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70周年专题片解说词

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70周年专题片解说词
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70周年专题片解说词

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70周年专题片解说词

从此,她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不断攀登,步履坚实地走过了七十年,虽历经战乱、辗转搬迁、数次更名,然跋涉的脚步依然执著前行,文明的传承总是绵延不息……

岁月如逝,流年似水。昨日的磨练,迎来了今天的辉煌;昨日的艰辛,换来了今天的缤纷;昨日的痛楚,娩出了今天的幸福;昨日的探索,升华出今天的境界。正是因为有了昨天的磨练、艰辛、痛楚与探索,才使得在这崇山峻岭之中有了她——今天的县第二人民医院,承载着医疗、教学、预防、保健等民生健康重任的浙江省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淳安县汾口、姜家、大市三个区域近20万父老乡亲当之无愧的自豪与骄傲!

上篇:忆往昔,敬意满胸怀

1937年(民国廿六年),毛培基先生在狮城镇(遂安县城)西大街“聚笏堂”民房内,创办了遂安惠东医院。这就是二院的前身,建院初有医务人员4名。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迁至城北大街(西庙)6号,并改组为遂安县卫生院(公办)。在民国时期,先逢抗战,继遭三年内战,遂安县境内民不聊生,旧医院惨淡经营而已。1949年5月4日,遂安解放。6月,遂安县人民政府接管旧卫生院,更名为遂安县人民政府卫生院,医院才拨云见日,获得新生。

1955年6月,浙江省卫生厅卫医(55)第789号文件批复:遂安县人民政府卫生院为四等县卫生院。1956年7月改称遂安县人民医院,成为遂安全县的医疗中心。1958年10月28日,撤销遂安县建制,合并为淳安县。翌年春,原遂安县人民医院迁址于姜家镇上的二幢屋。1959年5月11日易名为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是年6月28日撤销。大部分设备、人员并入淳安县人民医院,其余并入汾口公社卫生所。卫生所地址在汾口公社祝家大队黄家庙。1961年9月20日,卫生所从汾口公社祝家大队黄家庙迁到杨旗坦镇(今汾口镇湖塘路16号),改称汾口区卫生院。直至1972年10月,才恢复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建制。然二院命运多舛,十年“文革”,风雨飘摇,医院依然步履蹒跚。等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广大医护工作者在思想解放的大潮中,才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从此,医院的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她像一艘鼓满风帆的航船,乘风破浪疾驶向前。

今日建院七十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往昔艰难的创业历程,情不自禁地对为医院的创建、成长、发展、壮大做出贡献的历届院领导、前辈和曾经在医院工作过的各位同仁,以及关心、支持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发展的各级领导与各界热心人士致以深深的敬谢之意!

下篇:看今朝,创新促发展

翻开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1987年以来的《大事记》,我

们看到这样一条发展轨迹:

1987年2月,省卫生厅核准,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定编床位150张;

1987年7月,2783平方米的医院住院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

1993年,医院由省卫生厅评定为省一级乙类医院;

1998年5月,2978平方米的门诊楼竣工并投入使用;

2000年11月,医院成功兼并汾口镇卫生院;

2005年10月,淳安县急救分中心汾口急救站成立(挂靠县二医院),危、急病人的救治水平逐步提高;

2006年1月,医院通过国家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评审;

2006年10月,改造住院大楼,配置中心供氧房、传呼装置、电梯及独立卫生间,使前来就诊的患者体验到医院人性化设施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同年,汾口镇龙川、界川、完市、横沿、百亩畈5家卫生院正式并入我院,进一步确定二院在区域卫生的主导地位;

2007年9月,淳安县汾口惠民医院正式挂牌,在缓解社会低收入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及对生活困难群众实施医疗救助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跨入新世纪的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管理上,在县委、县政府及县卫生局的领导下,院领导

班子带领全院职工以深化医院内部改革,加强规范管理为抓手,以改善社会和病人对医院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的满意度为主线,坚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近几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国家爱婴医院、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模范集体、杭州市绿色医院、杭州市平安示范医院、杭州市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软件建设上,医院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特别重视人才培养。在培养人才上,医院的领导有三宝,一是选送医护人员到省内外进修学习,仅2007年就选送了14人到省内外进修学习,到各地参加学术活动短期培训班的更是多达35人次;二是利用杭州市“万名医师下基层”工程、杭州专家在二院工作的机会,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扩大服务项目,达到“派出一支队伍、培训一批人才”的目的;三是鼓励员工在各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提高学术水平。很多医护人员自豪地说:“二院是培养我们的摇篮,在这里我们的才能和潜力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挥。”

服务上,医院牢记“医疗质量、服务水平是医院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医院工作的根本核心,是衡量工作成绩的主要指标。因此,提高医护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成为医院永恒的主题。县第二人民医院根据上级对“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通知精神,在实践中建立了《科室综合管理责任制考

核办法》,把医疗指标下达到各个科室并与科室签订管理责任书。

再看硬件建设:走进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第一眼见到的就是高耸的正在建设中的新门诊综合大楼。投资500多万元新建的门诊综合大楼,科室齐全,功能完善,2008年秋天,医院新门诊综合大楼将投入使用,届时,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将如雨后青山,愈发清纯、苍翠、艳丽!而这,还仅仅是“外壳”。为了提高诊治能力,近年来,医院先后引进进口双排螺旋CT、全自动大型生化分析仪、彩色B超、电子胃镜、CR机、多功能参数心电监护仪、血透仪、C臂X线机,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进一步提高了为患者服务的技能和水平。

然而,二院最引以为荣的,还是我们的医疗队伍。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医院培育了一批学有所成造诣较深的高、中级医学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内科经过多年的摸索,科内常规诊疗能力已达县内先进水平,对内(儿)科消化、神经、心血管、呼吸系统多发病、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明显加强,对各种危重病如脑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农药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临床工作中,普外科由创建初期仅能开展下腹部手术,到如今已能开展各专科的Ⅲ、Ⅳ类手术。自2003年

10月开展腹腔镜外科技术,至目前已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余例,此外还利用腹腔镜技术开展了胆总管切开取石、溃疡病穿孔修补、阑尾切除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二院是我县最早独立设置骨科的医院,经过20多年发展,骨科目前开展了高难度脊柱骨折内固定、各种方式的腰椎间盘手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颅脑外伤开颅术已治愈数百例危重患者,脑出血置管引流术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

