8.疟疾传播给人,其感染人体的阶段是(B) A.配子体 B.子孢子 C.合子 D.裂殖子 9.蚊子吸人血时,通过疟原虫生活史的哪个阶段被感染(A) A.配子体 B.子孢子 C.合子 D.裂殖子

10.疟原虫生活史中有几类增殖(C) A.1 B. 2 C. 3 D. 4 11.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的细胞或组织是(D) A.肌肉细胞B.消化道内 C.脑细胞内 D.红细胞内 12.间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为(C)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 13.三日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D)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4.卵形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C)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48小时 D. 72小时 15.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一个增殖周期所需时间(B) A. 12小时 B. 36-48小时 C. 48小时 D. 72小时 16.我国平原地区传播疟疾的主要蚊种是(A) A.中华按蚊 B.微小按蚊 C.嗜人按蚊 D.大劣按蚊 17.最简单、直观地鉴别中华按蚊成蚊是看其在物体表面停留时的姿态,以下描述中属于中华按蚊典型停留姿态的是(A) A.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 B.腹部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 C.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直线 D.腹部不翘起,喙与身体成一角度 18.以下各个因素中,不属于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是(D)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一、什么是疟疾?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疟子”、半日子,是由蚊虫叮咬引起的传染病。当按蚊叮咬疟疾病人时,病人血液里的疟原虫就被蚊吸入,经过大约10天左右在蚊体内发育后成为有感染性蚊子,当健康人被这种蚊子叮咬后就会得疟疾。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国的疟疾大多是间日疟,但从非洲传染的多为恶性疟疾。 二、疟疾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为先冷、后热、再出汗。发冷时暑天盖了棉被还感觉冷,发热时体温可达40℃以上,并伴有头痛和全身酸痛,几个小时后出一身大汗就退热了。间日疟一般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每天或不规则发作,还可引起脑型疟等,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 三、到非洲务工人员尤应注意感染疟疾 我区已连续三年没有本地感染疟疾疟疾病例,但由于目前我区外出和出国劳务人员较多,每年都有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发生.因此,必须重点防范在外地感染疟疾。目前最容易感染疟疾的地区,国内主要是云南和海南等省份;国外主是非洲和东南亚。我区近年发生的疟疾病人都是在非洲国家感染的病人。因此,到非洲国家打工的劳务人员尤应

注意防范疟疾。 四、得了疟疾怎么办? 曾到非洲以及国内疟疾高发区务过工的人员,当您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疑似疟疾症状时,要尽快去当地疾控中心找医生,验血可查明血液里有无疟原虫和得了哪种疟疾。疟疾治疗有特效药,只要按医生嘱咐服药就能把病治好。“求神拜佛”、“躲疟子”既损害自己的身体治不好病,还会把疟疾传给别人。 五、怎样预防和控制疟疾? 1、疟疾蚊子传,防蚊叮咬最重要,改变露宿习惯,提倡人人使用蚊帐。 2、得了疟疾找医生,查血可见疟原虫,发现疟疾要报告。 3、疟疾传播危害大,春季休治很重要,一人得病全家预防,多人得病全村预防。

