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例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分子数

【例2】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例3】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质量总和;⑤物质的种类;⑥物质的体积;

⑦物质的状态

A.②④⑤

B.①③⑦

C.①③④⑥

D.①③④

【例4】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①物质的状态;②原子种类;③分子种类;④元素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分子数目;

⑦物质种类;⑧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⑥

B.②④⑥⑧

C.①③⑤⑦

D.③④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5】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后变短

B.往水里面加食盐,水变重

C.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

D.纸燃烧变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例6】有下列事实:①蜡烛燃烧后,其质量变小;②铁制品生锈后,其质量增加;③湿衣服晾干后,质量比湿的时候减少;④石灰水放在敞口的容器内,其质量增加,其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①②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例7】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湿衣服晾干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固体质量减少

C.5克蔗糖溶于95克水中总质量为100克

D.50ml水加入50ml酒精,总体积为100ml 【例8】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从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例9】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增加了

B.木炭燃烧后,留下的炭灰的质量比木炭的质量减少了

C.2 g氢气与8 g氧气反应生成了10 g水

D.8g氢气与8g氧气反应生成了9 g水

【例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说明空气中肯定有氧元素

C.引燃密闭容器中的ag氢气和bg氧气,冷却后得到水的质量一定等于(a+bg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

【例11】17世纪人们认为水能变成土,1768年科学家拉瓦锡对此进行研究。他将一定量的蒸馏水加入特殊的蒸馏器,反复加热蒸馏101天,发现蒸馏器内产生少量沉淀,称得整个蒸馏装置总质量不变,水的质量也不变,沉淀的质量等于蒸馏器减少的质量。对于这项研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精确称量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B.水在长时间加热后能转变成土

C.物质变化过程中总质量守恒

D.沉淀物来自蒸馏器本身

【例12】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由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元素。

【例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

...得到的生成物是(

A.KNO3

B.C12

C.H2

D.NaOH

【例14】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

A.只含氧元素

B.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

C.只含钠元素

D.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例15】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反应过程中A、B的分子总数等于C、D的分子总数

【例16】关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A、B各取5g混合,使其反应,则C和D质量之和一定为10g

B.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C和D的质量比

C.如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D.如C和D分别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例17】某同学用图示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与锌粒充分接触生成氢气,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最终指向(填a,0和b

【例18】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如图所示。左盘锥形瓶中盛有M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M 克稀盐酸,天平平衡。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

观察到的现象是,

天平的指针(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

(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

针;原因是。

知识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质量

【例19】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后质量不变

B.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

C.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氧气的质量之和

D.燃烧前蜡烛质量加上消耗氧气质量等于剩余蜡烛的质量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

【例20】反应A+B=C+D中,已知2克A和5克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克C,则有____克D生成。

【例21】加热10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 克

【例22】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c克

B.(a-b-c克

C.(a-b克

D.(a-b+c克

【例23】现将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 gA完全反应后生成8 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l

B.2∶1

C.5∶l

D.4∶l

【例24】在反应A2 + 2AB2=4AB 中,1克A2与足量的AB2反应生成5 克AB,则A2与AB2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A.3:4

B.4:3

C.1:2

D.2:1

【例25】A、B、C三种物质各15g,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C,它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A与C恰好消耗完毕。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2∶3

B.2∶1

C.3∶2

D.1∶1

【例26】已知化学反应2A + B =C + D,7克的A与2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0

B.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

C.14克A参加反应可生成20克D

D.A、B、C、D 中C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例27】某2.3克有机化合物跟4.8克氧气恰好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则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CH4

B.C2H2

C.C2H6O

D.C2H4O2

【例28】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例29】1.6克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克二氧化碳和3.6克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①④⑤

知识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式

【例30】氯气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跟甲烷起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l 2+CH 4=CCl 4+4R ,则R 的化学式为 A .HCl

B .Cl 2

C .H 2

D .C

【例31】“齐二药”假药案是轰动全国的事件,造成了13名患者死亡,5名涉案

人员于2007年8 月8日在广

州市出庭受审。“齐二药”假药案是用廉价的二甘醇(C 4H 10O 3代替丙二醇(C 3H 8O 2作溶剂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二甘醇在人体内可发生如下反应:C 4H 10O 3+4O 2=2X+3H 2O 而导致人中毒。X 化学式为 A .C 4H 4O 8

B .

