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丙烯薄膜

聚丙烯丙烯薄膜
聚丙烯丙烯薄膜

聚丙烯

甲基排列在分子主链的同一侧称等规聚丙烯,

聚丙烯树脂

若甲基无秩序的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无规聚丙烯,当甲基交替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间规聚丙烯。一般工业生产的聚丙烯树脂中,等规结构含量约为95%,其余为无规或间规聚丙烯。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可高达167℃。耐热、耐腐蚀,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小,是最轻的通用塑料。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予以克服。

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变形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冲击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

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通常在1~100。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型的抗冲强度比均聚型的要高。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6~2.0%。

性质描述

聚丙烯结构图3D模型

中文别名:丙纶;聚丙烯纤维;丙纶短纤维;聚丙烯短纤维;丙纶短纤;丙纶fdy;丙纶长丝fdy;烟用聚丙烯过滤丝束油剂[

下游产品:丙纶无纺布,PP塑料制品

物理性能

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密度只有0. 90--"0. 91g/rm,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它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的吸水率仅为0. O1%,分子量约8万一15万。成型性好,但因收缩率大(为1%~2.5%).厚壁制品易凹陷,对一些尺寸精度较高零件,还难于达到要求,制品表面光泽好,易于着色。

力学性能

聚丙烯的结晶度高,结构规整,因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聚丙烯力学性能的绝对值高于聚乙烯,但在塑料材料中仍属于偏低的品种,其拉伸强度仅可达到30 MPa或稍高的水平。等规指数较大的聚丙烯具有较高的拉伸

强度,但随等规指数的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有所下降,但下降至某一数值后不再变化。

温度和加载速率对聚丙烯的韧性影响很大。当温度高于玻璃化温度时,冲击破坏呈韧性断裂,低于玻璃化温度呈脆性断裂,且冲击强度值大幅度下降。提高加载速率,可使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的温度上升。聚丙烯具有优异的抗弯曲疲劳性,其制品在常温下可弯折106次而不损坏。

但在室温和低温下,由于本身的分子结构规整度高,所以冲击强度较差。聚丙烯最突出的性能就是抗弯曲疲劳性,俗称百折胶。

热性能

聚丙烯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制品能在100℃以上温度进行消毒灭菌,在不受外力的条件

下,150℃也不变形。脆化温度为-35℃,在低于-35℃会发生脆化,耐寒性不如聚乙烯。对于聚丙烯玻璃化温度的报道值有一18qC, OqC, 5℃等,这也是由于人们采用不同试样,其中所含晶相与无定形相的比例不同,使分子链中无定形部分链长不同所致。聚丙烯的熔融温度比聚乙烯约提高40一50%,约为164一170℃, 100%等规度聚丙烯

熔点为176℃。

化学稳定性

聚丙烯的化学稳定性很好,除能被浓硫酸、浓硝酸侵蚀外,对其它各种化学试剂都比较稳定;但低分子量的脂肪烃、芳香烃和氯化烃等能使聚丙烯软化和溶胀,同时它的化学稳定性随结晶度的增加还有所提高,所以聚丙烯适合制作各种化工管道和配件,防腐蚀效果良好。

电性能

它有较高的介电系数,且随温度的上升,可以用来制作受热的电气绝缘制品。它的击穿电压也很高,适合用作电气配件等。抗电压、耐电弧性好,但静电度高,与铜接触易老化。

耐候性

聚丙烯对紫外线很敏感,加入氧化锌、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碳黑或类似的乳白填料等可以改善其耐老化性能。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32、氢键供体数量:03、氢键受体数量:3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5、互变异构体数量: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29.5避免强氧化剂,氯,高锰酸钾密闭,阴凉干燥处保存,确保有良好的通风。

特点

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常见的酸、碱等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

生产方法

①淤浆法。在稀释剂(如己烷)中聚合,是最早工业化、也是迄今生产量最大的方法。

②液相本体法。在70℃和3MPa的条件下,在液体丙烯中聚合。

③气相法。在丙烯呈气态条件下聚合。后两种方法不使用稀释剂,流程短,能耗低。液相本体法现已显示出后来居上的优势。

成型特性

(1)物理性能:PP为无毒、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最轻的品种之一,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14h的吸水率仅为0.01%。分子量约8~15万之间,成型性好。但因收缩率大,原壁制品易凹陷,制品表面光泽好,易于着色。

(2)力学性能:PP的结晶度高,结构规整,因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强度和硬度、弹性都比高密度PE(HDPE)高。突出特点是抗弯曲疲劳性(7×10^7)次开闭的折选弯曲而无损坏痕迹,干摩擦系数与尼龙相似,但在油润滑下不如尼龙。

(3)热性能:PP 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熔点在164~170℃,制品能在100℃以上温度进行消毒灭菌。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150℃也不变形。脆化为-35℃,在低于-35℃会发生脆化,耐热性不如PE。

(4)化学稳定性:PP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除能被浓硫酸、浓硝酸侵蚀外,对其他各种化学试剂都比较稳定,但低分子量的脂肪烃、芳香烃等能使PP软化和溶胀,化学稳定性随结晶度的增加还有所提高。所以,PP适合制作俄中化工管道和配件,防腐蚀效果良好。

(5)电性能:聚丙烯的高频绝缘性能优良,由于它几乎不吸水,故绝缘性能不受湿度的影响,有较高的介电系数,且随温度的上升,可以用来制作受热的电气绝缘制品,击穿电压也很高,适用作电器配件等。抗电压、耐电弧性好,但静电度高,与铜接触易老化,

(6)耐候性:聚丙烯对紫外线很敏感,加入氧化锌硫代丙酸二月桂脂,炭黑式类似的乳白填料等可以改善其耐老化性能。

成型工艺

注塑机选用:对注塑机的选用没有特殊要求。由于PP具有高结晶性,需采用注射压力较高及可多段控制的电脑注塑机。锁模力一般按3800t/m2来确定,注射量20%-85%即可。

干燥处理:如果储存适当则不需要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PP的熔点为160-175℃,分解温度为350℃,但在注射加工时温度设定不能超过275℃。熔融段温度最好在240℃。

模具温度:模具温度50-90℃,对于尺寸要求较高的用高模温,型芯温度比型腔温度低5℃以上。

注射压力:采用较高注射压力(1500-1800bar)和保压压力(约为注射压力的80%)。大概在全行程的95%时转保压,用较长的保压时间。

注射速度:为减少内应力及变形,应选择高速注射,但有些等级的PP和模具不适用(出现气泡、气纹)。如刻有花纹的表面出现由浇口扩散的明暗相间条纹,则要用低速注射和较高模温。

流道和浇口:流道直径4-7mm,针形浇口长度1-1.5mm,直径可小至0.7mm。边形浇口长度越短越好,约为0.7mm,深度为壁厚的一半,宽度为壁厚的两倍,并随模腔内的熔流长度逐肯增加。模具必须有良好的排气性,排气孔深0.025mm-0.038mm,厚1.5mm,要避免收缩痕,就要用大而圆的注口及圆形流道,加强筋的厚度要小(例如是壁厚的50-60%)。均聚PP制造的产品,厚度不能超过3mm,否则会有气泡(厚壁制品只能用共聚PP)。

熔胶背压:可用5bar熔胶背压,色粉料的背压可适当调高。

制品的后处理:为防止后结晶产生的收缩变形,制品一般需经热水浸泡处理。

鉴定

通过红外光谱(FTIR)方法可以很容易鉴定出是否为聚丙烯,以及区分出均聚、共聚和无规聚丙烯。日常最简单的辨别方法是在无色火焰(例如打火机,酒精灯)上燃烧,样品会持续燃烧,有烟,火焰呈现黄色,并带有热机油的味道。

常见级别

一、均聚PP-聚丙烯[size=-1]Homo-polymer polypropylene,简称PPH聚丙烯PP的均聚物简称PPH,是单一丙烯单体的聚合物。聚丙烯(PP)作为热塑塑料聚合物于1957年开始商品化生产,是有规立构聚合物中的第一个。其历史意义更体现在,它一直是增长最快的主要热塑性塑料,2004年它的全国总产量达到300万吨。它在热塑性塑料领域内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纤维和长丝、薄膜挤压、注塑加工等方面。

二、PP共聚物,Polypropylene Copolymer,简称PPC,是丙烯单体与乙烯单体的共聚物;按照乙烯单体在分子链上的分布方式,共聚PP可以分为无规共聚物(PPR)和嵌段共聚物(PPB)两种。PPH的刚性好,但耐冲击性不好,尤其耐低温冲击性更不好,耐蠕变性差。PPB的耐冲击性好,但耐蠕变性和PPH一样差。PPR的耐冲击性和耐蠕变性则

