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改革的背景

(一)、社会和行业背景

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工业发展尤其迅速。我国工业已经实现了电气化,正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电子信息产业的产生、发展与壮大是在引入大量的国外资本、技术、管理的条件下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根据国家电子协会和信息产业部联合组织的电子信息产业分析报告指出:自2000年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整体水平明显提高,手机、程控交换机、微机、显示器、组合音响等产品产销保持快速增长,国内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元器件配套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继续保持制造业第一大产业的地位。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仍然保持了我国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2000年制造业产值突破了1万亿元,2004年达到了2.4万亿元,年均增长27%。我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彩电工业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2000年以来我国彩电销量占世界总销量的30%。2005年中国PC销售量为1500万台,同比增长21%。其中,台式PC市场销售量达到1200万台,增长30%;销售额达到516.7亿元,增长28%。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通信制造业也一直呈高速发展状态,其发展速度不仅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且在电子信息产业各领域中也名列前茅。产业的大发展、技术的大进步必将带来人才的大需求。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技能强,既能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又懂营销管理,满足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人才,以替代现有理论水平低、仅凭经验工作、又缺乏新知识的技术工人,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在工业结构方面,我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较为雄厚。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工业发展速度较快,工业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形成了一定规模,出初步建成山东半岛电子工业制造基地,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和提高,新型产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特别是近几年凭借地理优势大量引进韩国、日本等经济大国的资金,使山东省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电子工业产品的重要生产和加工基地,移动通信终端、家电、电脑、通信设备等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已经占到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的相当份额。随着山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技术企业对各种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特别是电子、计算机、通讯、电气工程、信息服务等专业更需要大量的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技术蓝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定位应围绕产业调整的方向设置专业,使高职教育跟上我省和全国产业结构布局的调整的要求。

“人才是最高贵的资源”,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是以智力劳动为主的高技术领域。这些年来,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为企业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人才,但是这与我国、我省的经济发展需求相比,仍有很大缺口。

(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现状分析

1、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截至2003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比当前电子信息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我国电子信息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蓝领阶层的人员总量缺口较大。

2、人才层次结构不合理

(1)缺乏高端技术专家和复合型人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科技人员较少,表现之一是在对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部门,人才所占比例偏低。2003年,电子制造业从业人数为322.8万人,其中雷达、电子测量仪器等高端技术部门人数在5万以下,而人员大多集中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电子元器件、通信制造和广播电视、计算机等部门。消费电子产品从业人员有170万人,其中大部分是装配工人;通信制造、广播电视业、电子计算机各为30多万人,其中多为工人及营销系统的人员,人员整体素质较低。高端人才缺乏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大阻碍。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壮大,竞争的日益加剧,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也成为电子信息企业紧缺人才,也是今后各企业争相抢夺的人才资源。

(2)缺乏低端熟练技术工人。除高精尖专家人才外,电子信息企业还需要大批操作熟练的技术工人。目前,我国技术工人文化程度低的多,高的少;技术等级低的多,高的少;高等级技术工人年龄大的多,年轻的少。据预测,至2005年,仅山东省技术工人缺口就有100多万,全国的需求缺口更大。

(3)人才地区分布不平衡。人才流向与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密切,改革开放以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逐步形成了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相关专业人才不断向这些地区聚集。同时,高校毕业生大多向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都市汇集,而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对毕业生的吸引力非常有限。西部原有的电子人才知识老化,新生代补充不力;东部发达地区电子信息人才资源充足,甚至人才过剩、人才浪费现象,且这种状况仍有继续加剧的趋势。

(4)人才流动频繁。我国电子信息人才流动频繁,越是电子信息产业发达、人才需求量大的地区,人员的流动性越高。据有关调查,北京、上海一些电子信息产业人员流动率年均达到30%左右。北京中关村地区以中小企业、创业型企业为主,人才流动有利于技术的开发与推广,不会对中关村造成明显不利。但我省的电子信息企业主要是外商投资或国有企业,规模和投资额度大,项目投产后,人才流动过频会对其吸引外资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人才分布相对集中

(1)考察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内部,消费电子产品制造、电子元器件、通信设备、广播电视和计算机制造业的人数较多,其他几个行业相对较少。这种人员分布反映了电子信息行业内部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

(2)不同的类型企业之间,外商经济以及港澳台经济占就业人数50%以上,但就工程技术人员而言,国有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要高于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在人才总量上具有一定优势。外商以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比例

低,说明我国电子信息领域的外商投资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为主。

(3)不同规模的电子信息企业中,小型电子信息企业的就业人员比例最高,达到近50%。从市场表现来看,小型电子信息企业经营灵活,容易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开发出新的应用型产品。

基于人才市场的大量需求,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使我国电子信息专业学生数量明显上升。截至2003年底,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本、专)共计1325所,有电子信息专业的院校800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为756.2万人,其中硕士、博士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占5%,但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仍缺口较大达57%。基于市场需求,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科学型、研究型、设计型、决策型人才,也有别于职业中学培养的体力型、劳动型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努力体现出“地方性、职业性、实用性”等特色,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

二、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概况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主要招收普通高职和对口高职学生,到目前已招生四届,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师资队伍不断加强,结构也趋于合理。到目前为止,该专业有41名专业教师,其中副教授及以上高级职称20人占51.3%,硕士及以上学历12人,“双师型”教师占80%,青年骨干教师占52%。实验实训设施不断完善,建有电工、电子、电机、电气、自动控制五大类共21个实验室,总面积2400余平方米,总资产达1000余万元;另建设了12个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训实习的要求。随着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实践教学逐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达到1:1。

三、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与专业定位

自2000年学院试办高职专业以来,我们不断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树立高职教育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行业办学优势,强化高职教育特色,走产学合作之路,同时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近几年,学院每年就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等问题在全院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讨论,我们进一步明确学院的办学思想和发展目标。我院始终坚持走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办学路子,实施多样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坚持以“工科为主,文理并蓄,立足国内,接轨国际”的发展理念以及“立足水利、服务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方针。结合本专业设置的特点,以培养电子信息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办学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和特色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抓好专业建设工作。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结构;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顺应了现代化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一个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十五”和“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思路,以及学院的发展目标,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我们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办学思路:

(一)根据行业发展需求与变化、社会需求,改造和调整专业培养方向和调整课程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和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工作是对与本专业相关的信息进行调研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们在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方面的成绩与问题,可为下一步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指明方向。专业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学校培养的人才企业是否满意? 学校的素质教育、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存在哪些薄弱环节?这些都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如何为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重要问题。只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才能紧跟社会需求,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能在专业改革中具有充分的发言权。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邀请相关企业和本专业有权威的专家进行专业论证和对专业改革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经过调研,我们已先后两次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正,以更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由于我们采取了“边调查,边研究,边实践,边修改”的方针,适时对人才培养改革方案提出修改,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专业定位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1.把握学校服务面向的定位,确立本专业的定位:立足山东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面向地方经济服务。

2.根据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造,拓宽专业口径,由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自动控制领域拓宽。

3.积极寻求对外国际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

4.将“质量是基础,创新是出路,就业是根本”贯穿于专业建设与改革的各方面工作。

(二)拓宽办学空间,进行合作办学

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密切关注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寻找职业教育发展的契机,谋求合作办学,以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2003年以来,学院先后与与日本大阪市立都岛工业高等学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建立了友好关系,互派教师定期交流。与俄罗斯联邦莫斯科国立环境工程大学、伊万诺夫国立化工大学、国立太平洋大学分别签定合作办学协议,实行“3+2”中外合作培养模式,共同培养电子信息、自动化、水利工程、机械制造、金融学等专业具有国际水准的本科生,这在国内高职院校内实属首位,也开创了我院办学史上的先河。

四、目前专业优势与办学特色

一是具有明确、合理的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技能为特色,以应用为本位,以质量为准则,以继续优化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为重点, 通过校企合作,工程人员参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途径,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较宽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能够适应各种土建类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是具有先进的教学体制改革理念。以培养岗位人才为目标,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培养

具有整体素质较高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三是具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已具备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适中、学历水平较高、以“双师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

四是具有完善的实验实训设备和实训场所。实验实训设备齐全,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训实习需求。

五是具有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体制。教学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教学制度规范不断健全,实践教学不断加强,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达

1:1,以实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

六是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努力体现“厚基础、宽专业、注重理论、突出实践”的专业办学特色。实践教学突出,课程建设新颖,考试方法灵活,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与技能证考试紧密结合,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

五、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依据

党的教育方针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培养实践能力应该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我们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践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强调教学活动、人才培养的模式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和实习。要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同时要特别注重校企合作,探索实训基地建设新途径。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努力形成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形成良性互动的校企合作新机制,在若干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成为区域性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中心,辐射和带动区域、行业高职教育发展、在对口支援农村和对口支援中西部职业院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国家教育部关于成人高等专科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关于加强成人高等专科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在成人高等专科教育中开展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等一系列教学指导文件。

2、通过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产学研合作会、校友座谈会以及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进行函调等方式进行社会需求调查,收集专业建设、专业改革的建议和意见,充分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准绳的改革思路。。

3、借鉴国外高职高专学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学习加拿大CBE/DACUM教育模式和德

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结合我国国情和学院具体情况加以消化和吸收,发挥优势办出我们自己的特色和水平。。

4、吸收国家教育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高等工程专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经验,学习国内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教改经验,加强本专业的专业教学改革。

5、总结教学改革经验、加强课题研究,把近几年来国内教学改革成功的做法吸收到改革方案中并坚持下去。

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与思路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目标

在专业建设与改革过程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特色,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为本位,以质量为准则,服务地方经济,以继续优化专业教学内容、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为重点,加强专业教材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逐步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山东半岛的电子企业培养出又多又好的合格人才,为国家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作出贡献,并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国家级高职示范性专业。

(二)、专业建设改革思路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设计培养方案,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用大量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学校和社会企业的结合,走师生与工程实践人员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

我们的专业建设思路主要按上图所示的模式进行,具体如下。

1、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

1)、根据教学规模及发展趋势确定专业师资数量

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专业研究的客观要求。师资不足,会导致教师忙于应付日常教学,造成身心疲劳,影响教学质量,影响自身素质提高。为此我们采用送年轻教师到生产企业、到全国兄弟院校,参加社会生产实践,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整体素质;请专家学者、青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来作学术报告、来参与我们的专业实践教学、专业建设、专业改革,从而带动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未来三年内,通过送出去培养,使我们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5%;计划从社会企业中引进5名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充实我们的师资队伍;计划引进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毕业生5名,使专业教师队伍达到50人的规模,并制订具备“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

(2)、实现专业师资建设的多层次性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设置了相应的教学课程,就目前专业课程设置体系的划分包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3个模块。不同的课程模块,对师资的要求不同,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措施,因而决定师资队伍建设应当依据

相关教学规律而进行。职业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不论是教学目的与方法,还是教学观念与思路,都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职业教育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使已经形成固定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普通高校教师或中专教师,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转型,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重新学习、重新探索。为此,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就成为专业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

(3)、实现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途径的多样化

高职教育中专业课程教学的特殊性,要求专业建设过程中,采取多样性、多渠道的方式培养或培训符合职业教育要求和需要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采取引进和培训方式,建立一支适应高职专业课程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通过挖掘现有师资队伍潜力,筛选并培养专业课程教学所需要的师资队伍,逐步实现现有师资转型。同时,根据高职教育与行业依托的特定关系,在行业、企业等部门聘请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者通过有关途径充实专任师资队伍,从而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增强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的科学性

建立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管理制度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助于在师资培养、考核、聘用等方面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激发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

2、产学研一体化

(1)、树立产学研结合理念,指导专业建设工作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建设联系密切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教育,加强专业建设的宗旨是提高职业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也必须通过社会加以检验。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用人单位的紧密结合,征询用人单位对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听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并指导专业建设工作,促进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

