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教案(含免疫学50课时

湖南农业大学教案编号2《兽医微生物学》教案

教师姓名:王贵平

适应专业:动物医学、动物药学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教案编号2

课程名称:兽医微生物学任课教师:王贵平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微生物的含义。

2、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

3、了解兽医微生物学当前的基本任务及发展趋势

[主要讲解内容和时间分配]

共1学时

1、微生物的概念(5分钟)

2、微生物的发展史(15分钟)

3、兽医微生物学理论成就及应用(5分钟)

4、兽医微生物学技术成就及应用(5分钟)

5、兽医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安排(5分钟)

6、课程学习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10分钟)

[讲授重点]

重点讲述微生物及微生物学概念定义、发展历史。现代微生物学进展及学习本课程目的、方法和应用意义等。

[讲授难点]

1、让学生明白兽医微生物学发展,理论、技术成就及应用意义。

2、学习兽医微生物学理论、技术成就及应用意义。

[教学法]

1、讲授法。

2、多结合临床,诱导和激发学生对兽医微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教学彩色图片

[教学过程]

绪论

首先从“微生物”这个名称的解说开始,从中道出其研究对象为病原微生物及其相关因素,结合人的相关微生物现象,引起学生的疑问和好奇心,再来阐述绪论的内容。

一、微生物的概念(5分钟)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及立克次氏体。

二、微生物的发展史(15分钟)

结合国内外的微生物的病历让同学们认识微生物学的重要性

※讲解中要结合临床实例说明学习微生物的重要意义,能作为应用医学直

接参与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以让同学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三、兽医微生物学理论成就及应用(5分钟)

讲解最新趋势

四、兽医微生物学技术成就及应用(5分钟)

讲解最新趋势

五、兽医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安排(5分钟)

六、课程学习教材与主要参考资料(10分钟)

1、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2、冯树异等主编,《医学微生物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

合出版社,1992年

3、陈慰峰主编,《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4、林稚兰等译,《微生物学(精要速览系列)》,科技出版社,2001年

5、徐贵卿等主编,《兽医生物制品学》,河北科技出版社,1993年

[参考书目与资料]

见上,略。

[作业与思考题]

1、微生物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后记]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构造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的大小、外形和排列;

2、熟悉细菌的基本构造,掌握细菌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3、掌握细菌的特殊构造及其功能或意义

[主要讲解内容和时间分配]

共3学时

1、细菌的形态大小(30分钟)

2、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及革兰氏染色原理;(30分钟)

3、细菌的特殊构造及其功能。(45分钟)

4、难点是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及革兰氏染色原理。(30分钟)

[讲授重点]

1、重点讲述细菌的形态大小;

2、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及革兰氏染色原理;

3、细菌的特殊构造及其功能。

[讲授难点]

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及革兰氏染色原理

[教学法]

1、讲授法。

2、举例法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教学彩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构造

首先从“细菌”这个名称的解说开始,引出其他的病历。结合临床实际例子,再来阐述疾病的病源

一、细菌的形态大小(30分钟)

※讲解中要结合临床实例说明学习细菌的形态和结构,以让同学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二、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及革兰氏染色原理;(30分钟)

三、细菌的特殊构造及其功能(45分钟)

1、芽孢(10分钟)

2、荚膜(10分钟)

3、鞭毛(10分钟)

4、菌毛(10分钟)

5、小结(5分钟)

四、细菌细胞壁的结构(12分钟)

五、革兰氏染色原理。(13分钟)

六、总结(5分钟)

[参考书目与资料]

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作业与思考题]

1、革兰氏染色原理?

[教学后记]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目的要求]

1、了解细菌的化学组成;

2、掌握细菌的营养需要及呼吸类型;

3、掌握细菌的生长曲线及生长繁殖的条件;

4、熟悉培养基的用途及种类和常用的生化试验原理。

[主要讲解内容和时间分配]

共3学时

1、细菌的化学组成;(30分钟)

2、细菌的营养与代谢过程:细菌的营养需要及营养类型、细菌的酶、细菌

的呼吸、细菌的代谢过程;(40分钟)

3、细菌的生长繁殖:个体的生长繁殖和群体的生长繁殖;(35分钟)

4、细菌的人工培养: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及气体环境等;细菌生化试验。(30分钟)

[讲授重点]

1、细菌的营养需要、呼吸类型以及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和生长曲线的四个分期。

2、生化试验原理

[讲授难点]

难点:生化试验原理。

[教学法]

1、讲授法。

2、提问法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教学彩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二章:细菌的生理

首先从当前的猪场疫病的开始,引出病原微生物生理的概念。结合临床实际例子,再来阐述其他概念。

一、细菌的化学组成(25分钟)

二、细菌的营养与代谢过程(45分钟)

1、细菌的营养需要及营养类型(10分钟)

2、细菌的酶(10分钟)

3、细菌的呼吸(10分钟)

4、细菌的代谢过程(10分钟)

5、小结(5分钟)

三、细菌的生长繁殖(30分钟)

1、个体的生长繁殖(15分钟)

2、群体的生长繁殖;(15分钟)

四、细菌的人工培养(30分钟)

1、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及气体环境等(15分钟)

2、细菌生化试验。(15分钟)

五、总结(5分钟)

[参考书目与资料]

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作业与思考题]

1、细菌的生长繁殖及人工培养的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2、细菌的营养与代谢过程?