都好。

三、CPP膜-聚丙烯CPP是”Casting Polypropylene“的简称,即聚丙烯流涎薄膜。是通过熔体流涎、骤冷生产的一种无拉伸、非定向的平挤薄膜。它不经过BOPP中的纵向拉伸和横向拉伸两个过程,直接流涎成产品宽度

工程用聚丙烯纤维

分为聚丙烯单丝纤维和聚丙烯网状纤维。

聚丙烯网状纤维以改性聚丙烯为原料,经挤出、拉伸、成网、表面改性处理、短切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高强度束状单丝或者网状有机纤维,其固有的耐强酸,耐强碱,弱导热性,具有极其稳定的化学性能。加入混凝土或砂浆中可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砂浆)固塑性收缩、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微裂缝,防止及抑止裂缝的形成及发展,大大改善混凝土的阻裂抗渗性能,抗冲击及抗震能力,可以广泛的使用于地下工程防水,工业民用建筑工程的屋面、墙体、地坪、水池、地下室等,以及道路和桥梁工程中。是砂浆/混凝土工程抗裂,防渗,耐磨,保温的新型理想材料

塑钢纤维

是一种新型合成纤维。该产品主要以聚丙烯和聚乙烯为原材料,经过特殊工艺加工而合成,结合了钢纤维和

聚丙烯塑钢纤维

塑料合成纤维两者的优点,主要用来代替在混凝土面板结构中的焊接金属网格和钢纤维。[8]

塑钢纤维的作用

塑钢纤维是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控制混凝土韧性和抗击性能的高强度纤维,可以替代传统钢筋网、钢纤维,而建设成本更加经济;使用操作省时方便: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

混凝土增强新型材料。塑钢纤维是以聚丙烯改性高分子聚合物为主要原料,经过特殊工艺技术生产而成。它是一种表面粗糙,外型轮廓分明的单丝粗纤维:直径粗细不同、纤维长短不等、成波浪形状、抗拉强度高、弹性模量大、抗酸碱能力强;并且具备钢筋、钢纤维的外型,钢筋、钢纤维的功能,又有合成软纤维的优点。

丙烯薄膜

在塑料制品中包装材料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据统计,世界用于包装领域的塑料约占塑料总消费量的35%。我国包装用塑料发展迅速,产量从1980年的19万t迅速增至2003年的465万t,预计2005年将超过550万t,2010年超过600万t,2015年超过650万t,约占全国包装总产量的13%以上。

聚丙烯薄膜

从产品上看,包装用薄膜约占包装用塑料总量的50%以上。我国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是PP树脂消费量最大的领域之一,2003年我国有BOPP生产企业86家(123条生产线),总生产能力约140万t/a,2004年达到200万t/a(138条生产线),产量将突破100万t。近年来,国内企业注重提升产品竞争力,先后引进了一批先进的BOPP生产设备,生产的薄膜宽度可达8.3m,线速度高达400~500m/min,如浙江大东南集团引进德国布鲁克纳6万t/a生产线;国风集团投资2亿元引进3.5万t/a生产线(目前亚洲第1条、世界第4条10m 宽的BOPP设备);常州武进金氏集团引进德国2万t/a五层共挤高强超薄BOPP生产线;福建现代集团引进2.5万t/a生产线;宝硕集团计划引进10万t/a生产线等。按我国现有的BOPP薄膜生产能力换算,每年对PP树脂的需求量近200万t,因此应重视开发BOPP薄膜用高线速、延伸性、透明性好的PP专用料,包括配套用的乙、丙共聚物,以适应新引进的BOPP薄膜设备。

改性

改性聚丙烯介绍

聚丙烯(pp)是一种来源广、价格低廉的通用性塑料树脂,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但由于脆性大(特别是低温脆性)、结晶度较高、分子极性小,pp与其他高分子(如塑料、橡胶)和无机填料的共混性及粘接力很差,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接枝改性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提出先进的固相接枝改性法,现已开发出相关产品,如伊士曼公司生产的氯化改性pp(mcpp)树脂,在我国市场每吨售价高达50多万元。改性pp(mpp)和mcpp作为特种pp专用料,大大扩展了pp的应用范围,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采用固相接枝法对等规pp进行改性得到mpp,然后对mpp进行氯化即可获得mcpp固体粉状树脂。氯化改性后的树脂附着力强,接伸模量提高,易于与其他树脂共混;而且由于改性使pp的结晶受到破坏,极性增加,从而可溶于某些溶剂,制得不同浓度的mcpp溶液。

mpp的用途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提高工程塑料的耐冲击性能。用mpp作相容剂,制得的pp与其他塑料的共混物冲击强度提高2~3倍,可用作抗冲击壳体材料;二是exfer塑料公司开发的dexpro合金,即为聚酰胺和pp在相容剂存在下的合金,现已商品化;三是用作热塑料粉末涂料,用于金属底材表面,起到防腐和抵抗化学药品的作用。日本nozagl-giz 牌号产品就是pp与尼龙的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耐化学药品和耐油性能,尤其是具有极佳的耐氯化钾性能三是提高pp填料的粘合性。mpp的引入可提高填料与pp的相容性,改善复合材料的性能,提高材料的整体热稳定性和局部抗热能力;四是mpp也应用于自由基活性废料的固化。此外,mpp还可用于提高pp纤维的可染色性和塑料制品的可装饰,制造可蒸煮的包装材料等。

从市场上看,每年国内pp的总需求量在350多万吨,其中pp专用料在100万吨以上。接枝法改性pp需求量以10万吨/年级计,主要用于:与其他聚合物材料如尼龙、聚碳酸酯、橡胶等共混,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加入填料如无机粉体、玻璃纤维、天然纤维等,制备高强度pp;进一步加工产品,用于粉末涂料、液体涂料等。目前我国等规pp固相接枝改性方法尚属空白,没有此类产品投入市场,所需空缺主要依靠进口,德国赫司特公司在我国推广的改性pp产品售价为15000~18000元/年。

mcpp的用途主要有:一是用于制备塑料制品用底漆和塑料表面装饰涂料的附着力促进剂,特别是轿车保险杠、轮毂盖、电视机机壳等民用与工业用塑料器具的涂装;二是大量用作塑料表面印刷油墨树脂;三是用作防腐涂料树脂,用于钢屠、铝材等材料重防腐领域。

表面处理

随着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人们对塑料表面的装饰越来越关注。但是由于塑料制品表面能低,存在难以直接涂装及涂装的附着力较差等问题。通常塑料表面在涂装前,首先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主要方法有2种。一是采用火焰、电晕放电、气体等离子等进行表面处理,

这类技术难点是既要形成均匀的表面、又不能处理过度,否则会导致表面的聚合物链断裂,从而影响材料的性能。二是采用表面底漆进行表面处理,其中氯化聚烯烃(cpo)是较为理想的底漆树脂,可用于制备提高附着力的底漆或者用作附着力促进添加剂。例如美国伊士曼公司已经工业化的fastmancp164-1溶剂型产品(固体含量25%的二甲苯溶液)及cp310w 和cp347w水性产品。据悉,伊士曼公司的25%的cpo溶液产品的国内市场售价高达125元/kg。最近还有专利报道了含有cpo树脂的丙烯酸聚氨酯漆,可用作一次性面漆;环氧/mcpp 涂料则是1种耐酸碱性能很好的防腐涂料。

mcpp树脂车用塑料件表面涂装需求量为500吨/年以上,金属表面防腐涂料领域需求量超过20万吨,在印刷油墨方面,目前市场需求量在500吨/年以上。目前广州珠江电化厂采用固相悬浮氯化法生产未改性氯化pp,生产能力达到30000吨/年,产品十分畅销,售价为35000元/吨左右。美国伊士曼公司生产的mcpp固体物料,国内售价高达500000元/吨,50%的mcpp的溶液售价则达270000元/吨左右。pp改性产品作为pp的功能化产品,可大大拓宽pp的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市场和应用前景,值得大力开发。[9]

共聚改性

共聚改性是指采用催化剂,以丙稀单体为主在聚合阶段进行的改性。丙稀单体与其它烯烃类单体进行共聚合可以提高聚丙烯的低温韧性,冲击性能,透明性和加工流动性。例如在丙稀、乙烯共聚得到的聚合物中,由于乙烯和丙稀链段的无规则分布使得物的结晶度降低。嵌段共聚2%-3%的乙烯单体可制得乙丙共聚橡胶,可耐-30℃的低温冲击。当乙烯含量达到30%时则成为无规共聚物,具有结晶度低,冲击性能好,透明性好等特点。

