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的识别及控制[详细]

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的识别及控制[详细]
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的识别及控制[详细]

目录

第一部分:施工现场重要环境因素识别及预防措施 (1)

一、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1)

二、对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分类识别及控制方案 (3)

三、施工过程对环境监督管理方法及措施 (11)

第二分部:施工现场主要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 (13)

一、施工现场主要危险源辨识 (13)

二、危险源分类 (13)

三、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14)

四、风险控制策划 (19)

第一分部:施工现场重要环境因素

识别及预防措施

一、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一)对环境因素的识别

1、在环境管理体系中要求识别的环境因素是指组织在其活动范围内,在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它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是指在组织的管理权限内能够实施管理的环境因素;“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指当法规或合同无要求时,对生活、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不能直接进行管理,但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环境因素可以通过监理服务施加影响,但监理单位不能对其实施控制.

2、识别环境因素主要从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原因加以识别.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固体废物、能源和资源消耗、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臭氧层的破坏、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及其它因素.

3、重要环境因素确定:

施工现场生产活动中对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是必须加以控制和消除的重要环境因素.

4、重要环境因素一般判断

(1)已违法或接近违反法律及强制检测结果的环境因素.

(2)并不违法但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性监测的环境因素,如噪声、排水污染、垃圾抛洒、扬尘等.

(3)政府或法规有明文但无定量指标的环境因素:废弃物的管理(工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危险废弃物),能源和资源消耗,危险化学品管理等.

(4)政府或法律命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代替使用的物资:如氟利昂气体等应用等.

(5)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将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火灾、爆炸、危险品泄露、突然断水断电、大风扬尘等.

二、对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分类识别及控制方案.

(一)监理项目施工特征

1、A13号职工餐厅:工程占地面积11355.78㎡,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10.05米,开挖深度-9.37米,采用深基坑支护措施,施工过程中满堂架搭设、悬挑架搭设属高空作业.

2、A11号锅炉房:地上一层,局部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350.36㎡,层高:7.65米.

3、B7号锅炉房:为地上一至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987.76㎡,层高:7.65米.施工场地狭窄,施工节奏快.

4、B8号开闭所:为地上二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260.72㎡,层高:

10.05米,建筑规模较小,单层高度高,主要以电气安装工程为主要作业.

A11号锅炉房、B7号锅炉房、B8号开闭所:地基采用机械大开挖,基础采用钢筋砼独立基础,地基均为灰土挤密桩处理.

(二)、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的控制

1、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是施工项目管理中文明施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公司实施IS01400l:2004环境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区域,通过项目监理部有效管理,就能达到污染预防,选标排放和持续改进的目标.

2、施工现场的重要环境因素及预防措施

(依据《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等相关规定确定) (三)、根据监理项目的施工特点,项目监理部对以下一些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分类识别并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方案.

1、大气污染的防治

(1)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针对气体状态污染物进行治理,除尘技术主要种类有机械除尘装置、洗涤式除尘装置、过滤除尘装置和电除尘装置等,工地其他粉尘可用遮盖、淋水等措施防治.

(2)、施工现场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施工现场垃圾渣土要及时清理出现场;

2)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适当洒水,防止扬尘;

3)施工现场道路应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

4)对于细颗粒散体材料(如水泥、粉煤灰、白灰等)的运输、储存要注意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

5)车辆开出工地要做到不带泥砂,基本做到不洒土、不扬尘,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

6)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各种包装物等废弃物品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7)机动车都要安装减少尾气排放的装置,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8)工地尽量选用消烟除尘型茶炉和锅炉,大灶应用消烟节能回风炉灶,使烟尘降至允许排放范围为止;

2、水污染的防治

(1) 施工现场废水和固体废物随水流流入水体部分,包括泥浆、水泥、油漆、各种油漆.混凝土外加剂、重金属、酸碱盐、非金属无机毒物等.

(2) 施工过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1)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

2)施工现场使用过的污水必须经沉淀池沉淀合格后再排放,最好将沉淀水用于工地洒水降尘或采取措施回收利用;

3)现场存放油料,必须对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地面、铺油毡等措施.使用时,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以免污染水体;

4)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时可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5)工地临时厕所,化粪池应采取防渗漏措施.中心城市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可采用水冲式厕所,并有防蝇、灭蛆措施,防止污染水体和环境;

6)化学用品,外加剂等要妥善保管,库内存放,防止污染环境;

7)施工中,冲洗集料或含有沉淀物的操作用水,应采取过滤、沉淀池处理或其它措施,确保做到达标排放;

8)加强施工机械维护保养,防止因漏油污染水源,严禁将废油料向河渠、农田倾倒,施工废油料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回收或处理.

(3)施工废弃物不能任意倾入河道和水沟;

(4) 在饮用水处,不准冲洗车辆、施工器具;

(5) 施工期间,要严格管理沥青、水泥、油料、石灰、化学品等施工物料,防止被雨水冲刷污染地面或流入河流污染水质.;

(6) 在料场边缘修建沉淀池,料场内做雨水溢流槽,防止雨水冲刷而引起局部水土流失和洼地积水;

(7) 在没有监理工程师的事先书面同意前,保证做到不干扰河流、水道或现有灌溉或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

(8) 施工期间,因施工影响邻近居民的生活用水时,及时为其临时管道;

3、施工现场的噪声控制

(1) 施工现场噪声的控制措施

噪声控制技术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等方面采考虑,

(2) 声源控制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这是防止噪声污染的最根本的措施;

1)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和工艺代替高噪声设备与加工工艺,如低噪声振捣器、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等;

2)在声源处安装消声器消声,即在燃气机、内燃机及各类排气放空装

置等进出风管的适当位置设置消声器;

3)利用声源的指向性把噪声源放在落地的下风口.

