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的现状与未来_续_(精)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的现状与未来_续_(精)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的现状与未来_续_(精)

电信科学2000年第9期

?57?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的现状与未来(续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

北京100005

4移动智能网

移动通信在近几年得到了蓬勃发展,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

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方式,它使人们可以方便地同别人交换信息。但在传统的通信网中,网络能提供的业务是由厂家生产的交换机的功能决定的,若要提供新的业务,则需对交换机软件进行修改,这样不仅周期长,耗资大,也很不灵活。而在原有的通信网基础上采用智能网新技术,就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智能网是在原有通信网的基础上,为快速、方便、经济、灵活地提供新的电信业务而设置的附加网络结构,它依靠先进的信令网和智能数据库将交换机中各种业务的建立从传统的结构中分离出来,实现交换和控制的分离。智能网一般由业务交换点(SSP 、业务控制点(SCP 、业务管理点(SMP 、业务生成环境(SCE 和智能外设(IP 等组成。

中国联通移动智能网的建设开始于1999年4月,并于1999年第4季度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开通了基于移动智能网平台的预付费业务“如意通”。全网计划建设的3对SCP 和4个SSP 已于1999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该智能网采用先进的INAP 协议,并能支持移动智能网CAME L2标准,可以提供预付费、虚拟专用网、本地服务等智能业务。中国联通将基于G SM 移动智能网平台,不断推出其他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新业务。

中国联通移动智能网二期工程建设已基本结束,可以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将于7月中旬投入使用,三期工程正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到今年年底之前,中国联通移动智能网将覆盖全国所有省分公司,全国性的移动智能网建设工程完工。

5新业务

(1预付费

中国联通于1999年10月份推出的基于移动智能网平台的预付费业务“如意通”给移动通信市场带来了新的卖点,移动用户有了新的选择,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联

通的“如意通”在推出的初期就可以在整个130网漫游,大大方便了预付费用户,充分证明了中国联通移动智能网建设是成功的。到2000年6月中旬,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的预付费用户就接近40万。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国联通移动预付费业务是很成功的!

(2移动IP 业务

IP 电话自从1999年6月份在中国首次开通以来,以其低廉

的资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给整个电信业带来了一场革命。中国联通充分发挥自己综合经营的优势,把移动通信网和IP 电话网结合起来,为130用户提供了“一机两网”服务。所谓“一机两网”就是130用户可同时使用中国联通的G SM 移动通信网和中国联通IP 电话网。130用户在呼叫异地PST N 用户时可以采用“17911+被叫号码”的一次拨号方式,长途电话走自己的IP 电话网,长途话费按IP 费率计费。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广州业务区是中国移动通信界第一个提供移动

IP 业务的移动业务区,于1999年10月开放了该项业务。中国联

通目前开放该项业务的范围仅限于提供IP 电话业务的12个城市,随着中国联通IP 电话网覆盖区域的增大,开放移动IP 业务的城市也将随之增加。

(3WAP 业务

人们都相信,移动通信和Internet 的结合是移动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移动通信的特点,采用WAP 技术访问Internet 已成为2000年全球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新的业务增长点。覆盖20个城市的中国联通WAP 商用实验网已于2000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正式向用户开放,二期覆盖50多个城市的WAP 商用网工程即将启动。在建设WAP 商用网的同时,中国联通与多家著名的ISP 进行合作,以保证向用户提供更多更丰富多彩的

Internet 服务。同时,积极考虑与中国联通数据网的结合,充分发

挥自身的网络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4基于短消息平台的新业务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在建设的初期就考虑了短消息平台的

?中国联通?

电信科学2000年第9期

?58?

建设,并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基于短消息平台的增值业务,如语音信箱、E -mail 、气象信息、新闻/股票信息系统等。这些基于短消息平台的增值业务的开展产生了很好的效益:提高了G SM 网络的接通率,减少了网络拥塞;增加了G SM 用户的使用率,增强移动电话功能及服务质量,同时也增加了业务收入。当前,一个全网性的利用SIM 卡STK 和短消息平台提供移动银行业务的工程正在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联通移动用户就可以享受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提供的移动银行业务。

6网络覆盖及优化

(1覆盖

经过5年多的建设,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已经可以覆盖全国除西藏、台湾外所有省、市的220多个城市。尽管如此,我们还将在网络覆盖方面继续努力,争取在今年年底使得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的覆盖达到以下水平:

?覆盖全国绝大部分C3本地网,本地网内大部分县都要设站,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发达地区都将设站到乡镇。?做到良好的室内覆盖,特别是大型商场、酒店、会议中心、飞机场、车站、地铁站台等。

?对于高速公路和国道、铁路干线、贯穿省际的运河、繁忙的近海均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逐步完善覆盖。?对于计划同中国移动网间漫游的城市,采用漫游的方式解决覆盖。

(2网络优化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高质量的服务,中国联通历来重视移动通信网的网络优化工作。在大型宾馆、饭店、写字楼、大型商场、娱乐场所及车站、码头、机场等“热点”地区,采用微蜂窝技术或900/1800MH z 双频网解决容量问题,在铁路、公路、航道等主要区域采用直放站解决覆盖问题,并且定期进行网络优化,力争做到覆盖好、网络质量高。

7网间漫游

(1G SM 网间漫游

为了对国家利益负责,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的覆盖效果,在那些对移动通信需求量不是很大且经济效益不是很好的区域将采用同中国移动网间漫游的方式解决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的覆盖,这不仅方便了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且为中国移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国家对通信业的投资。

(2G SM 与G lobal Star 漫游

我国幅员辽阔,地貌丰富,存在着不适合建设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地区,而这些地区确实有对移动通信的需求,如需驻扎军队的高原雪山,需进行科学考察的沙漠等。为

