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课堂】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路线图(八个方向)》预习作业 (2)

【多彩课堂】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路线图(八个方向)》预习作业 (2)
【多彩课堂】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路线图(八个方向)》预习作业 (2)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打印版

认识路线图(八个方向)

一、温故知新

小明想去超市为妈妈买些东西。从家出来后,向北到第一个十字路口,再向西走到商店,买完商品后,你能告诉他回家怎么走吗?

答案

先向东走到十字路口,再向南走

二、新课先知

读教材第8页例4情境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l)读情境图时,先找到中心位置——( ),然后确定方向。图中告诉我们上是( ),据此可以依次确定其他七个方向。

(2)熊猫馆在动物园的( )方向,从大门出发,可以先向( )走到( ),再向( )走到熊猫馆;还可以从大门出发,先向( )走到猴山,再向( )走,经过( )到达熊猫馆。

(3)自己试着描述一下从大门出发去飞禽馆的路线。

(1)狮山北(2)西北北狮山西北西北北大象馆

(3)略

三、心中有数

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是以( )为基准,先确定要到达的位置所处的( ),再看哪一条路线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的路线描述出来。

出发点方向

四、预习检验

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从火车站出发向( )方向行驶( )站到邮局,接着向( )方向行驶( )站到游泳馆,再向( )方向行驶( )站到少年宫,接着向( )行驶( )站到电影院,最后向( )方向行驶( )站到动物园。

东南 2 正东 4 东北 1 正东 1 东南 1

五、温馨提示

知识准备:会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

学具准备:指南针、动物囹片、正方形纸等。

小学三年级下册竖式计算题100道(1)

。 35×12= 359÷3= 567+284= 602-394= 32×35= 46×22= 606-208= 603÷7= 198+303= 204÷2= 426÷4= 23×37= 46×58= 326×5= 21×15 482÷8= 370÷7= 784-685= 76×15=13×22 486÷2= 607÷5= 915÷3= 900-807= 25×12 560÷4= 458+542= 423÷3= 87×19= 56×34

。 362÷6= 525÷3=254÷5=192÷4=55×22 602÷7=839÷9=726÷6=51×16= 744÷6 78×22=416÷4=823÷8=63×43= 33-18= 367÷4= 795÷5= 42×53= 15×82= 41×20= 79×97= 28×32=54×25= 48×61=20+34= 39×42=168÷8= 370÷5= 640÷7= 57+33=

。 19×64= 470÷9= 522÷6= 312÷7= 7×900= 570÷8= 810÷9= 660÷5= 804÷7= 646÷8 462÷3=780÷4=729÷9=624÷6=16.4-7.8= 2500+300=156-97= 386+479= 321×12=543+458 125×23=18×250=52×49= 34×54= 348÷3= 106×51=48×34=82×16= 45×93=45×25

66×65= 55×18= 75×26= 816÷8=702÷9= 79×29= 43×36= 62×71= 38×44= 646÷8

小学语文课堂小练习设计案例

小学语文课堂小练习设计案例 在课改背景下,如何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写作?这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普遍关注的问题。有效的语文课堂小练笔需要思考几个方面的问题:1是写什么? 小练笔所设计的内容应是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自然生发出来的.话题明确而集中.学生有话想写,有话可写.2是为什么写?每项小练笔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或为理解感悟,或为积累运用,或为迁移内化,或为想象延伸??且每次小练笔都应该体现学生在原有表达水平上的提高,而不是现有表达水平的简单复现。3是什么时候写?适时的小练笔是在学生需要静心思考之处、潜心体味之时.要有足够的时间充分酝酿。 笔者认为问题中最关键的是写什么.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恰当的运用.以发现教材的教学价值.选择切合学生的练笔内容。我们不妨根据小练笔的不同目的.从下列几个角度来设计小练笔的具体内容 1、小练笔是在学生充分阅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之后,产生了新的思想认识、获得了新的情感体验,有1种表达、交流的欲望,教师适时地选择1个写的话题.学生自然有话可写。这样的小练笔能展示学生的思维成果和情感体验深度,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阅读程度。 习作教学要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首先,要消除学生习作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懂得文章就是表现生活、再现生活,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真情实感。 教师还可以借助学生学习的语文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以习作的形式把“空白”补充出来。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手头的教材,又能借助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灵感和欲望。如续写结尾、拓展插图、扩展情节等。 细致观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细心观察图画和实物,用心思考,每个人才会有心得,写的文章才会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我上漾时.带米1杯苦瓜水,用手指沾溶液,再用舌头舔手指,然后要求学生跟着做,结果全班