(3)传播途径的控制

1)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菇振结构(金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吸收声能,降低噪声;

2)隔声: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隔声结构包括隔声室、隔声罩、隔声屏障、隔声墙等;

3)消声: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装置.如对空气压缩机、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等;

4)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4)接收者的防护

让处于噪声环境下的人员使用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减少相关人员在噪声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以减轻噪声对人的危害.

(5)严格控制人为噪声

进入施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甩打模板、乱吹哨,限制高音喇叭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6)控制强噪声作业的时间

凡在人口稠密区进行强噪声作业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晚上l0点到次日早6点之间停止强噪声作业.确系特殊情况必须昼夜施工时.尽量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找当地居委会、村委会或当地居民协调,

出安民告示,求得群众谅解.

(7) 施工现场噪声的限值

不同施工作业的噪声限值见下表: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4、固体废物的处理

(1) 建筑工地常见的固体废物

1)建筑渣土:包括砖、碎石、渣士、混凝土碎块、废钢铁、废屑、废弃材料等;

2)废弃的散装建筑材料包括散装水泥、石灰等;

3)生活垃圾:包括炊厨废物、丢弃食品、废纸、生活用具、废电池、废旧日用品、废塑料制品、废交通工具等;

4)设备、材料等的废弃包装材料;

5)粪便.

(2)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1)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是对固体废物进行资源化,减量化有重要手段之一.对建筑渣士可视其情况加以利用.废钢可按需要用做金属原材料.对废电池等废弃物应分散回收,集中处理;

2)减量化处理:减量化是对已经产生的固体废物进行分选、破碎、压实浓缩、脱水等减少其最终处置量,减低处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减量化处理的过程中,也包括和其他处理技术相关的工艺方法,焚烧、热解、堆肥等;

3)焚烧技术:焚烧用于不适台再利用且不宣直接予以填埋处置的废物,尤其是对于受到病菌、病毒污染的物品,可以用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焚烧处理应使用符台环境要求的处理装置,注意避免对大气的二次污染;

4)稳定和周化技术:利用永扼、沥青等胶结材料,将松散的废物包裹起来,减少废物的毒性和可迁移性,使得污染减少;

5)填埋:填埋是固体废物处理的最终技术,经过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废物残渣集中到填埋场进行处理.填埋场应利用天然或人工屏障.尽量使需处置的废物与周围的生态环境隔离,并注意废物的稳定性和长期安全性.

附表一重要环境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

三、施工过程对环境监督管理方法及措施

1、依据国家及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现场“文明工地”建设的要求制定对施工现场环境施加影响的监督管理目标和指标.

2、适时对各施工时段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确定,并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对重要环境因素实施控制的有效措施.

3、在执行监理工作程序中通过现场巡视、旁站监理、监理例会对施工现场存在的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并跟踪验证整改结果.

4、通过信息交流的手段将环境管理信息及时上报建设单位(业主)、施工单位,以建立和形成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控制的相互配合,达到共创、共管、共建施工现场“文明工地”环境管理体系.

5、审查施工单位应对环境失控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预案;适时检查施工单位对应急预案的物资储备状况;当施工现场突发环境失控事件时,监理人员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施工单位实施应急响应行动.

6、监视测量的合规性评价

定期对施工现场生产活动中的环境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文明工地”建设标准实施合规性评价,并在监理月报中予以记录.

第二分部:施工现场主要危险源

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

一、施工现场主要危险源辨识施工现场是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高风险场所,危险源随时随地渗透在施工过程中的各个时段.因此要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首先要辨识施工现场所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以便对其进行评价和控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危险源分类:

(一)第一类危险源

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例如: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辐射能、生物能及其载体,天然气、煤气、氧气、乙炔等气体及储罐,火药、雷管、油漆、化学品、易燃品等诸多能引发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的物资存放.

(二)第二类危险源

是指导致能量和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失效的各种因素.例如

物的故障(机械设备、装置、元部件等在运行和使用过程中由于性能不良而不能实现预定的功能)、人的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及判断方面的失误、违反安全规定)、环境因素的变化(生产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噪声、震动、照明或通风换气等).

(三)事故产生

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以上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条件及限制措施遭受到破坏,产生意外的能量释放,使人体生命受到伤害、财产遭受损失、工作环境遭到破坏,发生事故.

三、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一)第一类危险源是生产和生活中必然的客观存在,不可避免,也是引发意外释放能量的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因此危险源辨识的关键是要充分识别出第一类危险源,加以约束和限制.而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第一类危险源失去约束和限制,发生能量释放的条件,因此识别第二类危险源是为了寻求制订事故发生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危险源的辨识一般是按场所/部门的活动及生产过程的活动分阶段进行.(详见附表二)

(三)依据国家建设部发布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中规定的七类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均存在重大危险源的施工过程(以下分部分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作业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米(含3米)或虽未超过3米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2、土方开挖工程

土方开挖深度超过3米(含3米)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a)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

b)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米以上;搭设跨度10米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工程.

c)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架支撑体系.

3、模板工程

4、起重吊装工程

a)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设备.

b)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c)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物料提升设备、塔吊、施工电梯等建筑施工起重设备安装、拆卸工程;各类吊装工程.

5、脚手架工程

a)搭设高度24米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b)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c)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d)吊篮脚手架工程.

e)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

f)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6、拆除、爆破工程

a)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

b)采用爆破拆除工程.

7、其它

a)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b)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c)人工挖扩孔桩工程

d)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

e)预应力工程

f)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的、分部分项工程.

附表二五0四园区A13楼工程等施工现场主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

注:1、本表所列危险源为设想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主要危险源.结合工程实际进行危险源辨识.

2、风险等级:1-可忽略风险;2-轻度风险;3-中度风险;4-重大风险;5-极大风险

.

.

