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8:单元总结: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练习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8:单元总结: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练习
高中历史选修3课时作业8:单元总结: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练习

单元检测(四)

一、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这表明()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②美国要求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首位③随着实力增强,美国扩张野心膨胀④美国要求确立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产物,显然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将含有②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2.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符合的是()

A.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管理东北三省

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C.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

D.同意苏联提出的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

答案 D

解析慕尼黑会议上,西方大国牺牲弱国利益,在雅尔塔会议上中国利益又被世界强国出卖。A、B、C和雅尔塔会议无关。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美苏两极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对立

B.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答案 D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军事政治势力极大地增强,战后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在政治、军事方面抗衡的国家。

4.1947年9月26日美国国务院《中央情报局的形势调查报告》指出:“当前对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是西欧经济的可能崩溃以及随之而来的克里姆林宫的走卒取得政权。”出于这种认识,美国采取了()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成立北约组织D.分裂德国

答案 B

解析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最大威胁是西欧经济的可能崩溃”,结合所学冷战经济措施,即可推断出B项正确。

5.1963年戴高乐访问希腊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做出的‘最大贡献’将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由此可见,戴高乐()

A.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

B.对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不满

C.对美国冷战政策不满

D.反对欧洲共同体

答案 A

解析“卫星国”是指受其他大国控制的国家。戴高乐称希腊和法国要保持独立而不做卫星国,表明法国反对美国利用马歇尔计划和北约组织对自己的控制,A正确。B、C、D材料无法体现。

6.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音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1961年柏林危机B.朝鲜战争

C.1964年越南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

答案 D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哈瓦那”“纽约”“莫斯科”“原子弹”等词。

7.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B.中国经济建设蒸蒸日上

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D.中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答案 A

解析材料中毛泽东的说法解释了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访华的真正原因,当时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需要联合中国共同对付苏联,所以答案选A。

B、C、D与当时历史事实不符。

8.下图是“星球大战示意图”,1983年,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其主要目的在于()

A.保证欧洲盟国的安全B.扩大美国的影响

C.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D.从经济上拖垮苏联

答案 D

解析美国企图通过“星球大战计划”把苏联拖入高科技军备竞赛,从而从经济上拖垮苏联。

9.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东欧国家纷纷更改国名。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1989年10月);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为波兰共和国(1989年12月);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改名为保加利亚共和国(1990年11月)……“更名潮”说明这些国家()

A.社会制度的变化B.政治体制的变革

C.对外政策的调整D.共产党失去政权

答案 A

解析从时间信息,以及中东欧国家纷纷更改国名,反映的是东欧剧变的历史现象,依据教材知识,题干现象说明这些国家由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的变化,A项正确。

10.人们称美苏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下面是在一次课堂讨论中,同学们对美苏冷战对世界造成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说法最确切的一项是() A.使世界长期陷于战争的动荡之中

B.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中

C.维持了世界和平局面

D.虽然制造了不断的局部战争,但是却避免了世界性大战的发生

答案 B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消极影响”说法最确切的一项。C、D两项是积极影响,故排除;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对消极影响的表述最确切。

1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济基础不够成熟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③④从原因方面作了分析总结,②则上升为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①的结论是错误的,东欧剧变并不能说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在发展,其成就令世人瞩目。

12.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有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答案 D

解析“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意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大林于雅尔塔)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材料二1947年,杜鲁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制度”。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力合作。任何政府钩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材料三有人说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冷战客观上带来了世界的和平,它的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有人说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它的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

请回答:

(1)二战后的“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主要表现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他国实施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请用史实说明。并说明另一种观点的可理解之处。

答案(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实

质:美苏争霸。

(2)通过经济援助达到政治控制的目的。

(3)观点: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史实:长期对峙,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和平方式进行。

观点: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史实:发生过局部的激烈冲突,如朝鲜战争、修筑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等。

解析第(1)问应结合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特征分析。第(2)问主要结合材料二理解归纳。第(3)问是开放性的题目,无论同意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美国计划于1957年12月用先锋号火箭发射卫星,人们猜测苏联将于同年秋天……将卫星发射上天……1957年6月,在人造地球卫星1号(Sputnikl)发射的四个月前,美国开始产生战胜对手的想法。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阿·杜勒斯宣布:“美国情报机构的观点是,出于心理威慑的原因,苏联将竭尽全力成为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很可能是在1957年。”

材料二1961年初,尽管“东方号”飞船的总设计师向科罗廖夫指出,运载火箭和宇航飞船的安全指数目前只能达到50%,但科罗廖夫还是决定铤而走险:必须领先美国人数周,进行第7次“东方号”载人飞船发射……因披肝沥胆的劳累,精神上长期的亢奋,以及复杂的人事纠葛,科罗廖夫的心脏病越来越严重了。1966年1月,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去世。

据专家估算,前苏联把国民经济中的一半到三分之二投入到国防科研生产上。苏联发展国防高新技术最大教训是搞“象牙塔”,用国民经济填“无底洞”。(1)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中历史现象的国际关系背景。怎样理解“心理威慑的原因”?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对此,你有何认识?

答案(1)背景:美苏两国处于“冷战”状态,双方表面上“和解”,实际上对

世界霸权的争夺愈演愈烈。

理解:获得争霸的心理优势,在舆论上压倒对方。

(2)说明:为了在“冷战”中获得心理优势,苏联在航天科研上铤而走险,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

认识:激烈的“冷战”危害了人类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使科学事业变成了政治工具。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联系当时美苏关系的背景回答。第(2)问,一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信息;二要注意对结论的概括与准确表达,不能词不达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