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香蕉品种果实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分析

3个香蕉品种果实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分析
3个香蕉品种果实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分析

3个香蕉品种果实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分析

李健 1,2,杨昌鹏 1,2,陈智理 2,郭静婕 2

【摘要】对3个香蕉品种果实POD的最适pH值与pH值稳定性、最适温度与热稳定性以及化合物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为控制3个香蕉品种过氧化物酶(POD)引起的酶促褐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威廉斯蕉、大蕉及粉蕉POD 最适pH 值分别为6.5、5.0、5.5;pH 值稳定性范围分别在6.0~9.0、8.0~9.0、5.0~9.0;POD最适温度分别是35、25、30℃;POD的耐热性表现为大蕉POD>威廉斯蕉POD>粉蕉POD;威廉斯蕉、大蕉及粉蕉POD活性的最佳抑制剂都是抗坏血酸,其次是盐酸-L-半胱氨酸。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1(050)015

【总页数】5

【关键词】香蕉;过氧化物酶;特性

香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世界年产量近1亿t,居全世界水果产量第二位。香蕉属呼吸跃变型水果,成熟后质地柔软,对其长期保鲜或储运比较困难。目前,香蕉仍以鲜食为主,除少量被加工成香蕉干、香蕉粉和香蕉酱外,其他的加工品则很少见,原因是香蕉果实中富含的多酚物质在酚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醌式化,再通过一系列的反应聚合成黑色素[1],影响其加工性能及感观质量,严重制约着香蕉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过去,大多数学者研究的是引起香蕉酶促褐变的多酚氧化酶(PPO)[2-7],对引起香蕉酶促褐变的过氧化物酶(POD)研究较少,除了对香牙蕉果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