疟疾治疗方案

疟疾治疗方案 (一)基础治疗 ①发作期及退热后24小时应卧床休息;②要注意水份的补给,对食欲 不佳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至恢复期给高蛋白饮食;吐泻不能进食者,则适当补液;有贫血者可辅以铁剂;③寒战时注意保暖;大汗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湿毛巾擦干,并随时更换汗湿的衣被,以免受凉;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过高热患者因高热难忍可药物降温;凶险发热者应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出入量,做好基础护理;④按虫媒传染病做好隔离。患者所用的注射器要洗净消毒。 (二)病原治疗 常用抗疟药对疟原虫各发育阶段的作用见表。 表 常用抗疟药对各期疟原虫的作用 抗疟药 红细胞外期 红细胞内期 蚊体内 速发型 迟发型 裂殖体 配子体 孢子增殖期 间日疟 恶性疟 氯喹、氨酚喹、哌喹 - - ++ + - - 甲氟喹、咯啶、奎宁青蒿素、磺胺、TMP - - ++~+ - - - 伯氨喹 + ++ ± ++ ++ - 乙胺嘧啶 + - ± - - ++ 病因预防 防止复发 控制发作 防 止 传播 注:-无效;±略有效;+有效;++强效 病原治疗的目的是既要杀灭红内期的疟原虫以控制发作,又要杀灭红外期的疟原虫以防止复发,并要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 1.控制发作 (1)磷酸氯喹(Chloropuine phosphate )简称氯喹,每片0.25g(基质0.15g)。第一天4片,6小时后再服2片,第2、3天每天2片,共计10片。治疗间日疟及三日疟第1天4片已足;治疗半免疫者单剂4片即可。该药吸收快且安全,服后1~2小时血浓度即达高峰;半衰期120小时;疗程短;毒性较小,是目前控制发作的首选药。部分患者服后有头晕、恶心。过量可引起心脏房室传导阻滞、心率紊乱、血压下降。禁忌不稀释静注及儿童肌肉注射。尿的酸化可促进其排泄。严重中毒呈阿斯综合征者,采用大剂量阿托品抢救或用起搏器。值得注意的是恶性疟疾的疟原虫有的对该药已产生抗性。 (2)盐酸氨酚喹啉(Amodiaquine dihydrochloridum )作用与氯喹相似。每片0.25g (基质0.2g ),第1天3片,第2、3天各2片。 (3)哌喹(Piperaquine)及磷酸哌喹(Piperaquine phosphate)本品作用类似氯喹,半衰期9天,为长效抗疟药。哌喹每片含基质0.3g ,磷酸哌喹每片0.25g (基质0.15g ),口服首剂基质0.6g ,8~12小时后再服0.3g (恶性疟0.6g )。哌喹须经胃酸作用成盐酸盐后才易吸收。磷酸哌喹吸收快,味苦。耐氯喹的虫株对本品仍敏感。 羟基哌基(Hydroxypiperaquine)及磷酸羟基哌喹(Hydroxypiperaquine phosphate)与哌喹类同,但吸收较快,半衰期2-3天。三天疗法恶性疟各服基质0.6、0.6、0.3g ;良性疟疾各服0.6、0.3、0.3g 。较哌喹类更适用。

疟疾防治宣传的预防知识

预防疟疾教育知识宣传材料 1.什么是疟疾? 疟疾,民间又叫“冷热病”、“打摆子”、“发疟(yao)子”,是夏秋季节最常见的传染病,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三日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种左右就开始发高烧,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 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寒冷、高烧、出汗”是疟疾发作症状的“三步曲”。除了发冷、发烧、出汗以外,病人常常感到无力、疲乏,不想吃东西,头晕、背部四肢酸痛。儿童很可能出现抽风。重症病人可见昏迷、谵语甚至危及生命。 2.疟疾是怎样传染的? 疟疾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疟原虫的人。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疟疾病人和带病原虫者如果漏诊或治疗不及时、不彻底,不但可反复发作,而且还可通过蚊子叮咬将疾病传给他人,蚊子叮咬了病人的血后再叮咬健康人就把疟疾传给健康人了。 3.那些人最容易感染疟疾? 到河谷地带从事经济作物开发的青壮年、住在田棚或到森林里从事野外作业的人员、从无疟区到疟区打工的民工、出入边境留宿人员、无防蚊设施的青少年儿童等均属于高风险人群,最容易感染疟疾。 4.患了疟疾有哪些症状或者不舒服? 主要的症状有发冷、寒战、发热、出汗、头、腰肌及全身疼痛。 5.您或您的家人患了疟疾怎么办? 赶快找医生!吃药、打针。而且越快越好!因为疟疾的迅速治疗可以挽救生命。也就是说疟疾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6.患疟疾后不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危害有那些? 轻则延长病程并引起贫血,重则发展为重症疟疾或脑型疟引起死亡。 7.患疟疾后要吃多少天药才能停止? 一般至少要服5~8 天,否则疟原虫会残存在体内,造成日后的复发,所以患疟疾后一定要按医生嘱咐的服完全部疗程的药才能有效的治疗疟疾。 8.既便宜效果又好的疟疾治疗药有哪些? 治疗间日疟最有效的药物是氯喹和伯喹;恶性疟则从青蒿琥酯、蒿甲醚、哌喹和科泰新(双氢青蒿素)中任选一种加2 天伯喹一起治疗。

