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程系统规划(问答题)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问答题)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问答题)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问答题)

————————————————————————————————作者:————————————————————————————————日期:

1.区域变电站选址要点:

①接近负荷中心或网络中心

②便于各级电压线路的引入和引出,架空线走廊与所(站)址同时决定。

③建设地点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④所址地势高而平坦(110~500KV变电新标高宜百年一遇,35KV50年一遇)

⑤交通运输方便

⑥尽量不设在空气污秽地区

⑦具有可靠的水源

⑧不占或少占农田

⑨考虑对邻近设施的影响

1)电源变电所选址要点

①位于城市的边缘或外围,便于进出线。

②宜避开易燃、易爆设施,避开大气严重污染地区及严重烟雾区。

③应满足防洪、抗震的要求: 220-500kv变电所的所址标高,宜高于百年一遇洪水水位;35-110kv变电所的所址标高,宜高于50年一遇洪水水位。变电所所址应有良好的地质条件,避开断层、滑坡、塌陷区、溶洞地带、山区风口和易发生滚石场所等不良地质构造。

④不得布置在国家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或有重要开采价值的矿藏上,并协调与风景名胜区、军事设施、通信设施、机场等的关系。

2.高压电力线路规划原则

①线路的长度短捷,减少线路电荷损失,降低工程造价。

②保证线路与居民、建筑物、各种工程构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按照国家规定的规范,留出合理的高压走廊地带。

③高压线路不宜穿过城市的中心地区和人口密集地区。并考虑到城市的远景发展,避免线路占用工业备用地或居住备用地。

④高压线路穿过城市时,须考虑对其他管线工程的影响。

⑤高压线路必须经过有建筑物的地区时,应尽可能选择不拆迁或少拆迁房屋的路线。

⑥高压线路应尽量避免在有高大乔木成群的树林地带通过。

⑦高压走廊不应设在易被洪水淹没的地方或地质构造不稳定的地方。

⑧高压线路应尽量远离空气污浊的地方。

⑨尽量减少高压线路转弯次数,适合线路的经济档距,使线路比较经济。

3火电厂的选址要点

①火电厂厂址应位于城市的边缘或外围,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并与城市生活区保持一定距离。

②火电厂应有便利的运输条件,大中型火电厂应靠近铁路、公路或港口,并尽可能设置铁路专用线。

③厂址应尽可能接近燃料产地,靠近煤源,以便减少燃料运输费,减少国家铁路运输负担。

燃油厂一般布置在炼油厂旁边,不足部分油量采用公路或水路方式运输。储油量一般在20天左右。

④应靠近水源,有便利的供水条件。

⑤燃煤发电厂应有足够的贮灰场,贮灰场的容量要能容纳电厂10年的贮灰量。

⑥厂址选择应充分考虑出线条件,留有适当的出线走廊宽度,高压线路下不能有任何建筑物。

4.液化石油气供应基地的选地原则

①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企业。站地应在城市边缘,与服务站之间的平均距离不宜超过10km。

②在所在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③与相邻建筑物应遵守有关规范所规定安全防火距离

④站址应选择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并有良好的地质地基条件,不受洪水威胁的地区。

⑤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运输方便。

⑥应远离名胜古迹、游览地区和油库、桥梁、铁路枢纽站、飞机场、导航站等重要设施。

⑦在罐区一侧应尽量留有扩建余地。

5.简述城市供热锅炉房的选址要求。

1)靠近热负荷比较集中的地区。

2)便于引出管道,并使室外管道的布置在技术、经济上的合理。

3)便于燃料贮运和灰渣排除,并宜使人流和煤、灰车流分开。

4)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

5)位于地质条件较好的地区。

6)有利于减少烟尘和有害气体对居住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影响。全年运行的锅炉房宜位于居住区和主要环境保护区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季节性运行的锅炉房宜位于该季节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7)有利于凝结水的回收。

8)锅炉房位置应根据远期规划在扩建端留有余地。

6.液化石油气化站与混气站的布置原则

(1)靠近负荷区。.作为机动气源的混气站可与气源厂、城市煤气储配站合设。

(2)站址应与站外建筑物保持规范所规定的防火间距。

(3)站址应处在地势平坦、开阔、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段,并避开地震带、地基沉陷、废弃矿井和易受雷击地区等。

7.布置调压站应考虑的因素

①供气半径以0.5KM为宜,当用户分布较散或供气区域狭长时,可考虑适当加大供气半径。

②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

③避开人流量大的地区,并尽量减少对景观环境的影响。

④保证必要的防护距离。

8.热电站(厂)的选址原则

1)热电厂的厂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并应征规划部门和电力、环保、水利、消防等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

2)热电厂应尽量靠近热负荷中心。

3)热电厂要有方便的水陆交通条件。

4)热电厂要有良好的供水条件。

5)热电厂要有妥善解决排灰的条件。

6)热电厂要有方便的出线条件。

7)热电厂要有一定的防护距离。

8)热电厂的选址应尽量占用荒地、次地和低产田,不占或少占良田。

9)热电厂的厂址应避开滑坡、溶洞、塌方、断裂带淤泥等不良地质的地段。

10)选择厂址时,应同时考虑职工居住和上下班等因素。

9.城市燃气管网布置的一般原则

①结合总规和有关专业规划

②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分期实施

③应采用短捷的线路,供气干线尽量靠近主要用户区。

④应减少穿、跨越河流、水域、铁路等工程,以减少投资。

③尽量靠近负荷中心

⑤各级管网应沿路布置,燃气管线应尽量布局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

⑥避免与高压电缆邻近且平行敷设

⑦对不同压力等级的燃气管网,应按相关原则布线

10.邮政局所选地原则

1.邮政通信枢纽选地原则

(1)枢纽应在火车站一侧,靠火车站台

(2)有方便接发火车邮件的邮运通道。

(3)有方便出入枢纽的汽车通道。

(4)有方便供电、给水、排水、供热的条件。

(5)地形平坦、地质条件良好。

(6)周围环境符合邮政通信安全。

(7)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8)在非必要又有选择余地时,局址不宜面临广场,也不宜同时有两侧以上临主要街道。

