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部分析题及答案概述

热处理部分析题及答案概述
热处理部分析题及答案概述

热处理部分析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热处理:热处理是将钢在固态下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以一定的速度冷却下来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2.奥氏体化:钢加热获得奥氏体的转变过程

3.起始晶粒度:奥氏体形成刚结束,其晶粒边界刚刚相互接触时的晶粒大小。

4.本质晶粒度:根据标准试验方法(YB27—64),经930℃±10℃,保温3~8 小时后测得奥氏体晶粒大小。

5.实际晶粒度:钢在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所获得的奥氏体晶粒大小。

6.过冷奥氏体:在临界转变温度以下存在但不稳定,将要发生转变的奥氏体。

7.退火: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Ac1以上或以下,保温以后缓慢冷却(一般随炉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是将钢件或钢材加热到Ac3以上20℃~30℃,经完全奥氏体化后进行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8.完全退火:将钢件或钢材加热到Ac3以上20℃~30℃,经完全奥氏体化后进行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9.不完全退火:将钢件或钢材加热到Ac3以上20℃~30℃,经完全奥氏体化后进行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0.扩散退火:将工件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亚共析钢通常为1050℃~1150℃),长时间(一般10~20小时)保温,然后随炉缓慢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11.正火: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后空冷的热处理工艺。

12.淬火:将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共析钢与过共析钢加热到Ac1以上(低于Accm)的温度,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Vk的速度快速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13.钢的淬透性: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其大小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获得的淬透层深度来表示。

14.回火:淬火后再将工件加热到Ac1温度以下某一温度,保温后再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5.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面,改变其化学成分和组织,达到改进表面性能,满足技术要求的热处理过程。

16.表面淬火:仅对钢的表面加热、冷却而不改变成分的热处理淬火工艺。

17.HT100:抗拉强度不低于100MPa的灰铸铁。

18.QT450-10:抗拉强度不低于450MPa,伸长率不低于10%的球墨铸铁。

二、名词辨析

1.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与本质晶粒度;

答: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系指奥氏体化过程中,奥氏体转变刚完成时奥氏体晶粒的大小,是一理论值;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指的是在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大小;而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则指在规定的加热条件下(930±10℃,3~8h)评定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的标准。

2.奥氏体、过冷奥氏体与残余奥氏体

答:奥氏体是指在A1温度以上,处于稳定状态的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是指处于A1温度以下存在时间很短暂、不稳定的奥氏体;而残余奥氏体(Ar)则指淬火后尚未转变,被迫保留下来的奥氏体。

3. 珠光体、索氏体与托氏体(屈氏体)

答:过冷奥氏体在A1-550℃温度范围内,所形成的粗片状(>0.4μm)F、Fe3C相间分布的组织为珠光体;较细片状(0.4~0.2μm)的为索氏体;极细片状(<0.2μm)的就为托氏体。

4. 片状珠光体与粒状珠光体答:片状珠光体组织系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片状渗

5.淬透性、淬硬性与淬透层深度

答:淬透性表示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时获得淬透层深度的能力,主要受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和合金元素的影响;淬硬性是指钢在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值,主要取决于碳含量;而淬透层深度则指从钢件表面到半马氏体区的距离。淬透性可用规定条件下所获得的淬透层深度来表示;但淬透层深度则除了和淬透性有关外,还与试样的尺寸,奥氏体化条件等有关。

三、下列说法对吗,为什么?

1.可锻铸铁能锻造;解:这种说法不对。

可锻铸铁一般不能锻造。由于灰铸铁脆性大、塑性差,其塑性指标不能直接用ψ、δ表示,间接地用抗弯强度象征性地表示塑性。而可锻铸铁的出现,明显地改善了塑性,可用伸长率表示塑性,所以称为可锻铸铁,可锻即延展性好。

2. 铸铁经过热处理,改变了基体和石墨形态,从而提高了性能;

解:这种说法不对。因为热处理只能改变基体组织,并不能改变石墨的形态。

3

转变温度低,固态原子的扩散能力有限,所以石墨化的第三个阶段最难进行。

4. 共析钢加热为奥氏体,冷却时所形成的组织主要取决于钢的加热温度;

不对。钢在冷却时得到何种组织,并非取决于加热温度,而主要取决于钢在冷却过程中的转变温度。

5. 低碳钢或高碳钢为便于进行机械加工,可预先进行球化退火;

高碳钢为便于进行机械加工可预先进行球化退火是正确的。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工艺性能;二是为最终热处理淬火做好组织准备。

低碳钢进行球化退火就错了。因其碳含量本身就低,再经球化退火其硬度更低,切削加工性就更差了,具体表现在粘刀、工件表面粗糙度差、刀具易磨损。解决的方法是采用正火处理,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6. 钢的实际晶粒度主要取决于钢在加热后的冷却速度;

不对。钢的实际晶粒度实质上指的是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它除与钢的化学成分和原始组织有关外,主要取决于钢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而与随后的冷却速度无关。

7.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越快,钢冷却后的硬度越高;

在一定前提条件下,这种说法正确。但当冷却速度大于上临界冷速后,冷却速度再快,钢冷却后的硬度就不再提高,因此时组织不发生变化。

8. 钢中合金元素越多,则淬火后硬度越高;

不正确。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一是通过提高淬透性来提高其强度,二是形成合金化合物如碳化物等来提高合金的耐磨性。而钢的硬度则主要取决于碳含量。

9. 同一钢材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好。不正确。

因淬透性是钢材本身固有的属性,钢材成分确定,其淬透性亦定,因此不能说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好。应改为; 同一钢材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水淬比油淬所获得的淬透层深度深,小件比大件所获得的淬透层深度深。

四、判断题

1.亚共析钢加热至Ac1和Ac3之间将获得奥氏体+铁素体二相组织,在此区间,奥氏体的含碳量总是大于钢的含碳量。(∨)

2.所谓本质细晶粒钢,就是说它在任何加热条件下晶粒均不粗化。(×)

