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分析

保险行业分析
保险行业分析

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1.市场集中度分析

寿险业、财险业,都归于保险业,却如此不同。有此差别的一个最直接的解释是,新型寿险公司准确地用“产品收益高”来获得客户认可,而财险行业则不容易解决客户的“痛点”,因而小公司难以逆袭。

2015年度保费数据显示,寿险行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下降,保费前十寿险公司的市场份额由2014年的%下降6个百分点,而2014年较2013年降低4个百分点。与之明显不同,财产险行业的三巨头依然保持了六成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人保、平安和太保合计拥有市场份额为64%,相较之下,2014年为%,2013年为%。

寿险行业和财险行业之所以呈现出如此不同的市场竞争态势,一个最直接的解释是,“逆袭”的新寿险公司准确地把握住了“产品收益高”的抓手,赢得了客户并抢占了市场,相对而言,财险行业则不容易找到和解决客户的“痛点”,同时财险业又趋向于服务行业,获取市场份额只能靠价格战,但这类产品对价格并不十分敏感,反而是大公司的网络和经营、服务能力往往都占优势,因此集中度不易降低。

(1)寿险市场集中度分析

2015年,寿险业务取得高速增长。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74家人身险公司共计实现万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实现总保费万亿元,同比增长%。

市场规模增长的同时,竞争也越发激烈。《证券日报》记者统计的结果显示,2015年原保险保费前十寿险公司合计市场份额为%,较2014年的%下降个百分点。而在更早的2013年,寿险前十的市场份额还高达%。

另外,2015年前十寿险公司成员和座次亦较2014年有一定变化。

2015年以原保险保费(市场份额)排行的前十家寿险公司为,第一中国人寿%)、第二平安人寿%)、第三新华保险%)、第四太保寿险%)、第五人保寿险%)、第六太平人寿%)、第七富德生命人寿%)、第八泰康人寿%)、第九安邦人寿%)和第十阳光人寿%)。

2014年前十市场份额依次为,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保险%)、太保寿险%)、人保寿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安邦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和中邮保险%)。

两年数据显示,“原保险保费收入前十”中,前五家公司位次保持稳定,在六至十位的公司中,2014年“老前十”中有两家公司的位次在2015年获得进一步提升,其中,富德生命人寿提升两个位次,太平人寿提升一个位次。同时,阳光人寿在2015年成为新的“原保险保费前十”成员。

大型寿险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逐渐流失到中小型险企和新险企中,2015年新展业的人身险公司共4家,分别为渤海人寿、国联人寿、太保安联健康、上海人寿,尽管为新成立,但这4家公司合计年度原保险保费亦达到48亿元,市场份额%,而若以总保费指标计算,这4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达%。

(2)财险市场集中度分析

不同于寿险公司市场集中度快速下降的情况,财险市场集中度则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稳定性,三年来,几乎无变化。2015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3家巨头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为64%,仅较2014年下降个百分点。而2013年,这3家公司的市场份额为%。

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73家财产险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的原保费收入分别为2810亿元、1636亿元和9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4%、%,市场份额依次为%、%、%,合计市场份额64%。2014年,这三家财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

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分别为%、%、%。

另外,2015年保费前十的公司及其位次较2014年均保持不变,依次为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中华联合、大地财险、阳光财险、出口信用保险、太平财险和天安财险。

2015年开始展业的有7家财险公司,包括恒邦财险、合众财险、燕赵财险、中原农业保险、中路财险、中铁自保公司、泰康在线,但7家公司合计仅占%的市场份额。

(3)总结

行业集中度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市场的竞争或垄断程度,数值上为某一市场的几大巨头总共所占的市场份额。集中度越高,代表市场越趋于垄断而非竞争,也就是行业巨头的竞争力越强,而集中度越低,代表行业的竞争越激烈。

以上的数据显示,尽管财险业和寿险业2015年都有新的市场进入者,但财险业较高的集中度仍然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稳定性,没有随着新的市场主体的加入而降低,而寿险行业集中度则在快速下降。这两个保险细分行业为何有如此迥异的市场竞争格局?可以从产品和销售模式两方面比较。

从产品上说,平安证券非银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缴文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最近几年部分新寿险公司和中小寿险公司之所以快速“逆袭”,简单说就是抓住了产品收益高这一个点,但是这一点做得出色就足够获得客户认可,获取市场份额。这些公司充分利用了寿险产品设计灵活的特性,利用市场化改革政策和销售渠道的创新,按照市场的需求更新产品,找准了客户的“痛点”。

反观财险公司,尽管出现了信用担保类的保证保险、投资型的财产险,但少数几家公司的业务在量上对原保险保费的贡献不大,因此其影响也尚未到引发行业集中度变化的层

面。而由于财险偏同质化,更多的财险公司开展业务占领市场只能打价格战,但车险等财产险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并不是特别高,客户注重的还是理赔等服务体验,从这方面看,大型公司更有优势。

而从销售模式上看,寿险行业已经出现不同模式,新寿险公司往往选择轻资产模式的银保渠道和互联网渠道,所以尽管减掉了传统个险渠道培育市场的过程,但由于主打高收益产品,保费仍能在短期就实现快速增长。而财产险行业整体比较统一,大部分业务依靠中介机构销售,少量通过网销直销,且在网销这一新渠道上,大公司因品牌反而更具优势,小公司难以突围。

2.行业布局特点分析

(1)重个险、重期交方针不改变,价值成长延续

大型上市公司市场地位较为稳固,已经初步走过了单纯抢占市场份额的时期,而在近年来开始注重业务的价值贡献和公司的长期发展;由于个险渠道的销售特性,产品多具有组合复杂、期限长、价值贡献高的特点,符合公司价值转型的需要,更加成为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条线;上市公司的寿险业务普遍把价值增长、期交业务增长的重要性放在了最为优先的位臵。

个人代理渠道保费占比方面,平安占比达 87%以上,2014年略有下降;其余 3家公司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太保提升程度最为明显,“聚焦个险、聚焦期交”的战略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效果。

从个人代理渠道新业务价值占比来看,4 家公司在 2014 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基本构成新业务价值的主体。从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来看,个险渠道增速显着高于整体,太保和新华的增速更为明显。