四、风险控制策划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应针对不同的风险级别及内容,采取不同的有效控制措施,预期将风险降至相关法律、法规可容许的标准要求及组织可承担的责任或损失范围内.

(一)常规的控制要求

1、可忽略的风险:不需要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2、轻度的风险: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

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检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3、中度的风险: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测定并限制预防成本,并应规定时间期限内

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实

施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

4、重大的风险: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工作.为降低风险有事必须配备大量资源.

当风险涉及正在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

5、极大的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

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二)风险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

1、设定目标,制定管理方案进行控制——适用于改进设施、工艺、材料及员工意识提高等情况,以消除或降低风险.

2、采用运行控制——适用于日常运行管理,靠程序、管理制度进行控制,以降低风险,保持正常运行.

3、采用应急准备和相应程序进行控制——使用于减少火灾、爆炸、化学危险品

泄露、安全设施失灵等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及所带来的影响.

4、禁止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不可容许的风险,就必须禁止工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一览表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一览表

天津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技术文件 JL-CX-04-0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一览表 批准:李常玉 2010年 01月14日 审核:那大璐 2010年 01月13日 编制:工程管理部 2010 年 01月12日 2010-01-16 发布 2010-01-16 实施 天津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发布

编制说明 1.按照环境管理体系的环境因素识别要求,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活动、产品、服务的全过程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种类型”。对环境因素识别虽然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还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随着活动、产品、服务活动中环境因素的变化、新的法律法规及要求的出台、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市场要求的变化等,尚待以后不断更新、完善、持续改进。 2.本次识别根据“监理”性质、活动、产品、服务的内容及特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公司本部和项目监理部的办公/生活区域环境因素识别,需自身解决“能够控制”的环境问题。同时也是要求相关方(施工单位)办公/生活区域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部分为施工现场相关方(施工单位)施工活动时的环境因素识别,提供监理在控制环境时应注意或“可望施加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 3.环境因素评价标准及重要环境因素确定 环境因素评价,先采用“是非判断法”进行判断,直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如果用“是非判断法”不能直接判断的,采用“三因子评价法”进行确定,当a、b、c三个环境评价因子的乘积x大于等于50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目录 1、作业活动划分表 2、办公/生活区域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自身活动) 3、土建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4、变电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5、输电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6、电缆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7、发电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8、热力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 (HBQY-CX-13) 1 目的 对管理处在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处在各项活动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3 职责 3.1办公室负责组织各科室、单位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对识别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3.2各科室、单位负责识别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4 工作程序 4.1 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流程 确认工作过程→识别环境因素(排查)→登记、汇总环境因素→评价环境因素→登记重要环境因素 4.2 环境因素的识别 4.2.1 识别范围:识别范围为所有工作活动和服务中可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识别: a) 材料、物品等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及回收和报废全过程; b) 设备、设施的采购、维修、保养、运行等一系列活动; c) 日常办公、职工生活; d) 各项服务过程:收费、养护、机电维护、路政执法等。 4.2.2 识别时应考虑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 三种状态: a) 正常:指正常运行、生产的状态; b) 异常:指生产设备的启动、停机与检修或可合理预见的状态; c) 紧急:指不可预见的、突发的或设施突然失效的状态。

三种时态 a) 过去:指以往遗留的环境影响; b) 现在:指现场的、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 c) 将来:指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4.2.3 识别内容 a) 大气:废气排放; b) 水体:废水排放; c) 废物:固体废物的处理; d) 土地污染; e) 噪音污染; f) 原材料(化学品)与自然资源的利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g) 可能对当地环境带来的问题: h) 相关方的问题等。 4.2.4 识别的方法 采用过程分析法、座谈和现场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环境因素识别。 a) 过程分析法:对工作流程的环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出环境因素; b) 现场观察法:到现场采取看、查、问等方法发现环境因素。 4.3 环境因素的评价 4.3.1评价的依据 a) 有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b)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c) 环境影响的发生频率; d) 环境影响的恢复能力; e) 环境影响的控制情况; f) 相关方的利益和要求。 4.3.2 评价方法 4.3.2.1 是非判断法 a) 对能源、资源以及原材料消耗的环境因素采用是非判断,消耗严重超标的判是。 b) 危险废物的处置、对化学危险品的管理等违反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制度(DOC)

危险源、环境因素识别和控制制度

1.0目的 为全面有效指导核电事业部下属各单位(以下简称各项目部)对所在施工作业场所的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环境因素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制定,最终达到降低HSE风险,持续改进HSE管理绩效,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事业部本部及各项目部在工程建造期间的危险源和环境有害因素识别、评价与控制方面的各项管理工作。 3.0参考文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核电工程事业部《HSE管理手册》(HXNPD-GM-HSE-999,B版) 4.0责任 4.1本部安全部 ◆负责对本程序编制、修订和解释,并指导各项目部开展风险和环境因素识别、 评价及控制管理; ◆负责建立事业部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辨识清单; ◆负责对各项目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控制管理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4.2本部其他部门 ◆负责组织对本职能部门工作中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风险控制。 4.3各项目部 ◆负责对本项目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并 落实控制措施;特别是针对重大风险的分项工程/活动制定高风险专项安全控 制措施,并进行监督; ◆提供必要的人员、设施和其它资源以有效执行该程序。