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本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本答 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三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活动记录 1.略 2.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活动记录 1.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记录表(表中日期仅供参考,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而定) 7天,47天,9天,15天,35天,110天. 2.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资料阅读 选择题(1)A (2)B (3)B (4)C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活动记录 通过观察种下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我们还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6)√(7)√(8)×(9)√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活动记录 1.整理前三周里凤仙花苗的生长变化情况。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养料。(2)叶。(3)太阳。(4)水,养料。 2.判断题(1)√(2)×(3)√(4)√(5)√3.简答题

因为小老鼠吐出的二氧化碳和叶子从根部吸收的水分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这就是光合作用。其中氧气给小老鼠呼吸,所以,小老鼠不会被马上憋死。 5、茎越长越高 活动记录:(仅供参考) 观察凤仙花茎的高度变化统计图,我们发现:凤仙花在前三周茎生长速度很慢,第四周至第七周茎的生长速度很快,第七周以后茎的生长速度逐渐开始减慢。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B 2.判断题(1)√(2)√(3)√(4)√(5)× 6、开花了,结果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 √ (2) √ (3) √ (4) ×(5)√ (6) √ 7、我们的大丰收 活动记录 填图省略 (1)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结出(20—30)个果实。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300—500)粒种子。 (2)300—500粒种子。 课堂练习 判断题(1) × (2) √(3)√(4)√(5)×

第十四章--异变图形创意设计

第十四章异变图形创意设计 学习目标: 设计基础课程中图形创意 专业设计课程中的图形创意 造型艺术课程中的图形创意

14.1、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图形创意 1、平面构成: 通过对图形创意的形式的学习,掌握了图形符号、图形构成形式和图形转换的规律,在实施平面构成作业时便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各自的想像空间,并将点、线、面的相对性及其各自的视觉特征和描绘技能运用在平面构成的练习中,使所学的概念性知识在实际的练习中得到体现。 2、色彩构成: 在图形创意中运用色彩构成的规律,特别是色彩的知觉这一特征,例如,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前进和后退感等,在创意中发挥色彩的具象性和抽象性。还可以利用图形的各种表现手法,丰富传统的色彩构成练习方式,从而使色彩构成教学多元化。 3、立体构成 在立体的空间里,作为形态的立体物没有像平面空间那样具有固定的外形轮廓,而是随着视线的移动,立体物象的形会产生变化,立体构成可以使图形创意的表现空间得到拓展。另外,作为立体形态的立体物,对于形态的构成、形态的物质材料、形态塑造所使用的加工工具等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4 、图案:形态、色彩和构成是形成图案的三大要素。图案的形态即基本形是图案的关键部分,基本形的形成是艺术家取其生活的图形灵感,经过艺术加工完成的。利用图形创意的一些形式,如共生图形、换置图形、悖理图形、矛盾空间图形等形式和描绘技巧、图片处理等表现手法,创造出一种有实用功能性的视觉图形形象。 5 、字体设计:以往的设计基础课程作业,由于缺乏应变和思维发展空间,学生完成起来盲目、乏味。图形创意的导入无疑给这些单调的作业带来了更多的想像空间和趣味性,对丰富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和视觉传达形式的表现、深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4.2、专业设计课程中的图形创意 1 、广告设计:图形以其特殊的魅力成为广告设计中的视觉中心元素,它能够下意识地左右广告的传播效果、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激发消费者的阅读兴趣。 2、包装设计:图形创意在包装上的应用使其具有亲和力,同时也能加深消费者对该产品的印象。 3 、书籍装帧设计:封面是书籍的脸,是书籍在卖场与读者无声交流的第一程序,用图形的方式来取悦读者是一种非常见效的手段。 4 、商业摄影:商业摄影是一种具有商业动机和商业行为的摄影活动方式,它要求在摄影的技术上和画面创意处理艺术上都追求一种个性的存在。 5 、LOGO设计:LOGO设计要求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企业或品牌的个性化,而且也要同时传达企业经营理念和战略目标,以及有最佳的传播力和最强的视觉识别性。视觉识别是一种非语言性的传播形式,但它在速度、信息容量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竖式

