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时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时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时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时教学设计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赏名山大川、访名胜古迹”,共安排了《黄山奇松》、《黄果树瀑布》、《莫高窟》这三篇课文。《黄山奇松》是继《黄山怪石》后又一篇介绍黄山的文章。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自然段引出黄山奇松。由黄山作为“天下第一奇山”,说到它的“四绝”,然后从“四绝”引出令人们“情有独钟”的奇松,使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作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正是因为奇松的点缀才使它独领风骚。第二自然段写独具特色的三大名松。一一描写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的不同姿态,以及它们得名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众多松树。一连用了许多“或”字,以显示松树姿态各异,美不胜收,点明山因树而“更加神奇”,以呼应前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众多的四字词汇,并扣住这些词语体会三大名松的姿态及其精神品质,进而通过这些关键词理出一条背诵课文第二自然的思路。

3、在朗读中感受黄山松的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扣词应题:

1、同学们,钱老师可是第一次到你们姜堰来,怎么样,欢迎我吗钱老师对旅游最感兴趣了,你们能告诉我姜堰有哪些名胜古迹吗这么多风景名胜,看来姜堰的旅游资源还挺富足的。那在这些名胜中,你最喜欢哪一处呢

老师送你们一个词:情有独钟,它可以来表达你对这种名胜的偏爱,你能用它来说句话吗

学生交流,师及时纠正学生在表达上的错误。

2、(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们来看看这一段文字,从这段文

字中,你感受到了人们对哪样事物的偏爱

揭题:黄山奇松

这就是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共同来学习的一篇写景文。

3、理解奇的字义。(出示“奇”字在字典中的义项)

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到底是怎样罕见的、特殊的、不平凡的松树让人们情有独钟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由谈家乡的名胜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一方面活跃课堂的气氛,一方面巧妙地引入主题,并用“情有独钟”一词为纽带贯穿前后,既理解了“情有独钟”这个词,又在运用这个词的过程中将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进行了梳理。)

二、初读感知,读词理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有很多的四字词语,老师把它们找出来后稍加整理,就形成了一组词、一首诗、一篇美文。大家有没有兴趣读一读出示:

指名读。

3、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学生评价。

是啊,有时候,一个词就是一个画面,一个词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我们在读这些词的时候就要读出画面、读出情感来。想不想试一试,好,一起来。

4、同学们读得真好,那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呢你看到了谁呢

原来,这组词都是在写黄山松的。

5、下面啊,我们就把这些四字词语送进课文,选择你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6、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7、同学们,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那课文有没有将所有奇松一一介绍呢

8、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课文就是选择了这三棵典型的松树来写的,这种写作手法叫作:选择典型。

(本文在表达方法上的一个特点是运用了很多的四字词汇,抓住这些四字词语是理解本文的一个抓手,诵读这组词语既为下面体会黄山三大名松的姿态及其精神品质奠定了基础,又为学生明晰本文结构埋下了伏笔。)

三、赏姿态美,悟精神美

1、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读这一段,找一找、品一品描写这三棵松树的语句。想想在这三棵松树中,你对哪一棵又情有独钟呢为什么(学生静心与文本对话,找出自己情有独钟的松树,并将初步的感悟写在书旁。)

2、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一定的收获了。下面就前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师走下讲台巡视,聆听并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

3、相信组内的交流让你有了足够的信心,也让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来,说说看,你对哪一棵松树情有独钟为什么

4、大堂交流。

师相机点评归纳:

①出示描写三大名松姿态的语句:

作者在写这三棵松树的时候都抓住了它们形态上的特点。而且在表达手法上也是一致的,前半句是松树的形态,后半句都是作者的联想。而且,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赋予了黄山松人的情态,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黄山松奇特的姿态。(板书:姿态奇特)

②当交流到迎客松时,老师应引导学生悟透“饱经风霜”一词。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迎客松经受的磨难吧!

此时,你想说什么老师想听听你心中的声音。

生交流自己的感悟,师相机点评并板书:生命力强

你们的想法和作者一样,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怪不得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迎客松。

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古朴苍健,姿态优美。(引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乃至——。

让我们带着自豪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吧。

你说,这样的松还能不称为是奇松吗

5、黄山奇松还有很多,下面你也来展开想象,运用比喻的手法描摹一下黄山奇松的奇特姿态吧!

生练习。

出示:

是啊,同学们真棒!你们的想象让黄山奇松更美、更奇了。

6、来,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再一次感受一下三大名松奇特的姿态以及它们顽强的生命力吧。

7、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一组词语,这组词语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出文章的结构。而且中间的三组词就是写的迎客、陪客、送客这

三大名松,请同学们抓住这几个关键词来背一背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语文生本课堂的一大特点便是用一个开放性的大话题来统领整篇课文的教学。“你对哪一棵松树情有独钟呢为什么”这一问题既呼应了第一个板块的教学,即从对黄山奇松的情有独钟到对三大名松之一的情有独钟,层层推进,层层深入,让学生到语言文字中去挖掘三大名松的姿态之美和精神之美。此外,第二个板块中的一组词也在教学的最后得到了回应,这组词既明确了文章的结构,又提纲挈领地指明了背诵的思路。)

成长的足迹

——三上《黄山奇松》有感开学不久,我就接到了去姜堰上交流课的任务。经过了两个月暑假的闲散生活,一下子就被这一消息惊醒了神经。于是我便开始着手备课。

首先是选定课文。考虑再三,我选择了第五单元的一篇写景文——《黄山奇松》。确定课文后,我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地读,试图找准文章的文眼、文脉等一些课文所寄予的以及需要给学生的语文的东西。充分解读教材后,我的头脑中有了清晰的思路:黄山奇松奇在哪紧扣这个大问题,便有了第一份预案的设计。

