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句435句

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句435句
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句435句

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名句435句

1.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3.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忆李白)

5.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曹植·七步诗)

6.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7.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8.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9.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1.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1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13.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14.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

16.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韩愈·原道)

1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8.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19.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0.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明·王冕·墨梅)

21.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2.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2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24.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25.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26.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27.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

28.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29. 柴门闻狗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0.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3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2.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34. 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35.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6.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北齐·杜弼·檄梁文)

37.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38.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39.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唐·杜甫·蜀相)

40.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41.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

42.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4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44.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45.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46.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4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48.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9.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50.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51.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52.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唐·杜甫·赠花卿)

53.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4.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55.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56.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57.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58.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59.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

60.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61.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唐·白居易·琵琶行)

6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63.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64.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6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66.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67.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68.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

69.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

70.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西晋·陈寿·三国志)

7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72.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7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4.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唐·张泌·寄人)

75.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宋·柳永·雨霖铃)

76.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77.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78.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寄扬州韩判官)

79.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宋·姜夔·扬州慢)

80.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81.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8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8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84.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85.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86. 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宋·黄昇·鹧鸪天)

87.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春宫怨)

88.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宋·徐元杰·湖上)

89.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90.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9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92.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93.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9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95.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96.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9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98.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99.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张继·枫桥夜泊)

100.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01.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

10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103. 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王献之传)

104.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105.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

10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07.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郑板桥·对联)

108.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09.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110.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111.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11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11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4.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115.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唐·李白·北风行)

116.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117.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118.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19.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20.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21.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22.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23.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25.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26.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清·曹雪芹·红楼梦)

127.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28.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啼)129.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3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31.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老子)

132.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33.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34.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135.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136.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137.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138.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39.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14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东晋·傅玄·太子少傅箴)

141.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42.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43.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144.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145.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146.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47.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148.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内篇下)

149.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

150.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5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152.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153.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154.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155.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5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57.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58.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159.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远·天净沙·秋思)160.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61.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62.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欧阳修·蝶恋花)

163.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

164. 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165.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166.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67.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168.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169.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170.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171.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72.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173.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陆机·文赋)

17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7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76.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

177.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178.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179.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80.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8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18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183.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184.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85.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186.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187.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88.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89.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见)

190.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19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192.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193.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19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95.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196.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97.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198.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绝句)199.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200.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01.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202.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03.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唐·李贺·李凭箜篌引)204.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05.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206.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207.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208.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09.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东晋·陶渊明·移居)

210.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211.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白居易·琵琶行)212.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213.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14.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215.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板桥·竹石)

216.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217.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战国策·赵策)

218.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219.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220.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21.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22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2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224.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225.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226.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唐·崔颢·黄鹤楼)

227.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228.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29.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30.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西晋·李密·陈情表)

231.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

232.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33. 曲则全,枉则直。(老子)

234.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3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236.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37.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238.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239.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240.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24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42.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4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44.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245.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246.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24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248.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249.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250.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52.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253.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

254.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25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256.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宋·苏轼·后赤壁赋)

257. 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明·吴承恩·西游记)

258.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59.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60.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晋·陶渊明·饮酒)

261.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6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宋·林升·题临安邸)

26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264.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26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66.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

267.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清·曹雪芹·红楼梦)

268.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269.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27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71.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272.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273.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274.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75.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276.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77.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高明·琵琶记)

278.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27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280.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281.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赵策)

282.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清·曹雪芹·红楼梦)

283.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唐·韩愈·马说)284.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宋·辛弃疾·鹧鸪天)

285.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286. 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287.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诸葛亮·出师表)

288.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289.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李白·蜀道难)

290.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291.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292.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293.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294.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295.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296.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97.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298.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29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300.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301.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30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越春秋)

30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30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305.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306.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307.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308.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309.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310.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311.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12.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日知录)

313.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314.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315.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清·杨继盛)

316.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

317.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318.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319.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320.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清·吴伟业·圆圆曲)

321.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22.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323.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

324.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325.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元未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

326. 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327.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328.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329.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330.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331.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白居易·与元九书)

332.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333.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虞美人)

