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略论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第20卷第3期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1.20No.3

2007年5月JOURNALOFCHANGCHUNUN/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eime~E dition)May2OO7

略论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黄耀明(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几乎是同时在上个世纪的8o至9o年代自西方进入中国大陆人们的视野.近二十年

来,在各自的领域里,学界已有不匪的研究成果,但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探讨得很少.探索他们

的关系对于这两者在中国本土的健康发展是相当重要的.试图从历史及发展的视角厘清社会工作与心理

咨询的联系与区别,从中寻求两者之间的良性合作与交流.

关键词:社会工作;心理咨询;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2.6文献标识码:A

ABriefIntroductionoftheRelationbetweenSocia1.work

andPsychologicalConsultation

.

HuangYaoming

(DepartmentofHis toryandSociology,ZhangzhouTeacher’SCollege,ZhangzhouFujian,363000) Abstract:Social-workandpsychologicalconsultationwerebothintroducedintothemainlandofChinanea rlyatthesaIIletimeinthe

1980sand1990s.Inrecenttwodecades,theyhave#nedfruitfulresearchachievementsinacademiccirclesi nrespectivefield.However,

astotheirinter-relationships,scholarshaveseldomprobedinto.Theexplorationoftheirrelationshipsplay savitalpartintheirprogressive

developmentinthenativelandofChina.Thispaperaimsatresearchingforfavorablecooperationandcom municationbetweenthemby

sp~kingouttheconnectionanddistinctionfromtheperspectiveofthehistoryandevolution. Keywords:social-work;psychologicalconsultation;relationship

,问题的提出

肘至今日,社会工作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

是对于它的专业本质,理论体系,助人效果以及社

会定位确实还有太多的争论.在理论层面上,不止

外界人士质疑社会工作是否真的拥有自己的专业

理论,甚至连前线的社会工作者也经常怀疑社会工

作理论是否真的可以对实务具有适切的指导作用.

在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中,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

义理论,系统理论,生态理论,增权理论,女性主义

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等等都曾在

不同的时代影响着专业的发展.当然这其中也产

生过社会工作自身的一些理论模式,如心理社会学

派,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等…l,但不可否认

的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发展确实是有赖于对多种学

科知识的引进与整合.因此,当心理咨询与社会工

作同时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由于这两者都不同程

度地关注社会弱势人群的健康发展,对人的心理和

行为偏差的矫正,使得很多人经常性地把他们混为

谈.认为社会工作就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就是

社会工作.这实在是基于对他们的粗浅认识而有

碍于这两者的健康发展.

大家都知道,社会工作从以精神分析理论的个

案工作走出来后,就一直倾向于小组工作和社区工

作的发展.实际上现在的社会工作实务并没有简

单地把他们割裂开来,而是对他们三者进行有机的

整合.由于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

响,人们越来越多的饱受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的困

收稿日期:2006—12—06

作者简介:黄耀明(1970一),男,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10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

扰.在中国当前政府和各个相关部门致力于推动

心理健康工作的当下,很多人熟悉心理学而不知道

社会工作.为了谋求体面职业或者其他的什么原

因,一部分社工干脆称自己是心理咨询师而实际上

在从事社会工作.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

国内发展相当迅猛,现有近200所高校举办社会工

作专业教育,每年培养专业人才成千上万.可是社

会对该专业的认同程度很低甚至不知道什么是社

会工作.在相当多的高校,一些专业心理学师生与

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经常为了推崇本专业而相互诋

毁;在相当多的社区,人们经常化的把忙碌于走家

窜户的社会工作者当成是心理咨询师.凡此种种

实在有碍于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在国内的良性发

展.因此,非常有必要对二者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辨

别,进一步梳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探求二者的合作

与交流.

二,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联系

心理咨询在先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及英国

等)的流行已有很长的历史,社会工作在百年的发

展史上,就一直积极参与发展和引进各类的心理咨

询技术和流派.个案工作与临床社会工作的建立与发展就是这一趋向的很好说明.勿庸置疑,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同作为助人救困专业有着许多的共同和相似之处.尤其是社会心理学对以个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的贡献是直接的和明显的[.当

受助者的问题主要归因于个人层面并与之意识和认识密切相关时,社会工作就会运用心理咨询的知识与方法去分析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当时弗罗依德精神分析理论十分盛行,当中所推崇的”谈话治疗”因为其不需具备医学背景被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广泛采用.社会个案工作的快速发展实在是与之有着直接的关系.30 年代以后,符号互动理论得到发展,它关于人格形成,人们在互动过程中的心理历程及行为反应的理论被社会工作吸收,并发展出了心理暨社会学派的个案工作[3l.50年代的行为修正学派的个案工作也与社会心理学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直到以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模式问世以后,社会工作才脱离精神分析的框架有了新的发展.具体的说,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是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以心理学为重要理论

支撑的.无论是从历史的脉络去考察,还是现在的研究和实践,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确实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社会工作在助人的过程中,常常采用心理咨询的技巧手段和方法.

二是它们都是舶来品,具有深深的西方文化的

背景和内涵.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都起源和发展于西方文明,在解决和应对个人和社会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是它们都以个别化的方式和沟通的手段帮

助受助者.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都具有个别化的视角,注重人和家庭的个别化差异,强调案主或咨客”人在情景中”的具体处遇.要求助人者与受助者的互动,采用沟通的手段实施助人活动.

四是它们的关注视角都有受助者的困难或问

题的心理因素.案主或咨客的问题成因实在无法摆脱内在心理因素的影响,二者在助人过程中都会不遗余力地动用各种各样心理暨行为修正模式来解决受助者的问题.因此,它们在实行心理咨询或治疗时几乎在技巧和方法甚至于过程是一致的. 五是它们都注重和强调对案主或咨客的同感

反应和情绪疏导L4J.同理心是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所强调的,,把受助者摆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

也体现了这两者的专业特质.他们都强调对受助

者的情绪疏导,要求受助者用平常心和冷静的心态坦然去应对当前的困难和挫折,从错综复杂的处境中走出来.