——妇产科成立于1950年,是一个历史悠久、实力较强的科室,能准确地诊治妇产科的各种疾病和一些急危重病。

70年的品牌文化沉淀使二院的社会知名度,患者信赖度早已深入人心,加之如此的“软硬”兼备,“内外”兼修,县二医院不仅大大提高了诊疗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拓宽了服务范围,而且使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目前医院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了一个总院,郑家、仙居两个分院,龙川、界川、横沿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总体结构格局,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难以撼动的扎实基础。现医院占地面积13183.75平方米的,现有在职职工21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6人,占职工总数88.15%。目前设一、二级临床医疗、医技、职能科室29个,共有4个病区和1个重症监护室。

二院如同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青年,带着美好的希望,活跃在浙西大地上。多年来,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开展了各种文体活动。在全县职工文艺演唱会上,二院里一群能歌善舞的姑娘,用婀娜多姿的肢体语言,述说了白衣天使呼唤人类健康的理想,赢得了一阵阵掌声。最难得的是二院人还有自己的报纸,报纸虽小,但内容丰富,版面设计层次分明,文章短小精悍,生动活泼,具有很好的可读性、学术性、艺术性。确实,这份报纸不仅仅反映医院每一步的发展和身边的好人好事,也为职工提供了重要的思想阵地和展示自我的舞台,还为全县文学艺术事业输送了大批创作人才。如今二院已成为本县最大的散文写作群体之一,王传查、汪婕芳、方小红、王霆等十几位医护人员的散文在《千岛湖》杂志和《今日千岛湖》上发表后,获得了全县读者普遍的好评。

穿越岁月长河,历经了70年的风雨洗礼,面向未来,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天使的事业是伟大的,天使的事业也是美好的,天使的事业更是艰巨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的征途上,淳安县第二人民医院200多名医护人员正凝心聚力,高举党的十七大旗帜,秉承“播洒阳光,收获安康”的院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一切,以“凝聚人心、吸聚人才、广聚人气”为思路,以较高的医疗质量和救治水准,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和优质服务,努力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为天使的事

业谱写新的篇章。

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专题片解说词终稿

绘山水画卷做生态文章 ——广安市生态与人居环境建设工作纪实 广安,一片碧水浸润的土地。位于四川东部、华蓥山脉中段,南邻重庆市。1993年设立地区,1998年撤地设市,辖广安区、武胜县、岳池县、邻水县,代管华蓥市,幅员6344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万。 广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有记载的文明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嘉陵江、渠江浸润着这片沃土,以其独特优势培育了广安细腻温婉、精致灵动的人文性格,孕育了辉煌的巴蜀文明,诞生了朴素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今天的广安,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保护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四川省级文明城市、四川省环保模范城市等多项殊荣。一座巴蜀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宜居创业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在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实践中,广安市委、市政府不断强化“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意识和理念,瞄准生态强市目标,书写着生态发展的崭新乐章。 【生态规划篇】 以人为本,惠民富民,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生态市建设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安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立“伟人故里,生态广安;川东北生态屏障及特色旅游区”的战略,广安人在厚重的历史文化熏陶下,开始了对生态文明的新追求,掀起了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建设生态城市的新热潮。 编制《广安生态市建设规划》,把生态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区)和部门,形成了政府部署、部门联动,上下同心、全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委确立了围绕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支撑体系等五大建设领域,开展生态农业、工业生态化、生态文化旅游业、自然资源生态体系、生态环境体系、生态文化、生态保障体系七大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城乡形态优美、产业支撑有力、功能配套完善、体制机制顺畅,充满生机

教育工作专题片解说词(县电视台)

**教育简介 (电视专题片脚本) [字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县必先强教,兴业必先兴教。 [解说]:**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1所,其中公办学校275所,民办学校26所;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378所,在园幼儿3.8万人;全县中小学在校生总数17.69万人,教职工总数9501人。 [拟定镜头]:1、**山水景观;2、教育片区远景;3、驻城和农村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操等场景。 [解说]:教育是今天,也是明天;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教育是最大民生”、“教育财政”的理念,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县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年)》、《**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县“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实施校舍安全、建设规范化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公办中心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等十项教育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进一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年初召开的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明确提出了实施教育提升工程,确定今年将“大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校舍

14.6 万平方米,消除危房17.1 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5 所;启动教师培训中心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扩建**一小,着力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加快**二中改造提升;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5 所以上”的政府教育工作目标,这充分表明了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上的态度和决心。 [拟定镜头]:1、相关规划文件;2、教育工作会议场景; 3、各级领导视察工作场景; 4、县委郑书记党代会工作报告镜头、薛县长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镜头。 [解说]:发展教育离不开投入,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多年来,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教育投入欠账较大。2009年,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县中小学及公办幼儿园校舍进行了抗震安全排查鉴定,共排查鉴定校舍92.9万平方米。其中C、D两级不安全校舍占校舍总面积的81%,是全市校舍D级危房最多的县区。 [拟定镜头]:1、未改造前校舍危房图片;2、学生在危房里上课的场景;3、各级鉴定报告图片。 [解说]:针对校舍危房的严峻形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集中财力、集中时间加快实施校舍危房改造的工作目标。2010-2012三个年度,县政府先后下达了232所学校、幼儿园校舍危房改造项目,规划总投资3.5亿元,其中县财政投资1.68亿元,规划新建校舍38.5万平方米,消除危房34.3万平方米。特别是2012年,县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将学校危改资金县乡投资比例由过去的4:6调整为6:4,县财政专项列支达8000万元,占三个年度财政危改总投入的一半。今年下半

教育工作专题片解说词(县电视台)

教育工作专题片解说词(县电视台)

**教育简介 (电视专题片脚本) [字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县必先强教,兴业必先兴教。 [解说]:**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01所,其中公办学校275所,民办学校26所;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378所,在园幼儿3.8万人;全县中小学在校生总数17.69万人,教职工总数9501人。 [拟定镜头]:1、**山水景观;2、教育片区远景;3、驻城和农村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操等场景。 [解说]:教育是今天,也是明天;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教育是最大民生”、“教育财政”的理念,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县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行动计划(2011—2020年)》、《**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等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县“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实施校舍安全、建设规范化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公办中心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等十项教育基础设施重点工程,进一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年初召开的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明确提出了实施教育提升工程,确定今年将“大力实施中小学

