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PIC单片机扩展8255A并口

如何使用PIC单片机扩展8255A并口

如何使用PIC单片机扩展8255A并口

#include

__CONFIG(0x3B31);

#defineA0RB0

#defineA1RB1

#defineCSRB2

#defineLERD0

#defineWRRD6

#defineRDRD7

constunsignedchartab[]={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88,0x83,0xc6,0xa1,0x86,0x8e,0xff};//0-F-全灭-共阳极数码管unsignedchartmp[]={0,0,0,0,0,0,0,0};

voiddelay1ms(unsignedintx)

{

unsignedchari;

for(;x》0;x--)

for(i=0;i《165;i++);

}

voidinit()

{

TRISB=0x00;

PORTB=0x00;

TRISD=0x00;

PORTD=0x00;

LE=0;WR=1;RD=1;//关373,禁止8255读写

}

voidinit_8255()

{

LE=1;A1=1;A0=1;CS=0;//开373,发送写控制器命令,CS片选允许

实验三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实验

实验三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学习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2、学习计数器程序的编写。 3、学习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4、学习定时器程序的编写。 5、熟悉汇编语言 2、实验说明 1、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T0)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口驱动LED灯上显示出来。 2、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3、实验仪器和条件 计算机 伟福实验箱(lab2000P) 4、实验内容 1、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T0)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口驱动LED灯上显示出来。 2、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P3.4引入定时器T0。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一次输入波形,因此单片机至少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才能检测到一次跳变。这就要求被采样电平至少维持一个完整的机器周期,以保证电平在变化之前即被采样。同时这就决定了输入波形的频率不能超过机器周期频率。 3、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4、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TMOD

用于设置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3,并确定用于定时还是用于计数。TCON 主要功能是为定时器在溢出时设定标志位,并控制定时器的运行或停止等。 5、在例程的中断服务程序中,因为中断定时常数的设置对中断程序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置数前要先关对应的中断,置数完之后再打开相应的中断。 五、思考题 1、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 2、改为门控方式外部启动计数; 3、如果改为定时间隔为200us,如何改动程序; 4、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例如使用方式1,定时间隔为10ms,如何改动程序。 六、源程序修改原理及其仿真结果 思考题一: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 方法一: movTMOD, #00000100b;方式0,记数器 movTH0, #0 movTL0, #0 setbTR0;开始记数;由于方式0的特点是计数时使用TL0的低五位和八位 TH0,故用加法器a用“与”(ANL)取TL0的低五位,再用yiwei子程序实现TH0的低三位变为高三位与TL0相加,这样赋给P1时就是八位计数的结果。 Loop: mova,TL0 anla,#1fh

关于单片机的一些小实验_06 一位数码管静态显示

/****************************************************************************** ************** * 功能:一位数码管静态显示。 * 硬件条件:1.CPU型号:AT89S52 * 2.晶振:12.000MHz * 3. P0口全部接上拉电阻。 * 4.短接P0.0__SMG1 * 短接P0.1__SMG2 * 短接P0.2__SMG3 * 短接P0.3__SMG4 * 短接P0.4__SMG5 * 短接P0.5__SMG6 * 短接P0.6__SMG7 * 短接P0.7__SMG8 * 短接P2.7__SI1 * 短接P2.6__RCK1 * 短接P2.5__SCK1 * 日期:2014年04月23号 ******************************************************************************* **************/ #include "reg52.h" // 包含头文件 /* 与编译器无关的数据类型定义*/ /****************************************************************************** **************/ 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 // 无符号8位整型变量 typedef signed char int8; // 有符号8位整型变量 typedef unsigned short uint16; // 无符号16位整型变量 typedef signed short int16; // 有符号16位整型变量 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32; // 无符号32位整型变量 typedef signed int int32; // 有符号32位整型变量 typedef float fp32; // 单精度浮点数(32位长度)typedef double fp64; // 双精度浮点数(64位长度) /****************************************************************************** **************/ /* 定义位变量*/ sbit P0_0 = P0 ^ 0; sbit P0_1 = P0 ^ 1; sbit P0_2 = P0 ^ 2; sbit P0_3 = P0 ^ 3; sbit P0_4 = P0 ^ 4; sbit P0_5 = P0 ^ 5; sbit P0_6 = P0 ^ 6;

