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政治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七课第1课时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1课时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答案 A

解析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从古以来”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A符合题意,入选。B、C说法错误。D与题意无关。

2.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中国人民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是( )

A.中国人民经过14年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深潜纪录

C.人心齐,泰山移

D.盘古开天、女娲补天

答案 B

解析A体现的是团结、奋斗精神;C体现的是团结精神;D体现的是梦想精神,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是我国近年来的重大科技成果,体现了伟大创造精神,入选。

3.伟大梦想是创造力的源泉。在灿烂的历史文化中,人们最初的梦想反映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愿景,期望通过改造自然来建设美好家园。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对应的是( ) A.国产航母下海

B.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C.上下同欲者胜

D.业广惟勤

答案 B

解析题干考查的是伟大的梦想精神。A是指创造精神,C是指团结精神,D是指勤劳奋斗精神,均不符合题意。B体现了梦想精神,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4.新时期我们必须明确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富强

B.弘扬民族精神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精神

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答案 D

解析作为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故本题答案为D。

5.2018年7月18日,第25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总结大会在北京举行。之所以开展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是因为爱国主义( )

①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④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决定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①错误;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不是决定力量,④夸大了其作用,排除;之所以开展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是因为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它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

6.我国于十三五计划期间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振奋民族精神。这里的振奋民族精神,就是( )

①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②提高青少年的精神状态③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④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②缩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范围,不选。④错误,对西方文化不是一味抵制。

①③均正确。

7.“愚公移山”是妇孺皆知的故事,愚公决心世世代代移平太行、王屋二山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这说明( )

A.奋斗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B.奋斗精神奠定了愚公的历史地位

C.只要有奋斗精神,中华民族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D.伟大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答案 A

解析B说法与题目主旨不符,题目强调的是奋斗精神而非愚公的历史地位。C说法太绝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D表述错误。A正确切题,故本题选A。

8.在中国正由“大”向“强”转变的新时代、新阶段,理直气壮地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显得尤其重要和必要。新时代、新阶段唱响爱国主旋律是基于爱国主义( )

①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魂②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③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④是推动民族发展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新时代、新阶段唱响爱国主旋律是基于爱国主义是凝心聚力的强国之魂,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关系,排除;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力量,④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易错点一不能准确把握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9.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同时也丰富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中秋文化与儒家精神,互为表里,相互影响,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 A.集中表现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力量

B.常常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C.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答案 B

解析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A表述错误。根据题意,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不断吸取儒家传统文化精髓,逐渐形成了祈求和谐、团圆等永恒不变的民族精神主旋律。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在传统文化中更加显现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故B符合题意。

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易错警示本题的易错点是不能准确把握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之魂。不能颠倒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易错点二不能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之间的区别

10.“集毕生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孙中山的话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