疟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_

【GB 15989—1995】 疟疾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制订本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疟疾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防疫和医疗卫生机构对疟疾的诊断和处理。 2诊断原则 根据疟区住宿史,发病时有定期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脾肿大等体征,以及病原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等结果,予以诊断。 3诊断标准 3.1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或有输血史。 3.2间歇性定时发作,每天、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发作多次可出现脾肿大和贫血。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详见附录C)。 3.3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 3.4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详见附录B)。 3.5血涂片查见疟原虫。其种类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详见附录A)。 疑似病例:具备3.1与3.2。 临床诊断:疑似病例加3.3或3.4。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3.5。按查见的疟原虫种类,分为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 4处理 4.1治疗 4.1.1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治疗 成人量氯喹1.2~1.5g 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或0.45g),加伯氨喹90~180mg 4~8日分服(每日22.5mg)。 4.1.2恶性疟治疗 4.1.2.1对氯喹未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治疗成人量氯喹1.2~1.5g 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或0.45g),加伯氨喹67.5mg 3日分服(每日22.5mg)。 4.1.2.2对氯喹产生抗性地区恶性疟治疗任选以下方案之一:哌喹1.5g3日分服,加伯氨喹45或67.5mg 2日或3日分服;咯萘啶1.2g加磺胺多辛1.0g 2日分服,加伯氨喹45或67.5mg 2日或3日分服;咯萘啶0.8~1.0g加磺胺多辛1.0~1.5g加乙胺嘧啶50~75mg,均2日分服;青蒿琥酯钠600mg 5日分服(第1日100mg×2次,第2~5日每日50mg×2次),加伯氨喹67.5mg 3日分服(以上均为成人量)。 4.1.3疑似病例假定性治疗 成人量氯喹0.6g顿服,在氯喹抗性地区用哌喹0.6g顿服。确诊后按4.1.1或4.1.2治疗。 4.1.4间日疟抗复发治疗 流行季节前,对1或2年内有疟史者,成人用乙胺嘧啶100mg 2日分服,加伯氨喹90mg 4日分服。 4.1.5重症病例治疗(洋见附录C)

