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海大成人高等教育机械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36海大成人高等教育机械系统设计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8 页

2012-2013年海南大学EDA期末考试卷

2012-2013年海南大学信息学院EDA技术及应用考试 试卷(A卷) 时间:120分钟(2012年12月)考试形式:闭卷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那个流程是正确的基于EDA软件的FPGA / CPLD设计流程:(B) A. 原理图/HDL文本输入→适配→综合→功能仿真→编程下 载→硬件测试 B. 原理图/HDL文本输入→功能仿真→综合→适配→编程下 载→硬件测试 C. 原理图/HDL文本输入→功能仿真→综合→编程下载→→ 适配硬件测试; D. 原理图/HDL文本输入→功能仿真→适配→编程下载→综 合→硬件测试 2.综合是EDA设计流程的关键步骤,综合就是把抽象设计层次中的一种表示转化成另一种表示的过程;在下面对综合的描述中,____C_____是错误的。 A. 综合就是将电路的高级语言转化成低级的,可与FPGA /

CPLD的基本结构相映射的网表文件; B. 为实现系统的速度、面积、性能的要求,需要对综合加以 约束,称为综合约束; C. 综合是纯软件的转换过程,与器件硬件结构无关; D. 综合可理解为,将软件描述与给定的硬件结构用电路网表 文件表示的映射过程,并且这种映射关系不是唯一的。3.CPLD的可编程是主要基于什么结构:(D) A .查找表(LUT); B. ROM可编程; C. PAL可编程; D. 与或阵列可编程; 4. IP核在EDA技术和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HDL方 式提供的IP被称为:(C) A. 硬IP; B. 固IP; C. 软IP; D. 都不是; 5. 流水线设计是一种优化方式,下列哪一项对资源共享描述正 确_ C。 A. 面积优化方法,不会有速度优化效果 B. 速度优化方法,不会有面积优化效果 C. 面积优化方法,可能会有速度优化效果

机械系统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 二.《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1) 三.传动系统设计 (3) 四. 主轴.传动组及相关组件的验算 (17) 五.设计总结 (35) 六.参考文献 (36)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和设计的综合性练习。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能够应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结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我们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二.《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技术参数: =40r/min , =400r/min Z=6 公比 =1.58 电机参数: 电机功率 P=4KW 电机转速 n=1430r/min 设计对象: 本设计自选为普通车床,最大加工直径400mm. 设计要求: 1.完成装配图的设计,包括床头箱传动系统 展开图和床头箱剖视图。 2.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页数在20页左右,打印件,书写规格 按《哈尔滨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撰写规范》 书写。

三.传动系统设计 3.1 传动设计 3.1.1 确定转速数列及转速范围 由设计题目知最低转速为63r/min,公比为1.58,查文献[2]表2.12,查得 主轴的转速数列值为(单位:r/min):40,63,100,160,250,400. 转速范围Rn= ===10 3.1.2定传动组数和传动副数 本设计为6级变数,考虑到结构的紧凑性,在变速组后加一定比传动组。方案为: 6=3×2×1 3.1.3 齿轮齿数的确定 ≤≤2,因此≤≤,故取== ====4<8 所以满足条件 = = ==2.5<8 所以满足条件 由转速图上定的传动副和传动比,查文献[2]表4.1,齿数和最大不超过100~120,可得各齿轮组的齿数如下表:

逻辑学期末考试A卷

海南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1学期试卷科目:《逻辑学》 试题(A 卷) 姓名: 学 号: 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思想政治教育 成绩登记表(由阅卷教师用红色笔填写)大题号一二 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得分 阅卷教师: 200 年 月 日考试说明:本课程为开卷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以下哪组欧拉图正确地刻画了上述划横线的四个概念间的关系?( A )a:工人 b:青年人c:中年人d:共产党员A B 2.在(1)“青年是祖国的花朵”和(2)“青年应当又红又专”中的“青年”( B )。A.都是集合概念 B.(1)是集合概念(2)不是集合概念 C. 都不是集合概念D. (1)不是集合概念(2)是集合概念 E. 都是单独概念3,若A 与B 都是单独概念,则A 与B 的外延关系不可能是( B )A.全同 B.属种 C.矛盾 D.反对4.作为万物之灵,人同样是有性别的动物,分为男人和女人( B )A.明确了内涵,但没有明确外延 B.没有明确内涵,但明确了外延C.明确了内涵,并且明确了外延 D.没有明确内涵,并且没有明确外延b a d c 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