聚丙烯共聚物的生产方法按照催化剂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茂金属催化剂,一种是改进的Ziegler-Natta高效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与Ziegler-Natta催化剂相比它只有一个活性中心,而Ziegler-Natta催化剂有多个活性位点。使用茂金属催化剂能够比较精确的控制分子量及其分布,共聚单体含量及其在聚合物分子链上的分布和结晶结构。Ziegler-Natta 催化剂应用于PP的共聚改性其优点是生产工艺简单、能耗低、能够改善大分子的成核性,提高聚合物的性能。

交联改性

聚丙烯的交联改性是提高聚丙烯热变形温度的有效方法,也能提高聚丙烯的力学性能,交联改性主要有辐射交联法和化学交联法。辐射交联是在高能射线的作用下聚丙烯分子链产生自由基进而进行交联反应。化学交联一般是在PP中加入过氧化物作为引发剂,同时加入助交联剂实现交联反应。聚丙烯的交联改性过程中降解和交联反应同时存在,采用辐射交联时交联效率比较低,而采用化学交联时一般都是通过加入带有不饱和键的助交联体系促进交联反应。

共混改性

共混改性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改性方法,将其它塑料,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与PP共混可制被兼具这些聚合物性质的高分子合金。聚丙烯的共混改性可以改进聚合物的耐低温冲击性、透明度、着色性、抗静电性等。由于共混改性具有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适合批量生产等优点,使其发展十分迅速。常用于聚丙烯共混改性的高聚物有聚乙烯(PE)、聚酰胺(PA)、乙丙橡胶(EPR)、三元乙丙橡胶(EPDM)、顺丁橡胶(ER)、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等。EPDM、SBS、EVA等弹性体与PP共混后,材料中的弹性体微粒能够吸收部分冲击能量,并作为应力集中剂来诱发和抑制裂纹增长,使PP 由脆性断裂转变为延性断裂,使其冲击强度大幅度提升,有效改善PP的韧性。PA、ABS 等刚性聚合物与PP共混则可以在增韧的同时保证材料的强度和刚性。但是由于这类刚性聚合物都是极性聚合物,与PP的相容性较差,在改性时必须加入合适的增容体系。

采用相容剂技术和反应性共混技术对PP进行共混改性是当前PP共混改性发展的主要特点。它能在保证共混材料具有一定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PP耐冲击性。相容剂在共混体系中可以改善两相界面黏结状况,有利于实现微观多相体系的稳定,而宏观上是均匀的结构状态。反应型相容剂除具有一般相容剂的功效外,在共混过程中还能在两相之间产生分子链接,显著提高共混材料性能。

PP/弹性体二元共混体系虽有很好的韧性效果,但往往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耐热性能也有所降低。在二元共混体系中加入有增容作用或协同效应的物质,形成多元共混体系,则其综合性能可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提高增韧PP的硬度、热变形温度及尺寸稳定性,可使用经偶联剂活化处理的填料或增强材料进行补强。例如采用弹性体/无机刚性粒子/PP三元复合增韧体系实现PP的增韧增强,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并且具有较低的成本。[

汽车用改性聚丙烯

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为440多万辆,已位居世界第四,同比增长36.6%。据美国ESM WerWide报道:“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过600万辆,2015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个预言已经被打破,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超1800万辆,超过美国1700万辆,成为汽车工业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

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塑料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工程塑料的自给率不足16%。据中国工程塑料协会预测,2005年我国工程塑料需求增长率为15%,2010年约为10%,需求量将从2000年的44万t增长到2010年的140万t。我国汽车制造业对工程塑料需求量增长迅速,到2010年总用量将达到94万t(以塑料用量占汽车重量的5%~10%计)。

PP用于汽车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因其模量和耐热性较低,冲击强度较差,因此不能直接用作汽车配件,轿车中使用的均为改性PP产品,其耐热性可由80℃提高到145℃~150℃,并能承受高温750~1000h后不老化,不龟裂。据报道,日本丰田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具有高取向结晶性的聚丙烯HEHCPP产品,可以作为汽车仪表板、保险杠,比以TPO 为原料生产的同类产品成本降低30%,改性PP用作汽车配件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聚丙烯(PP)生产方法及成型工艺

https://www.360docs.net/doc/ec10483033.html, 聚丙烯(PP)生产方法及成型工艺 聚丙烯(PP)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其聚合常用的几种方法有:淤浆法、液相本体法、气相法。 ①淤浆法。在稀释剂(如己烷)中聚合,是最早工业化、也是迄今生产量最大的方法。 ②液相本体法。在70℃和3MPa的条件下,在液体丙烯中聚合。 ③气相法。在丙烯呈气态条件下聚合。后两种方法不使用稀释剂,流程短,能耗低。液相本体法现已显示出后来居上的优势。 聚丙烯(PP)成型主要特性 (1)物理性能: 聚丙烯(PP)为无毒、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最轻的品种之一,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14h的吸水率仅为0.01%。分子量约8~15万之间,成型性好。但因收缩率大,原壁制品易凹陷,制品表面光泽好,易于着色。 (2)力学性能 聚丙烯(PP)的结晶度高,结构规整,因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强度和硬度、弹性都比高密度PE(HDPE)高。突出特点是抗弯曲疲劳性(7×10^7)次开闭的折选弯曲而无损坏痕迹,干摩擦系数与尼龙相似,但在油润滑下不如尼龙。 (3)热性能 聚丙烯(PP)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熔点在164~170℃,制品能在100℃以上温度进行消毒灭菌。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150℃也不变形。脆化为-35℃,在低于-35℃会发生脆化,耐热性不如PE。 (4)化学稳定性 聚丙烯(PP)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除能被浓硫酸、浓硝酸侵蚀外,对其他各种化学试剂都比较稳定,但低分子量的脂肪烃、芳香烃等能使PP软化和溶胀,化学稳定性随结晶度的增加还有所提高。所以,PP适合制作俄中化工管道和配件,防腐蚀效果良好。 (5)电性能 聚丙烯(PP)的高频绝缘性能优良,由于它几乎不吸水,故绝缘性能不受湿度的影响,有较高的介电系数,且随温度的上升,可以用来制作受热的电气绝缘制品,击穿电压也很高,

甲醇制丙烯工艺

甲醇制丙烯工艺 与甲醇制烯经同时生产乙烯和丙烯不同,甲醇制丙烯工艺主要生产丙烯,副产LPG和汽油;反应中生成的乙烯和丁烯返回系统再生产,作为歧化制备丙烯的原料。 1、鲁奇公司(Lurgi)的MTP工艺 1996年鲁奇公司使用南方化学公司的高选择性沸石基改性ZSM-5催化剂,开始研发MTP工艺。1999年,鲁奇公司在德国法兰克福研发中心建立了一套单管绝热固定床反应装置,装置设计规模为数百克/时甲醇处理能力,主要完成了催化剂性能测试,并验证了MTP设计理念、优化了反应条件。2000年,鲁奇公司在法兰克福研发中心建立了三管(3x50%能力)绝热固定床反应装置,装置处理甲醇能力为1千克/小时,该装置打通了MTP总工艺流程,模拟了系统循环操作,进一步优化了反应条件,并为MTP示范厂的建立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2002年1月,鲁奇公司在挪威Tjeldbergodden地区的Statoil甲醇厂建成甲醇处理能力为360千克/天的MTP示范厂。2004年5月,示范工作结束。通过测试,催化剂在线使用寿命满足8000小时的商业使用目标;产物丙烯纯度达到聚合级水平,并副产高品质汽油。 鲁奇公司MTP技术特点是甲醇经两个连续的固定床反应器,第一个反应器中甲醇首先转化为二甲醚,第二个反应器中二甲醚转化为丙烯。该技术生成丙烯的选择性高,结焦少,丙烷产率低。整个MTP工艺流程对丙烯的总碳收率约为71%。催化剂由德国南方化学公司生产。 鲁奇公司MTP反应器有两种形式:即固定床反应嚣(只生产丙烯)和流化床反应器(可联产乙烯/丙烯)。