单片机定时器实验程序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1BH ;定时器/计数器1中断程序入口地址 LJMP INT ORG 0100H START: MOV TMOD,#10H ;计数器置为方式1 MOV TL1,#0B0H ;装入时间常数 MOV TH1,#03CH SETB ET1 ;允许定时器T1中断 SETB EA ;允许总中断 SETB TR1 ;开始计数 MOV R0,#05H ;05是进入中断的次数LOOP: MOV R1,#00H MOV R2,#26H ;灯的状态循环次数LOOP1: MOV A,R1 ACALL TABLE MOV P1,A INC R1 LOOP2: CJNE R0,#00H,LOOP2 MOV R0,#05H DJNZ R2,LOOP1 LJMP LOOP TABLE: INC A ;从表中取显示码入累加器 MOVC A,@A+PC RET DB 0FFH,0FEH,0FCH,0F8H,0F0H,0E0H,0C0H,80H,0H DB 01H,03H,07H,0FH,1FH,3FH,7FH,0FFH,00H,0FFH,0FEH DB 0FDH,0FBH,0F7H,0EFH,0DFH,0BFH,07FH,0BFH,0DFH DB 0EFH,0F7H,0FBH,0FDH,0FEH,0FFH,00H,0FFH,00H INT: CLR TR1 ;停止计数 DEC R0 ;计数值减一 MOV TL1,#0B0H ;重置时间常数初值 MOV TH1,#03CH SETB TR1 ;开始计数 RETI ;中断返回 END

将T1改为T0,并且溢出间隔为0.05s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1BH ;定时器/计数器1中断程序入口地址 LJMP INT ORG 0100H START: MOV TMOD,#01H ;计数器置为方式1 MOV TL1,#78H ;装入时间常数 MOV TH1,#0CH SETB ET0 ;允许定时器T1中断 SETB EA ;允许总中断 SETB TR0 ;开始计数 MOV R0,#05H ;05是进入中断的次数 LOOP: MOV R1,#00H MOV R2,#25H ;灯的状态循环次数 LOOP1: MOV A,R1 ACALL TABLE MOV P1,A INC R1 LOOP2: CJNE R0,#00H,LOOP2 MOV R0,#05H DJNZ R2,LOOP1 LJMP LOOP TABLE: INC A ;从表中取显示码入累加器 MOVC A,@A+PC RET DB 0FFH,07FH,3FH,1FH,0FH,07H,03H,01H,00H DB 80H,81H,0C1H,0C3H,0E3H,0E7H,0F7H,0FFH DB 00H,0FFH,00H,0FFH,0EFH,0E7H,0C7H,0C3H,83H,81H,01H,00H DB 01H,03H,07H,0FH,1FH,3FH,7FH,0FFH INT: CLR TR1 ;停止计数 DEC R0 ;计数值减一 MOV TL1,#78H ;重置时间常数初值 MOV TH1,#0CH SETB TR1 ;开始计数 RETI ;中断返回 END

51单片机定时器秒表设计程序

51单片机定时器秒表设计程序 #include typedef unsigned char UINT8; 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16; code UINT8 SEGMENT[10]={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code UINT8 SHU[10] ={0x40,0x79,0x24,0x30,0x19,0x12,0x02,0x78,0x00,0x10}; code UINT8 SELECT[8] ={0x7f,0xbf,0xdf,0xef,0xf7,0xfb,0xfd,0xfe}; #define S1 0x0e #define S2 0x0d #define S3 0x0b #define S4 0x07 sbit SPEAK=P3^5; sbit P3_3=P3^3; UINT8 mSecond,Second; void Delay(UINT16 t) { UINT16 i,j; for(i=0;i

单片机实验——数码管显示

单片机实验——数码管显示

数码管显示 一、数码管静态显示 1、电路图 图1 2、电路分析 该电路采用串行口工作方式进行串行显示实验,串行传输数据为8位,只能从RXD端输

入输出,TXD端用于输出同步移位脉冲。当CPU 执行一条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的指令时,产生一个正脉冲,串行口开始将发送缓冲器SBUF 中的8位数据按照从低位到高位依次发送出去,8位数据发送完毕,发送结束标志TI置1,必须由软件对它清0后才能启动发送下一帧数据。 因此,当输完8个脉冲后,再一次来8个脉冲时,第一帧的8位数据就移到了与之相连的第二个74LS164中,其他数据依此类推。 3、流程图

发送数据 二、数码管动态显示 1、电路图

图2 2、电路分析 R1-R7电阻值计算:一个7-seg 数码管内部由8段LED 组成,因此导通电压和电流与LED 灯相同,LED 导通压降大概在 1.5V-2.2V ,电流3mA-30mA ,单片机的工作电压是5V , 所以 一般取Rmin 和Rmax 中间值,330Ω、470Ω、510Ω。 由于P0口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所以在P0 口接1003025Im min 1325Im max =-===-==mA V V an U R K mA V V in U R