5.“共产党”和“共产党员”,这两个概念是(E ) A.交叉关系 B. 属种关系 C. 矛盾关系 D. 对立关系 E.既非矛盾,也非对立的不相容关系 6.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C ) (1)北京市-海淀区(2)男人-老头(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远程教育中心(4)相容关系-属种关系 A. (1)(2)(3)和(4) B.仅(1)和(3) C. 仅(2)和(4) D. 仅(1)(3)(4) E.(1)(2)(3)和(4)都不是 7.据《科技日报》消息,1998年5月,瑞典科学家在研究中首次提出,一种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只有在未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中才能提取。 如果《科技日报》的上述消息是真实的,那么,在以下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A ) (1)1997年4月,芬兰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提出过,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有特殊功效的微量元素,除了未经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不可能在其他对象中提取。 (2)荷兰科学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证明,在未经加工的加勒比椰果中,并不能提取对防治老年痴呆症有特殊功能的微量元素,这种微量元素可以在某些深海微生物中提取。 (3)著名的苏格兰医生查理博士在相关的研究领域中证明,该微量元素对防治老年痴呆症并没有特殊功效。 A.只有(1) B.只有(2) C.只有(3) D.只有(2)和(3) E.(1)、(2)和(3) 8.如果李生喜欢表演,那么他报考戏剧学院,如果他不喜欢表演,那么他可以成为戏剧理论家。如果他不报考戏剧学院,那么不能成为戏剧理论家。 由此可推出李生( D ) A.不喜欢表演 B.成为戏剧理论家 C.不报考戏剧学院 D.报考戏剧学院 E. 不成为戏剧理论家 9.某个岛上的土著居民分为骑士和无赖两部分,骑士只讲真话,无赖只讲假话。甲和乙是该岛上的两个土著居民,关于他们俩,甲说:“或者我是无赖,或者乙是骑士。“ 根据以上条件,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A ) A.甲和乙都是骑士 B.甲和乙都是无赖 C.甲是骑士,乙是无赖 D.甲是无赖,乙是骑士 E.条件尚不够充分以推出结论 10.“吸毒”和“感染艾滋病”之间是什么关系?(D )

海南大学2016—2017学年期末测试教育管理原理试卷

海南大学2016—2017学年期末测试试卷 《教育管理原理》试题 姓名: 年级: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管理所要实现的目标,是_____的目标。() A.领导者 B.全体成员 C.具体任务 D.组织整体 2.管理者的影响力来自管理者的_____以及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和修养。() A.专业水平 B.个人形象 C.职位 D.群众基础 3.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的_____是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 A.培养 B.组合 C.参与 D.考核 4._____是管理的永恒主题。() A.效益 B.效率 C.效能 D.效果

5.运用教育管理中的法治方法,首先是要求加强() A.法制教育 B.建立学校章程 C.教育立法 D.用好校长 6._____是为规划服务的,是规划的基础。() A.决策 B.预算 C.计划 D.预测 7.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 A.严肃性 B.阶级性 C.科学性 D.公益性 8.教育法制指() A.教育法律规范 B.教育执法体系 C.国家法律制度 D.教育法律制度 9.教育预测的基本依据是() A.教育决策 B.教育发展规划 C.教育管理规律 D.教育发展规律 10.教育体制是_____与教育规范的结合体。() A.教育制定 B.教育机关 C.教育政策法规 D.教育机构 11.教育行政的核心是() A.教育财务行政 B.教育人事行政 C.教育监督行政 D.教育规划行政 12.教育财务行政包括:_____,教育经费的分配和使用管理。() A.教育经费筹措管理 B.教育经费来源管理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7级变速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 题目: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学院:机械动力工程学院 姓名: 指导教师:段铁群 系主任:段铁群 2013年08月29日

目录 第一章运动计算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 1.3 课程设计的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1.4 运动参数及转速图的确定 1.5 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第二章动力计算 2.1 带传动设计 2.2 计算转速的计算 2.3 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2.4 传动轴最小轴径初定 2.5 执行轴合理跨距计算 第三章主要部件的校核 3.1 主轴强度,刚度校核 3.2 传动轴刚度校核 3.3 轴承寿命校核 第四章总结 第五章参考文献

第1章运动计算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由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2.1 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3)根据设计方案和零部件选择情况,进行有关动力计算和校核。 1.2.2 图样技术设计: (1)选择系统中的主要机件。 (2)工程技术图样的设计与绘制。 1.2.3编制技术文件: (1)对于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自我经济技术评价。