2008年3月,鲁奇公司与伊朗Fanavaran石化公司正式签署MTP技术转让合同,装置规模为10万吨/年。 2008年9月,LyondeIIBasell,特立尼达多巴哥政府,特立尼达多巴哥国家气体公司(NGC),特立尼达多巴哥国家能源公司(NEC)和鲁奇(Lurgi)公司联合宣布,已经签署了一项项目发展协议,共同建设和运营在特立尼达多巴哥的一体化甲醇制丙烯(MTP)和聚丙烯(PP)项目。通过三条世界级的工厂,包括大规模天然气制甲醇和MTP以及PP工厂,该项目最终将实现49万吨PP产能。其中,大规模甲醇和MTP的工艺分别由鲁奇公司提供,而丙烯聚合将利用巴塞尔公司的Spherizone工艺。 采用鲁奇MTP技术的神华宁煤50万吨/年煤基聚丙烯项目于2010年12月打通全流程,2011年4月底产出终端合格聚丙烯产品,由试车阶段全面进入试生产阶段,并于5月实现首批产品外运销售。 2、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清华大学和淮化集团联合开发的FMTP工艺 流化床甲醇制烯烃(FMTP)技术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和淮化集团联合开发,三方在安徽淮南建设甲醇处理量3万吨/年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FMTP)中试装置,于2008年底建成,截至2009年8月,该装置己完成11吨催化剂生产任务,进行了二次流态化试车,全面打通了系统工艺流程。 该技术采用SAPO-18/34分子筛催化剂和流化床反应器,与MTO工艺一样。但是通过把生成物中的丙烯分离出之后,使C2组分和C4以上组分进入一个独立的烯烃转化反应器使其转化成丙烯。 该技术可调节丙烯/乙烯比例,从1.2:1到1:0(全丙烯产出)均可实现。据称,利用该技术生产以丙烯为目标产物的烯烃产品,丙烯总收率可达77%,原料甲醇

丙烯及合成工艺发展

丙烯及合成工艺发展 物性简介 丙烯(propylene,CH2=CHCH3)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稍带有甜味的气体。分子量42.08,密度0.5139g/cm(20/4℃),冰点-185.3℃,沸点-47.4℃。易燃,爆炸极限为2%~11%。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是一种属低毒类物质。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丙烯腈、异丙烯、丙酮和环氧丙烷等。用于制丙烯腈、环氧丙烷、丙酮等。用以生产多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生成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及多种精细化学品等。 合成工艺发展 天然气 首先由天然气制合成气,然后利用合成气制得甲醇,即利用鲁奇的MegaMethanol甲醇合成工艺。鲁奇新开发的MTP制丙烯工艺采用稳定沸石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工艺催化剂为Sudchemie(南方化学)提供的低生焦率和低丙烷产率且丙烯选择性好的转化催化剂。由Meg习Nlethanol工艺制得的甲醇进料先经过一个二甲醚(I ME)绝热预反应器,使甲醇转化为二甲醚和水,接着甲醇/二甲醚/水混合液流进人一级MTP反应器,经过二、三级MTP反应器继续反应,产品经冷却分离即得气体产品、有机液体和水。气体产品经压缩除去痕量水、CO:和二甲醚即可得到纯度97%的化学级丙烯,此外还副产燃料气、LPG和汽油。 煤 以煤为能源进行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开发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FMTP)工业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这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煤化工关键技术,填补了我国煤制丙烯技术空白,FMTP工业技术的开发成功,实现了煤制丙烯技术的重大突破。FMTP工业试验装置甲醇年处理量达3万吨,截至目前,该装置已经过470小时全流程的连续、稳定、安全运行,主要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继续对FMTP工业技术进行系统优化,可尽快将其应用到工业装置中。

世界5大类聚丙烯生产工艺概述

世界5大类聚丙烯生产工艺概述 目前,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和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5大类。具体工艺主要有BP公司的气相Innovene工艺、Chisso公司的气相法工艺、Dow公司的Unipol工艺、Novolene气相工艺、Sumitomo 气相工艺、Basell公司的本体法工艺、三井公司开发的Hypol 工艺以及Borealis公司的Borstar工艺等。 1 淤浆法工艺 淤浆法工艺(Slurry Process)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从1957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淤浆法工艺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典型工艺主要包括意大利的Montedison 工艺、美国Hercules工艺、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工艺、美国Amoco工艺、日本三井油化工艺以及索维尔工艺等。这些工艺的开发都基于当时的第一代催化剂,采用立式搅拌釜反应器,需要脱灰和脱无规物,因采用的溶剂不同,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有所不同。近年来,传统的淤浆法工艺在生产中的比例明显减少,保留的淤浆产品主要用于一些高价值领域,如特种BOPP薄膜、高相对分子质量吹塑膜以及高强度管材等。近年来,人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淤浆法生产工艺使用高活性的第二代催化剂,可删除催化剂脱灰步骤,能减

少无规聚合物的产生,可用于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产品等。目前世界淤浆法PP的生产能力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13%。 2 溶液法工艺 溶液法生产工艺是早期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的工艺路线,由Eastman公司所独有。该工艺采用一种特殊改进的催化剂体系-锂化合物(如氢化锂铝)来适应高的溶液聚合温度。催化剂组分、单体和溶剂连续加入聚合反应器,未反应的单体通过对溶剂减压而分离循环。额外补充溶剂来降低溶液的粘度,并过滤除去残留催化剂。溶剂通过多个蒸发器而浓缩,再通过一台能够除去挥发物的挤压机而形成固体聚合物。固体聚合物用庚烷或类似的烃萃取进一步提纯,同时也除去了无定形聚丙烯,取消了使用乙醇和多步蒸馏的过程,主要用于生产一些与浆液法产品相比模量更低、韧性更高的特殊牌号产品。该方法工艺流程复杂,且成本较高,聚合温度高,加上由于采用特殊的高温催化剂使产品应用范围有限,目前已经不再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 3 本体法工艺 本体法工艺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4年美国Dart公司采用釜式反应器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工业化本体法聚丙烯生产装置。1970年以后,日本住友、Phillips、美国

年产22万吨聚丙烯生产工艺设计

年产22万吨聚丙烯生产工艺设计

(TiCl3·R2O·Al(C2H5)2Cl)络合型催化剂为典型代表,称之为络合Ⅰ型催化剂.实现了液相本体聚丙烯生产的工业化. 1980年,美国阿莫科(AMOCO)公司采用自己的高效催化剂,选用卧式搅拌床,也开发了新的气相聚合工艺,并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气相法聚丙烯生产装置——135000t/a装置,结束了气相法独家经营的局面. 1983年日本三井石油化学公司和1984年往友化公学公司分别在千叶建成60000t/a 气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1983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借鉴流化床聚乙烯的工程放大的生产经验和成功开发超高活性聚丙烯催化剂(SHAC)的壳牌化学公司,共同开发了“Unipol”聚丙烯气相流化床聚合工艺.并于1985年在得克萨斯(Texas)州建立了80000t/a装置,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把高效催化剂与气相流化床结合的新工艺.由于高效催化剂的发展,气相法工艺自70年代后期以来发展很快,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工艺,尤其是最近10年来各种气相法工艺发展迅速,1998年已经占到当年全区聚丙烯生产能力的27.9%,而1990年气相法技术的生产能力及占全球聚丙烯生产能力的14.7% ,其市场份额8年来几乎增长了一倍. 2000年,Borealis(北欧工化)建成投产了第一套Borstar工艺的聚丙烯装置.采用一个单环管反应器,在超过丙烯临界点的聚合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再串联两台气相流化床反应器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能够生产双峰分布的产品. 1.1.2 国内聚丙烯生产发展史 六十年代来末,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石油化工厂从英国引进采用Vickers-Zimmer工艺技术及常规催化剂体系的5kt/a溶剂法PP生产装置. 1973年,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向阳化工厂利用国内研制的催化剂和溶剂法工艺建成投产了一套5kt/a国产溶剂法PP生产装置. 1975年,辽宁瓦房店纺织厂与大连物化所协作,建成了一套300t/a(1.5m2)聚合釜间歇式液相本体PP中间试验装置.随后,江苏省丹阳化肥厂于1978年首先建成一套4m2聚合釜千吨液相本体法PP装置,同年试车成功,在我国首先实现了液相本体法PP生产工业化. 1979年,北京化工研究院等单位在络合I型催化剂的基础上研制成火性定向能力更好的络合Ⅱ型催化剂即TiCl3-R2O(正丁醚)-Al(C2H5)2Cl催化剂.络合Ⅱ型催化剂不但可以用于溶剂法聚丙烯工艺,而且由于他的高活性和高定向能力,也为用于液相本体法PP 工艺打下了良好基础.