5.0程序 5.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 5.1.1危险源识别 (1)危险源识别评价单元及辨识小组 ◆项目部应根据组织规模划分危险评价单元。划分危险评价单元时,如有固定工 作场所的按工作场所划分,无固定工作场所的按施工工序划分; ◆项目在施工阶段,项目部成立“三级”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小组:项目部级危险 /危害因素辨识小组、施工队级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小组以及工段级危险/危害因 素辨识小组。各级危险源辨识小组由工程、技术、安全等专业人员组成,根据 所管辖区域和施工活动进行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 ◆对危险/危害辨识小组成员要进行系统危害辨识及风险评价原理及专业知识的 培训,使其具备危害辨识和危险评价的能力; ◆对危险性高、辨识专业性较强的特殊评价区域,要对辨识小组成员进行具有针 对性的专项培训。 (2)危险源识别的范围 项目部各级危险辨识小组在识别作业风险和危害因素时要求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质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含雇员、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 ◆生产作业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等(含单位所有或租赁使用的); ◆存在重大风险的分项工程/活动; ◆从事高风险作业活动的人员;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应符合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中的有关规定。 (3)危险源识别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方法可采用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法、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事件树、故障树等方法。 5.1.2危险源评价方法 项目部各级风险辨识小组对辨识的风险进行评价,评价要联系生产实际,参照已往的经验和控制效果进行,既要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更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事故发生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一览表

天津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技术文件 JL-CX-04-0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及控制一览表 批准:李常玉 2010年 01月14日 审核:那大璐 2010年 01月13日 编制:工程管理部 2010 年 01月12日 2010-01-16 发布 2010-01-16 实施 1

天津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发布2

编制说明 1.按照环境管理体系的环境因素识别要求,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活动、产品、服务的全过程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七种类型”。对环境因素识别虽然从实际出发,务求实效,还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随着活动、产品、服务活动中环境因素的变化、新的法律法规及要求的出台、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市场要求的变化等,尚待以后不断更新、完善、持续改进。 2.本次识别根据“监理”性质、活动、产品、服务的内容及特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公司本部和项目监理部的办公/生活区域环境因素识别,需自身解决“能够控制”的环境问题。同时也是要求相关方(施工单位)办公/生活区域环境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部分为施工现场相关方(施工单位)施工活动时的环境因素识别,提供监理在控制环境时应注意或“可望施加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 3.环境因素评价标准及重要环境因素确定 环境因素评价,先采用“是非判断法”进行判断,直接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如果用“是非判断法”不能直接判断的,采用“三因子评价法”进行确定,当a、b、c三个环境评价因子的乘积x大于等于50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3

目录 1、作业活动划分表 2、办公/生活区域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自身活动) 3、土建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4、变电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5、输电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6、电缆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7、发电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 8、热力工程监理现场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相关方施工活动)4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辨识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全面识别和辨识集团公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能够控制和可以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汇总并评价,以便判定对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全面管理和有效的风险控制。 2.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产品和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和不可接受风险清单的审批。 3.2 综合经营计划部负责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评审、确认、评价以及制定对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风险的措施计划。 3.3 各部门负责按要求对本部门所属范围、人员、设备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和危险源的辨识工作,汇总并进行控制。 3.4各二级单位负责各单位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管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 4.1.1 每年第一季度,综合经营计划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工作。 4.1.2 各部门负责按照要求从产品生产组织投入和产出过程中识别出环境因素。识别时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从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废弃物管理、土地的污染、噪声的影响、能源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相关方的影响、当地其它环境问题及社区问题等若干方面识别出所有环境因素。识别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填写《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表》。 4.1.3 各部门负责按作业区域、工艺流程对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生理性、行为性、作业环境不良等关注方面进行危险源辨识,辨识过程要特别关注“三种时态”、“三种状态”。辨识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填写《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措施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时应考虑: a)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b)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承包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项目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方案

\\ DK20150005地块一标段 地下室防水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东分公司第二项目部 2017年12月8日

\\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施工现场环境污染主要种类 (3) 三、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3) 1、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总体原则及目标 (3) 2、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组织 (3) 四、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4) 1、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4) 2、水污染防治措施 (5) 3、固体垃圾污染防治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7) 4、光污染防治措施 (8) 五、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 (8) 1、环境因素识别 (8) 2、环境因素评价 (9) 3、环境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10) 六、附件 《环境因素排查表》 《环境因素清单及评价表》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危险物/废弃物收集处理记录》

\\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与环境污染防治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建设各方主体 1.2项目概况 本工程DK20150005地块一标段,位于苏州市工业园区独墅湖月亮湾,东至启月街,南至万寿街,西至万寿街,北至规划路。 本工程分为两个标段,我公司负责承建一标段工程(包含一期、二期、六期),计划一期、六期工程先开,二期工程延后一年开工。总建筑面积238464.00平方米,地上面积153383.00平方米,地下室及车库面积85081.00平方米。共分1#、2#、3#、4#、