3.马氏体是碳在α- Fe中的固溶体。(×)

4.40Cr钢的淬透性与淬硬性都比T10钢要高。(×)

5.不论碳含量高低,马氏体的硬度都很高,脆性都很大。(×)

6.因为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曲线位于等温冷却转变曲线的右下方,所以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临界冷速比等温转变曲线的大。(×)

7.为调整硬度,便于机械加工,低碳钢、中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在锻造后应采用正火处理。

(×)

8.化学热处理既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又改变其表面组织。(∨)

9.渗碳后,由于工件表面含碳量提高,所以不需要淬火既可获得高硬度与耐磨性。(×)

10. 所有的合金元素都阻碍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11. T12与20CrMnTi相比,淬透性和淬硬性都较低。(×)

1.碳钢马氏体组织形态主要有板条状、针状两种,其中板条M 强韧性较好。

2.按温度划分,淬火钢的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三类,但低温回火,性能是保持淬火钢的高硬度、高耐磨性。

后组织为M

3.淬火钢在回火时的组织转变过程是由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类型的转变及碳化物聚集长大与α相的回复再结晶

4.只有在加热或冷却时发生溶解度显著变化或者发生类似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即固态相变发生的合金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

5.热处理通常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组成。

6.共析钢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包括奥氏体形核、奥氏体晶核的长大、残余Fe3C溶解和奥氏体均匀化。

7.奥氏体和马氏体两相自由能之差达到相变所需的最小驱动力值对应的温度称为Ms点。

8.金相观察发现,20钢淬火后得到板条状马氏体,T10钢得到针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9..低碳钢淬火形成的马氏体容易产生自回火,松弛了淬火应力,所以具有较好的韧性。

10.奥氏体由于内部结构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发生了某种变化,使其向马氏体转变发生迟滞的现象称为奥氏体稳定化。

11.钢热处理确定其加热温度的依据是变化了的Fe-Fe

C相图,而确定过冷奥氏体冷却转

3

变产物的依据是TTT和CCT曲线。

12.贝氏体转变的动力学特征和产物的组织形态,兼有扩散型转变和非扩散型转变的特征,称为半扩散型相变。

13.退火是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Ac1以上或以下,保温以后缓慢冷却(一般随炉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4.当钢中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时,原奥氏体中碳含量越高,则Ms 点越低,转变后的残余奥氏体量就越多

15.完全退火是将钢件或钢材加热到Ac3以上20℃~30℃,经完全奥氏体化后进行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16.在正常加热条件下,亚共析钢的“C”曲线随着含碳量增加向右移;过共析钢的“C”曲线随含碳量的增加向左移。合金元素除钴以外都使“C”曲线向右移动,但必须使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

17.不完全退火将钢加热到Ac1~Ac3(亚共析钢)或Ac1~Accm之间的双相区,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18.扩散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长时间(一般10~20小时)保温,然后随炉缓慢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19.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后空冷的热处理工艺。亚共析钢的正火加热温度为Ac3+30℃~50℃;而过共析钢的正火加热温度则为Accm+30℃~50℃。

20.共析钢加热时奥氏体形成是由奥氏体形核、奥氏体晶核长大、残余渗碳体溶解及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21.铝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结构,镁的晶体结构为密排立方结构

22.淬火是将亚共析钢加热到Ac3以上,共析钢与过共析钢加热到Ac1以上(低于Accm)的温度,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快速冷却,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23.钢的淬硬性主要决定于马氏体的碳含量;钢的淬透性主要决定于合金元素含量。24.钛合金按照退火组织可分为α、β、α+β三种合金。

图1 25. 图1中I 属于 不可热处理强化 的铝合金、II 属于 热处理强化 的铝合金、III 属于 铸造铝合金 。

26.钢的淬透性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其大小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获得的淬透层深度来表示。通常采用从淬火工件表面到半马氏体区距离作为淬透层深度。

27.回火是淬火后再将工件加热到Ac1温度以下某一温度,保温后再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28.淬火钢一般不在250~400℃温度回火,是为了避免出现 第一类回火脆性 ;而某些合金钢在450~650℃温度回火时,较快的冷却,目的是防止产生 第二类回火脆性 。

29.硅可改善压铸镁合金件的 热稳定 性能和 抗蠕变 性能,这是因为在 晶界 处可形成细小弥散的析出相 Mg 2Si 。

30化学热处理是将钢件置于一定温度的活性介质中保温,使一种或几种元素渗入它的表面,改变其化学成分和组织,达到改进表面性能,满足技术要求的热处理过程。 31.表面淬火:仅对钢的表面加热、冷却而不改变成分的热处理淬火工艺。

32.化学热处理过程包括分解、吸收、扩散三个基本过程。

33.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①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②

为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它主要适用于 共析、过共析

34.钛合金经过高温加热到β相区后进行淬火,β相稳定元素含量少时,转变阻力小,β相可由 体心立方 晶格直接转变为

密排六方 晶格,形成α′马氏体。

1.钢在淬火后所获得的马氏体组织的粗细主要取决于( D )。

A、奥氏体的本质晶粒度;B 、加热前的原始组织;C、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D 、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

2.影响钢的淬透性的决定性因素是( B

A、工件尺寸的大小;B、钢的临界冷却速度;C、淬火介质冷却能力;D、钢的含碳量.

3 ..AZ91属于( C )铸造镁合金

A 、Mg-RE-Zr 系

B 、Mg-Zn-Zr 系

C 、Mg-Al-Zn 系

D 、Mg-Ag-R

E 系

4. ZCuZn40Mn3Fe1属于( D )。

A 、变形黄铜

B 、铸造青铜

C 、变形青铜

D 、 铸造黄铜

5.调质处理后可获得综合力学性能好的组织是(D

.