三,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对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进行概念上的认识与

区分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明白

两者专业定位,专业目标,专业理念等.对于心理

咨询的概念,历来争议不大,从广义上来说,它包含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从狭义上来说,就专指心理

咨询.据1993年张小乔的定义,他认为”心理咨询

是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通过语言文字等交流媒介,向有专业技术的咨询人员进行诉说,询问与商讨,在与其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共同的讨论找出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对策,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咨询纯

粹是一种”谈话治疗”,是一种问题归因于个人的视角,是一种注重技术含量进而帮助解决人们心身问题的专业.对于社会工作的概念,自从专业发展至

今就没有停止过对它专业定义的争论.纵观专家

见仁见智的介定与解释,主要有几种观点:认为社

会工作是一种活动;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方法;是一种专业;是一种制度.根据台湾徐震,林万亿在《当

第3期黄耀明:略论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关系

代社会工作》中对社会工作的定义,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是由政府或专业组织透过各种助人活动的提供,以科学的知识为理论基础,以艺术的运

作为实施过程,所进行的人群服务.其宗旨在于预

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增强人们的社会生活功能,以达到个人,团体,社区和整体社会之最佳福利状态的制度化”.显然,社会工作比起心理咨询来说,更加注重人与环境的互动,更加关注社区与社

会的和谐.尤其是它把追求人类的公平与正义作

为自己的使命与抱负是心理咨询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社会工作在发展的路程中,除了迈向专业化,

经常不断挣扎徘徊于对个人福祉的观顾与改进社会之间.个人层面主要是辅导个人自我改善以应

付环境的要求与变迁,社会层面则更加注重环境的改善以增进社群福祉,实际上要达到两者的平衡是很不容易的.不可否认的是,处于社会的实际主流

导向即公众对专业的信任与崇拜,社会工作亦向自

己和社会证明,其所拥有的知识和技巧,是建基于

科学,有理论基础,并且能够解决问题.长久以来,

社会工作就致力于积极寻找并建立本身的知识体

系,家庭治疗与心理咨询成为北美社会工作主流的

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社会工作一味追求

专业化而困在对个体和临床的关注是很危险的,因

为它逐渐地会背离了当初对社会公义和福祉的承

诺.如Harryspechthe和Markcourtney便发出了社

会工作在北美已沦为心理咨询的附庸而丧失了它

原先对社会公义使命的忧虑.实际上,远在20世

纪70年代初期,Helenperlman就曾呼吁要把”Social casework”即个案工作中的那个”Social”即社会性重

新带回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无论在视野上或实务

上毕竟不能停留在只作个案工作或临床工作而已.

因此,HowardGoldstein甚至用最强硬的口气在1984

年提出”任何尝试把临床社会工作的专门化只定位

于心理治疗的知识与科技基础上,实是社会工作的

倒退!’’[.

下面,笔者试图对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在诸多

项目上进行一些比较,可能更能显示出社会工作与

心理咨询的区别.L6j

心理咨询社会工作

心理学在过去百多年的

发展有很辉煌的成就.不只积社会工作关注全人的治

累了大量的理论和研究去解疗,尤其重视”人在情景中”的释人的行为和种种特征,也把处遇化.实际上,对于环境造人解拆下来,从认知,行为,情成人各方面的影响的考虑,正绪等诸多个体去认识和研究是社会工作专业摆脱化约主义倾向的优势.它们

.

社会工作尽管在发展过程中

心理咨询尽管也有预防的性也借用医学的一些模式,至今质,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它还沿用~些诸如”治疗”“临

的问题取向主要还是以治疗床”等词语.但由于它的多元为主.化取向主要是以预防和发展

为主.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是多元的,

心理咨询师倾向于专家有时会是专家的角色,但更多

角色来征得服务对象的信服,的是使能者,推动者,通行者因此一般都是以一个专家的的角色.它更强调社会工作身份在从事服务工作.者以民问角色去贴近社群提

供最适合的服务.

社会工作的视角是多元的,它

心理咨询一直专注于对技术强调的是专业的价值观的养的追求,常常在实验室研究精成与服务的多元化,适切性. 湛的治疗技术,在咨询室等候它更反对在实验室做学问,倾服务对象的预约.容易导致向于深入到弱势群体当中去

倾听他们的声音,评估他们的走向专业主义的极端

..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当然也

受到技术含量低的质疑.

心理咨询的专业特性及介入社会工作在个人,家庭,杜区手法决定了其服务对象只能乃至社会政策及福利都有不同介入手法,因此其受众面也是个别人或少数人受益

.是无限大的.

社会工作在注重调适个人适

应环境的同时,更强调环境对

心理咨询从个人认知及行为人的影响.因此它经常会从

的角度强调调适个人以适应改善环境和挖掘资源的角度环境,突出心理咨询师技术的出发,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 权威性,忽视环境对人的影因为很多人的困扰主要是由响.于家庭和环境的原因,单纯依

靠个人的改变是不能从根本

上解决问题的.

从上表分析,也许笔者有着深深的社会工作优

势取向,一些心理咨询师会觉得笔者是站在社会工

作的视角批评心理咨询,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事实.

当然,心理咨询在其发展的历程中对人类社会精神

健康所做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只是从社会工作

发展对追求增进人类福祉的使命考虑,就必须警觉

对心理咨询的引进.否则,社会工作就会象当初引

进精神分析,医学一样最终成为它们的学科”殖民

地”(朱志强,2006).另外,心理咨询立场的模糊和

政治意向的暖昧也常常会使得受助者不知所挫,而

社会工作的政治实践和道德实践也会使得政府会

对它的发展有所保留.

四,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发展策略

从上述分析,至少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无

论是社会工作还是心理咨询,尽管它们都根植于西

12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

方文化,都以弱势或困难群体为帮助对象,在施助

方法和手段上却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同时,这两者

的不同之处也是同样明显的,心理咨询更侧重于问

题取向和致力于技术含量的实施,而社会工作则重

视”人在情景中”的处遇化,强调全人的助人视角.

因此,他们在进入中国后,都要面临中国传统文化

处境的考量和本土化的契合.如何实现它们的互

动而良性发展,确实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研究课题. 笔者以为:

方面,突现社会工作的社区化特点,实现二

者在社区的具体化契合.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三

大方法中的一大方法,是一种强调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它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

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环境和生活质量.在参与的过程中让社区成员建

立对社区对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 加强他们在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以实现更加公平,公正,民主及和

谐的社会.因此,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大都生活在具体社区,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在介入实施帮助的时候很难抽离特定的社区文化去进行,而是更多地要整合社区资源去为帮助受助对象.在

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免除心理咨询机构局限在咨询室做服务的局限.社区工作和社区发展将有效

地贴近百姓的生活,有助于社工和咨询师了解民生,在特定的家庭和社区文化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精致的技术和方

法.社会工作由于关注面的庞杂而在助人技术方

面常受质疑,因此,在警惕自身追求人类公平与正义宗旨的同时,社会工作者不防多多引进心理咨询的治疗技术与方法,增进自身技术含量.更好服务社群,造福人类.

这就是说,社会工作的价值操守和心理咨询的

助人技巧的结合将更加有助于在服务中得到成长, 尤其是培养服务对象自我发展,互助的精神.相当多的受助群体在机构中得到治疗或帮助后,最终还是要回归社区和社会的.如吸毒群体,精神康复群体,残疾人群体,弱能人士群体等.这些受助对象

很多从机构康复出来就是因为难于适应社区和社会而再次复发或难于戒除诸多困扰.