(2)传统固定收益投资占比下降,带来利润和业务调整空间

各家公司投资资产规模,自 A 股上市以来都有了显着提升;其中定期存款和债券的规模增长较为平稳,依然是投资资产的主体;股票及基金的规模受市场波动影响存在趋势性的变动;增长最为明显的是其他投资,包括前述三类投资之外的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债权计划、长期股权投资等。

(3)积极拥抱行业热点,业务架构不断完善

中国平安在综合金融、互联网金融方面有较明显的领先优势,并以成为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服务的提供商为愿景,超过 8千万的线下客户也为这一愿景提供了充足的客户资源和广阔市场。除传统人身、财产保险业务保持两位数的稳定高增长之外,还致力于建立 5大开放性市场,即医疗健康服务市场(在健康管理、医保外包服务、互联网医疗等领域积

极拓展)、金融资产交易市场(陆金所是全球最大的非标资产交易平台、国内最大的 P2P 平台,未来致力于专注平台业务,剥离信贷风险)、房产市场(建立房产金融 O2O)、汽车市场(目前中国最大的二手车 C2B 平台)、积分市场(消费积分互助市场,全球最大的通用积分市场,用户超过 7千万)。

中国太保近年来也在进行着电子商务平台和大数据的建设、并开始取得成效。自 2012年“太保商城”投入运营,到后续的“太保家园”等会员互动平台,以“多触点、全内容、智能化、优体验”为理念,开展综合性的互联网保险销售及相关服务;在财险、寿险业务中,利用移动应用、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对产品的销售支持、客户服务、以及协助理赔等进行技术和服务支持。此外,“太保安联健康”公司将更多开展与寿险差异化的业务,更好的顺应健康保险的市场热点;“太保养老产业投资管理公司”也将更多承担起公司以城市中心为特色、轻资产的养老地产业务;受让部分“安信农险”股权,在农业保险领域将有更大作为。

新华保险在 2015年获批筹建养老险公司,寿险业务架构进一步完善,配合即将陆续投产的北京、三亚养老地产项目,未来公司养老险业务也将有立体增长的空间。在电子商务方面,公司也成立了“世纪金服”公司,并不局限于新华的保险销售业务,而是定位于独立的第三方平台,综合开展车险、理财等多元化产品的业务,继续坚定在互联网业务方面的探索。

中国人寿也在充分研讨健康险政策以及专业机构的布局,同时电子商务公司及强大的数据中心也已建立并不断完善,组织架构的梳理将成为重要影响因素。

四、行业竞争状态分析

1.竞争格局概述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总体不断向好。2011年,欧债危机和较低的利率环境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情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保险行业经历了艰难的一年,全球保费收入下降了%,国内保险行业也未能摆脱大市场的低迷态势。

2012年,随着市场整体的缓和、政策的刺激,保险行业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但由于市场对于保险产品认知的调整,行业的发展速度放缓,以至保险深度有所下降,但保险密度的上升显示出人们对于保险行业认知的良性改观,行业的成长空间因此更加凸显。

2013年,保险业务增长平稳回升,全年实现保费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扭转了近几年业务增速连续下滑的态势。保险企业整体实力持续走强,保费规模全球排名第四,平安保险集团入选全球九家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保险经营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妥善应对集中满期给付和退保高峰的冲击,个别地区集中退保风险得到有效处置。寿险费率市场化增强了市场活力,资金运用改革拓宽了投资渠道、优化了资产结构,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亿元,收益率%,是近年最好水平。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大病保险和重大灾害保险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2.国内主要竞争格局

(1)人身险公司市场价值最大

保险公司业务基本由财产险、人身险和投资三部分业务构成,其市场价值也主要来源于财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的价值贡献。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价值的核心,具体来说,人身险收入一直占据保费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1999年1月至2014年6月平均占比为%,2014

年1-6月为%。 2013年全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万亿元,同比增长%。其中,人身保险业务原保费收入万亿元,占比%,同比增长%。财产险业务原保费收入6212亿元,占比%,同比增长%。全国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6213亿元,同比增长%;业务及管理费 2460亿元,同比增长%。2013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其中,保险公司银行存款万亿元,同比增长%;投资万亿元,同比增长%。2013年末,保险业总资产万亿元,同比增长%;净资产8475亿元,同比增长 7%。

从保险公司的市场价值分析, 2013年12月31日,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总计为万亿元,到2014年6月31日,已上升至万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总体市场价值万亿元,占保险公司市场价值的%;财险公司总体市场价值万亿元,占%;人保集团、人寿集团、平安集团、再保集团、太保集团、太平集团、华泰集团、安邦集团、阳光集团和中华控股等十大保险集团的市场价值万亿元,占%。总起来看,人身险公司市场价值最大,保险集团公司次之,而财险公司市场价值占比最低,但也最具发展潜力。

(2)呈垄断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保险业的竞争呈现垄断格局。市场价值最高的前三大保险公司(或集团)的市场集中度(CR3)为%,前五大保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CR5)为%,前十大保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CR10)为%,表明行业整体竞争度不足。

在财险方面,2014年市场价值排名前三、前五、前十大财险公司的市场价值占比分别为%、%和%。财险行业的保险公司的市场价值集中度如此之高,也间接反映了这一行业以垄断竞争为主。

在人身险方面,经测算发现,前三、前五、前十大寿险公司的市场价值占整个寿险行业市场价值的比例分别为%、%、%。总体来看,市场集中度维持在50%以上,说明寿险市场的整体竞争程度跟财险行业极为相似,垄断竞争特征明显。

另外,考察不同产权、不同业务属性下的市场价值分布情况发现,中资寿险和中资财险公司的数量和市场价值占比都具绝对优势,而合资寿险公司的数量也比较多,有27家,但是市场价值占比很小。外资财险公司的数量目前也达到17家,但是其总市值仅180亿元,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还较弱。目前中国主要有 3家合资财险公司,其市场价值之和也非常小,仅42亿元。

(3)东部与中西部发展极不均衡

分区域看,保险公司呈现出“东部多中西部少”的不均衡格局,2013年在中部和西部注册的保险公司为7家和9家,而注册在东部省份的保险公司有 129家。其中,注册在北京、上海和广东的保险公司最多,分别为56家、37家和16家。另外,江苏5家,天津4家,四川、重庆、浙江、辽宁和吉林各3 家,山东和福建各2家,云南、广西、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湖南各1家。还有一些省份,如西藏、新疆、贵州等因金融保险业发展环境不佳等问题,保险公司选择迁出或者不在此地注册。