6.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是(B

A、A cm +(30-50℃);B、A c1+(30-50℃);C、A c3+(30-50℃);D、A c1-(30-50℃) . 7.共析钢加热为奥氏体后,冷却时所形成组织主要决定于(B A、奥氏体的加热温度;B、奥氏体冷却时的转变温度;C、奥氏体在加热时的均匀化程度;

8.影响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的主要因素是(A

A、奥氏体含碳量;B、钢材本身含碳量;C、加热时保温时间的长短;D、加热速

9.过共析钢正火的目的是( D

A、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B、细化晶粒,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10.直径为10mm的45钢棒,加热至850℃投入水中,其显微组织应为(C

A、M+B;B、M+F;C、M;D、M+P

11.YM5表示的是( A )

A、压铸镁合金

B、铸造镁合金

C、航空镁合金

D、变形镁合金

12.TC4是(D )钛合金

A、工业纯钛

B、α B、β D、α+β

八、画出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并注明其中各条线含义及各区域的组织。解:共析碳钢的CCT曲线如图示。

线,共析线;

图中A

1

线系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M

S

的开始线;

线表示过冷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开始线;

P

S

表示过冷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终了线;

P

f

K(AB)线表示过冷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的转变中止(暂停)线。

①区为稳定奥氏体区;②区为过冷奥氏体区;③区为过渡区(过冷A+P型组织);④区为P 型组织;

区域。

⑤区为M+A

残余

九、在所绘出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上,示意地绘出共析钢退火、正火、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与等温淬火的冷却曲线,并标出所得组

解:上图中V

1、V

2

、V

4

分别为退火、正火、单液淬火的冷却曲线;

右图所示(2)、(3)、(4)分别为双液淬火、分

级淬火与等温淬火的冷却曲线。

V

1

冷速下,所得P组织;

V

2

冷速下,所得S组织;

V 4冷速下,所得M+A

组织;

(2)冷速下,所得M+A

组织;

(3)冷速下,所得M+A

组织;

(4)冷速下,所得B

组织。

十、有一个45钢制的变速箱齿轮,其加工工序为:下料→锻造→正火→粗机加工→调质→精机加工→高频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成品,试说明其中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及使用状态下的组织。

调质:准备赋予齿轮心部良好高频表面淬火+低温回火:最终热处理,赋予齿轮表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减少残余内应力。

使用态组织:表层M

回S

十一、用15钢制作一要求耐磨的小轴(直径20mm),其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磨加工。说明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及使用状态

渗碳:化学热处理,使表层获得高C,为淬火作准备

淬火+低温回火:最终热处理,使轴表面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而心部具有高的强韧性。

使用态组织:表层,M

+粒状碳化物+Ar

心部,M

+F(少量)

十二、

解: 共析碳钢加热时奥氏体形成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奥氏体晶核的形成,奥氏体晶核的长大,残余渗碳体的溶解与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

解:因为退火或正火是一重结晶过程,所以具有粗大或不均匀晶粒的锻件或铸件可以通过退火或正火工艺而重新加热奥氏体化,然后再以缓慢炉冷或在空气中冷却而重新获得细小晶粒的组织。

答:

冷速②下最终获得组织为M+A

R

+M+AR

冷速③下最终获得组织为B

冷速④下最终获得组织为M+A

R

十五、指出下列钢件正火后的主要目的及正火后的组织:

1. 20钢齿轮;

解: 正火的目的主要是为改善切削加工性,正火后的组织为F+S;

2. 45钢小轴;

解:正火的目的改善切削加工性、均匀组织细化晶粒,正火后的组织为F+S;

3. T12钢锉刀。

解:正火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以利于球化退火,正火后的组织为伪共析S 组织。

十六、答:在铸铁中,片状石墨对钢基体的割裂作用最严重,致使钢基体强度的利用率仅为30~50%;团絮状石墨对钢基体的割裂作用次之,使钢基体强度的利用率达40~70%;而当石墨呈球状分布时,对钢基体的割裂作用最小,使钢基体强度利用率可达70~90%,接近于钢基体,故用热处

十八、

解:以石墨的存在形态,可将铸铁分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磨铸铁和蠕磨铸铁等4种。

十九、

解:影响石墨化的因素主要有二个: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碳是石墨来源,随含碳量增加,有利于石墨化;硅也是促进石墨化元素,由于硅与铁的亲合力大于碳与铁的亲合力,削弱了铁与碳的结合力而促进石墨化;锰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起固定碳的作用,阻止石墨化;硫增强了铁与碳的结合力,也阻止石墨化;磷是促进石墨化

不太强烈的元素。总之,一般碳化物形成元素都阻止石墨化的发生,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大都促进石墨化。、

冷却速度愈大,原子扩散愈困难,则石墨化愈难以充分进行,易获得非稳定相;保温时间愈长,冷速愈慢,原子扩散愈充分,则愈易向稳定相转变,即有利石墨化过程。

解:灰铸铁与白口铸铁在金相组织上的区别在于灰铸铁中的碳以黑色粗大片状石墨形式存在,白口铸铁中的碳则全部以渗碳体形式存在,在共晶白口铁中渗碳体呈白色的基体,而在过共晶白口铁中一次渗碳体呈粗大白色条状。

由于石墨的存在,使得灰铸铁强度、硬度很低,同时塑韧性也差。而白口铸铁中,由于渗碳体的存在,导致其呈现硬而脆的特性。

二十一、在铸铁的石墨化过程中,如果第一阶段都完全石墨化,第二阶段或完全石墨化,或部分石墨化,或未石墨化,问它们各得何种组织的铸铁?

