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哈尔滨工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为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姓名:闫承国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周强

20090101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 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目录 一、公司简介 (4) 二、企业使命 (4) 三、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5) (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L (5) 1、政治环境 (5) 2、经济环境 (5) 3、社会文化环境 (6) 4、科技环境 (6) 5、环保因素 (6) 6、法律环境 (6) (二)微观环境分析 (6) 1、产业的寿命周期 (6) 2、行业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7) 四、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8) (一)企业资源分析 (8) 1、人力资源分析 (8) 2、物力资源分析 (9) 3、财力资源分析 (10) 4、技术资源分析 (11) 5、信息资源分析 (13) 五、综合分析——SWOT分析 (13) 1、S—优势 (13) 2、W—劣势 (14) 3、O-机会 (14) 4、T-威胁 (14) 六、公司战略建议 (15) 1、公司层战略——多业务优势战略 (15) 2、业务层战略——差别化战略 (15) 3、产品战略——开发新产品战略 (15) 4、人力资源战略——研发销售股权战略 (16) 七、参考文献 (16)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优势环境乐观战略

华为专利狙击战的启示

华为专利狙击战的启示 是什么促使华为等中国企业能够借反垄断之名,打破二十几年来欧美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之间的游戏规则? 今年2月,《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媒体纷纷聚焦中国国家 发改委处罚美国高通公司案,以技术或商业头条连篇报道该案并发表评论。上述报道和评论在援引高通高管表达遗憾和整改的同时,不约而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因素促使中国ICT企业如华为和中兴通讯等,能够借反垄断之名,打破二十几年来欧美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之间通行的单向专利许可模式和游戏规则? 这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问题,显现出欧美产业界对中国ICT企业与欧美跨国公司 之间专利竞争转折点的认知。要理性地回答这个问题,单一时点的单一案例挖掘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国家发改委对高通反垄断调查并处罚案并非孤立案件,其前传是华为诉IDC(包括InterDigital Inc.的四家全资子公司)标准必 要专利许可费案、华为诉IDC(包括InterDigital Inc.及其两家全资子公司)垄断民事侵权案、国家发改委对IDC反垄断调查案等案件,如表1所示。把上述系列案件串在一起,中国ICT企业与美国跨国公司之间专利竞争曲线的 拐点就出现了,即从单方面承受高额专利许可费,到主动实施反专利劫持行动,寻求全球市场和利润的重新分配。因此,如果能够结合过去25年华为的经营战略变迁及其与欧美跨国公司专利竞争动态演化过程,理清华为的反专利劫持动因和策略,不仅对中国本土企业的全球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而且对欧美跨国公司应对中国本土企业的专利竞争“新常态”,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动因:实力提升是王道 知识产权观念的转变是文化基础在过去25年里,华为的经营战略经历了三个阶段:进入本土市场阶段(1991~2000)、开拓国际市场阶段(2001~2010)和全球本土化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相应地,华为的知识产权观念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即进入本土市场阶段的“拿来主义”转变为开拓国际市场阶段的“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积累自有知识产权”,再转变到全球本土化发展阶段的“运营自有知识产权,支撑全球市场拓展”。如果说华为知识产权观念的第一次转变是2003年1月22日思科在美国起诉华为知识产权侵权案被动促成的,那么第二次转变则是华为积累大量的自有知识产权和丰富的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经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 201305271214 会计二班魏肖一、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主要从事研究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工作,专业从事光网络的电信运营商,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在过去的20年中,华为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和ICT产业的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华为根据客户的需求,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赢得了广大客户的尊重和信任。华为从一个在中国深圳特区只有21000元民营企业的基础上,最终成为为世界500强企业。到2014年,年销售额达到近288.2十亿人民币。今天,华为的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及解决方案和智能终端已应用于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 二、华为公司swot分析 A.内部环境分析 (一)优势 1.技术。华为已经建立了16个研究机构。在美国,德国,日本,中