由于地域分布的不均衡,对应东、中、西部地区的保险公司的市场价值在中国地域间的分布也极不均衡。其中,注册在东部地区的保险公司的总市值为万亿元,占比为%;而注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保险公司的总市值分别仅为亿元、占比为%以及亿元、占比为 %。

在东部地区,北京、上海、广东注册的保险公司的市值总额分别为万亿元、万亿元和万亿元。广东地区保险公司市场价值约为上海保险公司市场价值的倍,这主要源于平安集团系统内各公司的贡献。

再来分析各财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在中国各区域市场价值的分布状况。2014年,东部地区52家财险公司的市场价值为4493亿元,东部地区67家人身险公司市场价值为14725亿元。

而中部地区只有1家人身险公司,市场价值仅亿元,有6家财险公司,市场价值为102亿元。另外,西部地区有2家寿险公司和7家财险公司,市场价值分别仅为亿元和亿元。由此可见,东、中、西部地区保险市场的极度不均衡问题与各地区拥有的保险公司的数量和市场价值不均衡有直接关系。

(4)平安集团市场价值居十大保险集团公司之首

截至2013年底,中国保险市场共有171家保险机构(含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较2012年增加了7家。

从产权属性看,中资保险机构在2013年共达117家,其中保险集团或控股公司10家,财险公司43家,人身险公司42家,再保险公司3家。而外资机构共达54家,其中包括财险公司21家,人身险公司28家,再保险公司5家。

从主营险种看,目前中国财险公司64家,人身保险公司70家,再保险公司8家。在此要特别注意的是保险集团公司。近年来,市场上保险主体逐步增多,越来越多的保险主体开始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不仅如此,各路资本都期望谋求全牌照经营,走集团化道路。目前中国共有10家保险集团公司,分别是人保集团、人寿集团、平安集团、再保集团、太保集团、太平集团、华泰集团、安邦集团、阳光集团和中华控股。如果加上正在筹建的富德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保险集团公司已达11家。这些集团公司下属的子公司具备经营

财险、寿险和资管的全部或部分牌照,在保险业务领域具备一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也在中国保险行业发挥了主导作用。

具体看十大保险集团,根据测算,平安集团的市场价值最大,其次是国寿集团,接下来是太平洋集团和人保集团。阳光集团、中华控股和华泰集团的市场价值相较平安集团和人寿集团的差距巨大。

从财险公司市场竞争格局看,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处于财险行业第一梯队,三大财险公司2014年市场价值合计占全国财险业市场价值的 %,较上年同期减少个百分点。其中,人保财险一直稳居首位,平安财险从2009年起超越太保财险,位居次席。安邦财险、中国财产再保险、国寿财险、中华财险、出口信用保险和大地财险市场价值合计占比为%。除这九大财险公司外,其余财险公司市场份额占比非常低,基本都未超过1%,且大多处于亏损边缘。

在各寿险公司中,市场价值占比排名前五的依次为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人寿、新华人寿、人保人寿,中国人寿的市场价值份额依然占据绝对优势,接近平安人寿、新华人寿和太保人寿三家之和。平安人寿和太保人寿市场价值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新华人寿和人保寿险二者差距不大。

(5)保险公司市场价值与投资收益率负相关

保险公司最主要的现金流来源于保费收入,随着市场竞争的增强,保险产品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保险公司的营业利润较大部分来源于其投资收益。当前,保监会对险资投资范围限制有所放宽,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情况有向好趋势。对于保险企业,承保业务是经营发展的根本,只有承保业绩扎实,投资才有资金来源。截至2013年末,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和资金运用余额呈持续增长态势,2013年资金运用余额增长近1万亿元,达万亿元。其中,银行存款占 %,债券占%,证券投资基金占%,股票投资占%。此外,一些高收益的债券类品种投资占比上升明显。

总的来说,中国保险资金运用扭转了投资收益率连续三年下滑的趋势,这得益于2012年以来保监会逐步松绑投资范围释放的政策红利和相对平稳的宏观经济环境,年度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达到%。

从投资收益率角度看,市场价值大的保险公司由于可运用资金规模较大,在投资收益率上并无优势。例如,2014年1-6月,市场价值最大的财险公司人保财险投资收益率为%,低于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而投资收益率最高的三家财险公司(永安财险、中石油专属、国元农险)皆是中小财险公司。2014年1-6月,十大保险集团平均投资收益率为%,其中市场价值最大的三家保险集团平均投资收益率为%,低于十大保险集团平均投资收益率,而投资收益率最高的两家保险集团(中再集团和中华控股)都是市场价值排名中后的保险集团。

五、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行业生命周期概述

行业的生命周期主要是通过产品的生命周期体现的,产品的升级、更新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来实现。依据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一个产品引入市场以后必然要经历销售量逐渐扩大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的成长期,市场需求不断被满足、产品销售量的增长速度放缓的

成熟期,因出现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而退出市场的衰退期。如果行业内有先进技术能力支撑,能改进现有产品,研发新产品就能维持或者扩大销售量,保证行业基业常青。

根据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借鉴发达国家保险市场发展的经验,保险市场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投入期。保险行业最初的发展是要打开市场,最为重要的就是要给予消费者信心,在最初会大量投入以宣传。第二阶段是成长期。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特点是产品高价和产品不断创新,由于前期投入宣传获得效果,在此阶段,保险行业迎来发展的高峰期,市场发展欣欣向荣。第三阶段是成熟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保险产品适度降价,成长期的高速发展使保险市场趋于饱和,为了达到持续吸引消费者的目的,保险行业会将产品降价,这也是生命周期的转折点。第四阶段是衰退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低价,保险行业发展到此阶段说明即将退出市场或者被新行业替代,各保险公司也会转型或者退出市场。

我国目前保险行业处在第二阶段,也就是成长期。

2.我国保险行业现阶段生命周期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保险行业处于成长期,2015 年保险行业资产总额达万亿元,相比年初增长 %。根据目前近几年的增速趋势来看,从 2008 年来大部分年份总资产的增速都在 20%左右,符合我们的预期。目前,保险资金投资渠道逐步开放并多元化,加快重点领域保险业务发展,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日益凸显。

2015 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亿元,较年初增长 %。2015 年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突破了 10 万亿大关。根据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出席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成立大会时的讲话:“按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确定的目标,2020 年全国保