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将与G lobal Star 卫星移动通信网开展网间漫游。这是对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在空间上的延伸,也是对蜂窝移动通信概念的补充。通过与G lobal Star 卫星移动通信网开展网间漫游,中国联通移动通信网将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责,为社会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8向3G 过渡

中国联通在建设经营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的同时也在时刻关

注3G 的发展,并有专门的人员从事3G 工作的研究。中国联通不仅是全球G SM 运营组织的成员,也是CDM A 发展组织的成员,因为中国联通不仅拥有G SM 建设经营权,而且拥有

CDM A 建设经营权,因而在向3G 过渡的选择方面有更大的自

由。中国联通愿为推动中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续完

(收稿日期:2000-07-03

安捷伦科技进一步完善通信产品测试性能

为了进一步完善通信产品在测试、测量及部署和维护方面的性能,安捷伦科技公司日前在推出QA R obot IP 损伤测试软件的同时,在其QA R obot 和R outerT ester 平台中增加了多协议标记交换(MP LS 测试功能,而其经过改造的安捷伦acceSS7IP 故障诊断系统则将支持北电网络倡导的IPS7信令结构。

据了解,通过QA R obot IP 损伤测试软件,开发商和服务供应商可以评估网络性能对提供IP 语音(V oIP 和其它Internet 多媒体服务的影响。开发商和服务供应商可以使用QA R obot ,模拟整个IP 网络,引入在实际Internet 中常见的网络错误,评估这些错误对服务的影响程度。该软件可以与安捷伦的T ele g ra

VQT 语音质量测试仪一起使用,实现客观的端到端语音质量测

试。

而通过增加多协议标记交换(MP LS 测试功能,QA R obot 和

R outerT ester 平台则允许服务供应商直接定义穿过Internet 的具

体分组交付路径,而不是由中间路由器制订分组转发决策。对

IP 语音等实时应用来说,MP LS 是一种非常关键的协议。通过安

捷伦新增的功能,服务供应商可以提供具有服务质量保障、并支持虚拟专用网的IP 服务,在IP 网络上提供类似于当前电路交换公共网络的可靠性。

另据了解,为了促进多元融合网开放信令标准的发展,安捷伦进一步完善acceSS7IP 故障诊断系统,使其能够支持北电网络倡导的IPS7标准计划,帮助电信服务供应商迅速部署和管理下一代多业务网络。

?简讯?

中国联通组织结构分析

中国联通组织结构分析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 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联通公司多年前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相关经办人员 缺乏职业道德,不讲诚信。存在故意舞弊行为;举报机制不健全。问题难以向上反映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作弊者无压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等到审计部门检查后事情真相才败露等。内部控制环境是直接造成各企业内部控制形式和内容差异的根本原因,对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是没有建立相应的控制系统。而是由于存在于控制环境中的缺陷导致会计控制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的失效根据电信的行业特点和中国联通的特殊性。对于中国联通控制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国联通而言。内部控制设计的重中之重是弥补当前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 一、组织结构调整的内容: 2010年1 月8日,中国联通宣布,为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充分整合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中国联通近期对集团公司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从调整情况看,中国联通充分考虑了原中国联通和原中国网通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的两大内容,将组织机 构进行了新的划分,以便更好地发挥全业务运营的优势。以下为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一是在市场前端,整合市场部、个人客户部和家庭客户部,成立市场部和销售部。 二是在后台支撑方面,合并固网建设部门、固网运行维护部门和移动网络公司组建中国联通网络分公司。同时,合并管理信息系统部和业务支撑系统部,成立信息化部。

联通CDMA的市场定位路在何方

联通CDMA的市场定位路在何方?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渐趋激烈。目前,中国联通是一家综合性的电信运营商,其主要业务为移动通信,它在国内的重要竞争对手是从原中国电信拆分出来的中国移动,无论在规模还是效益上都和后者有不小差距。 现在,中国联通的发展到了关键时刻,一个新的项目--CDMA,给了它挑战中国移动的机会,这关系到公司在未来移动通信市场的地位。联通CDMA项目是国务院授权的唯一负责CDMA网络建设的项目,但又因为被多次叫停而错过了建设的最佳时间。当2001年底,CDMA网络建成时,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已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而竞争对手中国移动已经发展壮大。 目前,联通和中国移动都有庞大的GSM网络,市场发展已经成熟。与GSM相比,CDMA 网络具有频谱占用率低、保密性强、话音清晰、掉线率低、基站覆盖面广、电磁辐射小等众多优点,并且可以平滑地过渡到2.5G和3G,还具有一定的运营与建设成本优势。从技术看,CDMA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从业务来看,目前联通2G阶段的CDMA与GSM并无本质的区别。 因此,市场成为竞争的关键问题,而联通CDMA的市场定位更是争议最多的问题。它现在定位于“中高端用户”,一般指每月通话费在200元以上的用户,他们通常是移动通信业务的最早使用者,也是电信企业利润的最大贡献者。但是,目前90%以上的高端用户已经建立了对中国移动的品牌忠诚,如果改投联通CDMA,不仅要换机,而且要改号,带来的不便令顾客难以接受。同时,考虑到目前的网络不完善和用户量小,2G阶段的联通CDMA实际可提供给用户的价值可能还要小于中国移动。 联通CDMA定位于中高端用户,其主要原因是从现有的GSM网络考虑。GSM、CDMA双网经营是国际性难题,联通需要平衡二者关系,避免两网抢夺客户。而联通GSM网络现有客户主要是低端客户,那么CDMA网络建成以中高端客户为主自然成为理想目标。从技术和市场角度来讲,CDMA的现存市场定位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CDMA开通后,经历了比如号码短缺、换机传闻、手机缺货价高等一系列问题,逐渐走上了正轨。但是,从运行结果来看,联通CDMA的市场表现与预期还有不小差距。到2002年6月,联通CDMA用户总数约100万户,每月增长速度仍处于10万至15万户的偏低水平,这与联通2002年的目标700万用户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而且,联通的市场定位似乎很难实现,并没有出现大批的高端用户从中国移动跳网的情况。ARPU(每用户月平均收益)是衡量移动运营商的一个关键指标,而联通的ARPU偏低且不断下跌,与其竞争对手中国移动的差距非常大。有关数据表明,CDMA并没有成功地吸引中国移动的高端用户。当初联通设想CDMA的用户至少70%~80%是来自中国移动的中高端用户,现在看来可能大部分是来自新用户。 在“中高端用户”的市场定位下,联通CDMA采取了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变化。比如,在定价方面,CDMA在成本上比GSM有优势,而且有国家给予的10%的资费优惠政策,因此有实力实行低价策略去快速开拓市场,但是这与CDMA“中高端用户”的市场定位是矛盾的。如果选择高定价策略,那么一般来说最佳的方法是“撇脂定价”,但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早已经过了“撇脂”时代。 又如,在广告方面,联通初期以“走进新时空,享受新生活”的形象广告为主,其后的广告诉求是“绿色,健康”概念。最近的广告则趋向多样化,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诉求“时尚”概念,像是瞄准追求时尚与潮流的青年一族。同时,CDMA品牌“绿色健康”概念的传播非常吸引人。但这些似乎与联通CDMA当初“中高端用户”的市场定位有一定偏差,这是否意味着联通对其用户定位有了些微调?

