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特点与展望

生命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特点与展望
生命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特点与展望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乐长

生命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特点与展望

43

2009.06

研究与探讨

命科学(LifeScience)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

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它不但类似于计算机和网络科学,是一门发展迅速的新兴科学,而且涉及面也非常广泛,从日常生活饮食到生命起源都是其研究的范畴。因此,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也造就了许多前景无限的生长点与分支学科。本文主要对生命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就其前景做出展望。

一、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

1.生物科学。生物科学(Bioscience)其实就是狭义上的生命科学,它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其专业涉及面相当广,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神经学、生理学、组织学、解剖学等。此学科的研究一般比较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更多地关心于生命活动的基本原理,是生命科学中其他学科的理论来源。

2.生物技术。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他组成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能的新物质或新品系,以及与工程原理相结合,加工生产产品或提供

服务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其专业涉及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内容。如果说生物科学属于生命科学中的上游学科,那生物技术则是名副其实的下游学科。它更多地与工程学相结合,一方面为生物科学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则不断推进生命科学的产业化进程。

3.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它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其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比较基因组学、蛋白学和系统生物学等方面,具体说就是从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出发,分析比较序列中所表达结构功能的生物信息。此外,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信息学在处理生物科学理论模型和完善生物技术生产控制上也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4.其他。随着时代的发展,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也在不断地变化,不少分支学科之间都存在着交联或包含的关系。生命科学分支的这种局面,反映了其极为丰富的内涵,也反映了它蓬勃发展的景象。其中,仿生学、宇宙生物学、转基因生物学等学科已经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其未来的发展更令人期待。

二、生命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的特点

1.源远流长,方兴未艾。生命科学是一门有很长历史的学科。在人类文明初期,人们已经注意到了生命与非生命的区别,并对生物进行观察、描述,收集整理了大量材料。从酿酒到圈养家畜,无不是人们对生命现象的一种探求。所以,生命科学的研究可以说从那时就已经开始了。但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和神学的桎梏,在17世纪前,生命科学的研究始终停留在观察和描述阶段。而到了近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一些诸如遗传法则等基本理论的提出为其成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奠定了基础。随着新兴技术的出现和科研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关于生命科学的捷报频传,而最近干细胞研究中的突破更是令人欢欣鼓舞,大多数人都相信生命科学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阶段。

2.发展迅速,大小并举。相对于数学、物理学和化学等经典科学来说,生命科学的研究可谓是一日千里,在一定程度上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相类似。它们都十分依赖于技术进步,在实验工具的不断改良下才能有突破性的进展。比如,互联网的出现之于计算机与网络科学,以及PCR技术的出现之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而在研究方向上,生命科学又与

知识·研发Knowledge&Res earch

传统科学有着共同的趋势,向宏观和微观尺度双向发展。如同物理学对于原子细分、宇宙结构的探求一样,生命科学在微观上研究基因及其结构功能、在宏观上研究生态圈内各因素的交互关系,并寄希望于解释微观结构与宏观功能之间的联系。

3.分支众多,交叉融合。生命科学的分支学科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解释生命科学的相关问题离不开传统科学中的任何一个。就拿生态学来说,它不仅需要物理学来研究生物活动的物理过程,化学来研究生物行为的内在调控,数学来研究大尺度生物居群的统计学规律,还需要计算机与网络科学来支持其庞大的数据库资料以及分析这些数据。也正是由于生命科学研究中的这种需求导致其分支学科间交叉融合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而这一趋势也将随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不断深化。

4.关注自我,人类为先。有人说21世纪将会是生命科学的纪元,这也与人类社会对其本身的关注不断加强有关。当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当发酵工程为人类带来优质而廉价的食物和药品,当基因工程所造就的转基因食品出现在超市、商场,当环境工程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出方案,当重大医学难题不断被攻克,我们发现这无一不是生命科学对人类社会、人类本身产生影响的例子。至于最近炙手可热的干细胞转化新进展也与人类重大疾病的治疗息息相关。相对来说,对于一些与人类关系不太密切的研究方向,其科研力量就显得比较单薄。