丙烯下游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丙烯下游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一、国内外丙烯市场发展 丙烯,结构式CH2=CHCH3。无色气体。带有甜味。气体的相对密度 1.46,液体的相对密度0.5139。熔点-185.2℃。沸点-47.7℃。自燃温度460℃。临界温度91.4~92.3℃。临界压力4.5~4.56MPa。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0%~11.1%(体积)。 丙烯是一种无色可燃气体,蒸气比空气重,能长距离移动到一个明火源并产生回火。工业上它通常以液体形式装卸,因此当皮肤和眼睛接触到液体丙烯时会造成冷灼伤。高浓度丙烯是一种窒息性气体。 1、市场供应状况分析 我国丙烯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下属企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壳牌的合资项目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万t/a丙烯项目已于2006年初投产。此外,中国化工集团、中化国际等公司还有一些小规模的炼油企业也生产丙烯,再加上一些私营或集体的小炼油企业,每年合计生产能力仅约几十万吨,由于受国家炼油政策的限制及国际油价的影响,其产量及开工率也较低。我国丙烯生产企业基本建有下游配套生产装置,商品量很少。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国内丙烯下游产品对丙烯需求的增加,丙烯的进口量会进一步增长。 2、市场需求状况分析及预测 在全球范围内,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这占到全球丙烯需求的58%;它的其它重要衍生产品是丙烯腈(10%);羰基醇类(8%);环氧丙烷(7%)和异丙苯(6%)。一些较小用途是制丙烯齐聚物、异丙醇和精细化学品。 聚丙烯是丙烯最大的消费领域,2008年有58%的丙烯用于生产聚丙烯。随着聚丙烯的用途越来越广,需求量越来越大,今后对丙烯的需求量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17年,其在丙烯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将升至62%。 丙烯腈是丙烯的第二大衍生物,2008年有10%的丙烯用于生

聚丙烯生产资料讲解

聚丙烯生产

小本体聚丙烯生产 一、总体概述: 小本体聚丙烯装置是以聚合反应为中心的生产装置,聚合反应对原料要求不是很苛刻。一般要求丙烯中的杂质,水 ≤5PPm,氧≤10PPm,硫≤5PPm,二氧化碳≤10PPm,双烯烃≤5 PPm,炔烃≤ 5 PPm,一氧化碳≤10PPm。当原料丙烯中含硫、烯烃、丙炔等杂质较高时,尽管采用了固碱脱水、脱硫剂脱硫、分子筛干燥等处理,精制后的原料丙烯,质量仍然很差,如何稳定生产,是我们聚丙烯生产厂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料丙烯质量越来越差、不稳定,给我们生产带来不便和困难。因此,我们只有通过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活化剂、调整生产条件、调整工艺配比、稳定操作等手段,从而实现稳定生产。 二、影响反应的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 1、选用合适的催化剂:考虑一种催化剂应用性能的优与劣,首先要考虑它的稳定性、可操作性、产品质量产量、消耗及成本。我们对国内的两种络合II型催化剂做过生产比较,通过生产比较发现,淄博凯远恒业催化剂在反应前期、后期都存在反应高峰的现象,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降温困难,在目前同

行业中只能靠回收部分丙烯来维持短暂的反应,造成产量低,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甚至生产次品。因此,我们仍然选用北京化学研究院生产的络合II型催化剂,毕竟有了30多年的生产经验,催化剂的活性控制比较合理,生产过程中反应力度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较容易控制,生产节奏非常平缓,产量合理质量达标,消耗低。 2、优化工艺配比,保证生产平稳运行: (1)氯铝比对生产反应的影响: (2)铝钛比对生产反应的影响:活化剂的加入量与催化剂加入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我们称为AI/Ti比。为保证生产的稳定运行,根据不同的原料,调整不同AI/Ti比。当原料质量好时,投入的催化剂量少些,但是催化剂在分装、储存、投加等过程中与空气接触,部分催化剂表面被破坏,为保证反应正常,适当提高AI/Ti比,AI/Ti比一般调整在之间,最高不得超过。当原料质量较差,催化剂耗量较大时,适当减小AI/Ti 比,一般在之间,最低不得超过,若过低很容易出现粘料,影响产品的质量。 (3)氢气的加入量:在聚合反应中,氢气起活性链的转移作用,可用作分子量的调节剂,随着氢气量的加大,聚丙烯的分子量相应的变小,熔融指数增大。络合II型催化剂对氢调比较敏感,通过调节氢气加入量可以生产不同牌号的产品,从而适

丙烯生产工艺

(上)烯烃转化生产丙烯的研究进展 --------------------------------------------------------------------------------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2008年7月24日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蒸汽热裂解和催化裂化装置都副产相当数量的碳四馏分。2006年我国乙烯产量9.249Mt,原油加工量307 Mt,碳四馏分产量已超过20Mt,除丁二烯和异丁烯利用外,约8 Mt碳四烯烃作为燃料使用。另外为了减少汽车排放物中的污染物,根据欧Ⅲ标准,对于汽油中的辛烷值以及硫、烯烃和芳烃含量都有了更加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因此减少并充分利用其中的烯烃资源则非常迫切。丙烯作为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其需求不断增加,以年均4.8%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91 Mt。近5年来,全球丙烯的生产能力不断增长,但仍远低于丙烯需求的增长速度,供需差距还在逐年扩大。丙烯的来源主要通过3条途径:乙烯厂蒸汽裂解的副产物(约占68%),催化裂化副产物(约占29%),其余的3%则是通过烯烃转化、丙烷脱氢和甲醇转化制烯烃等方法获得。采用石脑油为原料的蒸汽裂解所得丙烯与乙烯的收率比一般为0.50-0.65,而炼油厂的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副产的丙烯常规收率只有3%-6%。所以,通过常规的蒸汽裂解和催化裂化装置解决丙烯短缺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 近年来在乙烯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丙烯需求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乙烯,丙烯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大公司对扩大丙烯来源技术的开发一直十分活跃。利用碳四、碳五烯烃通过歧化反应和催化裂解反应转化成乙烯和丙烯的烯烃转化方法是一条既充分利用资源又能源决丙烯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许多国际化工企业在烯烃化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ABB Lummus公司的烯烃转化技术(OCT)已经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分别介绍了烯烃经歧化反应和催化裂解反应生产丙烯技术的研究进展。 1乙烯和丁烯歧化增产丙烯技术 2005年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和美国化学家罗伯特·格拉布斯以及理查德·施罗克由于对有机化学合成中的烯烃歧化反应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烯烃歧化的技术正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烯烃歧化反应又称烯烃复分解反应或烯烃易位反应,是通过烯烃中碳碳双键断裂重新生成新烯烃的催化反应,这一反应过程可逆,其中主要反应是乙烯和2-丁烯歧化生成丙烯。烯烃歧化工艺和蒸汽裂解相结合,不仅可提高丙烯收率,而且原料和能量消耗、污染排放和投资都大大降低。利用歧化反应制备丙烯的典型工艺有ABB Lummus公司的OCT工艺、IFP 公司的Meta-4工艺以及BASF,Lyondell,Sasol,Equistar等公司研发的各种工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1AAB Lummus公司OCT工艺

(完整版)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流程(精)

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流程 丙烷脱氢制丙烯技术及经济分析<<隐藏 丙烷脱氢制丙烯经济及技术分析许艺〔金陵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06204摘要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除用于生产聚丙烯外,还是生产丙烯睛,丁醉、辛醉、环氧丙烷、异丙醉、丙苯、丙烯酸、碳基醇及壬基酚等产品的主要原料,丙烯的齐聚物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主要成分,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比烃类燕气裂解能产生更多的丙烯。当用燕气裂解生产丙烯时,丙烯收率最多只有3%、3而用催化脱氢法生产丙烯,总收率可达7%一6用唯一原料生产唯一产品,48%,催化脱氮的设备投资比烃类蒸气裂解低3%。并且采用催化脱氢的方法,3能有效地利用液化石油气资源使之转变为有用的烯烃。关健词丙烷丙烯脱氢丙烯是最早采用的石油化工原料,也是生产石袖化工产品的重要烯烃之一。各种分析表明,丙烯的需求增长速度已超过乙烯,而且这种趋势一直会延续。全球丙烯的消费量将由19年的49780万t0增加到20年的5 0万t000020及21年的7万t50。其中, 0亚洲的增长速度最高。19年到19年亚太地区丙烯91 96衍生产品的需求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而全球年均需求增长率为55.%a丙烯除用于生产聚丙烯外,还大量地作为生产丙烯睛、丁醇、辛醉、环氧丙烷、异丙醉、丙苯、丙烯酸、拨基醇及壬基酚等产品的主要原料,另外丙烯的齐聚物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主要成分。丙烯与其它化学品不一样,它一般是以联产品或副产品得到。目前全球丙烯大约有7%来自蒸气裂0解乙烯的联产,82%来自炼厂(主要是催化裂化装置精炼副产,0自2世纪9年代以来由于现有来源不敷0需要,丙烷脱氢已成为第三位的丙烯来源,9年丙189烷脱氢生产的丙烯约占世界丙烯总产量的2%。全、户、加‘小户,球现有丙烷脱氢生产装置概况见表l a丙烷催化脱氢制丙烯比烃类蒸气裂解能产生更多的丙烯。当用蒸气裂解生产丙烯时,丙烯收率最多只有3%、3而用催化脱氢法生产丙烯,总收率可达7%一9用唯一原料生产唯一产品,48%,催化脱氢的设备投资比烃类蒸气裂解低3。并且采用催化脱3氢的方法,能有效地利用液化石油气资源使之转变为有用的烯烃。衰1丙煌脱兔生产装i概况表t所在地2 0年第1卷第3037