解:在铸铁的石墨化过程中,如果第一阶段都完全石墨化,第二阶段完全石墨化,将得到F 基体的铸铁;若第二阶段石墨化未进行,将得到P基体的铸铁;若第二阶段石墨化部分进行,将得到F+P基体的铸铁。

二十四、.哪些元素能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

答:凡是在钢中引起“c”曲线右移或左移的合金元素,都对淬适性有着极大的影响。使“c”曲线右移的元素将提高钢的淬透性,如B、Mn、Mo、Cr、Si、Ni。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一定的塑性与韧性。 2.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M回(+碳化物+Ar),其目的是使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T回,一般用于高σ e 的结构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S回,用于要求足够高的强度、硬度及高的塑性、韧性的零件。 3.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种。 4.珠光体按层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却速度越低;其C曲线的位置越右移。 6.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和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它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高碳钢)钢。 7.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使强度、硬度与塑性和韧性合理配合。 8.T8钢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 250℃,回火组织为 M回+碳化物+Ar ,其硬度大致不低于 58HRC 。(二)判断题 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小,板条状马氏增多。(×)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收缩。(×) 3.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又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4.低碳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5.淬火、低温回火后能保证钢件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并有很好韧性,它常应用于处理各类弹簧。(×) 6.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了基本恢复材料的原有性能,常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三)选择题 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的是 B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 2.若钢中加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则将使淬透性 A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提高,对大试样则降代 3.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A 。 A.Accm+(30~50)℃ B.Accm-(30~50)℃ C.Ac1+(30~50)℃ D.Ac1-(30~50)℃ 4.钢丝在冷拉过程中必须经 B 退火。 A.扩散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重结晶退火 5.工件焊接后应进行 B 。A.重结晶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扩散退火 6.某钢的淬透性为J,其含义是 C 。 A.15钢的硬度为40HRC B.40钢的硬度为15HRC C.该钢离试样末端15mm处硬度为40HRC D.该钢离试样末端40mm处硬度为15HRC (四)指出下列钢件的热处理工艺,说明获得的组织和大致的硬度: ① 45钢的小轴(要求综合机械性能好); 答: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回火索氏体;25~35HRC。 ② 60钢簧; 答:淬火+中温回火;回火托氏体;35~45HRC。 ③ T12钢锉刀。答:淬火+低温回火;回火马氏体+渗碳体+残余奥氏体;58~62HRC。

(答案)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

模具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 一、判断 1、60钢以上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属高碳钢,经适当的热处理后具有高的强度、韧性和弹性,主要用于制作弹性零件和耐磨零件。(×) 2、40Cr钢是最常用的合金调质钢。(√) 3、60Si2Mn钢的最终热处理方法是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 4、高合金钢的完全退火的冷却速度是每小时100~150℃。(×) 5、等温淬火与普通淬火比较,可以获得相同情况下的高硬度和更好的韧度。(√) 6、一些形状复杂、截面不大、变形要求严的工件,用分级淬火比双液淬火能更有效的减少工件的变形开裂。(√) 7、渗碳时采用低碳合金钢,主要是为提高工件的表面淬火硬度。(×) 8、均匀化退火主要应用于消除大型铸钢、合金钢锭在铸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学成分不均及材料偏析,并使其均匀化。(√) 9、高合金钢及形状复杂的零件可以随炉升温,不用控制加热速度。(×) 10、铬钼钢是本质粗晶粒钢、其淬透性和回火稳定性高,高温强度也高。(×) 11、铬锰硅钢可以代替镍铬钢用于制造高速、高负荷、高强度的零件。(√) 12、铬轴承钢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略长,主要使奥氏体中溶入足够的合金碳化物。(√)13、低合金渗碳钢二次重新加热淬火,对于本质细晶粒钢的零件,主要使心部、表层都达到高性能要求。(×) 14、铸铁的等温淬火将获得贝氏体和马氏体组织。(√) 15、高速钢是制造多种工具的主要材料,它除含碳量高外,还有大量的多种合金元素(W、Cr、Mo、V、Co),属高碳高合金钢。(×)16、钢在相同成分和组织条件下,细晶粒不仅强度高,更重要的是韧性好,因此严格控制奥氏体的晶粒大小,在热处理生产中是一个重要环节。(√)17、有些中碳钢,为了适应冷挤压成型,要求钢材具有较高的塑性和较低的硬度,也常进行球化退火。(√)18、低碳钢正火,为了提高硬度易于切削,提高正火温度,增大冷却速度,以获得较细的珠光体和比较分散的自由铁素体。(√)19、过共析钢正火加热时必须保证网状碳化物完全融入奥氏体中,为了抑制自由碳化物的析出,使其获得伪共析组织,必须采用较大的冷却速度冷却。(√)20、含碳量相同的碳钢与合金钢淬火后,硬度相差很小,但碳钢的强度显著高于合金钢。(×)21、中高碳钢的等温淬火效果很好,不仅减少了变形,而且还获得了高的综合力学性能。(√)22、淬火钢组织中,马氏体处于碳的过饱和状态,残余奥氏体处于过热状态,所以组织不稳定,需要回火处理。(×)23、低碳钢淬火时的比容变化较小,特别是淬透性较差,故要急冷淬火,因此常是以组织应力为主引起的变形。(×)24、工件淬火后不要在室温下放置,要立即进行回火,会显著提高马氏体的强度和塑性,防止开裂。(√)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含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班级数控班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30分。 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金属的、金属学基础知识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 3.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金属的及的相关知识。 4.金属的性能主要介绍金属的和。 5.金属学基础知识讲述了铁碳合金的和。 6.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包括热处理的和。 7.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态、、。 8.固态物质根据其结构特点不同可分为和。 9.常见的三种金属晶格类型有、、密排六方晶格。 10.常见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 11.常见的点缺陷有间隙原子、、。 12.常见的面缺陷有金属晶体中的、。 13.晶粒的大小与和有关。 14.机械零件在使用中常见的损坏形式有变形、及。 15.因摩擦而使零件尺寸、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磨损。 二、判断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1.金属性能的差异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 2.玻璃是晶体。() 3.石英是晶体。() 4.食盐是非晶体。()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性能呈各向异性。() 6.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7.一般取晶胞来研究金属的晶体结构。() 8.晶体缺陷在金属的塑性变形及热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9.金属结晶时,过冷度的大小与冷却速度有关。() 10.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就越小。() 三、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20分。 1.下列材料中不属于晶体的是() A.石英 B.食盐 C.玻璃 D.水晶 2.机械零件常见的损坏形式有() A.变形 B.断裂 C.磨损 D.以上答案都对 3.常见的载荷形式有() A.静载荷 B.冲击载荷 C.交变载荷 D.以上答案都对 4.拉伸试样的形状有() A.圆形 B.矩形 C.六方 D.以上答案都对 5.通常以()代表材料的强度指标。 A.抗拉强度 B.抗剪强度 C.抗扭强度 D.抗弯强度 6.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象征型文学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和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 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 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 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