. 17×16= 18×19= 23×16= 24×13= 25×11= 18×13= 24×9= 37×15= 265+85= 27+127= 872-124= 110×35 702-199= 860÷4= 591÷3= 178÷2= 51×17= 91×31= 70÷8= 465÷5=

. 380÷7= 270÷30= 810÷3= 16×50= 72-24= 27×90= 86×7= 39×9= 86×7= 51×17= 15×61= 87÷3= 465÷5= 70÷8= 520-430= 38×60= 270÷30= 92×7= 130×4= 16×4=

. 206÷2= 484÷4= 122÷2= 71-7= 69÷3= 62÷2= 64-36= 15×40= 42×30= 31×30= 15×80= 24×3= 51÷3= 15×5= 17×3= 490÷7= 15×30= 7×15= 60×6= 92÷2=

. 650×5= 28×3= 150×4= 13×12= 96÷6= 25×5= 25÷3= 24+38= 4.4+2.1= 1.4-0.5= 7.2-3.6= 0×59= 2.3+0.6= 1.8+0.7= 13×22= 488×8= 133×56= 274×6= 33×8= 217×7=

. 0×125= 0÷155= 13×13= 18×17= 28×47= 36×58= 49×68= 46×79= 88×66= 35×7= 29×45= 34×24= 17×92= 16×57= 993×3= 455÷5= 96÷12= 108÷36= 16×19= 555÷15=

(完整版)小学语文有效作业的布置

小学语文有效作业的布置 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家庭作业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格。为了更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真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就要在家庭作业布置上下功夫。 一、语文家庭作业的误区 家庭作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应用的机会,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的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种重复性的、应试性的作业把学生变成了写作业的机器。 二、让学生快乐写作业 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应让学生多与生活相联系,让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和乐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作业形式多样化,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可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作业也不应只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应该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2、作业应注意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让学生会学语文 以前,总是认为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让知识升华的单一过程。在布置作业时,不是抄就是背。结果学生对这类单一枯燥的

作业,毫无兴趣,只是机械的乱做一气,违背了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元化教学,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意义。因此,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应精心设计,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而且也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会学语文。如低年级小朋友,语文学习以字词为主。由于字词学习单调、呆板,对于抄写更是提不起兴趣。这时,老师可让孩子们课后回家将生字抄写变为和父母一起将生字制成谜语,拿到课堂上和老师、同学猜。孩子们对于动画片、故事、配画书籍百看不厌,教师便可鼓励孩子们记下动画片中的一句歌词、一个题目、一个人物;对于故事中的生字,激发学生多问,多读,并抽出一定课余时间读故事。还有电视中的广告,有的孩子背得滴水不漏,路边的招牌,学生也会时常指指点点,这都是学习字、词的好机会。老师适当引导、点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真正把静止不动的作业变成动的、活的、有用的。才能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真正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3、作业应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入生活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人文化。现如今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娇生惯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在社会上交际能力弱,缺乏理事能力。不懂得为他人着想。针对这些情况,要有目的地精心安排作业内容,利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利用母亲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献一首歌儿,可以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自己做张贺卡写上祝福献给妈妈。教师节,鼓励

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本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本 答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三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活动记录 1.略 2.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活动记录

1.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记录表(表中日期仅供参考,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而定) 7天,47天,9天,15天,35天,110天. 2.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资料阅读 选择题(1)A (2)B (3)B (4)C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活动记录 通过观察种下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我们还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6)√(7)√(8)×(9)√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活动记录 1.整理前三周里凤仙花苗的生长变化情况。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养料。(2)叶。(3)太阳。(4)水,养料。 2.判断题(1)√(2)×(3)√(4)√(5)√ 3.简答题 因为小老鼠吐出的二氧化碳和叶子从根部吸收的水分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这就是光合作用。其中氧气给小老鼠呼吸,所以,小老鼠不会被马上憋死。