\\ 5#、7#、9#、18#、83#楼,其中1#、2#、4#、5#、7#、9#、18#建筑高度为84.200m (地上28层),3#建筑高度为68.95m (地上20层),83#建筑高度为17.2m (2层)。车库为地下一层人防车库,车库层高3.9m,局部4.9m 。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中包含有集水井,泳池,景观下沉庭院等防水施工质量要求较高的部位。 拟建场地位置示意图 垃圾房23F 25F 25F 21F 20F 1F 消 防登高场地25F 1F 消 防登高场地25F 25F 25F 4F H =14. 5M 4F H =14. 5M 4F H =14.5M 4F H =14.5M H =6.5M H =16.9M 4F H =14. 5M H =6. 5M H =6.5M H =6. 5M H =6. 5M H =6. 5M H =6. 5M 儿 童活动场地500㎡ 运 动场地25.0 020.0028.0 015.0026. 8011. 2417. 809.5 4 17. 709.7 417. 709.7 4 17. 709.7 4 27. 00 9.7 417. 70 9.7 417. 70 9.7 417. 709.7 417. 709.7 417. 709.7 417. 709.7 417. 709.7 4 28.32 8.50 20.9212. 1014. 3210. 20 23. 32 12. 00 14. 3212. 10 11.5 050.8 829.96 28. 5312. 1036. 17 12. 00 17.9046. 8048. 7972. 9834. 75 20. 9543. 23 12. 0031.91 13.2 12.8 928.3 5 24.73 40.0 017. 73 1 5.3133. 349.7 4 31. 709.5 425. 009.7 217. 7016. 729.92 14. 32 14. 3214. 3214. 32 14. 3214. 3214. 3214. 32 14. 32 14. 3214. 32 14. 32 14. 3214. 3214. 3214. 3214. 3214. 3232. 5618. 24 24. 1814. 87 13.68 20. 30 10.2010. 0014. 3214. 3214. 3214. 3214. 32 14. 3214. 3223. 6214. 32 14. 3214. 3214. 3235.0 429.6 031.0 213.0 18.2 4 35.0 436.1 2 31.2413.3 32.4 47.50 32.4 47.50 32.4 47.5032.4 47.50 32.4413.0 29.8 415.0 29.8 4 15.0 32.0 435.0 436.1 2 31.2 413.3 032.4 47.50 32.4 47.50 32.4 4 7.50 32.4 47.50 32.4 4 18.0 8 45.8 48.50 45.8 4 11.5 040.2 4 13.3 031.2 4 50.8 835.0 440. 5017.38 13.3 527.0 4 13.0519.37 17.9035.0 4 22. 8315. 3440. 5015. 34 45. 9815. 3341. 6941 .7626.4 3 25. 3024.0 9.5 417. 909.5 417. 909.5 4 17. 90 9.5 427. 00 9.740.2 2 11. 9445. 0511. 9445. 5011. 94 52. 2511. 9426. 726.10 23.04 6.10 45.8 445.8 49.50 45.8 48.50 45.8 49.00 23.0 48.50 45.8 4 12. 7045.848.5045.8 4 11.5040.2 4 40.2 48.50 20.2 48.50 45.8 413.5 045.8 48.50 45.8 4 14.0 23.0 412.5 045.8 445.8 4 10.5 068.6 410.5 45.8 4 45.8 415.0 045.8 413.5 45.8 4 8.50 45.8 414.0 045.8 445.8 48.50 23.0 48.50 45.8 4 13.5 45.8 48.50 45.84 14.0 045.8 4 40.2 48.50 45.8 4 13.5 45.8 4 8.50 45.8 414.0 045.8 48.50 45.8 440.2 48.50 45.8 413.5 45.8 48.50 45.8 414.0 023.0 424.7 045.8 445.84 12.5 045.8 48.50 45.8 411.5 040.2 4 13.0 031.2 424.5 2 35.0 419.63 35.0 4 下 沉庭院门卫2 消 防登高场地消 防登高场地消 防登高场地消 防登高场地消防登高场地 消 防登高场地消 防登高场地消 防登高场地消 防登高场地消 防登高场地消 防登高场地消 防登高场地消 防登高场地1F 地库出入口消 防登高场地1F 门 卫1 消 防登高场地地 库出入口83# 78# 11# 12# 13# 14# 15# 82# 81#80# 79# 75# 76# 77# 74# 73# 72# 68# 69# 70# 71# 67# 66# 65# 64# 63# 62# 56# 57# 58# 59# 60# 61# 55# 54# 53# 52# 51#50# 49# 43# 44# 45# 46# 47# 48# 42# 41# 40# 39# 38# 35# 36# 37# 32# 31# 28# 30# 1# 2# 3# 5# 6# 7# 8# 10# 9# 18#16# 17# 26# 25# 27# 一层架空H =80 M 一 层架空H =64.25M H =67.4M H =73. 7M H =80 M 一 层 架空车 行出入口地 库出入口一 层架空 一 层架空一 层架空1F 33# 29# H =80M 一 层架空H =80 M 一层架空H =80 M 一层架 空H =80 M 34# 配套用房一期 二期 二标段 六期 一标段 延迟一年开工 一二标段分界划分示意图 本工程位置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目标指标及控制措施清单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目标指标及控制措施清单单位/部门/项目部: 序号活动/产品 环境因素描述环境影响/服务 1办公区域活水的消耗资源耗损2动电的消耗资源耗损 3油的消耗资源耗损 4车辆使用 油料泄漏土地污染 5鸣喇叭噪音污染 6电子产品废弃固体废弃物污染 7废墨盒废弃固体废弃物污染 8废硒鼓废弃固体废弃物污染 9废日光灯管废弃固体废弃物污染 10办公区域活废电池(镍、锂、铅)固体废弃物污染 11动生活垃圾废 弃 固体废弃物 污染 12废药品废 弃 固体废弃物 污染 13生活废水排 放水体污染 14空气氟利昂泄露大气污染 15打印机维修废配件废 弃(含重固体废弃物 污染 金属) 16电脑维修废配件废 弃(含重固体废弃物 污染 金属) 17空调维修废配件废 弃(含重 固体废弃物 污染 金属) 19车辆使用尾气排放大气污染 20车辆维修机油泄漏土地污染 识别方法 作业流环境因素 程分析检查表 环境因素评价 目 标 L S R一般重要 指 标 3 1 3 3 1 3 4 1 4 2 1 2 2 1 2 2 1 2 3 1 3 2 1 2 1 1 1 2 2 4 3 1 3 1 1 1 4 1 4 1 1 1 2 1 2 2 1 2 2 1 2 4 1 4 2 1 2

确定控制措施完 成 增加的控制现有控制措施时间 措施 1.宣传节能意识 2.倡导全民节能行动 3.车辆执行定额油耗 4.检查监督 1.加强日常检查监督 1.在禁鸣喇叭处禁鸣 1.执行法律法规及固废 管理规定 2.设置回收箱 3.危废集中收集并移交 有资质单位 4.生活垃圾与环卫部 签约,由环卫部门清运 1.选用无毒无害无磷洗 涤用品 1.选用环保型空调 1.向维修方通报 1.向维修方通报 1.向维修方通报 1.定期保养和检测 1.向汽车维修方通报