药理学辅导:抗疟疾药

人类的疟原虫主要有3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前二者合称为良性疟。间日疟48小时发作一次,三日疟72小时发作一次,恶性疟24-48小时发作一次。疟原虫生活史分为有性生殖(蚊体内)和无性生殖(人体内)两个发育过程。疟原虫子孢子因疟蚊吸血而传入人体血液后,经30分钟进入肝细胞发育成裂殖体。约8天后,裂殖体增殖分裂成数千至数万个裂殖子(恶性疟多达4万),使肝细胞胀破逸出大量裂殖子。此时无临床症状,称为红细胞前期。红细胞前期产生的裂殖子(良性疟),一部分侵入新的肝细胞,继续进行循环发育,称为红细胞外期。此种发育在肝细胞内反复进行(可潜伏1-3年),也不引起临床症状,但当人体抵抗力减弱时,其裂殖子侵入红细胞,成为复发的根源。但恶性疟原虫没有红细胞外期,不存在复发的问题。裂殖子(前期和外期产生的)可侵入红细胞,进行无性生殖发育成为裂殖体。裂殖体成熟后胀破红细胞,释放出全部裂殖子及代谢产物,引起畏寒、发热等临床症状。称为红细胞内期。血流中大部分裂殖子被吞噬细胞吞噬,一部分侵入新的红细胞重复以上过程,产生症状的周期性发作。红细胞内期的裂殖子开始有性发育,形成雌雄配子体。配子体对人体无害,不引起症状,60-80天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如配子体被雌按蚊吸入,则在蚊体内进行有性生殖。 (一)主要用于预防的抗疟疾药: 1、乙胺嘧啶(息疟定)Pyrimethamine,Daraprim:对红细胞前期的疟原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为病因性预防首选药。其预防作用可维持一周以上;对红细胞内期未成熟的裂殖体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良性疟的复发,可用于休止期的治疗。但对已成熟的裂殖体无效,故不能控制症状;对配子体无明显作用,但在蚊体内可抑制原虫配子体的有性增殖。本品为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止二氢叶酸进一步还原为四氢叶酸,抑制核酸(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疟原虫不能分裂繁殖。主要用于预防。 TMP作用原理与乙胺嘧啶相同;磺胺类与砜类可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止疟原虫合成二氢叶酸。此二类药单用效果较差,常合用。一般无不良反应。 2、氯胍(百乐君)与环氯胍ChloroguanideandCyclochloroguanide:前者在体内转化为后者,能杀灭红细胞前期疟原虫,但对间日疟红细胞前期无效;能杀灭红细胞内期的疟原虫,但作用缓慢,不宜用于控制症状;能抑制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但作用不持久,预防用药需每周给药多次。 (二)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1、氯喹Chloroguine:能杀灭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殖体,作用快而强。是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对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无效;恶性疟因无红细胞外期,可根治,但其配子体消灭须加用伯氨喹。可杀灭阿米巴大滋养体,为阿米巴脓肿的首选药。对免疫反应的效应阶段有抑制作用,用于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支气管哮喘等。具有奎尼丁样作用,具有抗房颤效力。还可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流行性出血热等。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 2、奎宁Quinine:金鸡纳树皮含20余种生物碱,奎宁、奎尼丁、辛可宁Cinchonine、辛可尼丁Cinchonidine均有抗疟作用,而奎宁作用较强。奎宁作用与氯喹相似,能杀灭红细胞内期的疟原虫,作用较弱,对间日疟有较好疗效,但对三日疟或恶性疟疗效较差。对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无效,不能根治良性疟,须并用伯氨喹。能杀灭良性疟配子体,但对恶性疟配子体须配用伯氨喹。优点是不产生耐药性、作用快。缺点是作用弱而短、不良反应较多、复发率高、不宜作常规用药。有解热止痛作用,可用于疟疾发热及各种神经痛。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金鸡纳反应(恶心、呕吐、头痛、精神不振、耳鸣、视听力减退、耳聋等)、特异质反应、心脏毒性、兴奋子宫、强烈局部刺激作用等。 3、其它:哌喹Piperaguine、羟基哌喹Hydroxypiperaguine、咯啶Pyracrine、咯萘啶(疟乃停)Malanidine、青蒿素(黄花蒿素)Artemisinin等。 (三)主要用于防止复发和杜绝传播的抗疟药:伯氨喹(伯氨喹啉,伯喹)Primaguine:能杀灭良性疟红细胞外期疟原虫,是防止复发的首选药。能杀灭各类疟原虫配子体,杜绝传播。对红细胞内期疟原虫作用较差,不单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疟疾防治知识 一、概述: 疟疾,老百姓又叫做“打脾寒”、“打摆子”,此病为夏秋之季最常见的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寄生于人体的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在我国,间日疟原虫较常见。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现症病人或者无症状带虫者,当其末梢血中存在配子体时才具有传染性。 传播媒介: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在安徽省的疟疾传播媒介主要有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1.疟疾根据发作周期可分为间日症、恶性症和三间疟三种。得了疟疾以后最主要的症状是“发冷”,并且发抖得很厉害,这在医学上叫做“寒战”,大约持续几分钟左右就开始发高烧了,热度可以高达40℃,大约经过了3~4小时以后就出大汗,体温逐渐下降到正常。