5、茎越长越高 活动记录:(仅供参考) 观察凤仙花茎的高度变化统计图,我们发现:凤仙花在前三周茎生长速度很慢,第四周至第七周茎的生长速度很快,第七周以后茎的生长速度逐渐开始减慢。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B 2.判断题(1)√(2)√(3)√(4)√(5)× 6、开花了,结果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 √ (2) √ (3) √ (4) ×(5)√ (6) √ 7、我们的大丰收 活动记录 填图省略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研究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语文作业现成的内容多,实际编写的少;二是语文作业知识巩固多,应用实践少;三是语文作业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四是语文作业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五是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这种作业设计,重复单调,多限于词语摘抄、背课文等,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我们语文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一个较低水平。 优化后的语文作业设计力求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完整的发展,它既有基础性知识的练习,也有探索性的自主实践活动。这些活动相辅相成,相互融洽,相互补充。作业内容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力和生活背景,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几点策略: 一、作业设计应多样化 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上了《五彩池》后,我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片断进行录音,在班上开展了录音朗读比赛;在上完《古诗词三首》后,要求学生模仿原作写一首诗,不必追求诗的押

韵、对称,让学生思维自由发挥,做一回小诗人;利用元旦,让同学们为老师、家人、同学写上一段祝福语或制作一张贺卡或写出一封问候的信等。这样的语文作业形式生活、活泼、有趣,人人都有内容可说、可写,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语文作业。 设计作业超市,给学生提供了享受成功喜悦的体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差异性,自主选择作业的难度、数量、形式,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每个班级中应根据学生能力的差异,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难易分化,我们叫他作业套餐。如学习了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A、背诵、默写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B、《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C、《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试着把当时的画面画下来。 D、课下再学着背会一首送别诗。 这四个作业学生不必全写,前一项作为必选作业,后三项作为选择作业,及我所说的“米饭加菜”的作业套餐。第一项是必选的“米饭”,后三项是所谓的“菜”,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意选择。这既能让学生吃得“饱”,又能让学生吃得有“营养”。 二、作业设计应兴趣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

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本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 本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三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活动记录 1.略 2.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活动记录

1.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记录表(表中日期仅供参考,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而定) 7天,47天,9天,15天,35天,110天. 2.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资料阅读 选择题(1)A (2)B (3)B (4)C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活动记录 通过观察种下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我们还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6)√(7)√(8)×(9)√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活动记录 1.整理前三周里凤仙花苗的生长变化情况。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养料。(2)叶。(3)太阳。(4)水,养料。 2.判断题(1)√(2)×(3)√(4)√(5)√ 3.简答题 因为小老鼠吐出的二氧化碳和叶子从根部吸收的水分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这就是光合作用。其中氧气给小老鼠呼吸,所以,小老鼠不会被马上憋死。

5、茎越长越高 活动记录:(仅供参考) 观察凤仙花茎的高度变化统计图,我们发现:凤仙花在前三周茎生长速度很慢,第四周至第七周茎的生长速度很快,第七周以后茎的生长速度逐渐开始减慢。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B 2.判断题(1)√(2)√(3)√(4)√(5)× 6、开花了,结果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 √ (2) √ (3) √ (4) ×(5)√ (6) √ 7、我们的大丰收 活动记录 填图省略

三年级下册数学竖式计算题500题(可直接打印)

35×12= 359÷3= 567+284= 602-394= 32×35= 46×22= 606-208= 603÷7= 198+303= 204÷2= 426÷4= 23×37= 46×58= 326×5= 21×15 482÷8= 370÷7= 784-685= 76×15=13×22 486÷2= 607÷5= 915÷3= 900-807= 25×12

560÷4= 458+542= 423÷3= 87×19= 56×34 362÷6= 525÷3=254÷5=192÷4=55×22 602÷7=839÷9=726÷6=51×16= 744÷6 78×22=416÷4=823÷8=63×43= 33-18= 367÷4= 795÷5= 42×53= 15×82= 41×20=

79×97= 28×32=54×25= 48×61=20+34= 39×42=168÷8= 370÷5= 640÷7= 57+33= 19×64= 470÷9= 522÷6= 312÷7= 7×900= 570÷8= 810÷9= 660÷5= 804÷7= 646÷8 462÷3=780÷4=729÷9=624÷6=16.4-7.8=