当前中国政府提出了”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

会”的发展目标.这为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的有效介入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广大的社会工作

者和心理咨询师应该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利用社会工作特有的专业价值观与专业技巧,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技术与方法在帮助弱势群体适应新的社会转型减少压力等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帮助政府把很多的社会问题消除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方面让政府看到社会工作者在解决问题中

所特有的社会发展”润滑剂”的作用,让老百姓感受

到社会工作的人文关怀,增加社会认同感;同时可

以使心理咨询师更多地贴近人们的生活,从环境和

大生态的视角去帮助缓解和解决人们的心理困扰

和问题.这也许就是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能够在

中国大陆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MalcolmStuartpayne.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2][3]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8.

[4]许莉娅.个案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

[5]Goldstein,E.G.IssuesinDeveloping加砒Researchand Theory.Handbookofclinicalwork,SanFrancisiseo:jossey—basspublishers,1983.

[6]朱志强.社会工作研究课程讲义.香港理工大学MSW, 2006.’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技巧

第四节小组工作技巧 一、沟通与互动技巧(两个层面:与组员沟通、促进组员沟通) 1、与组员沟通技巧: 1)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语言表情等), 2)专注与倾听(传达尊重接纳), 3)积极回应(复述), 4)适当自我表露(以促进坦陈问题和需要), 5)对信息进行磋商(弄清和正确理解), 6)适当帮助梳理(非评判性帮助梳理发言), 7)及时进行小结(归纳要点) 2、促进组员沟通技巧: 1)提醒相互倾听(注意现场安静), 2)鼓励相互表达(沉默者接纳感受,适当控制机会), 3)帮助相互理解(细微处沟通), 4)促进相互回馈(鼓励分享回应), 5)示范引导(以自身诱导模仿如提问技巧和回馈方式) 二:小组讨论技巧 目标与活动方案确定、问题解决都会用到;有助于组员参与小组事务、激发对小组兴趣、运用集体力量与决策解决小组和组员问题。主要有事前准备和主持两个方面。 1、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技巧: 1)选择合适主题(明确,考虑发展进程、组特质、目标和组员能力), 2)注意主题措辞(事实性、价值性、推测性、政策性问题不同措辞), 3)选择合适讨论形式(公开讨论、陪席式、座谈会、质询会), 4)安排活动环境(场地、座位等), 5)挑选合适参与者(及与主持人角色分配), 6)准备好讨论草案(讨论目标、素材、场地及设施准备清单、时间分配掌握) 2、主持小组讨论技巧: 1)开场(介绍认识熟悉,引出主题,规则及要求), 2)了解(理解), 3)提问(5种类型:封闭式(“是不是”)、探究回答型(“描述/告诉/解释”)、重新定向型(引向其他组员)、反馈和阐述型(寻求总结)、开放式(“怎样/为什么”), 4)鼓励(不逼而是注意、重复、支持), 5)限制(询问其他人、切断话题或打岔、限定发言时间或调整次序), 6)沉默(组员自行判断), 7)中立(提供问题/资料信息/利弊分析或事实论述,不给答案/决断), 8)摘述(段落结束、主题被岔开、变换主题、组员发言过长、发言过于复杂或宽泛、意见对立或争执很久、发言声音过小、语言出现障碍8种情况,摘要发言应简要明晰、摘要后要征求发言者意见),9)引导(暗示方向、提示重点、再强调程序;两个注意:一注意把握程序(按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寻找和评价解决方法—选择一种方法的进程去展开,围绕如何解决问题可采用头脑风暴法),二要妥善处理发生的冲突(难以化解时可考虑民主表决);三个避免:指定发言——社工中心,轮流发言——组员未准备好而简单应付或生抵触,单刀直入和刨根问底——尴尬难堪), 10)结束(问题归纳、意见建议组织、形成结论;详细全面,阐述分析评价和研究,指出要应用的方法)三:治疗技巧

社会工作技巧篇

社会工作技巧篇 一倾听及提升动机技巧 (一).专注 (二).复述 (三).查证 (四).鼓励及支持 (五).邀请 二、引领技巧 (一).澄清 (二).聚焦 (三).摘要 (四).提供资料 三、反映技巧 (一).内容反映 (二).感受反映 (三).经验反映 四、影响技巧 (一).建议 (二).教育 (三).自我坦白 (四).演绎 (五).对质 一、倾听及提升动机技巧 定义 这组技巧在专业关系建立初期经常被使用,就是一组最基本的技巧。运用这类技巧就是基于对受助者独特性的尊重,以及对受助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信心。通过肢体及口头语言,令受助者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诱发其动机,维持工作关系,投入互动的过程。这些基本技巧包括专注、邀请、复述、鼓励及支持与查证等。 目的 1与受助者展开话题,尝试建立并发展初步的工作关系。 2让受助者感到工作者的关心及接纳。 3让受助者感觉工作者对她的话题有兴趣;工作者应掌握其话题的重点。 4让受助者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表达她的感受及想法。 5让受助者了解工作者支持并鼓励她参与辅助过程。 6在小组中,可以通过这些技巧来建立能够促进小组相互信任、相互分享的规范,营造良好气氛。 运用 工作者运用这类技巧时的基本方法: 7保持身体姿势的舒展与开放,传达开放、接纳的肢体语言。

8在谈话中,能专注于受助者的谈话内容及情绪反应。 9讨论的话题、重点及分享的深浅程度都尽量由受助者来作主导,以表达对她的尊重。 10除了语言方面的跟进,还要做到肢体语言与口头语言的一致,表达支持及鼓励,使受助者能尽情表达。 11对受助者的表达进行回应时要尽量简短、精炼,应考虑到受助者就是否能明白,使用受助者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以减轻受助者的抗拒心理。 12如发现受助者表达出来的思想混乱不清,谈话的主线飘忽不定,工作者除了肯定受助者的努力外,还要用“复述”及“查证”的技巧协助受助者找到她的关注所在。 工作者运用时需要留意: 13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开头语,如:“我明白……”、“我听到……”、“似乎您想说……”。 14要积极倾听受助者欲传达的信息后,再予以回应。 15为了让受助者思考问题,体会内心的感受,工作者可提供独立空间供其思考,或者就是沉默片刻,让受助者细心体会自己的感受。 16做回应时切忌过于积极主动,以免常常打断受助者的思路,干扰其话题。 17在专业关系建立初期与辅助工作过程中,受助者对于工作关系的建立常常会表现出怀疑的态度,这种现象称作“既投入又退缩的现象”(approach and avoidance)。这时,工作者的接纳、支持及对其感受的认同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专注 定义 “专注”指工作者对受助者的言语内容及非语言内容(包括音量、音调、身体、语言等)的专注观察;同时工作者也要用言语及非语言方式,把这种对她的专注传达给受助者,使她能感受到工作者的尊重与接纳。 目的 1鼓励受助者去表达。 2让受助者感到被接纳,使其心态处于放松状态。 3要让受助者感到自己就是沟通过程中的主角,从而促进受助者的自我探索。 运用 在运用时,工作者的基本方法如下: 4工作者用眼神接触受助者,建立初步的关注(eye contact)。 5工作者与受助者保持适当的距离(distance),此距离以受助者感到安全为标准。 6工作者保持开放及放松的坐姿(posture)。 7工作者保持自然的神情,讲情理的姿态(gesture)。 8展开话题时,工作者应采用跟进式的说话方式,不宜主动跳跃到新话题,以免打乱受助者的思维,激起受助者的防卫心理。 在运用时,工作者需要留意: 9“专注”不仅仅就是表达对受助者的身体姿势的专注,还要表达出心理上的专注倾向,即在说话时也应呈现出对受助者的专注心态。 10工作者除了“专注”外,也可运用“选择性的不专注(selective inattention)”去阻止受助者发言,以达到控制谈话重点的目的。 11在小组中,工作者除了专注于个别组员外,在同一时间内她还需要注视其她组员。其中一种专注的方法就是用“眼睛扫描(scanning)”。“眼睛扫描”就是用眼睛去扫视组员的面部表情及身体坐姿等,以传达工作者对组员的专注行为。 (二)复述