排阻,上拉电压。如果没有排阻的话,接上拉电阻时需要考虑数码管的电流,如果太小的话,是驱动不了数码管的。如图3: 发现电流大于5mA时,数码管才能亮,与前面电流最小3mA不符,因此计算数码管电流时使其在10mA-20mA之间,确保能驱动数码管亮。 两个74HC573实现对六位数码管的段选和位选,控制端为LE(第11脚)。 3、思路分析 先使第一个573输出同步,把数据送入573中,然后锁存,第二个573输出同步,打开第一个数

单片机数码管静态显示实验程序(汇编)

单片机数码管静态显示实验程序 org 00h num equ p0 ;p0口连接数码管 clr p2.0 ; mov dptr ,#tab clr a mov r2,#0 loop: movc a,@a+dptr mov num ,a acall delay_200ms inc r2 mov a,r2 cjne r2,#15, loop mov r2,#0 clr a ajmp loop tab : 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88H,83H,0C6H,0A1H,86H,8EH delay_200ms: mov r3,#20 delay: acall delay_10ms djnz r3,delay ret ;;;;;;;;;;;;;;;; 非中断精确1MS定时程序;;;;;;;;;;;;;;;;;;;;;;;;;;;;;;;;;;;;;;;;;;;;;;; delay_1ms: MOV R7 ,#249 signed: ;循环部分4机器周期 nop nop djnz R7 ,signed ret ;返回指令2机器周期 ;2+249*4+2=1000us 可以精确定时1MS,假设外部晶振是12M

;;;;;;;;;;;;;;;;;;;;;;;;;;;;;;; 非中断精确10MS定时程序;;;;;;;;;;;;;;;;;;;;;;;;;;;;;;;;;;; mov r6,#9 ;2个机器周期用2us delay_10ms_sined: ;9次循环共用9(1ms+4us)=9036us acall delay_1ms djnz r6,delay_10ms_sined MOV r6 ,#240 ;2个机器中期用2us signed_10ms : ;循环部分4机器周期共240次 nop nop djnz r6 ,signed_10ms ret ;返回指令要2us ;2us+9036us+240*4us+2us = 10ms 即可精确定时10ms ;;;;;;;;;;;;;;;;;;;;;;;;;;;;;;; 非中断精确定时1s ;;;;;;;;;;;;;;;;;;;;;;;;;;;;;;;;;;;;;;;;; delay_1s: mov r5,#99 ;两个机器周期2us delay_1s_signed: ;循环指令周期为4us,加上延时10ms ;(10ms+4us)*99 = 990.396ms acall delay_10ms djnz r5,delay_1s_signed mov r5 ,#9 ;两个机器周期2us signed_1s: ;循环指令周期为4us,加上延时1ms ;(1ms+4us)*9 = 9ms+36us acall delay_1ms djnz r5 ,signed_1s mov r5 ,# 140 ;机器周期2us signed_1s_: ;一次循环4us共有140次。140us*4 = 560us nop nop djnz r5,signed_1s_ ret ;2us ;2us+990ms+396us+2us+9ms+36us+2us+560us+2us = 999ms+1000us = 1s end

实验四 数码管静态显示

实验四数码管静态显示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单片机定时器的原理和应用方法。 2.了解数码管的原理,掌握数码管的真值表的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通过对单片机编程来实现数码管静态显示。 三、实验知识点 3.1定时器的初步认识 时钟周期:时钟周期T是时序中最小的时间单位具体计算的方法就是1/时钟源,我们KST-51单片机开发板上用的晶振是11.0592M,那么对于我们这个单片机系统来说,时钟周期=1/11059200秒。 机器周期:我们的单片机完成一个操作的最短时间。机器周期主要针对汇编语言而言,在汇编语言下程序的每一条语句执行所使用的时间都是机器周期的整数倍,而且语句占用的时间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而C语言一条语句的时间是不可计算的。51单片机系列,在其标准架构下一个机器周期是12个时钟周期,也就是12/11059200秒。 定时器和计数器。定时器和计数器是单片机内部的同一个模块,通过配置SFR(特殊功能寄存器)可以实现两种不同的功能。 顾名思义,定时器就是用来进行定时的。定时器内部有一个寄存器,我们让它开始计数后,这个寄存器的值每经过一个机器周期就会加1一次,因此,我们可以把机器周期理解为定时器的计数周期。我们的秒表,每经过一秒,数字加1,而这个定时器就是每过一个机器周期的时间,也就是12/11059200秒,数字加1。 3.2 定时器的寄存器描述 标准的51里边只有定时器0和定时器1这两个定时器,现在很多单片机也有多个定时器的,在这里我们先讲定时器0和1。那么我前边提到过,对于单片机的每一个功能模块,都是由他的SFR,也就是特殊功能寄存器来控制。而和定时器有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有TCON和TMOD,定时值存储寄存器。 a)定时值存储寄存器 表4-1中的寄存器,是存储计数器的计数值的,TH0/TL0用于T0, TH1/TL1用于 T1。 表4-1 定时值存储寄存器 表4-2 TCON--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的位分配(地址:88H) 表4-3 TCON--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的位描述