海南大学工程力学期末试卷

海南大学2011-2012学年度清考试卷 By 潇湘夜雨 科目:《工程力学》试题 适用于 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 专业 姓名: 学 号: 学院: 专业班级: 阅卷教师: 年 月 日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计算器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在以下各小题中画有_______处填上答案。 1、构件正常或是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构件应具备足够的 、 、 。 2、力的三要素是 、 、 。 3、刚体在二力作用下的平衡的必要充分条件是此二力 、 、 。 4、分析刚体内力的一般方法是 。 二、绘图题(每图2分,共20分) 1、(4分)试画出以下各题中圆柱或圆盘的受力图。与其它物体接触处的摩擦力均略去。 (注意:二力杆构件及三力汇交平衡原理分析受力方向) (1) 2)

2、(4分)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B 梁的受力图。 3、(4分)试画出以下各题中AB 杆的受力图。 4、(4分)试画出以下各题中指定物体的受力图。 (1) 杠杆AB ;(2) 半拱AB 部分 (1) (2) 1) (1) (2)

5、(4分)试画出以下刚体系的整体受力图,并说明是哪种约束类型。 三 、计算题(共70分)(注意:答题时要列出详细运算 步骤并计算出中间运算数值和最终计算结果。) 1、 (10分)杆AC 、BC 在C 处铰接,另一端均与墙面铰接,如图所示,F 1和F 2作用 在销钉C 上,F 1=445 N ,F 2=535 N ,不计杆重,试求两杆所受的力。(要求:画出受力分析图,判断其所属力系,列出平衡方程,计算出结果) 2、 (15分)试求题下图所示梁支座的约束力。设力的单位为kN ,力偶矩的单位为 kN ?m ,长度单位为m ,分布载荷集度为kN/m 。(要求:画出受力分析图,判断其所属力系,列出平衡方程,计算出结果) F 1

CA6140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卧式车床CA6140机械传动系统课程设计 前言 在现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切削加工仍然是将金属毛坯加工成规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主要加工方法。所以金属切削机床是加工机器零件的主要设备,它所担负的工作量在一般生产中占制造机器总工作量的40%~60%,一个国家机床工业的技术水平标志着自身装备国民经济的能力,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生产实力,反映着机械工业发展的水平。因此机床工业部门必须首先为各机械制造厂提供先进的、现代化的机床装备,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所具备的条件。显然,金属切削机床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大的作用。金属切削机床的设计就是为切削加工设计出既经济而且满足加工要求的车床,CA6140车床加工范围广,能够满足各方面加工的需要,在这种车床的主传动中,采用齿轮传动,因为齿轮传动效率高,如一级圆柱齿轮传动的效率可达99%,这对大功率传动十分重要,因为即使效率提高1%,也有很大的经济意义。而且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稳定,在齿轮设计中,应该首先考虑齿轮的工作条件和用途,使所设计的齿轮满足工作的需要,根据齿轮的工作条件,得出齿轮最可能的失效形式,然后进行校核,如齿根强度计算和接触疲劳强度校核,使其在有效工作期内安全可靠,在国内外齿轮的设计中,如何提高设计效率是普遍面临的问题,所以为提高设计效率,人们借助与计算机软件UG软件,它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参数化设计平台。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机床的概述 (4) 1.1机床的作用和用途 (4) 1.1.1金属切削机床的作用: (4) 1.1.2机床的用途: (4) 1.2机床的规格 (4) 第2章机床的主传动设计 (7) 2.1主传动系统 (7) 2.1.1传动关系的确定 (7) 2.1.2各种转速的传动计算 (8) 2.1.3主传动系统图及传动内部的结构 (9) 2.1.4设计机床的主传动的基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 签。 2.2主运动参数的选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确定最低和最高转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确定其他参数 (13) 第3章机床传动装置的运动及参数的设计 (13) 3.1绘制转速图 (14) 3.1.1各轴转速 (14) 3.1.2各轴输入功率 (14) 3.1.3确定各轴的计算转速 (15) 3.1.4各齿轮的计算转速 (15) 3.1.5各轴的转矩 (15) 3.1.6转速图 (16) 3.2动力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带传动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4章齿轮的设计 (19)