年下半年,县政府计划再追加实施一批校舍危房改造项目,力争消除全部D级危房。到今年年底,县政府下达的校舍危房改造项目全部完成后,全县校舍总面积将达到112万平方米,比2009年校舍安全排查鉴定时提高了54个百分点。 [拟定镜头]:1、危改现场会场景;2、学校校安工程施工现场;3、部分危改后学校新貌;4、学校规划图。 [解说]: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区公办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驻城小学普遍面临场所狭小、校舍紧张、班额过大等问题,出现了班级人数在120人以上的特大班额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今年初,县委、县政府推进实施了新一轮县城及城区学校(园)布局规划,全面加强城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在城区西北部泉山路开发片区、城区东南片区和西南片区分别建设达到省级办学标准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各一所,初步形成相对合理的“城区四角形”初中、小学布局。目前,泉山路九年一贯制学校、幼儿园已挂网招标,项目总投资6200万元,建设规模为初中24个教学班、小学48个教学班、幼儿园12个教学班,惠及城区西北部5万多名居民。县城东南片区和西南片区学校也正在积极规划实施。 [拟定镜头]:1、教育园区全景鸟瞰图;2、泉山实验学校规划图及学校校址;3、校舍紧张、大班额、设备简陋,教学条件差的场景、图片 [解说]:教育的现代化,必须首先实现学校建设的标准化。2010年以来,县教体局以实施学校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

巫山县人民医院专题片解说词

腾飞的巫山县人民医院 依巍巍巫山,抱涛涛长江,在神女的故乡,美丽的三峡之滨,矗立着一座正昂首阔步向前迈进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巫山县人民医院。 记忆篇:传统文化孕育,喜结医疗硕果 巫山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1年,历经74年的发展历程,逐步发展成为今天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全县“120”急救指挥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民政部三峡优抚、重医附二院巫山分院。74 年的风雨兼程,74年的救死扶伤,一代又一代“巫山县医院人”用真挚的爱呵护着64万巫山百姓的幸福与安康,她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阳,绽放出夺目的光彩,散发着无比的荣耀。 建设篇: 用环境立形象,以硬件促发展 近年来,医院着力打造一个“硬件设施一流,诊疗环境舒适”的综合医院,先后引进飞利浦FD2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西门子核磁共振(MRI)、西门子16层螺旋CT、GE全数字化X线摄片系统(DR)、西门子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高压氧舱等先进医疗设备280余台,为巫山及周边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极大方便,有效地促进了医院技术、科研、业务水平的快速提升,科技兴院已成为全体医务人员共同的奋斗目标。医院现占地面积100亩,总建筑面积7.66万平方米,1.88万平方米的精神卫生中心于2015年8月建成,使医院编制床位由600 张扩展到750 张。同时不断增加投资力度,先后新建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全科医学科、病理科、介入治疗室、内镜中心、二门诊部,改建了血液透析中心、重症医学科(ICU)、康复理疗科、皮肤科、感染科,为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诊疗服务,使医院以前所未有的崭新姿态呈现在全县人民的面前! 管理篇:以制度促管理,用文明创先进 近年来,新的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奉献社会、服务大众、实现自我、持续发展”的办院宗旨,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实现了医疗服务质量制度化、治疗过程标准化、医疗行为规范化的诊疗模式,使出入院诊断准确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等业务指标不断提高。实现了业务量大幅提升,医患纠纷、医疗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的奋斗目标。医院不断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荣获“重庆市白求恩精神示范医院”、“重庆市优秀卫生单位”、“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无烟医院”、“重庆市园林单位”、“生态文明示范医院”等光荣称号。急救部、ICU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开拓奋进的院领导班子将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积极推进二甲医院复评,争创“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质量篇:以质量求生存,用制度保安全 按二甲医院标准,准确定位,严格依法执业,行为规范,认真落实市卫计委16 项核心制度,认真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度。成立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长效管理机制,与各科室签订责

煤矿专题片解说词

煤矿专题片解说词 文章标题:煤矿专题片解说词 高起点起步、跨越式发展的现代化矿井 在壮美的辽北大地上,一座大型矿井正在悄然兴起,并以她那高起点起步,跨越式发展的雄姿成为**集团一颗璀灿的新星,它就是**煤业集团公司**矿。总投资10.7亿元、设计年产量240万吨的**矿,位于**地区。矿井自投产之日起,就瞄准“三年三大步”的奋斗目 标,以迅猛的发展速度实现了矿井历史性飞跃:2003年产量达251万吨,实现利润7100万元,实现当年试生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2004年原煤产量突破300万吨,实现利润1.7亿元,人均创利10万元;2005年原煤生产将达到392万吨,矿井利润达到4亿元以上,人均创利25万元。创出了全国同类型矿井建设发展史上的奇迹。数字辉映足迹,汗水滋养梦想。全矿1500名员工用智慧和敢于探索的勇气,把**矿打造成一朵辽北平原绚丽多姿的奇葩,一颗璀璨夺目的煤海明珠。 **矿的创业史可谓历尽波折,自1991年开工建设,其间经过两次停缓建。2001年8月,国家发改委决定恢复建设**矿。集团公司以新的思维、新的装备、新的管理、新的模式建设新矿井的英明决策,为**矿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时任**矿矿长,有六年生产矿井管理经验的**,被任命为**矿筹备处处长。面对停缓建达十年的矿井,荒芜的广场,闲置的设备,**以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广大干部和员工勇敢地承担起重任。他们不把模式当定式,确保**矿“一投产就是一个现代化

的矿井”,以最少的资金完成每项工程的建设。在额外增加3400万元洗选加工系统的情况下,仍节省建设资金7000多万元,使矿井很快具备了生产条件。并于2002年9月27日实现试生产,新矿井驶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 **矿从组建就瞄准国内外采矿业发展前沿,立足高起点起步、跨越式发展,确立了实行1500人,一井一面,年产240万吨,高产高效机制,走依靠科技进步,用人少、效率高的发展之路。 攀登科技“制高点”,不断迈出科技创新的脚步,为矿井插上腾飞的翅膀。**矿从优化资源配置着手,大力推行集约化生产。煤层深处,7200KN工作阻力的液压支架、581千瓦功率电牵引大截深采煤机这一系列先进采煤设备,与乌金的碰撞奏响一曲雄浑的乐章。 科学制订矿井长期和短期发展规划,描绘**矿最新最美的蓝图。生产布局和采区设计是前提。**矿应用先进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对北一和南二采区进行了勘查,对原采区设计进行了重新划分,减少开拓工程量1000余米。重新划分的采区,每个工作面可采储量达300万吨以上。减少了搬家倒面次数,降低了成本,为进一步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奠定了基础。[文秘114网文章-找文章,到文秘114网] **矿属极软岩矿井,矿井压力大,支护困难,就连外国专家都称其为世界罕见。2004年下半年,刚刚享受到达产喜悦的**人,在N1N1工作面回采450米后,因回风顺槽毗邻采空区,受采动压及采空区残系压力叠加的影响,回风顺槽压力增大,支护损坏严重,造成巷道断面变小,强风夹带着煤渣,吹得人睁不开眼睛,严重影响通风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沧海横流,