C 2H 4O 4

C .C 2H 2O 2

D .C 2H 2O 4

【例32】《美国科学会杂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和钠在一定条件下制得金刚石的方法,其化学方

程式为470280MPa

3CO +4Na 2X+C ???→℃

(金刚石。则X 的化学式为( A .Na 2O 2 B .Na 2CO 3 C .Na 2O D .Na 4C 2O 6

【例33】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 4ClO 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

NH 4ClO 4△N

2↑+Cl 2↑+4X↑+2O 2↑,则

X 的化学式为

A .NH 3

B .H 2

C .H 2O

D .HCl

【例34】在化学反应2XY 2+Y 2=2Z 中Z 的化学式为(

A .X 2Y 3

B .XY 3

C .X 2Y 6

D .X 2Y 4

【例3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2AB 2+B 2=2M ,则M 的化学式为(

A .A 2

B B .B 3A

C .AB

D .AB 3

【例36】天然水受到污染后,净化时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漂白粉可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

应:Ca(ClO2+X+H 2O =CaCO 3↓+2HClO,则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

合价是___________。

【例37】对反应X+3NaOH=3Y+Fe(OH3↓的分析,错误的是(

A .X 中含有三价元素

B .X 可能是Fe 2(SO 43

C.Y中一定含有Na元素

D.Y可能是NaNO3

一定条件6CO2+6H2O。下列说法正【例38】用X表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X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X+6O2????→

确的是(

A.X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X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C.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74

D.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例39】“绿色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在不消耗其它物质的情况下,可将尾气中的CO、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试推测,该无毒混合气体是(

A.N2和CO2

B.CO2和NO2

C.CO2和O2

D.CO2和SO2

【例40】亚硝酸钠(NaNO2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区别它们的一种方法是:隔绝空气加热。没有明显变化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亚硝酸钠。此气体可能是(

A.SO2

B.NO2

C.N2,

D.NH3

知识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图表问题

【例4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反应后,甲的“待测”值应为

A.10

B.8

C.4

D.0

【例42】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全部反应完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

D.x为79

【例43】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例44】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6g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

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是1:3

D.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

【例45】某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X的质量为8 g

B.Z与W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是1︰1

C.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Z

D.参加反应的X与Z的质量比是2︰3

【例46】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X为氧气,则Y一定发生氧化反应

C.第二次测量时,Y已完全参加反应

D.该反应中z与Q质量变化之比为11:9

【例47】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表中m为1g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

【例48】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

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

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

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l:2 【例49】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例50】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没有单质生成

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式不可再分的

【例51】“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后分子个数变少了

D.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了

【例52】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的,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粒子之间的重新组合。

(1分别

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则可知:

①一个丙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初三化学公开课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