中国海洋大学 2007-2008学年 第2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海洋大学2007-2008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共 4 页第 2 页三、指令正误判断,对正确指令写出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对错误指令指出原因(设VAR1, VAR2为字变量, L1为标号)(20分)(1)MOV SI,120 (2)MOV AX, [BX] (3)MOV BP, AL (4)MOV CS, BX (5)MOV [BX][SI], 3 (6)ADD AX, LENGTH VAR1 (7)SUB [DI], 99H (8)PUSH 200H (9)XCHG AX, ES (10)JMP L1+5 四、分析下列程序,回答问题。(共10分) 1.MOV AX,50 MOV CX,5 LOP:SUB AX,CX LOOP LOP MOV BUF,AX HLT 上述程序段执行后,[BUF]=? 2.MOV CL,3 MOV BX,0B7H ROL BX,1 ROR BX,CL 执行上述程序段后BX的内容是。 3.STRING DB ‘A VBNDGH!234%Y*’ COUNT DW ? ……… MOV BX,OFFSET STRING MOV CX,0 LOP:MOV AL,[BX] CMP AL,‘*’ JE DONE INC CX INC BX JMP LOP DONE:MOV COUNT,CX HLT 上述程序段的功能是。

共 4 页第 4 页 六、按下图叙述8086最小模式下的读周期时序。要求:以T1、T2、T3、T4状态为叙述顺序,且在此4个状态下某引脚上信号变化的话,必须在叙述中解释该引脚的变化。(15分)

海南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试题

海南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2学期试卷 科目:《物理化学C 》试题(A 卷) 适用于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 专业 姓名: 学 号: 学院: 专业班级: 阅卷教师: 年 月 日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计算器 。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进行可逆膨胀过程,其对外做最大功。 ( ) 2、功和热都是途径函数,对应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 ) 3、H 2和O 2经绝热恒容反应,此过程的ΔU 、ΔH 、ΔA 、ΔG 均不为0。 ( ) 4、基于热力学第二、三定律,某气体的规定熵S m > 0。 ( ) 5、标准平衡常数K θ的数值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平衡系统的总压及组成无关。 ( ) 6、在110℃及101.325kPa 下,水的化学势大于水蒸汽的化学势。 ( ) 7、阿伦尼乌斯方程式主要是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 8、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m r G >0,所以要选用合适的催化剂,使反应得以进行。 ( ) 9、溶胶系统是高度分散的多相系统,是热力学的不稳定系统。 ( ) 10、胶体系统产生丁铎尔现象的原因是胶粒带电所引起的。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各题前的括号内)

1、在恒压、绝热、w ′=0的条件下,发生某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上升,体积变大,则此过程 的ΔH ( );ΔU ( )。选择填入: A 、> 0 B 、= 0 C 、< 0 D 、无法确定 2、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大液滴分散成小液滴后,其饱和蒸气压将( )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3、0℃ 5个大气压下,H 2O(S)→H 2O(1)其体系熵变( ) A 、ΔS 体>0 B 、ΔS 体<0 C 、ΔS 体=0 4、合成氨反应N 2(g)+3H 2(g) == 2NH 3(g),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且保持体系温度,总压不 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 ) A 、平衡向右移动 B 、平衡向左移动 C 、平衡不受影响 5、通常称为表面活性剂的物质,是指当其加入少量后就能 的物质。 A 、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 B 、改变溶液的导电能力 C 、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D 、使溶液表面发生负吸附 6、某反应的总的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的速率常数有如下关系:k=k 2(k 1/k 3)1/2,则表观活化能与基 元反应的活化能关系为 ( ) A 、E a =E 2+21E 1- E 3 B 、E a = E 2 +( E 1- 2E 3)1/2 C 、E a = E 2 +2 1 (E 1- E 3) 7、两反应均为一级的平行反应A ) 2()1(21C k B k ,B 为所需产物,而C 为副产物,已知两反应的指前因子 A 1=A 2,E a1=100KJ ·mol -1,E a2=70KJ ·mol -1,今欲加快反应(1)的反应速度,应 。 A 、提高反应温度 B 、降低反应温度 C 、升高压力 D 、降低压力 8、胶体系统的电泳现象表明 。 A 、分散介质不带电 B 、胶体粒子处于等电状态 C 、胶团带电 D 、胶体粒子带有大量的电荷 9、在农药中通常都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物质,如烷基苯磺酸盐,其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农药的杀虫药性 B 、消除药液的泡沫 C 、防止农药挥发 D 、提高农药对植物表面的润湿能力 10、在化学动力学中,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 A 、反应级数为正整数的反应 B 、基元反应 C 、 恒温恒容反应 D 、理想气体反应