费收入将达到万亿元。2014 年到 2020 年,7 年间保险资金可运用规模预计将超过 20 万亿元”,保险资金可运用规模的不断快速增长,可投资渠道的不断放开,将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2001 年以来,保险资金运用总体收益逐步改善。在此期间,伴随资本市场高速发展,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从 2003 年的 %大幅提高到 2007 年的 %;2008 年以来,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和国内资本市场的转弱,2008 年投资收益出现历史新低。随着保险投资新政密集出台以来,险资投资运作空间的大幅增加,目前保险机构通过在资产端适度拉长投资资产久期以及提升高收益率资产配比,拓展多元化投资,激活市场活力,使保险业投资收益率得到有效提升。2015 年保险资金实现投资收益亿元,同比增长 %,平均投资收益率达到 %,同比提高了个百分点,2008 年以来最好水平。

最新整理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保险经纪公司经营模式.docx

最新整理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保 险经纪公司经营模式 保险经纪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因各自背景资源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业务发展模式。现在就经纪机构业务模式的特点及其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经纪人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专业的看法。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保险经纪公司经营模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保险经纪行业发展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保险经纪公司经营模式 一、保险经纪行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自开始批准成立了第一家保险经纪公司,经过12年的发展,保险经纪行业从“在摸索中经营”到“遍地开花、蓬勃发展”,至底,保险经纪机构主体的数量由的3家,增加到434家;通过保险经纪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简称“经纪保费收入”)已达到421.06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国原保险费收入的2.72%。 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 - 的行业数据,保险经纪行业的整体规模较小,经纪保费收入占保险费收入比例尚不足3%,且从到,这一比例不断波动,但整体趋势向上,说明保险经纪行业对于保险市场的参与程度在逐步加深;从行业整体佣金率来看, - ,我国保险经纪行业的整体佣金率已稳定在15%上下,与国际经纪行业佣金水平相当。 目前,保险经纪行业整体处于主体数量与平均产能“双增加”的良性发展阶段,即主体数量增加、经纪机构平均产能增加。,经纪机构平均产能为RMB395.5万元(268家),到,经纪机构平均产能为RMB1467.3万元(434家)。但是,保险经纪行业的发展不平衡,集中化程度较高。按佣金收入排名,前10家公司的收入占市场总收入的比例达46.5%( ),但从整体趋势来看,集中度逐渐下降。从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情况 据统计,截至2004年12月8日,共有40家外资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75个营业机构(含筹建)。40家公司中,寿险公司有23家,财险公司有14家,再保险公司有3家。分别有3家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和2家外资保险公估公司在华设立了营业机构。外资保险公司大量进入的同时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目前,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保费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中资保险公司增速的2到3倍。到今年上半年,外资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7.1%;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1.2%。而同期,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只有23%;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只增长了6.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得到长足发展,保险市场年均增长超过30%。不过,调查也显示,目前我国只有不到10%的人购买了保险,在上海、北京和其他大城市尽管购买保险的人口比例要高一些,但是在中小城市,这一比例就要低很多,百姓还没有形成购买人身保障的意识。简单一个10%加上中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得出的结果是:我国保险市场必将不断成熟并有一个光明的发展前景。 2010-2015年中国保险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随着中国保险业进入深化改革、全面开放、加快发展的新阶段,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交强险制度实施到房地产投资解禁、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社区投资到新农合建设、从农险覆盖面扩大到环境责任保险试点启动……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的能力,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和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如今,保险业站在新起点,进入了新阶段,我国正在成为新兴的保险大国。 2008年,保险业积极参与抗击突如其来的两场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保险业务较快增长,风险得到有效防范,损失补偿功能逐步发挥。2008年截至11月底,全国实现保费收入9150.5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159.1亿元,增长17.5%;人身险保费收入6991.4亿元,增长51.8%。2008年前11个月,保险业赔款和给付支出已达2675亿元,同比增长32.7%。在抗灾救灾中,保险业发挥了积极作用,分别为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支付赔款55亿元和10亿元。 2009年,保险业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战胜种种困难,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财产险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保费收入2875.8亿元,同比增长23.1%。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8261.5亿元,在上年增速较高的基础上同比增长10.9%。全年赔付3125.5亿元。 2010年以来保险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也发生了积极变化,总体上呈现“快中趋稳、稳中向好”的特点,经营效益不断提升,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1-9月,全国保费收入11299.1亿元,同比增长31.7%。

我国保险经纪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保险经纪业的发展现状 保险经纪业的发展是我国保险市场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是我国同国际保险市场接轨,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保险经纪业的职能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晚,还存在规模较小,效益不理想,专业化程度不够,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业务骨干不稳定等诸多问题。因此,应从坚持职业培训,推进诚信建设,坚持高起点规范化经营,贴近市场、创新产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推进我国保险经纪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从2000年6月我国第一批专业保险经纪公司开始建立,保险市场中的保险经纪主体有了一定的发展,到2005年6月30日,我国已批准设立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599家,处于经营状态的1565家,其中保险专业经纪公司234家。 一、保险经纪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保险经纪业的职能和影响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但还不够 20世纪末,国人对保险经纪人的职能和作用知之甚少,被保险人买保险只知道找保险公司,不去找专业的保险经纪人;不少保险公司的中下层管理人员对保险经纪公司的职能和作用也不大了解,总觉得专业保险经纪公司在抢他们的“饭碗”,从而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对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开拓工作设置重重阻力和障碍。也有的保险公司虽能与保险经纪公司有一定的配合,但只限于保险公司尚未拓展的新业务。保险监管机构为了维护被保险人利益,使我国保险市场健康发展,始终不渝地支持和培育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保险经纪人的职能和作用,并愿意通过经纪公司为其安排保险;保险经纪公司的大部分业务来源,不再只是通过人际关系,而是被保险人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保险经纪人后直接找上门的。值得称道的是,国内较大的保险公司或保险集团公司纷纷组织各种形式的保险中介研讨会,以求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或业务战略合作同盟。人保、太平洋、太平保险公司先后组织过多次保险中