单片机定时器实验报告

XXXX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09 —2010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开课实验室: 2010年 5月14日 一.实验目的: 掌握定时器T0、T1的方式选择和编程方法,了解中断服务程序的设计方法,学会实时程序的调试技巧。 二.实验原理: MCS-51单片机内设置了两个可编程的16位定时器T0和T1,通过编程,可以设定为定时器和外部计数方式。T1还可以作为其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 定时器T0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L0和TH0构成,定时器T1由TH1和TL1构成,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控制定时器的工作方式,TCON控制其运行。定时器的中断由中断允许寄存器IE,中断优先权寄存器IP中的相应位进行控制。定时器T0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0BH,T1的中断入口地址为001BH。 定时器的编程包括: 1)置工作方式。 2)置计数初值。 3)中断设置。 4)启动定时器。 定时器/计数器由四种工作方式,所用的计数位数不同,因此,定时计数常数也就不同。

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应该清楚中断响应过程:CPU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之前,自动将程序计数器PC内容(即断点地址)压入堆栈保护(但不保护状态寄存器PSW,更不保护累加器A和其它寄存器内容),然后将对应的中断矢量装入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转向该中断矢量地址单元中以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定时器T0和T1对应的中断矢量地址分别为000BH 和001BH。 中断服务程序从矢量地址开始执行,一直到返回指令“RETI”为止。“RETI”指令的操作一方面告诉中断系统该中断服务程序已经执行完毕,另一方面把原来压入堆栈保护的断点地址从栈顶弹出,装入到程序计数器PC,使程序返回到被到中断的程序断点处,以便继续执行。 因此,我们在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时注意。 1.在中断矢量地址单元放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使中断服务程序可以灵活地安排在64K 字节程序存储器的任何空间。 2.在中断服务程序中应特别注意用软件保护现场,以免中断返回后,丢失原寄存器、累加器的信息。 3.若要使执行的当前中断程序禁止更高优先级中断,可以先用软件关闭CPU中断,或禁止某中断源中断,在返回前再开放中断。 三.实验内容: 编写并调试一个程序,用AT89C51的T0工作方式1产生1s的定时时间,作为秒计数时间,当1s产生时,秒计数加1;秒计数到60时,自动从0开始。实验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计算初值公式 定时模式1 th0=(216-定时时间) /256 tl0=(216-定时时间) mod 256

单片机定时器程序

实验十一定时器实验三 一、实验要求 1.将P2口和四个数码管的数据口相连,P1口和位选线相连接,电路用共阳极; 2.数码管显示4位从前两位分钟、后两位为秒;分钟和秒的值从00到59增加; 3.实现定时器1S的定时,每1S时间到时,使秒钟加一,当秒钟为60时,显示为00 秒,分钟加一;当分钟为60时,显示为00分,从新开始一个小时的计时。 #include //定义8051寄存器头文件 #define SEG7P P2 //定义数码管就接口在P2口 #define SCANP P1 //定义P3口为数码管位选口unsigned char TAB[]={ 0xc0,0xf9,0xa4,0xb0,0x99, //数字0~4的码值 0x92,0x83,0xf8,0x80,0x98 }; //数字5~9的码值unsigned int show_s,show_m; //定义变量show_s,show_m void Get_disp(char show_s1,char show_m1); //声明赋值函数 void Display(); //声明显示函数 void delay_ms(int x); //声明延时函数 char disp[4]; //定义显示数字数组 char scan[4]={0xfe,0xfd,0xfb,0xf7}; //定义位选扫描数组 main() //主程序的开始 { SEG7P=0xff; //赋初值关闭数码管 IE=0x82; //开启中断总开关和定时器0开关 TMOD=0x01; //设置模式为1 TR0=1; //开启定时器0 TH0=(65535-50000)/256; //设置定时器初值,计数高八位 TL0=(65535-50000)%256; //计数低八位 while(1) //无穷循环 { Get_disp(show_s,show_m); //调用赋值函数 Display(); //调用显示函数} } /*****定时器0中断子函数*****/ void TF_0(void) interrupt 1 { int T; TH0=(65535-50000)/256; //重新转载定时器的初值 TL0=(65535-50000)%256; T++; //计数自增 if(T==20) //判断T { T=0; //T回到初值 show_s++; //秒自增