CM6132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精密车床主轴箱与变速箱系统设计说明

目录 绪论 (1) 1.概述 (5) 1.1机床主轴箱课程设计的目的 (5) 1.2设计任务和主要技术要求 (5) 1.3操作性能要求 (6) 2.技术参数确定与方案设计 (6) 2.1原始数据 (6) 2.2开展CM6132功能原理设计 (6) 3.运动设计 (7) 3.1确定转速极速 (7) 3.1.1计算主轴最高转速 (9) 3.1.2计算主轴最低转速 (10) 3.1.3确定主轴标准转速数列 (11) 3.2主电动机的选择 (12) 3.3变速结构的设计 (14) 3.3.1 主变速方案拟定 (14) 3.3.2 拟定变速结构式 (14) 3.3.3拟定变速结构网 (15) 3.3.4 验算变速结构式 (16)

3.4绘制转速图 (17) 3.5 齿轮齿数的估算 (20) 3.6 主轴转速误差 (23) 4.动力设计 (26) 4.1电机功率的确定 (26) 4.2确定各轴计算转速 (26) 4.3 带轮的设计 (27) 4.4传动轴直径的估算 (30) 4.5齿轮模数的确定 (33) 4.6主轴轴颈的直径 (36) 4.6.1主轴悬伸量a (36) 4.6.2主轴最佳跨距0L 的确定和轴承的选择 (36) 4.6.3主轴组件刚度验算 (37) 5. 结构设计 (38) 5.1齿轮的轴向布置 (39) 5.2传动轴及其上传动元件的布置 (40) 5.2.1 I 轴的设计 (42) 5.2.2 II 轴的设计 (42) 5.2.3 III 轴的设计 (42) 5.2.4 带轮轴的设计 (42) 5.2.5 Ⅳ轴的设计 (43) 5.2.6主轴的设计 (43) 5.2.7 主轴组件设计 (43) 5.3齿轮布置的注意问题 (44)

中国海洋大学2015-2016学年软件工程期末考试试卷B

中国海洋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信息学院《软件工程》课程试题(A卷)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文具(或本课程为开卷考试,可携带文具和资料),满分为:100 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瀑布模型的关键不足在于() (1)过于简单(2)不能适应需求的动态变更(3)过于灵活(4)各个阶段需要进行评审 2.在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中,类与类之间主要有以下结构关系()(1)继承和聚集(2)继承和一般(3)聚集和消息传递(4)继承和方法调用 3.以下哪一项不是软件危机的表现形式( ) (1)成本高(2)生产率低(3)技术发展快(4)质量得不到保证 4.以下哪一项不是面向对象的特征() (1)多态性(2)继承性(3)封装性(4)过程调用 5.面向对象模型主要由以下哪些模型组成() (1)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2)对象模型、数据模型、功能模型(3)数据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4)对象模型、动态模型、数据模型 6.软件可行性研究一般不考虑() (1)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和相关的技术来支持系统开发(2)是否有足够的工具和相关的技术来支持系统开发(3)待开发软件是否有市场、经济上是否合算(4)待开发的软件是否会有质量问题

7.软件维护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哪几种() (1)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测试副作用(2)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调试副作用(3)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文档副作用(4)编码副作用、文档副作用、测试副作用 8.软件项目计划一般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1)培训计划(2)人员安排(3)进度安排(4)软件开发标准的选择和制定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1)coad方法(2)booch方法(3)jackson方法(4)omt方法 10.以下哪种测试方法不属于白盒测试技术() (1)基本路径测试(2)边界值分析测试(3)循环覆盖测试(4)逻辑覆盖测试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分析软件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说明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3.软件测试包括哪些步骤?说明这些步骤的测试对象是什么? 4.需求分析与软件设计二个阶段任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5.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分为哪五级? 三、解答题 1、下面为在数组A(1)~A(10)中找最大数算法的PDL描述,画出其PDA 图(10分)。 N=1 WHILE N<=10 DO IF A(N)<=A(N+1) MAX =A(N+1); ELSE MAX =A(N) ENDIF; N=N+1; ENDWHILE;

海南大学土力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 学院 土木工程 专业《土力学》试题(A 卷)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计算器 文具; 水的重度取10kN/m 3。 一、判断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 (说明:如果您认为下列说法是正确的,就在题号前的 ( )中打“√”,否则打“×”) ( × )1、土的相对密度D r 会出现D r >1或D r <1的情况。 ( × )2、在任何情况下,土体自重应力都不会引起地基沉降。 ( × )3、土中应力水平越高,土越易破坏,说明土的抗剪强度越小。 ( × )4、土的颗粒级配分析中,曲率系数是10 60230d d d C u ?=。 ( √ )5、边坡的安全系数在施工刚结束时最小,并随着时间的增长二增大。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指出下列何种土不以塑性指标I p 来定名( D )。 A.粘土 B.粉质粘土 C.粉土 D.砂土 2. 淤泥属于( B )。