小学专题片解说词

小学专题片解说词 “浩浩松江,东流北逝,催生灿烂的小城文化;处处生机,欢语满园,章显特色的二校教育。” 这里是学生的乐园,这里是教师的舞台,这里是文化的圣土,这里是文明的顺延。在这片充满希冀的田野上,一只只雏鹰茁壮成长,一代代名师倾情奉献,一曲曲教育之歌,谱写了“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壮丽篇章。(奋进的第二小学) 第二小学位于同江城北,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有着悠久文化与特色传统的学校。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已独具风格。校园占地面积18050平方米,绿树成荫。校舍是一幢四层教学楼,建筑面积4058平方米。现设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00人,教职工45人。 第二小学抓住各种机遇与积极争取,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力改善办学条件。现已变成了“校园建设配套、教学手段先进、育人环境优美”的学生乐园。踏进校门,就会立刻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机与活力: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手段,全自动的伸缩电子门;平坦干净的校园场地,活跃着孩子们的身影;整齐化一、摆放有序的自行车篷;别具一格专业水准的四室(声乐舞蹈室,展现孩子特长与自信的舞台,图书阅览室,放飞理想成就未来,劳技室,动手动脑从小做起,美术室,艺术从此发源);高大洁白的教学楼,雄伟壮观;造型别致、内容丰富的校外宣传橱窗,图文并茂地记述着二校的辉煌。学校树立超前意识、现代意识,在加大“项目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快了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投资10万多元,装备多功能教室,更新微机,开通二校网站,更换学生桌椅。每一个走进二小的人,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校园内每地、每处别具匠心,每景、每物都会说话。苍翠欲滴的松柏频频点头,向师生问好;

非常好的学校专题片解说词

一、片头 在巍峨的锅盔山下,在迷人的乌斯浑河边,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这里——书香满园,这里——绿荫遍地,这里——是雏鹰展翅的高地,这里——是梦想起飞的舞台。这,就是古城镇中心小学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看得更高更远。历经四十八余年积淀与酝酿,成熟而又年轻的古城镇中心小学蓄势待发……(解说) 推出片名:《继往开来和谐共进——腾飞中的古城镇中心小学》 图片:(早晨太阳→锅盔概貌→景乌斯浑河→校门,聚焦于“古城镇中心小学”几个字上→出旗的学生正步很有气势→升旗的学生) 【引言】 四十八年的光荣与梦想,四十八年的奋斗与追求。 这里是一方沃土,孕育了无数花朵,成长着万千树苗;(沃土,花朵,树苗。配背景音乐) 这里是一方大地,撒满阳光,把希望的种子播撒; 这是一首奋进的歌,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这是一艘启锚扬帆的航船,满载莘莘学子,驶向知识的海洋;这更是一只展翅的雄鹰,翱翔蓝天,展望未来—— 第一部分【历史沿革】 古城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68年。多年的文化积淀,学校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他们始终秉承“”的办学理念,坚守“”的良好校风。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近景)校门、教学楼、八字校风、黑板墙板报等 第二部分【学校概况】 【简介】古城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教学设施完备、教育特色鲜明的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3多人,在职教师47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高级职称有 19人,中级职称 27人,获林口县级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教学新秀和骨干教师共 20 余人。教师年富力强,敬业爱岗,学校优雅的环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总占地面积16452.27平方米,操场面积达3186.44平方米;校园内设标准跑道及水泥篮球场;可以供学生活动的面积12205.83平方米。运动场面积

非常好的学校专题片解说词

非常好的学校专题片解 说词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片头 在巍峨的锅盔山下,在迷人的乌斯浑河边,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这里——书香满园,这里——绿荫遍地,这里——是雏鹰展翅的高地,这里——是梦想起飞的舞台。这,就是古城镇中心小学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看得更高更远。历经四十八余年积淀与酝酿,成熟而又年轻的古城镇中心小学蓄势待发……(解说) 推出片名:《继往开来和谐共进——腾飞中的古城镇中心小学》 图片:(早晨太阳→锅盔概貌→景乌斯浑河→校门,聚焦于“古城镇中心小学”几个字上→出旗的学生正步很有气势→升旗的学生) 【引言】 四十八年的光荣与梦想,四十八年的奋斗与追求。 这里是一方沃土,孕育了无数花朵,成长着万千树苗;(沃土,花朵,树苗。配背景音乐) 这里是一方大地,撒满阳光,把希望的种子播撒; 这是一首奋进的歌,朝气蓬勃,欣欣向荣; 这是一艘启锚扬帆的航船,满载莘莘学子,驶向知识的海洋;这更是一只展翅的雄鹰,翱翔蓝天,展望未来—— 第一部分【历史沿革】 古城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68年。多年的文化积淀,学校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他们始终秉承“”的办学理念,坚守“”的良好校风。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近景)校门、教学楼、八字校风、黑板墙板报等 第二部分【学校概况】 【简介】古城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教学设施完备、教育特色鲜明的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3多人,在职教师47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高级职称有19人,中级职称27人,获林口县级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教学新秀和骨干教师共20余人。教师年富力强,敬业爱岗,学校优雅的环境,高水

最新大路如歌国检专题片解说词

大路如歌国检专题片 解说词

迎国检电视专题片 [序] 背景伴强劲音效,展示大美长白山、通化市城区俯瞰…… 在广袤的大地上,在崇山峻岭中,一条条宽敞绚丽的大道,蜿蜒于通化大地;一座座大桥凌空飞渡,天堑变成通途……,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农村公路缠绕在山水之间、穿越在阡陌的沃野。 [解说词] 这里是吉林省东南部和东北东部最大的区域中心城市,素有东北东部大通道重要枢纽之称的通化市。15,195 平方公里的广袤之地,有3条国道,3条省道,2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一条条公路,阡陌纵横,绵延千里,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活跃在这道靓丽风景线上的工作者们,正是沐浴着改革春风成长壮大的通化公路人。多年以来,他们在这块浸润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土地上,牢记职责,不辱使命,运用大手笔,以大地为纸,勾画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交通蓝图;他们胸怀大气魄,励精图治、苦干实干,以公路为弦,弹奏出一曲曲让后人永久传唱的壮歌。 【特技推出片名】