个案社会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在管理中的运用

个案社会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在管理中的运用 中文摘要:当前的社会工作专业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及逐渐壮大的大好时期,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能顺利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本文即是以探讨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转变为目的,以个案社会工作者到管理者的职业转变为例,重点论述了个案社会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在管理中的运用。通过论述个案社会工作中的自愿原则、热情原则、真诚对待案主、同感和非批判的态度等沟通的专业技巧在管理中的运用,说明社会工作技巧的普遍适用性。 Abstract: The present social work speciality is in a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and great period growing in strength gradually,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e graduate with specialized social work can find the work correlated with one's own speciality smoothly . This text changes into the purpose with the job of probing into the professional graduate of the social work, change example into with case social worker job to get administrator , expound the fact communicative skill , case of social work in application of of managing especially. Through describing the voluntary principle in the case social work, such application in managing of professional skill communicating as hospitable principle , sincere treating case main fact , the same feeling and attitude not criticized ,etc., state the general suitability of the social work skill. Finally , propose hoping: The graduate with specialized social work should put sight a bit farther on the choice of employment, do not want the limitation . 关键词:个案社会工作管理(者)下属沟通 Key Words: Social Work Of Individual Manage(r) Subordinate Communicate 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逐渐发展和壮大了起来,但是在中国现有社会经济的发展条件下,能够接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单位又实在是屈指可数,大量本科及专科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许多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者和毕业生都认为社会工作专业让自己很难在社会上找到除其专业领域外的其他合适的工作岗位。有一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厌恶、鄙视社会工作专业,并以一种消极被动的态度来对待和学习它。然而,用心领会社会工作专业的方法和技术的学习者,他们一定会发现社会工作专业的普遍适应性。许多专业领域的人士及学者把社会工作

【方案】心理学B证论文2: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docx

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心理咨询是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够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结成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帮助关系是有效咨询的前提,这能给当事人一种安全感、温暖感,也能取得对方的信任,减少其防御心理。如果咨询者能够成功地建立起一种充满信任、理解、真诚、关爱、尊重、宽容、接纳等成份的关系气氛,就一定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而这种融洽、和谐的帮助关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咨询员。 (一)接纳、理解和尊重具有治疗作用,它能诱发受辅导者的一些积极反应。中学生前来咨询,多数有一种畏惧心理,有一种对不被理解的担心和害怕被责备的忧虑。作为心理咨询员应抱着一种接纳和尊重的态度,让来访者感到老师的可亲,消除其心理隔阂。 首先是接纳,其重点是积极关注或无条件关注。它是咨询者对来访者的一种态度,对这个人的整体性接纳。工作中常用微笑、点头、专注来表示对来访者的欢迎和热情,对来访者的关注,缩短心理咨询员与来访者的距离,让学生克服畏惧的心理。 其次是理解,重点是要消除成见。作为心理咨询员,本身要对学生持有一视同仁的态度,不能主观的认为哪个学生是坏学生,哪个学生是问题青年。有了这样先入为主的观念,你就好难做到关注学生,理解学生。 再者是尊重。尊重是无条件的,是整体的接纳,不但包括他的长处,连短处也都一起包括在内。先尊重他人,就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有这样的前提就消除来访者的心理隔阂。 对前来咨询的学生的“无条件的尊重”对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非常重要。前来咨询的学生本身就具有很大勇气的,而且也表明他已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并想改进。因此咨询者应聚焦于来访学生的内部感情,在共同感受体验中促进来访学生的自我探求和自我表现。咨询者应该沉着、冷静、温和地倾听来访学生的倾吐并时而对应。另外目光要与学生的眼神有交流,不能象审问学生一样,多一分温和,少一分严肃。这样访学生感到你是非常认真地在倾听,让学生觉得是受到十分的尊重,这和谐的关系影响着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良好帮助关系的形成,使咨询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真诚与同感确保良好帮助关系。 咨询者必须对受辅者保持平等态度。这种态度是建立辅导关系的基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客观上往往不是一种平等关系。这里所说的平等,并不是指客观上往往不是一种平等关系。这里所谈的辅导关系中的平等,并不是指客观上的,而是主观上的。辅导老师不以长者,

社会工作-有效沟通技巧

社会工作有效沟通技巧 姓名: ____________ 日期: ____________ 沟通的定义:

为了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情感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并达成协议的过程. 定义要素: 目标 信息 思想 情感 协议 沟通的类型: 通过研究证明,在沟通中有65%的信息是通过肢体语言传递的. 沟通的模型: 沟通 语言 非语言 口头 书面 距离 方向 肢体 语言 身体 接触

信息 发送者接受者 反馈 如何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 克服这些障碍? 1. 怎样有效的发送信息 ●决定何时发送信息 时间是否恰当 考虑接收者的情绪 ●决定何处发送信息 地点是否合适 是否需要更多的私人空间 是否不受干扰 ●决定发送信息的方法 面谈 纪要、信件或备忘录 电话 其它形式 2. 怎样有效的接收信息,你是否具有积极 的聆听的技能? ●聆听的层次 听而不闻不做任何努力去聆听 假装聆听做出假像聆听 选择性的聆听只听你感兴趣的内容 专注的聆听认真地聆听讲话,同时与自己的亲身经历做比较 设身处地的倾听用心和脑来倾听并做出反映,以理解讲话的内容、目的和情感。 心得笔记