金属热处理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钢 的 热 处 理 1.何谓钢的热处理?钢的热处理操作有哪些基本类型?试说明热处理同其它工艺过程的关系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1)为了改变钢材内部的组织结构,以满足对零件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所 施加的一种综合的热加工工艺过程。 (2)热处理包括普通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普通热处理里面包括 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表面淬 火包括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包括渗碳、渗氮 和碳氮共渗等。 (3)热处理是机器零件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一个毛坯件经过预备热处理, 然后进行切削加工,再经过最终热处理,经过精加工,最后装配成为零件。热 处理在机械制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钢的机 械性能,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热处理工艺不但可以强化金属材料、充分 挖掘材料潜力、降低结构重量、节省材料和能源,而且能够提高机械产品质量、 大幅度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做到一个顶几个、顶十几个。此外,通过热 处理还可使工件表面具有抗磨损、耐腐蚀等特殊物理化学性能。 2.解释下列名词: 1)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本质晶粒度; 答:(1)起始晶粒度:是指在临界温度以上,奥氏体形成刚刚完成,其晶粒边界刚刚接 触时的晶粒大小。 (2)实际晶粒度:是指在某一具体的热处理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晶粒尺寸。 (3)本质晶粒度:根据标准试验方法,在930±10℃保温足够时间(3-8小时)后测定的钢中晶粒的大小。 2)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贝氏体、马氏体; 答: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索氏体:在650~600℃温度范围内形成层片较细的珠光体。 屈氏体:在600~550℃温度范围内形成片层极细的珠光体。 贝氏体:过饱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马氏体:碳在α-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3)奥氏体、过冷奥氏体、残余奥氏体; 答:奥氏体: 碳在Fe -γ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过冷奥氏体: 处于临界点以下的不稳定的将要发生分解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 残余奥氏体:M 转变结束后剩余的奥氏体。 4)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冷处理、时效处理(尺寸稳定处理); 答:退火:将工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或在临界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十分 缓慢的冷却速度 进行冷却的一种操作。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 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常见的金属晶体类型有_体心立方_晶格、__面心立方__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2、金属的整个结晶过程包括形核_____、___长大_______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3、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分为_间隙固溶体_与_置换固溶体_两种。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不锈钢__、_耐热钢_、耐磨钢。 5、常用的常规热处理方法有___回火___、正火和淬火、__退火__。 6、随着回火加热温度的升高,钢的__强度__和硬度下降,而_塑性___和韧性提高。 7、根据工作条件不同,磨具钢又可分为_冷作模具钢_、__热作模具钢__和塑料磨具用钢等。 8、合金按照用途可分为_合金渗碳体_、_特殊碳化物_和特殊性能钢三类。 9、合金常见的相图有__匀晶相图__、_共晶相图__、包晶相图和具有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相图。 10、硬质合金是指将一种或多种难熔金属_碳化物__和金属粘结剂,通过_粉末冶金__工艺生产的一类合金材料。 11、铸铁的力学挺能主要取决于_基体的组织_的组织和石墨的基体、形态、_数量_以及分布状态。 12、根据铸铁在结晶过程中的石墨化程度不同,铸铁可分为_灰口铸铁__、_白口铸铁_和麻口铸铁三类。 13、常用铜合金中,_青铜_是以锌为主加合金元素,_白铜_是以镍为主加合金元素。

14、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固溶体的有_铁素体_和_奥氏体_,属于金属化合物的有_渗碳体_,属于混合物的有_珠光体_和莱氏体。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C ) A 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 B 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 C 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 D 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 α-是具有( A )晶格的铁。 2、Fe A 体心立方 B 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 无规则几何形状 3、以下哪种铸铁的断口呈灰黑色(D ) A 马口铁 B 白口铸铁 C 麻口铸铁 D灰铸铁 4、用于制造渗碳零件的钢称为(C )。 A 结构钢 B 合金钢 C 渗碳钢 D 工具钢 5、合金发生固溶强化的主要原因( C )。 A晶格类型发生了变化 B 晶粒细化 C 晶格发生畸形 D 晶界面积发生变化 6、调质处理就是( A )的热处理。 A 淬火+高温火 B 淬火+中温回火 C 淬火+低温回火 D 淬火+低温退火 7、零件渗碳后,一般需经过(A )才能达到表面硬度高而且耐磨的目的。 A 淬火+低温回火 B 正火 C 调质 D 淬火+高温回火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版习题册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习题册答案 绪论 一、填空题 1、成分、组织、热处理、性能之间。 2、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 人工合成材料时代。3、成分、热处理、性能、性能。 二、选择题: 1、A 2、B 3、C 三、简答题 1、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相关知识对机械加工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机械工人所使用的工具、刀夹、量具以及加工的零件大都是金属材料,所以了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后相关知识,对我们工作中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根据材料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和刃磨刀具几何参数;选择适当的切削用量;正确选择改善零件工艺必能的方法都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 2、如何学好《金属材料与热热处理》这门课程? 答:在学习过程中,只要认真掌握重要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按照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其性能,性能又决定其用途这一内在关系进行学习和记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完成作业和实验等教学环节,是完全可以学好这门课程的。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和结晶 1-1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填空题 1、非晶体晶体晶体 2、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立方 3、晶体缺陷点缺陷面缺陷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选择题 1、A 2、C 3、C 四、名词解释 1、晶格与晶胞:P5 答:将原子简化为一个质点,再用假想的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称为晶格;晶胞是能够完整地反映晶体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3、单晶体与多晶体 答:只由一个晶粒组成称为单晶格,多晶格是由很多大小,外形和晶格排列方向均不相同的小晶格组成的。 五、简答题书P6 □ 1-2纯金属的结晶 一、填空题

