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地理第一次考试成绩分析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中主要考察网课期间和第一章一二节内容以及地球自转相关知识,所以考试内容涉及的知识不多。所出的问题却并不难,基本都属于学生必须掌握和理解的。由于我们重视了教法和学法指导,重视了课堂效率的不断提高,所以这次考试的结果还是令我们满意的。

但也反映出一些知识点掌握不太好的学生,

二、试卷特点及具体得分情况分析

本试卷结构简约合理,试题注重知识的应用,适合新课标要求。

选择题中,较容易答对的题目有1、2、3、6、19、21、23、24、25、29题,这些题考察课本中最基础的知识,属记忆类的较多,学生们基本上没有失分。第10、11、12、13、14、15、16、17、18、26、27、28题主要考察了地球的自转运动的基本概况及其地理意义等有关知识,这部分知识是第一章中最难理解的内容,也是很多学生容易失分的题目。非选择题也以考察学生的能力为主,31题考察太阳系结构图以及除地球以外其他行星有无生命存在的原因分析,由于课堂重视了对学生进行引导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和合作探究方法的培养运用,大多学生在这道题上几乎没有失分。

由以上可见,只有注重课堂中教法和学法的指导,才能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提高。

地理第二次考试成绩分析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中主要考查第一章内容。主要是地球自转、公转相关知识,所以考试内容涉及的知识不多。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第一章在他们没有学习立体几何的前提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部分内容很难理解,

二、试卷特点及具体得分情况分析

大部分题目都较简单,20个题目均考察了简单的知识,如第4、5题考察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对于这个知识,教学时主要采取了:引导学生对图表数据分析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等学习方法。从学生的得分情况看,比预想的要好得多。对于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教学中主要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有:常见自然现象的解释、启发引导法、案例分析法、地球仪演示法、读图绘图法、阅读教材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课堂及时训练巩固的方法等。我们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前提,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为原则,适时转换教法,改变学法的指导,最终教学效果明显。因为从学生的得分情况看,成绩很理想,也就是这些题的错误率比我们估计的要低得多。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是有效率的,是被学生认可和接受的。

三、主要措施

1、注重学生基本功训练。及时反馈学生平时的学习和训练问题,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重视单元过关,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指导、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地理问题,重视知识形成和积累。

3、继续注重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教学中要重视创设问题情景,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感兴趣。

4、抓好困难生的帮扶工作。对于后进生绝不放弃,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地理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是高一年级第一次大考,学习新知识内容较少,涉及知识面较窄,考察内容就为第一章知识点,但同时又是自然地理中地球运动较难的部分。

二、试卷特点及具体得分情况分析

32题考察地球公转轨道及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得分率较高,这与平时的读图分析训练密不可分。33和34题分别考察了地球自转、二分二至日等知识,得分请况不太好。从整体成绩来看,地理分数还是比较满意的。本次考试中也反映出一些知识点掌握不太好的学生等。

三、措施

从本次考试的结果来看,我们应该肯定前期的做法,并在以后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研究更好的教法和学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我们也分析了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有:审题不够认真仔细或者粗心大意;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概念、原理不清;不善于动脑思考,不能迅速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背景;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只是简单、机械地死记硬背;学习、考试态度不端正,作答马马虎虎和空缺。因为这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还不能马虎,还应该去研究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不断的指导,以改

进教学。

1、全面关心学生,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走出心理阴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时时自我反思,制定奋斗目标,进一步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和前进方向。

2、进一步加强民语学生(单列类考生)的学法指导和思想动员。

3、安排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漏洞进行集中的梳理,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

4、继续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培养。教师要针对教材和习题训练培养学生形成多看图、记图、识图、分析图的习惯,教会学生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解题技巧。

5、加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完善答题思路、步骤,书面语言规范性表述。

6、重视学生审题能力培养。试卷中文字、数字、图表、地图、设问、暗示都是信息,审题不清和有效信息提取不准是考试大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