(2)、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机制

对于专业建设而言,机制表现为产、学、研三者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产”指社会生产、管理、服务工作对人才的需要,既是职业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的宗旨所在。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当建立良好的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调研、规划等制度,以便把握住社会人才需求发展变化的脉搏,使专业建设体现出针对性与前瞻性。“学”指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完善,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专业建设应当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建立健全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综合考评等制度。“研”是深化专业建设改革、明确专业建设方向和挖掘专业潜力的重要措施。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应当随之进行调整,而这种调整的基础性工作在于深人研究专业所面临的社会需求情况、人才知识能力要求的更新情况以及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紧

密地与社会和企业等单位加强合作,建立相应的调查研究和组织机构等规范制度,推进专业建设的发展,并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步或超前。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设施的改造,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作为企业的科研技术服务基地。近几年来,我系教师和部分学生先后为关系企业完成了4项科研项目以及十余项技术改造项目,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利的技术支持,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缩短了项目的建设周期,并为企业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受到企业的认可和感谢,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师资队伍,实现了服务于社会的办学宗旨。06年我系教师带领学生参加的达盛杯毕业设计大奖赛中获得三等奖;06

年参加的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项……在这些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把一些动手实验、材料整理及初步分析交由学生完成,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三年参与产学研结合的学生人数达108人,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积极推行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

3、课程建设特色化

专业课程建设特色化要求根据专业自身的内在要求,对课程的体系、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创新,突出个性。当然,专业课程的特色又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其特色表现在职业教育的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3个方面。职业教育的这些特性既是通过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体现出来的,也是通过专业建设的各要素来实现的。因此,在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挖掘其特色。

(1)、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点

能力本位观念既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也是专业建设的目标。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只有紧紧围绕这一核心与目标,才能使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使专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专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2)、以课程内容更新、课程整合和完善课程结构为主线,形成专业课程特色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要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目前,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模仿甚至照搬高等专科教育的课程体系,或者是高等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压缩,在一定程度上尚未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因此,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高职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技能性与职业性,更新课程内容、整合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结构,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具有超前性,可行性。

4、教学模式多样化

职业教育强调应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有别于其他教育。“应用”的主旨与特征不仅是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指导思想,也是选择和改革教学模式的重要依据。

(1)、以增强应用能力为导向,探索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因此,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应当顺应这些特征,在总结传统和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创新。

(2)、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与手段组织教学

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开展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3)、在突出能力培养上,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

能力培养可以是现场工作的模拟,使教学与实际工作贴近,避免高等职业教育趋同于普通高校教学模式。由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当摆脱形式化的缺陷,真正体现教学活动在能力培养上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5、实践教学规范化

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围绕能力培养的目标,建立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大纲与指导书的编制、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通过建立与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促进和推动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在能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2)、注重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突破口,也是专业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在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中,应当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教学需要,注重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一方面,针对不同专业对实训基地的特殊要求,学校自身应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实施、重在使用的原则,不断添置和更新实验、实训设备和基地建设;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依托行业的优势,在校外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将原来安排在校内的各种实习安排到生产第一线顶岗实习,实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不断地扩充与完善。经过几年的实施,有选择地建立校外精品实验、实训基地,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缩短学校学习于社会使用的距离。

(3)、加强实习、实训师资队伍的建设

建立一支高水平指导教师队伍,是完成实习、实训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采用安排教师到实习基地进行锻炼,以培养校内实训指导教师。同时,在行业、企业等部门选择一批骨干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培训,担任校外实训指导教师,从而确保实习、实训的质量。

6、测评体系科学化

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是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专

业建设工作是否符合职业教育宗旨和满足社会需要的重要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检验专业建设的成果,并可以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发挥优势,从而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

(1)、明确评价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健全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和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评价,在现有考核模式上,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关键生产难题的考核要求,并增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要求。”可以借鉴这一原则来构建专业建设中的专业职业能力评价体系。

(2)、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应满足社会和业内认可

职业教育具有培养目标的职业性、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等特征,这是由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要所决定的。因此,本专业制定能力测评体系要以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素质、能力、知识的要求为依据。

(3)、专业能力评价体系应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

该体系至少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要素或内容:一是职业能力测试,如尽职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控制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二是职业人格测试,如敬业精神、情绪调控能力、服从倾向等。

(4)、建立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系统

此系统可分为学生实习、实训情况和就业后工作情况的能力评价跟踪调查与信息反馈两个部分。通过此系统的建立,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能力素质状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在专业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加以改进和弥补;对所具备的能力素质表现出色的方面加以总结,并进一步提升。

7、教学管理规范化

严格教学管理,形成良好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严格抓好教学管理是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措施。因此,学院非常重视教学管理工作,为使教学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我院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即学院教务处、专业系和教研室。教务处主要负责根据各系提出的教学安排,协调全院的教学安排;制定学期教学检查指导性文件;在全院范围内,组织教学督导组听课;抽查教师授课情况(教学进度、教案、测验、学生作业等);教学工作总结。系部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协调安排各专业的教学;组织教师听课;根据教务处的要求,进行教学检查;检查各教研室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教学工作总结。教研室主要负责根据教务处和系里的要求,检查教师的授课情况;制定教研活动计划;研究并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调整课程设置;组织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组织讨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多年来,学院一直坚持院级教学督导和系级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生评教工作方面,各负其责,分类指导,教学管理制度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七、专业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必要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以及各种信息检测、处理和控制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继续学习和创新能力,具有参与较简单的实用电子产品的设计及开发,企事业单位中的电子信息产品的操作、测试与维修;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中的电子信息产品技术咨询、培训、销售及储运;制造企业中电子设备的操作、使用与维护等,运用单片机技术解决简单的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线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2、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掌握必备的专科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电工、电子、信号与系统等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电子系统设计自动化软、硬件的应用。