环境因素识别与控制(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环境因素识别与控制(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环境因素识别与控制(标准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同时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保护是社会以及每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之一,企业应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也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 在生产、生活活动中能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二)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常采用以下方法: 1.通过现场调查、观察、咨询等识别环境因素; 2.采用过程分析,把生产作业过程按工序进行分解,按作业活动、资源消耗等识别环境因素 (三)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 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应以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进行全面、

具体、明确地识别和准确地描述为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1.全面识别施工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环境因素,即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和保修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三种状态是指施工生产的正常(如施工连续运行)、异常(如工程停工)和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洪水、地震等); 三种时态是指过去(工程未开工时现场的环境情况),现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环境情况)和将来(工程完工以后,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 七种类型是指以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的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弃物处置、土地污染、噪声排放、放射性污染及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对当地或社区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情况。 3.具体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要求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应与随后的控制和管理需要相一致,以达到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提供明确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DOC)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工程项目部能够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为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和控制重要环境因素提供依据。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工程项目部。 3、职责 3.1公司办公室、物业公司、公安分处按管理职能负责识别和评价公司办公区域的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 3.2工程项目部识别和评价各自办公区域和生产、工作过程中的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 3.3工程管理部负责工程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指导。按照年度施工项目生产过程,依据确定的公司重要环境因素和年度环境重点监控内容,提出控制措施,并向公司各部室、工程项目部传递相关信息。 3.4安质部负责公司重要环境因素评价,确定年度环境监管重点,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5公司各部室负责识别和评价各自管理权限范围内的环境因素。 3.6 工程项目部负责识别和评价各自管理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4、程序 4.1环境因素识别 4.1.1识别方法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对照经验法(借助以往事例)、类比方法(对照检查表)等,识别时要按照过程方法进行,确认在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会产生环境因素。4.1.2识别范围 a)所有工作区域、生活区域的环境因素; b)所有工序和岗位的正常、异常、紧急情况下的环境因素; c)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4.1.3识别依据 a)客观地具有或可能具有的环境影响; b)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c)合同要求; d)产品特性要求; e)相关方关注或要求的。 4.1.4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 a)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以及组织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可以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包括具有或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因素。 b)三种状态: ①正常状态:指正常工作(生产)时的状态;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方案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方案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方案 第一节环境管理目标 为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以人为本”,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1-1.环境保护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 文明施工、保护文物、保护市政设施和院内绿化。 1-2.环境保护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重庆市有关法规的要求。保护城市生 态,减少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环境管理因素分析及组织机构 2-1.环境管理因素分析 本工程可能出现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污水排放、粉尘、噪音、运输遗洒、等,环境因素清单为:

搬运、砂浆搅拌等响人们的身体健康5 噪音排放各种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 影响人体健康、办 公、居民的休息 6 运输遗洒渣土、垃圾、材料等的运输 污染路面,给人们 的生活带来影响2-2.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在充分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绿色生产”。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企业(主管领导) 项目部(项目经理) 主管部门 项 目 生 产 经 理 项 目 技 术 总 工 办公室 施工现场(各专业人员) 材 材 料 保 指 指 定 分 包 机 械 机 设 油 油 料 食 食 堂 卫 施 施 工 作 运 运

第三节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排放的废水主要有以下几种:基坑降水抽排的地下水、雨水、生活废水、搅拌及各种设车辆清洗废水等。 3-1.根据不同施工地区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基坑降水抽排的地下水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市政管 道。 3-2.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 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3-3.雨季施工时制定有效的排水措施,施工现场有有效的废浆处理设备,采用固定泥浆池,泥浆池采用土砂袋堆砌,外包无纺布,废弃 泥浆由泥浆车运出场外按照环保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4.根据施工实际,考虑本市降雨特征,制定雨季、特别是汛期,避免废水无组织排放、外溢、堵塞城市下水道等污染事故发生。 3-5.施工现场设置专用油料库,库房地面墙面做防渗漏处理,储存、使用、保管专人负责,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土壤、水体。 3-6.施工现场不搅拌混凝土,不设置混凝土搅拌站。现场设置供、排水设施,避免积水,防止输水管道跑、冒、滴、漏。 3-7.场地内设沉淀池和冲洗池,生活污水和其他污水分别处理后方能经排水管道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施工中产生的泥浆未经沉淀不得排 入市政排水管网,废浆和淤泥用封闭的专用车辆进行运输。 第四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大气污染源主要有:运输、开挖、燃油机械、炉灶等。 4-1.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在4级以上 风力条件下不进行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 4-2.施工垃圾采用容器吊运到地面,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要洒水,

环境因素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测量专业院作业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及控制措施一、危险源

二、环境因素 三、危险源控制措施 1、地面施工现场测量 1)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详细了解场地周围的环境,确保绝对安全时方可进行测量工作。 2)在现场从事测量工作时,必须佩带安全帽、严禁在起重机下活动; 3)在进行选点、迁站等工作时,必须随时注意周边环境的变化,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必须观察现场环境,并确认安全时方可进行操作。仪器架设好时,应安排有专人看管,以防意外情况发生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 5)由于现场人员或机械设备施工,对测量工作的安全、精度有影响时,测量人员有责任与工地负责人进行协调,待条件具备时方可进行工作。 6)必须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 2、道路施工测量 1)在人、车流量大的街道上作业时,必须穿着反光背心,架设仪器、觇牌时,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墩),必要时还应安排专人担任安全警戒员。迁站时要撤除安全警示标志牌(墩),应将器材纵向肩扛行进,防治发生意外。 2)在道路上进行管线调查等工作时,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并派专人维护交通秩序,确保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3)夜间施工测量时,设立有照明设备的安全标志,并增派人员巡视现场,加强对作业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安全保护。 4)在立交桥附近及道路弯道和视线不清的地点作业时,应事先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墩),必要时安排专人担任指挥。