微观:分子的种类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板书)二、应用 1、是非判断题(出示小黑板) 例:32克硫和50克氧气反应生成了82克二氧化硫。 思路:因为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所以生成的二氧化硫中氧、硫元素均来自硫单质和氧单质,则二氧化硫中S:O=1:1,即为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所以32克硫和50克氧气反应,剩余50克-32克=18克氧气,生成二氧化硫质 量为32克+32克=64克 (强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应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 2、自然现象解释 例:铁钉生锈质量增加、煤球燃烧后质量减轻。 (说明) 铁钉生锈主要是铁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铁锈,增加的是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同时有少量的硫和不能燃烧的杂质),煤燃烧主要是其中的碳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入大气中,剩下煤灰的质量肯定小于煤的质量。减轻的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具体回答问题可分三步:第一步写出反应表达式,第二根据定律指出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第三指明增加或减少的原因。 3、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已知A+B=C+D的反应中,A物质18克与若干克B物质 反应,生成了13克C和20克D,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质量为多少克? 解题思路:因为反应物为A、B,生成物为CD所以依照质量守恒定律:m(A)+m(B)=m(C)+m(D),即18+m(B)=13+20 所以m(B)=15克 D、巩固练习(若时间紧可作为作业题) 1、2克氢气与8克氧气反应生成9克水,这句话是否正确? 2、将12.25克氯酸钾和若干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了4.8克氧气,称得固体剩余物质量为10克,则生成物氯化钾 的质量为多少?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多少? 3、将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c克氯化钾,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4、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石蜡中一定含有元素和元素。 5、在化学反应2X2+3Y2=2R中,若用X、Y表示R物质化学式,正确的是( ) A、XY2 B、XY3 C、X2Y3 D 、X3Y2 E、本节小结 今天,我们围绕质量守恒定律,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将运用这些知识学习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F、作业布置 课本70页第1、2题 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引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从不同角度认识定律,培养学生求异发散的思维能力。 巩固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关于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5篇(通用)

关于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关于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化学的学习心得体会(一) 科学的目的除了应用以外,还有发现世界的美,满足人类的好奇心。物理化学自然也是科学,所以同样适用。 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物理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大致如此。然而,在刚刚开始学物化的时候,我几乎被一大堆偏微分关系式所吓晕。尤其是看那一大堆偏微分的公式,更是让我觉得头痛。然而通过阅读以及对以前高数的复习,我慢慢地能理解偏微分的含义了。由于物化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因此我们除了上课要认真听讲更重要的是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将它们融会贯通,这才能学习好物化。 物化是有用的,也是好玩的,这些是学习物化的动力,那么,怎样才可以学好物化呢? 对我来说,主要就是理解-记忆-应用,而串起这一切的线索则为做题。理解是基础,理解各个知识点,理解每一条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使用范围等等。我的记性不太好,所以很多知识都要理解了之后才能记得住,但是也正因如此,我对某些部分的知识点或公式等的理解可能比别人要好一点,不过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就好像有一些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那或许可以放弃对推导过程的理解,毕竟最重要的是记住这条公式的写法及在何种情况下如何使用该公式,这样也就可以了,说到底,对知识的记忆及其应用才是理解的基础物理化学不在于繁杂的计算,而是思路。 我觉得学习物化时应该逐渐的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物理化学的理论框架,要培养出物理化学的思维方式,而且应该有自己的看法,要创新。物化离不开做题。 认真地去做题,认真地归纳总结,这样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这样才能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框架,而且做题也是一个把别人的框架纳入自己的框架的过程。从另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_知识点_习题及答案

1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2)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情况以及教材内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并对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和初步归纳; ②能正确说出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 ①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的探究,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②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合作完成实验操作以及交流、讨论、分析实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内涵的理解,体会化学变化中“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观点; ②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设置,对今后教学的影响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 难点: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激趣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秘。 2、实验教学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现象,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微观现象宏观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将实验步骤、原理、现象和结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做笔记的效率。 4、归纳、演绎法: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归纳和逻辑推导,最终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四、教学过程 按“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实验探究、引出概念;大胆质疑、深化概念;剖析概念、探究本质;互动小结、巩固知识”五个环节组织教学。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之初,以一则小故事“福尔摩斯与华生关于如何称量青烟质量的对话......”引入新课,并设置悬念:“福尔摩斯的回答正确吗?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怎么看?”。紧接着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实验探究、引出概念。 这一环节设计了两个演示演示实验,让学生边看边记边想,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初三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