2.邮政局所选址

(1)局地应设在闹市区、居民集聚区、文化浏览区、公共活动场所,大型工矿企业,大专院校所在地。

(2)局地应交通便利,运输邮件车辆易于出入。

(3)地势平坦、地质、地形条件良好。

(4)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11.有线电视、广播线路路由规划

(1)有线电视、广播线路应短直,少穿越道路,便于施工和维护。

(2)线路应避开易使线路损伤的场区,减少与其他管线等障碍物交叉跨越。

(3)线路应避开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系统无关的地区,以及规划未定的地域。

60.有线电视、广播线路路由上有通讯光缆,且技术经济条件许可,经与通讯部门商议同意,利用电缆一部分作有线电视、有线广播电路。

(1)其线路由上如有通信管道,可利用管道敷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但不宜同管孔敷设。

(2)其线路路由上如有电力、仪表管线等综合隧道,可利用隧道设电视电缆、广播电缆。

(3)其路由上有架空通信电线,可同杆架设。

(4)其投线有建筑物可供使用,可采用墙壁电缆。

(5)对其线路有安全隐蔽要求时,可采用埋地电缆线路。

(6)其电缆在易受外界、在损伤的路段,穿越障碍较多而不适合直线敷设的路段,宜采用穿管敷设。

(7)新建筑物内敷设宜采用暗线方式。

12.城市防洪防涝对策(“上蓄水、中固堤,下利泄”原则)

1.以蓄为主的防洪措施

(1)水土保持

(2)水库蓄洪和滞洪

2.以排为主的防洪措施

(1)修筑堤防(平原地区多采用)

(2)整治河道“逢弯去角,逢正抽心”

3.不同地区城市防洪对策

(1)在平原地区,大、中河流贯穿城市或从市区一侧通过,市区地面高程低于河道洪水位,采用防洪堤(武汉)

(2)当河流贯穿城市,其河床较深,但由于洪水的冲刷易造成对河岸的侵蚀,并引起塌方或在沿岸设置码头时,采用挡土垟护岸工程(常与修建滨江大道结合)(上海外滩沿岸、广州市长堤路沿岸挡土垟护岸)。

(3)位于山前区,地面坡度较大,山洪出山的沟口较多,排(截)洪沟。

(4)城市上游近距离内有大、中型水库,提高水库设计标准,应加高加固大坝。

(5)地处盆地,市区低洼,市区外围修建围堰或抗洪堤,市内则采取排涝措施(修建排水泵站)

(6)海边的城市,除修建海岸堤外,还可修建防浪堤,对于停泊码头,则可采用直立式挡土垟。

(2)对避震疏散场地的布局要求

①远离火灾、爆炸和热辐射源

②地势较高,不易积水

③内有供水设施或易于设置临时供水设施

④无崩塌、地裂与滑坡危险

⑤易于辅设临时供电和通讯设施。

13.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措施

城市生命线系统:是指维持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交通、能源、通信、给排水等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是城市的“血液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

提高生命线系统防灾能力的主要措施:

①提高设施和管线的设防标准

②强化生命线系统设施的地下化

③设施和管线节点的防灾处理

④提高设施的备用率。

8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布置的原则

一、一般原则

(1)统一的坐标系统及标高系统

(2)应与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和绿化布置统一进行

(3)管线敷设方式应根据管线内介质的性质、地形、生产安全、交通运输、施工检修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

(4)管道内的介质具有毒性、可燃、易燃、易爆性时,严禁穿越无其无关的建构筑物、生产装置及贮罐区等。

(5)管线带的布置应与道路或建筑红线平行

(6)必须在满足生产、安全、检修的条件下节约用地,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应共架、共沟布置。

(7)应减少管线与铁路,道路及其他干管的交叉,当交叉时应为正交,困难时,其交

叉角不宜小于45°。

(8)在山区,管线敷设应充分利用地形、并应避免山洪、泥石流及液化不良地质的危害。

(9)当规划区分期建设时,应全面规划,近期集中、近远期结合;近期管线穿越远期用地时,不得影响远期用地的使用。

(10)管线综合布置时,干管应布置在用户较多的一侧或将管线分类布置在道路两侧。

14.综合布置地下管线产生矛盾时,应按下列原则处理。

①压力管让自流管

②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

③易弯曲的让不易弯曲的

④临时性的让永久性的

⑤工程量小的让工程量大的

⑥新建的让现有的

⑦检修次数小的,方便的让检修次数多的,不方便的

⑧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15.消防站布局要求

①消防站应位于责任区的中心

②消防站应应设于交通便利的地点,如城市干道一侧或十字路口附近

③消防站应与医院、小学、幼托以及人流集中的建筑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以防互相干扰