掌握微机原理及控制、网络与通信等专业知识。

掌握一定的制图与金工方面的知识。

掌握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

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基本技术资料的能力。

(2)、能力结构

具有电子设备焊接、安装、调试等基本能力。

掌握简单电子应用系统与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

具有阅读整机原理图和电子装配图的能力。

具有熟练使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

掌握各种常用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及运行能力。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拆装、维修和使用能力。

具有一定的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结构

思想品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文化素质: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较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身心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精力充沛。

工程意识:质量意识、系统意识、规范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

团队精神:全局观念、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

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并具备技术知识更新的初步能力和适应岗位需求变化的一般能力。

3、业务规格与工作范围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IT企业,兼顾其他企事业单位的通信、计算机控制、办公自动化等部门,主要承担电子产品局部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装配、生产流水线的运行、电子

产品检验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

其业务范围是:

电子信息类产品的局部设计。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装配与调试。

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

电子信息类产品的检验。

电子信息类产品的营销与售后技术服务。

八、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教学的形式,是人才培养计划中知识点的逐步掌握:究其实质,一是专业与职业训练,即通过知识点的学习,具备所从事行业要求的基本专业素质和分析、应用能力,二是发展能力培养,即通过知识点的串联、新技术讲座、主动学习的训练和社会活动与实践等环节,具备面对将来工作中的激烈竞争所不可缺少的专业敏感性、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因此,高职院校教育的教学改革与优化,从形式上看,是寻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点;从实质上看,是寻求专业素质学习与发展能力培养的结合点。

根据上述认识,本专业以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电子信息工程的主体方向

为目标,围绕知识能力结构构建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

1、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教学模型。包括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以及相应的教学策略。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革课程的教学模式,应有合适的切入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创建开放式、研究性课程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较好的结合。我们主要采用了开放式教学与学习与研究性教学与学习模式。进行开放式课程教学首先要突破教材的束缚,使教材由主导地位转变为辅助地位,其名称也应改为教学参考书,或主要教学参考书。广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网络采集最新的和实用的信息补充到课程教学中,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重新设计课程授课方式,从由果到因的推论式教学转变成由因到果的探究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是基于强调科学原理形成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在此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运用信息技术创建开放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们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制作多种课件实行全过程的多媒体教学;设计研究性教案,并通过超级链接将动画、录像、电影等各种信息资源精心组合进行研究性教学。在实验课教学中,制作实验教学录像、将学生的创新性实验制作成VCD作为实验教学的活资源。开放实验室、开放实验项目,由同学们通过网络资源自行设计实验,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开展以以应用能力训练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本着“基础要牢、知识面要宽,加强课程实验和实践环节,优化和重组专业课程”的专业建设思路,对原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重新规划了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制定了新的课程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

(1)强调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树立全面素质观

过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比较注重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与电子设备的开发、设计、维护等能力,忽视了学生对电子信息系统及计算机方面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也很少涉及学生的人文素质、经济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专业适应面狭窄、培养模式单一、素质不高等缺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把电子与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和21世纪对电子信息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统筹考虑,同时结合我院现有师资水平和学科建设现状,以求进一步建设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努力培养复合型、开拓型、应用型的电子信息技术高级专门人才。为了使学生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我们比较认真地考虑了专业教育如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适应广西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着重在拓宽专业口径和业务基础上考虑,并重点突出了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知识结构上,我们从扩宽基础入手,注重学科的整体性以及应用性,增强学习的适应性。例如,我们在课程体系中增加一定的与信息处理及计算机有关(如信息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的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加强以实验训练为主要目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知识、技能与技巧的学习和培养中,通过开设第二课堂,成立学生电子科学协会,为学生提供一个灵活应变、自我完善、自我创造、自我设计的环境,使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2)根据电子信息学科及信息社会发展趋势,重组科学的理论课程体系

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从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学科的整体性以及应用性出发着手,结合现有师资水平和学科建设现状,按照专业的控制电路系统、信息系统、通信系统科目和相关的知识单元来科学配置课程,力求进一步建设专业完整的知识体系,反映学科发展,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逐步形成较为合理的教学体系。

我们对课程体系的重组着重作了以下考虑:

①调整和更新课程结构。新的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了电子控制电路、信息系统、通信网络三个专业模块的课程内容,并注意了三方面知识的合理搭配,较好地体现了人才的培养从单一性向复合性、开拓性转变。

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努力使学生在电子控制电路、信息系统、通信网络三个主科目领域都达到相当的水平,注意广度和深度要适中。

③在宽广的知识结构框架内,实行模块教学。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模块使学生能系统地、较好地掌握电子信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

科学实验和工程技能的训练。进入高年级后,专业课模块确保了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系统的专业知识,深刻认识电子信息系统理论与实现技术。为实现分流培养,结合学院的技术特色和教学条件,设置了三个专业方向和一个自由选修模块,学生可根据个性和社会需要选读其中一个模块,体现灵活性和适用性,也保证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④逐步把第二课堂教学纳入教学计划当中,成立系电子科学协会,配备经验丰富的教师加强对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指导,围绕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积极开展活动,为学生提供获取课程教学以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⑤改革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专业的知识结构

在与青岛、济南、潍坊、东营、日照等一些相关企事业和其他用人单位的接触中,我们得到一个共同的信息是企业和单位都希望招聘到具有真才实学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此我们花大力气对知识结构进行了优化,使课程设置更适应经济建设及学科本身的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原有基础理论课程即使更新知识,增加新技术、新工艺,及时淘汰陈旧过时的知识,达到精选教学内容的目的。适当增加一些学科前沿的课程和开设系列讲座,向学生介绍学科的新概念、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技术发展的动态,加大了选修课的比重,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3)根据信息社会发展要求,重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即基本训练、技能训练、专业训练和毕业设计。通过电工实习、电子实习等基本训练,提高学生对电子工艺有一个感性认识;而各专业基础课的实验、电子技术实践、单片机实训、PLC实训和EDA课程设计作为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提高了学生电子产品设计的基本技能。尤其EDA技术将成为同学们后续设计工作的主要手段,符合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潮流。专业训练是我校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结晶,主要进行专业方向应具有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实践,并且我们全部在安排在相关的企业内进行,使学生能够亲临其境,确实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缩短了学校学习与社会生产实践之间的距离,这也是本专业的又一特色。毕业设计是在基本训练和技能训练之后的集中性、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安排在第四、五学期结合专业课的相关内容进行,旨在使学生从不同专业方向受到小型系统设计的训练。通过理论—实验—理论—专业训练的循环,学生具备了熟练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际动手能力和设计维护能力,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获取知识到知识升华的过程,