5.科学先行,产业待兴。虽

然生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有着一

些共通之处,但在产业化上可以

预见的是它们将不会走一条相同

的道路。说到底,生命科学在现阶

段还是一门以实验科学为主的学

科,它不仅无法在短期内到达传

统科学的那种理论高度,也无法

像计算机与网络科学一样边产业

化边发展。计算机与网络科学只

是以一种辅助工具的形式出现在

人们的生活中,而生命科学所关

注的是生命和人类本身,迅速的

产业化将带来令人难以估计的社

会和伦理问题,而这一点是人类

社会所无法接受的。我们知道,每

隔几个月计算机的处理水平就能

翻一番而导致硬件的更新换代,

但一种生物新药从研制到进入市

场销售至少要10年左右的周期。

当然,即便如此,生命科学仍将继

续以其迅猛的速度发展,产业化

也将随着理论的发展而渐渐兴

起。

三、相应的前景展望

1.理论、技术加速发展。首

先,生命科学在目前阶段还很难

像物理学或数学一样有一个较为

完整而固定的理论框架,但各种

令人振奋的实验结果将不断出

现,从而改变现有的理论格局,带

来新的发展空间。比如,DNA非编

码区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转

化研究的快速进展,全球生态学

相关技术的改进等都给我们带来

了这样的惊喜。其次,世界各国在

生命科学领域的投入,无论是技

术人员还是项目资金都呈现持续

上升的态势。就拿我国来说,新一

轮经济刺激计划中就有若干关于

生物及其产业的刺激方案,而今

年将要启动的艾滋病、病毒性肝

炎传染防治和转基因这三个国家

重大科技专项也将为生命科学的

研究注入新的活力。正是由于生

命科学的这种学科现状和科研环

境让我们相信,其理论和技术都

将继续加速发展,并最终让人们

能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

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

2.对相关人才的素质要求进

一步提高。鉴于现今生命科学的

发展和分支情况,学科间交叉融

合的现象将愈发普遍。可以预见,

很多重要的新发现将首先出现在

生命科学相关交叉学科中,这些

发现不但能填补某些空白,同时

也能够对生命科学基本理论的完

善提供帮助。因此,良好的综合知

识背景对于从事这一行业的人才

来说越来越重要,这会是一种挑

战,但同时也将是一种机遇。

3.产业化空间巨大。生命科

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

当今和可以预见的未来在全球范

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而由于前面所提到的学科特殊

性,其产业化进程并不迅速,仍有

广阔的空间等待开发。除去医药、

农业等传统生命科学产业领域

外,诸如能源技术、食品、环保、轻

化工等新兴或未充分发展的生命

科学产业都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生命科学的

迅猛发展,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

新兴产业都将迎来其新的增长

点。只要人们能理性地对待生命

科学新进展所带来的产业化空

间,生物产业必将迎来自己的春

天。

442009.06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生命科学试卷参考答案

*.* *.*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生命科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 (试卷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成绩按“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第表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D C B A A B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A C D B D A D C 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80分,每空格1分,答案合理均给分) 21.(5分)(1)遗传(2)可遗传(3)父亲XY 常染色体 22.(10分)(1)反射弧感受器效应器传入神经(2)⑤脊髓大脑 (3)无有(4)大脑对于脊髓的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3.(8分)(1)毛细血管物质(气体)交换二氧化碳氧气 (2)消化小肠(3)肾脏(4)神经(内分泌或运动也可) 24.(6分)(1)艾滋病和甲型流感甲型流感甲型流感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2)蛋白质(3)糖尿病生活方式 25.(7分)(1)无痛碘酊(碘酒)创可贴(消毒纱布) 保护伤口,减少细菌感染 (2) D C B A 26.(6分)(1)①徒手切片(2)②③气孔右下方 27.(9分)(1)脊柱无脊椎(2)身体外骨骼 (3)2 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4)鳃⑤③ 28.(7分)(1)真菌细菌病毒(2)1 无异养(腐生) (3)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热膨胀 29.(6分)(1)科种(2)双名法 (3)菜粉蝶Drosophila melanogaster Drosophila 30.(9分)(1)池塘水阳光(2)水草螺蛳单向流动,逐级减少(3)1 2 光照(4)水质、水温等 31.(7分)(1)室内照明等 (2)室内制冷等保温材料等废料发酵产生沼气等 (3)二氧化碳(碳)(4)B C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理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爱考机构 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https://www.360docs.net/doc/ec11707065.html,

生命科学学院生理学招生目录 系所名称生命科学学院 招生总数35人。 系所说明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比例约为85%。本院只招收五年制硕博连读生,中间不授硕士学位。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及人数 071001 植物学 4 071002 动物学 1 071003 生理学 2 071005 微生物学 1 071007 遗传学 2 071009 细胞生物 学8 071010 生物化学 与分子生 物学 8 071011 生物物理 学1 071012 生态学 1 071020 生物学(生 物信息学)3 071021 生物学(生 物技术)4 生命科学学院生理学考试科目 系所名称生命科学学院招生总数35人。 系所说明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比例约为85%。本院只招收五年制硕博连读生,中间不授硕士学位。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生理学 (071003) 人数:2 研究方向01.痛觉、成瘾的神经机制