丙烯氨氧化偶联制丙烯腈生产工艺

丙烯氨氧化(氧化偶联)制丙烯腈生产工艺把烯烃、芳烃、烷烃及其衍生物与空气(或氧气)、氨气混合通过催化剂制成腈类化合物的方法称为氨氧化法,按氧化反应的分类,这类反应亦称氧化偶联。有代表性的,已工业化的反应主要有下列几种: 研究表明,氨氧化制腈类用催化剂与烃类氧化制醛类用催化剂(如丙烯氧化制丙烯醛、间(对)二甲苯氧化制苯二甲醛等氧化催化剂)十分类似,氨氧化催化剂往往亦可用作醛类氧化催化剂,其原因是由于这两类反应通过类似的历程,形成相同的氧化中间物之故。上列反应中以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最为重要,下面即以此反应为例进行讨论。 丙烯腈是丙烯系列的重要产品。就世界范围而言,在丙烯系列产品中,它的产量仅次于聚丙烯,居第二位。 丙烯腈是生产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重要单体,85%以上的丙烯腈用来生产聚丙烯腈,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合成的ABS树脂,以及

由丙烯腈和苯乙烯合成的SAN树脂,是重要的工程塑料。此外,丙烯腈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由丙烯腈经催化水合可制得丙烯酰胺,由 后者聚合制得的聚丙烯酰胺是三次采油的重要助剂。由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又称电解加氢二聚)可制得己二腈,再加氢可制得己二胺, 后者是生产尼龙-66的主要单体。由丙烯腈还可制得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如谷氨酸钠、医药、农药薰蒸剂、高分子絮凝剂、化学灌浆剂、纤维改性剂、纸张增强剂、固化剂、密封胶、涂料和橡胶硫化促进剂等。 丙烯腈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剧毒,味甜,微臭。沸点78.5℃,熔点-82.0℃,相对密度0.8006。丙烯腈在室内允许的浓度为0.002 mg/l,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3.05%~17.5%(m)。因此,在生产、贮存和运输中,应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丙烯腈分子中含有腈基和 C=C 不饱和双键,化学性质极为活泼,能发生聚合、加成、腈基和腈乙基化等反应,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就能自行聚合,所以在成品丙烯 腈中,通常要加入少量阻聚剂,如对苯二酚甲基醚(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 1. 生产简史和生产方法评述 在生产丙烯腈的历史上,曾采用以下生产方法。

聚丙烯生产工艺比选

聚丙烯生产工艺比选 聚丙烯作为一种通用的合成树脂自问世以后得到迅速发展,其发展速度超过了其它通用合成树脂,近十年来平均增长率在10~20%之间,到2010年我国聚丙烯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实际生产量达到800万吨以上,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居第三位。 聚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工艺,即溶剂法、液相本体法和气相法,虽然世界上聚丙烯生产约20%的生产能力仍然采用溶剂法工艺,但从80年代起,溶剂法已处于停滞状态,除已建成的老装置在运行外,新建装置基本上都采用液相本体法和气相法工艺,尤其是液相本体法工艺发展迅猛,装置规模和生产能力都在逐渐增大,液相本体法在世界聚丙烯生产中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代表着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聚丙烯生产的新技术、新水平。 液相本体法工艺是在液态丙烯中发生聚合反应生产聚丙烯的。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最早由Phillips石油公司发明,并于1964年由美国Dart公司首先采用第一代T i Cl3催化剂及釜式反应器实现工业化。70年代以后,许多大的化工公司,如日本三井油化,美国Elpaso公司等都实现了液相本体聚丙烯工业化。早期的液相法工艺,由于催化剂活性低,需脱灰及脱无规物工序,与传统溶剂法工艺类似。1975年,三井油化与Himont公司(Basell公司的前身)联合开发成功HY-HS催化剂,实现了不脱灰工艺,并使聚合物规整度足够高。80年代初期,第二代HY-HS-Ⅱ催化剂问世,使不脱灰、不脱无规物并进,从而使不造粒工艺成为可能,成为聚丙烯工业的一个里程碑。按反应器形式划分有液相釜式反应器如Exxon、Mitsui、Shell、住友、Rexene等专利技术;液相环管反应器如Basell、Hoechst、Solvay、Phillips等专利技术 气相法工艺丙烯直接气相聚合生成固相的聚合物产品,气相法被称为第三代工艺,采用流化技术,丙烯在气相中聚合,由巴斯夫公司在1969年首先工业化,自70年代后期发展很快,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工艺。按反应器形式划分有如下专利技术:气相流化床反应器:Unipol、住友工艺;气相立式搅拌床反应器:

聚丙烯的生产工艺

聚丙烯的生产工艺 摘要:聚丙烯(简称PP)是一种热望性合成树脂,用途十分广泛,市场需求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在聚烯烃树脂中,己成为仅次于聚氯乙烯、聚乙烯的第三大塑料,在合成树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聚丙烯生产工艺主要有4 种;溶液聚合法、浆液法、液相本体聚合法、气相聚合法。而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自1978年工业化以来,由于具有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装置投资小、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国内许多炼油厂中的聚丙烯生产。 关键字:聚丙烯间歇式液相本体法 1.聚丙烯的简介 1.1聚丙烯产品性质 聚丙烯(PP)分为等规、无规和间规三种,是一种热塑性合成树脂塑料,分子式(c3H6)n,分子量2545万,为白色固体粉状,表观密度低(约为0.4-0.489/cm3),透明性及表面光泽好,机械性能良好,化学稳定性好,制品耐热性好(熔点高达167℃,可在沸水中使用或蒸汽消毒),无毒性,也是一种最轻的塑料树脂。 2.聚丙烯的生产 2.1聚合配方及工艺参数 丙烯纯度:>99.2% 催化剂:Ticl3-异戊醚-TiCI4-AIEt2CI AI/Ti 2-6mol 催化剂效率:70000g聚丙烯/g钛丙烯转化率60% 聚合物浓度:35% 调节剂:H2 聚合温度: 50-60℃聚合压力:1.1-1.2mpa 聚合等规度:95-96% 无规物:4-5% 2.2原料丙烯来源 聚丙烯主要原料是丙烯,目前它主要由石油炼制裂化所得的液化气以及石油烃裂解气,进行馏分分离、提纯而制得。另外,丙烷脱氢也可制得丙烯。下面对两种主要方法作简要介

绍: 2.2.1石油烃裂解 石油烃裂解是指在隔绝空气的高温条件下,大分子烃发生分解而生成小分子烷烃和烯烃的过程。裂解产生的裂解气一般通过深冷分离过程进行分离,其中丙烯约为裂解气的11~16%(W)。 2.2.1炼厂气回收: 炼厂气是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总称,主要有热裂化气、催化裂化气、焦化气、重整气和加氢裂化气等。催化裂化的裂化气中液化气量较多,为原料的8~15%(W),其中丙烯含量较高,占原料的4.0~5.0%(W),特别是新开发的催化裂解工艺,丙烯可达原料的18%(W)左右,因此,催化裂化、催化裂解释炼厂气丙烯的主要来源。经气体净化(脱硫化氢、脱硫醇)、气体分馏后,可获得高纯度的丙烯。 2.3活化剂 活化剂所起的作用是将TiCl4还原成TiCl3并生成Ti-C键,形成活性中心。另外还有一个也相当重要的作用是清除反应系统中的有害杂质,如水、氧等。丙烯聚合所用的活化剂一般是三烷基铝。由于三烷基铝比早期催化剂使用的DEAC有更高的还原能力,因而可以容易地和路易斯碱发生反应或络合。到目前为止效果最好的三烷基铝是三乙基铝和三异丁基铝,而其他的氯化烷基铝因为性能较差,因此只能与三烷基铝配合使用。 不同的烷基铝对丙烯聚合活性的影响顺序如下: AlHEt2>AlEt3>AlEt2Cl>AlEt2Br>AlEt2I>Al(OEt)Et2 AlH(iBu)2>AliBu3>AliBu2Cl>AL(iOBu)3 不同的烷基铝对丙烯聚合等规度的影响见表2-21。 表2-21 不同烷基铝对丙烯聚合等规度的影响 聚合条件:δ-TiCl3,70℃。 2.4催化剂 2.4.1第一代催化剂 聚丙烯最早是由Montecatini和Hercules实现工业化的,它们在1957年首先建成了工业生产装置,所使用的催化剂是三氯化钛和一氯二乙基铝体系。该催化体系的产率和等规度