④消防站应确保自身的安全,与危险品或易燃易爆品的生产储运设施或单位保持200m 以上间距,且位于这些设施的上风向或侧风向。

16.供热管网的平面布置

①主要干管应该靠近大型用户和热负荷集中的地区,避免长距离穿越没有热负荷的地段。

②供热管道应尽量避开主要交通干道和繁华的街道,以免给施工和运行管理带来困难。

③供热管道常敷设在道路的一边,或者是敷设在人行道下面。

④供热管道穿越河流或大型渠道时,可随桥架设或单独设置管桥,也可采用虹吸管由河底(或渠底)通过。

17.供热管网的竖向布置

①一般地沟管线敷设深度最好浅一些,减少土方工程量。

②热力管道埋设在绿化带时,埋深应大于0.3米。

③热力管道与其他底下设备相交叉时,应在不同的水平面上互相通过。

④在地上热力管道与街道或铁路线交叉时,管道与地面之间应保留足够的距离,此距离根据不同运输类型所需高度尺寸来确定。

⑤热力管道底下敷设时必须注意地下水位,沟底的标高应高于近30年来最高地下水位

0.2米,在没有准确底下水位资料时,应高于已知最高地下水位0.5米以上,否则地沟要进行防水处理。

⑥热力管道和电缆之间的最小净距0.5米,如电缆地带的土壤受热的附加温度在任何季节都不大于10度,而且热力管道有专门的保温层,那么可减小此净距。

⑦横过河流时目前广泛采用悬吊式人行桥梁和河底管沟方式。

18.热力站的作用

①将热量从热网转移到局部系统内

②将热源发生的热介质温度、压力、流量调整转换到用户设备所要求的状态,保证局部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设 计方案 第一章系统预期目标 建立吴中区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把城市规划管理过程所涉及的各种信息进行科学的存储与管理,以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快速查询、检索、统计、及时修改更新、空间分析与资源共享等,完成规划管理的办公自动化,最终达到把大量单一、零散、缺乏内在联系的信息资料变成有机、综合的信息资源,以辅助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分析决策,为此不仅要具备合理的计算机软硬件配置,建立规范化的信息分类标准,最重要的是要为系统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框架。系统的总目标为:规划领域在城市建设中具有超前性、基础性和重要性。同样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中也具有基础性和重要性。以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内外城市GIS 应 用的成功经验,是搞好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必不可少的主要管理手段。因此系统的近期目标是建立以吴中区建设局规划处的业务和管理内容为基础,以 GIS 技术为支撑,实现图、文、表管理一体化的综合型、空间型现代化网络管理体系。 第二章系统建设原则 为保证系统具备科学合理的结构框架,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要求,尽可能提高各项指标,拟建系统的设计须遵循以下原则: 1.先进性原则在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以及尽可能降低资金投入的同时,保持系统 的先进性。 2.一致性原则 为确保系统建设的顺利进行、系统建成后的自身运行以及与其它系统的连

接,必须在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强调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主要是数据编码、数据格式的规范化和一致性等。 规范标准的选用顺序为:国家标准、规范,各行业、部颁标准、规范,地方标准,自行制订经过论证的标准。 3.安全稳定性原则 保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在错误干扰下系统重新恢复和启动能力 维护数据安全性能力 4.完备性原则 数据完备性,包括数据的完整性、现势性、准确性和精度 系统功能完备性,子系统的设计必须有比现有业务流程更完善的数据输入、 管理、处理、输出和更新的功能 5.适应性原则 能根据机构功能调整的需要,不断满足以后系统目标的变化的要求 系统的结构设计应考虑日后的功能扩充 能适应技术更新(如软、硬件升级更新等)的要求 6.实用性和方便性原则 进行深入的用户调研分析,针对用户的业务流程设计系统,使用户使用起来 方便实用 系统建成后能够投入实用,以实现规划管理办公自动化 经系统的深层次的应用开发,提供简单明了的用户界面,实现"傻瓜式"的操作系统的安装、运行简单方便,用户经短期培训即能掌握系统维护、管理和使 用 7.经济性原则系统结构设计认真考虑系统建设的经济性,统筹全局,按轻重缓急精心组 织系统结构,使系统运作高效而经济节约。 第三章系统开发关键技术根据系统建设原则,为

最新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版)1-12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①城市规模小②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③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①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②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③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④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⑤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①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②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③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②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③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②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③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①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管子》提出功能分区)、(《商君书》提出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布局考虑) ②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道家】(战国时代,吴国国都阖闾城建设,伍子胥提出“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秦统一中国,规划时,也提出“象天法地”,强调方位)、(三国时期,吴国国都选址金陵,“以石头山、长江险要为界,依托玄武湖防御”) ③严格有序的城市等级制度:中轴对称,道路分等级等【儒家】(周礼考工记,周王城建造,按封建等级)、(曹邺魏城、隋唐长安城、元大都皆是依据周王城而建) 2.你认为哪些古代经典城市的规划案例,对未来的城市发展仍然有重要意义? ①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布局。②隋初,长安城建设,强调建设时序。③元大都建设,结合政治、经济、文化及地形地貌特点----整体观念、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④米列都城,采用希波丹姆模式,以方格网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3.你认为哪些城市规划理论深刻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田园城市、卫星城镇、马丘比丘宪章、邻里单位和小区规划、有机疏散、理性主义、城市设计、社会学和新马克思主义、永续发展和全球化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期末考试简答题