02.细胞钙信号转导 03.脑疾病的神经生物学 04.心脏疾病的细胞分子机制 05.发育神经生物学 06.冬眠与低温低氧适应机制 07.基因与行为的神经生物学 考试科目医学专业考生可选考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专业考试科目。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 201英语一 3 706生物化学 4 814生理学 生命科学学院生理学专业简介 北京大学生物系已有80多年历史,1992年成为现在的生命科学学院。老一辈科学家为本学科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创造了优良的学术氛围。植物学、生物化学等二级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办首批批准的博士点。1999年,我院生物学学科成为全国首批一级学科。我院生物学学科的二级学科方向齐全,历史悠久而又勇于探索和创新,师资队伍强,人才培养经验丰富,使本学科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我院植物生理学等四个博士点在1988年被当时的国家教委评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在2002年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北大生命科学院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博士点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自1996年以来,得到了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北京大学“创一流大学985工程”等重大项目支持,获得这些项目支持经费超过8000万元,极大改善和装备了科研和教学基础设备和设施,优化了科学研究条件,创造了更为有利的科研和教学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办学水平。同本学科直接挂钩的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蛋白质工程与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膜及膜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凝聚力强,努力向上,年龄结构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博士生导师52名,教授41名,其中中科院院士3人,长江特聘教授10人,获杰出青年基金者16人,获博士学位者68人。根据本学科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和我国的特点与需求,结合我校的条件以及长期的积累,本学科已形成了下列几个方向并各具自己的特色: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发育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和生物技术及工程。目前,我院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多项,科研经费每年4000余万元,其中包括科技部“转基因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主持项目和子项目若干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近3年来,本学科共发表SCI级刊物上的论文数百篇。近年来还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刊物(如Nature, Nature Cell Biol., PNAS, Plant Cell, JBC等)发表论文,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我院一贯重视人才培养,从多方面创造条件,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近两年来,我院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不少获得了博士学位的毕业生在世界一流学术刊物(如Cell, Nature,Science等)上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国际国内同行的高度赞扬。 我院重视培养和吸引优秀研究人才和师资,加强基础研究,重视学科交叉,注意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国际合作和增进学术交流是我院总体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院同多个世界著名大学和研究所保持着紧密的学术关系,并且有多名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毕业或在读,为提高我院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生命科学学院部分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2018上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命科学生物等级考真题卷

上海市2018学年度等级考监控测试 生命科学试卷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综合分析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等题型。 3.考生应用2B铅笔、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图1为丙氨酸结构式,依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判定他的R基是() A. -H B. -NH 2 C. -COOH D. -CH 3 2. 我国科学家钟杨已保存种子4000万种,他的团队贡献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A.就地保护 B.迁地保护 C.离体保护 D.异地保护 3. 图2为某动物细胞周期中各期时长,该细胞分裂间期时长为() A. 1h B. 4h C. 12h D. 21h 4. 使用显微镜目镜测微尺在低倍镜10X下测量变形虫,测得虫体长占20格,转换高倍镜40X虫体所占格数为() A. 10格 B. 20格 C. 40格 D. 80格 5. 表1为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该实验结果可以证明酶() 表1 步骤1号试管2号试管 1加淀粉液2ml加淀粉液2ml 2加充足淀粉酶加充足脂肪酶

3加碘液加碘液 现象不变色变蓝 A.具有高效性 B. 具有专一性 C. 本质为蛋白质 D. 本质为RNA 6.为一个基因型AaBb的土豆,将其块茎埋入土中,其后代基因型为()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7.如图3是人体内物质X和Y的代谢示意图,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糖酵解 B.物质Y是丙酮酸 C. Z表示卡尔文循环 D. 物质X是脂肪 8.发财树浇水太多容易导致烂根,烂根后植物能检测出() A.乙醇与CO 2 B. 仅CO 2 C. 仅O 2 D. 仅H 2 O 9.吸收外周组织中多余胆固醇并运到肝脏的脂蛋白主要是() A.乳糜微粒CM B. 高密度脂蛋白HDL C. 低密度脂蛋白LDL D.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10. 小萌正在参加百米赛跑,下列状况中符合此时身体情况的是() A. 支气管扩张,心跳加快 B. 支气管收缩,心跳加快 C. 支气管扩张,心跳减慢 D. 支气管收缩,心跳减慢 11. 图4是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光学显微镜照片,该细胞刚完成() A. 细胞核分离 B. 染色单体分离 C. DNA双链解开 D. 同源染色体分离

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1.1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教学设计 一、本章教材分析: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兴趣越来越浓厚,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同时又是充满迷惑和挑战的未知世界。本章是高中生命科学的开篇,通过回顾生命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展望新世纪的美好前景,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生命科学的重要意义。 本章包括《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界》和《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两节。通过这一章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生命能够科学技生命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好奇心,使之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更加自觉地学好这门课程。同时使学生了解什么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激励学生走进生命渴望学实验室,为高中阶段《生命科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本节教材分析: 本节《走进生命科学的诗集》包括“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两部分内容,这一节教学关键在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即激发学生持续的内在兴趣,并让学生注意科学家如何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学习科学地思维,领略科学思想。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贡献,同时介绍了《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等科学巨著。然后,按照整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研究历程,以及从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这两条主要线索介绍生命科学研究发展的历程。教材特别强调了细胞的发现、DNA 双螺旋结果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伟大成就。本教材注重介绍研究手段,强调了技术的发展对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于生命科学发展简史要通过一个个事例和科学家前后相续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发现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课本知识来源于科学实践,科学家的工作是从观察到的一系列现象中“猜出”本质与联系。以此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便是观察前人的观察,以便将来自己也成为世界的观察者和问题的解决者。 关于“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教材侧重于现代生命科学的成就与未来的发展前景。教材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介绍生命科学在21世纪将面临的重大课题,其中包括正在研究的课题,如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环境保护等,也有至今未解之谜。强调生命科学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与健康的重大影响。 引导学生放眼看世界,自己体会和思考科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作为社会的一员,自己现在能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刚进入高中(高一)的同学。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生物的基本知识,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具备了一定得生物学基础。对于刚刚步入高中校门的学生而言,生命科学史的介绍和研究成果的简介是他们接触到的生命科学的第一课,作为教师,如何引导他们带着兴趣走进生命科学这门学科,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鉴于生命科学史的内容比较枯燥,涉及到一些时间、人物、研究成果的记忆性知识,单纯的讲解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会采用一些图片资料、以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解这方面的知识。在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介绍中,因为涉及到一些学术性较强的科学知识,因此我会在课前将这些知识作一定的简化处理,以更加形象生动的通俗的语言给学生介绍一些学术性较强的科研成果。