大路如歌精彩在我 ——通化市“十一五”期间公路管理创新发展回眸 【黑屏叠出字幕】 数字·诠释着奋斗的内涵 [解说词] 公路是公益性基础设施,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路;城市的跨越前进,离不开公路。通化公路人牢记“三个服务”理念,以修好路、养好路、管好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突出建设“和谐公路”这个主题,用他们感动历史的创业和开拓精神,用他们的严格管理和艰辛付出,通过创造良好的公路环境,使自己前进的节拍融入了时代改革发展的进程。 “建养并重”是通化公路管理部门不懈的追求。“十一五”期间,在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管理局的关怀支持下,在市交通运输局的正确领导下,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1亿元,完成公路网化工程建设投资5.99亿元,建设一级公路38.9公里,二级公路173.4公里,比“十五”末期增加212.3公里。干线里程由2005年的710.8公里,增加到2010

精选-学校形象宣传片解说词-范文

学校形象宣传片解说词 北机电,职业教育的时代风范 撰稿朱凤翔 北方机电工业学校暨国土资源部张家口高级技工学校坐落在张 家口老市区通向高新开发区的工业路上。是一所融中技、中专、高技、技师、3+2高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技术学校。2019年,被省劳动厅挂牌命名为河北省机电工程技师学院。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和分配的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以雄厚的基础设施和尖端的现代化设备受到全社会的青睐!设有现代化数控实习中心、CAD/CAM计算机模拟中心、电化教学中心、机加工检测中心等,拥有20多个专业实验室,14个校内实习场,各类大中型机电设备1300余台(套),能满足所有机电类工种的生产和实习。(展示内在实力) 学校以“创建名牌专业,造就名牌教师,争创名牌学校”作为发展战略;以“突出技能,严谨治学,质量为本,持续发展”为办学质量方针。2019年,在河北省技校系统率先一举通过了《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质量管理标准》即ISO9000和ISO2019质量认证。并同时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高技能人才(机电项目)培训基地;被教育部等六部委批准为国家制造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字幕及音响特效配合)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教学质量不断攀升。在历届省部级评优活动中,以及各类技能大赛上均以绝对优势名列

榜首。 (字幕划像:第一屏:98级汽修班的同学全部考上高级工,在 市青工汽修大赛中名列榜首; 第二屏:汽修专业梁道江同学被授予“张家口市技术能手”称号,并破格晋升为技师; 第三屏:2019“广州数控杯”全国技能大赛河北选拔赛上荣获钳工专业的1、2、3、5名; 第四屏:在2019年全市技能大赛中,车、钳专业均囊括了前六名; 第五屏:电工专业同学自行设计制造了机电教学设备十余台。(字幕划入加音效) 学校把学生就业方向定位在国家大中型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先后建立了首都钢铁公司、华北油田、宁波港务局、镇海石油炼化、宁波北仑电厂、清华同方、中国航天、中国航空等几十家就业实习基地。在这里,北机电的学子顶起了企业的脊梁,成为最受欢迎的蓝领一族!(展示学生就业基地)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办学以人为本,育人以德为首”的宗旨,坚持以思想教育为主线,以有形的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出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各项文体活动频频荣获省部级以上各种大奖:群星奖、曹禺奖、专业奖、政府奖不一而足!(文体活动)春风和煦,桃李芬芳。根植于塞上沃土,吐纳着时代的气息。半个多世纪以来,园丁辛勤的汗水,孕育出花香万里。六万多名学

党建宣传片解说词

在十堰市地地界版图上,闪耀着这样一颗明珠:它从西周起就沿袭着一套严谨地建制:经过东周、西汉、南朝、隋朝等古代兴邦地传承后,于年月正式隶属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这,就是竹溪县. 而在这个位于大巴山东段北坡地县城里,坐落着一处面积为平方千米地美丽村镇,它和谐,宁静,常年来一直稳定有效地信访工作以及安定友爱地乡风镇情让人们记住了这个叫做城关镇地地方.年,本着提升村镇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地目标,城关镇党委政府重新充实调整了信访办公室地人员及设备地配备力量,建立完善了镇、村、组三级防范网络,并出台《城关镇干部行为规范》,兴办“五民五员”工程,倡导镇领导与所有村委会、各村民小组签订责任书,做到村村有治调组,月月有督查办,半年有考评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张吉华,一名城关镇守金店村地普通村民,于年开始养猪,在镇领导地帮助下,他们家从年起开始发展养猪业,并成为全家人地生活支撑.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年月日清晨,当张吉华地妻子许丽像往常一样去猪圈开始一天地劳作时,赫然发现圈里所养地头猪全部一动不动地倒在地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许丽张吉华妻子 年月号地早晨,我去打扫卫生地时候,发现十四头猪全部都卧在地上不动,当时就报了警,派出所(民警)就来了,看到猪地耳朵发乌,皮肤发红,初步认定是一种中毒现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城关镇公安局在采集回地样品化验结果中显示,猪全部中毒,但中地什么毒却无法查明. 许丽张吉华妻子 (派出所)当时也没有化验出来,就移交到刑警队,他们说这件事能构成一个刑事案件,要移交到刑警队,刑警队把采集地样品拿到十堰市第二次化验,当时化验出来是中毒,但结果说不出来中地是什么毒.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于是,张吉华夫妇决定去镇上上访.镇领导接待他们后,非常重视此案,即刻给他们地猪圈安排了两项安全措施. 许丽张吉华妻子 第一个就是在我们这边砖厂买了几千砖,弄了五袋水泥,用水泥和砖全部封闭起来了,现在都成了一个封闭式地猪圈;第二个就是门上安地监控器,对着公路边上有个监控器,那边大面积地猪圈也有个监控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除此之外,镇领导为了缓解张吉华家地困难现状,主动将即将实行地农村惠农卡低息贷款政策介绍给张家,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许丽张吉华妻子 农村实行惠农卡地低息贷款,不是那种高利贷.镇领导首先想到我们这个情况,我们家是全镇第一户办到手地. 谭详明中国农业银行竹溪县支行城关分理处主任 张吉华地情况,当时是(城关镇)吴镇长跟我介绍以后,我们就迅速按照党委政府地安排去调查,他符合我们惠农贷款地准入条件,我们迅速把这个事情办好了.张吉华贷了六万元,直接上了他地惠农卡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张吉华地这一事件,恰好反映了城关镇“五民五员”工程中“帮民富,当好辅导员”这一原则,同时,也从侧面表现了城关镇创建平安乡镇中闪烁地和谐之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许丽张吉华妻子 从基层开始,村干部、镇政府和公安局,对我们都有关怀.特别是郑书记,经常打电话给我们,就是了解情况,有什么优惠地政策,只要他晓得,他第一时间就通知我们.去年我丈夫杀了一头猪,这也不是说代表哪个,我们就是杀一头猪送给镇政府去,感谢镇政府地领