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

一、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现状 1.从总体上看,中国保险业风险管理水平较低,风险管理理念不强。第一,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管理职能还基本上没有被融于保险企业管理中,保险经营基本上还是财务型控制被动经营。第二,保险业发展总体决策和保险公司决策在相当程度上缺乏风险管理理念,保险的粗放型经营、以保费收入作为经营业绩的硬招标的决策思路对目前的保险发展仍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三,保险风险管理技术水平低,风险评估、保险信用等级评定缺乏有效的评定标准,风险控制和风险融资的方式相当有限。许多保险公司根本就没有防灾防损部门,在有防灾防损部门的企业中,其人力与财力的配备不足。第四,在保险风险控制过程中,事后控制为主要控制方法,对风险的事前控制重视不够。第五,在保险监管方面,主要还处于事后监管阶段,监管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监管重点仍在费率等问题上,对关系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资本比率、再保险安排、资产配置等内容监管力度不够。 2.较为注重显性风险管理,对隐性风险管理重视不够。第一,在业务发展导向上,注重规模和速度,强调业务增长量,忽视保险发展的质。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立主要是根据保费收入增加额为依据的,保险法规和保俭监管部门对保险费地位的过份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商业保险公司把保费的追逐作为主要经营目标。保险公司在实际展业中,重保费,轻理赔;在保险市场竞争中,以保险价格进行恶性竞争,盲目承保、劣质承保并存;在保险险种开发上,以占取市场份额作为主要手段,对保险产品风险的管理控制重视不足。第二,在保险发展导向上,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保险决策和保险经营中的短期行为,对保险业发展及保险公司发展战略长远性研究不够;在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方面,保险业未能充分重视恶性竞争、保险中介制度混乱、保险欺骗对社会公众产生不度影响;在制度法律建设方面,对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律基础建设重视不够,一方面表现在保险法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另一方面保险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开放条件下保险业的发展,一个有效的保险法律体系还未基本形成;在保险文化建设方面,保险公司文化建设滞后,保险文化传播缺乏创新,保险公司的形象度和美誉度构建急需加强。 3.较为注重内生风险管理,忽视外生风险管理。第一,部分保险公司不重视对公众信任风险的管理。第二,对保险开放、民族保险安全的风险重视不够。在加入WTO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中国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中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研究不足,忽视中国保险业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的根本制约。第三,部分保险公司较为重视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而对保险同业的规范竞争、有序竞业的风险管理重视不够,保险同业组织的作用还相当有限。第四,对保险中介组织的风险管理力度不够。部分保险公司无视保险中介的有关法律规定,不顾中介机构经营资格、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状况等条件进行中介展业,表明保险公司对中介组织风险管理与保险公司自身的规范经营都应加强。[!--empirenews.page--] 第五,缺乏对保险欺骗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保险欺骗给保险公司造成的损失日趋加大,在中国保险理念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的国度里对保险欺骗的风险管理需在制度完善和技术创新上加大力度。 4.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管理决策缺乏依据。保险经营是在大量可保风险前提下运用大数法则对可保风险进行分散,各类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数理基础,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说,风险数据、损失数据是保险经营的保险资源。保险经营依据这些保险资源从事保险展业,通过展业扩充丰富这类资源提高保险经营水平和展业范围。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要求保险公司(包括社会)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对这类保险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我国相当部分保险公司有效的风险信息系统都未能建立,这将可能导致保险经营决策缺乏合理依据,使保险经营缺乏合理的数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这将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和逆选择的增加。 5.风险管理理论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在我国,风险管理理论发展滞后,风险管理人才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保险风险管理既包括风险投资、保险购买和管理、安全、赔偿金管理、索赔管理,又包括公共关系、市场服务、培训员工、提供法律咨询等内容;既包括对保险公司的硬件失误风险和软件失误风险的管理,又

2018年保险中介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保险中介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11月

目录 一、保险概述 (4) 1、机动车辆保险 (4) 2、人身保险 (5) (1)人寿保险 (5) (2)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6) (3)健康保险 (7) 二、行业监管体系 (7) 1、行业主管部门 (7) 2、行业协会 (8) 3、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8) 三、行业概况 (12) 1、行业简介 (12) 2、我国保险中介行业发展历程 (14) (1)第一阶段:保险中介的雏形阶段 (14) (2)第二阶段:保险中介主体的多元化、全面化阶段 (14) (3)第三阶段:保险专业机构快速发展阶段 (15) (4)第四阶段: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规范发展阶段 (15) 3、行业发展趋势 (16) (1)专业化 (17) (2)集团化 (17) (3)综合化 (17) 四、行业壁垒 (18) 1、政策壁垒 (18)

2、资金壁垒 (19) 3、市场壁垒 (19) 五、行业市场容量 (19) 1、保险行业稳定增长 (19) 2、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实现保费收入稳定增长 (21) 六、行业竞争情况 (21) 1、保险公司的直销 (22) 2、保险兼业代理机构 (22) 3、保险专业代理机构 (23)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3) 1、有利因素 (23) (1)国家政策支持 (23) (2)保险行业快速发展 (25) (3)保险行业健康发展的市场需求 (26) 2、不利因素 (26) (1)社会认知度相对不足 (26) (2)保险中介行业竞争形势严峻 (27) (3)业务资质限制和优秀人才缺乏 (28) 八、行业风险特征 (28) 1、市场无序竞争风险 (28) 2、行业监管风险 (29)

保险中介机构经营情况分析

2010年保险中介机构经营情况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eb9643601.html, 2011-04-02 12:49:20 来源:i美股作者:陈群超 (i美股讯)目前,老百姓购买保险主要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向保险公司直接购买,如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等;另一个是通过保险中介渠道购买保险产品。其中,保险中介渠道可划分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兼业代理机构、营销员三类。近年来,兼业代理机构和营销员占据着全国总保费收入半壁江山,并进一步扩张;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保费收入仅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5.82%。 众所周知,泛华保险是一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通过分析中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业务经营情况,有助于投资者进一步了解泛华保险的行业背景。 一、保险中介市场运行情况 1. 保险市场有哪些中介渠道? 在保险市场中,有三类保险中介渠道: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兼业代理机构、营销员。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50家,兼业代理机构18.99万家,营销员330余万人。 2. 保险公司通过中介渠道实现了多少保费收入? 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0991.14亿元,同比增长19.98%,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75.80%。由此可见,保险中介渠道是销售保险产品的首要渠道。但与2009年相比,份额缩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注:如无特别说明,本文所有图表均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绘制。