(完整版)高中生物教学随笔

高中生物教学随笔 中学生物是一门结合文理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中既需要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需要在其中掺插形象思维。正是为了适应生物这一门学科的特点,就必须要求学生首先要把基础打好,然后再开始拓展逻辑思维。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材料,所以应把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使学生重视教科书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善于阅读,有的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有的学生甚至看不懂课本。因此,教师必须进行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做好“标、增、注”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有效性,应该指导学生直接在教材上标、增、注。把一句话或某些段落中重要的内容,比较重要的内容,特别重要的内容,关键性字、词,用各种符号标出。鉴于高考要求,仅仅掌握书本上的表面知识不不够的。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对书上难以理解的内容予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增添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注:对于教材有些地方必须“前挪”或“后错”才能说明问题的,或是前后知识点有联系的,可批注在旁以备忘,便于阅读时随时查阅。 二、揭示隐含未显内容,引导阅读 学生看书时总是浮于表面,对于一些在插图中隐含、课文中无文字说明的内容往往不容易发现,这时就需要教师从旁指点。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图中,隐含着整个时期核内遗传物质变化的问题;光合作用过程图解,隐含着光合作用释放氧均来自反应物的水,葡萄糖中的6个碳均来自反应物的二氧化碳;细胞呼吸图解中,隐含着各种反应物的参与阶段。这些隐含未显内容是学生理解问题、完成习题的障碍。所以,需教师正确并带有启发性的点拨,引导阅读,使隐含内容外显化,学生悟出了书本文字没有表述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三、专题阅读 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一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织成体系,让学生阅读。以葡萄糖为例,教材上出现过多次,把它整理成下列几方面:1、葡萄糖是分属糖类中的几糖;2、葡萄糖的鉴定——斐林试剂;3、葡萄糖的产生——光合作用;4、葡萄糖的代谢(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代谢--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其他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代谢—无氧呼吸、有氧呼吸);5、葡萄糖在植物和动物之间传递(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专题性阅读,目的在于使分散的基础知

从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谈细胞生物学

从生命科学的发展趋势谈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整体、细胞超微结构和生物大分子水平上把细胞的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联系起来研究,把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生物体整体生命活动联系起来研究,从而揭示各种生命现象的物质本质及其规律的学科。细胞生物学是实验科学,其理论体系的发展依赖实验技术的进步。现已形成的丰富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体系,是生命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从19世纪中叶以来,生命科学迅猛发展,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由宏观向微观 光学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观察到了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单元——细胞。20世纪40年代,电子显微镜问世,对生命物质本质的研究进入细胞超微结构水平。20世纪50年代,高速离心机、电泳层析、分光光度计和分子标记等物理和化学技术方法引入生命科学研究,增强了细胞超微结构的化学组分和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分析能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发展的基因操作技术推动了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上述实验研究的成果提升了人类揭秘各种生命现象物质本质的能力,奠定了细胞生物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二)由分析到综合 人类对生命的认识.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对于简单生命现象的分析研究比较容易取得成果,促进了知识的积累。而对复杂生命现象的研究,则需要

综合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成果,经归纳、联系、推理的过程,从而揭示复杂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19世纪生命科学杰出的成就之一——生物进化论,是达尔文综合了当时的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生物分类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