联通客户服务工作总结

联通客户服务工作总结 2010年,我们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围绕省公司的发展战略和总体目标,以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行业应用为突破口,以实施“十 百千万”工程为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全业务优势,突出业务重点,不 断完善管理体系和营销服务体系,提升队伍素质和客户服务满意度,实现XX 联通集团客户业务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服务方面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不断完善集团客户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下发了《XX 联通集团客户分级服务规范指导意见》、《XX联通集团客 户服务联动机制管理办法》两份主要文件,建立、完善集团客户全业务服务体系。 建立集团客户分级服务体系,加强服务细分 强化集团客户服务规范,提升服务水平 建立服务质量监控机制,促进服务提升 完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响应能力 二、深化集团客户分层分级管理,推动特色标准化服务,实现服务带发展,发展促服务的良性循环 强化集团客户名单制营销服务制度,落实《关于实行集团大客户名单制管理的通知》的各项工作要求,对72 家省级集团客户单位,做到 每一个集团客户都有指定的客户经理负责其营销和服务工作,确保集团大客户的服务,整理明确了省、市二级集团大客户、核心客户名单,

实现了有系统支撑的集团客户服务管理。 按照客户类别属性(行业客户或商企客户)、业务属性(纯移动业务 集团、纯数固业务集团、纯行业应用类集团和综合业务集团)、规模 属性(按照集团客户收入和用户量规模分级),建立多维度客户分层 分级管理体系。 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针对不同类别集团客户的标准化服务要求,整合 集团客户俱乐部服务平台和客户服务热线,加强对俱乐部客户星级服务规范、客户经理服务规范以及客户故障响应绿色通道等相应流程的 落实;要进一步加深集团客户的服务深度和广度,增强客户感知,体现 服务差异化,提升集团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实现集团客户和企业的双赢。 继续利用好公司星级客户俱乐部这一平台,加强对各类集团客户关键人物的通信外服务,特别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客户行业推广、年会等客户关怀活动,达到持续提高大客户满意度的目的;面向中小企业客 户拓宽服务渠道、完善集团客户积分体系、利用俱乐部资源支持客户的商业运作,以延伸服务为核心打造商务客户的特色服务。 三、以服务促发展,突破行业客户市场发展瓶颈 完善行业客户的服务体系,加强客户经理服务规范以及行业故障响应 绿色通道等相应流程的落实;客户需求结合为客户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加深集团客户的服务深度,体现不同类别客户的服务差异化,增强客户感知,提升集团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实现集团客户和企业