5)工间休息应离开铁路、道路中心隔离带、繁华街道旁,选择安全地点休息。 3、地铁工程测量 1)竖井投点搭设操作台与仪器架设平台时,所使用的材料必须能够承载工作人员及仪器的三倍重量以上,操作台与仪器架设平台的搭设必须稳定坚固,确认其安全时方可上去作业。 2)竖井投点时,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固定在稳定的物体上。 3)井内工作的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并设有专人观望井上情况,避免物体坠落造成危害。 4)在隧道内工作必须佩带安全帽、工作鞋、照明设备等,以确保工作的安全。 5)工作环境存在隐患时,必须及时与施工单位进行协调处理,确保安全时方可进入隧道工作。 4、高空测量作业 1)现场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防护带。作业前,认真检查攀登工具和安全防护带保证完好。安全防护带要高挂低用,不能打结使用。 2)传递仪器和工具时,禁止抛投。使用的绳索要结实,滑轮转动要灵活,禁止使用短股或未经检查过的绳索,以防坠落伤人。 3)在建筑物、构筑物上工作时,必须对周围环境或设施进行充分了解后方可进入现场,在危险环境中工作时,应有人进行瞭望方可进入现场,安全帽、安全带等设备必须佩带齐全,确保作业中的安全。 4)在现场作业时,必须注意高压线、低压线、发射塔等设备的影响,严禁使用金属塔尺、跟踪杆接触电线,避免造成人身危险。 5雨季的测量作业 (1)结合雨季特点科学合理地作好计划安排,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克服季节特点带来的困难,达到保证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目的; (2)随时掌握气象动态,以便合理地安排测量工作; (3)雨季测量,合理调整雨天作业项目,注意仪器设备的保养及防潮; (4)要注意仪器的防雨,尽量不要在阴雨天气使用仪器,在雷电天气不要作业,避免雷击; (5)配备雨季作业必需的劳保防护用具,以满足雨季工作的需要; (6)雨季过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控制网尤其是水准网进行分段检查。 6夏高温季节的测量作业 (1)结合夏高温季节特点科学合理地做好计划安排,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克服季节特点带来的困难,达到保证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目的;

施工现场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一目的 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积极防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企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与环境保护(环境因素)有关的所有办公、施工、生产经营活动,也适用参与公司承建项目工程施工的协作单位、协力队伍。 三环境因素 本公司办公、施工、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环境因素包括:噪声排放、废气(粉尘)排放、废水排放、废弃物排放、油品泄漏、辐射污染、资源和能源消耗。 其中,重要环境因素有:噪声排放、废气(粉尘)排放、废水排放、废弃物排放、油品泄露、辐射污染。 四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1、噪声排放 噪声排放主要存在于打桩施工、混凝土搅拌和振捣、切割机操作、砂轮磨削、钢筋加工、木工电锯电刨操作、电钻操作、剪板机作业、发电机运行、施工机械使用、运输车辆使用等作业环节。 工地噪声排放要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1990)标准要求,公司本部办公生活区噪声排放应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要求。 主要控制措施: ⑴施工场界设置1.8m高封闭围挡,作为隔音墙; ⑵打桩施工噪声较大的施工尽量安排在昼间进行,如因工艺技术原因需要连续施工,应向当地主管部门申请后方可施工; ⑶对于能固定使用的强噪声设备,应将其安装在工作棚内;钢筋及钢板加工房、木工房等采取围护,不足时采用降噪围帘; ⑷定期对混凝土振动器进行保养和维修,振捣时注意不振钢筋或模板,防止振动器空转;用低噪声震动棒代替高噪声震动棒; ⑸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一侧,并采取降低噪声措施;尽量避免同时开启噪声较大的设备; ⑹机动车辆、空气动力机械设备等安装排气管消声器;在公司本部办公、生活区内行驶的机动车辆,禁止鸣喇叭;夜间车辆进入工地时,严禁鸣笛,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 ⑺对空调、风机等噪声明显过大的设备进行检修或更换,降低噪声排放; ⑻购买和租用机械设备,应对其环保性能(如噪音大小等)进行评审,综合考虑性价比情况,避免购买和使用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设备; ⑼采用耳塞、耳罩、耳棉等个人防护用具。 2、废气(粉尘)排放

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程序

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程序 1 范围 为了识别出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规定了本公司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的过程、要求、方法及形成的记录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全过程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管理。 2 引用文件 GB/T 24001-2004/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3 术语 本程序采用GB/T 24001-2004/ISO 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所规定的术语。 4 职责 4.1 管理者代表是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控制和管理的主管领导; 4.2 安全环保部是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单位实施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工作,组织制定重要环境因素的消减控制措施。 4.3 各部门管理人员负责本部门主管区域的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工作,制定重要环境因素的消减控制措施。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5.1 环境因素辨识 5.1.1 环境因素辨识及评价前的资料收集 a) 公司生产工艺流程图和水、电、气、风等能源消耗资料; b) 与公司生产、办公相适应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现有监测数据,相关方的情况,现有的环境管理措施、方法等;

c) 公司生产设备及环保设施的运行状况及管理办法; d) 原(辅)材料、化学品的使用和废弃情况,包括使用种类、使用量、废弃量等。 e) 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水、废气、烟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等。 5.1.2 辨识范围: a) 公司的所有活动; b) 公司活动中使用的产品和服务及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c) 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 5.1.3 为全面识别环境因素,避免发生遗漏,在辨识范围内辨识时要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八个方面”。 a)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过去:是指过去存在的环境因素,其遗留的环境影响现在依然存在。 现在:是指现在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或潜在的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 将来:是指计划中的活动、服务或产品中存在的将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 b)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正常状态:指生产或设备无故障运行状态。 异常状态:是指设备开、停、检修、放散、除尘装置清理等非正常运行时的状态。 紧急状态:是指不可预见的、一旦发生将造成严重环境影响的,如发生煤气泄漏、火灾、爆炸、环保设施失灵等特殊情况时的状态。 c) 八个方面: ——向大气的排放; ——向水体的排放; ——向土地的排放; ——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