A.粉土 B.粘性土 C.粉砂 D.细砂 3.某土层排水固结,达到90%固结完成的沉降量为18cm,则该土层 完全固结后,总沉降量为( C )。 A.18cm B. 19cm C. 20cm D. 21cm 4.地基沉降计算深度是指( B )。 A.主要持力层 B. 主要压缩层厚度 C. 持力层厚度 D. ≥5m 5.土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其破坏面与最大主应力σ1的作用面的 夹角为(B )。 A.45o-?/2 B. 45o+?/2 C. 45o+? D. 45o 6.现场十字板试验得到的强度与室哪一种试验方法测定的强度相当? ( A )。 A.快剪 B. 固结快剪 C. 慢剪 7.粘性土的抗剪强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颗粒间的粘结力,另一部 分是( A )。 A. 摩擦力 B. 水压力 C. 有效应力 D. 荷载 8.条形基础竖直均布荷载下附加应力计算时,附加应力系数的确定应根 据(D )比值查表确定。 A. L/B和z/B B. L/B和x/B C. L/B和z/L D. x/B和z/B。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6级变速

哈尔滨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 题目: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院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摘要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有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

(3)根据设计方案和零部件选择情况,进行有关动力计算与校核。2、图样技术设计: (1)选择系统中的主要组件。 (2)图样的设计与绘制。 3、编制技术文件: (1)对于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自我技术经济评价。 (2)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 关键词分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传动副,结构网,结构式,齿轮模数,传动比,计算转速 目录 一、绪论 (4) 1.1课程设计目的 (4) 1.2课程设计内容 (4) 1.3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4) 二、运动设计 (6)

2.1运动参数及转数图的确定 (6) 2.2核算主轴转数误差 (8) 三、动力计算 (10) 3.1.带传动设计 (10) 3.2.计算转速的计算 (11) 3.3.齿轮模数计算及验算 (11) 3.4.传动轴最小轴颈的初定 (13) 3.5.主轴合理跨距的计算 (14) 四、主要零部件的校核 (16) 4.1齿轮强度、刚度校核 (16) 4.2轴的刚度校核 (16) 4.3轴承寿命校核 (17) 总结 (19) 参考文献 (19)

一、绪论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1.2课程设计的内容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由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2.1 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 (3)根据设计方案和零部件选择情况,进行有关动力计算和校核。 1.2.2 图样技术设计: (1)选择系统中的主要机件。 (2)工程技术图样的设计与绘制。 1.2.3编制技术文件: (1)对于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自我经济技术评价。 (2)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 1.3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1.3.1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 题目: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技术参数:Nmin=71r/min;Nmax=710r/min;Z=6级;公比为1.58;电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化学2006—2007年期末考试试题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化学2006—2007年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1、1mol理想气体在恒容情况下,由T1、p1的状态变到T 2、p2的状态,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 A. ) T - (T C H 1 2 m p, = ? B. Q H= ? C. ) T - (T C Q 1 2 m v, = D. ) T - R(T U - H 1 2 = ? ? 2、在绝热不可逆过程中,体系和环境熵变为:() A. ΔS体系=0,ΔS环境=0 B. ΔS体系>0,ΔS环境>0 C. ΔS体系>0,ΔS环境=0 C. ΔS体系=0,ΔS环境>0 3、关于理想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组成理想溶液的几种物质,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十分接近; B. B.理想溶液中各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 C. C.理想溶液中各种物质的分子从溶液中逸出难易程度和纯态一样; D.D.恒温恒压下,在由纯组分组成理想溶液的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4、500K,101.3kPa下,下列反应分别处于平衡状态:() (1)(1)C(s)+ H2O(g)= CO(g)+ H2(g) (2)(2)CO(g)+ H2O(g)= CO2(g)+ H2(g) (3)(3)CO(g)+ Cl2(g)= COCl2(g) (4)(4)CaCO3(s)= CaO(s)+ CO2(g) A. (1)、(2) B. (2)、(3) C. (1)、(4) D. (3) 5、下图是H2O(A)与盐(B)的相图。要从组成为O和P的两物系得纯物质BA m,应进行的正确操作为:() ·O P· T/K A BA m C B x B A.A.物系O先加适量B再降温,物系P先加适量水再降温; B. B.物系O先加适量水再降温,物系P先加适量B再降温; C. C.物系O和物系P均先加适量水再降温; D.D.物系O和物系P均先加适量B再降温。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1mol双原子理想气体,由400K、14.0dm3先反抗恒外压绝热膨胀至26.3dm3,再保持体积不变升温至