334.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335.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36.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337.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338.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339.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340.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登岳阳楼)

341.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4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343.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34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345.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游原)

346.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347.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348.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

34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50.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351.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352.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53.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35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355.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356.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元·王实甫·西厢记)

357. 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清·曹雪芹·红楼梦)

358.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359. 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360.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361.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唐·王维·终南别业)

36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6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64.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365.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366.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宋·李清照·声声慢)

367.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368.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369.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70.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71.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72.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清·曹雪芹·红楼梦)

373.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74.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375.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376.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

377.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378.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79.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380. 夜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81.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382.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383.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384.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385.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吴承恩·西游记)

386.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387.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388.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集注)

389.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390.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91.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392.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39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394.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元未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395.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396.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397.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98.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99.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

400.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401.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402.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燕策)

403.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404.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405.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406.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407.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408.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409.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410.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

411.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燕歌行)

412.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战国策·齐策)

413.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14.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415.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416.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17.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41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1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420.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

421.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22.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423.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424.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425.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426.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427.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428.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29.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430.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431.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元·关汉卿)

432. 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曹雪芹·红楼梦)

433.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晏殊·醉翁亭记)

434.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35. 昨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如何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

如何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对2008级学生访谈的回答) 地点: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时间:2008年11月27日星期四。 2008年11月27日中午,我们就同学们关心的古代文学史课程的种种问题请教了张鸣老师。张鸣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和教学,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主干课、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的主讲教师。下面是我们和张老师的问答。(提问以▲表示。老师的回答以★表示) ▲张老师,我们一年级的同学们都很关心今后四年中将在北大中文系学习的各门课程的情况,您能不能介绍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之一,开设于二至三年级。课程系统讲授从先秦至“五四”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四个段落,每段一个学期,共学习四个学期,一般由四位教师分别讲授。目前使用的教材主要是我系袁行霈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古代文学教研室编的《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总的说来,古代文学史是全系各个专业本科生必修的课程,内容丰富,需要阅读的文献很多,课程延续的时间也比较长,相对而言,课程学习任务会比较重,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 ▲我们可以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 ★能学到什么,可能因人而异,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讲法,同学的学习也会有不同的兴趣和偏重,因此能学到什么,不可能人人一样。因此这个话题不妨转换一个角度,谈谈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才性,各自有所侧重。简单说,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课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重点吧: 一,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描述各个阶段的文学景观。介绍各个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事件等,探讨形成原因,并阐释其意义。使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总趋势、前后时期文学推移变化的轨迹和原因有初步的认识。 二,梳理不同文学体裁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介绍各种文学体裁如诗、词、散文、辞赋、骈文、戏曲、小说等等的形成过程及其体制特点。使学生了解不同文体发展演变的历史,树立专业的文学体裁观念和文体认知能力。 三,论述各时代重要作家的文学创作成就。古代文学作品是由作家创造的,文学的历史实际上也是由文学家的活动构成的。因此论述重要作家的成就和文学史贡献,自然是古代文学史课程的重要内容。 四,讲解重要作家的代表作,以及各种文学体裁的重要作品,讨论其艺术价值及文学史意义。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的讲解赏析,是学习古代文学的最为重要的内容,目的是培养中文系本科生对古代文学名篇、名著的解读、分析和鉴赏能力,提高解读文学作品的专业水平,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上四个方面,都是中文系古代文学史教学中最为重视的内容,当然,不同的老师,可能会因学术见解、学术兴趣、或者学术专长的不同而有所偏重,各位同学也可能会因兴趣和才性的不同而在不同的方面有所发展,但这并不影响课程的学习,甚至可能会因有所偏重而培养出不同的学术个性,在学术上走出自己的道路。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学习这门课程呢? ★具体怎么学,可能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要求,很难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应该根据任

中国古代文学3教材参考书目必背篇目及概念

中国古代文学3 教材、参考书目、必背篇目及概念 一、教材、参考书目 1.教材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下编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参考书目 (1)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高等教育出版社 (3)鲁洪生、赵敏俐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下册,中华书局 (4)傅璇琮、蒋寅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宋代卷、辽金元卷),辽宁人民出版社 二、必背篇目 欧阳修《踏莎行》 梅尧臣《鲁山山行》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 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及其雅号 林逋《山园小梅》 晏殊《浣溪沙》