接着是一次次的试上。磨课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我没有退缩,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要把课上好。那段日子,常常因为想教案想得睡不着觉,我总希望能找到最贴近学生的交流点。不断地思考,总会有灵感的闪现,预案在一次次的修改中,逐渐成熟起来。后来,我以“情有独钟”一词贯穿整堂课。用“那在这三棵松树中,你对哪一棵又情有独钟呢为什么”这样一个比较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去感悟黄山奇松姿态美和精神美。去姜堰上课的前一天,教研员徐月老师来为我的这堂课作指导。听完我的试上,徐老师和我一起探讨着课中的细节该怎么处理,课中出现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虽然第二天就要去上课了,但我仍力求再一次完善我的教学预案,甚至为了一个小细节的处理,我和邓校长、管丽琴老师商讨到六点半才回家。晚上躺在床上,我消化着这份凝聚着众多老师智慧的教学预案,心中有着些许紧张但同时也怀揣着对明天的一份期待。

9月30日,一个难忘的日子。半个多月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的甜蜜。充分的备课让我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细节的推敲让我的课堂一气呵成。

我想:这便是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留下的成长的足迹。

一、激趣导入:

1、你去过黄山吗知道黄山有哪四绝

2、黄山在我过安徽省南部,是我国着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二、观察图画。

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象什么。

2、过渡。课文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石头呢读一读就知道了。

三、读文识字。

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不会读的字可通过“桃子”、“树叶”上的拼

音来解决。

2、第二遍,要求边读边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黄山奇石,用横线画出来。

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让学生认读。

4、找一找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了什么词语。

即:风景区尤其仙桃石石盘山峰胳膊

巨石每当脖子着名形状

5、课件出示以上词语,开火车认读。注意“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

6、巩固识字。

(1)、猜字谜: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学者头上带草帽(着)。

(2)、读新组的词语:山区其它仙人盘子巨人当然着作图形形态

7、指名读,分组读,全班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观察“尤、其、区、巨、它、安“六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

3、比较字形。区——巨,都是半包围结构。笔顺分别为:区巨

尤——其,都是独体字。它——安,都有宝盖儿。

4、师范写生字,请学生认真观看。

5、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写好后组织学生评议、参观。转载请保留地址!文章标题:黄山奇石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原文地一、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今天我么来学习一篇优美的课文——《黄山奇松》(齐读课题)课文预习得怎样聪明的人总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有最多的知识,你们有信心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听写词语:誉为、陡崖、玉屏楼、、屹立、卧、饱经风霜、情有独

钟。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便于纠正。

(2)出示词语,对照检查。有错的同学想想错在哪里,再订正。

2、检查读书情况

(1)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仔细听,给一句鼓励。

(2)出示课文中3句难读的句子,指导读通顺。

3、结合《评价手册》中预习导航习题,整体感知课文

(1)引读第一段,带领学生入情入境。

“被誉为,以闻名于世,而人们对,更是。山顶上,,处处都有。(2)与第一自然段的开门见山相比,第二段真可谓是浓墨重彩,究竟重点

介绍了什么呢

出示学生评价手册第三题,反馈学生出现的问题,集体读课文研讨。

二、沿学生疑路,品读课文

1、课前有不少同学通过预习提出了不少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们来看看。

出示学生质疑:

a、玉屏楼为何被称为“黄山绝胜处”

b、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c、为什么游人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

d、黄山松中最有名的是什么松

e、人们为何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2、边读书,边思考,边品味。

(1)问题a:自读第2自然段的前两句话,你的慧眼定有发现。(自读感

悟)

(2)问题b:既然到了玉屏楼,我们就先来看看这三大名松奇在哪里走近迎客松,奇在哪里引导学生感受迎客松姿态优美。

结合搜集的资料、图片理解“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

出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指导朗读。

(课件展示迎客松图片、配乐)让我们来共赏这奇美的迎客松!边欣赏,

边引背。

相信此时此刻,迎客松的形象已深植于每个同学的心里,谁愿意当当小导

游,向八方来客介绍一下迎客松。

3、玉屏楼前迎客、陪客、送客三松或欢迎;或陪伴;或恭送,三松相映成趣,真可谓广赢天下客呀!还有哪位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陪客或是送客松呀自读课文,出示图片,想想哪棵是陪客松,哪棵是送客松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介绍陪客、送客松。指导理解“天然盆景”,体会陪客松

和送客松各自奇在哪里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课堂小结(课件出示没解决的学生质疑)

其实黄山奇松遍布黄山,峰壑之上百龄以上的古松数以万计,正因为有了这遍布峰林的奇松,黄山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整座山也有了灵气。今天我们先欣赏了迎陪送三松之奇,可松奇远不止此,下节课我们继续走

进课文,走近黄山松,再探神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感悟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迎客松的美和奇,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迎客松的。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谈旅游。

出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徐霞客”齐读

这句话赞美的就是有着“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安徽黄山,这节课就让我们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

2、播放视频——黄山风景

在这段美丽的黄山风光中,什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3、理解“情有独钟”

作者情有独钟的是什么呢读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吗

二、学文

1.出示词语检查预习,纠正生字读音。指读、齐读。

2.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你情有独钟的句子,品味品味,把自己情有独钟的理

由说一说,也可以写在书的空白处。

3.交流反馈。

第一自然段里谁有自己情有独钟的句子为何喜欢读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情有独钟的句子是为何喜欢读