全球CDMA频段分配情况及中国联通频点分配

全球CDMA频段分配情况及中国联通频点分配 常见的频段资源如下: Band Class 0 US Cellular MS: 824.025 MHz – 848.985 MHz, BS: 869.025 MHz – 893.985 MHz Band Class 1 North American PCS MS: 1850 MHz – 1910 MHz, BS: 1930 MHz – 1990 MHz Band Class 2 TACS Band MS: 872.0125 MHz – 914.9875 MHz, BS: 917.0125 MHz – 959.9875 MHz Band Class 3 JTACS Band MS: 887.0125 MHz – 924.9875 MHz, BS: 832.0125 MHz – 869.9875 MHz Band Class 4 Korean PCS MS: 1750 MHz – 1780 MHz, BS: 1840 MHz – 1870 MHz Band Class 5 NMT-450 MS: 411.675 MHz – 483.480 MHz, BS: 421.675 MHz – 494.480 MHz Band Class 6 IMT-2000 MS: 1920.000 MHz – 1979.950 MHz, BS: 2110.000 MHz – 2169.950 MHz Band Class 7 North American 700 MHz Cellular Band MS: 776.000 MHz – 794.000 MHz, BS: 746.000 MHz – 764.000 MHz Band Class 8 1800 MHz Band MS: 1710.000 MHz – 1784.950 MHz, BS: 1805.000 MHz – 1879.950 MHz Band Class 9 900 MHz Band MS: 880.000 MHz – 913.750 MHz, BS: 925.000 MHz – 958.750 MHz Band Class 10 Secondary 800 MHz Band MS: 806.000 MHz – 900.975 MHz, BS: 851.000 MHz – 939.975 MHz 我国的800M频段,规定的频带为824MHz—894MHz,其中我国的CDMA网络主要使用上行825MHz—835MHz、下行870MHz—880MHz的800M A段频带,每载波宽度为1.25MHz。在A端频带中中心频点频率的计算公式为:上行链路: 825.00MHz+0.03MHz*(N-1023);下行链路: 870.00MHz+0.03MHz*(N-1023);其中分配给联通的频点为283、242、201、160、119、78、37共七个频点,联通现网使用了283、242、201三个频点。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竞争分析(1)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竞争分析 根据全球各国移动通信市场的调查数据表明:第三个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后四年内可以获取15%~20%的市场份额,并导致原有运营商的ARPU减少20%~30%,而随后的第四个进入者进入后四年内可以获取10%~12%的市场份额。虽然,目前我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市场格局是双寡头(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垄断,但随着政府3G牌照的发放,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这样非常有实力的电信运营商会进入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会尽力守住已有的市场,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等新进入者会极力拼抢来获得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各大运营商为了在激烈竞争中获胜,都在寻找差异化的方法,很明显,大家都盯上了品牌这个实现差异化、赢得客户的利器。 一、三大“转变”使移动运营商更加重视品牌运营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经历了三大“转变”,正是这三大“转变”让移动运营商开始认识品牌、了解品牌和运营品牌了。 (一)ARPU增长点从话音业务到数据业务的转变 根据占主导地位的全球移动运营商的环球调查证实,欧洲和亚洲主要

的移动市场(瑞典和香港),仅仅基于SMS的移动业务的ARPU已经开始下降,只有进一步发展移动数据业务才能推动ARPU的增加。Tel ecompetition 市场研究公司近日对移动数据领域进行了预测,他们预测到2005年,亚太地区将超过欧洲和美国,成为领导世界先进移动数据服务的排头兵。预计年收入将达到190亿美元,其市场份额将占全世界40%。可见在中国移动数据业务也将成为ARPU增长的新的亮点。 由于移动数据业务将会集合大量的内容提供商,同时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为了让产品更加有针对性,必须借助品牌这一差异化的利器来将内容提供商统一起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从网络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的定位到内容(方案)和服务集成提供商定位的转变 ?在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中,电信运营商既是网络运营商又是业务提供商,能够垂直一体化地控制整个领域。电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在此过程中运营商即可以获取全部的业务收入。但由于近几年数据业务的发展,我国电信运营业的价值链正在发生裂变,裂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条路线:一是以内容为中心的价值链,内容提供商和聚集商成为整个价值链中价值的主要创造者;二是商业领域中以应用解决方案为中心的价值链,出现虚拟运营商、应用方案提供商、综合运营商。

(完整版)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总体框架构建——以联通公司为例汇总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总体框架构建——以中国联通公司为 例 姚晓蓉 一、研究背景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于2008年10月15日由原中国联通红筹公司、中国网通红筹公司合并成立。其前身之一的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我国唯一一家能够提供全面电信基本业务的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对我国基础电信业务领域引入竞争、促进国内电信事业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重组前的中国联通于2000年6月分别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并于一年之内成为香港恒生指数股,之后又于2002年10月回归国内A股市场,成为国内唯一的海内外三地上市的电信企业。 作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联通,自2006年年报开始必须按《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SOX)的要求,向美国相关机构提交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体系、控制程序有效性的证明以及内部控制机制评价报告。同时身为国内A股的中国联通,必须从2009年7月1日起按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中国联通来说,加强内部控制是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加强监管的客观要求。 中国联通经过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网络、资产、收入规模都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在美国、香港、上海三地成功上市,成为我国一家大型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但与业务快速发展和企业整体规模迅速扩张不相适应的是,公司原有内部基础管理工作薄弱,重发展,轻管理,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漏洞。 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员工影响,旨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以及对现行法规的遵循。它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项要素构成。我国于2008年5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也规范了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中国联通自2003年底开始按照《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围绕经营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真实性、遵从法律法规三个目标,建立了一套渗透所有业务及场所的内部控制制度、管控机制以及控制责任体系。本文以此为例来论述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总体框架构建的有效途径。 二、中国联通内部控制环境的构建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 点短信互联 技术方案 (V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002年3月

目录 前言 (3) 1 目的 (4) 2 相关术语与缩略语解释 (4) 3 业务特征 (4) 4 技术实现 (4) 4.1 组网方案 (4) 4.2 技术实现方案和实现流程 (5) 4.2.1 中国移动用户与中国联通用户之间收发短信的路由 (5) 4.2.2 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给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的实现流程 (6) 4.2.3 中国移动神州行用户给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的实现流程 (8) 4.2.4 中国联通用户给中国移动用户发送短信的实现流程 (10) 4.2.5 各实体间交互协议的说明 (11) 4.3 对各种网元设备的要求 (11) 4.3.1 对SMSC的改造要求 (11) 4.3.2 对中国移动互联短信网关的改造要求 (11) 4.3.3 对SCP的改造要求 (11) 4.4 对业务支撑系统的要求 (12) 5 需制定的规范 (12)

前言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 本技术方案解释权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方案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研发中心。 本方案主要起草人:魏冰、党京、孙若雯、袁向阳,同时感谢在规范起草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的崔健、戴忠、郑朝晖、于蓉蓉、李洪菊、刘利平、陈洪涛同志。