柳永《雨霖铃》、《望海潮》、《八声甘州》 王安石《明妃曲》、《泊船瓜州》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老夫聊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及其雅号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李清照《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 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黄庭坚《寄黄几复》、《登快阁》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陆游《钗头凤》、《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青玉案》(元夕)、《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叶绍翁《游园不值》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百部】全套完整版)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百部】pdf 书 目 (全套完整版) 1. 山海经(晋)郭璞注(西汉)刘歆编 509 KB 2. 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 6.04 MB 3. 红楼梦(清)曹雪芹 高鄂 9.58 MB 4. 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清)蔡元放 8.22 MB 5. 宋词三百首(清)朱祖谋 1.75 MB 6. 苏轼全集(宋)苏轼 14.30 MB 7. 容斋随笔(宋)洪迈 17.00 MB 8. 隋唐演义(清)褚人获 7.80 MB 9.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 6.35 MB 10. 先秦时期官训(现代)唐河 王文祥 33.58 MB 11. 闲情偶寄(清)李渔 5.99 MB 12. 韩愈全集(唐)韩愈 3.28 MB 13. 水浒传(明)施耐庵 8.65 MB 14. 中山狼(明)康海 1.25 MB 15.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 5.43 MB 16. 西游记(明)吴承恩 8.76 MB 17. 英烈传(明)郭勋 3.66 MB 18. 十八家诗抄(清)曾国藩 8.69 MB 19. 诗品(梁)钟嵘 1.52 MB 20. 智囊全集(明)冯梦龙 11.60 MB 21.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等 2.29 MB 22. 杜甫全集(唐)杜甫 3.82 MB 23. 古文观址(清)吴楚材 吴调侯 2.02 MB 24. 周易(商)姬昌 1.71 MB 25. 史记(西汉)司马迁 993 KB 26. 左氏春秋(先秦)左丘明 3.28 MB 27. 白居易全集(唐)白居易 7.74 MB 28. 史通(唐)刘知几 1.62 MB 29. 唐诗三百首(清)蘅塘退士 1.02 MB 30. 阅微草堂笔记(清)纪昀 14.3 MB 31. 汉赋(西汉)司马相如 张衡 等 715 KB 32. 李白全集(唐)李白 2.96 MB 33.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研人 4.43 MB

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

浅谈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认识 我们中华民族有浩浩五千年文明史,各种文学作品浩如繁星,文学形式丰富多采,如果按时期分,大致可分为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金散曲,明清小说。现在我试着对以上各种文体作一个粗略的介绍,因为水平有限,不道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 [一]楚辞 楚辞是继《诗经》以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辑,通行本一共十七篇。全书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其他作品也都承袭屈原作品的形式。因为运用楚地的文学形式、方言声韵、风情物产等,故名“楚辞”。《楚辞》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是在民间文学艺术基础上出现的新形式。称“楚辞体”,又称“骚体”,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人物,相传这种文体就是这位楚国大夫所创,他的作品富有浓郁的楚文化,其想象奇特,词句华美,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他的名作:《离骚》、《九歌》、《九章》等,对后世的作家有着深厚的影响。其作品中的众多名句,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求知者。“楚辞这个名词可以作三层解释。首先,这是一本书的书名;其次,这本书所包涵的作品都属同一种文学体裁,而这种体裁就叫“楚辞”;最后,这种文