胚胎学、细胞学等,科学地揭示了物种起源这一复杂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可以认为,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生命科学的又一重要成就、细胞生物学不是研究单一生命现象的学科,而是综合了在细胞超微结构水平和分子水平上对各种生命现象的现代研究成果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是生命科学的综合性基础学科.是进一步研究复杂生命现象,探索生命奥秘的工具学科和前沿学科。 (三)由解释生命到改造生命 由于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使人类解释生命的能力大大增强。然而,人们更感兴趣于改造生命,创造超自然的生物品种以及生命现象为人类所利用。在生命科学发展中,形成了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系列理论和技术,就其内容而言,也应属于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可以同生产实践产生密切联系的高科技领域,其派生的生物产业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基础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学科。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公元年公元年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公元1600年~公元1839年 公元1609年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G.伽利略制造一台复合显微镜,并用于观察昆虫的复眼。公元1628年 ●英国医生、解剖学家W.哈维所著的《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一书出版,建立血液循环 理论,奠定了近代医学和生理学的基础。 公元1660年 ●意大利解剖学家M.马尔皮基观察到蛙肺里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证实了哈维的 血液循环理论。 公元1665年 ●英国物理学家R.Hooke(R.胡克)在显微镜下观察软木切片,发现蜂窝状小室,称之为 “Cell”,并发表著作《显微摄影》描述之。 公元1668年 ●意大利医生F.雷迪通过蝇卵生蛆的对比实验,为反对自然发生说提供了第一个证据。公元1675年 ●荷兰人A.van 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 公元1675年 ● A.van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当时分辨率最高的显微镜进行了广泛观察,发现了由种种 活着的“小动物”组成的微生物世界,同时也发现了人的精子。 公元1682年 ●英国植物学家N.格鲁编著的《植物解学》出版,其中也包括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公元1686年 ●英国博物学家J.雷所著《植物史》第一卷出版,以后继续出版第二、三卷,其中讨论了 种的定义。 公元1727年 ●中国医学家俞茂鲲在《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记载,人痘接种术起于明朝隆庆年间(1567~

1572);《医宗金鉴》(1742)介绍了痘衣、痘浆、水苗、旱苗四种方法。据俞正燮(1775~1840)在《癸巳存稿》中记载,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俄国已派医生来学“人痘法”。公元1735年 ●瑞典植物学家Linne C.V.(C.von林奈)所著的巨著《自然系统》第一版出版,首创物 种二名法,把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分成纲、目、属、种,实现了植物与动物分类范畴的统一,在全世界得到普遍承认与推广。 公元1761年 ●科尔鲁特以早熟的普通烟草和晚熟的心叶烟草杂交获得了品质优良的早熟杂种一代。公元1770年~公元1774年 ●氧气的发现,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曲折历程。造成这种曲折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还是发现者本人的主观因素所造成的。因此,总结这一深刻教训,可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历史启示。 人类关于氧气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据史书记载,公元8世纪,中国就曾经对大气进行过研究,并把大气分为阴阳两部分。到17世纪,罗伯特·波义耳(R. Boyle,1627-1691)在进行抽气机与燃烧实验时,发现了一些奇妙有趣的现象。在真空中,火药环只在受热的地方才燃烧,但一通入空气,立刻全部燃烧。这些燃烧现象,使波义耳得出结论:“空气中有一些活性物质不是被磷的烟雾消耗掉,就是被它驯化”。 这给人们以启发,那就是空气中含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气体。此后,R. 虎克(R. Hooke,1635-1703)也做了类似的燃烧实验,并得出结论,认为空气中存在一种可以溶解可燃物体自身的东西。 罗伯特·波义耳和虎克的实验,对发现氧气都是极为有益的。只要沿着这个正确的思路去寻找空气中那种具有活性的物质是什么?氧气就会很顺利地被发现。但科学发现的道路是曲折的。在通往客观真理的征途上,遇到任何一点障碍,都可能使科学家犹豫不前,而大大推迟科学发现的时间。 在氧气发现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燃素说”的提出。它使一些科学家步入歧途,茫然而不能自拔。“燃素说”是英国人乔治.恩斯特.史塔尔继承了约翰.约阿希姆.帕克的《地下的自然哲学》中的学说,并综合了各家观点,于1703年较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为完整理论的。史塔尔认为,空气中有一种可燃的油状土,即为燃素。史塔尔所说的燃素是“火质和火素而非火本身”,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体中,在燃烧时,快速逸出。 燃素是金属性质、气味和颜色的根源。它是火微粒构成的火元素。按照“燃素说”的观点,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 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心得体会(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高中生物学科教学心得1 我担任高中生物教学已有半年年,在同科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了些许进步。现将半年来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呈现出来,与大家共榷,望能抛砖引玉,对大家有点启发。初到有色一中,紧张有序的教学氛围给了我很大压力,也给了我许多动力。学校的一套先进的教学理念也给了我许多启发。因此,接手高一以来,我迅速地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的相关要求和技巧,并能够及时地去落实、去实施。因而很快地进入角色,使得教学工作顺利起步,没走弯路。在半年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一、用己所长,抓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物学知识,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简单的动手能力。知识层次要求为“知其然”,而高中的知识要求趋向于系统化、理论化,不但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求学生“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上要有很大的改变。我就利用自己了解的初中教情和学情,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教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在本质上的理解。从开始我便舍弃了集体提问,集体回答这种看似热烈的方法,强调学生:问题提出来后5秒钟不得出声,然后举手回答。养成学生勤于思考的作风。同时,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学会认真记,学会整理错题集,学会归纳总结,学会画知识系统图等,使学生一步步地从一个懵懂的初中生,逐渐变成一个比较成熟的高中生。这样,我在教学中少走了许多弯路,也为后来成绩的取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狠抓基础,细研课本,以不变应万变。以基础知识为重点,降低学习和教学的起点和难度,面向全体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有着极高的热情,但这种热情下,却暗藏着不求基础的浮光掠影的学习态度。狠抓课本有利于收住学生的心,更有利于让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有效防止学生眼高手低,样样通,样样松,翻书就会,做题不对,从而造成厌学情