热处理试题及答案

热处理试题及答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热处理试题一、选择题 1.拉伸试验可测定()。 A . 强度 B. 硬度 C. 冲击韧性 D. 疲劳强度 2.材料在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 A . 强度 B. 屈服点 C. 抗拉强度 D. 疲劳强度 3.HRC表示()。 A . 布氏硬度 B. 洛氏硬度 C. 维氏硬度 D. 肖氏硬度 4.αk表示()。 A . 屈服点 B. 冲击吸收功 C. 冲击韧度 D. 疲劳强度 5.冲击试验可测材料的()。 A.强度 B.硬度 C.韧性 D.疲劳强度 6.α-Fe是具有()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复杂斜方 7.γ-Fe是具有()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复杂斜方 8.合金固溶强化主要原因是()。 A.晶格类型变化 B.晶粒细化 C.晶格畸变 D.温度升高9.奥氏体是()晶格。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复杂斜方10.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是()。

A . 珠光体 B. 莱氏体 C. 共晶渗碳体 D. 索氏体 11.纯铁在600℃是()晶格。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复杂斜方 12.铁碳合金相图中的A1线是()。 A . 共析线 B. 共晶线 C. 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线 D. 缓慢 冷却时从奥氏体中析出铁素体开始线 13.某机械零件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一般选用()制造。 A . 低碳钢 B. 中碳钢 C. 高碳钢 D. 中高碳钢 14.含碳量为%的钢加热到750℃的组织是()。 A. P+F B. A+F C. P+Fe3C D. A 15.为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是()。 A. 完全退火 B. 球化退火 C. 去应力退火 D. 正火 16.T10 钢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的热处理采用()。 A. 完全退火 B . 球化退火 C. 去应力退火 D. 正火 17.下列牌号中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的是( )。 A . 45 B. T8 C. Q235 D. 9SiCr 18.钢在规定条件下淬火冷却时获得马氏体组织深度的能力称为 ()。 A. 淬透性 B. 淬硬性 C. 耐磨性 D. 热硬性 19.调质处理是淬火加()的热处理。 A. 低温回火 B. 中温回火 C. 高温回火 D. 正火 20.生产中所说的水淬油冷属于()。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填空: 1、原子呈无序堆积状态的物体叫,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体称为。一般固态金属都属于。 2、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称为。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中心的直线,可代表晶格空间排列的的直线,称为。 3、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和三种。铬属于晶格,铜属于晶格,锌属于晶格。 4、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主要有、、、、、和 等。晶体缺陷的存在都会造成,使增大,从而使金属的提高。 5、金属的结晶是指由原子排列的转变为原子排列的过程。 6、纯金属的冷却曲线是用法测定的。冷却曲线的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 7、与之差称为过冷度。过冷度的大小与有关, 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过冷度也就越大。 8、金属的结晶过程是由和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9、细化晶粒的根本途径是控制结晶时的及。 10、金属在下,随温度的改变,由转变为的现象称为

同素异构转变。 二、判断: 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是由其内部组织结构所决定的。() 2、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3、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及立方体六个平面的中心。() 4、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均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5、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6、一般说,晶粒越细小,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 7、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8、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9、在任何情况下,铁及其合金都是体心立方晶格。() 10、同素异构转变过程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11、金属发生同素异构转变时要放出热量,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三、选择 1、α—Fe是具有()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2、纯铁在1450℃时为()晶格,在1000℃时为()晶格,在600℃时为 ()晶格。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3、纯铁在700℃时称为(),在1000℃时称为(),在1500℃时称为()。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2、有一种观点认为, 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 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 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容的: ①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观点 ②无产阶级代表着人们的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理论③自从有阶级以来,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与一定的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3、马克思17 岁时在自己的中学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马克思主义的这篇作文中得到的人生启迪;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 (3)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的存在形式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②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③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

热处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 热处理试题 一、选择题 1.拉伸试验可测定()。 A.强度 B.硬度 C.冲击韧性 D.疲劳强度 2.材料在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 A.强度 B.屈服点 C.抗拉强度 D.疲劳强度 3.HRC表示()。 A.布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维氏硬度 D. 4.αk表示()。 A.屈服点 B.冲击吸收功 C.冲击韧度 D. 5 A 6.α-Fe A D.复杂斜方7.γ-Fe A D.复杂斜方 8 A.晶格类型变化B.晶粒细化C.晶格畸变D.温度升高9.奥氏体是()晶格。 A.体心立方B.面心立方C.密排六方D.复杂斜方10.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是()。 A.珠光体 B.莱氏体 C.共晶渗碳体 D.索氏体