学体裁是从楚国发展出来的,所以才叫“楚辞”。下面我们按着相反的顺序来说明上面所提的三点。 (1)“楚辞”是从楚国发展出来的------楚国是战国时代的七雄之一,地处南方。因为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文化上,一向和北方的国家大有不同。楚国有它独特的宗教祭典,在祭典中使用了极其特殊的仪式。这仪式中包涵了一连串的祭歌。这祭歌,原来可能是主持祭祀的巫者在长期的积累下慢慢编成的;至少我们可以说,这是楚国民族共有的文化成品。后来,有些比较富有文学天才的楚国人(可能大部分是贵族),觉得这些民间祭歌很有意思,于是先是加以修改,改成更有文学气息的文字。然后,就用这些祭歌的形式和表现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种风气慢慢流传开来,就这样形成了“楚辞”这种文学体裁。从民间祭歌到文人手中的楚辞,这中间不知经历多少时间,不知有多少文人贡献了他们的心血。但是我们知道,在战国的最末期(大约半世纪的时间),楚国产生了一批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文士”,这种文士就用这种正在成长的文学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慨与不平。甚至很可能,把楚辞从民间祭歌发展成特殊的文学体裁,其实就是他们所作的工作。不管怎么说,在楚辞的发展过程中,他们贡献了最大的心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他们之中,最有名气的人物,也可能是这个时代最早的一个,就是屈原。也可能,在所有当时不得意的文士中,他的遭遇最惨(最后投江自杀),而在完成楚辞这种体裁的过程中,他的成就与贡献也最大。因此,他也成为这群人中最著名的人物。除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中国现代文学主要作家 1、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树,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现实主义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鲁迅”是其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小说代表作有《狂人日记》《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祝福》《孤独者》《伤逝》等。小说集有《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十四部鲁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奠基人,同时又是一座高峰。 第一,鲁迅的文学创作是为了改造国民的劣根性,是为了重塑和振兴民族精神,是为了推进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他将文学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途径,他的创作是真正的为人生而艺术 第二,鲁迅决不只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思想家,其作品的思想深度与众不同。这种深度来自他丰富的生活经历及深厚的文化修养。少年时代的鲁迅经历了家道中落,饱尝人间冷暖,体悟到人生真相。青年时代的他广为接纳中外文化,弃医从文,确立人生志向。他亲身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革,对现实有清醒深刻的认识,这些都决定了其文学成就远远高于其他作家。鲁迅的创作始终饱含着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这些都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第三,审美方面,鲁迅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切体会,打下了良好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在南京求学和在日本留学期间,又大量阅读了西方古典美学著作,接触了最新思潮,这些为他后来从事文艺学术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附录一文学常识 2.胡适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糜,学名洪骍,笔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学者、诗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的部分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他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里程碑式的著作。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红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 3.茅盾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4.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主要作品有《女神》(包括《凤凰涅槃》《女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最,开创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5.巴金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小说代表作有长篇《灭亡》及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火》《憩园》《第四病室》

《中国文学作品赏析》复习资料

《中国文学作品赏析》复习资料 诗歌部分: (一)文学常识 1、古代: 白衣卿相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鲳鱼抒写羁旅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婉转,在当时流传及其广泛,柳永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1、慢词的发展与词调的丰富2、市民情调的表现与俚俗语言的运用3、词的表现方法的改变。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汉族,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文学家,北宋词人。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秦观在感伤词作的艺术表现方面,展示出独特的审美境界;在掌法结构方面,秦观受到柳永的影响,创作了大量慢词。但是他能把令词中含蓄缜密的韵味带进慢词长调,从而弥补了柳永以赋法填词所造成的发露有余,浅白单调的不足,显得跌宕有致,包蕴深层;在字法运用方面,秦观词作具有含蓄隐丽的特征,取象设词追求意象的精致幽美,绘景物,多为飞燕、寒鸦、垂杨、芳草、斜阳、残月、远村、烟渚等;摹建筑器物,则是驿亭、孤馆、画屏、银烛之类。他以柔婉的笔触,对词中的字句多加推敲和修饰,用精美凝练的辞藻,传写出凄迷朦胧的意境。 李商隐:(813年1-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诗人。诗作文学价值很高,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李商隐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许多评论家认为,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杜甫、李白、王维等人。其诗构思新颖,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海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以索解。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但用典相对较多,有晦涩之嫌。 张若虚:(660年-约720年),唐代诗人。扬州(今属江苏)人。官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号“吴中四士”。诗以《春江花月夜》著名。今仅存诗两首,但其中的《春江花月夜》却是唐诗的代表作之一。该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颇受六朝诗风影响,流露出人生无常之感。后世包括词、曲在内的多种文学形式都可能受到该诗在音韵、场景描写等方面创意影响,从而也奠定了张若虚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闻一多称该诗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选择题知识点汇总