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缩短了与社会的距离,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九、专业改革与建设的可行性和条件保证

1、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专业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推行,关键在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我们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除加大引进力度外,现有教师的培养计划必将对我系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实施方案,为更好地保证专业建设,我系还制定了专门的师资建设规划:

(1)、继续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

(2)、与国家重点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选送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通过远程教育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水平;

(4)、安排教师轮流到企业挂职锻炼,使教师队伍普遍成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5)、聘任一批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请专家到校短期任教,进行科研指导;

(6)、加强师德教育,为人师表,敬业爱岗教育;转变教育观念,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良好的校内外实习实训环境

目前我校已加大了对基础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和现代教学设备的投入。学院现有电工、电子、电机、电气、自动控制五大类实验室,总面积2400余平方米,总资产达1000余万元。相关课程的实验开出率在95%以上,基本可以完成有关课程的实验实习、专业实训、综合实训任务。其中电工类实验室包括电路理论实验室、电磁理论实验室等;电子类实验室包括模拟电子实验室、数字电子实验室、检测与转换技术实验室、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子实训场等;电机类实验室包括电机理论实验室、电力拖动实验室、电机实训场等;电气类实验室包括电气设备实验室、模拟电站、供配电实验室、电气实训场等;自动控制类实验室主要包括单片机实验实训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PLC实验实训室、过程控制实验实训室、自动控制系统实验室,现有单片机实验箱20套、单片机实验台16套、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箱20套、PLC控制实验台12套、过程控制实验系统2套、传感器实验箱12套、微机原理实验箱10套、DSPS实验台20套、DSP实验台5套、EDA实验箱20套、物流控制系统二套、机械手一套、电子生产流水线一条等实验实习设备,可完成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PLC控制、交直流电力拖动、信号的检测与转换、自动控制系统等课程的实验实习及课程设计。另外,学院影音设备、摄录放像设备、多媒体设备、各类小家电也相当齐全。

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充分与企业合作,共建生产实习基地。我院与东营兴源轮胎有限公司的合作的电子控制系统实训场、与日照斯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日照比特电子有限公司以及青岛海尔集团合作的电子产品加工基地、与东营圣泰轮胎有限公司合作的PLC 实训场……均为成功的案例。本专业充分发挥自身科研优势,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建生产实习基地,先后与十余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可以将生产设备与实习设备有机结合,将生产与教学有机结合,集实物、虚拟技术、仿真技术于一体,集操作、训练、生产于一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其他硬件设施

我院图书馆现有藏书36万册,其中专业图书20万册。电子阅览室2个,有电子期刊6000多种。多媒体教室10个,可容纳近两千人同时使用。语音室7个,共有500多外

座位。校内建成了功能完备的校园网,现有1400个节点,主干网带宽1000M,各节点出口带宽100M,完全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十、专业建设总结、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新思考

经过课题组及本专业老师三年来的艰苦努力,根据边改革、边实施、边发展,不断总结提高的原则,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新的教学计划的实施,使我们的学生有了一符合发展新形势的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清晰,培养人才规格定位符合社会实际需求,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已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山东省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1993年由原国家教委倡导的在全国普通高校组织开展的四大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措施。本专业学生组队参加了2006年举办的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其中有一组学生获得了三等奖,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2005年我专业学生组队参加了达盛杯全国电子专业大学生毕业设计大将赛并获得了二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对我们的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工作的一种肯定,说明了我们教改思路是正确的,改革是有成效的。

当然,我们的教改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对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研究还不够,工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不足:

(1) 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刚刚起步,许多改革还只是面上的东西,有待深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需按照知识经济时代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在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适应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2) 现有的实验室场地、实验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些新开课程因设备的问题不能全面开展必要的实验活动,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而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则由于经费不足也使其效果大打折扣,极大地制约了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3) 部分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不是十分强烈,一些教师没有很好地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部分课程的教学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部分课程多媒体教学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还须进一步加强研究。

(4)高层次学历专业师资人才仍较缺乏,对本专业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仍有待加强。

我们相信,随着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条件的改善及专业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在学院和专业老师的努力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十一、学院对本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

1、过去三年对本专业的经费投入:

2003年投入18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建设;实训场建设

2004年投入12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建设;实训场建设

2005年投入12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设备建设、课程体制改革和精品课程建设。