国等地都有研究所,大约有7万名开发人员从事产品研发工作,大约占公司总人数的百分四十五。华为的研发投入不低于销售投入的百分之十,并坚持在预研,新技术,不断研究和跟踪新领域的研发投入中投入百分之十的研发经费。2013年,华为的研发费用为人民币30672万元,占收入的12.8%。华为的研发支出在最近几年超过151000万元。 2.质量。华为的产品性价比高,交货快。华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体系,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项目实施,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华为还创造了完整的供应商认证流程。 3.价格。华为产品更具价格优势,国内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比国外厂商更具竞争力。 4.企业文化。华为的核心价值观:自我批判,开放的精神,成就客户,艰苦奋斗,真诚守信,团队合作。团队之间的合作非常有效地减少了摩擦,因此要大力提高管理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促进华为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发展。 5.客户关系。如加强本地化。华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积极响应客户需求,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与客户进行深度的交流和沟通。华为在各大城市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加强城市的营销服务网络的建设,以前的销售经理转变为客户代表,维护客户的利益,监督华为公司的客户服务水准。客户的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 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目录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优势环境乐观战略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它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企业使命1 为客户创造价值。华为和运营商一起,在全球建设了1,500多张网络,帮助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实现联接。华为和企业客户一起,以开放的云计算和敏捷的企业网络,助力平安城市、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实现高效运营和敏捷创新。华为智能终端和智能手机,正在帮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数字工作、生活和娱乐体验。 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华为主张开放、合作、共赢,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友商合作创新、扩大产业价值,形成健康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华为加入30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和开源社区,累计提案万篇。华为的面向云计算、 NFV/SDN、5G等新兴热点领域,与产业伙伴分工协作,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华为为所在国家不仅带来直接的纳税、就业促进、产业链带动效应,更重要的是通过创新的ICT解决方案打造数字化引 1引自华为2014年年度报表

华为的知识产权工作与思考

华为的知识产权工作与思考--宋柳平博士 易继明:今天我们这里高朋满座,是各个部门期待的论坛,该论坛是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机制,也是一种利益分享机制。今天做主题发言的是来自业界的大佬,华为的宋柳平副总裁。另外一位是来自360的总法律顾问傅彤,正在赶来的途中,大概还需要10分钟,我们可以边等边开始。我们还有来自研究机构的人士,强国知识产权研究院的杨旭日院长,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的宋河发主任。我们也有来自高校的,北大的资深美女教授,业界权威张平教授。我看海报说我是金牌主持,我发现我好像还没有那么强,算一个铜牌。我就不再对我做更多的介绍了。特别我们强调一下台下这几位是我们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党校学习的官员,他们也过来听听业界的声音,这个声音来自实务界,来自学术界。第一个环节有请宋总给我们主题发言,我希望这个主题发言控制在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左右或者一个小时左右。 宋柳平:非常高兴在中国最好的学府北大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刚才看了一下名单,我发现知识产权队伍里后继有人,一大批年轻人都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是一个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很多是专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我今天主要是从企业的实践来谈一谈我们对知识产权,对于创新的一些看法以及我们自己的一些思考。第一点从企业的视角来看,知识产权是一个实务性的学科,知识产权所有问题,其实是跟工业企业密切关联的。所以我们认为知识产权不是一个独立的业务,它跟企业的所处的行业,行业的发展阶段,行业的竞争状况,以及全球的贸易是紧密关联的。所以作为背景我第一部分我先谈一下公司的一些情况。 一、华为的技术与全球市场情况 我先谈一下华为公司的情况,再说华为为什么这样设计我们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华为公司是一个100%的全民营企业,也就是100%的股权属于员工。我们1988年成立,发展到今天,从销售的角度来讲,在全球的通信行业第一。发展历史上,我们经历了80年代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通讯需求,通信行业是最早在世界充分竞争的行业。改革开放的之初,中国通信网络的设备是七国八制(解释:20世纪80年代,全国上下,从农话到国家骨干电话网用的全是国外进口的设备,行业内流传着“七国八制”的说法,就是说,当时的中国通讯市场上总共有8种制式的机型,分别来自7个国家: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国的朗讯、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公司和法国的阿尔卡特),经历了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的转变。第一代到现在第四代移动通信,就是我们经历的整个过程。总的来讲发展到今天,通信行业是一个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也是一个全球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竞争市场,竞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华为目前有17万人左右的全球员工。大概有一半的人从事研究开发,我们在接近170多个国家经营业务,约2/3的收入来自于国际市场。 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每年的销售收入大概超过10%投入到研究开发当中去,所以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大量的知识产权。通信行业实际上是所谓的工业标准行业,工业标准行业的显著特点就是标准对产业发展发挥着引领作用,也就是这个产业链上全球的所有人都要按共同的标准做产品。从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一个普遍的趋势就是在所有的重要的国际标准当中,都会有大量的企业提供创新的技术。这些创新技术的背后又有大量的专利。这就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标准专利,就是大家俗称的Essential Patent。所以,华为整个结构设计,包括我们公司经营的战略方向,我们创新能力的设计,还是我们的知识产权,基本上都围绕着我们的经营目标来设计的。所以我们没有所谓的独立的知识产权战略,我们一切战略目标都围绕经营,使我们能够存活下来,使我们能够在竞争中不断的发展,我们以这样基本目标来设计我们所有的结构。 近几年来,华为保持平稳的增长。去年我们全球销售收入增长接近20%左右,未来5年我们也还将保持一个比较平稳的增长。现在了解华为的人都知道华为是做手机的,其实手机不是华为最早的业务。而且就是在今天,手机也不是华为最主要的销售收入来源。我们的主要销售来源在于网络设备,就是大家所有的上网、打电话、看电视等使用的网络设备,大都是我们提供的设备,我们服务了全球大概1/3左右的人口。我们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时做固定网络、移动网络和数