中学学校专题宣传片解说词

中学学校专题宣传片解说词 【片头】 巍巍万安山,悠悠伊河水,滋养着一片人杰地灵的毓秀之地——xx镇.在这片智慧迷人的土地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她,书香满园,她,绿荫遍地,她,是雏鹰展翅的高地,她,是梦想起飞的舞台.她用深邃的思想,她用丰厚的文化,成就着莘莘学子多彩的梦想.她就是桃李争荣、教坛示范的洛阳名校——xx镇第一初级中学.历经二十余年的积淀与酝酿,年轻而又成熟的xx一中学正蓄势待发,腾飞奋进---推出片名:《继往开来和谐共进——腾飞奋进的xx一中》 配视频: (早晨太阳→远拍万安山雄伟概貌→近取伊河美景→然后镜头推向校门,聚焦于“xx镇第一初级中学”几个字上→出旗的学生正步走→升旗的学生甩旗的动作→全体师生抬头注视国旗→摄影上抬学校的国旗,先近后远) 【引言】 以文载德树大志,师生协同传精神.二十多年的光荣与梦想,二十多年的奋斗与追求,xx一中注定成为你梦想的舞台.这里是一方沃土,孕育了无数花朵,成长着万千树木;这里是一方舞台,阳光普照,种子萌芽,希望勃发;踏上这方舞台,你必将闪耀夺目的光彩.(沃土,花朵,树苗.配背景音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xx一中是一首奋进的歌,朝气蓬勃,欣欣向荣;xx一中是一艘启锚扬帆的航船,满载莘莘学子,昂首驶向知识的海洋;xx一中更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翱翔蓝天,展望未来—— 第一篇——儒者大成 芝兰倩倩香校园,桃李蓁蓁满天下!xx一中北依悠悠伊河水,南临畅畅龙顾路,以龙门石窟为邻,与万安公园结伴,风景秀丽,环境怡人,自1994年改名以来,xx一中始终秉承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千奖万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的办学理念,坚守着“立志,求实,文明,创新”的良好校风,脚踏实地,博学广才,深深地积淀着独具特色的办学文化.

安全生产标准化解说词

本安之路 ——山西黎城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纪实 山西黎城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是集采矿、选矿,新型材料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现有职工2600余名。公司充分发扬矿山人勇于拼搏、不屈不挠的优良传统,目前企业经济效益和安全水平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公司拥有国内最大, 被专家誉为“黑色金子”,可直接用于生产铁精粉末冶金的铁矿石资源。公司年产原矿110万吨,铁精矿粉43万吨,还原铁粉3万吨。是目前国内产量最大的粉末冶金原料基地。公司主导产品为低硫、低磷优质铁精矿粉、超纯矿粉、海绵铁、一次粉、二次粉等,主要销往长钢、常平等钢铁厂及山东莱芜、福建晋江、四川攀枝花等地,并远销韩国、印度、台湾、日本等其他地区和国家。 近年来,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依托矿、延伸矿、超越矿”的发展思路,全面贯彻“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寻求发展”的生产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走资源综合利用之路,现已形成产业链条良性循环的规模经济新格局,成为山西省最大的铁矿采选加工企业和新兴粉末冶金材料加工基地,跻身山西省百强重点企业之列。2003年,被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2004年被命名为山西省首批“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被长治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民营经济发展特级明星企业”。 企业坚持“以人为本、科技支撑、确保投入、安全生产”的企业方针,坚持管理、培训、装备并重原则,自2009年开始,按照公司部署,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2011年实现事故为零。 2009年,为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粉末冶金公司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认真组织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

小学专题片解说词

片头 美丽富饶的南阳大地,人文荟萃的宛城城区,闪耀着一颗教育之星。这里——书香满园,这里——绿荫遍地,这里——是雏鹰展翅的高地,这里——是梦想起飞的舞台。这,就是南阳市第七小学。历经半个世纪的积淀与酝酿,我们正一步步走向辉煌。 推出片名——《特色办学霞满天》 (镜头:早晨太阳→广阔的硕果累累秋天美景→然后镜头推向校门,聚焦于“南阳市第七小学”几个字上→校园景象→升旗→敬礼、、、) 引言 几十年的光荣与梦想,几十年的奋斗与追求。 这是一片培菁育英的沃土,新生中孕育着无限的希望; 这是一座凝重厚实的学苑,成长中传承着人类的文明; 这是一处产生思想的殿堂,希望里绽放着生命的光芒; 这是一艘启锚扬帆的航船,满载着一棵棵绽放的花朵,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校训字幕:团结勤奋求实进取) (镜头:升华雕刻、花草树木、楼房设施、校园春景、、、) 一、继往开来 南阳市第七小学位于南阳市红卫村12号,东邻仲景路,南通建设路,北靠光武路,西接红卫村居民区,温凉河穿校而过。 学校始建于1960年2月,现在校园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00平方米,拥有43个教学班,4000名学生,在职职工136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73人;本科学历45人,大专学历89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学校有国家骨干教师1人,省学科带头人1人,省骨干教师5人,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0人。 快马加鞭未下鞍。七小人从没有放缓过前进的步伐,我们举全校之力,用使命、责任和智慧,努力建设“质量高、特色强、现代化”的一流学校。 (镜头:学校区域位置图、学校鸟瞰图、学生集会、教师队伍、学科带头人、骨干照片) 二、和谐发展 培菁育英才,志当存高远。 苍郁之树,根深叶茂。南阳第七小学秉承五十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优秀的办学传统,志存高远,放眼未来,以立根树人为学校发展之本,以先进文化铸学校发展之魂,以课程改革助学校发展之力,以教育科研强学校发展之路。构建和谐校园,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把“科学化管理,现代化设施,教研型师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3篇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3篇 解说词是按照实物陈列的顺序或画面推移的顺序、时间顺序编写的。陈列的各实物或各画面有相对的独立性,反映在解说词里,应该节段分明,每一件实物或一个画面有一节或一段文字说明。在书面形式上,或用标题标明,或用空行表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校宣传片解说词,欢迎参阅。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1 在物华天宝的浦河东岸,在人杰地灵的辽河平原,有一座美丽和青春相融的学园,老观坨九年一贯制学校。雨露润泽,阳光披洒,荏苒时光,坚忍不拔。 胸怀宽广,坚毅果敢,自强不息,吐纳英华。 学校始建于1968年,从初始的老观坨中学沿革至今,已经走过四十年的风雨历程,培养了10000多名优秀的毕业生,为辽中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7年11月建成合并成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以来,各项工作获得了长足发展,品牌形象显著增强,管理质量明显提升,师生面貌大幅改善。 学校现占地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067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6360册,拥有计算机144台,全部宽带接入,拥有投影机、电视等教育设备15台,拥有县内一流现代化教育配套设施。建有阅览室、琴室、画室、舞蹈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等15 个专用教室,德育活动基地3个。截至2008年9月,学校共有6个教研组,在岗教职员工108名,其中专任教师 68名,初中部教师本科毕业率达到78.95%,小学专任教师专科毕业率83.33%。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学生1113人。 学校重视彰显教育的人文性,着重塑造和谐统一的直观的校园文化。像悬于教学楼"求知、博学、争先、感恩" 的校训、各楼宇的名称,体现着学校的办学方向;科普展板、走廊壁画不拘一格的内容,带给学生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知识;吊牌、暖气罩上的格言警句,则