1目的 规定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开办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业务的组网和技术实现等内容,用于指导各厂家开发研制符合集团公司要求的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业务。 2相关术语与缩略语解释 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 业务控制点 SMSC Short Message Service Center 短消息中心 MSC Mobile Switch Center 移动交换中心 MO Mobile Originate 手机用户发起的短消息 MT Mobile Terminate 发给手机用户的短消息 SMPP Short Message Point to Point 短消息点到点协议 SMAO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给联通用户,但是没有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 SMO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给联通用户,已经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 SMA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给移动用户,但是没有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 SMT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给移动用户,已经收到状态报告确认的话单 3业务特征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点对点短信互联业务为中国移动的全球通和神州行用户与中国联通用户相互之间短信的发送和接收提供了一条通道。通过该业务平台,中国移动公司的移动用户与中国联通的移动用户就可以跨越短信的网间障碍,实现了两个运营商之间移动用户的短信互通。 4技术实现 4.1 组网方案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比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对比分析 一、公司背景与主要经营业绩、财务数据介绍 (一)公司背景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一家基于GSM和TD-SCDMA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其是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建的国有骨干企业,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政府管理。2000年5月16日正式挂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 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 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客户品牌。 中国移动建成了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截至2008 年12 月,中国移动网络已经100% 覆盖全国县(市),客户总数超过4.5 亿户,与237个国家和地区的381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 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与179国家和地区的252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 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目前,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所属子公司是既以资本为纽带,又以网络和业务为链条的母子公司关系。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基于GSM和WCDMA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作为中国主体电信企业和基础网络运营商,覆盖全国城乡,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电信业务。是中国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母公司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15日由原中国联通红筹公司、中国网通红筹公司合并成立,为与合并前的中国联通相区分,业界常以“新联通”进行称呼。 中国联通的主要业务经营范围包括:GSM移动通信业务、WCDMA移动通信业务、固网通信业务(包括固定电话、宽带)、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业务(接入号193)、批准范围的本地电话业务、数据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接入号16500)、IP电话业务(接入号17910/17911)、卫星通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以及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其他电信业务。 中国联通于2000年6月21日、22日分别在香港纽约成功上市,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运营,并于一年之内成为香港恒生指数股。它标志着中国联通全面与国际接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新机制下建立的300多个分公司和11个子公司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为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其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中国移动市场的两家主要运营商,同时,他们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由于二者进入市场的时间不同,在业务经

中国联通OA系统平台

` 中国联通OA系统 系统平台方案(V1.0) 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8月

资料版本:V1.0 日期:2002年8月 密级:?公开资料?内部资料?保密资料?机密资料 状态:?初稿?讨论稿?发布 版权声明 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2 2002年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Copyright@2002 by Wholewise Sci.&Tech. Co.,Ltd. All Right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Wholewise Sci.&Tech. Co.,Ltd.

文档控制记录修改记录 审阅 分发

目录 1 整体方案概述 (4) 2 存储系统分析与设计 (5) 2.1 存储结构 (5) 2.2 存储容量的计算 (5) 2.3 存储设备配置建议 (6) 3 主机系统分析与设计 (7) 3.1 概述 (7) 3.2 主机选型原则 (7) 3.3 TPCC需求 (9) 3.4 内存需求 (10) 3.5 系统硬盘与I/O (10) 4 备份系统分析与设计 (11) 4.1 备份系统的结构与备份策略 (11) 4.2 备份系统容量计算 (11) 4.3 备份系统的设计原则 (11) 5 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 (12) 5.1 广域网 (12) 5.2 核心局域网 (13) 5.3 拨号网络的设计 (14)

中国联通cdma直放站网络管理技术规范v2

中国联通CDMA 直放站设备统一监控管理规X 版本2.0 中国联通CDMA 直放站综合网络 监控管理协议规X (V 2.0)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V 主要变更说明(2004.7.1)VI 1X围1 2监控系统基本参数指标2 2.1移频直放站近端机2 2.1.1查询项2 2.1.1.1网管参数2 2.1.1.2直放站参数2 2.1.2控制项3 2.1.2.1网管参数3 2.1.2.2直放站参数3 2.1.3告警项3 2.2移频直放站远端机3 2.2.1查询项3 2.2.1.1网管参数3 2.2.1.2直放站参数4 2.2.2控制项4 2.2.2.1网管参数4 2.2.2.2直放站参数5 2.2.3告警项5 2.3选频直放站5 2.3.1查询项5 2.3.1.1网管参数5 2.3.1.2直放站参数5 2.3.2控制项6 2.3.2.1网管参数6 2.3.2.2直放站参数6 2.3.3告警项7 2.4宽带直放站7 2.4.1查询项7 2.4.1.1网管参数7 2.4.1.2直放站参数7 2.4.2控制项8 2.4.2.1网管参数8 2.4.2.2直放站参数8 2.4.3告警项8 2.5光纤直放站近端机9 2.5.1查询项9 2.5.1.1网管参数9 2.5.1.2直放站参数9 2.5.2控制项9 2.5.2.1网管参数9 2.5.2.2直放站参数9