国内外聚丙烯工业现状及工艺进展

国内外聚丙烯工业现状及工艺进展 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是以丙烯单体为主聚合而成的一种合成树脂,是聚烯烃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根据高分子链立体结构的不同,聚丙烯可分为三个品种:等规聚丙烯(IPP)、间规聚丙烯(SPP)和无规聚丙烯(APP)[41。聚丙烯生产属于石化工业,其主要原料来自石油炼厂气。聚丙烯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耐热性、注塑性能均比较良好,逐渐在较广泛的领域中取代钢铁、木材、纸、聚碳酸酯、尼龙等材料。其用途包括医疗器械、机械零件、器具、水和多种酸碱的输送管道、电缆绝缘层、纤维和薄膜等。 一、国内外聚丙烯工业现状 自1957年聚丙烯在意大利首次实现工业化以来,其发展速度一直居于各种塑料之首,是热塑性塑料中的后起之秀。1978年聚丙烯世界年产量超过400万吨,仅次于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和聚苯乙烯(PS),居世界第四位;1995年聚丙烯的世界年产量达1910万吨,超过聚苯乙烯位居第三;2000年聚丙烯的世界年产量达2820万吨,超过了聚氯乙烯位居第二位;到2002年聚丙烯的世界产量达到3383万吨。根据美国化学品市场协会(CMAI)统计,2003年全球聚丙烯需求量已达3540万吨。据巴塞尔公司预计,到2010年PP需求年均增长率约为8.O%,生产能力将达到约5400万吨。亚洲(除了日本)将是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其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9.5%,其次是南美,

年均增长率约8.4%,再次分别是中东7.9%,东欧6.9%,非洲6.5%,北美5.8%,西欧5.4%,日本2.4%。中国将是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t5一ol。 在我国,聚丙烯是合成树脂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发展尤其迅速。截止目前,已建成的生产装置总产能达470万吨/年。其中,大中型连续式生产装置共31套,生产能力约354万吨/年,采用国产间歇式液相本体法生产装置约50套,产能约150万吨/年。从市场需求分析,尽管我国的聚丙烯生产工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在数量、质量以及品种方面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将是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年均增长率将达到约10%。预计中国需求增长将从2004年的710万吨增长至U2010 年的约1080万吨。而同时国内产量将从约470万吨增长到约750万吨,从而必然成为较大的进口国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PP消费国家。目前我国PP生产企业有70多家。2001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企业有8家,全国的总产量为322.5万吨。上海石化公司2001年产量达24.7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7%:燕山石化公司是我国2001年生产能力最大的企业,为35.5万吨,当年产量为22.84万吨,占全国7.1%;扬子石化公司2001年产量为20.32万吨,占全国6.3%。2002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企业达到10家,全国的总产量为374.17万吨。2003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企业为10家,全国的总产量为426.8万吨。2004年我国主要生产企业按生产能力大小排列已变为:扬子石化公司、燕山石化公司、上海石化公司、茂名石化公司、广州石化公司、大连石

聚丙烯生产

小本体聚丙烯生产 一、总体概述: 小本体聚丙烯装置是以聚合反应为中心的生产装置,聚合反应对原料要求不是很苛刻。一般要求丙烯中的杂质,水 ≤5PPm,氧≤10PPm,硫≤5PPm,二氧化碳≤10PPm,双烯烃≤5 PPm,炔烃≤ 5 PPm,一氧化碳≤10PPm。当原料丙烯中含硫、烯烃、丙炔等杂质较高时,尽管采用了固碱脱水、脱硫剂脱硫、分子筛干燥等处理,精制后的原料丙烯,质量仍然很差,如何稳定生产,是我们聚丙烯生产厂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料丙烯质量越来越差、不稳定,给我们生产带来不便和困难。因此,我们只有通过选用合适的催化剂、活化剂、调整生产条件、调整工艺配比、稳定操作等手段,从而实现稳定生产。 二、影响反应的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 1、选用合适的催化剂:考虑一种催化剂应用性能的优与劣,首先要考虑它的稳定性、可操作性、产品质量产量、消耗及成本。我们对国内的两种络合II型催化剂做过生产比较,通过生产比较发现,淄博凯远恒业催化剂在反应前期、后期都存在反应高峰的现象,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降温困难,在目前同行业

中只能靠回收部分丙烯来维持短暂的反应,造成产量低,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甚至生产次品。因此,我们仍然选用北京化学研究院生产的络合II型催化剂,毕竟有了30多年的生产经验,催化剂的活性控制比较合理,生产过程中反应力度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较容易控制,生产节奏非常平缓,产量合理质量达标,消耗低。 2、优化工艺配比,保证生产平稳运行: (1)氯铝比对生产反应的影响: (2)铝钛比对生产反应的影响:活化剂的加入量与催化剂加入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我们称为AI/Ti比。为保证生产的稳定运行,根据不同的原料,调整不同AI/Ti比。当原料质量好时,投入的催化剂量少些,但是催化剂在分装、储存、投加等过程中与空气接触,部分催化剂表面被破坏,为保证反应正常,适当提高AI/Ti比,AI/Ti比一般调整在之间,最高不得超过。当原料质量较差,催化剂耗量较大时,适当减小AI/Ti比,一般在之间,最低不得超过,若过低很容易出现粘料,影响产品的质量。 (3)氢气的加入量:在聚合反应中,氢气起活性链的转移作用,可用作分子量的调节剂,随着氢气量的加大,聚丙烯的分子量相应的变小,熔融指数增大。络合II型催化剂对氢调比较敏感,通过调节氢气加入量可以生产不同牌号的产品,从而适应市场

丙烯生产工艺用途

生产工艺: 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等化工产品。其代表性的生产工艺技术主要有蒸气裂解法、催化裂化法和丙烷(丁烷)脱氢法等三种类型。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球目前约有60%的丙烯来自乙烯蒸气裂解装置,35%左右来自炼油厂(主要是催化裂化装置),来自丙烷脱氢等其他工艺的约占5%。其中,催化裂化法生产的丙烯约占炼油企业所产丙烯的90%以上。 丙烯的最大来源是乙烯工厂副产的15%丙烯,提供了约70%的石化原料丙烯。丙烯的第二大来源是流化催化裂化装置(FCCU),提供了约28%的丙烯需求量.此外,还有少量丙烯来自丙烷脱氢,这仅限于轻烃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我国难以实现.在汽油价格疲软和丙烯需求增长的 形势下,对于炼油厂来说,增加炼厂丙烯产率是一条提高炼厂效益的有效途径. 多产丙烯的催化裂化技术 一、常规催化裂化装里增产轻质烯烃的途径 常规FCC装置增产轻质烯烃的途径包括:①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目前,FCC装置通常采用Re 一USY/USY分子筛提高轻烯烃产率,对于采用产气助剂的装置,主催化剂的选择依据为减少氢转移反应,增加汽油沸程范围内烯烃.②使用择形助剂.对于大多数FCC装置而言,采用择形助剂ZSM一5是提高轻烯烃产率最有效和最简便的方法.③选择合适的原料.石蜡基进料比环烷基进料能产生更多的低碳烯烃.④优化装置操作,达到更高的苛刻度.⑤改进进料注人系 统和提升管终端设施,减少过度裂化. 二、国外流化催化裂化装里增产丙烯工艺和技术 近年来,国外的一些大型石油公司开发了许多FCC增产丙烯工艺和技术,如Maxo$.TM工艺,SCC工艺,Petro FCC技术,分路喷雾技术SFI等.1998年,Mobil公司和Kelloge公司联合开发了MAXOFINTm工艺,通过高含量ZSM一5(> 25 %) MAXOFIN一3 TM添加剂和第二级提升管中瓦斯油二次裂化相结合,并采用ATOMAX一2 TM原料喷嘴和封闭旋风分离器,实现最大丙烯产率.该工艺应用于加工能力为1500kt/a的FCC装置,在不需要大量的提升蒸汽或苛刻操作条件下,可使米纳斯减压瓦斯油原料的丙烯产率达到18.4%(质),年产丙烯 300ktoABB Lummus公司开发了选择组分裂化(SCC)工艺,该工艺利用高苛刻度FCC操作,高含量ZSM一5助剂,石脑油组分选择性循环裂化,使丙烯产率达到18%一20%,再利用SCC技术增产的乙烯与丁烯在固定床气相反应管内进行易位反应,这样在无需补充乙烯的条件下又可增产丙烯9%一12%,使丙烯总收率达25%一30%.UOP公司开发了Petro FCC技术,使用循环线传送反应器催化剂返回到提升管,提高了提升管剂/油比,反应操作温度为538 – 566 `C.实验证明, 丙烯产率可超过20%(占进料).分路喷雾技术SFI是Chev.公司的专利技术,将原有FCC装置稍加改进,可将部分汽油转化为轻质烯烃,并生产高辛烷值汽油.SFI的工业装置实验