华为手机营销项目策划案

华为手机营销策划案 第1章华为公司情况分析 1.1华为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专门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固定网、移动网、数据通信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己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目前正专注于3G CWCDMA/CDMA2000/TI)-SCDMA), NGN、光网络、xDSL,数据通信等几个领域,希望通过持续投入和努力成为这几个领域的全球领先者。华为截至2006年9月拥有员工56333多人,其中外籍员工3400多人。 在华为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关键性的事件: 1988公司在成立。1989商业发布第一个小交换机产品,1992商业应用CC08公众程控交换机,该产品夺得1998年中国固定程控交换机市场份额第一。1995SDH光通信系统获得商用,该产品在2000年夺得中国SDH市场最大的份额。2001年光产品稳占市场第一位。商业应用智能网解决方案,该产品2000年获中国国智能网市场份额第一。商用A8010大容量接入服务器,并在2000年达国市场份额第一。建立印度研发中心,于2001年获CMM4级(一种软件开发过程管理认

证)认证,2003年获CMMS级认证。被选定为中国移动智能网最大的供应商,中国移动智能网目前是世界规模最大和最先进的移动智能网。2000合同销售额超过US$26.5亿,其中海外销售额达I亿美元。2002:和NEC等成立合资企业COSMOBIC和上海的3G开放实验室。1.2华为公司竞争优势分析 从综合实力看,最近香港一家公司对五家通信公司WCDMA(即3G)的评比: 西门子第一 北电第二 华为第三 阿尔卡特第四 中兴第五 华为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地位,它的竞争优势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研发推动产品持续创新。华为以“做一个世界级的、领先的电信设备提供商”为发展目标,强化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不析推出适应中国市场特点的高性能产品。华为特别强调科研投入,每年将销售额跳10%作为R&D的费用,从事产品研发的科研人员达到10000多人,占到华为员工总数的46%。目前,R&D投入超过50亿元的3G 技术己跻身全球第一阵营,率先在阿联酋、香港、毛里求斯、马来西亚实现商用,突破欧洲UMTS市场,承建荷兰全国UMTS网络。在NGN,IPDSLAM, NG-SDH等新产品的不断创新,直接导致其领先的技术优

华为智能手机的消费分析与营销策略

消费调查、分析及营销策略 专业:市场营销 年级: 2010级 班级:六班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的充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科技的发展,使半块砖已经成为古董,中国已经逐步进入智能化手机的时代,手机已成为大众消费的对象,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手机,(工信部公布的通信业运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终于突破了10亿户大关,达到10.07亿户,其中3G用户达到1.44亿户)。 作为名族品牌的杰出代表,华为手机公司长期致力于研发投入,持续构建产品和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为了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坚持开放合作,以客户需求驱动研发流程,围绕提升客户价值进行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及业务管理的持续创新。公司在研发领域广泛推行集成唱片开发流程,在充分理解客户需求情况下,缩短产品上市时间。 本课程设计报告通过对我国手机用户的消费水平、消费习惯进行调查分析,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出我国手机行业的现行格局。作为生产者,也不可以盲目的生产手机,而应该根据我国市场的环境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做好市场细分、定位、什么样的手机该多生产,什么样的手机少生产,均要有合理的生产计划。 为此,我们小组成员对华为国产智能手机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最终获得一系列真实、宝贵的数据,并对民族品牌的发展、壮大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字:民族品牌智能手机多功能消费水平