2、未来三年对本专业的预算投入:总预算880万元

2006年投入280万元;主要用于专业建设、学生实习实训、课程建设、师资培养。

2007年投入300万元,主要用于教材建设、实验实训设施的购置、师资培养。

2008年投入300万元,主要用于教材建设、教学设施、实验实训设施购置、师资培养。

可以相信,随着专业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学院会继续增加大量的资金支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在学院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本专业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电子信息工程卓越计划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3级) 一、学制 四年 二、培养目标 面向工业界,培养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优秀的职业道德,能够系统地掌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取电工与电子技术、信息与信号处理、自动检测与控制、现代电子电路设计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了解产品从构思、市场调查与方案论证、制订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研发团队组成分工及进度安排、样机的测试定型、产品的生产和认证、市场销售和维护支持等基本流程,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技术管理、应用与开发、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适应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升级需要的、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工程师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具有高尚的科学人文素养和精神,能体现哲理、情趣、品位、人格方面的较高修养,养成认真、严谨、求实、敬业的工作精神和学习态度,具有自信、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_^|||具备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广博的人文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_^|||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_^|||具备电子与信息工程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工程实践和设计能力,具有认真、严谨、求实、敬业的工作精神和学习态度,具有自信、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_^|||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素养,具有必要的哲学及方法论、法律等知识,对文学、艺术、美术、历史、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修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1.知识理论系统性较强。学习本课程需要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作铺垫且又是学习有关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2.基础理论比较成熟。虽然电子技术发展很快,新的器件、电路日新月异,但其基本理论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有限的学校教学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要把学习重点放在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分析、设计方法上。3.实践应用综合性较强。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讨论的许多电子电路都是实用电路,均可做成实际的装置。 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信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书信打过交道吧,书信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语、署名、日期六个部分。书信要怎么写才能发它的作用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是xx大学信息学院电子工程系xx届的一名学生,即将面临毕业。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育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无线电通信以及电子测量等有关理论;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能力;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够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熟练地用c、c++、vb和vc++进行一些软件的开发。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在大学的四年里、我除了在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外,我对计算机知

识进行了比较系统地学习和熟练地应用,取得了99年全国fortran 二级、99年4月份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三级证书和99年9月份全国计算机四级证书。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以及校外的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借以去磨练自己,培养自己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贵公司添砖加瓦;同时也在您的领导下发挥出我的实力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在能力和素质方面进一步完善自我,为贵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不曾为谁停留,而历史又记录了千千万万个走过者的故事,我想一切向往美好、积极进取的追求者终将被历史所肯定。纵观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无论您是否选择我,我都祝愿贵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

浅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

浅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 在大一一学期中,我们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又分为三个方向: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声像与灯光工程。我对电子信息工程这一专业有以下一些认识。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学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方向:从事计算机硬件或IT产品的研发,计算机管理及运用的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以计算机作为主要工具从事艺术设计或工具研究等。通信工程专业主要为研究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方面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随着19世纪美国人发明电报之日起,现代通信技术就已经产生。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技术需要,通信工程专业成为了美国大学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并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得到迅速发展。 声像与灯光专业主攻方向包括:电声技术、影视技术、建筑声学技术、舞台灯光与艺术照明技术、数字音频信号处理、DSP技术、无线通讯、发射、计算机测量、计算机音乐、录音技术等。 电子信息工程又分为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模板】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2015版) 专业代码: 080603 2015-2018年入学适用四年制本科生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维护、制造、管理、设计开发和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根据“基础扎实、口径拓宽、注重应用、提高素质”的总体培养要求,学生经过4年学习,应达到如下基本素质要求: (1)知识要求: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地掌握电子技术及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研究和解决电子技术及信息工程领域理论问题的初步能力,了解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2)能力要求: 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技术管理及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设计、实验调试等基本技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阅读和听、说、写能力,能较顺利的阅读相关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及开发能力; (3)特别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敬业爱岗、热爱劳动;具有较好的大商科背景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及人文素质,以及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毕业生能力要求 1.专业基本能力 ①具有电路理论知识,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掌握电阻电路分析、动 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分析等电路分析方法,掌握元器件选 择、电路调试、系统测试的方法;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系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姓名:学号: 目录 第一章、认识自我 (3) 第二章、职业分析 (6) 第三章、目标定位 (8) 第四章、实施计划 (12) 第五章、反馈 (16) 第六章、结束语 (17)

第一章、认识自我 一、个人基本情况: 1、自身现状:我是一个认真而谨,勤奋而负有责任感的人。性格比较老实。不太喜欢与人为友。作出决定前有点有时候有点犹豫不决,但一般决定后就不会轻易改变。对待朋友诚挚,永远坚信“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的价值观。对事业的规划面也比较明确。 2、角色建议: 父亲:“要不断学习,能力要强”;“工作要努力,有发展,最起码能在城市立足,不希望能赚很多。”母亲:工作要上进,婚姻不要误。老师:“聪明、有上进心、单纯、乖巧”,缺乏社会经验”同学:“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二、性格分析: 我是一个认真而谨,勤奋而负有责任感的人。性格比较老实。不太喜欢与人为友。作出决定前有点有时候有点犹豫不决,但一般决定后就不会轻易改变。对待朋友诚挚,永远坚信“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的价值观。对事业的规划面也比较明确。 1、自我兴趣爱好:阅读科技新闻和玩手机的技术帖子以及文艺书籍、看电 影、听摇滚/重金属以及耐听的流行乐、弹吉他、唱歌、不喜欢运动。 2、劣势分析:做事情的固执性比较强,喜欢一意孤行。对比在以后人生中要尽量从另一个面感观事情的发展动向,多听取别人的意见。 3、优点分析:做事仔细认真、踏实,友善待人,做事锲而不舍,勤于思考,考虑问题较为全面。有比较强的自信心和冒险精神。 4、自我缺点分析:自己的专业知识,学习不够精深扎实,有时不太有耐心 5、个人特质:不太懂得如果与别人沟通,有时候不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别人愿意接受自己,人际关系不太好,有困难时别人愿意帮助自己读书期间,只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 6、我的职业价值观:从事有创意,不能容忍每天朝九晚五、要加夜班的机械化的工作模式;规划做电子高级设计师,电子技术应用技术人员,电路分析