1、“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古弹歌》记载在《吴越春秋》 2、“天氏,操牛尾,歌八阕”记载于《吕氏春秋》 3、“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这句歌谣见于《周易》 4、原始抒情诗《候人歌》,一般认为产生于大禹时代 5、较详细地记载后羿射日神话的古代文献是《子》 6、《诗经》“风、雅、颂”中,“颂”的本意是舞容 7、《诗经》作品中,与“野合”的原始婚俗有关的是《野有蔓草》 8、下列《诗经》作品中,不属于婚恋题材的有《桑柔》 9、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典有册的历史起于殷商时期 10、“若网在钢,有条而不紊”的比喻出自《尚书》中的《盘庚》 11、《春秋》的记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 12、《左传》的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13、将神话形象西王母改造为雍容文雅的女性形象的作品是《穆天子传》 14、今天我们见到的《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照其它本子形成的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中的《子罕》 16、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家 17、最早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艺批评方法的是孟子 18、提出“通天下者一气”观点的先思想家是庄子 19、曾游学稷下的学者是荀子 20、晚周诸子中,对儒家经典传授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荀子 21、为古代议论文基本样式奠定了基础的是《荀子》 22、被清人喻为“后世弹词之祖”的作品是《成相》 23、据文献记载,“楚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 2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于《九歌》 25、“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屈原的《招魂》 26、宋玉的《九辩》保存在《楚辞章句》 27、下列艺术表现手法不属于汉大赋特征的是比喻象征 28、西汉作品《士不遇赋》的作者是董仲舒 29、指出“赋家之心,包括宇宙”说法的是司马相如 30、扬雄指责汉武帝“游观侈糜,穷妙极丽”的作品是《羽猎赋》 31、扬雄《太玄赋》属于骚体赋 32、西汉时被认为作赋是“童子雕重”小技、“壮夫不为”的作家是扬雄 33、下列抒情小赋的先驱是《归田赋》 34、与《服鸟赋》同属一个作者的作品是《治安策》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常识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常识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5、““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6、古代的“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7、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蒲松龄。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8、《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9、《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0、“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1、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2、“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13、《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主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14、“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15、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16、《三国演义》中“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孙权;诸葛亮 _。 17、《三国演义》中,你最欢地的情节是什么?为什么?

中国古典文学作者、作品

中国古典文学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介绍5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介绍5篇 《武林旧事》通行本有清人鲍廷博《知不足斋丛书》本(十卷本);宋廷佐刻《武林旧事》(六卷本);陈继儒《宝颜堂秘笈》本(五卷本)、以及《说郛》本、《四库全书》本、《永乐大典》本(其书收此书近三分之一的篇幅)等。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武林旧事》 记录南宋遗闻轶事、典章制度,并记及都城胜迹杂录,十卷,周密撰。《武林旧事》成书於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以前。作者按照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南宋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瞭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提供较丰富的史料。如诸色伎艺人门著录的演史﹑杂剧﹑影戏﹑角觝﹑散耍等五十五类、五百二十一位名艺人的姓名或艺名;宫本杂剧段数门著录的二百八十本杂剧剧目,对於文学﹑艺术和戏曲史的研究,尤为珍贵。 今有:《武林旧事》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武林旧事》裴效维选注,学苑出版社,历代笔记小说小品选刊,2001年版;《武林旧事》中华书局《中华经典随笔》2007年版。 《东京梦华录》 记载北宋都城开封都市生活和风俗习惯的历史轶事类笔记,十卷。南宋孟元老撰。孟元老,原名孟钺,号幽兰居士,开封人。生卒年不