引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洛基亚传统手机王国的没落,新生代的智能手机已经以一副王者之势,强势而来,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呈不断上升之势,大有井喷的局势。 现今,智能手机是现行最流行、功能最齐全、也被俗称是小型智能电脑的集通信、交流、办公以及游戏等诸多功能的现代通信工具;他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更多的是给他们带来了娱乐和享受,它的重要性现在已经可以概括到时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对于起步较晚的国产智能手机而言,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

华为公司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战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文件华为司发公司政策【2015】231号签发人:任正非 华为公司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战略 一、目的 明确公司质量目标、质量方针、质量战略,指引公司相关业务规定与流程制定、业务运作和组织文化建设,推进公司质量管理,支撑公司实现持续有效增长、成为???行业的领导者的战略目标。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各类子公司。 三、华为公司质量目标 让??????成为???行业高质量的代名词 四、华为公司质量方针 时刻铭记质量是华为生存的基石,是客户选择华为的理由。 我们把客户要求与期望准确传递到华为整个价值链,共同构建质量; 我们尊重规则流程,一次把事情做对;我们发挥全球员工潜能,持续改进; 我们与客户一起平衡机会与风险,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华为承诺向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持续不断让客户体验到我们致力于为每个客户创造价值。 五、华为公司质量战略 ( )华为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质量是我们价值主张和品牌形象的基石,也是我们建立长期及重要客户关系和客户粘性的基石。

( )打造精品,反对低质低价。以最终用户体验为中心,从系统、产品、部件、过程四个维度构建结果质量、过程质量和商业环境口碑质量。 ( )借鉴德国、日本质量文化,与华为实际相结合,建设尊重规则流程、一次把事情做对、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 ( )把客户要求与期望准确传递到全球合作伙伴并有效管理,与价值链共建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 )尊重专业,倡导工匠精神,打造各领域世界级专家队伍。 ( )人人追求工作质量。不制造、不流出、不接受不符合要求的工作输出;不捂盖子、不推诿、不弄虚作假、基于事实决策和解决问题。 ( )落实管理者质量第一责任,基于流程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大质量管理体系。 六、责任人与解释人 本政策由公司总裁批准,管理责任人为公司质量与运营部部长。对本政策有任何问题,请咨询公司质量与运营部部长。 七、生效日期 本政策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八、版本记录

华为副总裁宋柳平:华为强大的知识产权是如何炼成的

华为副总裁宋柳平:华为强大的知识产权是如何炼成的 非常高兴在中国最好的学府北大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刚才看了一下名单,我发现知识产权队伍里后继有人,一大批年轻人都加入到这个队伍当中,是一个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很多是专业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我今天主要是从企业的实践来谈一谈我们对知识产权,对于创新的一些看法以及我们自己的一些思考。第一点从企业的视角来看,知识产权是一个实务性的学科,知识产权所有问题,其实是跟工业企业密切关联的。所以我们认为知识产权不是一个独立的业务,它跟企业的所处的行业,行业的发展阶段,行业的竞争状况,以及全球的贸易是紧密关联的。所以作为背景我第一部分我先谈一下公司的一些情况。 一、华为的技术与全球市场情况 我先谈一下华为公司的情况,再说华为为什么这样设计我们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华为公司是一个100%的全民营企业,也就是100%的股权属于员工。 我们1988年成立,发展到今天,从销售的角度来讲,在全球的通信行业第一。 发展历史上,我们经历了80年代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通讯需求,通信行业是最早在世界充分竞争的行业。 改革开放的之初,中国通信网络的设备是七国八制(解释:20世纪80年代,全国上下,从农话到国家骨干电话网用的全是国外进口的设备,行业内流传着“七国八制”的说法,就是说,当时的中国通讯市场上总共有8种制式的机型,分别来自7个国家:日本的NEC和富士通、美国的朗讯、瑞典的爱立信、德国的西门子、比利时的BTM公司和法国的阿尔卡特),经历了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的转变。第一代到现在第四代移动通信,就是我们经历的整个过程。 总的来讲发展到今天,通信行业是一个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也是一个全球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竞争市场,竞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华为目前有17万人左右的全球员工。大概有一半的人从事研究开发,我们在接近170多个国家经营业务,约2/3的收入来自于国际市场。 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每年的销售收入大概超过10%投入到研究开发当中去,所以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大量的知识产权。 通信行业实际上是所谓的工业标准行业,工业标准行业的显著特点就是标准对产业发展发挥着引领作用,也就是这个产业链上全球的所有人都要按共同的标准做产品。 从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一个普遍的趋势就是在所有的重要的国际标准当中,都会有大量的企业提供创新的技术。这些创新技术的背后又有大量的专利。这就构成了我们所谓的标准专利,就是大家俗称的EssentialPatent。