课文中还有哪些令你情有独钟的句子情有独钟的是什么

(板书:千姿百态)这种千姿百态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奇指导读好千姿百态

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自由朗读。

4、你准备去写这么多的松树呢

5、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描写的是哪几棵黄山奇松

6、出示迎客松品读理解“遒劲、饱经风霜”指导朗读

7、知道它为什么叫迎客松吗加上动作读一读

三、总结

四、作业完成《习字册》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黄山三大名松的奇、美,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受黄山三大名松的奇、美,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交流预习]

一、课前交流:

今天我们上哪一课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黄山,欣赏黄山奇松。(齐

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

1、这是本节课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指名读)导学案都做了吗请拿出来,在小组里快速交流。

2、评价导学案,适当表扬。

3、交流:汇报一下你有什么收获能达到前三个目标的小组举手,哪小组来展示一下

①字词。指读,带领读。(评价: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更有味道)

②课文。展示你读得最想读的一部分。

③主要内容。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④交流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对于我们理解课文会很有帮助。

[小组合作]

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你喜爱哪一棵任意选择其中之一说说理由。(PPT出示要求)

①划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②圈出重点词句,理解体会;

③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喜爱之情。

[交流展示]

▲迎客松

1、你喜爱迎客松,哪些文字让你有感受(出示“迎客松”片段)

2、重点交流:饱经风霜展开想象

①这棵迎客松经历了800多年的…… 800多年的…………

②所有这些它可能都一一经历过,甚至还有我们未曾想到的种种艰难,这就叫——“饱经风霜”!理解这个词了吗读一读这个词。

③然而问题是经历了800多年风云雷电的东西着实不少,这一点有什么“奇”呢

3、预设:

①“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说说你的感受。(评:你感受到了美,感受到力量了吗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

①“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热情地欢迎……”

(评:这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热情好客,换做其他事物,经历了800还能如此热情么)

①“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让你感受到什么(评:是啊,无论经历多少风雨,这棵松都永葆着生命的绿色,希望的绿色)

4、迎客松奇不奇带着我们的这些感受,读一读这段文字。

5、事实上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迎客松的身影,像一些装饰画、纪念品上,足见人们对它的喜爱。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也曾悬挂过画家刘晖的《黄山迎客松》,国家领导人在此接见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友人,迎客松的形象也随之远播世界。说到这里,你觉得迎客松还只是一棵松树吗(指答)

所以书上说“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我们觉得它“甚至成了”

6、让我们再仔细欣赏欣赏这棵迎客松(师配乐朗读)

面对这样一颗不屈不挠、饱经风霜、充满力量、给人希望的迎客松,你想说些

什么

7、带着这样的感悟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文字。

▲陪客松

1、你喜爱“陪客松”说说你的看法。(绿色巨人、高大)

2、陪客松只有这一个特点吗(引:这些形容迎客松的词语可以用来形容陪客松吗为什么作者不这样写出示PPT)

3、为了突出“迎客松”只好委屈委屈陪客松了。但是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你看——(学生读陪客松的文字)

4、作者笔下的陪客松也是堪称奇特了。

▲送客松

1、说说自己的体会。

2、引导:见过盆景吗小结:人工雕琢的美,天然雕饰的美

3、读一读这段文字。

[小结]

1、“三大名松”真是奇特,让人喜爱!让我们打开书,美美的欣赏,完整地读一读课文第二段。

2、“三大名松”名不虚传,难怪文章开头这样说——(PPT出示第一句)齐读

3、人们如此喜爱黄山松,你想夸一夸它们吗

[小组合作展示]赞一赞,夸一夸黄山三大奇松:或直抒胸臆,或纵情赏读,或赋诗赞美。

[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小组互助,感受了黄山三大名松之奇。其实黄山还有很多奇松,你知道怎么去了解吗好,我们下节课再做交流。

【板书】

16黄山奇松

迎客松

陪客松不屈不挠等

送客松

黄山的松树很多,但来到黄山最值得欣赏的是黄山的三大名松,他们分别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板书)这三大名松分别是怎样的姿态呢请同学们结合这三组词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并出示自学要求。

郁郁葱葱姿态优美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串词

枝干遒劲绿色巨人把词语送入文中,读通课文

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想象松树的姿态美读课文形存于胸,情融于文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

16黄山奇松(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16课——生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黄山,来欣赏黄山的奇松 ..。 二、图文对照,辨别特点 瞧,我们来到了观松最佳处——玉屏楼,这里有黄山的三大名松,它们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那到底谁是迎客松,谁是陪客松,谁是送客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图文对照,给三大名松冠名。 冠名,说理由。同学们赞同他俩的观点吗?点示名称(恭喜同学们冠名成功) 三、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过渡:那三大名松到底怎么个奇呢?让我们再走近一点,来细看个究竟。 1、迎客松 (1)先来看看迎客松,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迎客松段落,边读边想迎客松奇在哪儿? (点示:迎客松段落) a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1)遒劲: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是呀,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2)你是怎么理解饱经风霜的? 瞧,这棵迎客松有10米多高,年龄有800多岁了,在这漫漫的800多年中,它禁受了多少艰难困苦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说一说。 (要点包括:生长在岩石缝中,忍受风吹日晒,没有泥土,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等。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