2.5.3告警项9 2.6光纤直放站远端机10 2.6.1查询项10 2.6.1.1网管参数10 2.6.1.2直放站参数10 2.6.2控制项10 2.6.2.1网管参数10 2.6.2.2直放站参数10 2.6.3告警项11 2.7室内覆盖直放站(主机)11 2.8室内覆盖直放站(干放)11 2.8.1查询项11 2.8.1.1网管参数11 2.8.1.2直放站参数11 2.8.2控制项11 2.8.3告警项11 2.9伪导频发射机12 2.9.1查询项12 2.9.1.1网管参数12 2.9.1.2设备参数12 2.9.2控制项13 2.9.2.1网管参数13 2.9.2.2设备参数13 2.9.3告警项13 2.10基站放大器14 2.10.1查询项14 2.10.1.1网管参数14 2.10.1.2设备参数14 2.10.2控制项16 2.10.2.1网管参数16 2.10.2.2设备参数16 2.10.3告警项16 3监控系统协议要求17 3.1基本格式17 3.1.1数据传送要求18 3.1.2命令单元18 3.1.3校验单元20 3.2鉴权20 3.3多字节字段的字节流顺序20 3.4有符号数据类型符号位的规定20 3.5字段缺省值的规定21 3.6直放站编号缺省值的规定21 3.7协议版本号的规定21 3.8命令体实际字节数的规定21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竞争分析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品牌竞争分析 依照全球各国移动通信市场的调查数据说明:第三个运营商进入移动通信市场后四年内能够猎取15%~20%的市场份额,并导致原有运营商的ARPU减少20%~30%,而随后的第四个进入者进入后四年内能够猎取10%~12%的市场份额。尽管,目前我国移动通信服务行业的市场格局是双寡头(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垄断,但随着政府3G牌照的发放,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如此专门有实力的电信运营商会进入移动通信市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会尽力守住已有的市场,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等新进入者会极力拼抢来获得市场,竞争将会更加猛烈。各大运营商为了在猛烈竞争中获胜,都在查找差异化的方法,专门明显,大伙儿都盯上了品牌那个实现差异化、赢得客户的利器。 一、三大“转变”使移动运营商更加重视品牌运营 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经历了三大“转变”,正是这三大“转变”让移动运营商开始认识品牌、了解品牌和运营品牌了。 (一)ARPU增长点从话音业务到数据业务的转变

依照占主导地位的全球移动运营商的环球调查证实,欧洲和亚洲要紧的移动市场(瑞典和香港),仅仅基于SMS的移动业务的ARPU差不多开始下降,只有进一步进展移动数据业务才能推动ARPU的增加。Tel ecompetition 市场研究公司近日对移动数据领域进行了推测,他们推测到2005年,亚太地区将超过欧洲和美国,成为领导世界先进移动数据服务的排头兵。估量年收入将达到190亿美元,其市场份额将占全世界40%。可见在中国移动数据业务也将成为ARPU增长的新的亮点。 由于移动数据业务将会集合大量的内容提供商,同时内容提供商所提供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为了让产品更加有针对性,必须借助品牌这一差异化的利器来将内容提供商统一起来,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从网络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的定位到内容(方案)和服务集成提供商定位的转变 在传统的业务运营模式中,电信运营商既是网络运营商又是业务提供商,能够垂直一体化地操纵整个领域。电信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在此过程中运营商即能够猎取全部的业务收入。但由于近几年数据业务的进展,我国电信运营业的价值链正在发生裂变,裂变要紧表达在以下两条路线:一是以内容为中心的价值链,内容提供商和

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网通铁通的区别共6页word资料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的区别 1、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的区别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铁通这五家公司在2019年电信业重组之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主要经营移动业务(GSM、CDMA手机业务)、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经营固网业务(固定电话、宽带)。 2019年重新组合后,铁通成为移动的全资子公司,(移动+铁通=新移动)主要经营固网+2G(GSM)+3G(TD-SCDMA); 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成为联合网络公司(联通+网通=新联通)主要经营固网+2G(GSM)+3G(WCDMA); 电信收购原联通的CDMA网络,中国电信主要经营固网+2G(CDMA)+3G(CDMA2019)。 目前三家运营商中2G业务是中国移动的强项,固网业务中国移动最差。 固网业务上中国电信是强项,但在移动业务上是最差的。 中国联通的业务较为均衡,固网业务上比电信稍差,但移动业务比电信强,在移动业务上(2G)比不过移动,但是固网业务上比移动强。(固网业务排第二,移动业务(2G)也是第二)在3G上联通凭借有WCDMA这张好牌,相信一定能有所作为。 2中国联通的优势 中国联通的CDMA网络优势十分突出,这是联通很好的发展机会。。 中国联通的标识是惟一暖色调的,我个人也很喜欢这样的颜色。更换司标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联想换标后发展就很成功。每个企业换标都有原因,换标后面要有一系列的战略举措跟进。换标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但是能不能成功,还要取决于此后公司所采取的一系列营销、管理以及市场化战略。 但是毕竟从感官上吸引用户只是一个开始,联通要想从情感上打动用户,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增加用户对相关业务的体验。品牌驱动起码要具备六大要素,

联通内部门户技术规范

目录 目录1 前言4 1 总则5 1.1 背景5 1.2 编制目的5 1.3 适用X围5 1.4 文档结构5 1.5 规X起草单位6 1.6 规X解释权6 1.7 参考文献6 1.8 名词解释和缩略语6 2 概述7 3 系统总体架构7 3.1 省分(总部)门户系统逻辑架构7 3.2 两级门户体系架构8 3.3 省分(总部)门户系统参考物理架构9 4 门户系统总体功能概述10 4.1 门户系统应用10 4.1.1 用户管理10 4.1.2 认证管理10 4.1.3 访问策略管理10 4.1.4 安全管理10 4.1.5 个性化服务10 4.2 企业应用集成10 4.3 统一的用户目录管理10 4.4 用户认证及访问权限控制11 4.4.1 用户认证流程11 4.4.2 访问权限控制11 5 两级门户互联12 5.1 门户互联访问类型12 5.2 门户互连实现技术12 5.2.1 门户互联技术列举12 5.2.2 推荐方式及性能对比13 5.3 统一待办集成13 5.3.1 概述13 5.3.2 集成方式13 5.3.3 表结构设计14 6 单点登录实现15 6.1 省分门户内的单点登录15