详。据《宋会要辑稿》及苏辙等人著作,可知他是北宋保和殿大学士领都水﹑将作二监事务孟昌龄的族人孟钺,曾任开封府仪曹,北宋末叶在东京居住二十余年。生平事迹不见他书记载。现在仅能据其自撰的《东京梦华录》序,了解其生平大概。他生于北宋末年,崇宁二年(1103)随其父到东京,至建炎元年(1127)北宋覆亡后南逃,在东京共生活了二十三年。 《东京梦华录》十卷,约三万言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一1125)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为我们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东京的民风习俗、时令节日,当时的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如:卷一记载东京内外城的规模,河道桥梁的分布,宫内门殿阁的座落;卷二、卷三、卷四所述开封各街巷各种商店、货摊,名目繁多的的食品和酒楼、夜市;卷五、卷六记载京瓦伎艺和娶妇、育子、正月元旦朝会、立春元宵等各种节令民俗。其中娶妇条记述由由起草帖到婚后新女婿到女家拜门的经过;育子条记述孕妇临产前由娘家送衣物催生到来年小孩周岁的种种讲究,可以考证古今风俗的演变。卷六、卷七中记载的皇帝出行仪制、看百戏的情景、亦可补《宋史礼志》之阙。 由于《东京梦华录》对徽宗政和、宣和年间汴京的城市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均有翔实的记载和详尽的论述,这就为后人留下了探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人民文学)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人民文学) 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译 2.楚辞选马茂元选注 3.先秦散文选罗根泽编戚法仁注 4.乐府诗选余冠英选注 5.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 6.唐诗选中科院文学研究所编 7.唐宋词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编 8.唐文选高文何法周主编白本松等注释 9.宋诗选注钱钟书选注 10.宋文选四川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 11.金元明清词选夏承焘,张璋编选吴无闻等注释 12.元明清散曲选王起主编洪柏昭,谢伯阳选注 13.宋诗选张鸣选注 14.金元诗选邓绍基选注 15.明诗选杜贵晨选注 16.清诗选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 17.明文选赵伯陶选注 18.清文选刘世南、刘松兰选注 19.荀子选方孝博选注 20.孟子文选(战国)孟子著李炳英选注 21.史记选(汉)司马迁著王伯祥选注

22.三曹诗选曹操等著余冠英选注 23.李白诗选(唐)李白著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组 24.杜甫诗选注(唐)杜甫著萧涤非选注 25.白居易诗选(唐)白居易著顾学颉,周汝昌选注 26.高适岑参诗选(唐)高适,(唐)岑参著孙钦善等选注 27.韩愈诗选(唐)韩愈著陈迩冬选注 28.韩愈文选(唐)韩愈著童第德选注 29.李商隐诗选(唐)李商隐著刘学锴,余恕诚选注 30.杜牧诗选(唐)杜牧著缪钺选注 31.梅尧臣诗选(宋)梅尧臣著朱东润选注 32.欧阳修文选(宋)欧阳修著杜维沫,陈新选注 33.苏轼诗选(宋)苏轼著陈迩冬选注 34.苏轼词选(宋)苏轼著陈迩冬选注 35.陆游诗选(宋)陆游著游国恩,李易选注 36.辛弃疾词选(宋)辛弃疾著朱德才选注 37.范成大诗选(宋)范成大著周汝昌选注 38.元好问诗选(元)元好问著郝树侯选注 39.龚自珍诗文选(清)龚自珍著孙钦善选注 40.元人杂剧选顾学颉选注 41.西厢记(元)王实甫著张燕瑾校注 42.牡丹亭(明)汤显祖著徐朔方,杨笑梅校注 43.长生殿(清)洪升著徐朔方校注