3.由于疟疾的传染来源主要是患疟疾的病人和带虫的人,故要积极治疗疟疾病人和带虫的人。尤其是带虫的人,这种人因为没有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往往在普查中才能发现,但是他们在传播疟疾方面却能起很大作用。 疟疾在云南俗称“瘴气”、“打摆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25种乙类传染病中的一种。疟疾的流行面极广,遍布于北纬60度至南纬40度之间的广大地区。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态势非常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临床病例约有3-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疾。它威胁着约占世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家庭的安宁,加大了儿童生存的危险。我省地处边疆地区,与疟疾高度流行国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历史以来均为疟疾高发区。经过积极的综合防治,疟疾流行已得到基本控制,发病率大为降低。但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和经济开发的进一步深入,流动人口大量增加,尤其是抗氯喹恶性疟的扩散和蔓延,致使疟疾发病在边境地区和元江沿岸地区有增多和蔓延的趋势,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点状暴发。如果再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则疟疾流行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势必继续扩大。为了使您及您的家人更好地预防疟疾,本文向您介绍了有关疟疾防治的基本知识,希望对您及您的家庭防止疟疾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方面有所帮助。请您立即行动起来,“关爱自己,关注健康”,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您的贡献。

疟疾多选题

疟疾多选题 三、多选题(每题最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少选和不选均不得分) 1. 疟疾的典型症状有() A. 发热 B. 寒战 C. 呕吐 D. 出汗 E. 咳嗽 2. 下列几种药物中,用于恶性疟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A. 蒿甲醚 B. 双氢青蒿素 C. 青蒿琥酯 D. 氯喹 E. 伯氨喹 3. 疟疾疫点调查与处置内容包括哪些() A. 基本情况 B. 病例筛查 C. 媒介调查控制 D. 健康教育 E. 扩大治疗 4.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主要种类有() A. 间日疟原虫 B. 恶性疟原虫 C. 三日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 E. 许氏疟原虫 5. 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各期包括() A. 前驱期B. 寒战期C. 发热期D. 出汗期E. 间歇期 6.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包括() A. 红细胞外期 B. 红细胞内期 C. 配子体形成 D. 子孢子形成 E. 卵囊形成 7. 间日疟外周血涂片中可查见的虫体阶段有() A. 环状体 B. 大滋养体 C. 裂殖体 D. 配子体 E. 子孢子 8. 下列虫体各阶段中,在染色后的血膜上,可查见有疟色素的虫体阶段有() A. 环状体 B. 大滋养体 C. 裂殖体 D. 配子体 E. 以上均可 9. 下列疟原虫种类中,无迟发型子孢子,因而无复发现象的虫种有() A. 恶性疟原虫 B. 间日疟原虫 C. 卵形疟原虫 D. 三日疟原虫 E. 以上都是 10. 制作疟原虫血涂片时,影响血膜染色质量的因素有() A. 染剂和溶剂的质量 B. 染液的新旧 C. 染液的稀释浓度 D. 染色时间 E. 稀释和冲洗用水的酸碱度 11. 涂制均匀染色较好的薄血膜所具有的特点是() A. 疟原虫着色良好 B. 细胞重叠 C. 结构清晰 D. 胞质变形 E. 便于观察疟原虫形态和鉴别虫种 12. 与疟疾传播和流行相关的因素有()