海大大一上学期(第一学期)高数期末考试题

大一上学期高数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有4小题, 每小题4分, 共16分) 1. )(0),sin (cos )( 处有则在设=+=x x x x x f . (A )(0)2f '= (B )(0)1f '=(C )(0)0f '= (D )()f x 不可导. 2.  )时( ,则当,设133)(11)(3→-=+-= x x x x x x βα. (A )()()x x αβ与是同阶无穷小,但不是等价无穷小; (B )()()x x αβ与是等价无穷小; (C )()x α是比()x β高阶的无穷小; (D )()x β是比()x α高阶的无穷小. 3. 若 ()()()0 2x F x t x f t dt =-?,其中()f x 在区间上(1,1)-二阶可导且 '>()0f x ,则( ). (A )函数()F x 必在0x =处取得极大值; (B )函数()F x 必在0x =处取得极小值; (C )函数()F x 在0x =处没有极值,但点(0,(0))F 为曲线()y F x =的拐点; (D )函数()F x 在0x =处没有极值,点(0,(0))F 也不是曲线()y F x =的拐点。 4. ) ( )( , )(2)( )(1 =+=?x f dt t f x x f x f 则是连续函数,且设 (A )22x (B )2 2 2x +(C )1x - (D )2x +. 二、 填空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5. = +→x x x sin 2 ) 31(lim e 的 六次方 . 6. ,)(cos 的一个原函数是已知 x f x x =? ?x x x x f d cos )(则 cos 方x/2x 方 .

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解析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 题目: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院、系:机械动力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 09-3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段铁群 系主任: 2012年8月29日

摘要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有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 (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 (3)根据设计方案和零部件选择情况,进行有关动力计算与校核。 2、图样技术设计: (1)选择系统中的主要组件。 (2)图样的设计与绘制。 3、编制技术文件: (1)对于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自我技术经济评价。 (2)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 关键词分级变速;传动系统设计,传动副,结构网,结构式,齿轮模数,传动比,计算转速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4) 二、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4) 三、运动设计 (4) 1.确定极限转速,转速数列,结构网和结构式 (4) 2.主传动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 (4) 3.确定变速组齿轮齿数,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6) 四、动力计算 .................................... (7) 1.传动件的计算转速 (7) 2.传动轴和主轴的轴径设计 (7) 3.计算齿轮模数 (8) 4.带轮设计 (9) 五、主要零部件选择 (10) 六、校核 (10) 七、结束语 (14) 八、参考文献 (14)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结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转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二、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分级、 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技术参数:Nmin=35.5r/min,Nmax=800r/min, 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三、运动设计 1.确定极限转速,转速数列,结构网和结构式 (1)确定极限转速,公比、变速级数 Nmin=45r/min ,Nmax=710r/min; =1.41; z=9 (2) 转速数列: 45r/min63r/min,90r/min,125r/min,180r/min,250r/min,255r/min, 500r/min,710r/min,共9级 (3)确定极限转速: Rn=Nmax/Nmin=710/45=15.6 (4)确定结构网和结构式 (1)写传动结构式:主轴转速级数Z=9. 结构式9=31×33 (2)画结构网:

海南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试题[完整]

海南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2学期试卷 科目:《物理化学C 》试题(A 卷) 适用于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制药 专业 姓名: 学 号: 学院: 专业班级: 阅卷教师: 年 月 日 考试说明:本课程为闭卷考试,可携带 计算器 。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对得在括号里打“√”,错得打“×”) 1、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得理想气体进行可逆膨胀过程,其对外做最大功. ( ) 2、功与热都就是途径函数,对应某一状态有一确定值。?? ( ) 3、H 2与O 2经绝热恒容反应,此过程得ΔU 、ΔH 、ΔA 、ΔG 均不为0。 ( ) 4、基于热力学第二、三定律,某气体得规定熵Sm 〉 0。 ( ) 5、标准平衡常数 K θ得数值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平衡系统得总压及组成无关。 ( ) 6、在110℃及1 01、325kPa 下,水得化学势大于水蒸汽得化学势。 ( ) 7、阿伦尼乌斯方程式主要就是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得影响. ( ) 8、一定条件下,某反应得〉0,所以要选用合适得催化剂,使反应得以进行。 ( ) 9、溶胶系统就是高度分散得多相系统,就是热力学得不稳定系统。 ( ) 10、胶体系统产生丁铎尔现象得原因就是胶粒带电所引起得。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选择正确答案得编号,填在各题前得括号内) ′=0得条件下,发生某化学反应,使系统得温度上升,体积变大,则此过程得ΔH( );ΔU( )。选择填入: A、〉 0? B 、= 0? C 、< 0? ? D 、无法确定