初三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一】【是真是假】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人们经常用来赞美蜡 烛照亮别人,毁灭自已高贵品质的诗句。这里所说的毁灭是指自然界的物质可以随意的消灭,这是真的吗? 2、废品收购站的经营之道是:先从零散的家庭当中以较低的价 格收购钢铁之类的金属,然后又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厂家,从中赚取差价。但废铁收购站往往把收购来的废铁放在潮湿的环境中,待长满铁锈后再出售给厂家,这样可以提高钢铁的质量,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这是真的吗? 【二】【合作探究】 请你根据幻灯片上的问题作出选择, 我的观点是。 请按照指导完成实验并将实验记录填入下表中: 实验名称反应前的质量实验现象反应后的质量我的结论【三】【快速抢答】 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 1、 1g水完全汽化后质量仍是1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 2、镁燃烧之后生成氧化镁,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学法指导] ①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

②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一定要认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③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 【四】【前失后鉴】 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将金属汞放 在一敞口容器里煅烧,冷却后进行称量,得出的结论是固体物质的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擦肩而过。 (1)是什么原因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2)说说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探微求知】 (1) 你能用图片展示出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吗,那就试试吧! (请以两个水分子为例) (2)说说你在贴图过程中的发现吧? 六、【知识运用】 1、[再回首]请你重新思考学案第一环节:是真是假。 2、工业上用氮气(N2)与氢气(H2)两种物质反应来制氨气(NH3)。某生产车间氨气的日产量是340吨,消耗掉氢气的质量为60吨,那么理论上消耗掉氮气的质量为 吨。 3、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以下图表示为:水+二氧化碳淀粉+氧气。由此可推断淀粉中一定含有元素。 七、【收获共享】 〖基础篇〗1、化学变化的过程是重新组合的过程。在化学反

化学研究进展讲座感想

化学研究进展讲座感想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充分了解了前沿化学的一些发展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激起了我无限的好奇心以及追求科学的兴趣。8次讲座的内容都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我的感受颇深。 回顾化学的发展史,曲折而充满了奇趣。从远古的工艺化学时期,炼丹术和医药化学时期,燃素化学时期到近代的定量化学时期,再到现代的前沿化学,化学研究在渐渐深入,也渐渐地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如此,现代的化学也渗透到了其它领域。多方面的发展,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但又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接下来,我想就有关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一现代化学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还对人们的生活,科技产业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学已成为一门满足社会需要的中心科学,创造着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提供粮食和控制人口 现代社会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粮食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在发展生物技术的同时,化学杀虫剂和灭鼠剂对粮食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化学家

和生物学家极力配合,利用现代激光光谱等先进技术,有效地揭示了光合作用的复杂的化学反应机制。这不仅有利于农业增产,而且对工业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化学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也对农作物的发育改良产生了不可估摸的作用,农业经济意义巨大。 化学也为粮食储藏和食品加工提供丰富多样的保护剂、防腐剂、呈味剂、助味剂、着色剂以及各种补增营养的添加剂。天然有机物化学、味道化学、食品化学等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提供现代化的材料和新能源 化学材料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实现了人们很久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化学纤维工业的发展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塑料在建筑,通讯,包装方面发挥了广泛的用途;交通工具对合成橡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高分子材料显示出了它无穷的魅力。 无机材料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催化剂的开发、分子剪裁剪技术的采用,有可能制成各种得心应手的材料。集成电路的加工,光导通讯材料等都有赖于化学功能材料的发展。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1.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3.24 g硫和3.2 g氧化合,生成了3.2 g二氧化硫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④ 2.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A.Cu、O B.Cu、O、H C.O、H D.Cu、H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 2 =2Z中,Z的化学式为() A.XY 2 B.X 2 Y 2 C.X 2 Y 4 D.X 2 Y 4.在化学反应:M+N = P+Q中,a g M和b g N完全反应,生成c g P。则生成Q的质量为() A.(b+c-a) g B.(a-c+b) g C.(a+c-b) g D.(c-a+b) g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 g碳和4 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18 g B.11 g C.8 g D.5.5 g 6.4 g A物质与5 g B物质混合反应,能生成6 g C物质,剩余3 g B。若将7 g A与3 g B混合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9 g B.10 g C.8 g D.3 g 7.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8.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A.碳一种元素 B.氢一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9.将A、B、C各10 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 g D,同时增加了8 g 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A.1:5 B.l:4 C.4:l D.5:l 10.现有m g KClO3跟2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m-n) g B.(m+2-n) g C.(m+2+n) g D.(n-2) g 11.某元素R的氧比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R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14,则R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RO B.RO 2 C.R 2 O D.R 2 O 5 12.在化学反应A+B = C+D中,80 g A和2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0 g D,则生成C的质量是___ g。 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态物质的质量_____氯酸钾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化学反应A+B=C中,3 g 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 g C。如有12 g A,能和_____g B完全反应。 15.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根据这个定律,3 g碳在10 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16.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没有改变,_____也没有增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1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1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