2006、2007年,保险中介渠道对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贡献度大幅上升;2007-2009年,该比例均保持在82.2%左右;2010年,保险中介渠道保费贡献度降低了6.46%至75.80%。对于保险中介渠道保费贡献度的降低,我们有两种假设:一是中介渠道的保费缩水,二是保险公司直销的保费增加。 根据保监会统计数据,2010年除了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数量较上年减少20家外,营销员增加了近40万人,兼业代理机构增加了近4.09万家。按理说,营销员和兼业代理机构数量的增加会带来更多的保费收入,但事实并非如此。专业中介机构对全国总保费的贡献度仅5.82%,小幅的机构萎缩不太可能带来如此大的影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排除第一种假设,认为保险公司的直销业务突起挤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3. 保险中介渠道赚了多少业务收入? 2010年,全国中介共实现业务收入970.81亿元,同比增长10.08%;2008、2009年,全国保险中介收入较上年的增长幅度分别是19.88%、22.49%。 二、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运行情况 1.近几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的扩张情况

2019年保险经纪人工作总结

保险经纪人工作总结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明天总是充满着希望。我们这个朝气蓬勃的团队同年轻的天安保险公司一起成长,共同奋斗,一定能实现公司的目标和个人的理想,一定能!以下是出国为您的“保险经纪人工作总结”,供您参考,请点击出国(..)查看。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年的年终,也是新一年的开始。光阴似箭,转眼在保险公司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转眼已由新员工变成了老员工。翻看这一年来的工作日志,回顾着这忙碌、充实而又紧张、愉快的一年。回首20xx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困难和挫折时惆怅。下面就是一年来的主要工作简要总结: 一年来,我们紧跟公司战略部署、把握主动、明确目标、扎实措施、合力攻坚、强势奋进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紧紧围绕“立足改革、加快发展、真诚服务、提高效益”这一中心,与时俱进,勤奋工作,务实求效,文明服务,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 为深入贯彻公司做强战略,全面实现公司合规经营、风险控制、提高效益,加强理赔基础管理,规范理赔操作实务,优化理赔处理流程;领导多次安排组织学习专业理论,法律法规,条款要例等专业知识的培训,让我们掌握到更多的专业知识,为我们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进公司以来一直从事结案岗的我,十一月份已被转为从事了档案管理。虽然新工作分项复杂,有些琐碎凌乱。对我,确实是全新的

挑战。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奋斗,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积极严谨的工作态度,一切都不是问题。档案管理岗现对于我来说,已是得心应手了。完成本职工作后,如果有需要的时候还会去协助结案岗。 在工作上,我严格要求自己,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到敬业爱岗,格习职守,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思想信念;饱满的工作热情,较好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最后正视自己的缺点,在不断学习中进步,不断向前辈、同事请教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使自己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积累一些处理问题的经验。 总之,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倍努力,一定听众领导的安排,积极主动地工作,好好学习保险理论和业务知识,为公司的再次创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明天总是充满着希望。我们这个朝气蓬勃的团队同年轻的天安保险公司一起成长,共同奋斗,一定能实现公司的目标和个人的理想,一定能! 通过学习令我受益匪浅,从中学习到和领悟到很多东西。我们在公司前辈们的教导下也了解到了许多书本里面无法学习到的内容。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虽然是短短的六个简洁干练字,但是却蕴含着无穷的意义。从做人开始,不仅要求我们要诚信做人,注重团结,培养团队精神,更要实力良好的学习态度:不要期盼等待别人告诉你要做什么,应该做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要: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只是20多年的进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进展时期。目前我国保险业面临诸多咨询题,保险市场差不多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几家独大,不利于竞争。在制度上,爱护保险市场运行的要素和环境不完善。我国保险业的市场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够完善,保险监管亟待加大。关于一般民众来讲,他们的风险及保险意识严峻滞后。老百姓关于保险的意义和功能认识还不够、人均保险费低、保险普及率专门低、保险意识极其淡薄。对此我们必须加大宣传,增加透亮度,提升全社会的对保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而保险行业中,从业人员素养偏低、服务水平偏低。目前全球当临金融危机,这对保险行业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机遇。对此我国保险行业必须尽快进行调整,加大人员治理,尽快完善保险市场监督机制以使保险市场更加健康有序同时蓬勃进展、繁荣昌盛。 关键词:垄断,不完善,不健全,职业素养,保险意识 正文: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能在空间和时刻上尽量减少风险而无法排除,因此了应对这种风险而产生了保险。风险是保险的逻辑起点,没有风险也就不可能产生保险。保险学的任务确实是揭示保险经济关系得以确立的条件,形式及其本质,以阐明保险经济关系的发生,进展和变化的规律性。保险学是为了研究识不风险,测定,转嫁,分散风险,最后达到减轻排除风险的目的。从法律的意义上讲明,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体现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保险关系式通过保险双方当事人以签订保险合同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保险是一种经济关系,是分摊损害的一种融资方式。保险体现了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保险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它使少数不幸的被保险人的损害,以保险人为

专业保险代理经营模式分析

内地专业保险代理经营模式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保险业务蓬勃发展,为保险代理机构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外,保险公司为提高核心竞争力,从传统的展业型向管理型、开拓型过渡,把经营重点放在产品开发、风险管理、资金运用等方面,由代理公司销售产品。目前,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与保险公司业务合作已取得可喜进展,有些保险公司还将部分代理机构发展为自己的专属代理公司。其次,保险代理机构符合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保险代理具有公正、中立的市场地位,具备专业化服务的优势,能为保险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提供优质服务,已逐步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同。因此,保险专业代理机构未来将保持强劲增长。 截至2009年12月31日,深圳地区专业代理机构79家,通过保险专业代理机构实现保费收入9.38亿元,其中深圳保险专业代理机构以财产险为主要业务来源。占全部代理保费收入的81.56%。可见目前代理结构仍然以车险为主。 一、内地专业保险代理主要经营模式 (一)目前内地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具有股东背景或融资集团支撑的专业代理机构,此类机构基本实现全国性的规模化经营,如泛华、华康等。 第二种是专注于某个领域的专业代理机构,此类机构经营模式以电子商务平台或电话营销为主,如慧择保险网。 第三种是一般的专业代理机构,销售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