是呀,岩石困不住它,狂风撼不动它,烈日晒不死它,历经了800多个寒来暑 往。它顽强地活下来了,奇不奇? 虽然它饱经风霜,但它——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虽然它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奇不奇?这是一株怎样的迎客松呀?(板贴——百折不挠生机勃勃)有人写了这样的诗句赞颂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 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谁来把迎客松的这股精神通过课文中的句子读出来?(嗯,大家被你的朗读感染了,一起来读一读!) 你还从哪儿感受到迎客松的奇?继续交流 b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斜伸出去的枝干比作好客的主人伸出的手臂)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图。(学生做动作、看图)远远望去,这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在热情地欢迎游客的到来?——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这就是“迎客松”——(名称的由来) 在作者眼里,这不仅仅是一株松树,更是一位怎样的主人?(板贴——热情好客)它会对游客说些什么? 谁能把迎客松的热情读出来?指名两生读 迎客松雍容华贵,仪态万方,让人流连忘返。她的倩影走进了各族人民的心中。北京人民大会堂也陈列着巨幅铁画《迎客松》,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一起读。 同学们,正因为迎客松是黄山松中的元老,它有这样的奇姿态,奇精神,所以,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原来这迎客松非同一般啊,请同学们好好练读迎客松这一整段。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奇松中的奇松吧,齐读.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网络教学,让学生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 4、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黄山美景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奇松的美和奇。 三、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四、教学过程: 1、揭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黄山奇松》这一课。 2、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①检查预习:指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学生评价(根据读书要求评价) ③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作为“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奇松有以“迎客松”“陪客松”“迎客松”为首的三大奇松以及其他

各种形态不一的奇松,他们个个姿态优美,形态独特,让人情有独钟,他们装点着黄山,使黄山更加神奇、秀美。 ④指导学生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⑤听课文朗读,边听边看边思:黄山被称为是“天下第一奇山,那么黄山奇在什么地方? ⑥小组交流,展开讨论 交流展示: 1、有“云海、怪石、温泉、奇松”四绝闻名于世 2、黄山有奇松,让人们情有独钟,到处都有他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相机理解闻名于世、潇洒、挺秀、情有独钟的意思,通过查字典进行精确理解) (对文中的难写字如“誉”“陡”进行相关辅导) ⑦黄山奇松让人们情有独钟,那么他到底奇在什么地方会让人如此对他情有独钟呢?(黄山奇,奇松更奇) 小结: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来探讨黄山松到底奇在哪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黄山松的“奇”,知道人们为什么对它情有独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小学五年级语文 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感悟黄山松的奇美。 难点在读中感悟黄山松的奇美。 教学方法朗读法指导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16 黄山奇松 名字 神奇样子 生长情况 所用参考资料《语文教学参考用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名山大川,你知道哪些?然而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更是集群山之美于一身,以它独特秀美的风景吸引了无数游客,黄山以四绝闻名,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在这四绝中人们对奇

松更是情有独钟,“情有独钟”是什么意思呢?(生答)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呢?(神奇) 对,正是因为它的神奇,让人们对它情有独钟。现在为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去一堵奇松的风采。 二学习第二段 请同学们认真地高声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棵松树?(迎客陪客送客)它们神奇在哪里? 1、你是从哪句话感受到它的神奇的? 2、交流。 “姿态优美,枝叶遒劲” 样子优美、神奇 “饱经风霜,郁郁苍苍” 年代久,经历风风雨雨,依旧茂盛 “迎客、陪客、送客” 名字很奇特 “天然盆景,枝干蟠曲” 天然美 3、在优美的音乐中看图欣赏 4、指导朗读

我们已经知道了黄山松的神奇,那怎么样通过自己的读,让听的人也能感受到神奇呢? 5、指导说话 作者的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现在你就是黄山上的一棵松树,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自己吗?(生长情况) ●三学习第三段 1、齐读课文第三段 2、谈谈感受 3、指导朗读 4、欣赏黄山松 5、写话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四总结 黄山是神奇的,是黄山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难怪古人会说:“黄山之美始于松”呀,可见黄山松真是魅力无穷令人着迷。 ●五作业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 学情分析: 就本文而言,由于学生对黄山以及黄山奇松感性认识上的不足,极有可能导致学生体会情感出现障碍,对感悟课文内容,读好课文带来不利影响,那么如何结合本课的实际,准确定位好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教好本节课的立身之本。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朗读感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3、抓住读写结合切入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发挥想象的方法写出黄山松的“奇美”。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的句子,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采用先学后教、以读为本、以读代讲。

学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自读自悟、圈划批注、情境体验等。 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加入录像、图片等资料将语言的理性表达转化为丰富影像的感性展示,以文字、声音、图像等方式全方位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学生思维领域,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观看视频、谈感受。 1、交流黄山四绝的资料。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引导孩子将资料删减变成自己的话说出来)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的亲身经历较少,课前让学生搜集黄山“四绝”资料,初步感受黄山的奇美,激发阅读期待) 一、读课题,抓文眼,导入新课,板书课题。(2分) 同学们,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黄山中最绝的板书:黄山奇松。 看课题你觉得作者是抓住哪个字什么来写的。突出奇再读课题。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课文的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般地说,可以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要从整体着眼,进行词、句、段的教学。要注意各个部分的内在联系,每个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 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也是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6黄山奇松(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3、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并能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并进行仿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16课——生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黄山,来欣赏黄山的奇松 ..。 二、图文对照,辨别特点 瞧,我们来到了观松最佳处——玉屏楼,这里有黄山的三大名松,它们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那到底谁是迎客松,谁是陪客松,谁是送客松,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图文对照,给三大名松冠名。 冠名,说理由。同学们赞同他俩的观点吗?点示名称(恭喜同学们冠名成功) 三、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过渡:那三大名松到底怎么个奇呢?让我们再走近一点,来细看个究竟。 1、迎客松 (1)先来看看迎客松,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迎客松段落,边读边想迎客松奇在哪儿? (点示:迎客松段落) a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是呀,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有着奇美的姿态,板书奇姿态)