名词解释: 1.城市性质:在中国城市的总体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定它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城市用地评价:在中国的城市规划中,对城市土地的可行性、用途需要投入的资金,以及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城市生态平衡的影响所做的评价。 3.城市化:也称城镇化,指的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4.卫星城:一些半独立的城镇,除了居住建筑外,还设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去母城。 简答题: 城市化具体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地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比较集中成片的、密度高的居住形状,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2、论述可持续发展概念、意义且具体说明经济、社会、自然三者协调统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子孙后代他们自己的需求能力的发展。 意义:三者关系: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自然和社会三个方面,涉及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统一 具体来说,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不仅重视经济增长数量,更注重和追求经济发展质量,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加大社会环保意识,防治污染于产生污染的源头,解决污染于经济发展之中。要善于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促进可持续发展,达到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经济持续增长,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要求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城态发展不能背离环境的承载能力 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控制人口增长,改善人口结构和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创建一个保障公平、自由、教育、人权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此外,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习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和决策取舍的参照依据。在城市总体布局中,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力求以人为中心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持续发展,使城市发展的各个阶段建设有序,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目标,整体协调发展。 3、居住用地选择要考虑那些方面? 居住区用地的选择一般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选择自然环境优良的地区,这些地区有着适于建筑的地形与物质条件,避免选择易受洪水、地震灾害、滑坡、沼泽、风口等不良条件的地区。在丘陵地区,宜选择向阳、通风的坡面。在可能情况下,尽量接近水面和风景优美的环境。 (2)居住用地的选择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就业区、商业中心等功能地域相结合,协调

系统工程学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系统工程学方法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摘要:教科书对于城市规划的定义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然而,作为 一门学科,城市规划的重要特色之一是诸多要素紧密集合,综合性、系统性很强。 实际上,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长期以来以一般系统理论为基础的系统分析方法,已经帮助了规划工作者认识许多复杂的城市问题。虽然,城市规划工作者比较容易理解系统工程基于系统论的城市规划研究,学的一些基本思想。但是,朴素的系统观点和简单的系统分析方法都不足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应该讲,在我国城市规划中必然要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发展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 关键词:城市规划、系统工程、系统思想、系统方法、应用、运用 一、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学是研究分析有关复杂信息反馈系统的动态趋势的学科。系统工程 学以控制论、控制工程、系统工程、信息处理和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基础,研究复杂系统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行为模式。 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对象是将“系统”;其工程的内涵不仅是“硬件”,还包括了“软件”,即工程技术中的实体,还包括社会、经济、管理等非实体即概念对象在内。这就是系统工程与传统工程的区别。其工程的任务, 是在传统工程单一技术任务的基础上, 还要解决系统的全盘统筹问题, 即要解决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总体协调问题。其工程方法是以系统的主要观点和方法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从全局、整体、长远出发去考察问题,拟订目标和功能,并在规划、开发、组织、协调各关键时刻,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求得优化方案,然后用传统工程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工程设计、生产、安装、建造新的系统或改造旧的系统,并使之整个寿命期最优。 二、城市规划系统工程 城市系统工程也就是将系统工程的原理、观点和方法运用于城市系统中。其中包括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城市管理系统工程、城市建设系统工程和城市信息系

城乡规划管理系统与法规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 第一章城乡规划管理概述 1城乡规划管理基本容和特性 基本容(1) 城乡规划组织编制(2) 依法审批城乡规划(3) 城乡规划实施(4) 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和检查 特性 ⑴就管理的职能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服务性和制约性。 ⑵就管理的对象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宏观性和微观性。 ⑶就管理的容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 ⑷就管理的过程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 ⑸就管理的方法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具有规律性和能动性。 2城乡管理的基本原则 ⑴依法行政的原则⑵系统管理原则⑶政务公开原则⑷公众参与原则 3城乡规划决策的类型和含义 含义:就是城乡政府和城乡规划管理行政主管部门为了实现城乡规划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城乡建设活动的方向、项目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 决策类型(1)最优决策和满足决策指最有效地达到既定管理目标的决策。(2)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是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操作作规程进行决策。 4如何提高城乡规划决策技术 优化决策结构,提高决策技术水平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化和法制化建设 第二章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 1简述行政领导的含义 导行政领是行政组织或机构的管理者通过一定方式指挥影响组织的个体成群体,从而实现一定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2结合城乡管理工作容,谈谈如何提高行政效能。 提高行政效率应该采取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的方法,应该把重点放在改革和完善行政部的体制、结构、程序和提高人员的素质上。把重点放在改善部环境上,主要从4个方面进行自我改革和完善。 (1) 改革组织体制。 (2) 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完善行政过程。 (4) 实现行政管理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 3行政法治原则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含义? 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管理权的存在与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具体容包括4方面容:⑴行政行为主体合法、⑵行政行为容合法、⑶行政行为程序合法、⑷行政行为权限合法。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要求行政机关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 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在某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经法律授权的特定的一级政府批准,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或与法律依据想抵触的措施,事后必须报法定国家机关予以确认。 4行政行为产生法律效力所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1 总体介绍 蓝图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LTUPMIS)是广东蓝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多个城市规划信息系统软件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开发的以城市规划空间信息管理和实时更新为基础,以“两证一书”为核心,按照建设用地选址──规划方案审批──建设工程方案审批──建设工程验收──发证为主线业务流程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LTUPMIS 基于蓝图工作流平台──LTFLOW 和SuperMap GIS 平台进行开发,提供可以灵活扩展的、基于工作群组的空间数据管理、编辑和共享功能,是数字城市规划系统的理想平台。系统参照国家及建设部有关规范和标准,将GIS 集成于办公系统之中,实现图文一体化管理,达到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业务处理、内部管理的计算机化,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效率和质量,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简单易用、功能强大、可定制、可扩展、易维护,具有分布式处理能力的流程管理、图形编辑、数据处理平台。采用多层体系结构、组件式设计思想、流程化业务处理、层次化开发方法,终端业务处理可以在IE 浏览器、专用客户端两种模式下运行。 2 高效安全的空间数据管理 (1)通过采用高效、全面、成熟的SDX 空间数据库技术,实现现状数据(基础地形图、综合管线)、规划编制成果(总体规划、规划路网、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题专项规划)、规划管理数据(历史用地、基底红线、道路红线)等规划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一体化集成,实现良好的并发性、安全性和可管理性。全面支持Oracle、SQL Server 及Sybase 等大型数据库服务系统,实现空间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集中化管理。 (2)多源空间数据无缝集成,直接访问其他格式数据,充分快捷地利用原有数据资源,如直接读取测绘界广泛采用的AUTOCAD 格式,可快速建立作为背景的基础地形图库。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3