利用反馈的工具,取得有效 的沟通 1反馈: 是人所做的事,所说的话 这一信息致在使行为有所改变或加强2反馈不是: 关于他人之言行的正面或负面意见 关于他人之言行的解释 对将来的建议或指示 3 如何给予反馈 明确、具体、提供实例 平衡积极的正面的与建设性的 在正确的时间给予反馈 集中于可以改变的行为 不具有判断性 考虑接收者的需求 心得笔记 4 如何接受反馈 聆听,不打断 避免自卫 提出问题,澄清事实,寻问实例 总结接收到的反馈信息,以确认对其的理解 表明你将考虑如何去采取行动 心得笔记

2、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

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 一倾听及提升动机技巧 (一).专注 (二).复述 (三).查证 (四).鼓励及支持 (五).邀请 二、引领技巧 (一).澄清 (二).聚焦 (三).摘要 (四).提供资料 三、反映技巧 (一).内容反映 (二).感受反映 (三).经验反映 四、影响技巧 (一).建议 (二).教育 (三).自我坦白 (四).演绎 (五).对质 一、倾听及提升动机技巧 定义 这组技巧在专业关系建立初期经常被使用,是一组最基本的技巧。运用这类技巧是基于对受助者独特性的尊重,以及对受助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信心。通过肢体及口头语言,令受助者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诱发其动机,维持工作关系,投入互动的过程。这些基本技巧包括专注、邀请、复述、鼓励及支持和查证等。 目的 1与受助者展开话题,尝试建立并发展初步的工作关系。 2让受助者感到工作者的关心及接纳。 3让受助者感觉工作者对他的话题有兴趣;工作者应掌握其话题的重点。 4让受助者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表达他的感受及想法。 5让受助者了解工作者支持并鼓励他参与辅助过程。 6在小组中,可以通过这些技巧来建立能够促进小组相互信任、相互分享的规范,营造良好气氛。 运用

工作者运用这类技巧时的基本方法: 7保持身体姿势的舒展和开放,传达开放、接纳的肢体语言。 8在谈话中,能专注于受助者的谈话内容及情绪反应。 9讨论的话题、重点及分享的深浅程度都尽量由受助者来作主导,以表达对他的尊重。 10除了语言方面的跟进,还要做到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一致,表达支持及鼓励,使受助者能尽情表达。 11对受助者的表达进行回应时要尽量简短、精炼,应考虑到受助者是否能明白,使用受助者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以减轻受助者的抗拒心理。 12如发现受助者表达出来的思想混乱不清,谈话的主线飘忽不定,工作者除了肯定受助者的努力外,还要用“复述”及“查证”的技巧协助受助者找到他的关注所在。 工作者运用时需要留意: 13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开头语,如:“我明白……”、“我听到……”、“似乎你想说……”。 14要积极倾听受助者欲传达的信息后,再予以回应。 15为了让受助者思考问题,体会内心的感受,工作者可提供独立空间供其思考,或者是沉默片刻,让受助者细心体会自己的感受。 16做回应时切忌过于积极主动,以免常常打断受助者的思路,干扰其话题。 17在专业关系建立初期和辅助工作过程中,受助者对于工作关系的建立常常会表现出怀疑的态度,这种现象称作“既投入又退缩的现象”(approach and avoidance)。这时,工作者的接纳、支持及对其感受的认同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专注 定义 “专注”指工作者对受助者的言语内容及非语言内容(包括音量、音调、身体、语言等)的专注观察;同时工作者也要用言语及非语言方式,把这种对他的专注传达给受助者,使他能感受到工作者的尊重和接纳。 目的 1鼓励受助者去表达。 2让受助者感到被接纳,使其心态处于放松状态。 3要让受助者感到自己是沟通过程中的主角,从而促进受助者的自我探索。 运用 在运用时,工作者的基本方法如下: 4工作者用眼神接触受助者,建立初步的关注(eye contact)。 5工作者与受助者保持适当的距离(distance),此距离以受助者感到安全为标准。 6工作者保持开放及放松的坐姿(posture)。 7工作者保持自然的神情,讲情理的姿态(gesture)。 8展开话题时,工作者应采用跟进式的说话方式,不宜主动跳跃到新话题,以免打乱受助者的思维,激起受助者的防卫心理。 在运用时,工作者需要留意: 9“专注”不仅仅是表达对受助者的身体姿势的专注,还要表达出心理上的专注倾向,即在说话时也应呈现出对受助者的专注心态。 10工作者除了“专注”外,也可运用“选择性的不专注(selective inattention)”去阻止受助者发言,以达到控制谈话重点的目的。 11在小组中,工作者除了专注于个别组员外,在同一时间内他还需要注视其他组员。 其中一种专注的方法是用“眼睛扫描(scanning)”。“眼睛扫描”是用眼睛去扫视组员的面

建立良好心理咨询关系的方式

建立良好心理咨询关系的方式 1、尊重 在价值、尊严、人格等方面与求助者平等,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应当体现为对求助者现状、价值观、人格和权益的接纳、关注和爱护。 2、真诚 指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对来访者真挚诚恳,不特意取悦对方,不因自我防御而掩饰,不回避自己的失误和短处,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真诚能换取信任和喜爱,还能给求助者一种安全感,但要注意,不能把真诚理解为简单说实话,咨询师的言行要有助于来访者的成长。真诚应实事求是,不必在来访者面前过多表现自己的完美,增加修饰成分,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自己,也不妄自菲薄。 3、共情 共情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共情需要理性,而不能代替当事人做感性判