6.2 集中应用系统接入各门户系统的单点登录16 6.3 跨门户访问的单点登录18 6.4 CDSSO功能实现的技术细节19 7 网络组织20 7.1 网络拓扑结构20 7.2 门户系统与应用系统的网络层互连21 7.3 IP地址及DNS规划22 7.3.1 IP地址规划原则22 7.3.2 DNS调整原则22 7.3.3 NTP配置要求23 7.3.4 域名要求23 8 门户系统技术要求24 8.1 总体设计技术要求24 8.1.1 系统设计要求24 8.1.2 系统性能要求24 8.1.3 系统监控设计要求29 8.1.4 备份和恢复设计要求30 8.1.5 安全性设计要求31 8.1.6 接口要求32 8.1.7 编码原则33 8.2 门户对被集成系统的技术要求34 8.2.1 C/S接入系统技术要求35 8.2.2 B/S接入系统技术要求35 8.2.3 域内应用系统集成的实现方式35 8.3 主机设备37 8.4 操作系统37 8.5 存储备份硬件设备37 8.5.1 存储设备37 8.5.2 备份设备37 8.6 数据库38 8.7 门户平台软件39 8.8 目录服务平台软件40 8.9 机房环境要求40 8.9.1 机房温、湿度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8.9.2 防尘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8.9.3 防电磁干扰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8.9.4 接地错误!未定义书签。 8.9.5 其它环境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系统安全42 9.1 系统的可靠性42 9.1.1 系统可靠性、稳定性保障机制42 9.1.2 硬件可靠性42 9.1.3 软件可靠性42 9.1.4 平台稳定性要求42

中国联通cdma网移动通信性能统计参数说明(v2.11)

中国联通CDMA网移动通信性能 统计参数说明 ( V2.11) 中国联通分册 中国联通移动通信业务部 二○○四年十二月

目录 1.中国联通CDMA网移动通信性能报表1 (6) 2.中国联通CDMA网移动通信性能报表2 (7) 2.1.BSC CPU负荷 (7) 2.2.业务信道负载率 (7) 2.3.业务信道完好率 (7) 2.4.业务信道拥塞率 (7) 2.5.呼叫建立成功率 (8) 2.6.业务信道掉话率 (8) 2.7.话务掉话比 (8) 2.8.基站系统硬切换成功率 (8) 2.9.系统软切换成功率 (8) 2.10.软切换因子 (8) 2.11.坏小区比例 (9) 2.12.忙基站比例 (9) 2.13.闲基站比例 (9) 2.14.溢出基站比例 (9) 3.中国联通CDMA网移动通信系统性能报表3 (9) 3.1.业务信道可用数 (10) 3.2.业务信道拥塞总次数 (10) 3.3.业务信道的试占总次数 (10) 3.4.呼叫建立成功总次数 (10) 3.5.呼叫尝试总次数 (10) 3.6.业务信道掉话总次数 (11) 3.7.业务信道占用次数 (11) 3.8.基站系统硬切换成功总次数 (11) 3.9.基站系统硬切换请求总次数 (11) 3.10.系统软切换成功总次数 (12) 3.11.系统软切换请求总次数 (12) 3.12.坏小区数量 (12)

3.14.闲基站数量 (12) 3.15.溢出基站数量 (12) 3.16.业务信道承载话务量(不含切换) (12) 3.17.业务信道承载话务量(含切换) (13) 3.18.WALSH码承载话务量 (13) 3.19.扇区配置话务量 (13) 3.20.载频1话务量 (13) 3.21.载频2话务量 (14) 3.22.载频3话务量 (14) 4.中国联通CDMA网移动通信性能报表4 (14) 4.1.交换机主处理器负荷 (14) 4.2.忙时平均每次呼叫占用时长 (14) 4.3.位置登记成功率 (15) 4.4.话音接通率 (15) 4.5.来话接通率 (15) 4.6.系统接通率 (15) 4.7.寻呼成功率 (15) 4.8.交换机间硬切换成功率 (15) 4.9.交换机发送短信成功率 (16) 4.10.交换机接收短信成功率 (16) 4.11.VLR中登记用户的每户BHCA值 (16) 4.12.VLR中登记用户的每户话务量 (16) 4.13.网上发展用户的开机率 (16) 4.14.网上发展用户的每户BHCA值 (16) 4.15.网上发展用户的每户话务量 (17) 4.16.VLR利用率 (17) 4.17.交换机BHCA负荷比 (17) 5.中国联通CDMA网移动通信性能报表5 (17) 5.1.交换机实际的BHCA值 (17) 5.2.位置登记成功总次数 (18) 5.3.位置登记请求总次数 (18)