4、同学们,刚才我们领略了三大名松的奇特之处,现在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第 二自然段,想想作者在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时有什么相同之处?(①写出了三大名松的特点,——板贴抓住特点;②展开想象)又有什么不同之处?(有详有略)追问为什么要详写迎客松?(因为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 5、是呀,作者依据三大名松的姿态特点,展开想象,赋予了奇松生命,详略有 致地介绍了三大名松的神奇魅力,现在就让我们捧起书本,齐读第二自然段,用朗读来尽情地展现它们的神奇吧。 三、欣赏奇松,仿写奇松 1、现在我们再来欣赏欣赏其它的黄山松吧,点示:最后一段。 2、这一段围绕哪句话在写? 自由读读第二句,看看是什么句?想想有什么作用? 还有哪儿也突出了黄山松千姿百态?(省略号,板书……) 3、欣赏图:那就让我们来欣赏这千姿百态的奇松吧,说感受,齐读 4、仿写:这么多千姿百态的奇松,我们何不也来写一写pk一下。(写孔雀松 或团结松,姿态+想象)提示:提笔即练字,坐姿,握笔 交流评价,随机根据学生的交流板贴——团结拼搏。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同学们,刚才我们仿写了黄山松。有一位诗人,在游览了黄山后,也写了 一篇诗歌《黄山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同学们,这首诗歌重在歌颂黄山松的什么?是呀,作者不仅仅歌颂了黄山松的奇精神,更是在歌颂中国人民的奇精神,歌颂中华民族的奇精神! 3、同学们,要是我想读出黄山松的奇姿态,怎么读课题? 4、我想读出黄山松的奇精神,怎么读课题? 5、看着同学们坚毅的眼神,挺拔的身姿,我仿佛看到了39棵傲然挺立的黄山松! 下课! 16黄山奇松 迎客松百折不挠 奇姿态 抓住特点陪客松广迎四海 展开想象奇精神 有详有略送客松团结拼搏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公开课教案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公开 课教案(下载) 《黄山奇松》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 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导入,俗话说得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人赞叹,假如没有到过黄山,读了课文大饱眼福 1、板书:黄山奇松 齐读课题 1、过渡:我们知道,学习一篇文章,要一边读一边想。我们就从读课题开始边读边想,好吗? 2、提问: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如:黄山在哪?黄山名称是怎么来的?黄山有哪些奇松?奇在哪里?为什么课文要以黄山奇松作题目?黄山除了有奇松,还有什么奇?…… 学生质疑 2、简介黄山:黄山在安徽省地黄处黄山市境内,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长约40千米,宽约30千米,四季风景如画,要数松树最为神奇。今天,我们欣赏课文,重点就是描叙黄山奇松的。 3、谈话:黄山风景秀丽,其中要数松树最为神奇。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重点就是描述黄山松的奇景的。

(1)给课文各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陡崖屹立遒劲郁郁苍苍 宾客一帆风顺情有独钟 按要求自学课文,理解字词意:陡崖:陡峭的山崖 屹立:高高直立 遒劲:雄健有力。 郁郁苍苍:形容树木长得茂密,一片青绿。 一帆风顺:长期经受过自然界的各种锻炼。 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①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1、检查生字:出示生字,这是课文中的生字,

黄山奇松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反复诵读,了解黄山松树的特点,体会黄山三大名松松的“奇”。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哪些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 2.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山”的黄山去看一看,好吗?(板书:黄山) 3.“黄山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奇松”则情有独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仔细观赏一下这些奇特的松树吧。(补充完整题目:奇松) 4.据题质疑:黄山松奇在哪儿?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并结合上下文初步领会生字词的意思,不能解决的加下划线。 (2)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3)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2.自读课文 3.读后检测交流 4.简要说说黄山松“奇”在哪儿? 5.小结:黄山松非常奇特,那就让我们再读课文,细细地去感受一下。 三、精读课文,领略三大名松之奇美。 (一)读松 黄山奇松,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著名的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黄山后,觉得观松的最佳位置在“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让我们循着徐霞客的足迹一起登上玉屏楼来观赏黄山的三大名松吧!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学习要求)(二)品松