断,“共情”不代表乱用同情心,那只是为了帮助他人导入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 4、积极关注 也称之为正向关注,积极关怀,含义是以积极态度对待来访者。对来访者言语和行为中积极面、光明面、长处、优点,予以有选择的、特别的关注,强调正面的优点,使来访者拥有正向的价值观。有效地使用积极关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应避免盲目乐观和过分悲观。片面理解积极关注的咨询师,会表现出对来访者过分乐观,淡化来访者的问题性质,对来访者保证"天下太平"。另有一些咨询师被来访者的自我描绘所迷惑,自己也感到沮丧无望,消极悲观,从而强化了来访者的消极悲观面。 (2)要立足于实事求是,以事实为基础。积极关注不能无中生有,要符合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否则来访者会觉得咨询师只是哄自己、安慰自己、取悦自己,是咨询师无能的反映,这样的积极关注会适得其反。 (3)要促进来访者自我发现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从而促进自我成长。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第六章——评估,对工作成效的检验第二节评估的方法与技巧一、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 1.定义基线测量方法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成的程度。 2.应用范围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 3.操作程序(1)建立基线第一,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第二,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及量表;中华考试论坛第三,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基线期。(2)进入介入期测量建立基线后就开始对服务对象实施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以为数据比较之用。这个过程称为介入期。(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据不同,一般可以认为是介入本身作用的过程。(二)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方法与技巧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对象的目标是被分解成许多具体的行动和任务的,通过探究服务对象和工作者完成哪些既定的介入任务也能确定介入的影响。方法:运用5个等级尺度来测量任务的完成程度。(0)没有进展(1)很少实现(2)部分实现(3)大体上实现(4)全部实现将每项任务的最后得分加到一起,然后除以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就能确定完成或者介入行动成功的百分比。例如,如果有三个任务要去完成,而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是12(4×3),用得到的总分除去12,再乘100%就是完成任务的百分比。(三)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1.目标核对表在有些情况下,社会工作的目标行为比较难以清楚界定,此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共同协商选择一些目标来指示介入的方向,并将它们罗列出来。在工作介入过程中和介入结束时都用一些等级尺度来衡量介入后的行为,并记录下它们,将介入后的行为与介入前所没有的、介入后才出现的,并讨论这些行为对服务对象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发现介入前后服务对象的行为变化。 2.个人目标尺度测量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因此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制定非常个人化的测量尺度来评估他们的改变情况。方法:按照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轻重缓急,制定出几个目标,然后使用一个大家认可的等级尺度,例如5级制,来测量和计算出服务对象实现个人化目标的情况。(四)介入影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1.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做法是由服务对象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包括填写问卷来表达到介入的看法。这是一种评估介入影响的方法,特点是操作简单叠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资源。但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测量比较粗糙,有进服务对象会倾向于对介入给予积极的评价,因此评估有可能不准确。

谈谈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谈谈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今年的九月,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B证资格培训,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等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心理咨询,中外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国学者钱铭怡认为:心理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应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心理咨询有三个主要要素,分别是咨询者、咨询对象、咨询关系。可见,心理咨询是需要心理帮助的人与能够给予这种帮助的人之间结成的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可能达到帮助来访者的目的。因此,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是有效咨询的前提。那么,如何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呢?下面,结合工作实际,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 帮助关系是一个独特动态的过程,是一个个体通过努力使得另一个体获得积极的成长的助人过程。帮助关系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咨询者的态度。因此,我认为,要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就要求心理咨询者在咨询中要保持客观的、中立的立场,以共情、真诚的态度来对待来访者,尊重来访者,使来访者感到温暖。这样,才能使来访者感到安全、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帮助关系。 一是要有同理心。同理即理解到、意识到、感受到或替代体验到另一个人现在或过去的感情、想法和体验的行为,而又以客观明确的方式充分传达出该情感、想法和体验的行为。它不但有助于增进咨询者与来访者的感情协调,而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咨询关系。来访者前来咨询,多数有一种畏惧心理,有一种怕不被理解的担心和害怕被责备的忧虑。作为心理咨询者就要抱着一种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将心比心,以接受,容纳,包容的态度对待来访者。设身处地去体会当事人的内心感受,达到对当事人境况的心领神会。同时还要将这种对感受的理解和体会准确地传达给双方。使来访求助者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这样才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使咨询者及时了解来访者更多的情况。我曾经咨询过这样的一个学生,这学生性格孤僻、好动,他在班里经常打架、捣乱,同学都疏远他。学校怎样教育、处罚他都没用,老师、家长都拿他没办法。我接手以后,没有对他求全责备,而是设身处地的关心、包容他,倾听他的心声,设法理解他的行为,和他交谈,尊重他的想法。通过努力,取得他的信任,慢慢的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经过了解,知道他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被同伴瞧不起,他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形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由于逆反心理的作用,就经常和同学、老师作对,通过打架、欺负同学、违反纪律来引人注意,满足自尊。由于建立了良好的、融洽的咨询关系,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后来,经过辅导,他慢慢的得到改变,咨询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是要真诚,要表里如一。真诚、表里如一才能取得来访者的信任,建立起良好的帮助关系。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对来心理咨询的咨询者辅导的关键是要让他信任和接纳你,让你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这样辅导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这就要求咨询者应以满腔热情,真诚的态度,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来审视来访者的问题与错误表现。在咨询关系中真实的展现自己,表里一致,言行一致,诚恳忠实地对待来访者。真诚有两层含义,一是咨询者真实展现自己,另一层是真诚地对待来访者。真诚对于咨询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咨询者的真诚不仅给当事人一种安全感,而且为当事人提供了一个榜样,受咨询者的真诚感染和暗示,当事人也会逐渐诚实地开放自己,表达自己,坦露自己的内心。作为咨询者要经常自问:“在当事人眼中,我是否很值得信赖及表里如一?”,“我是否毫不含糊地表达真正的自己?”。恰当地表达真诚,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因为那是一种真诚的自然流露。但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与实话实说有联系,但不能相提并论。真诚应符合对来访者负责,有助于来访者成长的原则,所以真诚不是什么都可随意的、直接的说出来,有时实话未必要实说。真诚不是自我的发泄,应有适度,过多地宣泄自己,会产生负面效果。真诚应实事求是,不必在来访者面前过多表现自己的完美,增加修饰成份,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自己,

社会工作者沟通与会谈技巧心得

社会工作者沟通与会谈技巧心得 解案主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的一种技术与能力。同理心包括情绪同理和角色同理两个层面的内容,情绪同理即同感,是指工作者如同亲身体验一样感受案主的感受,是一种受他人状况感动的能力;角色同理是指工作者了解案主的情境、参考构架及观点的能力,角色同理要求工作者尽量放下自己的参考构架和文化背景,站在案主的角度去理解案主的问题及其相关的行为。 同理心作为一种会谈技巧,由三个层面的要素组成:一是觉知的能力,包括被感动的能力和理解能力。要想同理案主,就得先了解案主、懂得案主、理解案主。正确觉知的基础,首先是培养自己对事物的敏感性,提高感受能力。二是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说话能力和身体语言能力。一般来说,陈述句和征询式、不确定式的语气效果比较好。三是传达的及时性,同理心的传达必须是及时的,迟到的表达可能完全失去意义,提前、急于的表达,会影响同理的准确性、正确性和全面性。什么是传达的最好时机,这要依具体情境而定,需要工作者去自行把握。鼓励支持 鼓励是指工作者通过恰当的话语和身体语言,去鼓励案主继续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看法的技术。鼓励的技巧可以起到让案主表达、支持案主去面对和超越心理上的挣扎、增强案主自信及创造彼此信任的专业关系的目的。鼓励应该在工作者觉察了案主的退缩行为之后运用。工作者通过专注与倾听,发现案主沉默、逃避目光接触、避免直接对话、吞吞吐吐等情形时,应当给予及时的鼓励。鼓励案主继续表达可以用话语如“请继续”、“你说的很好”,也可以用身体语言的支持,如身体前倾、微笑地注视、点头、用手示意、眼神鼓励等。