单片机数码管静态显示实验

实验五串行口静态显示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单片机的串行口扩展74LS164 实现静态显示方法。 2.学习用单片机I/O 口模拟串口工作实现静态显示的编程方法。 3.掌握静态显示的编程方法和数码管显示技术。 二.实验任务 1.根据共阳数码管的功能结构,自编一组0~F 的笔形码,并按顺序存放建立程序数据表格。 2.利用单片机串行口扩展74LS164,完成串--并转换输出,实现静态显示:要求循环显示0~F 这数字,即输出数字“0”时,四位同时显示0,显示1 秒后再输出数字“1”,即四位同时显示1, 依次类推,相当于数字自检循环显示。 3.利用单片机串行口(RXD、TXD)编写静态显示程序,在数码显示器上30H、31H 单元的内 容,30H、31H 单元为任意的十六进制数。 4.用P1.6、P1.7 分别替代RXD、TXD 做模拟串口完成任务3 的静态显示程序。 三.实验电路 静态显示实验电路 连线方法:静态显示只要连接2 根线:单片机的RXD 与DAT 节点连接,TXD 与CLK 接点连 接,要把电源短路片插上。PW11 是电源端。 四.实验原理说明 1.静态显示实际上动态的过程,静态的显示,单片机串行口输出的数据通过74LS164 串并转换 输出,每输出一个数据,把原先的的数据推挤到下一个显示位上显示。实验时,单片机串行口应工作在方式0,RXD(P3.0)输出串行数据,TXD(P3.1)输出移位时钟,在移位时钟的作用下,串行口发送缓冲器的数据一位一位地从RXD 移入到74LS164 中,并把后面送入的数据推挤原先的数据到下一个级联的 74LS164 中输出,每输出一个数据可以延时1ms。实验时,通过改变延时时间,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数据推挤的过程。 2.串行口工作在方式0 时,串行传输数据为8 位,只能从RXD 端输入输出。TXD 端用于输出移位同步时钟信号,其波特率固定为振荡频率的1/12,由软件置位串行控制寄存器SCON 的REN位才能启动串行接收。在CPU 将数据写入SBUF 寄存器后,立即启动发送,第8 位数据输送完后,硬件将SCON 寄存器的TI 位置1,必须由软件对它清0 才能启动发送下一帧数据。 3.静态显示笔型码: 笔形码: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11H,D7H,98H,92H,56H,32H,30H,97H,10H,12H,14H,70H,39H,D0H,38H,3CH 五.程序流程图和资源分配

单片机60s定时器程序c语言

单片机60s定时器程序c语言 #include /////变量定义 sbit led0=P1^0; sbit led1=P1^1; sbit led2=P1^2; sbit led3=P1^3; int tion=0; int tey[]={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 int cx=0; int kx=0; ///子函数 void time(int x); //延时函数定义 void LED(); //显示函数定义 ///////////// ////////主函数/// ///////// void main() {TMOD=0X1; TH0=0X3C; TL0=0XB0; IE=0X82; TR0=1; while(1) {LED();}} //延时子函数// void time(int x) {for(x=0;x<200;x++);} //显示子函数// void LED() {led0=0; led1=1; led2=1; led3=1; P0=0XBF; time(1); led1=0; led2=1; led0=1;

led3=1; P0=tey[kx]; time(1); led2=0; led1=1; led0=1; led3=1; P0=tey[cx]; time(1); led3=0; led0=1; led1=1; led2=1; P0=0xBF; time(1); } //中断函数// void teyond()interrupt 1 {TH0=0X3C; TL0=0XB0; tion++; if(tion==20) {tion=0; cx++; P0=tey[cx]; if(cx==10) {cx=0; kx++; P0=tey[kx]; if(kx==6) {cx=0; kx=0; TR0=0;}}}}