城市规划原理课后习题-3

第三篇城乡空间规划 10.城市规划的类型与编制内容 11.城市用地分类及适用性评价 12.城乡区域规划 13.总体规划 14.控制性详细规划 10.1试比较2008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与1989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的异同。 10.2试比较各层面规划类型在内容与深度上的不同。 10.3城市基本资料搜集。 11.1哪些要素决定了不同城市土地的价值级差?有学者认为,我国实施的土地拍卖制度提升了房产的价格,是否应该叫停土地拍卖? 1.土地级差—— 由于城市土地的自然性质或者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的差别,而又不同的价值,这被称为“价值级差”,影响城市土地价值的主要因素有:城市土地的区位,适用性,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等。 ①区位:一般指的土地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或者是土地所属的城市的基本状况, 如相同城市,市中心的地块通常比郊区价值高,大城市的地块一般比小城市价值高。 ②适用性:指的是土地的适用性评定结果,一般是一类用地的价值>二类用地的 价值>三类用地的价值。 ③用地的基础实施建设: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的,一般其价值越高。 2.土地拍卖—— 土地拍卖的制度提升了地产的价格,地价上涨推动房价上涨,但是并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叫停土地拍卖,原因如下: ①从放假高涨的原因来说,土地拍卖出高价不是带来房产涨价的直接原因,因 为房价本身就是开发商自己根据市场制定的,无论土地是否高价拿来,开发商都可以定出高价来的,因此叫停土地拍卖,并没有找到其问题根源,更重要是的建立健全的土地财政政策,预防、限制土地拍卖过程中对于土地价格的提升给房价带来的影响。 ②土地拍卖的经济收入,是地方政府发展自身的重要经济来源,叫停土地拍卖, 会给地方政府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精选-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C )。 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2、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B )。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3、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D )的不同。 A.人口规模B.空间规模C.居住形式D.产业结构 4、一般把( A )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发明蒸汽机B.汽车的出现 C.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D.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 A )。A.市场推动型B.地方推动型C.辐射扩散型D.外资促进型 6、以下四项中,( D )项不是城市化。 A.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 D.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7、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B )。 A.20%;35%;50% B.30%;30%~70%;70%一90% C.25%;40%;60% D.40%;40%~80%;80%~95% 8、(B)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 9、通常我们把(B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B )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A.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B ) A.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B.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C.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 D.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 2、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C)。 ①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②规划体系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MapGIS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MapGIS城市信息系统介绍 一、行业现状概况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而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依赖对城市过去、现在和将来有关信息的把握。这些信息涉及面广、信息量大,传统的人工作业和分析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 同时,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城市的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建、改建、迁建的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受理、审批、签发一书两证业务在工作中逐年上升。在项目审批过程中,既要查询地块的规划信息和控制数据,又要了解用地现状、查阅有关法规,审批手续纵横交错。 那么借助现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工作流技术及GIS技术建立服务于城市规划审批、辅助决策、信息发布、批后管理、信息管理等环节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规划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科学化成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迫切需求。 二、引入GIS的必要性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为主的知识时代,信息化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信息资源的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面对包罗万向的信息和有限的空间资源,如何产生最大的效益,是城市规划管理和企业竞争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利用GIS技术,使管理者彻底摆脱繁重的手工操作,利用信息系统辅助管理和决策/分析,提高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信息,保证资料的正确性,提高查询速度,促进信息共享。GIS的应用己渗透社会活动的每一环节,建立高效,覆盖全社会的公用空间数据网络系统,提供全面、准确的空间数据服务,供生产管理使用,使GIS成为社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支配力量、成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我国非常重视数字城市的建设,科技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等多部委在九五、十五期间的许多科技项目都是有关对数字城市的研究和开发,项目内容涵盖了数字城市建设的理论方法、政策法规、标准、基础设施、软件开发等各个方面。各地政府部门也在大力加强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的建设。