客户俱乐部维系作用

全业务运营背景下,各运营商的产品、服务提供能力逐渐趋同,获得客户成为竞争焦点。 随着“客户争夺战”的不断升级,运营商保有客户的压力都随之加大,并纷纷将客户维系提到重要地位,其中,客户俱乐部是客户维系的重要手段之一。 忠诚度计划已启动 国内通信市场客户忠诚度计划的启动,始于2002年“中国移动满意度改善计划”的实施。全业务运营后,三家运营商将客户俱乐部作为客户维系的重要措施大力宣传。2010年,中国移动扩大了全球通俱乐部的覆盖范围,并设置专门的客服经理;中国电信将客户俱乐部更名为天翼客户俱乐部,结合天翼品牌推广提升服务水平;中国联通则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客户俱乐部,并推出iPhone特色终端俱乐部、车友俱乐部等。 如今,三大运营商的客户俱乐部主要为客户提供专属服务和活动,如中国移动的“全球通VIP凤凰大讲堂”,中国电信的“世博之旅”和中国联通“乒临城下”乒乓球挑战赛等。 众所周知,提高客户满意度、加大客户的转换成本(转换为其他运营商时的成本)是维系客户、增强客户忠诚度的主要方法。客户俱乐部可为会员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特权,一方面,客户俱乐部增进了客户与客户以及运营商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加了客户的归属感等;另一方面,客户俱乐部有效提高了客户的转换成本,客户若转换运营商将会失去在客户俱乐部中所获得的各种利益。 具体而言,客户俱乐部是按照消费积分、客户兴趣等因素对客户进行细分的平台,也是提升客户忠诚度的平台。客户俱乐部的运营可以使客户认识到保持忠诚度的价值,从而对运营商产生依赖性。 体系化瓶颈仍存 目前,各运营商客户俱乐部的运营已初具规模,在对中高端客户的维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优劣势之比较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方优劣势比较 一、品牌策略 中国移动的品牌策略历经多年的打造,在市场上已形成一定的影响。品牌定位清晰,特色鲜明。为提升客户品牌的认知度,中国移动正积极拓展品牌传播途径,从营业前台、客服热线的品牌告知到业务凭证的品牌印章。同时通过广告宣传、特色活动以及差异化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的品牌感知力度。 但目前中国移动三大品牌客户群存在互有重叠现象。例如最低端的神州行,其高端客户的月均通信消费可能达到与全球通高端客户的消费水平。此外,一位用户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往往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而变化。因此我们有待建立一套追随客户需求变化和成长过程的品牌延伸计划,从而切实满足客户需求,保证客户长期在网。 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相比,其品牌策划和宣传一直处于弱势。虽然中国联通拥有世界风、如意通、UP新势力、联通新时空等众多品牌,但 130、"133似乎成了客户之间约定俗成的称呼。近期中国联通隆重策划了“世界风156”启动活动,世界风品牌效应显著提升。 中国电信是老字号的国有品牌,拥有丰富的资源,业务种类齐全,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尽管电信集团明确提出了“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但中国电信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依然差强人意。 二、业务资费 中国联通的套餐组合主要是仿效中国移动的产品,只不过在资费上略低于中国移动,以此凸显其价格优势。下面以神州行VS如意通为例,对部分套餐作出对比: 神州行顺心卡6如意通轻松听 月基本费: 月租:

不漫游6元/月(含来电显示)不漫游2元/月,漫游8元/月, 漫游12元/月(含来电显示)来电显示3元/月; 3元包本地接听1000分钟电话,超出部分本地被叫包月3元,包接听1000分钟,超本地接听 0."1元/分钟;出部分 0."1元/分钟; 本地拨打本地网内电话基本通话费忙时本地网内忙时主叫 0."1元/分钟,闲时主叫 0.1元/分钟,闲时 0."08元/分钟; 0."08元/分钟; 本地拨打本地网间电话基本通话费忙时本地网间忙时主叫 0."2元/分钟,闲时主叫 0.2元/分钟,闲时 0."16元/分钟。 0."16元/分钟。 新神州行畅听卡如意通吉祥卡 无月租,本地接听全免费,来电显示3元/月; 本地接听所有来电(含长途来电)免费 15元包: 月基本费15元,赠送本地市话主神州行畅听卡-15:

中国联通内部控制的“技与道”

中国联通内部控制的“技与道” 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ox法案)的404条款规定:在美上市企业必须保证公司管理层建立和维护内部控制系统及相应控制程序充分有效的责任体系,同时提供管理层最近财务年度对内部控制体系及控制程序有效性的证明及内控机制评价的报告。如此苛刻和严厉的404条款几乎成了所有在美上市公司的一个“坎”,中国联通作为在美国、中国大陆和香港同时上市的公司也不例外。为此,自2005年年末开始,中国联通着手进行内控建设,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及完整性更是重中之重。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中国联通结合公司特点和控制重点,逐步建立健全了内部控制体系,并于2007年顺利通过了外部审计师对中国联通的内控审计。 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一、梳理业务流程,制定《中国联通内控制度规范》 在诸多繁杂的工作中,流程梳理无疑是第一步。联通公司将各项业务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梳理,制定了《中国联通内控制度规范》,内容涵盖公司的经营管理、it系统控制、投融资管理、财务监控、法律法规监督等,涉及资本性支出、收入、成本费用、资金及资产、财务及信息披露、其他共性等6个方面共351个业务流程,并用文字、流程图、风险控制文档等多种形式,将各业务和事项的风险类型、控制目标、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控制频率加以规定和说明,形成与经

营管理制度有机结合的内部控制。《中国联通内控制度规范》使企业员工了解和掌握了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情况,同时也促进企业各层级员工明确职责分工,正确行使职权,并加强对权责履行的监督。 二、制定《中国联通基本会计制度》,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为了满足公司内、外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实现各级次会计报表自动统一生成,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中国联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制定了《中国联通基本会计制度》。制度明确了中国联通的会计科目及其使用说明,使用范围涉及境内外的联通集团及各分、子公司,并作为中国联通公司会计核算的强制性标准贯彻执行。 制度中对所有科目设置了专业辅助核算,对损益类项目及资产负债项目进行了专业核算的界定,设定了统一的会计科目编码、会计科目名称、会计科目明细级次、辅助核算项目等。对于有明确规定及能够涵盖的经济业务必须使用制度中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制度还规定,核算单位个性化的核算项目可在各科目最后一级明细科目下增设下一级明细科目或增加辅助核算项目,也可增加与现有明细科目同级的明细科目(增加的同级明细科目金额合计不得超过本级科目核算总金额的3%)。核算单位增加明细科目时必须符合制度中增设会计科目说明中的规范,任何核算单位不得增加一级科目,没有核算内容的会计科目,可以停用但不能擅自删除。如由于会计准则、公司经营业务以及公司内、外部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需对规定的会计科目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