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时间误差的解决方案

单片机定时器中断时间误差的解决方案 时间:2012-06-12 14:04:04 来源:作者: 1 前言 单片机内部一般有若干个定时器。如8051单片机内部有定时器0和定时器1。在定时器计数溢出时,便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当CPU正在执行某指令或某中断服务程序时,它响应定时器溢出中断往往延迟一段时间。这种延时虽对单片机低频控制系统影响甚微,但对单片机高频控制系统的实时控制精度却有较大的影响,有时还可能造成控制事故。为扩大单片机的应用范围,本文介绍它的定时器溢出中断与CPU响应中断的时间误差、补偿误差的方法和实例。 2 误差原因、大小及特点 产生单片机定时器溢出中断与CPU响应中断的时间误差有两个原因。一是定时器溢出中断信号时,CPU正在执行某指令;二是定时器溢出中断信号时,CPU正在执行某中断服务程序。 2.1. CPU正在执行某指令时的误差及大小 由于CPU正在执行某指令,因此它不能及时响应定时器的溢出中断。当CPU执行此指令后再响应中断所延迟的最长时间为该指令的指令周期,即误差的最大值为执行该指令所需的时间。由于各指令都有对应的指令周期,因此这种误差将因CPU正在执行指令的不同而不同。如定时器溢出中断时,CPU正在执行指令MOV A, Rn,其最大误差为1个机器周期。而执行指令MOV Rn, direct时,其最大误差为2个机器周期。当CPU正在执行乘法或除法指令时,最大时间误差可达4个机器周期。在80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中,多数指令的指令周期为1~2个机器周期,因此最大时间误差一般为1~2个机器周期。若振荡器振荡频率为fosc,CPU正在执行指令的机器周期数为Ci,则最大时间误差为Δtmax1=12/fosc× Ci(us)。例如fosc=12MHZ,CPU正在执行乘法指令(Ci=4),此时的最大时间误差为: Δtmax1=12/fosc×Ci=12/(12×106)×4=4×10-6(s)=4(μs)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定时控制器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定时控制器系统设计 课题性质工程应用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班级10电子(2)班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 发放日期 一、课题条件: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也正在日新月异地向着高精尖技术发展。数字电子时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二、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 1、时间显示:用4位数码管显示当前小时和分钟,秒功能用两LED灯代替(每秒闪烁一次)。 2、可手动设定时间。 3、开机流程:系统有红色和蓝色指示灯,上电10S内,每秒红色指示灯闪烁一次,并伴有蜂鸣声,作为开机/重启提醒,此时绿色指示灯灭。10S后红色指示灯灭,若光线较强则绿色指示灯亮,若光线较弱则绿色指示灯亮度减半进入节能模式。 3、具有整点报时功能(四短一长),可自行设定报时时间段; 三、计划进度: 1. 资料的收集撰写开题报告6月20日至9月8日 2. 方案设计9月9日至9月15日 3. 电路的设计指标分析与确定;后期的电路优化元器件的选择与参数确定9月16日 至11月2日 4. 毕业设计论文的修改、完善11月3日至11月10日 5. 毕业设计答辩11月15 日至11月20日 四、主要参考文献: a) 康光华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b) b)何宏主编.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07 c) c)杨西明,朱骐主编.单片机编程与应用入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06 d) d)先锋工作室编著.单片机程序设计实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01 指导教师(系)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年月日

单片机定时器汇编

我们在学单片机时我们第一个例程就是灯的闪烁,那是用延时程序做的,现在回想起来,这样做不很恰当,为什么呢我们的主程序做了灯的闪烁,就不能再干其它的事了,难道单片机只能这样工作吗当然不是,我们能用定时器来实现灯的闪烁的功能。例1:查询方式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30H START: MOV P1,#0FFH ;关所灯 MOV TMOD,#00000001B ;定时/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1 MOV TH0,#15H MOV TL0,#0A0H ;即数5536 SETB TR0 ;定时/计数器0开始运行 LOOP: JBC TF0,NEXT ;如果TF0等于1,则清TF0并转NEXT处(LOOP:JNB TF0,$) AJMP LOOP ;不然跳转到LOOP处运行 NEXT: CPL MOV TH0,#15H MOV TL0,#9FH;重置定时/计数器的初值 AJMP LOOP END 键入程序,看到了什么灯在闪烁了,这可是用定时器做的,不再是主程序的循环了。简单地分析一下程序,为什么用JBC呢TF0是定时/计数器0的溢出标记位,当定时器产生溢出后,该位由0变1,所以查询该位就可知宇时时间是否已到。该位为1后,要用软件将标记位清0,以便下一次定时是间到时该位由0变1,所以用了JBC指令,该指位在判1转移的同时,还将该位清0.以上程序是能实现灯的闪烁了,可是主程序除了让灯闪烁外,还是不能做其他的事啊!不对,我们能在LOOP:……和AJMP LOOP指令之间插入一些指令来做其他的事情,只要保证执行这些指令的时间少于定时时间就行了。那我们在用软件延时程序的时候不是也能用一些指令来替代DJNZ吗是的,但是那就要求你精确计算所用指令的时间,然后再减去对应的DJNZ循环次数,很不方便,而现在只要求所用指令的时间少于定时时间就行,显然要求低了。当然,这样的办法还是不好,所以我们常用以下的办法来实现。程序2:用中断实现 ORG 0000H AJMP START ORG 000BH ;定时器0的中断向量地址 AJMP TIME0 ;跳转到真正的定时器程序处 ORG 30H START: MOV P1,#0FFH ;关所灯 MOV TMOD,#00000001B ;定时/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1 MOV TH0,#15H MOV TL0,#0A0H ;即数5536 SETB EA ;开总中断允许 SETB ET0 ;开定时/计数器0允许 SETB TR0 ;定时/计数器0开始运行 SJMP $ ;LOOP: AJMP LOOP ;真正工作时,这里可写任意程序 TIME0:

基于51单片机的定时器程序

#include //包含头文件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定义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 0x6d,0x7d, 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数字编码sbit P07=P0^7; //位定义,使输出有效? uchar temp,num,shi,ge; void delay(uint z) { uint x,y; for(x=z;x>0;x--) for(y=110;y>0;y--); } //延时 void init() //程序初始化 { P07=0; //使输出有效 TMOD=0x01;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EA=1; //总中断开 TR0=1; //定时方式 ET0=1; //定时器开 } void main() { init(); while(1);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uchar temp;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temp++; if(temp==20) //每秒进一次中断 { temp=0; //清0 num++; //数 P2=table[ge]; if(num==9) {

num=0; } ge=num%10; delay(100); } }

单片机实验——数码管显示

数码管显示 一、数码管静态显示 1、电路图 图1 2、电路分析 该电路采用串行口工作方式进行串行显示实验,串行传输数据为8位,只能从RXD 端输入输出,TXD端用于输出同步移位脉冲。当CPU执行一条写入发送缓冲器SBUF的指令时,产生一个正脉冲,串行口开始将发送缓冲器SBUF中的8位数据按照从低位到高位依次发送出去,8位数据发送完毕,发送结束标志TI置1,必须由软件对它清0后才能启动发送下一帧数据。 因此,当输完8个脉冲后,再一次来8个脉冲时,第一帧的8位数据就移到了与之相连的第二个74LS164中,其他数据依此类推。 3、流程图

二、数码管动态显示 1、电路图

图2 2、电路分析 R1-R7电阻值计算:一个7-seg 数码管内部由8段LED 组成,因此导通电压和电流与LED 灯相同,LED 导通压降大概在1.5V-2.2V ,电流3mA-30mA ,单片机的工作电压是5V , 所以 100 3025Im min 1325Im max =-===-==mA V V an U R K mA V V in U R 一般取Rmin 和Rmax 中间值,330Ω、470Ω、510Ω。 由于P0口内部没有上拉电阻,所以在P0口接排阻,上拉电压。如果没有排阻的话,接上拉电阻时需要考虑数码管的电流,如果太小的话,是驱动不了数码管的。如图3:

发现电流大于5mA时,数码管才能亮,与前面电流最小3mA不符,因此计算数码管电流时使其在10mA-20mA之间,确保能驱动数码管亮。 两个74HC573实现对六位数码管的段选和位选,控制端为LE(第11脚)。 3、思路分析 先使第一个573输出同步,把数据送入573中,然后锁存,第二个573输出同步,打开第一个数码管,这样就把第一个数显示在了第一个数码管上,然后以此类推,把数据送到相应的数码管上显示,进行短暂的延时,在频率快的时候,人的眼睛看的是数码管一直在显示,实际上是以特别快的频率在闪烁。(必须进行一个短暂的延时,延时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如果没有延时的话,数码管上的电流在瞬间是达不到LED的导通电流,所以数码管不会显示,经过proteus仿真实验论证确实如此。) 4、动态显示流程图 5、实验总结 在用proteus仿真用573搭载电路的动态数码管显示时,有的数字显示不出来,但是在低频的时候会显示出来,然后频率逐渐变快,数字就没有了,比如:要求六位数码管以次显示123456,结果显示的是1234 6,5是显示不出来的,经过多次调试,发现一般只能显示出来偶数。