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控制措施

2016年北京热力集团两项资金项目二期工程第三标段 (环科院热力站翻修改造) 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及危险源控制措 施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6年7月

目录 1、项目概况 (1) 2、施工现场环境评估 (2) 3、保证体系 (2) 3.1组织机构 (2) 3.2 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3) 4、通讯联络网 (3) 5、危险源控制措施 (3) 5.1现场监督 (4) 6、应急材料 (4) 附表:施工区域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调查登记表 (6)

1、项目概况 本工程为2016年北京热力集团两项资金项目二期工程第三标段,包括三个项目:通信总公司热力站翻修改造、环科院热力站翻修改造和西城商贸职高(原36中)热力站翻修改造工程。 本工程为“2016年北京热力集团两项资金项目二期工程第三标段:环科院热力站翻修改造”,工程编号为:JT15-02C303。 热力站为地上一层独立结构,最底层,梁下净高4.5米。站内为1套采暖系统,总供热面积28752平米。其中公建面积14700平米,居住面积为14052平米,总热负荷为2800kw。本次改造为全站改造,采暖系统采用小型换热机组,站内设备按管理单位所提供的负荷更换。根据管理单位要求,将热力站西墙向东移2.82米,东墙向西移2.25米;热力站原有大门保留并在其东侧新作热力站大门,在热力站原南墙东侧窗新作门供甲方使用;原北侧软化水间改为值班室并设两组暖气。本次改造将原热力站±0.00设计。 2、施工现场环境评估 通过对本工程各个部位及各个管理环节进行分析,做出工程的《投入产出表》,通过《投入产出表》分析出工程各个部位及各个管理环节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危险源辨识和环境识别和评价,从而发现中高度风险并加以规避,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并对施工环境进行有针对的保护。本项目工程严格执行“以人为本、健康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制定如下目标:减少一般事故,轻伤率控制在3‰以下。并制定了各项安全应急预案。 3、保证体系 3.1组织机构 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质量要求等综合因素,有效地组织施工,保证试运行及保修期间的顺利进行,成立本工程项目试运行及保修期间的紧急事故置于预案。

环境因素识别与控制

编号:SY-AQ-01192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环境因素识别与控制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环境因素识别与控制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的各种生产、生活活动对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同时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保护是社会以及每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之一,企业应尽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这也是每个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 在生产、生活活动中能控制或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二)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环境因素识别常采用以下方法: 1.通过现场调查、观察、咨询等识别环境因素; 2.采用过程分析,把生产作业过程按工序进行分解,按作业活动、资源消耗等识别环境因素 (三)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 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应以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进行全面、

具体、明确地识别和准确地描述为原则,具体要求如下: 1.全面识别施工生产和服务过程的环境因素,即环境因素识别时应充分考虑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和保修服务中能够控制及可能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对“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和“七种类型”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 三种状态是指施工生产的正常(如施工连续运行)、异常(如工程停工)和紧急状态(如潜在火灾、洪水、地震等); 三种时态是指过去(工程未开工时现场的环境情况),现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环境情况)和将来(工程完工以后,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 七种类型是指以上三种状态、三种时态下的大气排放、水体排放、废弃物处置、土地污染、噪声排放、放射性污染及原材料等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对当地或社区周边环境的影响等情况。 3.具体识别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要求识别出的环境因素应与随后的控制和管理需要相一致,以达到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提供明确控

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的识别及控制

目录 第一部分:施工现场重要环境因素识别及预防措施 (1) 一、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 定 (1) 二、对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分类识别及控制方 案 (3) 三、施工过程对环境监督管理方法及措 施 (11) 第二分部:施工现场主要危险源辨识及风险控制措施 (13) 一、施工现场主要危险源辨 识 (13) 二、危险源分 类 (13) 三、危险源的辨识方 法 (14) 四、风险控制策 划 (19)

第一分部:施工现场重要环境因素 识别及预防措施 一、环境因素识别及重要环境因素的确定 (一)对环境因素的识别 1、在环境管理体系中要求识别的环境因素是指组织在其活动范围内,在产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它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是指在组织的管理权限内能够实施管理的环境因素;“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是指当法规或合同无要求时,对生活、产品或服务中的环境因素不能直接进行管理,但能够对其施加影响。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环境因素可以通过监理服务施加影响,但监理单位不能对其实施控制。

2、识别环境因素主要从其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原因加以识别。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固体废物、能源和资源消耗、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使用、臭氧层的破坏、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及其它因素。 3、重要环境因素确定: 施工现场生产活动中对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或能够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是必须加以控制和消除的重要环境因素。 4、重要环境因素一般判断 (1)已违法或接近违反法律及强制检测结果的环境因素。 (2)并不违法但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性监测的环境因素,如噪声、排水污染、垃圾抛洒、扬尘等。 (3)政府或法规有明文但无定量指标的环境因素:废弃物的管理(工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危险废弃物),能源和资源消耗,危险化学品管理等。 (4)政府或法律命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代替使用的物资:如氟利昂气体等应用等。 (5)异常或紧急状态下将产生严重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火灾、爆炸、危险品泄露、突然断水断电、大风扬尘等。 二、对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分类识别及控制方案。 (一)监理项目施工特征 1、A13#职工餐厅:工程占地面积11355.78㎡,为地下一层,地上两层框架结构。建筑高度:10.05m,开挖深度-9.37m,采用深基坑支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