华为公司的战略分析报告最新版

华为公司的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宏观环境分析 从全球政治大环境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出于各国国内政治利益的考虑,各种贸易壁垒将长期存在。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全球经济,国际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中国威胁论正喧嚣尘上。纵观公司面对的国内外形势,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这些有利于公司集中精力加快发展经济,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和就业的压力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突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比较多。可持续发展的局面有待进一步形成。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五力模型分析) M?波特教授在其巨著《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一个产业中的五种竞争作用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客户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价格谈判能力和现有竞争

对手的竞争。基于波特的“五力模型”,现对华为公司面临的竞争态势进行分析。 ●潜在竞争者 根据波特的观点,处于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竞争取决于该产业的进入壁垒。就电讯产品市场而言,华为公司由于较早地进入该市场,因此建立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培养了顾客对华为品牌较高的忠诚度,这使华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进入者的竞争。此外,电讯产品市场需要大量的投资和成熟的分销渠道,在这两方面华为也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对于新进入者而言,这构成了一种进入壁垒。特别重要的是,华为经过多年的大力发展,在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可以通过达到可比规模或多元化经营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得以分摊,取得规模经济的效益。由于生产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得“经验曲线”对华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为进入者构筑进入壁垒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波特所言,如果由于“经验曲线”的作用使企业“在累积产量已经很大的条件下,成本仍随产量增加而持续下降,则新进入公司就可能永远追不上已立足企业”。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就在经验曲线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功的战略,在这一点上,华为应该学习德州仪器的成功经验,相对竞争者而言,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此外,政府政策对于产业以及产业中的企业面临的竞争都有重大影响。由于中央政府近年来对电讯产业的支持不断加大,所以华为在这方面可能面临较强的竞争。 当然,进入壁垒还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政府政策的变化必将对整个产业和产业中的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要指出的是,“经验曲线”作为一种比较微妙的进入壁垒,可能随着经验无法持续地保持专有而失去作用,进而要求企业不断加大科研力度,推进产品创新。 ●替代品 按照波特的观点,替代品设置了产业中公司可谋取的定价上限,从而限制了一个产业的潜在收益。对于华为而言,虽然已经处于产业的领导地位,仍然需要注意现有和潜在的替代品的竞争。特别地,对于可以改善现有产品品质和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产品有高度重视;再者,如果替代品是由盈利很高的产业生产的,将更具有竞争力。就此而言,华为应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使产品更具竞争性。 ●购买者

华为手机营销策略分析

合肥工业大学 论文 华为手机营销策略分析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企业管理学生: 指导教师: 2015年3月20日

华为手机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从1987年中开始运营900MHz模拟移动电话业务至今的20多年时间内,中国的移动通讯发展十分迅速。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超过5亿人,成为只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 在中国手机市场发展日趋成熟、竞争也日益激烈的今天,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为)也在积极探求如何有效地进入这一市场。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中国手机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结合 华为内部环境,明确了华为在国内开拓手机业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然后文章针对华为公司手机业务的消费者市场进行细分,其中包括商务型消费者市场和大学生消费市场。最后文章设计了相应的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等营销策略的组合,给华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华为公司市场营销手机营销营销渠道

Abstract:From 1987 began operating 900 MHZ analog mobile phone business has more than 20 years of time, China's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elopment is very rapid.2014 smartphone users in China more than 500 million people, become the only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mobile phone users, China became the world's largest mobile phone market. Mature of mobile phone market in China, the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 toda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huawei") are also actively explore how to effectively into the marke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macro environmen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bile phone industry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 mobile phone market, and further combined with huawei internal environment,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huawei in China to develop mobile phone business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Then aiming at huawei mobile phone business to consumer market segments, including business and college students' consumption market consumer market.Finally the article designs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 price, promotion, channels, such as marketing strategy combination,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huawei. Key words:Huawei Company marketing mobile phone marketing marketing channel