(完整word版)中华医学会疟疾诊疗规范

疟疾 【概述】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 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 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 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 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 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诊断依据】 1. 流行病学 现居流行区 或从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居住、工 作、旅行等。 2. 临床表现 (一)潜伏期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2周左右,但各种疟原虫所引起的疾病各有 不同,恶性疟最短(8-15天)),间日疟和卵形疟次之(12-20天),三日疟最长(18-40天) (二)普通型疟疾 其临床发作包括发冷、寒战,继之发热,可达39-40℃,持续2-6小时后出汗而体温迅速下降。间日疟与卵形疟患者间隔1天发热1次,三日疟则间隔2天发 热1次,恶性疟疾发热不规则,每日均有发热。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多,患者肝脾逐渐肿大,而以脾肿大尤为明显,同时贫血也逐渐加重。 (三)重型或凶险型疟疾 疟疾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一种以上临床表现时,可诊断为重型疟疾: 1.脑型疟主要症状有昏迷、头痛、全身性抽搐、烦躁、谵妄等,病死率可达 10%-30%。 2.休克成人的收缩压低于70mmHg,儿童低于50mmHg,并伴有冷而黏湿的皮肤, 皮肤与中心体温相差>10℃。 3.急性肾衰竭多见于感染严重的患者,红细胞疟原虫感染率常在10%以上。患 者出现尿少,24小时尿量成人<400ml或儿童<12ml/Kg,继而无尿,且在补充液体后仍无改善,血清肌酐>265umol/L,尿素氮也明显升高。 4.血红蛋白尿(黑热尿)大多因患者红细胞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使用 奎宁、伯氨喹或氨基比林等药物后发生血管内溶血,引起血红蛋白尿及急性肾衰竭。 5.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出现呼吸加速、气短、呼吸困难、青紫, 咳血性泡沫痰等,双肺散在水泡音。对部分患者来说液体输入过量、高原虫血症、肾衰竭及妊娠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 6.黄疸及肝功能障碍轻度黄疸在重型疟疾患者中常见,抗疟药治疗后即可恢 复。但重度黄疸,血清胆红素增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并有血清ALT水平明显升高,肝脏明显肿大且有压痛,表面肝脏明显受损,多见于重度感染者。 少数患者可出现肝肾综合征。 7.重度贫血疟疾患者血中疟原虫数超过1000/ul时,出现正细胞贫血,血细 胞比容<15%或血红蛋白<50g/L

疟疾用药治疗方案

附录3 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 根据我国疟疾防治工作的需要, 为了规范疟疾病例的治疗,推迟和减缓疟原虫对抗疟药产生抗药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参照国际上对抗疟药品管理和使用的惯例, 特制订《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各地应结合当地疟原虫的虫种及其对抗疟药敏感性, 根据抗疟药使用原则, 选择适当的药物和用药方案, 做到合理、规范用药。 一、使用原则 将我国疟疾的主要治疗药物分为一、二线药物。 1.对间日疟的治疗,一线药物有磷酸氯喹(下称氯喹)和磷酸哌喹(下称哌喹);二线药物是青蒿素类衍生物,用于一线药物治疗失败的病例。 2.对恶性疟的治疗,一线药物有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磷酸咯萘啶(下称咯萘啶);二线药物是以青蒿素类衍生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治疗非重症恶性疟病例。 3.对重症疟疾的治疗, 首先选用一线药物的非口服剂型, 病情缓解后, 应改用一线或二线药物的口服剂型。