(二)下面通过典型的列子,提炼出值得我们同行借鉴的经营之道: 1、华康保险代理 华康保险代理目前是一家全国性的专业保险代理机构,其通过已形成全国的品牌和网络,实现“产品+渠道”的经营模式。这种颠覆性的模式是仿效在国内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如美的和海尔+国美和苏宁、新华书店+出版社。随着国内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保险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保险公司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必然使保险公司对销售和服务外包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产品方面,华康是少有几个家以寿险产品为销售主线的代理机构,寿险营销是最难展开但是最具内涵价值的,它能带来持续的续期收入和客户的亲密关系,有利于客户内涵价值的开发。同时,华康通过直接与保险公司开发专属寿险产品的方式,使保险产品真正实现“产销分离”,保险公司的运营费用降低,华康能获得更多的销售利润,同时也提高消费者对华康品牌和产品的认知度。 而在渠道方面,华康通过建立“伙伴代理制度”,独立团队建设、平台支持等人性化的机制保障了伙伴代理人的根本利益,提高保险代理人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伙伴代理人制度中,华康视代理人为身份平等、终身合作的商业伙伴。具体有几下几点: (1)华康代理人在与公司签约期间,个人销售的保单的佣金和所负责带领的团队利益,在约定的特定条件下,不论该代理人在公司的存在、离去与否,其利益皆可被继承和延续;???? (2)允许代理人跨城市的团队建设;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 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 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 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现在保险业的现状。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 " 拼三余一" 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保险业的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经 济功能初步显现。 回顾保险业60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全行业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抓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12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488亿元,同比增长8.0%,保险业增速继续在低位徘徊,而且增速首次降为个位数,与近20年来超过20%的平均增速形成了明显反差。从外部环境看,复杂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通过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等多种渠道传导至保险业,增加了保险市场稳定运行和风险防范的难度与压力。2012年,保险监管强调“风险底线”和“消费者权益”,取得积极成效。从国际

我国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学生宿舍财产保险营销策划技术方案 第一部分目录 一、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中国保险业简况与中国保险市场特征分析 近期发展状况和趋势预测: 外资发展情况: 二、消费者定位分析 政策改变带来的消费群 目标市场细分、锁定: 消费市场的特征以及市场潜量 三、竞争对手分析 大量涌入的外资企业 其他数目众多的保险企业 四、产品特性定位分析 产品特点把握 竞争对手以及可替代产品分析 五、营销组合策略以及执行 产品组合策略 价格策略 渠道策略 广告策略 展业推广促销 公共关系策略

2.1保险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2.1.1 中国保险业简况与中国保险市场特征分析 (1)、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保费收入年均增长34%,保险公司累计赔偿和给付6016亿 元;2003年,全国保费总收入达到3880.4亿元,同比增长27.1%;保 险业总资产9122.8亿元,同比增长41.5%;保险资金运用余额8739亿 元。截至2003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 705家,保险从业人员150多万人。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37家外资 保险公司在华投资设立了62个保险营业机构,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 128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设立了192个代表机构和办事处。 (2)、1995年《保险法》颁布实施,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外资保险公司经管条例》,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保险法》。在法律和行政 法规的框架下,中国保监会制定了28个规章和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保 险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3)、自1998年成立中国保监会以来,保险监管力量不断加强。目前,保监会已在全国设立了31个派出机构。根据新的编制技术方案,保监会 将在大连、青岛、宁波和厦门新设立4个派出机构。 (4)、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保监会认真履行承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周年之际,中国保监会按照承诺,宣布允许外资 财产险公司经营除法定保险业务以外的全部非寿险业务,增加福州、厦 门、宁波、沈阳和武汉等5个城市为保险业对外开放城市。目前,外资 保险公司的经营区域已经扩展至15个城市。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 全国保费收入比重逐年增加,在开放较早的上海,外资保险公司的市场 份额达到12%左右。 (5)、去年,国有保险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中国再保险三家国有保险公司重组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中国人民财 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以H股挂牌上市,募集资本62.2亿 港元。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同步上市,募集资本 34.75亿美元。近几年来,一些股份制保险公司积极吸收外资参股,股 权结构得到优化,公司治理逐步完善,经营经管水平不断提高。 (6)、市场集中化程度很高,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保险集 团和太平洋保险集团仍占据市场绝大份额, 随着保险公司的布局扩张,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属于第一集团,这几家大保险公司占据产、寿险市场80%左右的市场份额,特 别是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的市场份额分别为51.05%和62.6%,从经济学 意义上讲,中国的保险市场垄断程度很高,已经具备了寡头垄断的特点,所以这几家保险公司具有绝对竞争的优势,它们在国内起步较早,积累 了大量市场拓展、风险控制经验,在渠道建设方面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 势,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尤其寿险自从引进营销体制之后,建立了一 支庞大的销售队伍,营销员发展到130多万人,渗透到城市、农村的各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若干思考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保险思想和救济后备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主张“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荀子提出“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可谓最古老的社会保险思想。 我国古代一直施行各种赈济制度。据记载,周朝已建立各级后备仓储。战国以后,逐步形成一套较完善的仓储制度,魏有“御廪”;韩有“敖仓”,汉代设有备荒赈济的“常平仓”,隋朝设“义仓”;宋朝和明朝还出现了民间的“社仓”,它属于相互保险的形式。宋朝还有专门赡养老幼贫病的“广惠仓”,这可以说是原始形态的人身救济后备制度。 尽管我国保险思想和后备救济制度产生很早,但因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商品经济发展缓慢。从而保险业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都不具备。所以,始终没有产生商业保险。 中国资本主义形式的保险业是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通商贸易和 经济侵略而来的。在鸦片战争前,外国商人在对华贸易中,为了应付海盗、战争和变幻莫测的海上风险,需要保险的保障。1805年,英、印商人在广州成立“谏当保安行”,亦称为广州保险协会或广州保险社,这是外商在中国开设最早的保险公司。继英国之后,美国、法国、