城市规划原理--思考题

1.简述城市形成的过程及其主要动因是什么?答: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成生了剩余产品,人们需要对剩余产品进行交换,于是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劳动分工。随着交换量的增加及交换次数的频繁,有了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商业和手工业也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就出现了人类社会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原始居民点也发生变化,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农村,一些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点逐渐发展为市,即出现了城市。所以,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2.古代城市和现代城市的特点答:古代城市的特点:1城市结构简单,城市职能单一;2城市规模小;3军事职能占主要地位;4城市化水平低,且进展缓慢。现代城市的特点:1城市化速度加快,变化剧烈;2城市结构趋向复杂,规模日渐增大;3城市职能多样化,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城市主要职能;4城市类型增多;5人口向城市急剧聚集,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 3.规划的特点有哪些?答:很强的综合性,很强的政策性,很强的先期性,不确定性. 4.城市规划的定义?其核心内容有哪些?答: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核心内容: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5.城市规划与建筑的关系答:1.城市规划对建筑的影响作用:1)城市规划影响建筑的选址;2)规划影响建筑的综合效益;3)规划影响建筑布局,形体与风格。 2.建筑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作用:1)建筑直接影响城市规划;2)建筑影响城市的环境与景观质量;3)建筑影响城市基础设 备的使用效益;4)建筑影响城 市布局结构。 6.解释:用地面积:城市用地是 指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 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它们既 是指已经建利用的土地,也包 括已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区范围 而尚待开发使用的土地。建筑 红线:指建筑用地相互之间的 用地分界线。不经规划主管部 门批准,建筑物的平台,窗户, 基础,地下管线等不允许突出 红线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用 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分界线。 建筑范围控制线:基础上用以 标定可建建筑区域范围的界 线,受红线后退及其他因素影 响,基础上可建建筑的范围比 红线标定的范围小。建筑范围 控制线与红线之间的用地归基 础的持有者所有,可布置道路、 绿化、停车场及其某些非永久 性建筑物、构筑物等,并计入 用地面积参加其他指标的计 算。建筑密度:又称建筑率, 指基地上各类建筑的基地总面 积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计算。 容积率:指基地内各类建筑物 的总建筑面积的比值,比值为 1-2时,基地上可见多层建筑; 比值为4-10时,基地上可建高 层建筑,通过给定基地容积率, 可现指基地上最大总建筑面 积。 7.对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影响 要素? 8.论述“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历程及主要思想 答:1)1898年霍华德提出了 田园城市的设想,田园城市尽 管在20世纪初得到了初步的 实践,但在实际的运用中,分 化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 指农业地区的孤立小城镇,自 给自足;另一种是指城市郊区。 2)到20世纪20年代,曾在霍 华德的指导下主持完成第一个 田园城市莱彻沃斯规划的恩温 提出了卫星城理论,并以此来 继续推行霍华德的思想。3) 1924年,在阿姆斯特丹召开的 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建设卫 星城是防止大城市规模过大的 一个重要方法,从此,卫星城 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概念。20世 纪50年代以后,人们对于这类 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城市统称为 新城。4)1932年F·L·赖特 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这一 设想将城市分散理论的思想发 挥到了极点。5)E·沙里宁为 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产生的 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 理论,他在1942年出版的《城 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一书中阐述了有机疏散理论。 加粗的即为主要思想 9.简述“有机疏散理论”答: 1942年沙里宁在《城市:它的 发展、衰败和未来》中阐述的 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进 行调整的理论。它的改建目标: 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 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 些活动的地方去;把腾出来的 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 该做其他适宜的用途;保护一 切老的核心的实用价值。 10.何谓城市性质?确定城市 的性质对规划有何意义?如何 确定某城市的性质?答:城市 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 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起的作 用,指各城市在全国城市网络 中的分工和职能。意义:1.不 同的城市性质决定着不同城市 规划的特征,对城市规模的大 小、城市用地组织的特点以及 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的水平起重 要的作用。2.是决定一系列技 术经济措施及其相适应的技术 经济指标的前提和基础,便于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把规划的一 般原则与城市的特点结合起 来,使城市规划更切合实际。 3.正确拟订城市性质是确定城 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的依据,有 利于合理选定城市建设项目, 有利于突出规划结构的特点, 有利于为规划方案提供可靠的 技术经济依据。确定依据:城 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组 成城市的一些要素主要是满足 本市范围以外地区需要而服务 的,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城市的 形成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决定作 用。如果其产品仅为满足本市 居民需要,则该因素不是城市 的基本要素。 11、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 械增长答:自然增长指人口再 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人数与 死亡人数的净差值;机械增长 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 量,即一定时期内迁入城市的 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 值。 13、估算城市人口的规模的方 法有哪些?答:劳动平衡法、 职工带眷系数法、.综合平衡法 14城市用地自然条件分析包含 哪些内容?答:1.) 地质条件: 主要表现在与城市用地选择和 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方 面的分析。2.)水文及水文地 质条件3.气候条件4.)地形条 件 15、城市用地平衡表的概念? 主要作用是什么?答:用地平 衡表的概念:用数量概念说明 城市各类用地的相互关系的表 格。用地平衡表的作用:通过 编制用地平衡表,检验城市各 项用地的分配比例以及是否符 合规定的定额指标,为合理分 配城市用地提供必要依据。1) 反映城市土地使用的水平和比 例,作为调整用地和制定规划 的依据之一;2)用以比较城 市之间建设用地的情况;3)作 为规划管理单位审定城市建设 用地的必要依据。 16.试论述当前我国土地储备 机制的运行模式及其存在的主 要问题答:运行模式:1.按照 市场机制运行的模式;2.行政 指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 式。存在问题:1土地储备机 制立法滞后,土地立法体系有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真题

2008年度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 城市规划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 1.集中、集聚、集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集中是前提,集聚是方式,集约是结果 B.集中是空间的有序集中,集聚是产业的有组织集聚,集约是资源的高效开发 与利用 C.集中是人口的集中,集聚是具有关联性产业的集聚,集约是最大限度地节约 D.集中是为了节约土地,集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集约是为了保护生态 2.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 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3.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优区位应优先开发 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 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 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 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A.采掘业 B.物流仓储业 C.建筑业 D.煤气的生产与供应业 5.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 A.城市性质与规模 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 6.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 A.建筑布置规模 B.以宫殿为核心