[教学后记]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

[目的要求]

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等基本概念;

2、了解各种理化、生物因素对细菌的影响,掌握干烤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和紫外灭菌的应用;

3、了解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及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熟悉噬菌体及其与细菌的关系

[主要讲解内容和时间分配]

共3学时

1、基本概念:灭菌、消毒、防腐、无菌、无菌法结(20分钟)

2、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温度(低温和高温)、辐射、干燥、声波、微

波、滤过等结(60分钟)

3、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消毒剂的种类及其应用、影响消毒剂作用的

因素结(30分钟)

4、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抗生素、细菌素素和植物杀菌、噬菌体结(20分钟)

5、总结(5分钟)

[讲授重点]

热力灭菌和紫外灭菌的应用。

[讲授难点]

噬菌体及其与细菌的关系。

[教学法]

1、讲授法。

2、提问法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教学彩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三章消毒与灭菌

首先从人体一些微生物疫病的开始,引出微生物的灭菌的必要性。结合临床实际例子,再来阐述微生物灭菌的方法。

一、基本概念:灭菌、消毒、防腐、无菌、无菌法结(20分钟)

二、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60分钟)

1、温度(25分钟)

2、辐射(8分钟)

3、干燥(10分钟)

4、声波(7分钟)

5、滤过(5分钟)

6、小结(5分钟)

三、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30分钟)

1、毒剂的种类及其应用(15分钟)

2、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结(15分钟)

四、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抗生素、细菌素素和植物杀菌、噬菌体结(20分钟)

五、总结(5分钟)

[参考书目与资料]

1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作业与思考题]

1、微生物灭菌方法以及外界对其的影响作用?

[教学后记]

第四章: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生态

[目的要求]

1、了解细菌在土壤、空气、水中来源、分布及检查方法与原则;

2、了解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主要讲解内容和时间分配]

共1学时

1、了解细菌在土壤、空气、水中来源、分布及检查方法与原则(20分钟)

2、了解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及其作用(20分钟)

3、总结(5分钟)

[讲授重点]

了解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讲授难点]

了解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教学法]

1、讲授法。

2、举例法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教学彩色图片

[教学过程]

第四章:细菌及其他微生物的生态

首先从土壤、空气、水有哪些微生物讲起,然后引出微生物生态的概念。

1、了解细菌在土壤、空气、水中来源、分布及检查方法与原则(20分钟)

2、了解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及其作用(20分钟)

3、总结(5分钟)

[参考书目与资料]

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作业与思考题]

1、了解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及其作用?

[教学后记]

第五章: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目的要求]

1、了解细菌毒力测定的方法;

2、掌握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毒力因子的概念及微生物毒力增强与减弱的方法;

3、掌握传染发生的条件;

4、熟悉传染病微生物诊断的常规内容和步骤。

[主要讲解内容和时间分配]

共3学时

一、细菌毒力测定的方法(30分钟)

1、毒力的含义(10分钟)

2、细菌毒力测定的方法(20分钟)

二、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毒力因子的概念及微生物毒力增强与减弱的方法(45分钟)

1、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10分钟)

2、毒力因子的概念(10分钟)

3、微生物毒力增强的方法(10分钟)

4、微生物毒力减弱的方法(10分钟)

5、小结(5分钟)

三、传染发生的条件(30分钟)

四、传染病微生物诊断的常规内容和步骤(25分钟)

1、传染病微生物诊断的内容(15分钟)

2、传染病微生物诊断的步骤(10分钟)

五、总结(5分钟)

[讲授重点]

1、重点讲述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的概念;

4、毒力因子及传染发生的条件。

[讲授难点]

难点:毒力因子和全身传染的各种不同表现

[教学法]

1、讲授法。

2、举例法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教学彩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五章: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理

首先从临床疫病谈起,引出其他的病例。结合免疫学的知识,再来阐述疾病的病源

一、细菌毒力测定的方法(30分钟)

1、毒力的含义(10分钟)

2、细菌毒力测定的方法(20分钟)

二、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毒力因子的概念及微生物毒力增强与减弱的方法(45分钟)

1、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10分钟)

2、毒力因子的概念(10分钟)

3、微生物毒力增强的方法(10分钟)

4、微生物毒力减弱的方法(10分钟)

5、小结(5分钟)

三、传染发生的条件(30分钟)

四、传染病微生物诊断的常规内容和步骤(25分钟)

1、传染病微生物诊断的内容(15分钟)

2、传染病微生物诊断的步骤(10分钟)

五、总结(5分钟)

[参考书目与资料]

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作业与思考题]

熟悉传染病微生物诊断的常规内容和步骤

[教学后记]

第六章:细菌的遗传变异

[目的要求]

1、熟悉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

2、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及细菌基因转移的类型、基因工程步骤;

3、了解细菌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

[主要讲解内容和时间分配]

一、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组、质粒、转座因子、毒力岛;(10分钟)

二、基因突变:概念、细菌变异的类型、诱发细菌变异的方法;(10分钟)

三、基因的转移与重组: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和转染;(10分钟)

四、细菌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12分钟)

五、总结(3分钟)

[讲授重点]

重点讲述细菌的毒力变异与耐药性变异

[讲授难点]

难点:细菌的变异机制。

[教学法]

1、讲授法。

2、举例法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教学彩色图片

[教学过程]

第六章:细菌的遗传变异

首先从日常生活中遗传变异的现象解说开始,引出细菌的遗传变异现象。结合临床实际例子,再来阐述细菌的遗传变异

一、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组、质粒、转座因子、毒力岛;(10分钟)

二、基因突变:概念、细菌变异的类型、诱发细菌变异的方法;(10分钟)

三、基因的转移与重组: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和转染;(10分钟)

四、细菌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12分钟)

五、总结(3分钟)

[参考书目与资料]

陆承平主编,《兽医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

[作业与思考题]

细菌基因转移的类型、基因工程步骤是什么?

[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