知识产权是科技型企业的重要资产—以华为公司为例

知识产权是科技型企业的重要资产—以华为公司为例 XX 商学院 1XXXXXX 一、关于华为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使能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目前,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2015年,华为实现销售收入3,950亿人民币(按年末汇率折为608亿美元),同比增长37%,这是我们聚焦管道战略以来成效显著的一年。 二、知识产权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当前企业的持续发展有赖于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品牌、专利权、商业秘密等无形资产代表了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经济时代,知识产权资产己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基础。”华为公司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知识产权可以转化为资产,知识产权是可以用来作价出资的。 (一)有利于企业健全内部规章制度 当今中国许多合资企业已经开始着眼于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健全和完善。他们针对知识产权的各个类别,相应地制定实施具体的方案。举例说明,依据技术难度和资本的现实状况选择恰当的开发模式,针对技术的发展前景和企业自身的实力,选择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保护专利技术的方针政策。 (二)有利于加大企业在高技术开发的投资力度 随着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新技术从研制到推广的时间期限得到大幅度的缩短。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武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新的技术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契机,企业的发展与知识产权的保护紧密联系起来。 据有关资料统计,对一项新技术的保护措施问题上,只有47%的企业进行专利申请,其他的企业大多因技术专利性不强、专利保护力量不够而选择商业秘密保护手段。他们十分重视产品的标示商标与企业形象的密切关系。 (三)有利于提高自身知识产权防范意识保持国际竞争力 国家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日益完善,旨在加强保护中国企业本身并提升其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国家不断修改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入世界公约,以其为企业提供更优良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因此企业也要学会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为自己在全球竞争中支起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调查统计中表明,在我国合资企业中只有7.8%的企业在境外获得专利,13.7%的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5.9%的企业在境外同时获得专利和注册商标。这充分显示了我国企业在专利权、版权和商标权等方面的保护政策的进步与发展,企业通过已加入的国际条约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另外,我国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已经学会将代表自己公司商号或商标的字串注册为域名;一旦被他人抢注,则积极谈判,要求买回域名;而对恶意抢注者,则寻求有力的法律保护手段。 近些年随着国家政府的努力和企业本身的进步,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改进已经逐步向世界接轨。我国企业也要适应世界的潮流,积极参与并争取取得主动。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融入全球化势在必行。我国企业要在此基础上把推进本土化和全球化结合起来,给自己一个广阔稳定的发展空间。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华为公司战略分析报告 作者:王新博李林骏罗忠平 导师:顾雷雷 系别年级:信息学院电子商务16班 学科专业:电子商务 完成日期:2016年11月23日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

目录

摘要 通过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为华为公司制定战略提出几点建议。 华为目前处于企业的成熟阶段,拥有一般大企业具有的资金、渠道、市场、技术等优势,而且在华为所在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领域,无法在短时间内出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目前公司发展处于乐观状态,企业可采取乐观战略。 首先,采取多业务优势战略。在公司原有的业务基础上,进军本行业其他业务,并在每个业务上形成华为的优势。 第二,采取差别化战略。大力投入研发经费,发展独特的专利技术,保证公司的业务优势,并推动公司塑造品牌优势,发展高端消费产品。同时开发自主的新产品,使公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完全自主化。 最后,人才方面,继续沿用公司现有的管理战略和引入战略,同时不断在公司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华为优势环境乐观战略

一、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1987年在中国深圳正式注册成立。它是一家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通信科技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基地。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二、企业使命1 为客户创造价值。华为和运营商一起,在全球建设了1,500多张网络,帮助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实现联接。华为和企业客户一起,以开放的云计算和敏捷的企业网络,助力平安城市、金融、交通、能源等领域实现高效运营和敏捷创新。华为智能终端和智能手机,正在帮助人们享受高品质的数字工作、生活和娱乐体验。 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华为主张开放、合作、共赢,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及友商合作创新、扩大产业价值,形成健康良性的产业生态系统。华为加入300多个标准组织、产业联盟和开源社区,累计提案万篇。华为的面向云计算、 NFV/SDN、5G等新兴热点领域,与产业伙伴分工协作,推动行业持续良性发展。 1引自华为2014年年度报表

实施企业专利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_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_杨振力