C以广场为核心 D.以神庙为核心 7.《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B.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8.下列有关《雅典宪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里程碑 C.功能分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 D.功能分区解决了城市和区域的有机联系 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长安城的居住采用里坊制 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的北部 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的正中 D.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位于明清北京内城之外 10.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 A.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B.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C.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 D.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11.豪斯曼的巴黎改造规划与建设的特点是( )。 A.以政府直接组织与管理为主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活动 B.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的新城(区)建设运动 C.以街道景观整治与建设为主的美化运动 D.以增加公共空间的面积与配置为主的“公园运动” 12.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 ) A.综合性 B. 战略性 C.政策性 D.实践性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学课程习题

第二章习题: 证明题1:设(X1,X2,…,Xn )为来自总体X 的样本,EX=a , DX=σ2 则(1)X E =a ,X D =σ2/n (2)ES 2=σ2 证明题2:∑∑-<-22)()(a x x x a 是x 以外的任何数值,即离均差 平方和为最小。 第三章习题: 1.证明题:对于平均中心(中项中心)的离散程度 222b d d d +=? d ------ 标准距离 ?d ------ 区内标准距离 b d ------ 小区间标准距离 2.求1v 到7v 最短路径,并写出步骤

第四章习题: 1. 例如在某地理区域取得个169个某要素的地理数据,算得平均数为131.7x =,标准差1 2.5s = ;又在相邻的另一地理区域,测得99个数据,算得平均数228.8x =,标准差2 2.6s =。问两个地理区域可否看成同一类型(同一母体) 2.如有上海1873-1972年一百年降水资料(见下表),问是否满足正态分布? 1 2 3 4 5 6 7 8 9 1870 947.8 1806.3 1588.1 769.8 1008.9 1206.8 1271.4 1880 1101.9 1340.2 1331 1085 1184.4 1113.4 1204.9 1170.7 975.4 1462.3 1890 947.1 1416 709 1147.5 935 1016.3 1031.6 1105.7 849.9 1233.4 1900 1008.6 1063.8 1004.9 1086.2 1022.5 1330.9 1439.4 1236.5 1088.1 1288.7 1910 1115.8 1217.5 1320.7 1078.1 1203.4 1480 1269.9 1049.2 1318.4 1191.8 1v 2v 3v 4v 6v 5v 7v 2 7 1 5 5 3 5 1 5 7 3 2

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

第八章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 第一节城乡规划管理概述 一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 (1)城乡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 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城市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搞好城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2)城乡规划管理的核心。根据对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的解释,城乡规划管理核心包括三方面: 第一,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 第二,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第三,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二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般特征: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时序性、地方性、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等诸多特征。 特殊特征:引导与控制的特性、宏观和微观管理特性、专业性和综合性属性、阶段性和连续属性

第二节城乡规划管理系统 一城乡规划管理系统 城乡规划管理是一个系统。 系统的特点:一是系统是由若干部分以一定的结构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整体;二是系统整体具有层次性,每个层次的系统可以分解为若干基本要素;三是系统整体有不同于各组成部分的新功能。 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检查是一个实践过程。 (1)决策系统: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 (2)执行系统: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建设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市政管线工程进行建设项目选址、建 (3)反馈系统:城乡规划监督检查 (4)保障系统:城乡规划法律规范

二城乡规划管理系统要素 1.管理目标 最终目标P115 2.管理者 管理的水平与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及其能力。如基层规划管理人员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1)(2)(3)3.管理对象 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的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 4.被管理者 一是城乡规划项目(政府内部管理行为),二是建设用地或建设工程(政府外部管理行为)。 5.管理中介 (1)权力 审批权:审批城乡规划,审批“一书两证” 惩治权:查处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 执行权:执行城市政府方针、正常和重大决策 参议权:向城市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表彰权:表彰实施城乡规划优秀建设项目 其他权:其他法律授权或因需制定管理规范的权力 (2)规则 批准的城乡规划文本、图纸,各种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_全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书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1.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产业构成、人口数量、职能。(当然,还有一些非基本要素:市政和公共设施、人造和自然景观、建筑数量等) 2.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工业前城市: 1城市规模小2依赖风力和水力天然能源 3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 工业城市: 1 城市圈层式向外扩张 2 出现城市仓储用地 3 出现商务贸易活动区 4 火车、轮船成为城市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汽车成为城市运输的主要工具 5 城市类型增加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依你的推测,2030年中国城市化的水平将达到多少? 1 城市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我国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2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环境条件存在巨大差异,以统一的标准衡量中国城镇化发展,并以此制定政策,不能满足需求。 3 城镇化是一种现象,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目标,实现城市及区域的永续和谐发展是重点。 60%以上,官方预测为70%(8月27日发布的《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新增3.1亿城市居民,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届时,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将超过10亿。),进入城市化的稳定阶段。 4.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关系?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 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 3农业人口剩余推动城市化发展。 1 城市用地增加,农业用地、森林、湿地等非城市用地减少。 2 城市化耗费大量煤、石油等非天然能源,造成环境污染。 3 城市化同时促进科技发展,产生电池、塑料、建筑垃圾等人造污染物。 第二章 1.中国古代的城市格局反映了哪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原理问答题