感悟“迎客松” 1、读读画画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瞧,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我们的到来呢!(课件出示迎客松) 指名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在文中作者用了好多词语写迎客松的神奇,请同学们找一找,画一画。 2、汇报交流 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1)迎客松枝干遒劲,理解“遒劲”,指名说说“遒劲”是什么意思?(结实,粗壮雄健,雄健有力,粗壮有力,笔直有力。)。(出示图片)观察“遒劲”,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是“遒劲”?(笔直有力,粗壮雄健,有气势。) (2)迎客松饱经风霜,理解饱经风霜: 谁来说说饱经风霜的意思? 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那么“饱经风霜”四个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充分自由表达各自的观点。) (生长在岩石缝中,没有泥土,仅靠一丁点空气或腐败花草的营养过活。狂风猛烈地扑向他,妄想把它连根拔起,滂沱大雨泼向他,企图让他屈服,雷电气势汹汹冲他吼,似乎要将他劈成两半,火辣辣的太阳要将他烧焦,厚厚的积雪压在他的身上,恨不得把他压垮,凛冽的寒风几乎把他冻僵。) (3)虽然迎客松饱经风霜,却仍然傲然挺立在悬崖上而且越战越勇,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迎客松就是这么神奇,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迎客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感悟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 3、情感升华 学到这里相信你对迎客松一定有了新的认识,请你试着填一填: 这是一棵( )的迎客松; 这是一棵( )的迎客松; 这是一棵( )的迎客松; 这是一棵( )的迎客松; …… (1)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了800多年,但迎客松神奇的还不止这些,同学们,请伸出你的手臂,再看看图,这一丛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我们的手臂?人们叫它迎客松真是名副其实。你看,它正热情地欢迎客人呢,看到观光的游客,它会怎么说? (2)看来,你们和迎客松一样好客!让我们带着对迎客松的赞美之情,齐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4、小结:是啊,黄山上但凡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雨,风吹雨打!据说它已有800岁了。正如课文所说它虽然饱经风霜,却顽强的活下来了,奇不奇?不仅如此,它还能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奇不奇?让我们再来品读句子用心感悟迎客松的神奇。(指名读、齐读) 感悟“陪客松”“送客松” 1、我们被迎客松热情的迎上山后,接着谁来陪同我们游览黄山风光?(课件出示),文中作者把它比作什么?请一个同学读,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游人,高大的陪客松就在你身边,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温馨、亲切)指名说说并带着这种感受读出陪客松特点。 2、真好,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我们饱览了的美丽的黄山风光后,谁来与我们依依不舍的送别?(出示送客松课件)作者描写送客松突出了“送”的含义,想想看,哪些词

苏教版五年级上《黄山奇松》语文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黄山奇松》语文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案 《黄山奇松》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新词的意思。3、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第一课时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导入,俗话说得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人赞叹,假如没有到过黄山,读了课文大饱眼福1、板书:黄山奇松齐读课题1、过渡:我们知道,学习一篇文章,要一边读一边想。我们就从读课题开始边读边想,好吗?2、提问: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如:黄山在哪?黄山名称是怎么来的?黄山有哪些奇松?奇在哪里?为什么课文要以黄山奇松作题目?黄山除了有奇松,还有什么奇?……学生质疑2、简介黄山:黄山在安徽省地黄处黄山市境内,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长约40千米,宽约30千米,四季风景如画,要数松树最为神奇。今天,我们欣

赏课文,重点就是描叙黄山奇松的。3、谈话:黄山风景秀丽,其中要数松树最为神奇。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重点就是描述黄山松的奇景的。(1)给课文各自然段写上序号。(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3)读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陡崖屹立遒劲郁郁苍苍宾客一帆风顺情有独钟按要求自学课文,理解字词意:陡崖:陡峭的山崖屹立:高高直立遒劲:雄健有力。郁郁苍苍:形容树木长得茂密,一片青绿。一帆风顺:长期经受过自然界的各种锻炼。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①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1、检查生字:出示生字,这是课文中的生字,⑴你会读了吗?你觉得在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⑵谁愿意把生字组成词语,领着大家读一读?⑶这些生字你还能组成别的词语吗?出示图片,谁能看着图画说一说奇松怎样的潇洒(枝条舒展)与挺秀(树干高耸)?联系课文说说“四绝”、“情有独钟”的意思1.四绝的“绝”是什么意思?(义项选择:①断绝;②完全没有了,穷尽;③独一无二的,没有能赶得上的。)3.文中哪一个词语是表示人们特别偏爱的?(钟:(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情有独钟:感情专一,特别偏爱。)联系课文说说“一帆风顺”和“郁郁苍苍”的意思,并用“郁郁苍苍”造句。那么“一帆风顺”四个字中到底包括了迎客松生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充沛挖掘“一帆风顺”一词的内涵:下无寸土,只得扎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方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赏读品味,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培养学生把课文内容与多媒体课件上的图片、文字、影片结合起来进行阅读感悟课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感受黄山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文中描写了黄山风景区的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全文结构上,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如《九寨沟》、《西湖》、《泉城》等,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反复诵读,借助网络、结合课文语言文字,以迎客松为突破口,感悟黄山松之奇。(姿态之奇、经历之奇、精神之奇)从黄山松成长的艰辛中了解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方法: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以“读”为主线,充分体现“品读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采用“读—疑—感—读”的方法,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重引导。沟通课堂内外,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展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我想问问,你们知道哪些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和旅游胜地?【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直接、间接的经验,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明朝有位著名的旅游家徐霞客在游玩黄山后,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千古名句。黄山——这一举世奇景,它不仅仅是山,也是海,是松之海,石之海,云之海,泉之海,花之海,诗之海……是一片画的海洋!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板书:黄山)

1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

16.黄山奇松 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致力描写黄山之松的姿态优美独特,富有情趣,重点介绍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充分展现了它们的奇特之处,饱含了作者对黄山奇松的赞美之情。全文共三个自然段,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我国名山无数,你都知道哪些名山?还有一座山以奇出名那就是黄山。今天我们就去黄山看一看(板书黄山) 师:有没有人去过黄山?(去过,让学生来介绍黄山的景色。没去过,没关系今天咱们就去欣赏一下。看视频)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既不看怪石,也不看云海温泉,只观奇松,(补充题目)一起来读题---黄山奇松 二、检查预习 师:读了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用黄山奇松做题目?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师:是呀,黄山奇松“奇”在哪?这是一个大问题,同学们要记住。看看谁能解决它。 师:不过要想去黄山看奇松,必须先过字词关。看看你会读吗?(课件出示生字词语)自己放开声音读。 师:谁来读?(指名分行读词) 师:全班一起用这个节奏读---(生齐读生字词) 师:“卧”这个字没有词,谁来给他组个词?(如果提到卧倒,要给予评价,这是一种姿态。)