二、用药方案 (一)间日疟的治疗(本方案也可用于卵形疟和三日疟的治疗) 1.氯、伯八日疗法: (1)氯喹:口服总剂量1200 mg。第1天600 mg,顿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 mg;第2、3天各服1次, 每次300 mg。 (2)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 mg。在服用氯喹的第1天起,同时服用伯氨喹,每天1次, 每次22.5 mg, 连服8天。 2.哌、伯八日疗法: (1)哌喹:口服总剂量1200 mg。第1天600 mg,顿服或分2次服,每次300 mg;第2、3天各服1次, 每次300 mg。 (2)伯氨喹:口服总剂量180 mg。在服用哌喹的第1天起,同时服用伯氨喹,每天1次, 每次22.5 mg, 连服8天。 (二)恶性疟的治疗(选用以下一种疗法) 1.咯萘啶:口服总剂量1600 mg。分3天服,第1天服2次, 每次400 mg, 间隔8小时;第2、3天各服1次, 每次400 mg。 2.青蒿琥酯:口服总剂量640mg~800mg。分7天服, 每天1次, 每次80mg~100mg,首剂加倍。 3.蒿甲醚:口服总剂量640mg~800mg。分7天服, 每天1次, 每次80mg~100mg,首剂加倍。 4.双氢青蒿素:口服总剂量480mg~640mg。分7天服,每天1次,每次60mg~80mg, 首剂加倍。 以上药物需加服伯氨喹总剂量45mg,分2天服,每次22.5mg。

主要治疗疟疾药物

主要治疗疟疾药物 包括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蒿甲醚、青蒿琥酯;4-氨基喹啉类药物羟基哌喹、咯萘啶;氨基甲醇类新药甲氟喹、卤泛曲林、本芴醇、氯喹、奎宁、青蒿素等。乙胺嘧啶、甲氟奎、磷酸羟基哌奎、氨酚喹啉。 1、昆明制药蒿甲醚注射液 本品适用于各型疟疾,但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治疗和凶险型恶性疟的急救。 2、昆明制药复方磷酸萘酚喹片 适用于恶性疟、间日疟的治疗 3、奎宁(Quinine),俗称金鸡纳霜,化学称为金鸡纳碱, 生产厂家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傣药有限公司、云南省陇川县章凤制药厂。 4、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 国产药品 英文名称:Artesunate and Amodiaqu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052,2011-05-31 生产单位: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特性:化学药品,每片含青蒿琥酯100mg、盐酸阿莫地喹270mg(以阿莫地喹计) 5、青蒿琥酯片 国产药品 英文名称:Artesunate Tablets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880057,2010-08-12 生产单位: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特性:化学药品,50mg 6、青蒿琥酯片 国产药品 英文名称:Artesunate Tablets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3378,2008-05-13 生产单位:浙江华立南湖制药有限公司 药品特性:化学药品,50mg 7、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 国产药品 英文名称:Artesunate and Amodiaqu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053,2011-05-31 生产单位: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特性:化学药品,每片含青蒿琥酯50mg、盐酸阿莫地喹135mg(以阿莫地喹计) 8、青蒿琥酯片 国产药品 英文名称:Artesunate Tablets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074,2011-01-28 生产单位:安徽新和成皖南药业有限公司 药品特性:化学药品,50mg 9、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 国产药品 英文名称:Artesunate and Amodiaqu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0054,2011-05-31 生产单位: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特性:化学药品,每片含青蒿琥酯25mg、盐酸阿莫地喹67.5mg(以阿莫地喹计) 10、青蒿琥酯片 国产药品 英文名称:Artesunate Tablets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880055,2010-08-12 生产单位: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特性:化学药品,0.1g 11、注射用青蒿琥酯 国产药品 英文名称:Artesunate For Injection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195,2010-09-30 生产单位: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特性:化学药品,60mg 12、青蒿琥酯片 国产药品 英文名称:Artesunate Tablets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075,2011-01-28 生产单位:安徽新和成皖南药业有限公司 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00mg 1、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治疗 氯喹1.2~1.5g(基质)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或0.45g)加伯氨喹90~180mg(基质)4~8日分服(每日22.5mg)。 2、恶性疟治疗 对氯喹未产生或低度抗药性地区恶性疟可选用下列方案之一治疗:①、氯喹1.2~1.5g(基质)3日分服(第1日0.6g,第2、3日各0.3或0.45g),加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