电子信息工程简介.doc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比如,做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做软件工程师,设计开发与硬件相关的各种软件;做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这对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等。注:不同院校的课程设置可能不同。 [编辑本段] 基本介绍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相近专业:通信工程 [编辑本段]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我评价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我评价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四年,作为一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应该说收获是多方面的。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育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无线电通信以及电子测量等有关理论;同时也拥有一定的分析和设计能力;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够进行软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熟练地用c、c++、vb和vc++进行一些软件的开发。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在大学的四年里、我除了在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外,我对计算机知识进行了比较系统地学习和熟练地应用,取得了全国fortran二级、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三级证书和全国计算机四级证书。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以及校外的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借以去磨练自己,培养自己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 在课余时间,我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朝着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我喜欢阅读一些关于科学和社会实践类的书籍,想从书籍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内涵修养,注重培养自身扎实的知识技能,为以后做事打好基础。我不仅要靠自己所学的东西去干一番事业,而且还要脚踏实地的从每个细节做起,要用勤劳的双手成就我明日的梦想。 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贵公司添砖加瓦;同时也在您的领导下发挥出我的实力与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在能力和素质方面进一步完善自我,为贵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第一部分专业历史沿革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隶属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应用电子学系,是应用电子学系唯一的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由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发展来,它是全国最早的电力电子技术学科专业,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外也极具影响力。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既有资深博学的知名教授,如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槱生教授,也有朝气蓬勃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1.1 专业的发展历史 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其前身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它是全国最早的属电力电子技术学科专业。 在1953年,浙江大学电机系创办了“电机与电器”专业,共分为电机制造和电器制造两个学科,本专业前身的专业名称为“电机与电器专业电器专门化”。 在1970年,在世界电力电子期间快速发展的前提下,“电机与电器专业电器专门化”专业联合电机系其他教研室进行了可控硅元件制造和可控硅中频电源研制,生产的100A/800V可控硅在当时国内有一定声誉,研制的100kW/1kHz并联逆变中频电源为国内首创,专业名称更改为“工业电子装置”专业。进行可控硅新技术应用,在1973年春开办了可控硅中频电源训练班,为工厂培养了一批(约40人)中频电源制造骨干。从1973年秋开始又以“工业电子技术”专业为名连续四年招收了四届工农兵学员,专业方向扩展为可控硅应用技术和数字控制技术。 在1977年时,专业由“工业电子装置”专业改名为“工业电子技术”专业。1977年起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国家批准为我国第一个电力电子技术硕士和博士授权点。 1985年根据原教育部颁发的专业目录要求,改名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专业所对应的二级学科为电力电子技术学科,在1988年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1989年至今先后建立了国内唯一的国家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实验室和国内高校唯一的国家电力电子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996年),被列为国家“211”工程浙江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群。 在1999年时,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的专业目录,由原来的“应用电子技术”改名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属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用电子学系。同年,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与杭州大学电子工程系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设立了电子信息工程(信电)专业。此后,浙江大学同时存在2个电子信息工程和专业,分属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以及电气工程学院的应用电子学系。 2000年成立浙江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国内知名集成电路专家严晓浪教授担任所长。 2002年,根据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需要,新成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招收本科生。 2003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并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统一招收本科生。

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

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puter and modem technology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 discipline, the main research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and integration. Nowdays,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as covered many aspects of the society, like telephone exchange station how to deal with all kinds of phone signal, a mobile phone is how to transfer our voice and even the image, the surrounding network transfer data, and even how information era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how in the army confidential, are involved i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echnology. Through some basic knowledge of study to understand these things, and able to apply the more advanced technology in new product research.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s a collection of the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a professional. Learning i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themselves have to start work design, links, some circuit with computer for the experiment to operate and use tools requirements is also higher. Such as his connection with computer, the circuit sensor set small communication system, will also visit some big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quipment, understanding mobile phone signal, cable TV is how to transmission, and to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in under the teacher's guidance of engineering design. Learning i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want to like thinking, good at study found on your problems.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描述 (一):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潜力。 1.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潜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潜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潜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必须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潜力。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1.知识理论系统性较强。学习本课程需要有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作铺垫且又是学习有关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2.基础理论比较成熟。虽然电子技术发展很快,新的器件、电路日新月异,但其基本理论已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体系。有限的学校教学不可能包罗万象、面面俱到,要把学习重点放在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分析、设计方法上。 3.实践应用综合性较强。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讨论的许多电子电路都是实用电路,均可做成实际的装置。 该专业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大专层次学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市场对ahref=‘oh100.//mei/’target=‘_blank’》美嗳瞬诺男枨笤嚼丛酱蟆N说缱有畔⒐こ套ㄒ档娜瞬庞凶殴惴旱木鸵登熬啊/p》 注重培养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潜力;具有电子产品的装配、调试及设计的基本潜力,具有一般电子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应用潜力;具有对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维护管理潜力;具有对通信设备、家用电子产品电路图的阅读分析及安装、调试、维护潜力;具有对机电设备进行智能控制的设计和组织潜力;具有阅读英语资料和计算机应用潜力。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包括生产实习和室内实验)的基本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潜力,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潜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潜力。 高等数学、英语、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c语言、java基础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课程简介 1G10125 电路分析学分:4.0 Circuit Analysis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内容简介: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讨论线性、集中参数、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分析电路的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以便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推荐教材:《电路分析》,胡翔骏、黄金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主要参考书:《电路》(第四版),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九五”重点教材 1G10447 信号与系统学分:4.0 Signal & System 预修课程:电路分析、工程数学 内容简介:信号与系统是通信和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其中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通信、自动控制、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等领域。本课程中通过信号分解、连续系统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复频域分析和离散系统时域分析、变换域分析方法的学习,培养思维能力,为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推荐教材:《信号与系统教程》,燕庆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书:《信号与系统》,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G10295模拟电子技术学分:4.0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 内容简介: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主要讲授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重点分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充分理解基本放大器、多级放大器、负反馈放大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的交流和直流特性及其简单应用,并在其基础上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结构,着重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各种应用。对于直流稳压电源主要了解其组成和各部分功能及典型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应用主要讲解常用模拟集成电路,如NE555的各种应用。 推荐教材:《模拟电子技术》,邬国扬等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参考书:《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康华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1G10335数字电子技术学分:3.0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 内容简介: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首先讲授逻辑代数和门电路,使学生掌握基本逻辑代数的运算和基本门电路组成结构。在此基础上讲解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使学生掌握基本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的特点和工作原理,并结合逻辑代数、状态表和状态图设计简单组合电路和时序电路。了解脉冲信号的产生以及对脉冲信号的整形、半导体存储器RAM和ROM的结构以及数/模转换器(DAC)和模/数转换器(ADC)的工作原理。 推荐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康华光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认知度调查报告