丙烯生产工艺

(上)烯烃转化生产丙烯的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2008 年7 月24 日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蒸汽热裂解和催化裂化装置都副产相当数量的碳四馏分。2006 年我 国乙烯产量9.249Mt ,原油加工量307 Mt ,碳四馏分产量已超过20Mt ,除丁二烯和异丁烯利用外,约8 Mt碳四烯烃作为燃料使用。另外为了减少汽车排放物中的污染物,根据欧川标准,对于汽油中的辛烷值以及硫、烯烃和芳烃含量都有了更加明确和严格的要求,因此减少并充分利用其中的烯烃资源则非常迫切。丙烯作为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其需求不断增加,以年均4.8%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91 Mt。近5年来,全球丙烯的生产能力不断增长,但仍远低于丙烯需求的增长速度,供需差距还在逐年扩大。丙烯的来源主要通过3条途径:乙烯厂蒸汽裂解的副产物(约占68%),催化裂化副产物(约占29%),其余的3%则是通过烯烃转化、丙烷脱氢和甲醇转化制烯烃等方法获得。采用石脑油为原料的蒸汽裂解所得丙烯与乙烯的收率比一般为0.50-0.65,而炼油厂的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副产的丙烯常规 收率只有3%-6%。所以,通过常规的蒸汽裂解和催化裂化装置解决丙烯短缺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实现的。 近年来在乙烯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丙烯需求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乙烯,丙烯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大公司对扩大丙烯来源技术的开发一直十分活跃。利用碳四、碳五烯烃通过歧化反应和催化裂解反应转化成乙烯和丙烯的烯烃转化方法是一条既充分利用资源又能源决丙烯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许多国际化工企业在烯烃化技术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ABB Lummus公司的烯烃转化技术(OCT)已经在全球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分别介绍了烯烃经歧化反应和催化裂解反应生产丙烯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乙烯和丁烯歧化增产丙烯技术 2005年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和美国化学家罗伯特格拉布斯以及理查德施罗克由于对有机化学合成中的烯烃歧化反应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烯烃歧化的技术正在化学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烯烃歧化反应又称烯烃复分解反应或烯烃易位反应,是通过烯烃中碳碳双键断裂重新生成新烯烃的催化反应,这一反应过程可逆,其中主要反应是乙烯和2-丁烯歧化生成丙烯。 烯烃歧化工艺和蒸汽裂解相结合,不仅可提高丙烯收率,而且原料和能量消耗、污染排放和投资都大大降低。利用歧化反应制备丙烯的典型工艺有ABB Lummus公司的OCT工艺、IFP 公司的Meta-4 工艺以及BASF,Lyondell ,Sasol,Equistar 等公司研发的各种工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年产3万吨聚丙烯车间工艺设计

第一章文献综述 1.聚丙烯概述 1.1概述 聚丙烯是一种结构规整的结晶性聚合物,为白色粒料、无味、无毒、质轻的热塑性树脂。密度0.90~0.91g/cm3,表观密度≥0.38 g/cm3。机械性能优良,抗拉伸屈服强度打(≥22MPa),表面硬度大,弹性好,耐磨性能好。耐热性能良好,具有160℃以上的熔点和120℃以上的软化点。化学稳定性好,聚丙烯基本不吸水,与大多数化学药品不发生作用,耐酸碱和有机溶剂。聚丙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聚丙烯缺点是易脆化,低温冲击强度差,但可以用添加剂、共混或共聚等方法来改进。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是热塑性塑料中发展最快的一种,目前产量规模已经超过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一)发展过程 我国的聚丙烯工业化生产始于1971年,当时化学工业公司从英国维克斯吉玛公司引进5kt/a浆液法聚丙烯装置投产,而后燕山石化公司从日本三井油化公司引进80kt/a浆液法聚丙烯装置和石油化纤公司从美国阿莫科(Amoco)公司引进35kt/a浆液法聚丙烯装置;80年代引进了日本三井油化公司的Hypol工艺(液相-气相本体法)在扬子石化公司建设140kt/a聚丙烯装置,又引进了意大利海蒙特(Himont)公司的Spheripol工艺(液相-气相本体法)在齐鲁石化公司和石化股份公司分别建设70kt/a聚丙烯装置,使国的聚丙烯生产技术达到比较先进的水平。 与此同时,80年代采用国自行开发的技术和催化剂,利用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的丙烯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小的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进入90年代国聚丙烯的发展更快,利用蒸汽裂解装置和炼厂的丙烯建设了20多套聚丙烯装置,其中最大的为燕山石化200kt/a采用阿莫科公司气相本体法工艺,一般的生产能力为70kt/a,使聚丙烯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一种合成树脂。到1998年底,全国

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

丙烯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等化工产品。其代表性的生产工艺技术主要有蒸气裂解法、催化裂化法和丙烷(丁烷)脱氢法等三种类型。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全球目前约有60%的丙烯来自乙烯蒸气裂解装置,35%左右来自炼油厂(主要是催化裂化装置),来自丙烷脱氢等其他工艺的约占5%。其中,催化裂化法生产的丙烯约占炼油企业所产丙烯的90%以上。 丙烯的最大来源是乙烯工厂副产的15%丙烯,提供了约70%的石化原料丙烯。丙烯的第二大来源是流化催化裂化装置(FCCU),提供了约28%的丙烯需求量.此外,还有少量丙烯来自丙烷脱氢,这仅限于轻烃资源丰富的地区,在我国难以实现.在汽油价格疲软和丙烯需求增长的形势下,对于炼油厂来说,增加炼厂丙烯产率是一条提高炼厂效益的有效途径。 多产丙烯的催化裂化技术 1 常规催化裂化装里增产轻质烯烃的途径 常规FCC装置增产轻质烯烃的途径包括: ①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目前,FCC装置通常采用Re一USY/USY分子筛提高轻烯烃产率,对于采用产气助剂的装置,主催化剂的选择依据为减少氢转移反应,增加汽油沸程范围内烯烃。 ②使用择形助剂 对于大多数FCC装置而言,采用择形助剂ZSM一5是提高轻烯烃产率最有效和最简便的方法。 ③选择合适的原料 石蜡基进料比环烷基进料能产生更多的低碳烯烃。 ④优化装置操作,达到更高的苛刻度。 ⑤改进进料注人系统和提升管终端设施,减少过度裂化。 2 国外流化催化裂化装里增产丙烯工艺和技术 近年来,国外的一些大型石油公司开发了许多FCC增产丙烯工艺和技术,如Maxo$.TM工艺,SCC工艺,Petro FCC技术,分路喷雾技术SFI等.1998年,Mobil公司和Kelloge公司联合开发了MAXOFINTm工艺,通过高含量ZSM一5(> 25 %) MAXOFIN一3 TM添加剂和第二级提升管中瓦斯油二次裂化相结合,并采用ATOMAX一2TM原料喷嘴和封闭旋风分离器,实现最大丙烯产率.该工艺应用于加工能力为1500kt/a的FCC装置,在不需要大量的提升蒸汽或苛刻操作条件下,可使米纳斯减压瓦斯油原料的丙烯产率达到18.4%(质),年产丙烯300ktoABB Lummus公司开发了选择组分裂化(SCC)工艺,该工艺利用高苛刻度FCC操作,高含量ZSM一5助剂,石脑油组分选择性循环裂化,使丙烯产率达到18%一20%,再利用SCC 技术增产的乙烯与丁烯在固定床气相反应管内进行易位反应,这样在无需补充乙烯的条件下又可增产丙烯9%一12%,使丙烯总收率达25%一30%.UOP公司开发了Petro FCC技术,使用循环线传送反应器催化剂返回到提升管,提高了提升管剂/油比,反应操作温度为538 –566 `C。实验证明,丙烯产率可超过20%(占进料).分路喷雾技术SFI是Chev.公司的专利技术,将原有FCC装置稍加改进,可将部分汽油转化为轻质烯烃,并生产高辛烷值汽油。SFI的工业装置实验证明,在选用USY催化剂,油浆循环量为11%,转化率约78.5%,相比于常规FCC装置,马二,q’增加0.9%,汽油产率降低1.1%,汽油辛烷值提高0.3个单位。 3 国内流化催化裂化装里增产丙烯技术 国内对FCC装置增产丙烯的工艺研究较多,并已获得丰硕成果,开发了DCC, MGG,M10工艺,使我国炼厂丙烯产量大幅度增长.DCC技术是由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开发并工业化,DCC工艺是常规FCC操作与蒸汽裂解的组合,其工艺条件比FCC苛刻,DCC的操作有两种不同的方式:最大量生产丙烯(工型)以及最大量生产异构烯烃(II型),使用RIPP开发的专利沸石催化剂,DCC(工型)工艺可生产20%丙烯,而FCC工艺的丙烯产率为5%左右.MG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