学校宣传片解说词总结

钟灵毓秀群雁奋飞 ——长兴县第七小学宣传片解说词 【序言】 江南福地,文化绵延。帝乡佛国,文人云集。千年流转,走出了多少英杰。长兴,太湖西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富庶的资源,淳朴的民风,养育了一方百姓。 拨开历史的浓雾,跨入今天的浙北,长兴县第七小学这所景美人和、书香四溢的现代化新型学校正散发着自己的朝气和魅力。 【学校简介】 长兴县第七小学位于陈霸先的故里,蕴孕清逸之风气,是长兴县建城区的一所公立学校,坐落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隶属长兴县太湖街道管辖。学校始建于2012年,占地面积36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建设投资近亿元,校园外观恢弘、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校园建有陶艺室、舞蹈馆、乒乓馆、跆拳道馆、篮球馆等活动场馆,成为孩子们学习知识的圣地、陶冶情操的殿堂。 【头雁领路群雁亮翅】 学校全体行政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具有宽广胸襟,具有开放情怀,具有世界眼光。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引领莘莘学子书山前行。学校构建了“新雁阵校本研训模式”,以“领雁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利用“名雁”教师资源,提升学校教师业务素养,通过“壮雁”传经,促使新教师快速成长,最终,达到“群雁齐飞”。他们以“精诚团结、爱岗敬业、严谨创新,廉洁从教”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尊重,用爱心和智慧架起一座座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我为七小添光彩,七小因我更精彩”已成为全体师生的行动指南。 【文化育人愿景美好】 【校长同期声:做事先做人,读书先明理。学校不仅是知识的学堂,更是学做人、学做事的大课堂。】 学校秉承“做和善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弘扬以“雁群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恪守“合力奋飞”的校训,倡导“和美诚信、合作向好”的校风、“崇德厚生、宽严相济”的教风、“向善乐学、个性多元”的学风,践行“文化立校、管理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策略,坚持“七色阳光,小雁精彩”的育人目标,实现“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工作、学校健康发展”的办学愿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特色教育育教创新】 学校践行“和诚教育”德育特色。创办“诚信之声”广播站,宣扬诚实为美;举办“诚信之星”三评一讲活动,开设“诚信大讲堂”;评选“和诚之星”、“和诚中队”、“和诚家庭”,成立“和诚少年交通警校”,在学警察、保家国、炼体魄的良好氛围中,一位位经受历练的“和诚标兵”孕育而生。“和诚精神”辐射社会,和善之心竞相传递。学校德育融入社会大风尚,建立“和善公益志愿者团队”,凝教师、学生、家长之力共同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专题片解说词_演讲稿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专题片解说词 本文是关于演讲稿的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专题片解说词,感谢您的阅读! 文明创建唱大风绿色情怀铸精魂 ——卢氏县环保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巡礼 【谨以此片向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考评验收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环保事业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 这是一片山灵水秀的土地,巍巍伏牛山层峦叠翠,滔滔洛河水奔腾不息,这就是充满山水情韵的千年古县----卢氏县。 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团队,地处偏远却甘于扎根山区做奉献,条件艰苦却勇于迎难而上谋发展,用信念绽放文明花朵,用忠诚守护一片蓝天,这就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卢氏县环保局。 整洁、优美的办公环境;热情礼貌的公务人员;井然有序的工作秩序;内容丰富的宣传画廊、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走进卢氏县环保局,处处洋溢着文明、健康、向上的气象。这就是该局在文明创建新风中,描绘出的一幅幅和谐生动的美丽画卷。文明创建唱大风,绿色情怀铸精魂。美丽的洛河之滨,这朵精神文明建设的灿烂奇葩,卓然绽放,辉映着千年古县城。 【推出片头】 文明创建唱大风绿色情怀铸精魂 ——卢氏县环保局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巡礼 卢氏县环保局成立于1993年4月,是对全县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着环保审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境监测、污染减排、环境监督管理等主要工作职责。全局内设6个股室,下设4个事业单位,共有干部职工98人,其中:领导班子成员5人,党员45人,大专以上文化87人,初级以上职称42人,中级以上职称10人。 近年来,卢氏环保局始终把创建文明单位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以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积极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紧紧围绕“创文明单位,树环保形象,服务经济发展”的文明创建主题,以“把责任写在蓝天,把绿色留给大地,把文明送给人民”为创建目标,全局干部职工以智慧和勤奋播种文明,以执著、豪情拼搏奋斗,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评为市县文明