单片机定时器中断原理和C语言代码详解

单片机定时器中断原理和C语言代码详解 我之前都是用ARM7,单片机基本不会。但一个项目要用到51,所以克了一下51还是有点模糊,今天调了这个代码之后,对51定时器中断有些心得,拿来和大家共享。废话不说了,上代码。 #define _1231_C_ #include "reg51.h" #include "1231.h" //sbit OE=P2^3; unsigned int SystemTime; 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using 3 //中断部分代码,见下文的释疑 { TH0 = 0xdb; TL0 = 0xff; // TF0 = 0; SystemTime++; } void main() { TMOD &= 0xF0; TMOD |= 0x01; //TMOD的值表示定时器工作方式选择 TH0 = 0xdb; //写入初始值,初始值可以决定定时多久 TL0 = 0xff; //根据下文的木桶比喻的话,如果TH0 = 0x00;TL0 = 0x00;则表示从桶底开始装水。 //TH0 = 0xdb;TL0 = 0xff;可以这样子理解相当于木桶里已经有部分液铅在里面, //TH0和TL0这个两个值表示木桶里液铅的高度,即此时桶里只能从液铅的高度以上开始装

水, //TH0 = 0xff;TL0 = 0xff;即表示桶的最高位置. TF0 = 0; //计数到时TF0为1,即当TH0 = 0xff;TL0 = 0xff;再运行一步TF0 = 1; TR0 = 1; //开始计数,从这时起,每运行一步TH0和TL0都会增加,直到TH0 = 0xff;TL0 = 0xff; //相当于开水龙头,如TR0=0则TH0和TL0不变 ET0 = 1; //允许定时器0中断 EA=1; //开总中断 //下面是个死循环,程序里每运行一步TH0和TL0都会增加,当增加到TH0 = 0xff;TL0 = 0xff; //单片机会从死循环里退出,去执行中断部分的代码,即开始运行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using 3{} //运行完中断部分的代码后,接着继续执行死循环里的代码。 //注意:当TH0 = 0xff;TL0 = 0xff;再运行,TF0并没有从0变为1,个人猜测TF0=1;时触发了中断,并重新被置零。 //如把ET0 = 1;和EA=1;注释掉,当TH0 = 0xff;TL0 = 0xff;再运行,TF0会变为1,此时不会再执行中断部分代码。 while(1) { if ((SystemTime%100) 释疑:void Timer0() interrupt 1 using 1 Timer0 是函数名,随便取的 interrupt xx using y 跟在interrupt 后面的xx 值得是中断号,就是说这个函数对应第几个中断端口,一般在51中 0 外部中断0 1 定时器0 2 外部中断1 3 定时器1

单片机定时器使用程序及实验

//实验一:定时器使用 //基本要求: 1.学会使用PROTEUS软件 2.学会单片机的定时器使用,验证定时器的功能 //较高要求 能用单片机完成一些较综合的程序编写,如: 1.二极管安设定的频率(1Hz)闪烁(用示波器观察)即输出方波 2.输出占空比为40%的方波。 3.改变波形占空比,通过按键实现。 //二极管安设定的频率(1KHz)闪烁(用示波器观察)即输出方波 //////////////////////////////////////定时1ms,晶振的频率为11.0592MHZ #include void main() { EA = 0;//EA=0 中断总禁止,禁止所有中断。 //EA=1 中断总允许,总允许后中断的禁止或允许由各中断源的中断允许控制位进行设里。 TMOD &= 0x0F;// /* TMOD的高四位对应定时器1,将高四位清零 1、GA TE 门控位 GATE=0以运行控制位TR启动定时器 GATE=1以外中断请求信号(/IMT0或/INT1)启动定时器 2、C/T 定时方式或计数方式选择位 C/T=0定时工作方式 C/T=l计数工作方式 3、M1、M0 工作方式选择位 M1、M0=00 方式0 M1、M0=01 方式1 M1、M0=10 方式2 M1、M0=11 方式3 */ TMOD |= 0x10; /* TMOD的第五位置一 即选择工作方式一搞:16位定时器模式 M1、M0=01 方式1 */ TH1 = 0xfc;//给定时器计数器的高八位赋值

TL1 = 0x66;//给定时器计数器的低八位赋值 /* 计算方法: 定时时间=(2exp16一计数初值)×晶振周期×12 */ TR1 = 1;//定时器1开始计时 while(1) { while(TF1==1) { TF1=0; TR1 = 0; //暂时停止定时器(在重新设置初值之前必须暂停) TH1 = 0xfc; TL1 = 0x66; //重新设置定时器初值,设置时间为1ms TR1 = 1; //重新启动定时器 P3=~P3;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