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题:从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理解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答: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 成一条长长的历史河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 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 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 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 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 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不说,中国几千... 中华民族有着 自己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两者相互影响,共同传播,流淌成一条长长的历史 河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习惯于按时代或者朝代来进行划分,如先秦文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近代文学等等,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都烙印 着不同时代的特征,为我们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学总是与历史密不可分的,亦 文亦史,亦史亦文,而中国古代文学沉淀至今,所产生的价值便在于向后人展示中华 民族在精神,思想,文化方面的积淀,同时也是在发扬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精神,以 及浩大的智慧。同时文学也是一个人一生的感悟记载,是人类社会发生蜕变的基础, 是人类思想得以进步的基石。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释、道三家学说为中心,开创出了独特的思想体系。不得 不说,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儒、释、道三家学说对中国历史的变衍起到了不可估量 的作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据正统地位,一方面从思维角度束缚 了国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在行为举措上规范了国人的动向。这不仅是价值的体现, 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谈到我国独特的文学历史与文化传统,便不得不将其与西方的文学、文化进行比较, 必须承认的是,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化逐渐开始西式化转变。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 相互碰撞后必然的一个现象,从现实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在许多地方有着极大的局限性,或者说中华文化注重的是底蕴,在实现性上没有西方文化那般快速迅捷,在世界 性战争的爆发与民族压迫之下,中华文化的转型是一个不可阻遏的趋势,但中国传统 的文化仍然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从如今西方科学文化达到饱和后开始研究中华 文化便可看出。我以为中华文化去伪从简,便是一个“境”与“韵”,如同道德经中所云,“道可道,非常道。”中华文化所教授给人们的便是这样一种说不出来的意韵,是一种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阅读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阅读 1.有一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是_____. 2.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_____。 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提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美玉无暇”指的是_____。 4.“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老去,花落人亡两不知!”这首诗出自《红楼梦》中人物_____之手。 5.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_____;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一事。 6.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_____,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________。 7.请用下列两部古典名著人物的姓名或官名补全下面的回目。 (1)_____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水浒传》) (2)_____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三国演义》) 8.《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位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事家的形象,这个人是_____,这部作品是《_____》。 9.“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一位传奇英雄_____。 10.《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_____.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________ 11.“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作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

大学语文—浅谈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浅谈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它经历了长达3000多年的持续发展历程,以其辉煌成就而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对现代中国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古典,文学,审美, 感情 一、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化特征 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古代文学具有特别鲜明的人文色彩和理性精神。即使在上古神话中,中华民族的先民所崇拜的也不是希腊、罗马诸神那样的天上神灵,而是具有神奇力量并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人间英雄。例如在“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和“大禹治水”三则最著名的古代神话中,女娲、后羿和大禹等神话人物其实就是人间的英雄,氏族的首领,他们的神格其实就是崇高、伟大人格的升华。他们以巨大的力量克服了自然界的种种灾难,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他们与希腊神话中那些高居天庭俯视人间、有时还任意惩罚人类的诸神是完全不同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故事则反映了先民们征服时间、空间阻隔的愿望,体现了中华民族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影响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从青少年向成年发展,从校园向社会过渡的重要转型时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时期。在这个时期,大学生自然对理论教育、对学习如何做人有强烈的内在需求。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深厚的教育作用、美感作用。我觉得大学生多阅读中国的古代文学名著,能够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素养,杰出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永久的魅力。 中国古代文学由于存在着“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特殊情况,当它的某种样式在某个时代达到巅峰状态后,其艺术成就很难被后人所超越,从而成为后代作家永久性的艺术典范,并成为后代读者永久性的审美对象。唐诗宋词中的名篇警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特色整理(2011)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文学特色整理(2011) 作者:xiaocong 一、秦汉 枚乘《七发》:在叙述七事的过程里铺陈排比,辞藻繁复。 汉大赋: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繁复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呈现出富丽堂皇、细致绵密的风格。 汉乐府的语言:①口语化、自然质朴;②饱含感情,富于表现力。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①明白晓畅;②言近旨远,语短情长;③简洁生动,多名言警句。 二、魏晋南北朝 曹操:慷慨悲凉、气韵沉雄,语言古朴 曹丕:笔触细腻、清丽动人 曹植:辞藻华美,比喻丰富,对偶日趋精密。“骨气奇高,辞藻华茂,文兼雅怨,体被文质” 建安风骨:慷慨悲壮 正始之音:寄托遥深 阮籍:诗风隐晦曲折,多用比兴、象征手法,或借古讽今,或借美人香草寄托怀抱。 太康文学:繁缛的诗风:辞藻华丽;描写繁复详尽;大量使用排比、对偶。 陶渊明的语言:自然平淡,并非未经锤炼,只是不露痕迹。正如元好问所说:“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鲍照:语言俊逸遒丽,风格豪放凌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突出地位。 永明体:讲究四声、避免八病,讲究声律、辞藻、典故。 宫体诗:风格柔糜轻艳,讲究声律、辞藻、对偶。 庾信:沉郁苍凉。 吴歌:艳丽柔弱、哀怨缠绵 南朝民歌:语言自然清新,大量使用双关语 北朝民歌:语言粗犷直率,情感热烈,风格刚健