师:请大家一起来看这个词念----(指玉屏楼) 师:要是你们没学这篇课文,你绝不知道这个词,课文中“玉屏楼”在这句话中,一起念—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知道玉屏楼是什么吗?(理解为的一处观景的地方。) 师:你知道“黄山绝胜处”是什么意思吗?(黄山最妙的观松处=黄山绝胜处=玉屏楼) 师:很好。当我们理解词语是,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也许就能找到答案了。 三、初读感知 师:字词已经难不倒你们,现在我们去看黄山奇松了。打开课本90页,我请三个同学来读读这篇文章。 朗读的同学很幸运得到了展示的机会,请你让每个同学都听见你悦耳的声音。听的同学责任更重,你要竖起耳朵听每一个字的读音,读完后咱们来评一评。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预习得很好。有没有同学要说点什么。下面再请同学们再认真地到文章里默读课文并初步思考:黄山奇松“奇”在哪里?(学生默读课文) 四、分析课文 师:黄山奇松奇在哪里?(千姿百态生长的位置) 师:别忘了“黄山绝胜处”乃——我们一起到玉屏楼去看三大名松。师引读,随即请学生来读三大名松。 师:不愧是名松,各有各的特色。咱们先来看迎客松。请自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你能从句子挑一个词填进去吗? ▲出示填空:这是一棵()的迎客松。(姿态优美、充满生机、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也可以是自己想出的词语。)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姿态优美,迎客松的姿态优美在哪? 师:你说说看它怎么姿态优美呢?(出示迎客松图片)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单。它的姿态优美主要是在中一丛青翠的枝干——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黄山奇松》教案

黄山奇松教案 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由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指导点拨、感悟升华。 教学思路:自主预习——检查预习情况——交流讨论——教师随机点拨——感情升华——积累背诵 前置性作业:

《黄山奇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课前欣赏:黄山四绝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 1、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作业。

2、小组或代表汇报自主预习情况: (1)读生字词并重点指导“誉、屹、卧”的写法。 (2)有关词语和问题理解。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进一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老师提问:四绝是什么?指名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特别是四绝中的“奇松”啊,人们对它更是(“情有独钟”)。(看书上插图或课件)瞧!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今天,老师就和你们再次走进黄山,感受它们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写到了哪些奇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松?读时,可以在书上圈一圈,划一划,可以把对有关词句的理解、感悟写在书中空白处。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一)、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奇松?(指名回答,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 (二)、出示自学要求:(1、你最喜欢什么松?2、你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它的奇特之处,请划出来。3、读出奇特之感)(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指导) 1.迎客松 (学生说出书中哪幅是迎客松)瞧!这就是黄山第一大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地品读,并体会一下迎客松奇在哪儿? 句一:①“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 ②“枝干遒劲”借助形象理解“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 ③“饱经风霜”体会它的古老顽强的生命力。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八百年,它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呢?(小组讨论)是啊,岁月的流逝,自然环境的变化会给这棵八百岁的老树留下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迎客松的枝干会是什么样的呢?(树皮变得开裂,斑驳)而它的叶是怎样的呢?(仍是那么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体会其生命力的顽强。我们平时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什么呢?(指名说:建筑、人物……)能将它用在“人”上造个句子吗?是啊!老爷爷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从他的皱纹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是饱经风霜的。那你们能用“饱经风霜”这个词造句吗? 迎客松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啊,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练读第一句)指名读、齐读。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黄山松教学设计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卡片出示“天下第一奇山”),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卡片出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卡片出示“情有独钟”,齐读)。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 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观赏黄山奇松。告诉大家,要想看松,最好的去处就是曾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 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4、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 投影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1)同学们,你们在读的时候,头脑中出现了迎客松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 (2)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映示迎客松)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 (3)齐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 (4)看着这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的迎客松,读了描写迎客松的这几句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什么话要说吧!或有什么问题要问吗!(指名说) ①课前,老师查了资料,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所以文中说它饱经风霜(卡片出示“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卡片出示“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这儿完全可以看出迎客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大家试着读一读第一句话看能不能不要老师教,就能一下子把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给读出来。(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②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它如同好客的主人欢迎宾客的到来。这句话实际上就写出迎客松的奇特所在。大家能把迎客松的奇给读出来吗?(指名读) ③指名读第三句。把这句话改一个说法,用上“不仅……而且……”。(迎客松不仅是黄山松的代表,而且成了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师: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会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象征着整个黄山。 投影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____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______。 同学们,现在这句话理解了吗?能读好吗?(指名读,注意“乃至”后适当加重语气。) (5)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自由读、齐读) (6)同学们,你们愿意将迎客松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吗?怎么办?

黄山奇松 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黄山奇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王大郢小学李翠萍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课前我们欣赏了黄山风景的录像,你有什么感受? 2.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游览过许多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谁到过黄山?(板书:黄山) 3.关于黄山,你了解多少?小组内交流课前所查资料后指生汇报。 4.过渡语: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课件出示黄山四绝)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在游玩黄山后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天,我们一起尽情饱览一下“四绝”之首的黄山奇松。(板书:奇松) 5.齐读课题,读出“奇”,我们要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好习惯,就先从课题开始,好吗?生质疑问难,问题集中在“奇”上,在旁边板书“奇?”(老师也有一个疑问,刚才我们说黄山有“四绝”,那课题为什么以黄山奇松为题呢?)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相信大家,只要用心读书,就一定能解答这些疑惑。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尽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可以在课文