会谈时,引领性技巧有哪些 引领性技巧是指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技巧。运用引领性技巧的目的是促进案主在相关主题上做出较为具体、深入、有组织性的表达和探讨,增进工作者对案主的认识和了解。引领性技巧主要有澄清、对焦、摘要等。 澄清 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澄清也包括工作者解说自己所表达的不甚清楚的信息。沟通本来就是困难的事情,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各自拥有不同的生活空间,不是通过几句话就可以了解的。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之间不是一般的人际沟通,而是要深入地互动,工作者必须对案主有较全面、深刻的了解才能真正按照其需要提供帮助。 对焦 对焦是指将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谈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个话题收窄,找出重心,并顺其讨论。对焦可以使会谈减少跑题、多头绪的干扰,使会谈能够集中在相关主题上进行深入、具体的讨论。但工作者在运用对焦时应注意与鼓励技巧的冲突,鼓励技巧的理念主张让案主多说话、尽量表达自己,这就免不了会出现谈话漫无边际的情况,因此,对焦技巧的运用不可生硬,应考虑偏离主题的程度及所持续的时间,来决定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对焦。 摘要 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简要重点的摘述。摘要技术的运用,可以帮助案主理清自己混乱的思路,突出

二级心理咨询师(技能)知识点

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 2、尊重:意味着无条件接纳、平等、真诚、礼貌、信任、保护隐私。 3、真诚:真诚不等于实话实说;要实事求是;表达真诚要适度;要考虑时间因素;真诚不是自我发泄;真诚也体现在非言语交流上;真诚体现在咨询师的坦诚上。 4、共情的含义:①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求助者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 ②借助知识和经验,深刻理解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实质;③通过咨询技能将自身的共情传达给求助者。 5、表达共情:①共情是从求助者角度而不是自身看待问题;②表达共情并不是要有相同经历,而是设身处地的理解;③表达共情因人而异;④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要适度;⑤表达共情要把握角色;⑥表达功能应善用肢体语言;⑦应注意求助者特点和文化差异;⑧要验证是否与求助者达到共情。 6、积极关注:①辩证客观地看待求助者;②帮助求助者辩证客观的看待自己; ③避免盲目乐观;④避免过分消极;⑤立足实事求是;⑥目的是促进求助者的自我发现和潜能开发,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7、咨询目标特征:属于心理学范畴、具体、可量化、积极、可行、双方可接受、多层次统一。 8、不同流派的咨询目标:①人本主义学派:自我实现;②行为主义学派:可观察行为的改变;③精神分析学派:将潜意识意识化,重新体验早年经验;④完型学派:察觉此时此刻的经验,用内在支持对抗外在支持的依赖;⑤理性情绪学派:消除自我失败感,更理性的生活;⑥现实治疗学派:发展成功的统觉感。 9、咨询阶段:诊断——咨询(最核心、最重要)——巩固。 10、咨询方案:咨询目标;咨询的过程、方法、原理;咨询效果及评价手段;双方的责权义;咨询时间和次数;费用;其他。 11、参与性技术:倾听技术;开放式提问技术和封闭式提问技术;鼓励技术;重复技术;内容反应技术(释义)、情感反应技术、具体化技术;参与性概述;非语言行为。 12、影响性技术:面质技术,解释技术,指导技术,情感表达技术,内容表达技术,自我开放技术,影响性概述,非言语行为的作用。

小组社会工作技巧

小组社会工作技巧 一、沟通与互动技巧(两个层面:与组员沟通、促进组员沟通) 1、与组员沟通技巧: (1)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语言表情等), (2)专注与倾听(传达尊重接纳), (3)积极回应(复述), (4)适当自我表露(以促进坦陈问题和需要), (5)对信息进行磋商(弄清和正确理解), (6)适当帮助梳理(非评判性帮助梳理发言), (7)及时进行小结(归纳要点) 2、促进组员沟通技巧: (1)提醒相互倾听(注意现场安静), (2)鼓励相互表达(沉默者接纳感受,适当控制机会), (3)帮助相互理解(细微处沟通), (4)促进相互回馈(鼓励分享回应), (5)示范引导(以自身诱导模仿如提问技巧和回馈方式) 二:小组讨论技巧 1、目标与活动确定、问题解决都会用到;有助于组员参与小组事务、激发对小组兴趣、运用集体力量与决策解决小组和组员问题。主要有事前准备和主持两个方面。 2、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技巧:

(1)选择合适主题(明确,考虑发展进程、组特质、目标和组员能力), (2)注意主题措辞(事实性、价值性、推测性、政策性问题不同措辞), (3)选择合适讨论形式(公开讨论、陪席式、座谈会、质询会), (4)安排活动环境(场地、座位等), (5)挑选合适参与者(及与主持人角色分配), (6)准备好讨论草案(讨论目标、素材、场地及设施准备清单、时间分配掌握) 3、主持小组讨论技巧: (1)开场(介绍认识熟悉,引出主题,规则及要求), (2)了解(理解), (3)提问(5种类型:封闭式(“是不是”)、探究回答型(“描述/告诉/解释”)、重新定向型(引向其他组员)、反馈和阐述型(寻求总结)、开放式(“怎样/为什么”), (4)鼓励(不逼而是注意、重复、支持), (5)限制(询问其他人、切断话题或打岔、限定发言时间或调整次序), (6)沉默(组员自行判断), (7)中立(提供问题/资料信息/利弊分析或事实论述,不给答案/决断),

结合你的经验谈谈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结合你的经验谈谈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 好的帮助关系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对学生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虎门中学于晓伟心理咨询是通过环境、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学生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从而解决其在学习、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保持心身健康,进行有秩的学习生活。通过这次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证的培训,作为一名普通教师,面对的是中学生,那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使心理咨询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帮助关系是有效咨询的前提,这种关系不仅能给来访者一种安全感、温暖感,也能促进当事人对咨询员的信任,减少其防御心理,形成一种来访者与来访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充分理解、彼此坦诚相待的特定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有效地给来访者提供心灵上的营养。而这种融洽、和谐的帮助关系的建立主要依赖于学校的支持和辅导老师的技能水平。现根据我的学习体会谈谈在咨询中怎样建立此种关系: 一、真诚 真诚就是将真正的自我表现出来,让学生了解你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并非只是扮演一个角色。如果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真诚坦率,不虚伪掩饰,真诚的态度能与自身和谐一致,学生就会接受你,并能坦率地表露自己,咨询则最容易成功。但值得注意的是,真诚并不意味要谈论自己或宣泄自己的价值观与经验,而是适当地自我开放,把焦点放到对方的身上,以换得对方表现出真正的自我,建立安全、自由的良好咨询关系。 有心理问题的人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往往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太多的不真实或虚伪,在咨询时如果他们感觉到了咨询师的不真实,他会认为自