2500+300=156-97= 386+479= 321×12=543+458 125×23=18×250=52×49= 34×54= 348÷3= 106×51=48×34=82×16= 45×93=45×25 66×65= 55×18= 75×26= 816÷8=702÷9= 79×29= 43×36= 62×71= 38×44= 646÷8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案例分析 然而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自主完成作业,完全是在老师的监督甚至逼迫下才勉强为之,对他们而言,作业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负累。造成这一不良现象,主要是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同时长期机械抄记、单调乏味的作业,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制约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的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悟到生活处处皆语文。鉴于这种现状,我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作业的设计做了新的尝试。 案例一:自主设计作业,作业分量好承担 在教完古诗后,我把作业的布置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师:学习完了这两首古诗后,你打算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呢? 生1:我打算抄写这两首古诗,并进行背诵和默写练习。 生2:我打算把这两首古诗的意思说一说,并把其中蕴含的

道理写下来。 生3:我想根据这两首古诗的内容画一画。 生4:我想收集这两位诗人其他的诗来吟诵。 生5:我想收集整理其他说明一定道理的古诗。 生6:我想整理跟这两首古诗所说明的道理有关的例子。师:同学们,你们自己设计的作业比老师设计的还要精彩。那么,我们就按照1+X的方法,同学们在完成自己设计的一份喜欢、力所能及的作业的基础上,再选择其他人设计的、自己也感兴趣的作业。X的数量可以自由选择(多选不限)。作业量不作具体规定。 分析和反思: 追求作业的有效性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作业的布置一定要面向全体,要关注人的差异,有弹性地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实际情况设计和选择作业。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作业,优秀的学生可以做难度较大的练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产生自卑心理,避免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消损。当学生能自主、积极地完成不同治度、不同题的作业练习,他们就再也不会感觉到学习的无奈和负重。当然,在学生设计自主性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教给

小学四年级语文作业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作业设计 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 学目标的重要步骤.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科学合理的作业既能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发 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多机械重复,少创造活动;多抄抄写写,少思维训练;失去了作业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下面我就谈谈我所任教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作业的布置: 一、精心设计学生作业,努力做到“少而精”. 作业是了解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内容,估算学生的作业量,既能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我作为语文 老师兼班主任,深刻了解到我班,乃至我校学生的作业负担比较重.其实,给学 生布置作业也要像备课一样认真准备,布置哪些作业,布置多少作业,多长时 间可以完成都需要教师深思熟虑.课业布置要精巧,哪些是关键,哪些是重点, 哪些要重点练习,哪些要一笔带过.这些问题老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都要考虑清楚. 二、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尊重学生的个性. 长期以来,在教师心目中形成了一种固定化的思维,作业一定是写在作业本上的.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通过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帮助学习者成为 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我努力寻求作业创新,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学生可以 通过读课文,查工具书,搜集课文相关材料,课后办手抄报,设计板书等形式 来学习.将听、说、读、写融入绘画、调查、访问、制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之中,使学生沉浸在作业的乐趣中. 三、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 无二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发展也各有不同,应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 优发展.而他们的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都要有较大的不同,他们对 所需知识的程度也都不同.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我根 据学生的能力及成绩确定前1/3、中1/3、后1/3的名单,实施三段式管理.每单 元可通过单元测试进行评价跟踪,及时调整前、中、后三段的名单,激励学生 不断地进步,往前1/3靠拢.平时的作业,每一段的学生作业要求也不一样.对那 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作业量,减轻他们的课业负担,而对那些学有 余力的学生,则让他们吃饱. 四、设计自选式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过去的作业多为教师于课后布置,作业的数量、难度以及完成的形式,教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 堂作业本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活动记录 1.略 2. 判断题:(1)√(2)√(3)√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活动记录 1.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记录表(表中日期仅供参考,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而定) 2.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 (2)× (3)× (4)√ (5)√ 资料阅读

选择题(1)A (2)B (3)B (4)C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活动记录 通过观察种下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我们还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6)√(7)√(8)×(9)√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活动记录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阳光、空气。(2)叶。(3)太阳。(4)水分,养料。 2.判断题(1)√(2)×(3)√(4)√(5)√ 3.简答题 因为小老鼠吐出的二氧化碳和叶子从根部吸收的水分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这就是光合作用。其中氧气给小老鼠呼吸,所以,小老鼠不会被马上憋死。 5、茎越长越高