1、马丘比丘宣言与雅典宪章对照,它有哪些基本不同的新思想? (1)《雅典宪章》的主导思想是把城市和城市的建筑分成若干组成部分; 《马丘比丘宪章》的目标是将这些部分重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关联性。 (2)《雅典宪章》的思想基石是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 《马丘比丘宪章》宣扬社会文化论,认为物质空间只是影响城市生活的一项变量,而起决定作用的应该是城市中的各类群体、社会交往模式和政治结构。 (3)《雅典宪章》将城市规划视作对终极状态的描述; 与其比较起来《马丘比丘宪章》更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和动态性。 2、和谐城市是什么,如何理解“和谐城市”的柱锥模型? 在满足人类生存底线的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永续发展的三角形模型中,社会、环境和经济构成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三条边代表了不同利益诉求的直接冲突。当各方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程度,达到冲突之间的平衡,这样的城市称之为“永续城市”。“永续城市”构成了“和谐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各自发展,不相冲突。当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由不冲突上升到相互协同,实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这样的城市称之为“和谐城市”。?在满足人类生存底线的基础上,追求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永续发展的三角形模型中,社会、环境和经济构成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三条边代表了不同利益诉求的直接冲突。当各方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程度,达到冲突之间的平衡,这样的城市称之为“永续城市”。“永续城市”构成了“和谐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各自发展,不相冲突。当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由不冲突上升到相互协同,实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这样的城市称之为“和谐城市”。 3、城市规划的任务、工作的基本内容及工作特点。 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

大连市城市规划管理系统技术规定

大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修建性详细规划报批设计要求: 1、各类建筑物从道路红线退缩的距离,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建筑物的高度、性质、功能以及所处地段道路的级别确定,建筑退用地红线距离应满足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其退线距离不得小于(表1.1)所列值,并同时符合满足城市轨道安全保护区、城市高压线规划走廊宽度(见表1.2)日照、消防、环保、防空、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规定和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表1.1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距离指标表 居住公建 多(低)层高(中高)层多(低) 层 高层 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 (大于等于40米) 8-10 10-20 8-15 15-20 城市主次干路(小于40 米),支路(大于20米) 5 8-10 5-10 10-15 城市支路(小于等于20 米) 3-5 5 5 5 表1.2 市区35-500KV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规划走廊宽度 (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 线路电压等级(KV)高压走廊宽度(M)线路电压等级 (KV) 高压走廊宽度(M) 500 60-75 66、110 15-25 330 35-45 35 12-20 220 30-40 2、依据建筑设计有关规定,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体育馆、展览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群房),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除已审定的方案另有规定外,不得小于10米,并应留出临时停

车或回车场地。 3、城市轨道安全保护区如下:(1)隧道外边线外测50米;(2)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及线路轨道边线外侧30米内;(3)出入口、变电站等构筑物、构筑物外边线外侧30米内。如在城市轨道安全保护区内进行相关建设活动必须征得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同意,并报市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 4、住宅项目总图涉及挡光影响的用地周边现状建筑物檐口及±0.00绝对标高需由具有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实测后标注于总图上,并经该勘测单位盖章确认。 5、住宅建筑日照间距应按《大连开发区民用建筑设计方案报批办理导则》执行(应同时满足国家其它相关规范要求)。 6、居住区配套公建应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相关要求配置。 7、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应按《大连市普通中小学办学设施标准》执行。 8、居住项目要求在用地内规划出垃圾处理点及相应场地(在总图中注明)。 9、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建筑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住宅部分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提供户型比例测算报告)。 10、总图应标注用地平衡表、经济技术指标表、建筑一览表及简要说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一览表;具体表格格式见表1.3、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 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演变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代 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春秋战国时期 (1)儒家提倡的礼制思想-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 结构布局:以宫殿为中心组成中轴线构成城市的骨架; 平面布局:以宫城的内城为中心,其外再建外城。 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齐整的道路系统。 (2)以管子、老子为代表的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变通 2、案例:1)长安城规划布局特点: 总体布局:总体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中轴对称;宫城居中偏北,宫城之南的皇城,集中布置官府机构及官办手工业作坊与军营。宫城、皇城东西南三面为居住坊里,用城墙分隔,以体现“官民不相参’’的思想。 道路系统: 完整的方格网的棋盘式道路。 宽度极大,纯交通性道路。 分为全市性的干道及坊里内部的地区性道路。 里坊 管制严格,面积大; 在建城时巳划定,然后逐步填满; 坊里中有很多大的府第及寺庙。 商肆 集中设置东市和西市,对称布置。 大小与附近的坊里相同,但内部呈井字形,宽度不大。 市中设有管理机构,管平价、收税及治安。同样的商店,往往集中在一条街上。 2)开封规划布局特点:总体布局 总平面为正方形,但不甚规整,三套城墙。 宫城居正中,为皇室办公、居住服务,城南正门为宣德门是城市中轴线的起点。 内城又称里城,呈不规则方形,主要布置衙署、寺观、民居、商店、作坊等。 最外为罗城,又称外城,呈不规则的方形,主要作防御之用 道路系统 城市道路系统基本上是方格网形,但不对称、不规整。 道路宽度小,主要街道宽40—50m。 道路与商业街相结合。 居住区 是由街巷联系的一群院落,在街巷入口处设牌坊。 商肆 东京的商市成商业街形式布置,城内还有一些瓦子,集中着饭馆、旅店、杂耍、游艺等,沿着通航的河道也有商业街,还有晓市及夜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