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 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与社区社会工作。 一、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有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一)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 为了保证个案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开展个案工作过程中需要运用个案工作中相关的服务模式。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既是用来指导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个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也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个案工作的程序和服务方法的重要依据。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有很多,而且差别很大,这里将着重介绍四种常用的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危机介入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和人本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①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生理、心理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②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③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④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可以运用的技巧比较多,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 所谓直接治疗技巧,顾名思义,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沟通交流状况,以及反映服务对象内在想法和感受的状况分为非反思性(non-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reflective )直接治疗技巧。 间接治疗技巧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间接治疗技巧的运用对象很广,包括服务对象的父母、朋友、同事、亲属、邻里和社区管理人员等,把个案工作服务介入的焦点从服务对象个人扩展到服务对象周围的其他社会成员。

社会工作面谈技巧

社会工作面谈技巧 一、倾听技术 1、倾听及其意义 倾听是指义工通过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向对方传达一个信息,我正在很有兴趣地听着你的叙述,我表示理解和接纳。 倾听包括专业助人者通过身体传达的专注,以及内心的专注。 讨论: 为什么说,听比说更重要? 辅导服务中的听与日常生活中的听有什么区别? 倾听的意义:倾听不仅是为了明了情况,也是为了建立专业关系,鼓励对方更加开放自己,同时,还具有助人效果。倾听是每个辅导者的基本功。 2、如何倾听 倾听并非仅仅是用耳朵听,更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听,去设身处地地感受。不但要听懂对方通过言语、行为所表达出来的东西,还要听出对方在交谈中所省略的和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 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在于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反应既可以是言语性的,也可以是非言语性的。比如,用“嗯”、“是的”、“然

后呢”、“请继续”等言语来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或者用微笑、眼睛的关注、身体的前倾、相呼应的点头等等。 倾听更重要的是理解对方所传达的内容和情感,不排斥、不歧视,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来思考,鼓励其宣泄,帮助其澄清自己的想法。 3、注意事项 初学者往往不重视倾听,不愿意倾听,容易犯以下的错误: 急于下结论。 轻视对方的问题。认为对方是大惊小怪、无事生非,有轻视、不耐烦的态度。 干扰、转移对方的话题。不时打断对方的叙述而转移话题,使对方无所适从。 4、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按照自己的想法或习惯,对对方的言行举止和价值观念发表评论,要知道,对方不是来听专业助人者的批评和指责的。 5、小结 辅导首先是倾听,其次是倾听,第三才是讲话。 倾听不仅用耳朵,还要用眼睛,更要用头脑和心灵。 二、重复技术 重复技术也称为复述技术,即直接地重复对方的某些话,来强化对方叙述的内容并鼓励其进一步讲下去。 事例:对方说,“我和女朋友已经相爱半年了,可我父母不赞同,反对我大学谈恋爱。我很苦恼,睡觉也不好,不知怎么办好?”

试谈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浅谈在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心理咨询是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给咨询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过程。从而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身健康。我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是我们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人谈谈在心理咨询中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 一、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室是心理咨询的第一站,位置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咨询的效果,随着咨询形式的多样化,还引入宣泄室、沙盘室、以及艺术治疗室等辅助空间,咨询室一般遵循安静便利原则,为了更好的为咨询人提供良好的咨询环境,要细心考虑安排好适当的咨询室。 二、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倾听关系 沟通约定的达成是咨询的前提,沟通的目的是要与咨询者建立思想的共鸣,有了思想的共鸣,咨询者才会心悦诚服地执行咨询员与他共同商定的行动计划。因此要学会倾听,倾听是心理咨询的第一步,要与来访者建立充分的思想共鸣,首先倾听来访者的内心感受,说出他想说的话。一般听完来访者的宣泄、倾诉后,通常设身处地的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咨询者的情感,适当的表现与咨询者的同感,或者肯定他的行为,并与咨询人阐述,当一个人面临如此大的精神压力时,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帮助,才能更快、更有效地摆脱精神压抑,重振起来……一个成熟的、爱惜自己的人是知道如何走出困境的,等等。这时候咨询师的鼓励非常重要。这种鼓励可能是简短的词语“请接着讲”“然后呢”“还有呢”,也可能只是一些语气词“哦”“嗯”等,有时还可以重复对方话语中的一些关键词;更多的时候是非言语的反应,如目光的接触、点头、鼓励的手势,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要向对方传达“你讲的一切很重要,我在仔细听,我能理解,请继续”。 一般情况下对咨询者保密,向来咨询者进行解释和保证。在咨询中谈论到的个人问题和看法,不经过本人同意,不会透露给任何人。在很多情况下,咨询人因担心咨询员会把自己谈到的情况和想法告诉给其他人。 三、辅导者与咨询者保持平等的关系 辅导者与咨询者要保持平等态度。这种态度是建立辅导关系的基础。辅导者与咨询者之间不因地位、权贵、贫贱而建立的平等友好关系,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客观上往往不是一种

如何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

如何建立良好的心理咨询关系 石岐中心小学大信学校陈晋宁 良好的咨询关系是指咨询者与来访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赖、充分理解、彼此坦诚相待的特定的人际关系。在心理咨询中良好的帮助关系的建立是有效咨询的前提,这种关系不仅能给来访者提供一种安全感,增加来访者对咨询员的信任,减少其防御心理。能否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成败的关键,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则是贯穿整个咨询过程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一个小学老师从事心理工作者来说,为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帮助有心理困难的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纠正歪曲的、防御的或排斥的感情,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尊重并真诚地对待来访者。 一、尊重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每个来访学生都有自身的问题,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咨询者必须保持一定的中立,决不能带着批判的态度去面对来访者,要无条件尊重来访者自己的选择。这样不但可以给来访学生安全、温暖的氛围,还可以深挖来访者问题的根源,让来访者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问题,所以尊重是心理咨询的根本。每当学生前来咨询时,都有一种畏惧心理,担心不被理解或担心受到责备。而作为心理咨询老师应抱着一种接纳和尊重的态度,让来访者感到老师的可亲,让来访者感到安全且被保护的感觉。在心理咨询中,尊重是对来访者无条件的接纳,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关爱,让来访者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尊重和包容来访学生的所有想法、做法并且要理解。 我们作为心理工作者,给来访者一个点头和微笑都会给来访学生带来温暖和安全,不但能给予学生亲切的气氛,还让心理咨询老师与来访学生的距离缩短,让学生克服畏惧的心理。对前来咨询的学生的“无条件的尊重”对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非常重要。前来咨询的中学生很明显是鼓了很大勇气的,而且也表明他已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并想改进。所以我们应该时刻关注来访学生的内心表现。我们应该沉着地聆听来访学生的的诉说,哪怕我们不知如何帮助也要对学生做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