社会认知调查报告 报告题目电子企业对相关毕业生基本技能的调查 年级专业13级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方向) 姓名学号王志祥 201300805082 指导教师王晓欣 教学单位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完成时间 2016年7月1日 成绩:

电子相关企业对电子专业毕业生基本技能要求的调查报告 ——调查部分电子相关企业及电子专业相关学生 前言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发展最快,最活跃,并伴随着国际竞争的产业,为提高我国IT 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需要IT人才的持续培养。而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需要从本科教育入手,加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与运行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产业人才,满足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 电子企业在全球的分布是极为广泛的,国外的一些企业目前对我们来说还是有些距离的,所以我们可以先了解国内电子企业,了解国内电子企业对电子专业的基本技能要求,为在校学生找到奋斗目标,让我们早作准备,将来进入公司,为社会创造财富。通过调查我们找到了适合我们专业的国内电子企业。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在就业前景如此广阔的情况下,相应而言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也逐年增加,竞争依旧十分激烈。怎样在庞大的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现在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所需考虑的首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首要任务就是,充分了解现代电子相关企业对电子专业毕业生所掌握能力的要求,即电子专业毕业生基本技能的要求,进而激励自己向这个方向努力。这样,才能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胜者。一、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但是人才竞争同样激烈,我们必须做到充分了解电子相关企业对电子专业毕业生基本技能的要求,才能够就业顺利。我们既是以此为出发点,以问卷调查及采访等形式确定“电

2013级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 信息工程专业2014级卓越计划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宽广视野和社会责任,掌握信息领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信息工程专业专门知识,能够跟踪并学习相关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具备工程实践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卓越人才,能够胜任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工程技术研发、设计和管理,也可以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培养要求 通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以及利用等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学习,以及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技术实践、科学研究、长时间企业实习与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与技能: 1. 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计算机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4.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5. 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从事电子技术、数字多媒体、通信与网络、智能计算与控制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 6. 具有工程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和对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7.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8.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撰写科学技术论文和文档的能力; 9.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本专业设有通信控制与网络、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场与波、微电子与光电子、实验实践等课程群,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发展目标和方向,自主选课修读。在专业类模块课程中,自主修读“基地班”课程8学分及以上的学生自动视为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班学生。 计划学制4年最低毕业学分160+5+4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科专业类别电子信息类所依托的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描述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 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主要专业实验:至少完成本专业某一方向的一组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通信工程 前景广阔的电子信息工程(这个专业上海的需求很大哦.很多企业都需要这方面的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

电子信息工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学号 一.自我认知 巴斯德说:“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人的一生有多少的时间是用来工作的呢?答案不言而喻。从我们背起书包步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是在为将来找到一份适合自己,能够实现自己自身价值的工作岗位而努力。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大学生,却为了学习而学习,忘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而投身错误的工作岗位,多走了许多弯路。所以,我们应该加强自我认知意识,对自己得人生做出合理规划,步步为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这样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所包含的是我对未来的发展,也是促进我理想实现的催化剂。进行一份有效的规划,不仅可以在时间上减少浪费,还可以加快自己在职业生涯的前进步伐。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对自己所学专业有所认知,对自己性格喜好有所了解,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因此,我为自己拟定了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人生做出规划。下面是我对自己各方面的认知总结: 优点:善于思考;理解能力,总结能力,模仿能力强,善于学习;待人和善,助人为乐,乐于拿出自己的发现与他人分享;做事严谨,喜欢准备充分。 缺点:做事毅力不强,缺乏恒心,缺乏自制力;情绪容易受影响,经常做事时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缺乏自信心,容易举棋不定;缺乏冒险精神。 喜好:我性格内向,喜欢安静,喜欢有个人空间;爱好音乐,运动;喜欢交性格温柔善良的朋友,不喜欢功利物质的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守则是相互尊重。 霍兰德的职业性向理论认为,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另一重要因素。他将劳动者分为六种类型:即实际性向、调研性向、艺术性向、社会性向、企业性向和常规性向,与此对应,他将职业也分为六种类型。根据课堂心理测试,我应该属于调研型。 美国职业心理学家霍兰德( Holland)创立的人格类型理论对人才测评的发展产生 了重要的影响。在人格和职业的关系方面,霍兰德提出了一系列假设:①在现实的文化中,可以将人的人格分为六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与传统型。每一特定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②环境也可区分为上述六种类型;③人们寻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与价值观的职业环境;④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体的人格和所处的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上述理论假设的基础上,霍兰德提出了人格类型与职业类型模式。不同类型人格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例如“实际型”的人需要实际型的环境或职业,因为这种环境或职业才能给予其所需要的机会与奖励,这种情况即称为“和谐”(congruence)。类型与环境不和谐,则该环境或职业无法提供个人的能力与兴趣所需的机会与奖励。霍兰德在其所著的《职业决策》一书中描述了六种人格类型的相应职业。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需求与专业改革 调 研 报 告 九江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二零一六年四月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负责人:金春花 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项目成员:李美长舒展熊凡陶炎芬

一、调研简介 (1) (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 (1) (二)调研的专题内容 (1)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分析 (2) (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总量需求分析 (2)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分析 (3) (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信息产业发展适应性调查分析 (5)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和不足 (6)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六大优势 (6) (二)我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 (7) (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8) 四、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9) (一)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对产业和行业的依存度 (9) (二)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 (10) (三)积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切实开展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0) 五、调研总结 (10)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教学管理的新体制、新机制,体现“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自主学习、开拓创新和积极实践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较高质量的制定出具有九江职业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好的进行专业建设和更准确的进行专业定位,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学生健康成长及终身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及“九江职业大学学分制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我院特组织专门的调研小组对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研简介 (一)调研的对象与范围 调研的对象主要以发达地区电子企业、九江地区电子企业、九江职业大学历届优秀毕业生代表、省内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省内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电子教研室等为主体。调研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行业的人才需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当前高职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人才需求存在的差距和办学优势、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调研的专题内容 1.企业专业调研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