11.纯铁在600℃是()晶格。 A.体心立方B.面心立方C.密排六方D.复杂斜方 12.铁碳合金相图中的A1线是()。 A.共析线 B.共晶线 C.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线 D.缓慢冷却时从奥氏体中析出铁素体 开始线 13.某机械零件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一般选用()制造。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中高碳钢 14.含碳量为1.0%的钢加热到750 A.P+F B.A+F C.P+Fe3C D.A 15 A.完全退火 B.球化退火 C.去应力退火 16.T 10 A. D.正火 17。 18 A.淬透性 19 A.低温回火 B.中温回火 C.高温回火 D.正火 20.生产中所说的水淬油冷属于()。 A.单液淬火 B.双液淬火 C.分级淬火 D.等温淬火 21.钢的淬透性由()决定。 A.淬火冷却速度 B.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C.工件的形状 D.工件的尺寸 22.油、水、盐水、碱水等冷却介质中冷却能力最强的是()。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及复习资料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常见的金属晶体类型有_体心立方_晶格、__面心立方__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2、金属的整个结晶过程包括形核_____、___长大_______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3、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分为_间隙固溶体_与_置换固溶体_两种。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不锈钢__、_耐热钢_、耐磨钢。 5、常用的常规热处理方法有___回火___、正火和淬火、__退火__。 6、随着回火加热温度的升高,钢的__强度__和硬度下降,而_塑性___和韧性提高。 7、根据工作条件不同,磨具钢又可分为_冷作模具钢_、__热作模具钢__和塑料磨具用钢等。 8、合金按照用途可分为_合金渗碳体_、_特殊碳化物_和特殊性能钢三类。 9、合金常见的相图有__匀晶相图__、_共晶相图__、包晶相图和具有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相图。 10、硬质合金是指将一种或多种难熔金属_碳化物__和金属粘结剂,通过_粉末冶金__工艺生产的一类合金材料。 11、铸铁的力学挺能主要取决于_基体的组织_的组织和石墨的基体、形态、_数量_以及分布状态。 12、根据铸铁在结晶过程中的石墨化程度不同,铸铁可分为_灰口铸铁__、_白口铸铁_和麻口铸铁三类。 13、常用铜合金中,_青铜_是以锌为主加合金元素,_白铜_是以镍为主加合金元素。 14、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固溶体的有_铁素体_和_奥氏体_,属于金属化合物的有_渗碳体_,属于混合物的有_珠光体_和莱氏体。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 C ) A 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 B 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 C 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 D 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 α-是具有( A )晶格的铁。 2、Fe A 体心立方 B 面心立方

电气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电气工程与电工科学的关系就是什么? 电气工程的理论基础就是电气科学。 2.与“现代五大工程”的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突出特点就是什么? 与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特点在于:她的出现首先不就是来源与文明发展的自发需要,而就是来源于科学发现。她以全新的能量形态开辟出一个人类文明的新领域。她的发展又伴生了电子工程,从而孕育出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工程领域,为信息时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 在这一时期,发电,输电,配电已形成了一气轮机,水轮机为原动机,以交流发电机为核心,以变压器与输配电线路等组成的输配点系统为“动脉”的输电网,使电力的生产,应用达到较高的水平,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中电力拖动,电力牵引,电动工具,点加工,点加热等得到普遍应用。 4.根据自己了解,电气工程有哪些应用? 多电飞机,线控汽车,全电舰船。 5.20世纪哪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器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永磁材料,超导磁体技术,电磁技术。 6、电气科学与电气工程的发展史给您哪些启发? 今天电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她不仅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而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电气工程也应次被誉为“现代文明之轮” 7、21世纪电器工程科学的发展趋势就是什么? 将电气科学与工程与近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前沿融合,加强从整体上对大型复杂系统的研究,加深对微观现象及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同时用信息科学的成就改造与提升本学科并开创新的研究方向。 8、为什么说21世纪电器工程与其她科学融合交叉就是她的显著特点? 21世纪的电气工程科学将在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创新与飞跃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上, 9电气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那些? 电路藜芦,电磁理论,电磁计量理论等。 10您认为今后电气工程还会有哪些新应用? 电力大系统,电力传动系统及电力电子变流系统中各问题基于新材料,新原理成为开拓新应用领域的电机,电器,电能质量的理论及其测量控制,现代测量传感技术。 11您认为还有那些计算机软件可以用于今后的专业学习? MATLAB,PSPICE,EMTP,SABER,ANSOFT。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题库及答案

第1 页共54 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五版)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判断题 1、非晶体具有各同性的特点。( √) 2、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 3、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力学性能越差。( ×) 4、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 5、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 6、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7、组成元素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各金属晶体,就是同素异构体。( √) 8、同素异构转变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 9、钢水浇铸前加入钛、硼、铝等会增加金属结晶核,从而可细化晶粒。

( ×) 10、非晶体具有各异性的特点。( ×) 11、晶体的原子是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质。( √) 12、非晶体的原子是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的物质。( √) 1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 √( 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第2 页共54 页 14、金属是指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的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的物质。 ( √) 15、金银铜铁锌铝等都属于金属而不是合金。( √) 16、金属材料是金属及其合金的总称。( √) 17、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其性能,性能又决定其用途。 ( √) 18、金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19、银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20、铜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21、单晶体是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 22、晶粒间交接的地方称为晶界。( √)

23、晶界越多,金属材料的性能越好。( √) 24、结晶是指金属从高温液体状态冷却凝固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 25、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26、金属的结晶过程由晶核的产生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 ) ( √27、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成为单晶体。 ) ( √28、晶体缺陷有点、线、面缺陷。 ) √( 29、面缺陷分为晶界和亚晶界两种。 ) √( 30、纯铁是有许多不规则的晶粒组成。 ) ( √、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图形。31 ) ( √32、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图形。 ) ×( 、晶胞不是一个立方体。33.第3 页共54 页 34、晶胞是一个立方体。( √) 35、晶胞是一个正六棱柱。( √) 36、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 37、所有金属都是晶体。( √) 38、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也是一种结晶过程,故又称为重结。( √)

软件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概论郑人杰等版 第1章软件与软件工程的概念 1.1 举出你所知道的应用软件的例子。 办公软件、游戏软件、财务软件、银行软件、人事管理软件、工资管理软件、学籍管理软件等。 1.2 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是编程序。”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是编程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程序只是软件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次,在软件开发中,编程只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阶段。 1.3 如果将软件开发比作高楼大厦的建造,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什么? 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建筑设计,软件设计的成果相当于建筑设计的设计图纸。 1.4 什么是软件危机?它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典型表现: (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 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除了软件本身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有关软件开发数据的积累,使得开发工作计划很难制定。 (2) 软件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存在障碍,使得获取的需求不充分或存在错误。 (3) 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如,没有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就开始编程序。 (4) 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其复杂性往往会呈指数级升高。需要很多人分工协作,不仅涉及 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科学严格的管理。