观察凤仙花茎的高度变化统计图,我们发现:凤仙花在前三周茎生长速度很慢,第四周至第七周茎的生长速度很快,第七周以后茎的生长速度逐渐开始减慢。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B 2.判断题(1)√(2)√(3)√(4)√(5)× 6、开花了,结果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 (2)√ (3)√ (4)×(5)√ (6)√ 7、我们的大丰收 活动记录 填图省略 (1)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结出(20—30)个果实。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300—500)粒种子。 (2)300—500粒种子。 课堂练习 判断题(1)× (2)√(3)√(4)√(5)×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练习 1、填空题。 (1)种子(2)选种 2、判断题: (1)√(2)√(3)×(4)×(5)√(6)√(7)√(8)√(9)√ 3、选择题。 (1)A (2)C (3)B (4)B (5)C 4、连线题。 (1)直立茎红薯的茎(2)根支持、运输作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算题

计算练习 一、口算。 84÷42= 600-50= 500×3= 0×930= 27×30= 84÷12= 420÷3= 910÷3= 320-180= 30×40= 40+580= 560÷4= 72÷4=8000÷2= 102+20= 4000÷50= 3+0.7= 4.5+5.5= 10-7.2= 6.3-6.03= 125-25×2= 50×0×8= 75+25÷5= 32÷47×12=45+55÷5= 70×(40-32)= 90÷5×3= 10÷10×30= 6×(103-98)= 7+3×0= 51-4×6= 二、列竖式计算。 332×3= 76×24= 55×21= 32×24= 4.82-2.65= 31.3+28.7= 3.4-1.9= 7.3-1.65= 102÷6=865÷5=362÷6=702÷7= 三、脱式计算。 326×5-387 488÷8+201 1000-46×22 27+27×10

四、单位换算。 7分=( )元 6分米=( )米 64厘米=( )米 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7元4角2分=( )元 5元7角=( )元 3平方米7平方分米=( )平方分米 65吨=( )千克 5分米6厘米=( )米 10分米=( )米 9分米6厘米=( )米 8.05分=( )元( )角( ) 60毫米=( )厘米 2吨=( )千克 8米=( )分米 5000克=( )千克 400厘米=( )米 3吨500千克=( )千克3600千米=( )千米( )米 480毫米+520毫米=( )毫米=( )米7008千克=( )吨( )千克 4米7厘米=( )厘米 3千克=( )克 1米-54厘米=( )厘米 830克+170克=( )克=( )千克 1吨-320千克=( )千克 3日=()小时 48个月=()年 35天=()星期 3时20分=()分五月份=()天 5年=()月 3平方米=()平方分米 3厘米=()分米 3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38秒=()分( )秒 1元2分=( )元 6厘米=( )米 13平方千米=()公顷 9分米=( )米 6.02米=( )米( )分米( )厘米 (写学过的单位以及基本的换算公式)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4)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校本研修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为了检验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确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小学语文课时作业设计的探究。 二、活动时间:5月18日 三、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五、参加人员: 强夏德生林小秋 六、活动程序: (一)教研组长谈话: 说明本次活动的背景: 上个学期的作业设计中我们学校的老师设计的作业设计成绩较佳。(介绍作业设计佳绩) 因此有必要将优秀作业经验进行交流和推广。今天我们由请获奖的教师将说说自己的作业设计,也请其他教师说说自己的作业设计,然后交流讨论,怎样的作业设计更加有效,研讨下一次作业设 计的主题。 下面请陈晓霞老师介绍低段读写作业设计成果——《让魅力作业与快乐读写和谐相依》。 (二) 陈晓霞老师介绍低段读写作业设计成果——《让魅力作业与快乐读写和谐相依》 (二)教研组长过渡: 过渡:陈老师总结了低段读写作业设计的成果,下面请夏蓓红老师和涂小秋老师介绍她们的课时作业,并说说设计的理由。交流时要求各位老师,介绍一个题目后,直接说出设计理由,最后说一说总 体设计意图。其他老师学习并思考:她们的设计优点在哪里,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三)各组员进行交流。 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四)下面请夏德生、程海萍、赵春强、陈晓丽依次介绍自己的作业设计及设计理由。 (五)各组员进行交流。 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 (六)主持人对各位老师的发言进行评价和鼓励。 (七)讨论:这次活动有什么收获?