上海市高考生命科学试卷含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生命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A.丙酮酸B.核苷酸C.氨基酸D.脂肪酸 2.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细胞核B.核糖体C.叶绿体D.溶酶体 3.下列生物过程中,属于营养繁殖的是 A.面包酵母的出芽B.蔷薇枝条扦插成株 C.青霉的孢子生殖D.草履虫的分裂生殖 4.某亲本DNA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子链,该亲本双链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5.植物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植株潜能的决定因素是 A.细胞膜B.细胞核C.线粒体D.叶绿体 6.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但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B.原核生物的tRNA 三叶草结构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进入细胞核 D.真核生物的mRNA必须通过核孔后才能翻译 7.控制传染源是抑制微生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的是A.接种特效疫苗B.设立隔离病房 C.注射相应抗体D.室内定期通风 8.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 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 动DNA复制。参照图1所示的细胞周期,“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 的时间点是 A.1 B.2 C.3 D.4 9.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A.20% B.40% C.60% D.80% 10.图2为果蝇X染色体的部分基因图,下列对此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来自雄性,则经减数分裂不能产生重组型配子 B.若来自雌性,则经减数分裂能产生重组型配子 C.若发生交换,则发生在X和Y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若发生交换,图所示四个基因中,f与w基因间交换频率最高

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发展趋势_赵国屏

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8日/第005版 观察 “会聚”范式与转化型研究 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国屏 生命科学的发展必然带来生物产业的革新。在我国经济走向新常态的关键时刻,生命科学也迎来了研究范式的转型和研发平台的创新。在这样的历史关头,认识生命科学与生物产业的发展趋势,因势利导,调整未来的战略和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会聚”范式推动对生物复杂系统和生命复杂过程运动规律的研究从“定性观察描述”发展为“定量检测解析”乃至向“预测编程”和“调控再造”的跃升,由此带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革命。 随着各类实验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研究范式阶段。20世纪中叶,基于一系列生命分子结构功能关系的研究,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以分子生物学为代表的第一范式阶段。20世纪末,“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一系列“组学”研究的成功,使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以基因组学为代表的第二范式阶段。最近20年来,高通量低成本的新一代组学技术、单分子技术、纳米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以及与数理科学“定量概念”、工程科学“设计概念”、合成化学“合成认识概念”等思路和策略的进一步交叉融合,生命科学开启了以系统化、定量化和工程化为特征的“多学科会聚”研究范式,为更深入系统地认识生命、更精准有效地改造生物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基因组与表型组结合,大尺度、跨物种宏观进化研究与物种内微观进化规律探索的结合,有望从整合和系统生物学角度解析动植物分化发育等复杂性状的成因,为人类疾病防治、动植物经济性状改良和功能仿生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对植物基因与基因组的冗余性及相关遗传多样性、以光合作用为主要特征的生理与代谢以及生长发育调控和环境互作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研究,为生命复杂体系的解析、农林业与生态环保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渠道。 研究细胞内超大复合体的结构、功能和调控,是在原子水平阐明生命机器运转机制、破解生命奥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创新药物研制的基础;探索细胞活动的分子运动及信号转导规律,是揭示细胞“生老病死”调控机制的关键,也是认识生命复杂系统与过程的重要节点。 脑科学与数理、信息等学科领域的结合,正在催生脑—机交互技术,有望描绘人脑活动图谱和工作机理,揭开意识起源之谜,极大带动人工智能、复杂网络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促进精神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脑疾病防治策略的进步。 合成生物学的出现,引入了“自下而上”系统设计、模块合成、定量测试的工程化研究概念;开发了对基因组“解读、书写、编辑和重构”的使能技术和相关平台,为探索生命起源进化之谜、解析生命分子结构功能提供了通过“人工合成”认识“自然复杂体系”的新思路、新手段和新策略。 其次,转化型研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与生物技术创新的主要平台,由此决定生物产业在生物技术“会聚”研发工程化理念指导下高效率、广覆盖的发展趋势。 转化型研究将促进科研成果从“单向技术转让”的传统产业转化模式转变为生物科技源头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衔接的“双向互动高效发展”新模式。它以解决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问题为目标,开展“会聚”工程化研究,将科学知识与创新技术高效率地向多种应用领域转化,涵盖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人口健康、资源环境、食品安全和公共安保等诸多问题,孕育和催生

最新高中生物教学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总结 参加高中生物教学五年多以来,深深感受到生物教育工作的挑战性和艺术性,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向理论学习,向同行学校,向实践学习,所取得的点点成绩不敢居功自傲,在今后的工作中需更加谦虚、严谨和认真。现把工作中的一 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课前准备 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 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 见性。 第一是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 问题; 第二是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必须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入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象分析。学生是重要的教学人员之一,也是教学发展的基本对象。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 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两点(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 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结合等。 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