2、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大液滴分散成小液滴后,其饱与蒸气压将( ) A、变小?? B 、不变 C、变大 ?D 、无法判断 3、0℃ 5个大气压下,H 2O(S)→H 2O (1)其体系熵变( ) A 、ΔS 体>0 ?B 、ΔS 体<0? ?C 、ΔS 体=0 4、合成氨反应N 2(g)+3H 2(g) == 2NH 3(g ),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且保持体系温度,总压不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 ) A 、平衡向右移动 B 、平衡向左移动 C 、平衡不受影响 5、通常称为表面活性剂得物质,就是指当其加入少量后就能 得物质。 A 、增加溶液得表面张力 ???B 、改变溶液得导电能力 C、显著降低溶液得表面张力? ?D 、使溶液表面发生负吸附 6、某反应得总得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得速率常数有如下关系:k=k 2(k 1/k 3)1/2,则表观活化能与基元反应得活化能关系为 ( ) A 、E a =E 2+E 1- E 3 B 、E a = E 2 +( E1- 2E 3)1/2 C 、E a = E 2 +(E 1- E 3) 7、两反应均为一级得平行反应 A ,B为所需产物,而C 为副产物,已知两反应得指前因子A 1=A 2,Ea1=100KJ ·mo l—1,E a2=70K J·m ol -1,今欲加快反应(1)得反应速度,应 。 A 、提高反应温度? ? ? B 、降低反应温度 C 、升高压力? ?? ??D 、降低压力 8、胶体系统得电泳现象表明 . A 、分散介质不带电 ? ? B 、胶体粒子处于等电状态 C 、胶团带电?? ??D 、胶体粒子带有大量得电荷 9、在农药中通常都要加入一定量得表面活性物质,如烷基苯磺酸盐,其主要目得就是 . A 、增加农药得杀虫药性 B 、消除药液得泡沫 C 、防止农药挥发???? D 、提高农药对植物表面得润湿能力 10、在化学动力学中,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 A 、反应级数为正整数得反应???B 、基元反应 C 、?恒温恒容反应 ?? D 、理想气体反应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在以下各小题中画有___ ____处填上答案. 1律得数学表达式就是 ,其实质上就是 。 2、拉乌尔定律得数学表达式为 ,亨利定律得数学表达式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实例解析

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题目30)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姓名: xxx xxx xxxx 学号: xxx xxx xxxx 指导教师: 2012年月日

《目录》 摘要 (2) 第1章绪论 (3) 第2章运动设计 (5) 1.确定极限转速,转速数列,结构网和结构式 (5) 2.主传动转速图和传动系统图 (7) 3.确定变速组齿轮齿数,核算主轴转速误差 (8) 第3章动力计算 (9) 1.传动件的计算转速 (9) 2.传动轴和主轴的轴径设计 (10) 3.计算齿轮模数 (11) 4.带轮设计 (15) 第4章主要零部件选择 (20) 第5章校核 (21) 结束语 (22) 参考文献 (23)

摘要 设计机床得主传动变速系统时首先利用传动系统设计方法求出理想解和多个合理解。根据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及主轴功率与转矩特性要求,分析了机电关联分级调速主传动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从主传动系统结构网入手,确定最佳机床主轴功率与转矩特性匹配方案,计算和校核相关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本说明书着重研究机床主传动系统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根据已确定的运动参数以变速箱展开图的总中心距最小为目标,拟定变速系统的变速方案,以获得最优方案以及较高的设计效率。在机床主传动系统中,为减少齿轮数目,简化结构,缩短轴向尺寸,用齿轮齿数的设计方法是试算,凑算法,计算麻烦且不易找出合理的设计方案。本文通过对主传动系统中三联滑移齿轮传动特点的分析与研究,绘制零件工作图与主轴箱展开图及剖视图。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系统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二)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 1 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 题目30: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技术参数:Nmin=50r/min;Nmax=112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2 技术要求 1. 利用电动机完成换向和制动。 2. 各滑移齿轮块采用单独操纵机构。 3. 进给传动系统采用单独电动机驱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