德国、瑞士、日本等国的保险公司也相继来华设立分公司或代理机构,经营保险业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在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如魏源、洪仁玕、郑观应、王韬、陈炽等人,他们纷纷著述立说,阐述各自的保险观点,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创建作了思想、舆论准备。清廷维新派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也为民族保险业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1865年5月25日,上海义和公司保险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民族保险企业,打破了外国保险公司对中国保险市场的垄断局面。1865至1912年的40多年间,成立的各类华商保险公司约有35家。1912年到1925年,陆续成立的保险公司有39家。1926年到1936年,全国有保险公司40家,分支机构126家。 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有关保险立法亦为政府和社会人士所重视。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先后拟订了《保险业章程草案》、《海船法草案》和《商律草案》。北洋政府时期,曾聘请法国顾问爱斯嘉拟订了《保险契约法草案》。1917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拟订了《保险法草案》。1929年12月,国民政府公布了《保险法》。1935年5月和9月,分别公布了《简易人寿险法》和《简易人寿保险章程》。1937年1月,国民政府公布了修改后的《保险法》、《保险业法》和《保险业实施法》。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内地保险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保险中心则由抗战前的上海转移到重庆。

中国保险中介市场调研报告

2011-2015年中国保险中介市场调研与发展前 景预测报告 报告简介 保险中介,指介于保险经营机构之间或保险经营机构与投保人之间,专门从事保险业务咨询与销售、风险管理与安排、价值衡量与评估、损失鉴定与理算等中介服务活动,并从中依法获取佣金或手续费的单位或个人。保险中介在保险市场上作用的发挥,是由其在专业技术服务、保险信息沟通、风险管理咨询等诸方面的功能所决定的。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客观要求,市场化、规范化、职业化和国际化是未来中国保险中介行业生存的前提,也是发展的方向。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保险中介市场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保险中介相关概述、中国保险中介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保险中介重点区域市场运行形势。随后,报告对中国保险中介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保险中介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保险中介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保险中介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图表部份 目录 第一章保险中介产业相关概述 第一节保险中介的概念阐释 一、保险中介服务范围 二、保险中介人的主体形式 三、保险中介是保险市场精细分工的结果 第二节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的区别 一、代表的利益不同 二、法律责任不同 三、职能任务不同 四、手续费支付方式不同 第三节保险行业的产业链分析 第二章中国保险中介产业运行环境分析 第一节国内保险中介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三、2011年中国保险中介经济发展预测分析 第二节中国保险中介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第三章中国保险行业运行新形势分析 第一节中国保险业运行概况 一、中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特点 二、中国保险业市场结构分析 三、保险市场交易成本分析 四、保险市场亮点分析 五、中国保险市场步入发展新阶段 第二节近几年中国保险行业资产情况分析

国外保险经纪公司发展战略分析及思考

国外保险经纪公司发展战略分析及思考 □长安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谢均源 国际上,现代保险经纪已有百年历史,保险经纪在保险发达国家是保险营销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分析保险经纪公司的发展战略,可以对我国保险经纪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有所借鉴。 国外保险经纪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保险市场,美国的Marsh & McLennan Companies(以下简称“MMC”)和AON(怡安)公司在全球保险经纪业排名前两位,占据了超过一半的行业总收入。下面就以这两家公司为代表进行考察,分析国外保险经纪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脉络。 (一)第一阶段:从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这是美国保险业的飞速发展时期,保险经纪公司发展战略也随着业务的发展而制定和调整。 1、明确保险经纪人的市场定位。MMC早在1897年就提出这样的概念:保险经纪人应代表客户利益去采购保险,而不仅是保险推销商。 2、前瞻性地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1901年,MMC在为美国钢铁公司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时提出了“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并制定出了一套科学详细的风险评估标准。 3、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扩大专业服务范围。1938年,MMC首次聘请了两位精算师,将咨询服务扩展到养老金领域;1969年,又在全美率先推广建筑工人和工程师职业责任保险;1970年,收购Putman公司,对大型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进行管理,管理的资产达20亿美元。 (二)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保险经纪公司的发展战略发生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业务多元化发展战略。保险经纪公司的角色从市场媒介变成客户和保险公司的服务供应商,这些服务包括超越保险保障设计和安排之外的理赔服务、风险管理服务。 业务多元化使保险经纪公司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MMC就因此变化为三个主要的分公司组成,即Marsh(保险经纪与服务)、Mercer(咨询)和Putnam(资产管理)。 2、并购发展战略。尽管美国保险市场的集中度很高,但是经纪业仍然是一个分散化的市场,因此保险经纪公司的发展战略也开始关注并购。从1992年到2002年,美国商业保险经纪业的集中度有了惊人的增长,主要保险经纪公司之间出现了一波非常强烈的并购浪潮,从而改变了经纪业的格局。 实行并购发展战略给美国保险经纪公司规模和业务发展带来了长足增长。以MMC和Aon 为例,前者2007年的总收入达119.2亿美元,净利9.9亿美元。后者2007年的总收入达89.5亿美元,净利7.2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对于保险经纪公司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9年寿险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9年寿险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我国寿险行业发展历史简单回顾 ---------------------------------------------------------------------------------------------- 4 二、我国寿险行业发展概况------------------------------------------------------------------------------------------------------------ 6(一)寿险业负债端快速增长,资产管理规模迅速扩张 ----------------------------------------------------------------------- 6(二)寿险行业发展空间仍具潜力 ---------------------------------------------------------------------------------------------------- 8(三)积累长期经营的龙头寿险公司具有天然优势-----------------------------------------------------------------------------10三、上市寿险公司业务经营分析 ----------------------------------------------------------------------------------------------------12(一)负债端 ---------------------------------------------------------------------------------------------------------------------------------12 1.代理人的规模快速壮大推动上市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 ---------------------------------------------------12 2.风险保障类产品保费收入占比提升是趋势----------------------------------------------------------------------------------15 3. 新业务聚焦期缴---------------------------------------------------------------------------------------------------------------------18 4.专注个险渠道经营 ------------------------------------------------------------------------------------------------------------------19 5.行业面临新业务价值率增速放缓或下滑-------------------------------------------------------------------------------------21 6.保单继续率维持稳定状态,退保率分化减少 ------------------------------------------------------------------------------21(二)投资端 ---------------------------------------------------------------------------------------------------------------------------------22 1.资产管理规模随负债端增长而增长 -------------------------------------------------------------------------------------------22 2.资产管理组合以固收类资产为主-----------------------------------------------------------------------------------------------24 3.总投资收益率受权益市场影响较大 -------------------------------------------------------------------------------------------25四、寿险公司价值指标与利源分析-------------------------------------------------------------------------------------------------25(一)内含价值是价值评估的主要指标 -------------------------------------------------------------------------------------------25(二)险企净利润受市场环境与短期因素影响较大---------------------------------------------------------------------------27五、风险提示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