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 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有较强的调控应变能力,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这是教学反思的重要环节。 主要反思以下几方面: 1、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 生物知识的学习采用问题来激发互动。如在复习有关呼吸作 用内容时,笔者和学生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有氧的过程如何进行?哪些类型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有的学生对呼吸作用三个阶段的学习记忆比作到 xx留学: ①学校(葡萄糖) ②汽车总站(丙酮酸)坐船需水 ③广州坐飞机需氧气美国。当有同学提出“细菌属原核生物 没有线粒体,为什么有的细菌是好氧细菌”?问题时,互动的内容就更进一层。 2、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反思 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思维等能力。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细线划细划匀,甚至有时还会把纸划破,此时笔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命科学试卷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命科学试卷一、选择题(共30 分,每小题1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不属于细胞膜成分的是 A.磷脂B.蛋白质C.胆固醇D.纤维素 2.人和动物通过特定的感受器获取外界信息,下列属于化学感受器的是 A.嗅觉感受器B.红外感受器C.光感受器D.声波感受器 3.无机盐在生物体内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碘是甲状腺素的成分之一B.无机盐浓度影响内环境的稳定 C.无机盐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D.铁是叶绿素分子合成的必需元素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A.检测叶绿体色素在细胞内的分布B.准确测定叶绿体色素的含量 C.测量叶绿体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D.验证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其颜色 5.某正常动物细胞内Na+浓度低,K+浓度高。细胞内积累K+和排出Na+的运输方式是A.自由象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胞吐 6.下列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核糖核酸+水→核糖核苷酸B.甘油+脂肪酸→脂肪+水 C.葡萄糖+葡萄糖→麦芽糖+水D.丙酮酸→二碳化合物+CO2 7.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望梅止渴B.膝跳反射C.缩手反射D.吮奶反射 8 .图1 表示细胞中常见的姚触,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虚线框内为肽键B.化合物甲不含游离竣基 C.化合物丙不含游离氨基D.化合物乙的R 基为一H 9 .下列图像中,能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是

10.关于生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葫芦中的含水量通常比小麦中的高 B.肝细胞中的含水量通.常比骨细胞中的高 C.处于休眠状态的小麦种子中通常不含水分 D.黄瓜幼苗体内的水分占其鲜重的绝大部分 1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飞正确的是 A.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B.羊的黑毛和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C.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一定相同D.等位基因A 和a 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12.去雄后,给未受粉番茄雌蕊的往头上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子房将A.停止生长和发育B.发育成种子C.发育成有籽果实D.发育成无籽果实13.下列试管中,能产生大量气泡的是 14.下列有关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 转化成ADP 可储存大量的能量 B. A TP 转化成ADP ,高能磷酸键全部断开 C. ADP 转化成ATP 所需能量只来自细胞呼吸 D.ATP和ADP 相互转化普遍存在于活细胞中 15.正常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 A. 22+XY B. 22+XX C. 44+XX D. 44+XY 16.基因型为Yy Rr的豌豆植株能产生的配子是 A. YY B. C. Yy D. yR 17.图2 为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

高中生物教学心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学总结转眼一学期又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却得到了一些教训,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改正,并且对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有了一些体会,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工作中我感受得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虽然这里的学生基础较差,一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大,但是因与他们的关系良好,上课时,他们都很认真的听课,对问题都会积极参与,使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很少有学生睡觉,因为我尊重他们,帮助他们,所以才会赢得他们对我的尊重。积极的参与使他们的学习兴趣重新燃烧起来。 2.教学内容难度适中 我所教的两个班,三个是文科班,。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好题目的难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文科班中,难度不能太高,是由于他们的基础较理科班的差,太难了他们听不懂的话,上课就会失去激情,不认真听课,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让他们以为自己不行,比不上人家,没办法学好,所以教学时一定要选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而理科班呢,题目可以难一点,他们基础好,这样反而激起他们的好胜心,攻克难题他们会觉得具有挑战性,他们心里会有一种不服输的念头,所以听课就会更加认真。 3.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45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他们甚至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可能还会睡觉。这时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但

是提问时,不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4.多举实例 新教材中,很大程度上强调生物的应用,每个章节中都有相关联系生活的例子,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他们知道地生物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会激起他们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因为要使学生学会你这一科,先是让学生喜欢你这一科。 新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教师讲的少了,开放性的题型多了。以上是我的一些教学工作中得到的心得体会,有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教!! 5.存在的问题、缺点和不足 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完美。我校的生物教学在几年的发展中,现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成果即是无价的经验,但也存在很多很多的问题。在课改之风越刮越烈的今天,教师角色定位需转换,观念需改变,而这些我们做的都不到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把握,我们做的也不到位;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着很多缺陷;研究性学习课如何开展我们还需深入学习和努力尝试;新课改要求知识、能力和态度方面的综合教育,我们做的也不到位;…… 总之,生物学科教学的过去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现在有我们全体师生顽强的拼搏与不懈的努力,未来的发展前途无量