人教版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江口县桃映中学:李淋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化学反应中的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学生学会分析及 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学生学会分析及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 从微观的的角度去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讲解.类比推理 教学用品 烧杯. 托盘天平. 锥形瓶. 小试管. 橡皮塞. Na2CO3粉末. 稀HCl. 粗铁丝. CuSO4溶液. 镁条. 镊子. 滤纸. 酒精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学习了那么多的化学知识你们还记不记得什么是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就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对!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就接触到了许多的化学反应,比如:铁跟氧气的反应,磷跟氧气反应。

【副板书】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 + O2→ Fe3O4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 + O2 → P2O5 【师】铁跟氧气反应的现象是剧烈反应.火星四射,反应物是铁跟氧气,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磷跟氧气反应的现象是发出黄色的火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反应物是磷跟氧气,生成物是五氧化二磷。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化学反应观察到了现象,知道了反应物生成物,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去思考一下呢?看看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什么变化关系呢?那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师】那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到底有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几探究实验来证实一下。 【方案一】在底部铺有细纱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百磷,在锥形瓶口的橡皮塞上安装一根玻璃棒,并使玻璃棒管下端能与白磷接触,将锥形瓶和玻璃棒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调节平衡,读出数据,然后取下锥形瓶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红热后迅速将橡皮塞塞上去点燃白磷。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去称量。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学生】观察天平和读出数据。 【师】把方案一中的表格填写好并分析。 【总结】方案一.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师】那么下面我们在用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下是不是跟我们总结的一样 【方案二】利用铁丝和硫酸铜反应,按上述操作,利用托盘天平进行实验,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合是否相等。 【学生】观察天平并读出数据 【总结】方案二. 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合相等。 【归纳板书】一.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合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 【师】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都符合这个定律呢?下面我们用两个实验来证明一下。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专题五:化学变化及其表示 单元 2: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培养从质的变化 和量的变化全面理解化学变化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课堂中,教师复习、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大胆推理建立假说并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 学实验来验证假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 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②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使学生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的应用。 三、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 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 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 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 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四、学情分析 ( 1)学生的知识状况: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 应。除了生物课上学过生态平衡,物理课上学过能量守恒外,未接触任何关于《质量守恒定律》方面的知 识。 (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 于启蒙阶段。 (3)学生的心理状况:九年级学生两级分化严重,社会环境因素对他们影响也较大。一部分学生有厌学的 趋向,对学习有抵触情绪。尤其对我们农村学校来讲,留守儿童较多,家庭管理跟不上,教学双边活动很难 开展,但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所以得细心的引导和指导。 五、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分析推理,建立假说→ 设计实验,进行求证→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得出结论,分析结论→利用成果,解决问题 《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当一种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时,无论它以哪种状态或形式存在,质量都是不变的,例如, 将一块铁变成铁丝、铁粉或铁水,它的质量都不变。那么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例如:木材燃烧完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3篇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3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带来的化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一: 经过多年的一对一教学经验,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化学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功。 首先,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和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是保障每一位化学教师能正确理解和解释化学教材中的每 一个知识点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个学科不再是单一的,各个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趋于综合化,单有过硬的学科专业知识难以适应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其次,具有娴熟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课导入(知识点的导入)、新授、过渡、提问、讨论、思考、练习、总结、作业布置等等。一个章节、一个课题、一个知识点的设计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化学课(含知识点)的导入,形式多样:(1)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化学史和生活中的许多小故事生动有趣,扣人心弦,通过讲故事导入新课,不仅可以营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快速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2)以身边熟悉的自然现象导入新课。如初中化学学习“分子和原子”知识的时候,正逢“八月桂花香”