中把不理解的字词标划出来。学生自读,教师巡视、交流。 “不动笔墨不读书!”许多同学在读书的过程中标划出了不理解的字词,这个习惯很好! (一)检查难读的词、句。 1.词语: 情有独钟誉为陡崖乃至宾客屹立 2.句子(同学们的词语读的特别好,那把这些词语送到句子里你能读的好吗) ①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重点指导“遒劲”,尤其是多音字“劲”,容易读错,多读几遍。) ②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了。(句子较长,指导学生注意了停顿,就能把句子读好了。)(二)整体感知 理解前设问题:为什么以“黄山奇松”为题?人们单独对奇松情有独钟.理解“情有独钟”,齐读第一段。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松树?(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 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三种奇松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这三大奇松的?边读边做批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把对有关词句

黄山奇松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课前欣赏:黄山四绝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 1、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作业。 2、小组或代表汇报自主预习情况: (1)读生字词并重点指导“誉、屹、卧”的写法。 (2)有关词语和问题理解。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进一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老师提问:四绝是什么?指名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特别是四绝中的“奇松”啊,人们对它更是(“情有独钟”)。(看书上插图或课件)瞧!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今天,老师就和你们再次走进黄山,感受它们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写到了哪些奇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松?读时,可以在书上圈一圈,划一划,可以把对有关词句的理解、感悟写在书中空白处。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一)、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奇松?(指名回答,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二)、出示自学要求:(1、你最喜欢什么松?2、你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它的奇特之处,请划出来。3、读出奇特之感)(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指导)

1.迎客松 (学生说出书中哪幅是迎客松)瞧!这就是黄山第一大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地品读,并体会一下迎客松奇在哪儿? 句一:①“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 ②“枝干遒劲”借助形象理解“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 ③“饱经风霜”体会它的古老顽强的生命力。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八百年,它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呢?(小组讨论)是啊,岁月的流逝,自然环境的变化会给这棵八百岁的老树留下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迎客松的枝干会是什么样的呢?(树皮变得开裂,斑驳)而它的叶是怎样的呢?(仍是那么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体会其生命力的顽强。我们平时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什么呢?(指名说:建筑、人物……)能将它用在“人”上造个句子吗?是啊!老爷爷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从他的皱纹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是饱经风霜的。那你们能用“饱经风霜”这个词造句吗? 迎客松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啊,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吗,(练读第一句)指名读、齐读。 句二:迎客松的奇还表现在哪儿呢?(“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 ①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 ②从“热情的欢迎”体会迎客松非常热情”。 ③同学们,请伸出手臂,再看看这幅图,这从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啊?(像)正是因为太像了,所以它才叫作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真是太丰富了,但我相信我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谁能试着想象一下,迎客松斜伸着手臂,会说些什么欢迎词来欢迎宾客的到来呢?(学生热情的说欢迎词,并做动作)。现在,喜欢迎客松的同学请站起来(停顿),一起伸出手臂,大声地说:“黄山欢迎您!” 句三: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它姿态雄伟生命力顽强,你知道人们是怎么评价它的吗?(指名说) ①“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黄山奇松》教案

16、黄山奇松 张静 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由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指导点拨、感悟升华。 教学思路:自主预习——检查预习情况——交流讨论——教师随机点拨——感情升华——积累背诵 前置性作业:

《黄山奇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和“饱经风霜”造句。 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课前欣赏:黄山四绝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 1、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作业。 2、小组或代表汇报自主预习情况:

(1)读生字词并重点指导“誉、屹、卧”的写法。 (2)有关词语和问题理解。 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进一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老师提问:四绝是什么?指名说:“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特别是四绝中的“奇松”啊,人们对它更是(“情有独钟”)。(看书上插图或课件)瞧!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今天,老师就和你们再次走进黄山,感受它们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写到了哪些奇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松?读时,可以在书上圈一圈,划一划,可以把对有关词句的理解、感悟写在书中空白处。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一)、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奇松?(指名回答,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二)、出示自学要求:(1、你最喜欢什么松?2、你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它的奇特之处,请划出来。3、读出奇特之感)(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指导) 1.迎客松 (学生说出书中哪幅是迎客松)瞧!这就是黄山第一大名松迎客松。请同学们结合图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细细地品读,并体会一下迎客松奇在哪儿? 句一:①“姿态优美”感受到了迎客松的美。 ②“枝干遒劲”借助形象理解“遒劲”,体会迎客松的雄健有力, ③“饱经风霜”体会它的古老顽强的生命力。迎客松已经在高高的悬崖上生长了八百年,它会经历什么样的磨难呢?(小组讨论)是啊,岁月的流逝,自然环境的变化会给这棵八百岁的老树留下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迎客松的枝干会是什么样的呢?(树皮变得开裂,斑驳)而它的叶是怎样的呢?(仍是那么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体会其生命力的顽强。我们平时会用这个词来形容什么呢?(指名说:建筑、人物……)能将它用在“人”上造个句子吗?是啊!老爷爷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从他的皱纹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他是饱经风霜的。那你们能用“饱经风霜”这个词造句吗?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 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由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述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第一课时教学后,学生已经学会了生字,而且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了部分词语的意思。但基于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仍欠缺,因此,本节课重视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读书、边思考,一切都在自读、自悟中完成。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概括黄山松的三个特色,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观察细致、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读”、“说”的过程,以读代讲,以读代问,帮助学生体会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黄山松奇与美的特点展示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感受黄山松的的形象、品格、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黄山松的三个特色,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感受黄山松的形象、品格、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能较自主地深入探究,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渴望自己的学习得到肯定,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游览自然风光的经历和体验; 4.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借助同伴合作和教师的点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5.学生已经具备较为独立的识字能力,识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可以较好的掌握应用本课的四个生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