当代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当代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当代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当代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当代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由于分子生物学新技术不断出现,使得微生物学研究得以迅速向纵深发展,已从细胞水平、酶学水平逐渐进入到基因水平、分子水平和后基因组水平。另一方面是大大拓宽了微生物学的宏观研究领域,与其他生命科学和技术、其他学科交叉、综合形成许多新的学科发展点甚至孕育新的分支学科。近20~30年来,微生物学研究中分子生物技术与方法的运用,已使微生物学迅速丰富着新理论、新发现、新技术和新成果。C.Woese1977年提出并建立了细菌(bacteria)、古菌(archaea)和真核生物(eucarya)并列的生命三域的理论,揭示了古细菌在生物系统发育中的地位,创立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在分子和基因水平上进行分类鉴定的理论与技术。微生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理生化与遗传学研究的结合,已经进入到基因和分子水平,即在基因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微生物分化的基因调控,分子信号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生物大分子物质装配成细胞器过程的基因调控,催化各种生理生化反应的酶的基因及其组成、表达和调控,阐明了蛋白质生物合成机制,建立了酶生物合成和活性调节模式,探查了许多核酸序列,构建了100多种微生物的基因核酸序列图谱。如大肠杆菌(Escheriachiacoli)的基因图谱早已绘出,1/3多的基因产物已完成了生化研究,80%的代谢途径已有了解,染色体复制模式及调控方式已基本阐明,对许多操纵子的主要特征已有描述,对大肠杆菌细胞高分子的合成已探明,并可以在试管中模拟,即进入了后基因组时期。对固氮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

育明教育 【喜报】38人考研状元集训营,20人考上北大、人大、清华、复旦。【喜报】36人考研冲刺集训营,16人考上北大、清华。 【喜报】“三跨”学员隋JiaLun(378分)36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378分)、城环(409分)、政管(402分)共11个专业状元。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外汉教、翻硕、法语等6个专业状元。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共有126人考上北大、人大、中财、贸大、五道口经济金融类研究生,众多学员成绩400+,最高分464分。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大(402分)、人大(396分)、北师大(378分)等6大名校行政管理状元。 【喜报】“三跨”学员马Lin(402分)以第一名考上对外经贸大学翻译硕士国际会议传译。

【育明小陈提醒大家】 专业课复习一定要赶早,不要在起跑线上就输给对手。复习要有针对性,在备考复习过程中,考研信息的收集很重要,信息是第一位的:你信息收集的越多,越充分,你的认识就会越全面、正确。要尽全力收集到目标院校专业课的笔记、课件、讲义、历年真题等资料。特别是历年真题要认真研究几遍,因为历年真题考查的重合率是很高的。往往一道题目三四年前考过,现在又会以其它形式变相的来考查!将历年真题与笔记、课件、讲义等结合学习,这样才能够做到更有重点的复习。最后,要有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时间安排计划。机会永远是为有准备的人而留的!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一)名词解释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生命科学的发展及其教育价值

生命科学的发展及其教育价值 姓名:熊维维班级:2014级生物教育专科班学号:2014133012 摘要:生命科学史生动地描绘了生命科学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它介绍了生物学的起源、古希腊的科学与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以及解剖学、胚胎学、细胞学、微生学物、动物及人体生理学、进化论、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医学史的内容也有所反映。书中以极为丰富的材料论述了许多生物科学家创造性的劳动,对生物学发展的逻辑和社会历史背景等等重要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它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展示了生命科学各个学科形成的历史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揭示了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探究性学习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命科学史;教育价值;生物学素养;探究性学习;发展历程、未来展望、生命科学解决的问题 一、生命科学,顾名思义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 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命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的生物界,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也就是研究生物体生长发育成熟、消亡、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衰老的活动、遗传、进化、分布的规律,以及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就是和气圈、水圈、原始圈的相互的关系。

生命科学要从有机体的不同层次,原子、分子、细胞、基因组、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生态圈结构乃生命现象的本质来揭示生命的奥秘并在揭开生命之谜的同时,探究新的原理、探索新的技术,进行多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并广泛用生命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同时把它们广泛地应用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对生命科学的研究的起步,有一种说法是把细胞的发现作为生命科学的起源,另外一种就是将奥巴林的生命起源假说作为生命科学的起源。1677年列文·虎克用自己制造的简单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此后,罗伯特·虎克、贝尔、施莱登、施旺、亨金等一大批西方科学家和学者通过各自的研究不断地发现有关于细胞的作用、细胞的结构、细胞分裂、染色体等内容,为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此外,所谓奥巴林的生命起源假说是指前苏联化学家奥巴林在1922年把生命起源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步,从无机物生成有机小分子;第二步,从有机小分子形成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高分子聚合物;第三步,形成具有新陈代谢、能够自我复制的原始生命体,最终产生细胞。笔者比较赞同前一种关于生命科学起步时间的观点。因为一方面,生命科学的初始研究对象本来就应该是生命本身的组织和结构,发现细胞、研究细胞不妨就看成这样的开始;另一方面,奥巴林提出生命科学起源假说时,是20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了,此前,很多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已经出来了,且不说对于生命结构基本单位——细胞的研究,就是在生命的组织、系统、单个生物体及生物生存的大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