这一自然现象,因一般学校绿化时均栽种有桂花树,借助这一自然现象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3)以实验方式导入新课。(4)借助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5)以回顾旧知,引入新知的形式导入新课,等等。新课导入的方式方法很多,只要符合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服务教学的都可以用于我们的教学实际中。 再次,具有极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最后,具备扎实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功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开展以实验为基础的探究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充分发挥实验能动性提供重要途径,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二: 通过网上观看课改地区优秀教学视频和有关“教学理论—课堂结构”的多篇论文阅读,对“先学后讲,分层训练,跟踪指导”的课堂模式有感如下: 1、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跟踪指导的课堂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但也有专家和很多老师提出学案在给学生学习带来辅助的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甚至限制了老师的思维,束缚了师生的手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由教教材变成了教学案,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2、多媒体辅助的同时很多老师削弱了黑板的作用,忽视了教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3)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2)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从质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

1、观察记录 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反应后物质总质量为_______g。 2、书写反应文字表达式 3、实验结果分析: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 总结: 思考:通过以上几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板书]:实验二:Fe与CuSO 4 的反应 [实验]:演示课本第91页:实验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c.表达式:CuSO 4+Fe→FeSO 4 +Cu [讲解]:在这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演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镁条的燃烧 [实验]:演示课本第92页:实验5-15-2 [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目的意图]:(不失时机,再次提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有条件的话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原因。) [总结板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 ㈡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目的意图]:启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由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

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化学发展史,了解炼丹术和炼金术,了解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对化学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史料认识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的发展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了解化学、关注化学、学好化学、热爱化学、报效祖国。教学方法提供史料→教师引导→讨论归纳→激发兴趣→培养学科素养教具准备投影仪、史料胶片、物质样品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又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那就是化学。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学科有趣 味吗?这门学科是怎么发展的呢?下面我们就学习化学发 展史。板书:初三化学史入门教学引言:在学习化学发展史以前,首先请同学们听三个有趣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发生在1994年的美国某地。那天,大学里面一座大楼失火了。“呜,呜,……”消防车问讯赶来。这时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大楼门口警卫森严,不许消防队员进去。“火烧眉毛了,还不许我们进去?”消防队员着急的问。“不行,没有国防部的证明,谁都不许进!”原来,大楼里面的科学家们正在极端秘密地研究一种化学元素──铀。为什么研究铀要那么保密呢?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781年,英国有位著名的化学家叫普利斯特里,他很喜欢给朋友表演化学魔术。