神木县李家畔小学教育专题片解说词

神木县李家畔小学教育专题片解说词

神木县李家畔小学教育专题片解说词 ——崛起中的神木县李家畔小学 周边画面、校园画面活动 在美丽的乌兰木伦河西畔,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神木县李家畔小学。这里是求知的乐园,这里是人才的摇篮。(推出片名:小荷初露尖尖角)2007年的夏天, 在神东矿区的腹地,崛起一座多彩的校园,花开花落,春夏秋冬,这一片纯洁的沃土, 以厚德、和谐、求索、创新的校风孕育着孩子们明天的希望;健康、聪慧、高尚、快乐的校训, 诉说着一曲曲动人的乐章,这里承载着近千学子的理想。 李家畔小学占地13余亩,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73人,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48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近几年,荣获县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优秀教师2人,教师们良好的师德、广博的知识、敬业的作风,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李家畔小学有标准的图书室、阅览室等教辅设施,现藏书3258册,可供教师和学生学习使用。学校各教室配备了电视机、DVD,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学手段实现了现代化。先进的电教设施极大的满足了学生学习现代化知识的需要。 李家畔小学自然环境幽雅,校园整洁,每年学校都在校园绿化、美化、净化方面精心设计、重资投入,为环境育人做出了贡献。(校门、校舍、花草树木)(从绿化镜头过渡到下面的第一主题) 求实创新锐意改革 (校领导班子成员开会画面活动、)

学校领导班子是一个求真务实、团结奋进、锐意改革的群体,他们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特长。李鸿雁校长凭着她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业务工作方面的深厚功底,领导着李家畔小学48名教师耕耘在这块教育的沃土上。她带领着李家畔小学全体教师从办学的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自己办学的新路子。按她自己的话说:“那就是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育实践;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教育活动;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增强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增加硬件投入,强化软件建设,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同时李鸿雁校长又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一套科学的治教方略:依法治校,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科研立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关爱生命,有坚韧的意志,有追求完美的精神。 这些目标的制定,为李家畔小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领导班子开会场景结束本主题) (从领导班子开会场景镜头过渡到下面的第二主题) 辛勤育人率先垂范 教师是促进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立校之本。李家畔小学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和未来学校发展的趋势,要求教师要做到:岗位上作精英,事业上作模范,生活中做朋友。开展了“加强行风建设、加强师德建设”活动。认真学习贯彻《教师法》,深入学习“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这些活动的开展,促使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学校的校风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的形成,使学校具有文明和谐的教育环境,优秀的教学质量,优良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行业形象。 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学校提出了教师外出培训的重大举措,学校80%的

邢东煤矿建矿十周年专题片解说词

征程 ——邢东煤矿建矿十周年专题片解说词 全国科技创新型矿井在这里诞生; 中华环境友好型矿井在这里创建; 国家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在这里建成; 中国煤炭思想政治工作文明矿井在这里崛起; 全国首座绿色矿井在这里萌生; 从2001到2011,短短十年,冀中能源邢矿集团邢东煤矿,从高起点开局到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不同凡响的辉煌之路。 2001年,邢东矿建成投产的锣鼓声还在回荡,煤炭市场疲软的寒流就提前到来。 市场亟需开拓,煤炭埋藏深、地压大,生产条件同样不容乐观。 起步的艰难,是压力,更是动力。 知难而进、开拓进取,是邢东人与生而来的秉性。 坚持新观念、新思路、新创意;提倡敢超前、敢探索、敢创新;落实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 一个全新的战略就此形成。 “不求规模大,但求效益佳”,力求走出一条安全高效、科技创新、环境良好的现代化矿井之路。 面对残酷的现实,邢东人胜券在握,吹响了走向辉煌的第号角。 全面推进安全高效队伍建设,是邢东矿建矿的制胜法宝。 邢东矿从培训、制度、检查、整改、管理五个方面开展的“五个到位”管理模式,把安全生产放在重中之重,有效促进了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 2009年,邢东矿创建精品工程33项。2010年两级公司的质量标准化达标竞赛中,两次总分

均创全公司最高水平。 高效的采煤队是实现发展的突破口,邢东矿将综采区作为试点,在人员减少50%的情况下,产量并未降低。综采区团队通过狠抓质量标准化建设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提升,月月超额完成作业计划,创出了日产3800吨、月产8.6万吨的纪录,按年度人均工效计算,达到了全省领先水平。 掘进、开拓两支快速掘进队是邢东矿的两支奇兵。掘进区创出了月进尺518米、年进尺4100米的纪录;开拓区创出岩巷单孔月进219.8米的集团最高纪录,都达到了国家等级队的水平。 在保持“一井一面”生产格局的基础上,邢东矿紧密围绕公司的“双超”目标,果断提出建设百万吨采煤队伍的设想并付诸实施。综采区全体职工,通过强化管理,坚持均衡生产,创出了小班产煤1500吨、月产14.2万吨、季产58万吨的记录,实现了原煤产量翻一番、再造一个新邢东的宏伟目标。 自此邢东矿正式跨入了大型煤炭矿井的行列。 十年来,邢东矿累计产煤1000万吨,实现利润亿元,仅用4年零8个月的时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煤矿不见煤,矸石不升井,四季春常在,处处如花园。这就是邢东矿给世人带来的惊喜。 把生 产中产出的矸石充填到煤柱开采出的巷道里,既可实现矸石不升井,保护环境不占耕地,又把用常规方法不可能采出的煤炭资源采出来。 2002年3月,邢东矿打响了一场自主创新的攻坚战。建设井下矸石仓;制作给料机、粉碎机、运输矸石皮带;进行抛矸机行走、转向功能研究和地表、地压观察测试等几十个攻关,经过33个月的拼搏,2004年11月,国家权威机构与专家对井下“矸石充填技术及装备研究”做出鉴定:该项目实现了密集建筑物下巷采,提高了煤巷资源回收率,为井下矸石处理提供了技术途径。这项技术获得五项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中国煤炭工业十大科技进步奖”。 自2002年至今,邢东矿已掘进充填巷道14000多米,充填矸石26.4万立方米,置换煤炭41.7万吨,创直接经济效益2.8亿元。 邢东矿90%的煤炭资源在村庄下埋压。为了有效地将资源开采出来,邢东矿进行了以采后高水充填为主要方法的建下开采方式试验。 攻关团队经过4年的努力,在2011年2月正式进入试验应用,3月份即安全采煤1万吨。 采后充填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解决了地面上的大量拆迁,而且使地下煤炭资源得到解放。即使保持年产量120万吨指标不降低,也可持续开采40年,延长煤矿寿命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