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练习题教案资料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练习题教案资料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练习题教案资料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H

2O B.CaCl

2

C.NaOH

D.Cl

2

2、某元素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卤素相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A.一定是共价键

B.一定是离子键

C.可能是共价键,也可能是离子键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4.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以共价键结合的是()。

A.S H

2

3

NH、2CO B.2

MgBr、CaO、HCl

C.S

Na

2

、MgO、HF D.

2

CO、O H2、22O

Na

5、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B、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C、锌与稀硫酸的反应

D、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反应

6、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A、在炭粉中加入KCl0

3

,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H

2

O

2

中加入少量MnO

2

,即可迅速放出气体

C、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

D、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可使电解速率加快

7、反应4

3

NH(气)+52O(气)4NO(气)

+6O H 2

(气)在10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 ,则此

反应的平均速率v (X)可表示为( )

A 、v (NH 3)=0.0100mol.L -1.s -1

B 、v (O 2)=0.0010mol.L -1.S -1

C 、v (NO)=0.0010mol.L -1.s -1

D 、v (H 2O)=0.045mol.L -1.s -1

8、对反应A+3B 2C 来说,下列反应速率

最快的是: ( )

A .v (A)=0.3 mol /(L ·min)

B .v (B)=0.6 mol /(L ·min)

C .v (C)=0.5 mol /(L ·min)

D .v (A)=0.01 mol /(L ·s) 9、、实验室制Cl 2的反应为4HCl (浓)+MnO 2

MnCl 2+Cl 2↑ +2H 2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原剂是HCl ,氧化剂是MnO 2

B.每生成1 mol Cl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C .每消耗1 mol MnO 2,起还原剂作用的HCl 消耗4 mol

D.生成的Cl 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气外,还

含有HCl 杂质

10、实验室中欲加速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

是用( )

A.纯锌与稀硫酸反

B.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纯锌与稀盐酸反

D .粗锌(含铝、铜等杂质)与稀

硫酸反应

11、某温度时,在2 L 容器中X 、Y 、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24所

示。由图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

开始至2 min 末Z 的平均速率分别为( )

A.X+Y =2Z ;0.05 mol·L -1

·min

-1

B.X+Y

=2Z ;0.1 mol·L -1·min -1

C.X+2Y =Z ;0.1 mol·L -1

·min

-1

D .Y+3X

=2Z ;0.05 mol·L -1·min -1

1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所用试剂的组合不合理...的是: ( ) A .制Cl 2: MnO 2、盐酸(浓) B .制

H 2:硫酸(稀)、Zn

C .制O 2: MnO 2、H 2O 2

D .制

CO 2:硫酸(稀)、CaCO 3

13.一定温度下,反应N 2(g )

+3H 2(g)2NH 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A .N 2,H 2和NH 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

B.c(N 2)∶c(H 2)∶c(NH 3)=1∶3∶2

C.N 2与H 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 3的物质的量

2倍

D.单位时间里每增加1molN 2,同时增加3molH 2

1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 ( )

A.加热NaHCO 3制CO 2

B .用Cu 和稀HNO 3反应制NO

C.用NH 4Cl 与浓NaOH 溶液反应制NH 3

D.用NaCl 与浓H 2SO 4反应制HCl

15.NO 和CO 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

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降低压强能提高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速率

D.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16、可逆反应2SO 2 + O 2

2SO 3达到平衡

的标志是

① 消耗2 mol SO 2的同时生成2 mol SO 3

② SO 2、O 2与S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③ 反应混合物中,SO 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只有③ D 、只有①

17、将1mol N 2和3 mol H 2通入4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半分钟后测得H 2的物质的量为2.1 mol ,现用如下三种物质在单位时间内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速率。

① V(N 2) = 0.15 mol/(L ·min) ② V(N 2) = 1.05 mol/(L ·min) ③ V(NH 3) = 0.30 mol/(L ·min)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18、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

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

其首要原因是( )

A 、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

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 、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 、回收其中石墨电池

19、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

B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C 、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 、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20、用铁片和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中,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21.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工作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

C.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D.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22.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Z>Y

C、Y>X>Z

D、Y>Z>X

23.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

是()

A.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 D.氢

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24.下列反应不可能是原电池反应的是()

A.Fe + 2H+ = Fe2+ + H

2

↑ B.2Fe3+ + Cu = 2Fe2+ + Cu2+

C.2H

2

+ O

2

= 2H

2

O D.H+

+ OH- = H

2

O

25.下列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电

解质都为稀硫酸)()

F

、 D

26.下列各装置中,烧杯中盛有海水,能够形成原电池并且铁为正极的是 ( )

、 D

27.某原电池的总离子方程式为:2Fe 3+

+ Fe

= 3Fe 2+

,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 .Cu 为正极,Fe 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FeCl 3溶液

B .石墨为正极,Fe 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Fe(NO 3)3溶液

C .Fe 为正极,Zn 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

Fe 2(SO 4)3溶液

D .Ag 为正极,Fe 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Fe 2(SO 4)3溶液

28.X 、Y 两根金属棒插入Z 溶液中构成下

图的装置,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 棒变粗,Y 棒变细,则X 、Y 、Z 可能是下列中的

( )

29.下列各组成金属和溶液,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Cu、Cu、稀硫酸

B Zn、Cu、稀硫酸

C Cu、Zn、酒精

D Zn、Cu、ZnSO

4

溶液

30.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插入同浓度同体积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的溶液中H+ 浓度均减小

D.乙装置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1、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

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

2

SO

4

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

入稀H

2

SO

4

中,电子由C→导线→D ③A、C相连

后,同时浸入稀H

2

SO

4

,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

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

2

SO

4

中,D极发生氧化反

应,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 B.C>A>B>D C.A>C>D>B D.B>D>C>A

X Y Z

A Zn Cu稀硫酸

B Cu Zn 稀硫酸

C Cu Ag硫酸铜

溶液

D Ag Zn硝酸银

溶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