每当有朋友来到他的实验室参观时,他便拿出一个空瓶子,给大家表演。可是,当他把瓶口移近蜡烛的火焰时,忽然发出“啪”的一声巨响。朋友们吓了一跳,有的甚至钻到桌子底下去。原来,瓶子里事先装进氢气和氧气,点火会发出爆炸声。一次,他表演完“拿手好戏”后,在收拾瓶子时,注意到瓶子上有水。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发现,氢气燃烧后变成了水。第三个故事发生在1890年。在庆祝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的大会上,著名化学家凯库勒,讲述了自己怎样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一大难题。“那时侯,我住在伦敦,日夜思索着苯分子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我徒劳地工作了几个月,毫无收获。一天,我坐马车回家,由于过度劳累,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上睡着了。我作了一个梦,一条蛇首尾相连,变成一个环。我从梦中惊醒,当天晚上,在梦的启发下,我终于画出了苯分子的环式结构,解决了有机化学史上的一大难题。” 提问:同学们听完了这三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板书:一、从三个故事看化学发言:对同学们的发言有针对性的点评。讲述:故事一从一个很小的侧面说明化学是何等的重要。美国在1945年研制出第一颗原子弹,当年的8月6日和9日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引起世人瞩目。我国在1964年10月16日在西北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核弹的历史。故事二说明研究化学一定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重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课前预习】 1.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检查__________,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____,砝码放_____。砝码要用______夹取。 2.写出两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泪”哪去了呢,消失了吗? 二、自主探究: (定量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猜想】。 【阅读】课本P90、91实验。 ▲注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且有剧毒,实验中要用镊子夹取,切不可用手直接取用。【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 【反思评价】 1.方案一中,锥形瓶底部的细沙在何作用?为什么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如果不系,会有什么后果? 2.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3.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质量与原来冰的质量相等,这个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变化都适用呢? 【猜想】。 92

进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体系中进行。 【交流讨论】课本P93讨论中的三个问题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P93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肯定没有变化,哪些量一定发生变化,哪些量可能发生变化?【归纳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 ..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2、解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注意:①反应物的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②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化学反应。③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有形式上不遵守质量守恒的情况,一定是有某些物质被遗漏或逸散到空气中。) 3、应用: 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例:12.4g磷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8.4g,消耗氧气________g ⑵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2 D.N2O 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九年级化学教案: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质员守恒定律的本质分析。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难点: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疑点:(1)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2)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镁条燃烧质量增加;蜡烛燃烧后完全 消失”,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4.解决办法: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以理论为指导理解定律的本质,提高思维、分析推理能 力。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本节通过精心设疑,实验探究,刘不同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测定、分析、推理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实质,深化认识,并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探理解,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理论依据,为学好化学用语奠定基础。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 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 化,只是重新组合。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是从质的 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板书]:实验一:CuSO4与NaOH的反应 [实验]:演示课本第70页:实验4-2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c.表达式:CuSO4 + NaOH → Na2SO4 + Cu(OH)2 [讲解]:在这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目的]:(不失时机,再次提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有条件的话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原因。) [总结板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 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 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3、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及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的质量的实验测定,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严谨务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教学方法: 由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入手,让学生猜想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可能存在的关系(“<”或“>”或“=”),并引导学生探究“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和“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的实验,通过实验分析归纳质量守恒定律。再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几个表面上似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蜡烛燃烧”和“镁条燃烧”的实验,分析天平不平衡的原因,采取什么措施可使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通过举一反三,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认识更加深刻。通过多媒体动画“微观模拟化学反应中分子拆分、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使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回忆生活中某些化学变化的现象,分析其质量的变化。如煤燃烧后质量?铁生锈后质量?(“减少”、“增加”或“不变”) 【设问】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质量是否变化? 【实验探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 提出假设: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A、> B、< C、= D、有时>,有时<,有时=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讨论)选择什么实验来验证假设?(突出强调是化学变化,发生了化学反应。)(设计实验)1、白磷 +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2、铁 + 硫酸铜铜 + 硫酸亚铁 (分组讨论)1、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引导学生注意物质的状态,结合现象思考) 2、选择哪些实验仪器和装置 3、主要操作步骤 (演示)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注意白磷的保存方法) (讨论)1、玻璃管的作用(这些可能是学生设计的装置与演示装置的不同之处) 2、容器底部为什么要铺一层细沙? 3、玻璃管的上端系一个小气球作用是什么? 4、整套仪器装置为什么要密闭? (学生实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讲述】质量守恒定律 【比较】两个实验装置的密闭性,从物质的状态分析原因。 【讨论交流】 查阅资料: P90 资料 【活动与探究】P90 1、2、3(1)~(3) 1、某学生在做蜡烛燃烧实验时,用吸附剂将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彻底吸收,结果发现质量增重了,你能帮他解释吗?你认为这一反应也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以前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反应前后物质量的关系却不清楚,本节课就是带着这个问题共同研究适合于任何化学反应的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难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四、教学思路: 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法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有一则广告“水变 汽油、柴油,经济收入惊人,技术转让, 欢迎有识之士加盟”。同学们,假如你是 老板,你是否会加盟呢?谈谈你的想法。 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做出科学明智的选择。 【介绍】在以前知识的学习中,我们对化学反应中物质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但对反应前后物质量的关系却不清楚,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个适合任何创设情境为接受新知识做好思想准备。