热处理试题及答案

热处理试题及答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热处理试题 一、选择题 1.拉伸试验可测定()。 A . 强度 B. 硬度 C. 冲击韧性 D. 疲劳强度 2.材料在断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 A . 强度 B. 屈服点 C. 抗拉强度 D. 疲劳强度 3.HRC表示()。 A . 布氏硬度 B. 洛氏硬度 C. 维氏硬度 D. 肖氏硬度4.αk表示()。 A . 屈服点 B. 冲击吸收功 C. 冲击韧度 D. 疲劳强度5.冲击试验可测材料的()。 A.强度 B.硬度 C.韧性 D.疲劳强度 6.α-Fe是具有()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复杂斜方7.γ-Fe是具有()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复杂斜方8.合金固溶强化主要原因是()。 A.晶格类型变化 B.晶粒细化 C.晶格畸变 D.温度升高9.奥氏体是()晶格。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复杂斜方10.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是()。 A . 珠光体 B. 莱氏体 C. 共晶渗碳体 D. 索氏体 11.纯铁在600℃是()晶格。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复杂斜方 12.铁碳合金相图中的A1线是()。 A . 共析线 B. 共晶线 C. 碳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线 D. 缓慢冷却时 从奥氏体中析出铁素体开始线 13.某机械零件要求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一般选用()制造。 A . 低碳钢 B. 中碳钢 C. 高碳钢 D. 中高碳钢 14.含碳量为%的钢加热到750℃的组织是()。 A. P+F B. A+F C. P+Fe3C D. A 15.为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能,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是()。 A. 完全退火 B. 球化退火 C. 去应力退火 D. 正火 16.T10 钢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的热处理采用()。 A. 完全退火 B . 球化退火 C. 去应力退火 D. 正火 17.下列牌号中属于优质碳素结构钢的是( )。 A . 45 B. T8 C. Q235 D. 9SiCr 18.钢在规定条件下淬火冷却时获得马氏体组织深度的能力称为()。 A. 淬透性 B. 淬硬性 C. 耐磨性 D. 热硬性 19.调质处理是淬火加()的热处理。 A. 低温回火 B. 中温回火 C. 高温回火 D. 正火 20.生产中所说的水淬油冷属于()。 A . 单液淬火 B. 双液淬火 C. 分级淬火 D. 等温淬火 21.钢的淬透性由()决定。 A . 淬火冷却速度 B. 钢的临界冷却速度 C. 工件的形状 D. 工件的尺寸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后习题全部答案黄杏元著

地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第一章 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它与一般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哪些异同点?答: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 脱胎于地图学,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与这学科和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 GIS 与机助制图系统机助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得主要技术基础,它涉及GIS 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一个功能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所有功能,此外它还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 (2) GIS 与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GIS 除需要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因此,GIS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更加复杂,在功能上也比后者要多地多。 (3) GIS 与 CAD 系统二者虽然都有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 CAD 系统只处理规则的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4)GIS 与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是专门用于对遥感图像

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处理的软件。它主要强调对遥感栅格数据的几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这种系统一般缺少实体的空间关系描述,难以进行某一实体的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以及网络分析等功能。 2、地理信息系统有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试举目前广泛应用的两个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例,列出它们的功能分类表,并比较异同点? (1)系统硬件:包括各种硬件设备,是系统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 (2)系统软件: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3)空间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 (4)应用人员:GIS 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 (5)应用模型:解决某一专门应用的应用模型,是 GIS 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3、试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分析功能与应用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是基于现有数据按照一定规律或者参数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构,这些规律和参数就可以构成一个应用模型,比如降雨量计算模型和风力强度计算模型等。但应用模型很多是专业领域的模型,其表现可以是参数表格也可以是图标或计算公式,不利于地理信息这种要与地理坐标想联系,并且需要特殊的可视化效果的信息分析与表达。因此要构建适合于地理信息分析和表达的应用模型就要吧如气象农业等行业应用模型转变或者结合地理信息做成与空间信息想连接的模型应用于分析。 4、根据你的了解,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学科及关联技术,并就地理信息系

文学概论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 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活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再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3、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家、作品、读者、世界。 4、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家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构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越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与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显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 5、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揭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他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读者。 6、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揭示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领先。 思考题: 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

热处理题及答案

热处理题及答案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时形成的组织主要取决于钢的加热温度。 错误,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时形成的组织主要取决于钢的冷却速度。 2) 低碳钢与高碳钢工件为了便于切削加工,可预先进行球化退火。 错误,低碳钢工件为了便于切削加工,预先进行热处理应进行正火(提高硬度)或完全退火。而高碳钢工件则应进行球化退火(若网状渗碳体严重则在球化退火前增加一次正火),其目的都是为了将硬度调整到HB200左右并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网状渗碳体。 3) 钢的实际晶粒度主要取决于钢在加热后的冷却速度。 错误,钢的实际晶粒度主要取决于钢的加热温度。 4) 过冷奥氏体冷却速度快,钢冷却后的硬度越高 错误,钢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含碳量。 5) 钢中合金元素越多,钢淬火后的硬度越高 错误,钢的硬度主要取决于含碳量。 6) 同一钢种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水淬比油淬的淬透性好,小件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正确。同一钢种,其C曲线是一定的,因此,冷速快或工件小容易淬成马氏体。 7) 钢经过淬火后是处于硬脆状态。 基本正确,低碳马氏体韧性要好些,而高碳马氏体硬而脆。 (8) 冷却速度越快,马氏体的转变点Ms和Mf越低。 正确。 9) 淬火钢回火后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回火后的冷却速度。 错误,淬火钢回火后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回火温度。 10) 钢中的含碳量就等于马氏体的含碳量 错误,钢中的含碳量是否等于马氏体的含碳量,要看加热温度。完全奥氏体化时,钢的含碳量等于奥氏体含碳量,淬火后即为马氏体含碳量。如果是部分奥氏体化,钢的含碳量一部分溶入奥氏体,一部分是未溶碳化物,从而可以减轻马氏体因含碳量过高的脆性,也能细化晶粒,此时马氏体含碳量要低于钢的含糖碳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