2018年科学三年级下册作业本参考答案

教科版2018年科学作业本参考答案 三年级下册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活动记录 1.略 2.收集,种子观察

3、判断题:(1)√(2)√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活动记录 1.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记录表(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而定) 2.课堂练习 判断题(1)√(2)√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活动记录 1、通过观察种下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我们还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2、排序(4)(1)(2)(3) 课堂练习 3、判断题(1)√(2)√ 4、水分、矿物质固定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活动记录 1.观察并记录凤仙花幼苗生长。

2.填空题 (1)叶(2)水分,养料。 3.判断题(1)√(2)√(3)√ 4.简答题 在阳光照射下,玻璃罩内的植物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小老鼠呼吸,所以小老鼠不会马上死亡。 5、茎越长越高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A B 2.判断题(1)√(2)√(3)×(4)× 3、排序( E )( A )( C )( D )( B ) 6、开花了,结果了 活动记录:(4) (1) (3) (2) 课堂练习 2、填空题:(1)镊子(2)从外到内 3、判断题:(1) √ (2) √ (3) × (4) √ 7、我们的大丰收 活动记录 1、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结出(20—30)个果实。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300—500)粒种子。 2、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课堂练习

3、判断题(1) × (2) √(3)√ 4、画一画或写一写(参见教材p17)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练习 1、填空题。(1)种子(2)选种(3)繁殖、死亡 2、判断题:(1)√(2)√(3)×(4)√(5)√ 3、选择题:(1)A (2)C (3)B 4、连线题: (1)根支持、运输作用 (2) 缠绕茎茎制造养料攀援茎 叶发育果实和种子直立茎 花吸收、固定作用匍匐茎 5、填名称。 (花)(叶) (果实) (茎) (种子)(根)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的几个原则李菊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种教学观、学生观在学生课堂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遵循了这样几个原则:一、立足目标,精心设计——求有效这里的“目标”大到学生“语文素养”“能力发展”目标,小到“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立足目标,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准确把握课标,明了新课标的总目标、阶段目标,知道五大板块各知识与能力螺旋上升的分布态势。比如“词语”,第一学段要求“了解意思”,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重在“理解意思”,第三学段则要求能“推想意思,辨别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这样不同年级要设计不同要求的训练题,同时关注前后的衔接,让作业设计更有方向感、分寸感,能充分凸显年段的特点。二是科学解读文本,从“单元”角度来说,要了解一个单元里几篇课文所形成的系列化训练结构。比如,五上第二单元的一组课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都是关于“观察自然”的课文,与练习2的名言积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观察”训练组合。在设计作业时,前两课侧重设计“观察什么”,体会观察的益处;后两课设计侧重“怎么观察”,习得观察的方法。这样渐进地训练学生去观察自己喜欢的物,表达自己的情。从“文体”角度来说,就是把握单元中每篇课文的文体特点。比如,叙事性作品,设计“了解情节、品味语言、表达感受”类作业;说明性文章,设计“抓住要点、了解基本说明方法”类作业;诗歌,则设计“大体把握诗意、想象情感意境”类作业。从“课文”角度来说,就是要结合课文,针对重点语句设计词句训练题,针对重点段落设计阅读练习题,或利用课文的“留白”设计填补的思维拓展题,在学习了整篇课文的叙述方法、结构方式等后,再设计读写训练题。三要密切关注学情,要全面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情设计作业,重点关注学生的盲点、薄弱点。【案例1】《莫泊桑拜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莫泊桑一起去拜师,去聆听大师的教诲,习得写作的方法。齐读课题——《莫泊桑拜师》。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地学习了课文,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生: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学习写作,经过勤学苦练,最终获得成功。师:莫泊桑经过三次的拜师求教,最终获得写作真经,

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本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作业本 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三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活动记录 1.略 2.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活动记录 1.凤仙花的生长发育记录表(表中日期仅供参考,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而定) 7天,47天,9天,15天,35天,110天. 2.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 资料阅读

选择题(1)A (2)B (3)B (4)C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活动记录 通过观察种下的种子,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我们还发现,根生长的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课堂练习 判断题(1)×(2)√(3)×(4)√(5)√(6)√(7)√(8)×(9)√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活动记录 1.整理前三周里凤仙花苗的生长变化情况。 课堂练习 1.填空题 (1)养料。(2)叶。(3)太阳。(4)水,养料。 2.判断题(1)√(2)×(3)√(4)√(5)√3.简答题 因为小老鼠吐出的二氧化碳和叶子从根部吸收的水分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这就是光合作用。其中氧气给小老鼠呼吸,所以,小老鼠不会被马上憋死。 5、茎越长越高