第12期DOI :10.13998/https://www.360docs.net/doc/ec10831811.html,ki.issn1002-1248.2015.12.033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第27卷第12期Vol.27,No.12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in Agriculture 2015 年12月Dec.2015 实施企业专利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例杨振力 (大连外国语大学图书馆,辽宁大连116044) 摘要:现代企业竞争,已成为专利战略的竞争,专利战略成为企业核心战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以 华为公司的专利战略作为分析对象,解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专利战略相关行为,以及华为的飞速发展与实施专利战略的关系。华为公司的专利申请数量截止2014年已跻身欧洲专利局(EPO )前15名,并且拥有完善的技术保密制度,对专利诉讼能够妥善应对,专利战略的正确运用助推了企业的飞速发展。华为改变了世界普遍认为中国企业只能模仿、不会创造的传统观念。 关键词:企业;专利;专利战略;华为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1248(2015)12-0131-05 Implementing Patent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 ———A case Study of Huawei Technologies YANG Zhen-li (Library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Liaoning Dalian 116044,China) Abstract:The competi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 is the competition of patent strategy.Patent strategy has become the core strategy of enterprise,and also been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enterprise ’s core competitiveness.Taking Huawei's patent strategy as the obje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awei's rapid development and its patent strategy.The number of Huawei's patent applications until 2014ranked before fifth in European Patent Office (EPO),and had a sound technical secrecy,to be able to properly deal with patent litigation.The cor-rect use of patent strategy boos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Huawei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values that Chinese companies can only imitate,not create. Keywords:Enterprise;Patent;Patent strategy;Huawei 收稿日期:2015-07-13 作者简介:杨振力(1981-),男,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专利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资源。企业专利战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的正确实施有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撑企业整体战略的实施。专利战略在发达国家已经实施了几十年,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美国是专利战略的创始国,运用专利战略已有百年的历史。日本在二战后遭遇美国专利战略攻势后奋起反击,最终成为与美国专利战略相抗衡的专利大国,被认为是世界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最为成功的国家[1]。日本,在“二战”的废墟上短短几十年内即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积累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大多数经济学家赞誉的“韩国奇迹”,其经 济成就的取得也得益于成功专利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在理论研究方面,日本学者高桥明夫和斋藤优是专利战略理论研究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理纳德·玻克维兹也进行了专利战略理论的相关研究[2]。在国内,近些年才提出专利战略,国内企业不断遭到国外企业专利战的攻击,被动挨打,为了适应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迫切需要积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专利战略。随着国内经济、技术等相关领域的飞速发展,优秀企业逐步发展壮大,走在前面的诸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专利战略的规划和实施方面取得巨大的进步。国内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在专 131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 一、公司简介 名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1988年中国?深圳 主营业务:面向固定网络、无线网络、数通网络、光网络的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二、华为公司愿景与使命 愿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使命: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三、企业的总体战略选择:发展型战略 由于华为是比较年轻崛起的企业,它通过发展扩大自身的存在价值,使这种价值成为企业职工的荣誉,又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华为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需求,逐步建立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ARPU)、提升带宽竞争力(Bandwidth) 和降低总拥有成本(Cost),实现商业成功。 1、密集型发展战略 (1)市场渗透战略 经过多年积累,华为在有线、无线宽带接入、数据通信和光传输等核心领域建立了综合优势,是全IP融合时代运营商的最佳伙伴;并致力于向全球电信运营商提供开放的应用环境、智慧的运营平台和快速服务,以帮助运营商增加运营收入、提高运营效率;通过敏捷开发,快速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帮助运营商建立云计算平台,有效提高其在IDC 等IT平台方面的投资效率。 全球服务:协同、快速、专业 在全球服务方面,华为持续优化服务解决方案并提升运作效率,帮助客户进一步提高总拥有价值(TVO)。 终端:伙伴、定制、价值 他们聚焦运营商转售市场,帮助客户满足用户对多样化终端的需求,通过提供种类丰富的网络终端,为消费者带来丰富便捷的通信体验。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合作共赢。 (2)市场开发战略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他们坚持开放合作。以客户需求驱动产品研发流程,围绕提升客户价值进行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及业务管理的持续创新。 其投入51,000多名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46%)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并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20个研究所,还与领先运营商成立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把领先技术转化为客户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成功,创造更广阔的市场。 (3)产品开发战略 未来华为将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领域,以及新进入的企业业务领域继续展开合作,扩大联盟范围,以形成健康、和谐和共赢的生态环境。 主营业务:面向固定网络、无线网络、数通网络、光网络的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电信网络:全IP融合网络、业务支持、敏捷、云计算 2、一体化发展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