三、隋唐五代 齐梁诗风/六朝诗风:纤巧琦靡/华艳柔糜 “上官体”:宫廷文学应制咏物,重形式、声辞 初唐四杰:开始表现出较为壮大的气势,有慷慨悲凉的风格。 孟浩然:孟诗没有王诗中丰富的色彩层次感,更平淡自然,多即兴而发,随意清淡。 高适:气韵沉雄、意境开阔 岑参:多描写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和风物人情,色彩浓重、气势磅礴,更富有浪漫气质。 大历诗风: 2)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讲究声律词藻,工于白描写景,技巧细腻雕琢。 3)大量作品表现出孤独寂寞的情怀和超然世外的隐逸格调,有别于盛唐时的雄浑风骨,开始展现出中唐的风貌。 韩孟:雄奇怪异(奇险) 元白:重写实、尚通俗(流易) 《新乐府》50首的语言:力避典雅的书面语,穿插以口语和俗语。 《长恨歌》、《琵琶行》: 3)运用想象、虚构、比喻等手法。 4)语言明白晓畅、精纯恰当。 韩愈古文:雄肆,波澜壮阔、滔滔不绝 孟郊:幽僻冷涩 贾岛、姚合:工整中见清新奇僻 柳宗元:诗:冷峭;文:峻切。 李商隐:诗境凄美幽约,辞意飘渺难寻,风格深婉精丽 温庭筠:浓艳细腻,绵密隐约 花间词:题材多为风花雪月、男欢女爱。风格轻艳柔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 南唐词:与花间词相比,境界较为开阔,有深厚缠绵的情致。 苏轼前词的旧套:男女恋情、离愁别绪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知识点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知识点 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2、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4、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5、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保尔,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武松的故事。 7、古代的“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8、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蒲松龄。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9、《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0、《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 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11、“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12、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心理征服,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13、“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14、《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斩了谁手下的六将?为何要过关斩将? 关羽,斩了曹操手下的主六将,因为这六人阻挡他寻找大哥刘备的去路。 15、“草船借箭”是谁向谁借箭?这个“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16、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17、《三国演义》中“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周瑜;诸葛亮。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真题(部分)

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真题(部分) 1、四家《诗》:指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和古文“毛诗”。秦火以后,《诗经》以其口耳相传、易于记诵的特点,得以保存,在汉代流传甚广,出现了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三家诗在西汉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出自鲁人申培,齐诗出自齐人辕固,韩诗出自燕人韩婴,三家诗兴盛一时。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在西汉虽未被立为学官,但在民间广泛传授,并最终压倒了三家诗,盛行于世。后来三家诗先后亡佚,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2、“美政”理想:屈原“美政”理想的主要内容就是明君贤臣共兴楚国。首先,国君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才能享有国家。其次,应该选贤任能,罢黜奸佞。另外,修明法度也是其“美政”的内容之一。总之,相对于楚国的现实而言,屈原的“美政”理想更加进步,并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向。 3、“骨气奇高,词彩华茂”:这是锺嵘《诗品》中对曹植诗的评价。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这一切都通过他凝聚在五言诗的创作上,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他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4、温州杂剧:在元代,南方戏剧圈既有杂剧演出,又流行以南曲为唱腔的戏文;戏文,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称为“温州杂剧”,亦称南词。后人为有别于北曲杂剧,简称之为南戏。代表南戏艺术最高成就的剧目是元末高明所作的《琵琶记》。 5、赋比兴: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6、《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编撰者刘义庆。它的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虚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从而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它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7、江西诗派: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庭坚、陈师道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并尊黄庭坚为师派之祖,下列25人。到了宋末方回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8、玉茗堂四梦:又名“临川四梦”,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所著四种传奇剧本的合称,即《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其中以《牡丹亭》的成就最高。因作者是江西临川人,所居书斋名玉茗堂,四剧中都有描写梦境的情节而得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