观察凤仙花茎的高度变化统计图,我们发现:凤仙花在前三周茎生长速度很慢,第四周至第七周茎的生长速度很快,第七周以后茎的生长速度逐渐开始减慢。 课堂练习 1.选择题(1)A (2)B 2.判断题(1)√(2)√(3)√(4)√(5)× 6、开花了,结果了 活动记录:略 课堂练习 判断题(1) √ (2) √ (3) √ (4) ×(5)√ (6) √ 7、我们的大丰收 活动记录 填图省略 (1)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结出(20—30)个果实。一株凤仙花大约可以收获(300—500)粒种子。 (2)300—500粒种子。 课堂练习 判断题(1) × (2) √(3)√(4)√(5)×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练习 1、填空题。 (1)种子(2)选种 2、判断题: (1)√(2)√(3)×(4)×(5)√(6)√(7)√(8)√(9)√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竖式计算题

332×35= 76×204= 55×231= 328×24= 53×323= 139×52= 278×64= 63×412= 55×512= 202×11= 325×25= 53×405= 201×25= 38×525= 204×26= 702×35= 48×291= 325×27= 360×28= 620×35= 229×31= 232×37= 223×26= 64×251=

4.82-2.65= 31.3+28.7= 3.4-1.9=1.5+1.5= 3.4-3= 9.80-4.20= 5.60-3.20= 8.60-2.40= 7.30-1.65= 81×47=505÷5=35×92= 102÷6= 18×79=101×91=91×75= 505×45=

35×202= 28×352= 42×306= 258×29= 321×12= 156-97= 192÷4=25×43= 125×23=18×250=52×49=34×54= 106×51=48×34=82×16=45×93 = 66×65=55×18=75×26= 81 6÷8= 79×29=43×36=62×71=38×44 =

865÷5=984÷8=437÷3=4137÷9 = 87×19=362÷6=839÷9=602÷7= 326×5=482÷8=370÷7=254÷5 = 46×58=46×22=603÷7=23×37= 51×16 =78×22=416÷4= 823÷8=

76×15=486÷2=607÷5=423÷3= 915÷3=560÷4=726÷6=525÷3= 364×59= 35×12= 359÷3=426÷4= 15×82=79×97=28×32=54×25 =

关于小学语文一二课时设计及作业要求

关于小学语文一、二课时 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要求与建议 一、课时目标划定: 1、第一课时目标:走近.文本 (1)读通 要求读得通畅,没有阻碍。 (2)读顺 要求了解行文顺序,知晓文章结构。 (3)读懂 要求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知道写了什么。 2、第二课时目标:走进.文本 (1)体验 要求品读、赏读,体验文字感情。 (2)感悟 要求研读、议读,领悟文本内涵。 (3)积累 要求在于文本多形式交流中丰富积累 操作中,老师们要注重取舍教材,落实“人文性”。扎根文本,落实“工具性”。 二、依据课时目标进行教学流程设计: 按照“读通、读顺、读懂”三个要求,结合课本,编制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读通 字词长句子重点段落 包括生字、生词,易错字词,读音差距较“语文天地”中出现 的例句,有特殊意义 要求背诵的段落,体 现中心思想的段落

大的字词,难理解的字词。及作用的句子,体悟 感情的句子等。 等。 读顺 包括读顺文章的段落,行文的顺序 注意:行文顺序并非简单的提问“课文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并非一味灌输事情发展顺序、地点变换、空间转换顺序或者季节变化顺序。而是类似于引导学生分大段说大意。 读懂 知道文章写什么,怎样写的,初略理解课文内容及表达的感情。 三、一课时作业设计和一些统一要求: 1、读通 (1)会认生字注音 (2)会写生字批注 (3)多音字练习 (4)形近字辨析 (5)抄写生字 2、读顺 可在学文中进行批注勾画,统一要求。[ 如:自然段用1、2、3标注;句子用①、②、③;段落用?一(1-3)?二(4-8);词语圈点] 3、读懂 课文批注与勾画 [ 用圈、点、横线、波浪线勾出文中相关句子;旁批关于内容的主要信息(如:树的变化“木头,细条条,粗壮的枝干”等)。] 另附《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供老师们学习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