化学选修课的感想与体会

化学选修课的感想与体会 接近六周的化学史选修课结束了,体会很多,感触也很深刻。化学史看似平淡无奇,在为期六周的学习中,我们系统性的了解了关于化学的起源,发展以及无数科学巨人在化学史上留下的光辉,我们了解古代应用化学的领域,从人类生存过程中对火的使用,在绚丽的陶瓷中窥视古代化学工艺,从对金属的冶炼中,在战场上领略古代化学冶炼的古老与精湛的技艺。 我们也能深深地体会出中国古代化学的光辉,中国,一个古老的国度,拥有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陶瓷,一个中国的象征,古代的陶瓷精美仍然是现代人陶醉其中,有著名的唐三彩,有享誉全球的宋代五窑,明青花瓷依旧吸引世人的目光。 同样,在这个古老崇尚武力的国度,武器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有著名的铸剑师欧冶子,干将莫邪,有著名的吴王剑与越王剑,有著名的鱼肠剑与湛卢剑。剑,在战场发出耀眼的光芒,那光芒之中,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华夏儿女共同的骄傲。 在化学史中,我们领略了伟人的身影。 有推动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波耳义,有发表原子论的道尔顿和分子学说的阿伏伽德罗,有发现电子的汤姆森,有推动元素周期论发展的纽兰兹,迈尔,尚古多,有建立较为完善的元素周期律的科学巨人门捷列夫,有辛苦劳作,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的居里夫人,富兰克林·····

化学的发展日趋于完善,近代化学的成就更是不胜枚举。 有那些把终身都奉献给科学而未成家的绅士化学家,有卡文迪许,有那些在研究的同时,不忘培养后人的大师,有舍勒发现法拉第之美誉,有法拉第培养麦克斯韦的史话,有李比希投身化学教育的先驱,正是这些伟人,在追求真理的同时,传承了教育的先驱,他们既是开拓先河,同时肩负传承的重责。 现代化学依旧繁荣。 现代的化学发展趋于实用性,从导电树脂的发明,到荧光蛋白的发现与改造,从钯联交偶反应的使用,到单层石墨烯的剥离。化学更加趋于实际,但是,在理论化学依旧有巨大的成就,譬如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鲍林创立电负性学说,现代的量子化学更是从微观的角度去揭示化学世界的真相,化学不仅有实践的经验,更有了系统的理论支持,使之更加完善的称之为科学。 通过学习,明白中西方之间的差距,有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是化学最早起源地之一,然而却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本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中西方对比,不难发现原因。首先在大的社会背景,中国是典型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为主体,作为主体的国民难有可支配的资金去从事研究。第二点,出现在人文方面,中国的封建思想禁锢了人民的思想,而西方的科学崇尚自由,西方的文艺复兴极大地促进了思想的解放。第三点,精神上出了问题,对比西方,中国古代缺乏专业从事化学事业的先驱,人们研究化学往往追求长生不老。第四点,教育问题。这一点很有戏剧性,古代因缺乏理论而阻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